一般法院判决连带责任怎样执行

合集下载

判决连带责任如何申请执行

判决连带责任如何申请执行

判决连带责任如何申请执⾏在平常合作关系或者是合伙经营的情况下,如果发⽣法律纠纷⼀般会涉及到连-带责任,连-带责任虽对债权⼈有利,但对债务⼈,⽆疑是⼀种加重责任。

⽽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须由当事⼈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

那么判决连-带责任如何申请执⾏,下⾯店铺的⼩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来为您解答。

连-带责任的执⾏规定《担保法》第三⼗⼀条规定:“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追偿。

”因此,⽆论是⼀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如果保证⼈承担了保证责任,都有权向债务⼈追偿。

《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民法院判决保证⼈承担责任或者赔偿责任的,应当在判决书主⽂中明确保证⼈享有担保法第三⼗⼀条规定的权利。

判决书中未予明确追偿权的,保证⼈只能按照承担责任的事实,另⾏提起诉讼。

保证⼈对债务⼈⾏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保证⼈向债权⼈承担责任起开始计算。

”因此,如果判决书中明确保证⼈的追偿权,在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后,则可以依据⽣效判决,直接进⼊执⾏程序,要求债务⼈承担责任。

但是,如果判决书中未明确,则应当另⾏起诉,另⾏起诉的诉讼时效⾃保证⼈向债权⼈承担责任后开始起算。

《最⾼⼈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关于⽣效判决的连-带责任⼈代偿债务后应以何种诉讼程序向债务⼈追偿问题的复函》(1992年7⽉29⽇颁布,法经(1992)121号)规定:“根据⽣效的法律⽂书,连-带责任⼈代主债务⼈偿还了债务,或者连-带责任⼈对外承担的责任超过了⾃⼰应承担的份额的,可以向原审⼈民法院请求⾏使追偿权。

原审⼈民法院应当裁定主债务⼈或其他连-带责任⼈偿还。

此裁定不允许上诉,但可复议⼀次。

如果⽣效法律⽂书中,对各连-带责任⼈应承担的份额没有确定的,连-带责任⼈对外偿还债务后向其它连-带责任⼈⾏使追偿权的,应当向⼈民法院另⾏起诉。

”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不同点在于:1、连-带责任是指任⼀债务均对债权⼈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债权⼈既可以向所有债务⼈提起诉讼,也可以只向其中⼀个债务⼈提起诉讼。

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

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

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一、引言在民事诉讼中,当法院判决某一方承担特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往往会涉及到连带清偿责任的问题。

连带清偿责任是指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承担共同清偿债务的责任。

本文将就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进行探讨,旨在全面、详细、完整地阐述这一主题。

二、连带清偿责任的基本概念连带清偿责任是指多个当事人对同一债务承担共同清偿责任的情况。

在判决书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判断是否适用连带清偿责任,并对相关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判决。

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在判决书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对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具有约束力。

三、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方式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债务的性质和数额判决书应明确债务的性质和数额,以确保当事人清楚知晓所承担的债务范围和数额。

这有助于避免因债务范围和数额的不明确而引发的争议和纠纷。

2.确定连带清偿责任的适用条件判决书应明确连带清偿责任的适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共同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债权人的选择权、连带清偿责任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条件等。

这些条件的明确表述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明确连带清偿责任的范围和方式判决书应明确连带清偿责任的范围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连带清偿责任的债权份额、清偿的方式和期限等。

这有助于确保当事人按照法院的判决履行连带清偿责任。

4.规定连带清偿责任的效力和追偿权利判决书应明确连带清偿责任的效力和追偿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债权人对连带清偿责任的追偿权利等。

这有助于确保债权人能够有效地行使其权利。

四、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判决书连带清偿责任的案例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1.案例一:A、B两人共同借款给C,法院判决A、B连带清偿债务判决书表述: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本院认为A、B共同借款给C的事实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X条的规定,本院判决A、B连带清偿债务,共同承担债务数额为X元,清偿方式为X。

最高人民法院 违法分包人的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 违法分包人的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违法分包人的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对违法分包人的连带责任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包人在分包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时,将承担合同当事人的连带责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分包人即指主要承包人与其与其签订的分包合同约定的承包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分包人被视为主承包人的服务对象,二者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合同关系。

对于分包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多起案例的判决形成了一套具体的法律理论。

例如,在一起城市道路建设工程违法分包纠纷案中,法院判决分包人对主承包人与业主的赔偿负有连带责任。

法院最终认定分包人违反了合同约定,给业主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在另一起农村水利工程违法分包纠纷案中,法院同样认定分包人的连带责任。

根据判决,分包人在签订合同时,明确承诺将履行包括质量责任在内的所有义务。

因此,当事人对分包人违反合同约定给主承包人和业主造成的损失有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的观点非常明确,分包人在进行违法分包行为时将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观点的形成旨在维护合同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为建设工程领域的合同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分包人的连带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主承包人应更加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分包人自身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合同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合同约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应更加注重合同的签订和执行,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对于违法分包行为,应当积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合同纠纷,维护合同法的权威性。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违法分包人的连带责任的明确观点,无疑给建设工程领域的合同约定和执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178条对连带责任的规定

民法总则178条对连带责任的规定

民法总则178条对连带责任的规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有时债权人为了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会要求债务人提供一定的担保,担保的方式可以有以由价值的实物,或者是有经济能力的特定主体提供担保。

对于是由担保人实施的担保的行为该特定主体可能需要带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此种情形在民法总则178条也是有详细规定的。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有时债权人为了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会要求债务人提供一定的担保,担保的方式可以有以由价值的实物,或者是有经济能力的特定主体提供担保。

对于是由担保人实施的担保的行为该特定主体可能需要带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此种情形在民法总则178条也是有详细规定的。

一、民法总则178条对连带责任的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连带责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释义:连带责任作为一个复合词组,其中心词在“责任”二字。

“连带”作为限制词置于其前,即强调了这种责任的本质属性,意在使法官抓住“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正确适用。

连带责任是因民商事活动中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后确保债权实现的法律规定,散见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

它揭示的是两方(债权人、债务人)、三角度的关系,既包括了债权方和债务方,还及于由内在法律关系而被牵连进来的一方或多方。

二、什么是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深入、系统研究连带责任问题,目前法学界还较少有人涉猎。

从一典型案件看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连带责任和财产保全的处理

从一典型案件看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连带责任和财产保全的处理
Z n ig u nl o big ig ho gqn y a S ng n l 2 n
( Z  ̄ ag I a i ,a gh u h i g 10 2 u a Z  ̄ ag r i e H n z o hj n 3 0 0 ) 1 h i wF肿 H n z o e a , 0 1; S B r u f h i o n , a gh u e a& 10 6 nV L Z jn 3 2 ME e o nP v c Z i
限, 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不到 2 0 0 0元 , 还要一人来承担儿子
即申 请执行人在诉讼过程中对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嘉绿苑
西 的某房产 ( 以下简称” 杭州房产” 进行了财产保全 , 0 7 ) 2 0
的抚养义务 , 如果杭州某法院将 其拍卖则 Q和其儿子的生 存将无法保障, 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将丧失! 反之 , 作为被告 L有 多处房产并且均有履行判决 的能力 。 此时 , 州某法院存在三处违法 : 杭 第一 , 把生效判决 中 连带责任想 当然的认为义务人对外各承担一半债务 ; 第庭 ; 后于 20 年 6 1 07 月 2日 判决 : 被告 L Q归还原告 Q 、L借款 l 万元 , 、 QL 5 于判决生 效之 日起一个月 内履行。两被告互负连带 责任 。本案受理 费 4 l元 、 5O 财产保全 申请费 17 元 , 2 0 合计 5 8 元 , 7 0 由被告
年 l 月 1 开始 申请对被 申 0 6日 请人 L的执行。 后 被申请人 L 履行 了上述判决 的一半 的金钱给付义 务, 但还有一半未履行 , 杭州某法院在 2 0 年 l 月 2日未 07 】
征求申请执行人任何意见私 自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属于被 告 Q的坐落于富阳市富春街道菜市街的某房产( 以下简称”

诉讼判决的执行措施

诉讼判决的执行措施

诉讼判决的执行措施在法律的世界里,诉讼判决的作出仅仅是解决纠纷的第一步,真正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在于判决的有效执行。

如果判决无法得到切实执行,那么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就会大打折扣,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了解和掌握诉讼判决的执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诉讼判决的执行,简单来说,就是将法院生效判决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践,使胜诉方的权益得到实现。

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以确保执行的顺利进行。

首先,常见的执行措施之一是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法院有权通过金融机构查询被执行人的账户信息,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存款,便可以依法采取冻结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资金。

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直接将款项划拨给申请执行人,以实现债权。

其次,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对于被执行人在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收入,法院可以向相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扣留、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偿还债务。

这既能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能实现申请执行人的权益。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是执行中较为常见且强有力的措施。

房产、车辆、设备、存货等各类财产都可能成为执行的对象。

法院会依法对这些财产进行查封、扣押,以防止被执行人处分。

随后,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通过拍卖或变卖的方式将财产变现,所得款项用于清偿债务。

除了上述直接针对财产的措施,对被执行人的知识产权、股权等权益的执行也逐渐受到重视。

例如,对被执行人所拥有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和处置,或者对其在企业中的股权进行转让。

在执行过程中,还可能会涉及到对被执行人行为的限制。

比如,限制被执行人出境,使其无法逃避执行;限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等高消费行为,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执行措施——执行威慑机制。

通过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社会公开其不诚信行为,使其在信用方面受到限制和惩戒。

这不仅对被执行人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连带责任强制执行流程

连带责任强制执行流程

连带责任强制执行流程一、什么是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简单来说呀,就是好几个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负责的义务。

比如说,甲和乙一起借了丙的钱,并且约定了连带责任,那丙就可以找甲或者乙任何一个人要回全部的钱,而不是只能要一半哦。

这时候要是甲或者乙耍赖,不愿意还钱,那丙就可能要走强制执行的流程啦。

二、申请强制执行的前提。

1. 要有生效的法律文书。

这就像是一个许可证一样。

比如说法院的判决书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决书,这个文书得明确说了这几个人有连带责任,而且得是已经生效了的哦。

如果这个文书还在上诉期,还没最终定下来,那可不能申请强制执行呢。

2. 确定履行期限已过。

就是说按照法律文书上规定的时间,那些有连带责任的人应该还钱或者做什么事儿,但是他们没有做,这个时候就满足这个条件啦。

就像约定好了1月1日还钱,过了这个时间还没还,那就可以考虑强制执行啦。

三、强制执行的申请过程。

1. 准备材料。

要去申请强制执行,材料可不能少。

得带上自己的身份证,这个大家都知道,证明自己是谁嘛。

然后就是那个生效的法律文书,这可是关键证据。

还有关于被执行人的一些信息,像他们的住址啊、联系方式啊,如果知道他们的财产情况,比如说有房子在哪里,车子的车牌号之类的,也都一起带上。

这些材料就像战士的武器一样,准备得越齐全,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向法院提出申请。

把材料准备好之后呢,就可以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去申请强制执行啦。

法院的工作人员会检查你带的材料齐不齐全。

如果有什么问题,他们会告诉你,你就按照要求去补充就好啦。

这就像到一个地方办事儿,要遵守人家的规矩一样。

四、法院的执行过程。

1. 财产查询。

法院受理了申请之后呢,就开始行动啦。

首先就是查那些有连带责任的人的财产。

法院有很多办法哦,可以查他们的银行账户,看看有没有钱;也可以查他们有没有房产、车辆之类的。

这就像是在找宝藏一样,不过这个宝藏是为了让申请人能拿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2. 执行措施。

如果查到了财产,那法院就会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啦。

发包人分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的判法

发包人分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的判法

发包人分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的判法在很多项目执行过程中,发包人和分包人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分包人与雇主之间也存在劳动关系。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分包人的行为导致雇主遭受损失,法院会考虑将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一同判定为连带责任承担人,弥补雇主的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确定连带责任承担的判定标准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合同关系: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之间的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应遵循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分包人在承包合同中承诺对雇主负有责任或者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分包人需保证雇主的利益,法院可能会根据合同的内容判定连带责任。

2. 过失行为:如果雇主在执行合同过程中遭受损失是由于分包人的过失行为所致,如分包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导致雇主无法正常履行合同义务,法院可能认定分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

3. 救济原则:连带责任一般是作为救济方案,针对雇主受到的损失,法院会根据救济原则判决相应的赔偿。

在考虑连带责任的适用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如分包人的过错程度、雇主的损失程度等,进行合理的赔偿判决。

4. 公平责任分担:连带责任判定也会根据公平原则进行责任分担,即根据各方在违约行为中的过错程度和损失情况,依法进行责任分配。

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判断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各方的违约程度,并综合考虑他们对于损失的责任分担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连带责任的判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定。

总之,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在发生纠纷时,法院会根据合同关系、过失行为、救济原则和公平原则等因素,综合判定各方的连带责任承担程度,以保障合同的执行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般法院判决连带责任怎样执行
连带责任作为民事责任的一种,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有效约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带义务人都对不履行义务承担全部责任。

那么最高人民法院如何执行连带责任,连带责任的规定,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也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作出判决的法律依据。

但在生效裁判文书进入执行程序后,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当被执行人之一的连带责任人履行完义务后,其该如何追偿的问题,履责后的连带责任人是另行起诉还是以本判决(已进入执行程序的判决)为依据要求法院直接强制执行真正债务人或其他连带责任人,法律未作出规定。

二、连带责任的执行方式
1、同时式执行。

即对两个以上的连带责任被执行人实行同时发执行通知书,又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对各被执行人同时采取全额执行强制措施,然后合并被执行财产,完成法律文书的指令。

二是按份合并执行法,即按照法律文书指令的给付内容先分到各被执行人头上,然后根据执行情况进行相加来完成执行指令。

此种方式适合各被执行人都有履行能力的案件。

2、选择式执行。

即对一般连带责任的被执行人,在查明各被执行主体的履行能力后,择其易于执行的被执行人先执行,该方式执行效果明显,执行周期短,实践中较为常见。

此种执行方式的后果是产生被执行主体之间的追偿权,也是特别容易引发抗法和信访案件发生的一种执行方式。

3、转换式执行。

即根据具体案件灵活采取前两种方式并据案情随时转换执行方式。

三、承担连带责任的特征
1、它是一个整体的责任
2、它给了被侵权人更多的选择权
3、它是一种法定的责任
《民法通则》130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在侵权领域中有7种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8种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

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13条:“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