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投影技术优势对比

合集下载

MD投影技术优势与节能环保

MD投影技术优势与节能环保
教育市场销量继续增加。
以发展农村文化为目的农村文化共享的投影机市场迅猛发 展,如果农村文化共享普及到每个村庄,将有数十万台市 场。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系统用投影放映机市场将有很大发展, 据说该系统已与日本JVC联系准备采购2K×4K的高档投 影机4万台,另外1231工程移动放映机项目继续在执行。 由于29届奥运会的召开和电视台播放高清节目增多,家用 投影机销量猛增。
微型投影技术与移动多媒体融合将使投影产品延展到人们 生活的各个方面。
微软演示了一种表面计算技术,并由此组建了一个 “Surface”平台,无需鼠标和键盘,只用双手和触摸屏, 就能即时、交互地轻松管理自己的数字内容。
(3)MD投影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1.成像器件:除当前市场主流的HTPS-LCD、LCoS、 DLP三种成像器件外,激光扫描背投电视技术又提上日 程,一些与DLP相类似的MEMS(微机电系统)陆续研 发成功。
116.8亿千瓦小时的电量,大约相当于两个百万千瓦大型 发电厂的年发电量,相当于供两个中型城市一年的用电
按2007年南方电网供电煤耗347克/千瓦时计算,全国每 年可节约40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9.6万吨
(4)激光光源更省电
如果MD TV采用激光电源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激光电视,其 耗电量将是使用传统超高压汞灯(UHP)的1/3,比相同 尺寸的大屏幕平板电视(LCD TV、PDP TV)耗电更少。 例如2008年2月14日日本三菱电机宣布,开发出采用三基 色激光管为光源的激光电视样机,65英寸背投电视产品厚 度仅为25.4cm。三菱电机称激光电视可以实现两倍于 LCD/PDP TV的色彩还原范围和更高的对比度,耗电仅是 UHP灯的1/3。如果是这样,同为65英寸的电视,激光光 源的MD TV的耗电量仅是PDP TV的10%。

DLP数码投影机的六大优势

DLP数码投影机的六大优势

DLP数码投影机的六大优势我们称数字光处理(DLP)技术是一种出色的显示技术的原因共有六条,但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用户是如何看待的,就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1.更清晰DLP技术使图像随着窗口的刷新而更加清晰,它通过增强黑白对比度、描绘边界线和分离单个颜色而将图像中的缺陷抹去。

你的眼睛是不会欺骗你的,你可以尽情享受这种视觉效果。

DMD是由超过五十万块的微小镜面组成,而一个镜面则代表一个像素,一个镜面之下有一个合叶装置。

这种结构可以对输入进来的数字信号做出每秒开关超过五千次的响应,以产生像素。

DMD镜器件这一非凡的快速开关速度与被称为双脉冲宽度调制的一种精确的图像颜色和灰度复制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是透明似水晶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图像。

2.更细致如果你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你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荧幕上的图像。

而且无论从中间还是边上,你都看不到声名狼藉的“纱门”效果——在模拟放映技术中存在于像素之间的恼人缝隙。

无论你的座位在哪里,图像总是非常清晰,而且最大化地填充屏幕。

DMD镜片体积微小,每一侧边的长度为16微米,相邻镜头之间的缝隙小于1微米。

镜头是方形的,所以每一个镜片显示的内容要比实际图像更多“沙门效果相对比的是DLP投影机的无缝效果。

当一个图像的尺寸增加时,LCD投影机图像中的缝隙将变得更大。

DMD镜面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这一切。

每个镜片90%的面积动态地反射光线以生成一个投影图像,由于一个镜头与另一个镜头之间是如此的接近,所以图像看起来没有缝隙。

再加上当分辨率在增加时大小及间距仍保持一致,因此无论分辨率如何变化,图像始终能够保持很高的清晰度。

3.更明亮你愿意在观看投影的时候同时拥有光明吗?观众在做笔记的时候希望保持亮度或打开窗帘,与传统的模拟投影机相比,DLP投影机将更多的光线打到屏幕上,这样,图像的演示效果在光亮中将同在黑暗中一样好。

DLP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DMD的强反射表面通过消除光路上的障碍以及将更多的光线反射到屏幕上,而最大化地利用了投影机的光源。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

四种新型高清显示技术对比以LCD、PDP、DLP、LCoS为代表的新兴显示技术,代表了数字电视时代电视机技术发展的方向,注定成为显像管电视机的终结者。

数字电视,特别是高清晰度电视机,也注定成为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迎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HDTV节目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遥远……以LCD、PDP、DLP、LCoS为代表的新兴显示技术,代表了数宁电视时代电视机技术发展的方向,注定成为显像管电视机的终结者。

数字电视,特别是高清晰度电视机,也注定成为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迎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HDTV节目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遥远。

下面将分别介绍LCD、PDP、DLP、LcoS 4种新兴的显示技术的优缺点和前景。

LCD——液晶电视液晶电视和传统的显像管电视机比,液晶电视机具有很多优势:1、显示质量高,无闪烁;2、无电磁辐射;3、画面效果好,无变形,是真正的纯平显示;4、屏幕大小可伸缩性好。

目前最大的LCD显示屏可以大到65英寸,小的却可以使用到数码相机和手机上。

其体积和重量均比CRT要小许多。

5、清晰度高,可真正实现HDTV的效果;6、数字式工作方式,更完美的表现数字图像信号;7、功耗小,只有同面积CRT电视机的1/10~1/7。

相对于同样是平板电视成员的PDP电视,LCD电视也有一些PDP电视所没有的优点:l、使用寿命更长,PDP显示器的标称寿命大多在2.5万~3万小时,而且是不可恢复的,这与LCD 显示器的5万~7.5万小时(可以通过更换背光管恢复)相比要逊色很多;2、比PDP彩电功耗更低,更省电;3、液晶电视作为3C产业融合的重要产品,吸引了众多IT厂商和家电厂商的共同参与,将有助于液晶电视成本的降低,将市场做大。

PDP——等离子电视在平板电视家族中,除了LCD以外,就是PDP了。

PDP,即等离子显示器,是继LCD之后的最新显示技术之一。

投影技术区别

投影技术区别

1.DLP投影机的技术是反射式投影技术,优势在对比度和均匀性都非常出色,图像清晰度高、画面均匀、色彩锐利,并且图像噪声消失,画面质量稳定,精确的数字图像可不断再现,而且历久弥新。

另一个优点是图像流畅,反差大,颗粒感弱。

缺点在SVGA(800×600)格式分辨率上,DLP投影机的像素结构比LCD弱,但只要相对可视距离和投影图像画面大小调得合适,看不出像素结构。

2.LCD投影机是被动发光从而成像的,优点首先在画面颜色上,现在主流的LCD投影机都为三片机,采用红、绿、蓝三原色独立的LCD板。

这就可以分别地调整每个彩色通道的亮度和对比度,投影效果非常好,能得到高度保真的色彩。

第二个优点是光效率高。

缺点表现的黑色,看起来总是灰蒙蒙的,阴影部分就显得昏暗而毫无细节,第二个缺点是LCD投影机打出的画面看得见像素结构,观众好像是经过窗格子在观看画面。

3D投影技术

3D投影技术

历数优缺点四大主流3D投影技术解析都有哪些3D投影技术?投影机的大画面优势使得其相比于显示器及平板电视更适合作为首选的3D放映设备,近几年投影机上游厂商也在3D投影技术方面不断进行研发。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四类比较成熟的3D投影技术。

目前比较常见的3D技术包括,彩色立体三维,偏振三维,立体三维以及最新的DLP Link 技术。

这四类技术是当前被广泛采用的3D投影技术。

由于各自的原理不同,成本不同,效果不同,也分别占有了不同的市场。

今天我们将从这四类主要技术的优缺点角度来重点介绍。

彩色立体三维:成本最低首先介绍的是彩色立体三维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比较简单,通过物理学原理,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最常见的滤光片颜色通常是红/蓝,红/绿,或者红/青。

淘宝上即可购买到的红/绿滤光片制成的简易立体眼镜彩色立体三维技术画面效果较差优缺点分析:由于仅仅是从物理学角度进行画面滤光,画面的边缘部分可以明显看出色彩分离现象(如上图所示),画质的效果很差,目前主要应用于比较低廉的3D显示玩具中。

当然,与其它技术相比,彩色立体三维技术的优势也很明显,眼镜成本低廉,使用简单的滤光片即可,并且拥有几十年的成熟技术,内容制作简单。

偏振三维:成本较高与彩色立体三维技术相比,偏振三维技术在立体影像的画质方面提升非常明显。

其主要原理如下图。

偏振三维技术原理通过两台投影机以及两块偏光镜片加上立体眼镜的组合来实现3D效果。

下面详细介绍下工作原理。

偏振三维技术优缺点分析:偏振三维技术显示的核心原理如下,需要一台电脑的显卡具有双输出接口,将3D信号同时输出到两台性能参数完全相同的投影机中,通过加装在投影机镜头前方的偏振镜片(如上图所示)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滤光,实现图像分离。

再通过偏光眼镜从左右眼分别观看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影像,从而在人眼中形成影像叠加,实现3D效果。

图像的画质取决于3D片源以及投影机的分辨率,原始分辨率越高,画质自然就越好。

LCD和DLP投影机区别

LCD和DLP投影机区别

DLP与LCD投影机众所周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投影机技术有两大类,分别是DLP与LCD。

它们代表了现今的主流,而DLP以其自身的种种优势正在吞噬LCD投影机的市场。

DLP到底有何魅力能使得它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是德州仪器的独家垄断还是它有“独门绝技”?本文将带您走进DLP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DLP技术概念定义DLP全称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学处理),它是由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发明的、专门用于投影和显示图像的全数字技术。

DLP技术以数字微镜装置或称作DMD 芯片的光学半导体为基础构成。

DLP技术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德州仪器公司Larry Hornbeck博士于1987年发明。

在DLP技术诞生的年代里,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DLP投影机无法实现量产和真正的商业化。

直到20世纪末DLP技术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DLP技术的工作原理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投影机的核心技术是DMD芯片(反射微镜)。

单片DLP投影机只有一个DMD成像部件,DMD上有与屏幕图像像素点一一对应的反射微镜。

来自光源的光经分色轮分色后,分时到达DMD,根据像素点的颜色控制DMD上微镜的旋转,三色光分时到达屏幕,生成图像。

三色光使用同一个微镜,因此不存在三色会聚问题。

DLP投影机对比度高,适合文字显示,对比度通常能达到2000∶1,体积小、重量轻,色彩还原达到70~80%,目前高端投影机已经开始采用价格昂贵的3DLP技术。

此类产品以东芝、BenQ等厂商为代表。

DLP技术的应用范围DLP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投影和图像显示领域:商务投影机:用于销售和技术培训演示;家庭影院:在大屏幕上放映DVD影片、收看电视节目、玩游戏、欣赏数字照片;大型电视墙:公共机构监控中心使用的大型视频设备;商业活动和娱乐:音乐会、企业产品推介活动、颁奖典礼、大型公众活动;DLP的技术优势(与LCD相比)首先,DLP技术在全球只有德州仪器一家公司能够生产制造,虽然有它垄断的一面,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生产厂商的唯一性,直接决定了DLP产品拥有令人放心的品质;DLP技术让商务投影仪、家庭影院、数字电视和大型工程投影机显示的图像更加清晰亮丽、画面还原逼真;由于DLP投影系统为数码技术,因此投影机在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可以充分的保证优秀的画质,提高常用显示系统性能的可靠性;DLP技术以半导体器件为基础开发制造。

投影仪显示技术对比

投影仪显示技术对比

投影仪显示技术对比投影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媒体设备,在商务演示、教育培训和家庭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投影仪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对当前主流的三种投影仪显示技术进行对比,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液晶投影仪(LCD)液晶投影仪采用液晶作为光阀来控制光线的透过与否,通过三原色滤光片的组合来实现彩色显示。

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色彩还原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商务演示和教育培训等领域。

然而,液晶投影仪对比度较低,黑色表现不够突出,并且存在亮暗不均匀的问题。

二、DLP投影仪(数字光处理)DLP投影仪采用数字微镜阵列和可控微镜反射来控制光线的显示。

通过微镜片的开合控制,DLP投影仪可以实现高对比度、高亮度和宽色域的显示效果,并且具有快速响应的优势。

然而,DLP投影仪价格相对较高,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彩虹效应”的问题。

三、LCoS投影仪(液晶反射)LCoS投影仪采用了液晶与反射镜的结合,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控制光线的反射。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较高的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并且在消除“彩虹效应”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LCoS投影仪价格较高,且由于技术复杂度大,生产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不同的投影仪显示技术各有优劣。

液晶投影仪具有成本低、色彩还原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商务演示和教育培训等场景;DLP投影仪则具有高对比度、高亮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适用于大型会议和影院等场景;而LCoS投影仪则在对比度和色彩还原度方面具有更高的表现,适用于高要求的专业场景。

在选择投影仪时,用户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显示技术。

同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投影距离、亮度、分辨率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和支持等。

总之,投影仪显示技术的对比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设备。

无论是液晶投影仪、DLP投影仪还是LCoS投影仪,都在不同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投影仪显示技术将继续创新和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DLP投影机核心技术及优势

DLP投影机核心技术及优势

DLP投影机核心技术及优势【中国投影网资讯】DLP投影机分为:单片DMD机(主要应用在便携式投影产品)、两片DMD 机(应用于大型拼接显示墙)、三片DMD机(应用于超高亮度投影机)。

DLP投影机的核心元器件DMD,全称为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中文意思为“数据微镜装置”,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以数字微镜装置DMD芯片作为成像器件,通过调节反射光实现投射图像的一种投影技术。

它与液晶投影机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成像是通过成千上万个微小的镜片反射光线来实现的。

DLP芯片的核心技术一直控制在美国的德州仪器,DLP技术似乎在追逐着Intel Inside的道路,因为它要求所有采用DLP技术的投影机产品都必须打上DLP的标志。

不管其是否会取得Intel在PC领域那样的成就,至少显示了其领导投影机底层技术的决心。

DLP的生产厂家主要为欧美厂商,如ASK、惠普、丽讯等。

DLP投影机原理:以1024×768分辨率为例,在一块DMD上共有1024×768个小反射镜,每个镜子代表一个像素,每一个小反射镜都具有独立控制光线的开关能力。

小反射镜反射光线的角度受视频信号控制,视频信号受数字光处理器DLP调制,把视频信号调制成等幅的脉宽调制信号,用脉冲宽度大小来控制小反射镜开、关光路的时间,在屏幕上产生不同亮度的灰度等级图像。

DMD投影机根据反射镜片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片式,双片式和三片式。

以单片式为例,DLP能够产生色彩是由于放在光源路径上的色轮(由红、绿、蓝群组成),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会聚透镜到彩色滤色片产生RGB 三基色,包含成千上万微镜的DMD 芯片,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快速转动的红、绿、蓝过滤器投射到一个镶有微镜面阵列的微芯片DMD的表面,这些微镜面以每秒5000次的速度转动,反射入射光,经由整形透镜后通过镜头投射出画面。

DLP投影机结构示意图投影技术-单片DLP投影机工作原理在探讨DLP技术之前,我们先对DLP和DMD的历史进行简单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T、LCD、DLP及LCOS投影技术优势对比综观现在的投影机,从芯片的工作原理上无非就是CRT、LCD、DLP、LCOS这几种。

CRT作为一种技术最成熟的产品,其宽广的色域是其它几种投影机所无法媲美的!但其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导致其价格昂贵、笨重的体积、烦琐的调整使其摆脱不了“廉颇老亦”的结局。

但优异的显示性能,使其还在高端领域应用,这种投影机以SONY G90为代表,使其在航空、航海等领域的模拟器中大显身手。

目前在商业及家用市场,基本上被LCD、DLP 投影机这两种投影机所瓜分。

但LCOS投影机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CRT、LCD、DLP及LCOS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1、CRT投影机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CRT投影机又名三枪投影机,它主要是由三个CRT管组成。

CRT(Cathode Ray Tube)是阴极射线管,主要是由电子枪、偏转线圈及管屏组成。

为了使CRT管在屏幕上显示图像信息,CRT投影机把输入的信号源分解到R(红)、G(绿)、B(蓝)三个CRT管的荧光屏上,荧光粉在高压作用下发光,经过光学系统放大和会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色图像。

(图片为三枪CRT显示原理图)2、LCD投影机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利用了液晶的光电效应。

液晶的光电效应是指液晶分子的某一排列状态由于外加电场而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

LCD投影机利用金属卤素灯或UHP(冷光源)提供外光源,将液晶板作为光的控制层,通过控制系统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相应像素的液晶,液晶透明度的变化控制了通过液晶的光的强度,产生具有不同灰度层次及颜色的信号,显示输出图像,属于被动式投影方式。

(图片为三片LCD显示原理图)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LCD投影机有三片机、单片机,通常三片机是用红绿蓝三块液晶板分别作为红绿蓝三色光的控制层。

光源发射出来的白色光经过镜头组汇聚到达分色镜组,红色光首先被分离出来,投射到红色液晶板上,液晶板上相应的像素接收到来自信号源的电子信号,呈现为不同的透明度,以透明度表示的图像信息被投射,生成了图像中的红色光信息。

绿色光被投射到绿色液晶板上,形成图像中的绿色光信息,同样蓝色光经蓝色液晶板生成图像中的蓝色光信息。

三种单独颜色的光在棱镜中会聚,由投影镜头投射到投影幕上形成一幅全彩色图像。

除了三片式LCD投影机外,还有一种单片机。

它是在一片液晶板集成出红绿蓝三基色,然后在银幕上进行空间混色,这种单片机具有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携带极其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因其液晶单色开孔率低,混色原理为空间混色,颗粒感较明显等缺点,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目前仅在低档投影机中使用。

近几年液晶板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透镜技术的使用:在液晶板的每一个像素点上都设计了1个微透镜,它的优点是提高了液晶的开孔率,提高了LCD投影机的亮度,也使投影图像的颗粒感有所减弱。

2、随着0.5英寸液晶板的推出,LCD投影机相比较于DLP投影机在小型化方面的缺陷,目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小尺寸液晶板的推出也为LCD投影机大量工业化生产,降低价格铺平道路。

3、DLP投影机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DLP技术专利为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拥有,目前DMD芯片、DMD控制器等核心部件还是由TI独家提供。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DLP技术的应用领域在逐步扩张,其应用领域涉及数字电影、大屏幕拼接显示、前投式投影机一直到背投电视等大屏幕显示的方方面面。

DLP技术的优点有:DLP技术以反射式DMD为基础,是一种纯数字的显示方式,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都是由数字式控制的3原色生成,每种颜色有8位到10位的灰度等级,DLP技术的这种数字特性可以获得精确数字灰度等级以及颜色再现。

与透射式液晶显示LC D技术相比,投射出来的画面更加细腻;不需要偏振光,在光效率的应用上较高;此外,D LP技术投影产品投射影像的像素间距很小,形成几乎可以无缝的画面图像。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DLP投影机产品一般对比度都比较高,黑白图像清晰锐利,暗部层次丰富,细节表现丰富;在表现计算机信号黑白文本时画面精确、色彩纯正,边缘轮廓清晰。

(图片为单片DLP显示原理图)根据DLP投影机中包含的DMD数字微镜的片数,人们又将投影机分为单片DLP投影机,两片DLP投影机和三片DLP投影机。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DLP投影机,有许多都属于单片机,这种单片DLP投影机主要适用在各种便携式投影产品中,这种投影机的整个机身一般小于A4纸张的面积,专为流动行政人员而设计,外壳一般是典雅优美的镁合金外壳,不要看这种单片DLP投影机的体积小巧,但它的功能可强大的很呢,清晰度高、画面均匀,色彩锐利,有了这种投影机,大家要工作时,可以随时把它塞进公文包里,马上出发,直接给客户展示色彩绚丽、画面清晰的效果。

两片DLP投影机与单片DLP投影机相比,多使用了一片DMD芯片,其中一片单独控制红色光,另一片控制蓝、绿色光的反射,与单片DLP投影机相同的,使用了高速旋转的色轮来产生全彩色的投影图像,它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显示墙,适用于一些大型的娱乐场合和需要大面积显示屏幕的用户。

三片DLP投影机,三片DMD芯片分别反射三原色中的一种颜色,已经不需要再使用色轮来滤光了;使用三片DMD芯片制造的投影机亮度最高可达到12000ANSI流明,它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聚,可随意变焦,调整十分便利;只是分辨率不高,不经压缩分辨率只能达到1280×1024这样的标准,它常常用于对亮度要求非常高的特殊场合下。

目前,DLP技术正在向着低成本、高画质的方向发展,在降低成本方面,TI公司一方面改良自己的生产加工工艺,提高DMD的良品率,另一方面完善DMD产品系列,从而适合不同层次的产品应用需求。

在提高DLP投影机画面质量的技术实现上,TI发布了SCR(Sequ ential Color Recapture,顺序色彩重捕技术)技术用于提升投影机的亮度和色彩表现;2002年下半年,DLP投影机光路上采用六段式色轮,进一步提高了色彩和亮度。

4、LCOS投影机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上液晶或片上液晶)投影机的基本原理与LCD投影机相似,只是LCOS投影机是利用LCOS面板来调变由光源发射出来欲投影至屏幕的光信号。

LCOS面板是以CMOS芯片为电路基板及反射层,液晶被注入于CMOS集成电路芯片和透明玻璃基板之间,CMOS芯片被磨平抛光后当作反射镜,光线透过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经调光后从芯片表面反射出来。

(图片为三片LCOS显示原理图)与LCD投影机最大的不同是LCD投影机是利用光源穿过LCD作调变,属于穿透式,而LCOS投影机中是利用反射的架构,所以光源发射出来的光并不会穿透LCOS面板,属于反射式。

采用LCOS技术的投影机通常都采用三片LCOS面板。

LCOS面板是以CMOS芯片为电路基板,无法让光线直接穿过,因此在LCOS投影机系统中,LCOS面板前均多加了PB S(Polarization Beam Spliter,偏极化分光镜),将入射LCOS面板的光束与反射后的光束分开。

除了PBS以外,LCOS投影机的主要结构在导光及分光合光部分的设计与LCD投影机大同小异。

LCOS投影技术是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新投影技术,LCOS投影机在高分辨率投影方面非常具有潜力。

目前市场上的LCOS投影机通常都是SXGA(1365×1024)或更高。

由于LCOS的晶体管及驱动线路都制作于硅基板内,位于反射面之下,不占表面面积,所以仅有像素间隙占用开口面积。

而在穿透式LCD投影机中,作为像素点开关控制的晶体管被做在液晶板上相应位置上,在光源透射过程中,晶体管本身将阻挡部分光线,因此采用透射式液晶技术的投影机的光源利用效率不高,仅有3~10%。

故理论上LCOS不论分辨率或开口率都会比穿透式LCD高,画面上像素栅格结构几乎不可见,光利用效率可达40%以上,从而达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充分的色彩体现。

相对于DLP微镜带来的锐利的数字画面,LC OS投影机的像素边缘显得更加平滑,有效消除了图像的锯齿现象,适合喜欢自然、柔和画面的用户。

LCOS投影机的制造技术分为前道的半导体CMOS制造及后道的液晶面板贴合封装制造。

前道的半导体CMOS制造已有成熟的设计、仿真、制作及测试技术,所以目前良品率已达90%以上,成本极为低廉。

后道的液晶面板贴合封装制造,目前的良品率较低,据说只有30%左右。

在目前看来,LCOS投影机受其价格影响,销量远不及LCD和DLP投影机,但LCOS毕竟是技术成本最低的投影技术,液晶面板制造的成熟,为LCOS的良品率提供了提升的空间,产品的制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LCOS投影机目前在产品技术方面还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LCOS投影机的对比度通常在500:1~800:1之间,不及DLP投影机。

LCOS投影机的重量也无法同便携式的LCD 和DLP投影机相比较,目前最轻的LCOS投影机重约5.5kg,相对于LCD和DLP,LCOS 更适合在固定的会议室或者家庭影院中使用。

LCOS是一个普遍的投影技术,包括有不同的种类,如今正呈现两极化发展:一是应用于大尺寸的背投影电视,这是目前LCOS的主流应用产品,二是应用于小尺寸的高分辨率可携式产品,其中来自JVC的D-ILA技术较为成熟。

在量产及成本问题解决后,该类产品将有机会在前投影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CRT、LCD、DLP及LCOS投影芯片的参数比较:CRT、LCD、DLP及LCOS投影芯片,各有各的技术特点,以CRT投影的色域为标准,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LCD与其衍生出来的LCOS投影芯片的色域是非常宽广的,其色域范围要远远大于CRT及DLP芯片所能表现的范围。

(三种主流投影机芯片色域图:黑三角为CRT电视标准;品红色为DLP;黄色为LCD和LCOS。

)作为对于色域范围敏感的应用领域,三片式LCD及LCOS投影芯片是这些领域的首选。

但由于其芯片上集成了大量的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在生产过程中难免有损坏、失效的TFT,其一直处在导通或截止状态,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影象中出现的亮点或暗点,而且,这种损坏的TFT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增多。

这是目前LCD、LCOS芯片的软肋。

DLP的特点是高对比度及高可靠性。

注1:因没有相关方面的资料介绍,所以该参数为类比于LCD的参数。

注2:CRT没有开孔率这一参数,该参数为比照后三者的类比参数。

注3:分辨率这一参数是在相同技术条件、生产工艺成熟的情况下的产品。

注4:易损件这一项参数的列举是针对不同芯片相对于其它的元件出现故障的几率而列举的,并非该元件就是特别容易损坏的(或该元件在机器使用寿命终止前肯定要损坏的!)注5:色轮电机仅在单片及两片DLP机中存在,三片DLP投影机中无此元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