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分离设备应用工艺及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乳清分离法

乳清分离法

乳清分离法
乳清分离法是一种将乳清蛋白从乳清中分离出来的方法,通常用于制备乳清蛋白粉或其他乳清蛋白制品。

以下是乳清分离法的基本步骤:
1. 预处理:将新鲜的牛奶进行预处理,如加热、过滤等,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微生物。

2. 酸化:将预处理后的牛奶加入酸化剂,如稀盐酸或硫酸,使其中的蛋白质凝固。

3. 凝固分离:将酸化后的牛奶进行凝固分离,使其中的乳清蛋白分离出来。

这一步可以通过离心、过滤或沉淀等方法实现。

4. 洗涤:将分离出的乳清蛋白进行洗涤,以去除其中的酸化剂和其他杂质。

5. 浓缩:将洗涤后的乳清蛋白进行浓缩,以达到所需的浓度和蛋白质含量。

6. 干燥:将浓缩后的乳清蛋白进行干燥,制备成粉末状的乳清蛋白粉。

需要注意的是,乳清分离法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可能因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产品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分离乳清应用膜分离设备剖析

分离乳清应用膜分离设备剖析

分离乳清应用膜分离设备剖析
乳清蛋白有增强免疫力、增肌、降血压、降血糖等功效。

目前,乳清蛋白的作用已被大众广泛认可,使用者越来越多。

传统分离乳清处理方式采用真空蒸发,浓缩液经喷雾干燥,成分约含73%乳糖、12%蛋白质和12%矿物质,供饲料用,营养价值有限。

膜分离设备已成功地用于乳品及乳清液处理。

选用具有合适切割分子量的超滤膜,就能同时使乳糖和矿物质在膜的渗透作用下随滤液而除去。

使得膜过滤截留液中蛋白质浓度大大提高,再将富含蛋白质的截留液进行真空蒸发和喷雾干燥以除去多余水分,其中蛋白质可提高到60%,成为一种优良的动物饲料添加物。

如果将乳清液膜过滤过程做进一步改进,使超滤与重过滤技术相结合,将截留液中所含乳糖与矿物质更多地洗出,截留液再经蒸发浓缩,其中蛋白质可高达约85%。

陶瓷超滤膜的应用与普通有机膜相比具备清洗简单容易、耐高温、耐酸碱、使用寿命长,应用效果好等众多优势。

乳清很容易污染超滤膜,污染物主要是蛋白质和盐类。

A-乳白蛋白在牛奶的蛋白质中含量很低但却是主要的污染源,有机膜对于通量的恢复较陶瓷膜困难,陶瓷膜可以承受较高的碱液浓度,并且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清洗,同时还可以使
用一定浓度的氧化剂,恢复通量很容易,而通量下降是制约膜技术应用的一个大的障碍。

如今陶瓷超滤膜技术已经在国内许多特种营养蛋白的浓缩中得到有效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乳清蛋白分离纯化浓缩新工艺解读

乳清蛋白分离纯化浓缩新工艺解读

专注物料浓缩分离提纯技术
乳清蛋白分离纯化浓缩新工艺解读
乳清本身是非常难以处理的物质,传统的浓缩乳清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破坏了乳清的某些性质,限制了其应用。

膜分离技术的出现为乳清浓缩处理带来了便捷,提高了乳清蛋白分离纯化以及浓缩的效果,开拓了乳清蛋白的综合利用。

陶瓷膜分离技术是乳制品工业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能耗较低、分离效率高、低温低压操作等优点。

一般可以将脱盐的乳清进行灭菌,经陶瓷膜超滤设备浓缩处理,再利用喷粉干燥技术得到乳清浓缩蛋白。

据了解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其中分子最小的β-乳球蛋白蛋白在18000-36000da左右,因此使用过滤截留分子量在10000左右的陶瓷超滤膜就可以完成对乳清蛋白的浓缩,同时分离其他小分子物质。

膜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分离、浓缩以及纯化工程带来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为客户节省更多的投资成本,实现节能、高效的双重效益。

离心分离机分离牛乳的方法

离心分离机分离牛乳的方法

离心分离机分离牛乳的方法
离心分离机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固液混合物的设备,对于分离牛乳,即将牛乳中的固体成分(脂肪)和液体成分(乳清)分开。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将待分离的牛乳倒入离心分离机的离心杯中。

离心杯通常是圆锥形状,底部较窄。

2. 将离心杯放入离心分离机的转盘上,并确保转盘平衡稳定。

3. 启动离心分离机,使其以高速旋转。

离心分离机内部的离心力会使牛乳中的固体成分向外沉积在离心杯的底部,而液体成分则会向上浮动。

4. 经过一定的离心时间后,离心分离机的旋转会逐渐减慢,直至停止。

5. 关闭离心分离机,取出离心杯。

此时,牛乳已经分离为两层,上层为液体成分(乳清),下层为固体成分(脂肪)。

6. 将上层液体成分倾倒出来,得到纯净的乳清。

可以再次用过滤技术过滤乳清,以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

7. 将下层固体成分倾倒出来,得到纯净的牛乳脂肪。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离心分离机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机器的稳定性和个人安全。

乳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

乳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

乳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我国实施乳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是针对制约我国乳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与设备,依据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科技攻关,争取在以下技术和设备上取得突破,推动我国乳品加工业的科技进步。

1.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因其具有对环境污染小、能量消耗低、无需使用添加剂、避免产品的热破坏,而且过滤的同时将物料浓缩或分离等优点,使得它在乳品加工中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发达国家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有:①反渗析技术在浓缩乳清中的应用;②纳米过滤技术在乳清的脱盐和浓缩、循环加工用水、循环碱性和酸性清洗液、浓缩和提纯糖液、蛋白水解液和发酵液中的应用;③超滤技术在蛋白质浓缩、分离和提纯的应用;④微生物过滤技术在除去微生物、孢子、病毒和抗体中的应用;⑤电膜过滤在选择性分离和提纯带电成分、水解液处理、恢复乳铁蛋白等中的应用。

我国膜分离技术经过30年的发展,在膜的基础理论、应用装置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有些大型乳品企业已经将膜技术用于原料乳中,以除去乳中的微生物、孢子和病毒等,也有将膜技术用于生产乳清蛋白,但是我国对于膜技术在乳中蛋白质的浓缩、标准化方面,以及膜的装置、材料、组件上还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

国内外近年来将生物技术在乳品中的应用主要有利用基因工技术改造菌种微生物、利用工程菌生产特殊的酶系、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免疫乳等几个方面。

冷杀菌技术冷杀菌技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杀菌技术。

由于杀菌过程中食品温度并不升高或升高很低,既有利于保持食品中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其色、香、味及其营养成分。

目前,高压加工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超声波灭菌、抗微生物酶杀菌、微波杀菌技术、磁力杀菌、感应电子杀菌、辐射杀菌、脉冲强光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电阻杀菌在乳品工业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

乳清分离蛋白的工艺特点

乳清分离蛋白的工艺特点

乳清分离蛋白的工艺特点1.原料选择和预处理:乳清蛋白的原料主要是鲜牛奶,鲜牛奶需要经过初步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和微生物,同时通过调整牛奶的pH值和温度来改变乳清蛋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可以利用超滤技术或离心分离技术对牛奶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含有较高乳清蛋白的液体。

2.乳清蛋白的分离技术:目前,常用的乳清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离心和电渗析等。

其中,超滤是最常用的技术,通过半透膜过滤的方式,将蛋白质、糖类和小分子物质分离开来。

离心则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乳清蛋白从牛奶中分离出来。

电渗析则是利用电场效应和选择性渗析膜,将蛋白质从牛奶中分离出来。

3.乳清蛋白的纯化和浓缩:分离乳清蛋白后,还需要进行纯化和浓缩处理,以提高乳清蛋白的纯度和浓度。

纯化可以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去除悬浮物、色素和异物。

浓缩则是通过逆渗透、喷雾干燥等技术,将乳清蛋白的体积减小,使其更易于储存和运输。

4.乳清蛋白的功能改性和定制加工:乳清蛋白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可以通过酶解、定制交联、胶体改性等技术进行功能的改善和调控。

通过这些加工技术,可以使乳清蛋白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增稠性、凝胶性等特性,以适应不同的食品和营养产品的需求。

5.乳清蛋白的应用领域的拓展:乳清蛋白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乳清蛋白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乳清蛋白可以制备成乳清蛋白浓缩饮料、蛋白质营养饮品、乳清蛋白粉等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蛋白质需求。

总之,乳清分离蛋白的工艺特点包括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分离技术的应用、纯化和浓缩过程、功能改性和定制加工,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

这些特点使乳清蛋白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附加值产品。

奶油分离机原理

奶油分离机原理

奶油分离机原理
奶油分离机是一种用于将牛奶中的脂肪分离出来的设备,其原理基于脂肪和其他成分(如乳清)在离心力作用下的不同密度,从而实现分离。

具体原理如下:
1. 奶油分离机首先将牛奶加热至一定温度,通常为55-65摄氏度。

加热可以改变牛奶中脂肪和其他成分的特性,使其更容易分离。

2. 加热后的牛奶经过离心作用。

离心力会使牛奶中的成分按照不同密度分层。

由于牛奶中脂肪的密度较高,它会向离心机的外层靠拢,而乳清等其他成分则会向内层靠拢。

3. 在离心机内部,设有一个可调节的分离片或分离杯。

这个片或杯能够将乳清与脂肪划分开来,使其分别流向不同的出口。

脂肪会流出机器的一端,形成奶油,而乳清则会流出机器的另一端。

4. 分离过程中,机器还可根据需要调整分离程度。

不同的调整可以产生不同的奶油脂肪含量,从全脂奶到低脂奶。

总之,奶油分离机通过加热和离心力的作用,实现了牛奶中脂肪和其他成分的分离,从而获得奶油。

乳清蛋白分离纳滤膜工艺优势阐述

乳清蛋白分离纳滤膜工艺优势阐述

乳清蛋白分离纳滤膜工艺优势阐述乳清蛋白分离纳滤膜工艺处理过程无相变,无需加热,不会破坏热敏性物质的生物活性,不改变风味、香味,采用膜分离集成工艺,对大豆蛋白生产过程中的乳清废水进行多级分离处理,同时提取回收了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乳清蛋白和大豆低聚糖,而且系统出水仍可回用于工艺用水,实现了零排放。

乳清蛋白被称为蛋白之王,是从牛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等特点,是公认的人体优质蛋白质补充剂之一。

牛奶的组成中87%是水,13%是乳固体。

而在乳固体中27%是乳蛋白质,乳蛋白质中只有20%是乳清蛋白,其余80%都是酪蛋白,因此乳清蛋白在牛奶中的含量仅为0.7%。

据介绍,目前国内的大豆加工基本上是从原料中提取1/3的蛋白质,还有1/3的碳水化合物变成废渣低价处理,1/3的乳清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被视为废水白白排放掉,其资源利用率极低,综合效益很差,而且还造成严重污染。

而食品和保健品中不少添加成分均来自乳清蛋白和低聚糖。

目前为使大豆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处理方法应用较多的是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法,其能源消耗大、成本较高。

而膜分离浓缩提纯技术以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进行组合,具有分离效率高、抗污染性强、系统运行稳定的特点。

它不仅减少了废水污染,同时也是对大豆传统生产加工工艺进行的改革,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品种。

乳清蛋白分离设备采用纳滤膜分离过程无任何化学反应,无需加热,无相转变,不会破坏生物活性,不会改变风味、香味,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饮用水的制备和食品、医药、生物工程、污染治理等行业中的各种分离和浓缩提纯过程。

乳清蛋白分离采用膜分离集成技术,对大豆蛋白生产过程中的乳清废水进行多级分离处理,同时提取回收了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乳清蛋白和大豆低聚糖,而出水仍可回用于工艺用水,基本实现了零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缩乳制品行业使用的牛奶乳制品膜分离设备相对于一些其他国家已经逐渐成熟。

目前,几乎所有的国际乳制品加工厂工业化,采用反渗透和超滤装置处理液体脱脂牛奶和乳清,特别是使用膜分离技术乳清浓缩蛋白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牛奶浓缩设备采用膜分离技术用于乳品加工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废水污染及综合利用副产品等,尤其是乳清的回收利用,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奶乳膜分离设备在乳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牛奶浓缩,乳清脱盐,牛奶组分的分离,废水处理同时回收蛋白质,滤除牛奶或乳清中的细菌等。

超滤浓缩脱脂乳和乳清分离加工流程如下:
脱脂乳或乳清—预处理—超滤—脱盐—蒸发—喷雾干燥—成品—包装
奶酪生产的传统工艺是在脱脂乳中加入发酵剂和凝乳酶后再进行混合和凝固,在此过程中会有25%的乳清蛋白从凝乳中析出排放到乳清中而流失。

而用超滤浓缩脱脂乳,大部分乳糖可透过膜而被除去,大部分乳清蛋白被膜阻留在浓缩乳中,从而提高奶酪产量和质量。

其基本工艺如下:
脱脂乳—预处理—超滤—浓缩液—加发酵剂—奶酪制造—奶酪
反渗透法浓缩可去除60%以上的水分,可将牛乳的固形物含量由原来的8%提高到22%,而固形物的透过率只有0.15%~0.2%,脱脂乳浓缩采用温度30~50℃超滤,可将脱脂乳浓缩到固形物3~4倍,通过稀释过滤除去乳糖和盐后,可得到蛋白质含量高达80%的脱脂浓乳,然后进行干燥,可节约大量的能源。

1、脱脂乳浓缩
利用膜技术对乳品组分进行浓缩与提纯能够保留乳品原有的风味,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脱脂乳的浓缩。

膜技术作为乳品的低温浓缩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热蒸发浓缩,节省了大量的能源。

另外,膜浓缩的加工温度较低,可防止乳品中的营养成分被高温破坏和高温环境下蛋白质的变性。

2、乳清脱盐与浓缩
作为制酪工业的副产品,乳清的组成很复杂,其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乳清蛋白。

目前乳清的最大用途是饲料。

通过不同的膜组合技术,可以从乳清中得到不同的产品。

使用超滤技术后,可以从低分子的乳清中分离水、盐和乳糖,从而提高集中在蛋白质的比例。

随着浓缩度的提高,乳清分离可使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调节到所需数值,一般可将乳清浓缩到总固形物25%以上,喷雾干燥后,得到乳清蛋白浓缩粉,其蛋白质含量可达35~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