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4货物进出口总额
中国财政年鉴2014指标数据:中国2014财政年度总收入预算统计

中国2014财政年度总收入预算统计 单位:澳门币(元)
经济分类
01-00-00-00 02-00-00-00 03-00-00-00 04-00-00-00 05-00-00-00 06-00-00-00 07-00-00-00 08-00-00-00
09-00-00-00 10-00-00-00 11-00-00-00 13-00-00-00 14-00-00-00
其他经常收入
92300500
合计
141287275000
资本收入
投资资产之出售 1024148100
转移
财务资产
345069000
其他Hale Waihona Puke 本收入1554720500
非从支付中扣减之退2回0567600
合计
2944505200
政府一般综合收入 144231780200
特定机构收益
法定收入及特区预算1转63移74收10入0100
编号 11-00 12-00 13-00 14-00
收入项目
本年度预算
政府一般综合收入
经常收入
直接税
123524541300
间接税
5553860700
费用.罚款及其他金钱16上0之96制95裁600
财产之收益
2660945100
转移
6704486300
耐用品之出售
1408600
劳务及非耐用品之出1售140036900
销售及服务收入 205890800
财务及投资收益 4278359500
其他收入
68578700
特定机构收益汇总 20926929100
调整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428元)测算,2014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3611万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6652元,约合7595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2014年年末人口为13.6782亿,年中人口约为13.6427亿)2014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同时,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据统计,1998年我国GDP为8.4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5万亿美元。
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6年。
相比之下,美国196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早于中国29年;而到2000年才达到10万亿美元,从1万亿到10万亿,美国用时31年。
据有关预测,2014年日本GDP大约4.8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
图表:一张图读懂2014中国经济年报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中国贸易量情况报告1978至2015年国内和国际贸易量的简单统计分析(原版)

课程作业中国贸易量情况报告——1978-2015年国内和国际贸易量的简单统计分析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前湖学院综合实验班专业学号:5401115007年级:2015级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2016年 9 月 16 日一、概述开放国家的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国内贸易”(Inland Trade)主要是指在国内进行的商品的买卖、现货仓单市场交易等在境内发生的交易。
在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内贸易情况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等指标反映。
“对外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中有形贸易(货物)的情况一般通过海关的货物进出口数据来反映,无形贸易(服务)的情况一般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反映,本文则直接获取了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
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出发,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进出口额数据,进出口货物构成数据,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本文对我国1978-2015年的贸易量情况进行了简析。
二、国内贸易量基本情况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涵盖了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主要贸易部分。
基于此分析,本文选择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数据来反映国内贸易量的基本情况。
➢如下是我国197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图:数据见附录表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其他各行业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能够直接反映国内消费品贸易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数据表和图中,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逐年上升,且增加速度很快,这可以表明1978年以来国内消费品贸易量在迅速扩大。
盘点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

盘点2014年中国原油进出口量原油进出口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商品贸易。
2013年全球生产原油413 290万吨,其中277550万吨参与国际贸易,占全球原油生产总量的67.2%,而天然气参与国际贸易只有30.6%。
中国原油进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2013年已经达到59%,而美国对外依存度仍然有46.3%,因此,必然关心我国2014年进出口原油的状况,特别是下半年油价暴跌。
本文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BP、路透社和中国海关总署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写而成的情报分析报告,在刚逝去的2014年的头一个月内及时发表。
本文只涉及中国原油进出口数据和价格,不包括成品油进出口数据和价格。
由于全球2014年原油生产、消费和贸易数据尚未发表,因此本文无法涉及。
本文采用的石油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吨≈7.33 桶由于过去年度原油进出口数据没有人做过报道,因此,文章开始对历史进出口做个回顾。
历史回顾本文所说的“石油”是指原油和成品油,不包括由生物质、煤和天然气制取得液体燃料,特此说明。
中美两国都是石油进口大国,但原油和成品油均有进出口。
中国石油出口一般为进口量的1/10以下,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高。
表1为BP公司《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历年的统计数据。
表2为英国路透社发表的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可以看出进口量逐年增高,而出口量却在减少。
2013年回顾2013年与2014年全球油价大不相同。
2002年以前,油价一直保持在20美元/桶左右,随后年年爬坡,2013年油价已经处于高位,而2014年下半年油价暴跌,因此,必须回顾2013年中国原油(不包括成品油)进出口状况,以方便与2014年比较。
表3为英国路透社发表的中国海关总署的2013年度数据。
从表3中可以看出:⑴2013年中国进口281,952,206吨(2.82亿吨)原油,同比去年增加4.03%;2.82亿吨原油花费2220.38亿美元,每吨原油购买费用为787.37美元,相当于107.42美元/桶;⑵2013年中国出口1,617,328吨原油,仅为进口量的0.6%;⑶中国原油出口收入费为12.77亿美元,相当于900.66美元/吨或122.87美元/桶;明显高于进口价格。
2014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数据分析 中国经济形势gdp总量预示2015经济新常态

2014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形势gdp总量预示2015经济新常态来源:十大品牌网发布:SD772[2015-01-20 10:44:43]进入栏目5【摘要】2014中国GDP总量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首次对外公布了2014年GDP中国经济数据,gdp增速滑落至1990年以来的新低,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2014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专题:gdp中国经济经济数据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全年禽蛋产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二、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
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情况(分国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
201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26.04%。
初步预计,未来10年这一数字有望翻一番,突破2.5万亿美元。
2014年,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5亿美元,占全国的12.2%,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到644亿美元,占全国的45.2%。
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25亿美元和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和36.3%。
其中承接东南亚国家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53.8亿美元,同比增长58.3%。
表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4年进出口总值表。
201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

2014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1-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945.0亿美元,同比增4.2%。
其中,出口719.6亿美元,同比增6.1%;进口1225.4亿美元,同比增3.1%;贸易逆差505.8亿美元,同比减0.9%。
一、谷物1-12月,谷物共进口1951.6万吨,同比增33.8%,进口额62.2亿美元,同比增21.9%。
出口76.9万吨,同比减23.1%;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减13.9%;净进口1874.7万吨,同比增38.0%。
小麦:进口300.4万吨,同比减45.7%。
出口19.0万吨,同比减31.9%。
玉米:进口259.9万吨,同比减20.4%。
出口2.0万吨,同比减74.2%。
大米:进口257.9万吨,同比增13.6%。
出口41.9万吨,同比减12.4%;大麦: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131.8%。
高粱:进口577.6万吨,同比增4.4倍。
另,作为玉米制品,玉米酒糟(DDGs)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35.3%。
二、棉花、食糖棉花:1-12月,进口266.9万吨,同比减40.7%;进口额51.6亿美元,同比减40.9%。
1-12月,棉纱进口201.0万吨,同比减4.2%。
食糖:1-12月,进口348.6万吨,同比减23.3%;进口额14.9亿美元,同比减27.8%。
三、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食用油籽:1-12月,进口7751.8万吨,同比增14.3%,进口额445.1亿美元,同比增7.5%;出口87.2万吨,同比增0.3%,出口额14.3亿美元,同比减9.0%;贸易逆差430.8亿美元,同比增8.2%。
其中,大豆进口7139.9万吨,同比增12.7%;油菜籽进口508.1万吨,同比增38.7%。
食用植物油:1-12月,进口787.3万吨,同比减14.6%,进口额70.5亿美元,同比减21.2%;贸易逆差68.4亿美元,同比减21.7%。
其中,棕榈油进口532.4万吨,同比减11.0%;豆油进口113.5万吨,同比减1.9%;菜油进口81.0万吨,同比减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