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方案

合集下载

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XXX工程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XX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1、防雷接地与等电位安装1.1、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计算机房及各弱电接地等共用综合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等于1Ω,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必须增设人工接地体,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需要增设人工接地体时编制专项方案。

1.2、接地体的做法1.2.1、利用建筑物基础梁、底板钢筋和采用-40*4的镀锌扁钢沿建筑物四周敷设成闭合形状的接地体作为水平接地体,利用桩基内钢筋作为垂直接地体。

1.2.2、按照设计图纸位置将建筑物基础梁内四角主筋和相应图示位置结构底板上下主筋4根不小于Φ16钢筋通长相互焊接,形成网状接地体,直筋之间的跨接如图1-1,交叉钢筋之间的跨接如图1-2.图1-1直筋跨接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图1-2交叉筋跨接1.2.3、按照图示引出的位置利用Φ20的圆钢,在距离夹层地面50线位置引出接地线共计52处,一端与-40*4的镀锌扁钢搭接焊接(图1-3),另一端使用两根Φ12的圆钢分别与接地地梁跨接焊接(图1-4),要求焊缝饱满,焊渣清除干净,漏出室外部分圆钢和焊接处使用沥青防腐做防腐处理。

图1-3圆钢与扁钢搭接图1-4圆钢与钢筋跨接1.2.4、按照图示位置,利用-40*4的镀锌扁钢沿建筑物外墙1米处设置一圈镀锌扁钢,埋地深度为1m即沿夹层50线程度引出标高,扁钢与扁钢连接采用焊接连接(图1-5),扁钢与圆钢连接如上图1-1.防雷接地及等电位安装施工方案焊接完成后将焊渣清算洁净,刷沥青防腐处理。

图1-5扁钢与扁钢搭接(暗敷)1.2.5、利用地基内每根桩基的对角两根钢筋与水平接地体相互焊接形成电气通路,共计3316根桩(不考虑与废桩的连接),焊接要求如图1-6.图1-6与桩基钢筋焊接1.3、防雷引下线和均压环敷设1.3.1、按照图纸会审交底要求,利用建筑物外围每根结构柱内对角主筋和接地图纸↙a所示位置柱内对角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做完后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防雷接地工作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防雷接地工作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防雷接地工作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防雷接地及工作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1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既通讯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

利用结构基础底板内钢筋作为接地体,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两根)作为避雷引下线,引下线与基础钢筋可靠连接,避雷带采用φ10镀锌元钢沿女儿墙明敷,凸出屋面的金属物与避雷带用≥φ10镀锌元钢搭接焊。

屋面避雷带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

2本工程设等电位联合接地系统,施工时要严格按图示要求进行施工,防雷接地相互连接的搭筋必须≥Ф10。

焊接连接点均必须搭焊,其焊接长度必须≥6d(d为较大圆钢直径)。

屋面避雷带与避雷引下线焊接连通。

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与避雷网必须作可靠连接。

测试点按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设置,便于检测。

接地线焊接搭接长度应大于2b(b为扁钢宽度),园钢和扁钢搭接长度应大于6d(d为园钢直径)。

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在室外做接地装置以满足接地电阻要求。

3为防止雷侧击在三、六、九、十二及十二层以上各层顶部圈梁内的两根主钢筋焊接,绕建筑物成均压环,并将其与所有的引下线焊接,将所有的铝合金外窗与圈梁内的均压环可靠连接,建筑物所有较大金属物均与防雷接地网相连,使避雷引下线、均压环、屋面避雷带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具体敷设方式,走向详见施工图纸。

4 成品保护:
1) 拆除脚手架时,注意不要碰坏避雷针。

2) 注意保护土建装修。

感谢您的阅读!。

三级防雷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三级防雷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建三级防雷建筑,主要包括生产区、支持区和办公区。

女儿墙高度为38.5米,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8.00米。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雷电活动频率,本工程采用三级防雷系统,确保建筑物及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施工依据1. 施工图纸:包括防雷接地设计图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主要标准图集:D501-199(03)、D501-199(07)、D501-1、DQ13-1(2005)等。

3. 主要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xxx。

三、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镀锌钢材、镀锌辅料、接地极、接地线、接地夹等。

2. 工具准备:电焊机、切割机、电钻、卷尺、水平尺、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3. 人员准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等。

四、施工工艺1. 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质、土壤、水文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接地方式和材料。

2. 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防雷接地沟槽或坑,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设施。

3. 安装:a. 接地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接地极,埋入地下,确保接地极与土壤的良好接触。

b. 接地线:将接地极与建筑物接地网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c. 接地夹:将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4. 回填:将开挖的沟槽或坑内的土壤与煤渣、石灰、碳粉等导电材料混合,回填在接地材料上,确保回填密实度和厚度。

5. 连接:将防雷接地装置与防雷保护体(如防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以及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设备等)通过接地线或接地带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6. 测试: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五、质量管理措施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方案

七、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994年版)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23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234、《防雷接地工程与等电位联结》5、05D10标准图集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按三类防雷设防,采用以下措施:1.防直接雷的接闪器运用Φ10镀锌圆钢为避雷带,设于建筑物顶部屋檐上,凡屋顶裸露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均需与避雷装置焊接。

2.引下线运用四根以上框架柱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引下线与避雷带均通过预留埋件焊接,引下线个连接处主筋均由土建可靠焊接,并于室外地平下0.8m 处由预留埋件焊接出,并出墙外皮1.0m以上,另在建筑物四角结构柱距室外地平0.5m处各预留暗装断接卡子盒与柱主筋焊接,以便实测接地电阻。

3.本工程运用基础钢筋网及桩筋为防雷及电气保护共用接地极,接地连接线运用建筑物桩台板外圈>Φ10两根桩台板板面钢筋作环行连接,环行连接线需与所通过的桩内四根主筋可靠焊接。

建筑物上部所需接地线均从环行连接线引出,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达不到规定,需增长人工接地极。

3、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齐全。

(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3)施工前应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材料(1)接地装置主材: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铜排等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规定,且所有为镀锌材料,产品有材质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辅料有铅丝、各种螺栓、垫圈、支架等均为镀锌制品。

(3)电焊条、沥青漆、油漆、支架、预埋铁架、水泥、砂子等。

机具设备及劳动力准备(1)手动工具:电工组合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台钳、铁锹、铁镐等。

(2)电动工具:电锤、冲击锤、电焊机、角磨机等。

(3)测试工具:小线、线坠、卷尺、粉线袋、水平尺等。

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方案

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方案

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方案一、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外部防雷装置,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内相互连接两根直径不小于∅16的竖向钢筋作为引下线,跨接线采用≥10mm圆钢,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装置焊接。

相邻的两处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

接地装置为利用基础桩内及基础底板内主筋焊接形成的接地网,所有设备房、电气竖井、电梯井的接地干线以及预留人工接地极的镀锌扁钢、接地端子板等与接地网可靠焊接。

二、当室外敷设镀锌扁钢做为人工接地体时,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于沟内,依次将扁钢用电焊焊接,扁钢应侧放而不可平放。

焊接时应将扁钢拉直,焊好后清除药皮,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0.5Ω,实测不足时,增设人工接地极。

三、接地极连接完毕后,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接地极材质、位置、焊接质量,接地体(线)的截面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分层夯实。

最后将接地电阻摇测数值填写在隐检记录上。

四、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及剪力墙内主筋通长焊接做防雷引下线,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接地装置焊接形成电气通路。

先按图纸找出全部引下线的位置,向上随着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并焊接出一定长度,以便与屋顶避雷带连接。

引下线的主筋每层均需用明显的色漆做好标记,以便于引出和检查。

接地电阻测试点设在建筑物的外墙引下线距室外地面上0.5m处。

五、为防侧击雷,45米及以上的楼层利用结构圈梁内的2根主筋贯通焊接形成均压环,并与防雷引下线焊接,外墙上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窗、幕墙框架等金属物及楼板内的钢筋与均压环焊接。

六、在屋顶的外沿和建筑物的突出部位设置避雷带,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突出物,如航空标志灯、节日彩灯、广告灯金属设备和管道以及建筑金属构件等,均与屋面上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七、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或圆钢支架埋深不小于80mm。

2、安装前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及分档定位;然后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里外一致,之后先埋注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注其他支架。

防雷及接地工程安装

防雷及接地工程安装

第十六章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本章适用于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第一节施工工艺1 材料要求1.1镀锌材料有扁钢、角钢、贺钢、钢管、铅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型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到。

1.2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混凝土支座、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竹管、红油漆、白油漆、防腐幅、银粉、黑色油漆等。

2 主要机具及作业条件2.1主要机具2.1.1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锯、锯条、压力案子、铁锹、铁镐、大锤、夯、桶。

2.1.2线附、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等。

2.2作业条件2.2.1接地体作业条件:一、接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二、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三、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2.2接地干线作业条件:一、支架安装完毕。

二、保护管已预埋。

三、土建抹灰完毕。

2.2.3支架安装作业条件:一、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二、结构工作已经完成。

三、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2.2.4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一、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二、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2.2.5防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一、支架安装完毕。

二、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三、土建外装修完毕。

2.2.6避雷针与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做此项工作。

2.2.7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一、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二、支架安装完毕。

三、具务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2.2.8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一、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二、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三、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暗敷)→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均压环3.2接地体安装工艺:人工接地体(极)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3.2.1人工接地体极的最小尺寸见下表。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与防雷、接地工程概况 (3)第一节适用范围 (3)第二节编制依据 (3)第三节设计概况 (3)第二章施工准备 (5)第一节技术准备 (5)第二节材料准备 (5)第三节施工机具准备 (5)第三章施工工艺 (6)第一节基础接地施工工艺 (6)第二节屋面防雷施工工艺 (7)第三节等电位、局部等电位联接施工工艺 (8)第四节引下线施工工艺 (10)第四章接地电阻测试 (11)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3)第一节质量标准 (13)第二节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4)第三节质量记录 (15)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5)第七章应急预案 (16)第一节应急准备 (16)第二节触电事故应急准备响应预案 (16)第三节高空坠落事故应急准备响应预案 (19)第八章现场文明体系及施工措施 (21)第一节阶段策划 (22)第二节文明施工 (22)第三节施工现场垃圾清除安排 (24)第九章绿色施工 (24)第一节绿色施工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及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24)第二节资源节约 (25)第三节环境保护 (26)第一章编制依据与防雷、接地工程概况第一节适用范围适用于东海富汇豪庭地块项目防雷接地安装工程。

第二节编制依据1. 电气、给排水、燃气、人防等施工图纸2. 依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5.依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6.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50169-2016)5.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 参见《防雷接地安装图集》(D501-1~4)4. 参见《等电位安装图集》(04D501-2)第三节设计概况本工程本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设防,防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级为D级。

年平均雷暴日Td=73.9天,年预计雷击次数N=0.5070次。

本工程沿屋面周圈采用∅12镀锌圆钢构筑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金属网格作为接闪带。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安装地点进行勘测,确定最佳的安装位置。

其次,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制定施工计划。

同时,还需要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土建工程施工3.导体安装导体的安装是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的重要步骤。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如黄铜、镀锌钢等。

导体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导体的安装应保证导体与接地体之间的最小电阻,以提高接地效果。

4.引下线安装引下线的安装是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地下导体连接的关键步骤。

引下线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如黄铜引下线、镀锌钢引下线等。

引下线的安装应保证引下线与地下导体之间的最小电阻,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5.接地装置安装接地装置的安装是整个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的最后一步。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如接地体、接地棒等。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保证装置与导体的良好连接,以确保电流能够有效流入地下导体。

6.测量与检测7.施工记录与验收在进行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使用材料和工具、施工工序等。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达到设计要求的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总结: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施工方案是保证装置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安装施工方案可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伤害。

在进行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施工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勘测、制定施工方案和计划、准备材料和工具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建工程施工、导体安装、引下线安装和接地装置安装等步骤。

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测量与检测、施工记录与验收等工作。

通过合理的安装施工方案,可以确保防雷接地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方案
1钢筋混泥土板式基础接地体安装
1.1利用无防水层地板的钢筋混泥土板式基础做接地体,应将利用防蕾引下线的符合规定的柱主筋与地板钢筋进行焊接连接。

1.2用有防水地板的钢筋混泥土板式基础做为接地体时,应将柱内的引下线钢筋,在室外地面以下用-40*4镀锌扁钢相焊接,跨过防水层与毛石混泥土基础下的接地网进行连接,跨接扁钢应不少于四处。

2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引下线
2.1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泥土中的钢筋,不仅是节约钢材问题,更重要是比较安全。

2.2利用建筑物钢筋混泥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其引下线的上部(屋顶上)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

8米-1米处焊出-40*4镀锌扁钢,伸向室外距外墙皮距离应不小于1米,与场坪均压网连接。

2.3利用建筑物钢筋混泥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2.4利用建筑物钢筋混泥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时,引下线的数量不做具体规定,但一级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米,但建筑物外廓各个角上的主筋应被利用;二级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0米但建筑物外廓各个角上的主筋应被利用;三级防雷建筑物引
下线间距不应大于25米,建筑物外廓易受雷击的几个角上的柱子钢筋宜被利用。

2.5由于利用建筑物钢筋做引下线,是从上而下连接一体,因此不能设置断接卡子测试接地电阻值,需在柱内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另焊一根圆钢引至柱外侧的墙体上,在距护坡1。

8米处,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箱。

也可在距护坡1。

8米处的柱子外侧,将用角钢或扁钢制作的预埋连接板与柱子主筋进行焊接,再用引出连接板与预埋连接板相焊接,引至墙体外表面,作为接地电阻测试点。

2.6利用建筑物钢筋混泥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每个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Ω。

3避雷针在楼宇顶上安装
避雷针在楼宇顶上安装时,可先组装好避雷针,先在避雷针支座底板上相应的位置,焊上一块助板,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点焊,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它三块主板。

避雷针安装要牢固,并与引下线及屋面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个整体。

避雷针安装后针体应垂直,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4明装避雷带(网)的安装
避雷带适用与建筑物的屋脊、屋檐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上,对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

避雷网则是适用于较重要的防雷保护。

明装避雷网是在屋顶上部
以较疏的明装金属网格作为接闪器,沿引下线接到接地装置上。

一级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设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的避雷网。

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物体应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二级防雷建筑物防直接雷宜采用装设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5m*15m的网格;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

三级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宜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当采用避雷带保护时,应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20m*20m的网格。

明装避雷带(网)应采用镀锌圆钢制成,镀锌圆钢的直径应为Ф12mm。

避雷带在转处不应弯成直角,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

在避雷网(带)敷设的同时,应与支座或支架进行卡固或焊接连成一体,并同防雷引下线焊接好。

其引下线的上端与避雷带(网)的交接处,应弯曲成弧型再与避雷带(网)并齐进行进行搭接焊接。

5高层建筑物暗装避雷网的安装
5.1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屋面板内钢筋作为接闪装置。

而将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一个整体较密的钢铁大网笼,也称作为笼式避雷网。

5.2高层建筑物,一定要注意防备侧向雷击和采取等电位措施。

应在建筑物首层起每三层设均压环一圈。

当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泥土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