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复习资料共11页文档

合集下载

现代通信技术资料

现代通信技术资料

id-第篇一、支撑技术1、点到点的通信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

消息 -------- ► 电信号(基带信作用:变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2、 模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信源编码、信道编码(AD 转换、数据压缩)。

3、 T DM 、FDM 、CDM 、复用4、 信息量1/(X )=lOg2 初四)5、 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指标是可靠性和有效性两种。

数字通信系统 的质量指标是传输数率和误码率(误信率)。

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 标是信噪比和B 。

6、通信网1)、分层:垂直: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接入与传送;水平:用户驻地网、接入网、核心网。

2)、拓扑:星型、网状型、复合型、环型网、总线型、树型。

第二篇二、业务1、视音频、数据、多媒体。

2、音频信号的特征:连续的、不同声音频率。

人所闻声:20HZ—20KHZ。

3、视频1)、原理:光电、电光。

2)、扫描:逐行扫描、隔行扫描。

3)、目前国际上存在的两种帧频格式为25帧/秒和30帧渺。

4、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

5、视音频数字化:抽样、量化、编码。

二、数据通信1、LAN、WAN、MAN2、特点3、DDN、FA、ISDN:BISDN ;NISDN:(2B+D、30B+D)。

(P92)三、多媒体: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

类型:分配型;交互型。

第三篇四、交换与路由1、交换的基本功能在任意入线和出线建立连接,将入线的信息分发到出线上。

2、交换节点的信号:同步时分复用:位置化信道;统计时分复用:标识化信道。

3、P CM30/321)、周期:125ms2)、帧频:80003)、基群频率:2.048Mbit/s4)、路速率:64Kbit/s四、交换与路由1、ATM:异步转换模式2、两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3、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呼叫建立、信息传送、连接释放。

4、O SI:物理层:比特流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IP包5、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连接、接口、信令、交换。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2 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为什么说PAM信号不是数字信号?信号幅度在某一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而信号幅度仅能够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PAM信号是将模拟信号取样后产生的信号,它虽然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幅值上仍然是连续的,因此仍然是模拟信号。

7 画出并解释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消息的一端称为信源,接收消息的一端称为信宿。

连通信源和信宿之间的路径称为信道。

信源发出的消息首先要经发送设备进行变换,成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形式,再经信道一定距离传输后由接收设备做出反变换恢复出原始的消息,最后被信宿接收。

而消息在整个传送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受到噪声的干扰。

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图所示的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8 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一个通信系统通常由两个指标来衡量,即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传输消息量的多少,以系统的信道带宽(Hz)或传输速率(bit/s)为衡量单位。

在相同条件下,带宽或传输速率越高越好。

可靠性指的是消息传输的准确程度,以不出差错或差错越少越好。

有效性和可靠性经常是相互抵触的,即可靠性的提高有赖于有效性的降低,反之亦然。

10 关于信息量的计算题11 从不同角度观察,通信传输有哪几种方式?(1)单工与双工通信方式(2)串行与并行通信方式(3)同步与异步通信方式12 信号带宽与信道带宽的匹配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如果二者不匹配会产生什么影响?二者匹配最主要考虑的是频带匹配。

如果被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与信道频带相匹配,对信号的传输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信号的有效带宽大于信道带宽,就会导致信号的部分成分被过滤掉而产生信号失真。

实际当中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情况:(1)如果信号与信道带宽相同且频率范围一致,信号能不致损失地通过信道;(2)如果信号与信道带宽相同但频率范围不一致,该信号的部分频率分量肯定不能通过信道。

现代通信技术盖伦复习资料究极版.(DOC)

现代通信技术盖伦复习资料究极版.(DOC)

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同步同步图1.13通信模型示意图g(t)s(t)r(t)g ’(t)n(t)期末考试:选择,填空,名词解释英文缩写写出全称并翻译,计算,问答。

第一章1.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主要设备的功能。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信源:各种信息的发出者,把信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信号传输介质的总称。

接收设备:恢复发送端信息源送出的信号。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2.信息量的计算,不同进制信息量不同,如何计算? 信息量计算:)(log )(1log x p x p I a a-== a=2,信息量单位为比特 a=e ,信息量单位为奈特 a=10,信息量单位为哈特 P(x):x 发生的几率3.信息熵(平均信息量的计算) 信息熵:)](log)[()(21i ni ix p x p x H --=∑=4.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由什么指标来衡量(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系统。

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衡量指标:传输速率(带宽等),差错率(误码率、信噪比等)。

5.传输速率:信息速率与码元速率之间的关系(会计算,会相互转换) 信息速率与码元速率之间的关系:N R R N B b 2log =b R :信息速率 N B R :N 进制下的码元速率 N :进制数6.误码率的计算 误码率=码组)数传输的总比特(字符、字符、码组)数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7.通信网的水平分层CPN :用户驻地网 UNI :用户网络接口 SNI :业务节点接口8.通信网的垂直分层(哪些网络属于哪些部分,支撑网)支撑网:支撑网是为保证电信基础网和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而形成的网路。

9.三网融合指的是什么三网融合: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其中互联网是核心。

10.常见的标准化组织:ITU-T ,ISO ,IEEE ,ETST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 for ITU Tec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ETST :欧洲电信标准组机构(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11.香农公式及其含义)/)(1(log 2s bit NSB C += C:信道容量 B :带宽(Hz) S :信号功率(W ) N:噪声功率(W )第二章1.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2.数字通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相比的特点①抗干扰能力强;②易加密,保密性强;③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④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⑤设备便于集成化;⑥便于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⑦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版)复习资料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版)复习资料

1、简述PCM的三个步骤及每个步骤的作用。

P7 抽样,将连续的信号变成离散;量化,通过近似离散;编码,方便称呼、编号。

2、在PCM30/32系统中,传送数据的最小单位为帧,每帧由32个时隙组成,一秒传送8000帧。

3、多址技术是为了区分用户信号。

常见的多指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T*、码*C*、空*S*;3G制式有WCDMA、CDMA2000、TD—SCDMA.4、通信网络的物理拓扑可以有网状多路径但复杂、星* 简单但中心集中度太高、复合*、环*、总线*。

5、可靠性:接受信息的精准程度,即传输信道传输信息的质量(差错率)。

有效性指定信道内可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即资源利用效率(频带利用率)。

6、接入网的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些列传送实体组成,为提供给电信业务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配置和管理。

定界: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由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7、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即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

8、目前通信网上有哪些主要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多速率*、快速*、报文交换、分组*、帧*、快速分组*、ATM交换。

其他:智能网、移动交换技术、光*。

9、T接线器,完成一条时分复用线上的时隙交换功能。

方式: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10、S接线器,完成不同时分复用线之间在同一时隙的交换功能,即完成各复用线之间的空间交换功能。

11、若PCM1上的A用户所用的时隙为2,PCM8上的B用户所用的时隙为28,工作方式为出入方式。

12、程控交换机在建立过程中的呼叫类型有本局呼叫、出局*、入局*、转接*。

本本、本外、外本、外外。

13、程控交换机的程序执行是如何分级的?分时间先后,故障级、周期*、基本*。

14、电路交换优:实时性强;缺:信道利用率低。

分组交换优:利用率高;缺:实时性差。

15、简述信令的分类。

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整合

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整合

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整合第一篇:现代通信原理复习资料整合现代通信原理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通信、通信系统的定义;通信: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信息或消息的传输和交换);通信系统:实现消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信道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

2.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各框图作用;信息源:消息的发源地,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噪声源:不是人为加入的设备,而是信道中的噪声以及通信系统其它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示。

接收设备:功能是放大和反变换(如滤波、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原始电信号。

受信者(信宿):传送消息的目的地。

(将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3.基带信号、频带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含义;基带信号:信息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的信号。

频带信号(带通信号):(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特点:携带信息,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

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凡信号参量的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称为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离散信号):凡信号参量只可能取有限个值,称为数字信号。

4.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各框图作用;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信源编码与译码:信源编码的作用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完成模/数(A/D)转换;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差错,为了减少差错则在信息码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加入监督码,组成抗干扰编码,接收端译码器则按照一定规则解码,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心态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靠性)。

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数字解调就是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为数字基带信号。

同步:同步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

现代通信原理考试必备复习资料

现代通信原理考试必备复习资料

通信是指在同一地点的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

利用电磁波或光波来传递各种消息的通信方法就是常说的电信(即是通信)。

信号一般以时间为自变量,以其某个参变量(如电信号的振幅、频率、相位等)为因变量。

根据信号的因变量的取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就是因变量完全随自变量而变化的信号,其自变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但因变量一定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取值都是离散数值的信号。

通常称数字信号为离散信号。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信源和信宿。

信源是信息的发出者,信宿是信息的传送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变换器:把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设备信道:是所有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通常有有线通道和无线通道两种。

反变换器:把信道上接收的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息形式。

噪声源: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是客观存在的。

以叠加的方式引入。

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最突出的缺点就是占用频带宽。

通信系统的指标主要应从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两方面来考虑。

有效性是指信息传输的效率问题,即衡量一个系统传输信息的多少和快慢。

可靠性是指接受信息的准确程度。

俩个指标对系统的要求常常相互矛盾,但可以彼此互换。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一般用系统的有效传输频带来表示;可靠性通常用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的(输出信噪比越高,通信的质量就越好)。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一般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有效性;可靠性用差错率,即误比特率和误码率来衡量。

数字通信最突出的缺点就是:占用频带宽。

信号是信息的一种电磁表示方法,它利用某种可以被感知的物理参量,如(电压、电流、光波强度、频率)等来携带信息。

码元速率(R B)又称传码率,是指系统每秒传送的码元个数;信息速率(R b)又称比特率,指系统每秒传送的信息量。

一般情况下R B≤R b.调制就是使高频信号的某个参数(如幅度、频率或相位)随基波信号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利用参数来携带信息的高频信号称为载波,而把基带信号称做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则称做已调信号。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重点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重点

1.通信基本概念⑴通信系统模型。

⑵通信系统旳分类。

①按通信内容分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②按信号特性分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③按传播媒介分有线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短波、微波、卫星)⑶通信信号⑷通信信道:常用旳经典传播介质(通信媒体)1.通信媒体(传播介质)(1)明线: 串扰现象;(2)双绞线(twisted pair): 趋肤效应;(3)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4)光纤;(5)微波通信: 频率: 300M~300GHZ;(6)卫星通信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传播方式:串行传播/并行传播;复用方式:时分复用、频分复用。

⑸重要性能指标传播速率: 符号速率, 信息传播速率,频带运用率, 差错率⑹通信网旳构成:通信网构成旳基本要素(硬件)是: 终端设备、传播链路、转接互换设备。

通信网旳拓扑构造:星形网: ②树形网: ③网状网: ④环形网: ⑤总线型网: ⑥复合型网:2.通信业务旳发展趋势①.业务宽带化;②.业务IP化;③.业务智能化;④.业务移动化;⑤.业务个人化;⑥.基于物联网技术旳业务蓝图补充: 通信网络旳发展趋势: ①融合将成为未来网络技术发展旳主旋律;②向新一代旳全业务电信网方向发展;3.原则化组织。

①. 国际原则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综合性旳非官方机构, 由参与国旳国标化组织所选派旳代表构成。

②.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联合国旳一种专门机构。

③.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EIA):RS-232C④. 美国国标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SI)⑤. 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ECMA)⑥.欧洲电信原则组机构(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Institute, ETSI)⑦. 亚洲、泛太平洋电信原则化机构ASTAP4.通信技术发展趋势(1)数字化(2)综合化(3)融合化(4)宽带化(5)智能化(6)原则化5.数字通信,及其特点传播数字信号旳通信称为数字通信。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复习材料.doc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复习材料.doc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复习材料一、填空1)信道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堡拟M位系统;信道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有效性指标和可靠新性指标。

3)数字信号的电脉冲不经过调制,直接送信道进行传输的方法,叫基螢传输。

经过调制叫载波传输4)在相同Eb/No的情况下,BER性能好坏的顺序是QPSK大于16QAM大于64QAM,信道传输效率的高低的顺序是QPSK小于16QAM小于64QAM5)Eb/No的定义为每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

6)CDMA采用软切换,软切换有切换区。

7)非线性量化对输入信号进行量化时,亘的输入信号采用大的量化间隔,小的输入信号釆用小的量化间隔。

8)信息论角度将编码压缩分类有冗余度压缩方法或无损压缩和信息量压缩方法或有损压缩。

9)数据压缩的本质是减少冗余,数学上指减少相关性,另外压缩允许一定的失真度o10)按编码目的,编码分为三类: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安全编码(密码)。

11)矢量量化技术技术既是一种数据压缩技术也是一种编码技术。

12)MPEG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MPEG-l、MPEG-2、MPEG-4、MPEG-7 及MPEG-2113)MPEG专家组基于帧内图像相邻像素间及相邻行间的空间相关性(Intra)和相邻帧间运动图像的时间相关性(Inter),采用压缩编码技术将那些对人眼视觉图像和人耳听觉声音不太重要的东西及兀余成分抛弃。

—、名词解释:1、多径效应:由于接收者所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是多条从不同路径过来的信号的合成。

它们到达时的信号强度、信号相位、信号频率、信号方向都是不一样的。

所接收到的信号是上述各路径信号的矢量和。

称这种自干扰现象为多径干扰或多径效应2、衰落:接收信号电平随距离或时间波动,这种现象称为衰落。

衰落深度可达2(P 40dB电平幅度分布一般遵循:瑞利(Rayleig®分布、莱斯(Rice)分布、纳卡伽米(Nakagami)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资料一、写出下列有关通信技术术语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1.CATV——有线电视2.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3.2ASK——二进制振幅键控4.2FSK——二进制频移键控5.2PSK——二进制相移键控6.2DPSK——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7.FDM——频分复用8.TDM——时分复用9.FDMA——频分多址10.TDMA——时分多址11.SDMA——空分多址12.CDMA——码分多址13.WDM——光波分复用14.DWDM——密集光波分复用15.BS——基站16.MS——移动台17.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18.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19.ITU——国际电信联盟20.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21.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22.3G——第三代移动通信23.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24.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25.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26.ATM——异步转移模式27.IP——网际互联协议28.AN——接入网29.NGN——下一代网络30.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31.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32.LAN——局域网33.MAN——城域网34.WAN——广域网35.TMN——电信管理网36.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37.VoIP——基于IP的语音通信38.PDH——准同步数字系列39.SDH——同步数字系列40.QoS——服务质量41.DDN——数字数据网42.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43.RSVP----资源预留协议44.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45.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46.WLAN----无线局域网47.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二、填空题:1.电信号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若以频率划分,可分为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若以信号的状态划分,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对信号的描述可以有两种方法,即时域法和频域法。

3.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它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4.信息的传输方式按照通过传输线路信息的形式不同,可以将传输方式分为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按照传输方法可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按照信号的流向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通信方式。

5.通信系统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和信宿六部分组成。

6.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优劣,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7.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三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其中交换设备是构成通信网的核心要素。

8. 若信息源发出是模拟信号,经过 抽样 、 量化 和 编码 等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形式传送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

9. 模拟调制有 调幅 、 调频 和 调相 三种方式。

10.时分数字传输链路有两种数字传输体系: PDH 和 SDH 。

11.卫星通信线路由 发端地球站 、 上行线传播路径 、 卫星转发器 、下行线路传播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

12.卫星通信常用的多址技术有 频分多址 、 时分多址 、 空分多址 和 码分多址 。

13.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 光发射机 、 光纤 和 光接收机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如果进行远距离通信,则应在线路中间插入 光中继器 。

14.光波波长范围在近红外区,一般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波长分别为:m μ85.0、m μ31.1 和 m μ55.1。

15.移动通信系统一般有 移动台 、 基站 、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及连接基站与交换系统的 中继线 等组成。

16.在五级制的等级结构电话网中,长途网为 四 级,一级交换中心之间相互连接构成 网形网 ;以下各级交换中心逐级汇接,并辅以一定数量的直达电路,构成一个复合型 网路结构;目前,我国的长途网正由四级向两级过渡。

17.长途电话网由 长途交换中心 、 长市中继线 和 长途线路 组成,其网络结构已由原先的四级向 两级 过渡。

18.B-ISDN 业务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交互型业务 和 分配型业务。

19.人们习惯上把电信网中除终端以外的传输、复用和交换三部分合起来统称为传递方式;传递方式可分为STM和ATM两种。

20.ATM的信息单元叫做信元;固定长度为 53 字节,其中信头为 5 字节。

21.微波通信采用视距微波中继通信,其中继距离一般为 50 公里左右。

三、名词解释:1.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电信号及其参数随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

2.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电信号及其参数随消息不连续变化且幅值为有限个的信号。

3.半双工通信:是一种信息方向可以随时改变,但任何时刻只能由其中的一方发送信息,另一方接收信息的通信方式。

4.频分复用:是按频率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即将信道的可用频带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其中的一个频段。

5.时分复用:是按时间分割多路信号的方法,即将传输时间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时隙,互相独立的多路信号顺序地占用各自的时隙,合路成为一个复用信号,在同一信道中传输。

6.DWDM: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称为光波分复用;当光载波波长间隔小于0.8μm时的复用技术称为密集光波分复用,即DWDM。

7.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其中一方在运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8.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9.本地网:本地电话网的简称。

是指在同一长途编号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用来疏通本长途编号区范围内任何两个用户间的电话呼叫和长途发话、来话业务。

10.长途网:长途电话网的简称。

由长途交换中心、长市中继线和长途线路组成,用来疏通不同本地网之间长途来话、去话业务。

11.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简称。

由电话IDN发展而来,能够传送话音和非话音业务,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透明传输,用户通过标准的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接入网内。

12.基带信号:是指含有低频成分、未经调制的信号。

13.频带信号:是指中心频率较高,而带宽相对中心频率很窄,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调制以后的信号)14.PCM:通常将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和编码的过程称为脉冲编码调制即PCM。

15.语义透明性:是指信息经过ATM网络后没有误码也没有信元的丢失。

16.统计时分复用:是指按用户的需要将信道时隙动态地分配给用户,即当终端有数据要传送时,才会分配到时隙。

因此与同步时分复用相比,在同样的传输链路上,采用统计时分复用的方法可允许接入更多的终端。

四、简述题:1.请阐述N-ISDN的用户-网络接口有哪两种接口结构,它们的应用对象、信道类型、传输速率。

答:有基本速率接口(BRI)2B+D;其中B信道为skb/16,64,D通道为skb/接口速率为s144。

应用于单个用户。

(基本速率接口192kb/s)kb/基群速率接口(PRI):23B+D,其中B为s64,接口速kb/kb/64,D为s率为skb/kb/2048(E1);1544;另有30B+D,其中B、D同上,接口速率为sPRI也可由H信道组成。

PRI应用对象为大户。

2.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请举出相关例子。

答: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电信号及其参数随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话音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电信号及其参数随消息不连续变化且幅值为有限个的信号;如计算机的数据信号。

3.试举例说明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方式。

答:单工通信是指信息的流动方向始终固定为一个方向的通信方式;如电视机、收音机只能接收信号,而不能反方向传送信号。

半双工通信是一种信息方向可以随时改变,但任何时刻只能由其中的一方发送信息,另一方接收信息的通信方式;如对讲机,可讲话、听话,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通信是指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如电话通信,通话双方可以同时讲话、听话。

4.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指标是什么?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分别指的是什么?答: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指标包括有效性和可靠性两方面。

(1)有效性即消息传播的速度,即在给定的信道内希望单位时间传输更多的消息。

模拟通信系统中用带宽来衡量:同时路数=总带宽/每路信号有效带宽。

数字通信系统中用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频带利用率B R b =η。

(2)可靠性指消息传输的质量,即在给定的信道内接收到消息的准确程度。

模拟通信系统中用系统输出端的信噪比衡量:信噪比=N S lg 10(dB )。

电话要求为20 dB 以上,电视要求为40 dB 以上。

数字通信系统用差错率、可靠度、中断率衡量。

通常用误码率来度量,它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接收错误的码元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即:总的码元数接收错误码元数=e P 。

5. 频分复用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电话系统每个话路取4KHz 作为标准频带?答:频分复用是按频率分割多路通信的方法,即将信道的可用频带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其中的一个频段。

电话系统每个话路的频带为300Hz~3400Hz ,虽然其频带宽度只有3100Hz ,但考虑到传输过程中相邻路信号的相互干扰,因此在保证各路信号的带宽之外,还应有一定的防卫间隔,所以每个话路取4KHz 作为标准频带。

6. 试比较电路传递方式、分组传递方式、帧中继与ATM 。

答:(1)电路传递方式:以电路为单元,采用时分复用,时延小,但不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

(2)分组传递方式:以packet(分组)为单元,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时延大,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

(3)帧中继:以帧为单元,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时延小,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取消了逐级差错流量控制。

(4)ATM:以cell(信元)为单元,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时延小,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取消了逐级差错流量控制,采用硬件交换。

7.请简述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答:交换技术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报模式和虚电路模式)、帧中继、ATM、IP交换技术、光交换(全光网络)的发展历程。

8.请简述复用、复接技术的发展过程。

答:复用技术经历了由频分复用到时分复用、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空分多址、码分多址)、统计时分复用、光波分复用、密集光波分复用的发展过程。

复接技术则由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发展到同步数字系列(SDH)。

五、计算画图题:1.对频率范围为300Hz~3400Hz的话音进行均匀量化的PCM编码。

(1)求最低抽样频率fs;(2)若量化电平数L为256,求PCM信号的信息速率Rb;(3)若考虑防卫间隔,取fs=8KHz,则PCM信号的信息速率为多少?解:(1)根据抽样定理,最低抽样频率为:)(6800340022Hz f f H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