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吨味精发酵车间设计
味精厂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年产1.5万吨的味精厂设计设计人:同组成员:班级组别:指导老师: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 味精的基本介绍 (2)1.2 味精的消费前景 (2)第二章:厂址选择 (3)2.1 选厂原则 (3)2.2 厂址选择 (4)2.3 厂区平面设计 (4)2.4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5)2.5 人力资源配置 (5)第三章:味精厂生产工艺 (6)3.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6)3.2 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制备 (7)3.2.1 原料预处理 (7)3.2.2 淀粉水解糖制备 (8)3.3 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 (8)3.4 谷氨酸的提取 (8)3.5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9)第四章: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9)4.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9)4.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10)4.3 15000t/a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结果 (11)第五章:发酵罐及种子罐的设备与选型 (12)5.1 发酵罐 (21)5.2 种子罐 (27)5.3 空气分过滤器 (29)5.4 味精厂发酵车间设备一览表 (29)第六章:环保治理工艺 (29)6.1 治理原则 (29)6.2 三废处理 (29)第七章:参考文献 (30)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餐饮业越来越火爆。
在调味品升级的趋势下,味精行业在消费领域迅速增长。
因此设计一个拥有先进工艺的万吨以上的味精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的学科及网上资料,对味精厂进行再设计。
本文包括厂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厂区的选址要求等,主要从味精的发酵工艺设计论述,物料衡算,设备的设计与选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味精发酵工艺物料衡算第一章绪论1.1 味精的基本介绍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C5H8NO4Na,为有味的物质,学名叫谷氨酸钠,亦称味素。
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
味精是鲜味调味品类烹饪原料,以小麦,大豆,玉米等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法制得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也可用于甜菜,蜂蜜等通过化学合成制作。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引言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阈值为0. 03%),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
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1]。
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2]。
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
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三部分是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加之对先进设计的了解甚少,设计中有好多不足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1 味精生产工艺1.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
《发酵车间布置设计》课件

管道支架与吊架
管道支架与吊架的详细介绍
为了支撑和固定管道,通常需要设置管道支 架与吊架。管道支架一般分为固定支架和滑 动支架两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吊架 则主要用于悬吊或支撑重量较大的管道,以 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选择支架与吊架 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防腐性能以及安
管道材料与防腐
管道材料与防腐的详细介绍
管道的材料选择对于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常见的管道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铜等。在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考虑 其耐腐蚀性、耐压性、耐温性等特点。同时,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还需要对管道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如涂防腐涂料 、电镀等。
管道布置原则
管道布置原则的详细介绍
详细描述
在发酵车间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合理规划车间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同 时,要考虑到车间的通风、采光和保温等因素,确保车间的 舒适度和节能性。
设备布局原则
总结词
设备布局原则是发酵车间布置设计的重点,它要求合理配置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运行 效率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案例二:某酒精厂发酵车间布置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减排、符合行业标准
该酒精厂发酵车间布置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减 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该设 计注重节能减排,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减少了 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此外,该设计还符合行业标准和 规范,确保了生产的安全和合规性。
发酵车间立面图

发酵车间立面图一、引言发酵车间是食品加工工厂中的重要部分,它承担着发酵食品的生产任务。
为了确保发酵车间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一个合理设计的车间立面图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发酵车间立面图的标准格式,包括车间布局、设备安装、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和消防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二、车间布局1. 车间总体布局应合理,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将车间分为发酵区、储存区、包装区等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应有明确的界限和合理的间距。
2. 发酵区应设有发酵罐、发酵槽等设备,并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通道。
3. 储存区应设置储存货架或储存柜,以便存放发酵食品和原材料。
4. 包装区应设置包装台和包装设备,以便进行包装操作。
三、设备安装1. 发酵罐和发酵槽应按照标准尺寸进行安装,确保其稳定性和密封性。
2. 发酵罐和发酵槽应设置在易于清洁和消毒的位置,以确保食品安全。
3. 发酵设备应与周围设备有足够的间距,以便操作和维护。
4. 所有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固定和防震处理,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四、通风系统1. 发酵车间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排除有害气体。
2. 通风设备应按照车间面积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进行选择,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3. 通风系统应设置合理的排风口和进风口,以实现良好的空气流通效果。
4. 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卫生。
五、照明系统1. 发酵车间应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工作区域的明亮度和可见性。
2. 照明设备应按照车间面积和工作区域的需要进行选择,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3. 照明设备应设置在易于操作和维修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维护。
4. 照明系统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以确保灯具的亮度和安全性。
六、消防设施1. 发酵车间应配备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确保车间内的火灾安全。
2. 灭火设备应按照车间面积和火灾风险进行选择,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3. 灭火设备应设置在易于操作和接近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应急处理。
味精的生产

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味精常用菌株有: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嗜 氨小杆菌、硫殖短杆菌等。国产菌株有:北京棒杆菌 AS1.299 、北京棒杆菌 7338 、北京棒杆菌 D110 、棒杆菌 S-944 、钝齿棒杆菌 AS1.542 、钝齿棒杆菌 HU7251 、。本工艺选用谷氨酸棒状杆菌
我国味精生产于1923年,上海天厨味精厂用面筋水解法生产。 1932年沈阳 味精厂用豆粕水解法生产味精。用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我国是开始于1958年 进行菌种筛选和发酵工艺的研究,至 1964年,上海天厨味精厂首先用黄色杆 菌617为生产菌株,发酵生产谷氨酸试验成功,随后投入工业化生产。 1965年 以后,随着一株株谷氨酸生产菌在我国筛选出来,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味精 厂像雨后春笋般地先后在沈阳、天津、杭州、广州、武汉等地投入生产,形 成了我国发酵工业的一个重要系统。此后,落后的水解法味精生产便被淘汰。
1890年乌尔夫(wolff)利用4-酮戊酸(CH3COCH2CH2COOH)溴化合成消 旋谷氨酸。
1908年,日本池田菊苗等从海带汁液中提取出谷氨酸,并开始生产味 精作为商品销售。
1910年,日本味之素公司用水解法生产谷氨酸。 1936年,美国用甜菜废糖蜜提取谷氨酸,这是因为甜菜废糖蜜中含有 不少数量的谷酰胺的缘故,此法称为司蒂芬法。 用微生物发酵制造谷氨酸始于 40年代中期。1946年美国用发酵法能够 积累α-酮戊二酸,并发表用酶法或化学法将此酮酸转换为 L-谷氨酸的研 究报告。5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等国味精生产还是用水解法或者是以α 酮戊二酸发酵为主体的二步发酵法。 1956-1957日本协和发酵研究所的木 下、鹈高等发表用谷氨酸棒状杆菌,东京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的朝井、 相田、大石等用易变小球菌由葡萄糖直接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特许公报,前 者对糖的谷氨酸收率可达30%,并由协和公司开始工业规模的生产。
年产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

安全与环保考虑:确保设备布局和流程优化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
设备选型依据: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型号和规格
设备安装与调试要求
设备安装前准备:检查设备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准备安装工具和材料
设备安装过程:按照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稳固、安全
设备调试要求: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
噪声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音措施
能源节约: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方案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预案,包括疏散、救援、灭火等方面
事故处理方案:明确事故处理的流程和责任人,包括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预防等方面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考核周期:按季度或年度进行考核
07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和方法
依据: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流动资金、其他费用等
方法:单位产品投资估算法、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等
经济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建立
结论与建议:根据经济效益预测及敏感性分析结果,提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结论及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成品检验与放行: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后才能放行
04
主要设备选型依据
生产能力:满足年产万吨味精的生产需求
设备性能:稳定、高效、易于维护
设备材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耐腐蚀、耐磨损
设备布局:合理利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布局与流程优化
设备布局原则:合理规划设备布局,提高生产效率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味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调味品,它的生产需要借助发酵车间进行。
下面是一份关于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方案。
一、车间概况该车间用于味精的发酵生产工艺,设计年产能为15万吨。
车间总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包括生产区、辅助区和办公区。
生产区面积占整个车间的70%,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区、发酵罐区、发酵辅助设施和发酵后处理区。
辅助区面积约为20%,包括洗涤区、消毒区、贮存区等。
办公区面积约为10%,包括办公室、实验室、检测室和员工休息室等。
二、生产工艺味精的生产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原料处理、发酵、发酵后处理和包装。
1.原料处理:将所需原料送入原料仓库,并通过输送带、输液装置等设备投放到原料处理区。
在该区域进行除杂、清洗、破碎等工序,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发酵:原料经过处理之后,送入发酵罐区进行发酵。
该区域设有多个发酵罐,每个发酵罐配备搅拌装置、恒温控制装置等。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pH值、溶氧量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发酵效果。
3.发酵后处理: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送到发酵后处理区进行进一步处理。
处理包括分离、过滤、洗涤等工序,将发酵液中的固体物质和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发酵物。
4.包装:经过发酵后处理的发酵物,将被送入包装区进行包装。
包装方式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常见的有散装、袋装和瓶装等。
三、车间设施和布局1.原料处理区:设备包括输送带、输液装置、清洗设备和破碎机等。
2.发酵罐区:设有多个发酵罐,每个发酵罐的容量应根据年产能计算确定。
每个发酵罐都应配备搅拌装置、恒温控制装置、溶氧量检测装置等设备。
3.发酵辅助设施:包括发酵液输送设备、发酵液分离装置、过滤装置、洗涤装置等。
4.发酵后处理区:配备固液分离设备、过滤设备和洗涤设备等。
5.包装区:根据包装方式需要配备相应的包装设备,如散装输送装置、袋装设备和瓶装设备等。
6.辅助区:包括洗涤区、消毒区、贮存区等。
在洗涤区和消毒区,应配置专门的清洁和消毒设备。
味精厂设计(已处理)

味精厂设计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厂址概述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第五章经济技术指标参考文献总论1.1 设计依据和范围1.1.1 设计依据根据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届毕业任务书的要求,结合我国味精行业发展状况和市场行情,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认真参考了《氨基酸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味精工业手册》等文献,提出了年产10万吨味精厂发酵车间的设计。
1.1.2 设计范围1.味精的生产工艺设计2.物料衡算3.设备选型4.生产车间设计及布置5.全厂人员编制及经济效益分析1.2 设计原则(a) 生产规模要在盈亏平衡点之上;(b) 产品方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c) 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中上水平;(d) 工厂三废综合利用,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1.3 建厂规模和产品方案1.3.1 建厂规模本设计为10万吨味精厂发酵车间设计,以淀粉乳为原料,采用三班倒制,每班八小时,年工作日为330天。
本设计全年11个月生产:每年的7月份进行机器检修; 日产量为100000/330303吨; 班产量303/3101吨;1.3.2 生产方案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
另外,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汽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利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并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
为保障全厂生产用水,还要设置供水站。
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引言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阈值为0. 03%),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
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1]。
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2]。
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
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三部分是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加之对先进设计的了解甚少,设计中有好多不足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1 味精生产工艺1.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
另外,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汽的需求,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利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并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
为保障全厂生产用水,还要设置供水站。
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4]。
味精发酵法生产的总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味精生产总工艺流程图1.2 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制备1.2.1 原料的预处理此工艺操作的目的在于初步破坏原料结构,以便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去除固体杂质,防止机器磨损。
用于除杂的设备为筛选机,常用的是振动筛和转筒筛,其中振动筛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方便。
用于原料粉碎的设备除盘磨机外,还有锤式粉碎机和辊式粉碎机。
盘磨机广泛用于磨碎大米、玉米、豆类等物料,而锤式粉碎机应用于薯干等脆性原料的中碎和细碎作用,辊式粉碎机主要用于粒状物料的中碎和细碎[3]。
1.2.2 淀粉水解糖制备在工业生产上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淀粉的糖化,所制得的糖液称为淀粉水解糖。
由于谷氨酸生产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或糊精作碳源,因而必须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才能供发酵使用。
目前,国内许多味精厂采用双酶法制糖工艺。
1.3 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种子扩大培养为保证谷氨酸发酵过程所需的大量种子,发酵车间内设置有种子站,完成生产菌种的扩大培养任务。
从试管斜面出发,经活化培养,摇瓶培养,扩大至一级乃至二级种子罐培养,最终向发酵罐提供足够数量的健壮的生产种子。
谷氨酸发酵开始前,首先必须配制发酵培养基,并对其作高温短时灭菌处理。
用于灭菌的工艺除采用连消塔—维持罐一喷淋冷却系统外,还可采用喷射加热器—维持管—真空冷却系统或薄板换热器灭菌系统。
但由于糖液粘度较大,流动性差,容易将维持管堵塞,同时真空冷却器及薄板加热器的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因而应用较少。
发酵设备,国内味精厂大多采用机械搅拌通风通用式发酵罐,罐体大小在50m3到200m3之间。
对于发酵过程采用人工控制,检测仪表不能及时反映罐内参数变化,因而发酵进程表现出波动性,产酸率不稳定。
由于谷氨酸发酵为通风发酵过程,需供给无菌空气,所以发酵车间还有一套空气过滤除菌及供给系统。
首先由高空采气塔采集高空洁净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导入冷凝器、油水分离器两级处理,再送入贮气罐,进而经焦炭、瓷环填充的主过滤器和纤维分过滤器除菌后,送至发酵罐使用。
在北方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小、温度低,还可采用空气压缩、冷却过滤流程,省去一级冷却设备[4]。
1.4 谷氨酸的提取谷氨酸的提取一般采用等电点—离子交换法,国内有些味精厂还采用等电点—锌盐法、盐酸水解—等电点法及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提取谷氨酸。
但存在废水污染大,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应用上受到限制[1]。
1.5 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精制车间加工的谷氨酸产品为谷氨酸单钠,即味精。
粗品经提纯、加工、包装,得到成品。
味精中和液的脱色过程,除使用碳柱外,还可使用离子交换柱,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色素。
味精的干燥过程,国内许多厂家还采用箱式烘房干燥,设备简单,投资低,但操作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也有的厂家使用气流干燥技术,生产量大,干燥速度快,干燥时间短,但干燥过程对味精光泽和外形有影响,同时厂房建筑要求较高,这样均不如振动式干燥床应用效果好[4]。
2 发酵罐及种子罐的设计与选型2.1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2.1.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1)查《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P326表3 味精行业国家企业标准[5],选用主要指标如表1表1 味精发酵工艺技术指标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 生产规模 t/a15000(味精)生产方法 中糖发酵,一次等电点提取 年生产天数 d/a 300 产品日产量 t/a 50产品质量 纯度% 99倒灌率 % 1.0 发酵周期 h 48 发酵初糖 Kg/m 3 150 淀粉糖转化率 % 95 糖酸转化率 % 48 麸酸谷氨酸含量 % 90 谷氨酸提取率 % 80 味精对谷氨酸产率%112(2)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 淀粉原料的淀粉含量为80%,含水14%。
(3)二级种子培养基(g/L ) 水解糖25,糖蜜20,尿素3.5,磷酸氢二钾1.0,硫酸镁0.6,玉米浆5~10,泡敌0.6,硫酸镁0.002,硫酸亚铁0.002。
(4)发酵培养基(g/L ) 水解糖150,糖蜜4,硫酸镁0.6,氯化钾0.8,磷酸氢二钠0.2,硫酸亚铁0.002,硫酸锰0.002,尿素(总尿)40,泡敌0.6,植物油1.0。
(5)接种量为2% 。
2.1.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首先计算生产1000kg 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量。
(1)发酵液量V 1()()3166.15%112%99%80%481501000m V =⨯⨯⨯⨯÷=式中 150——发酵培养基初糖浓度(kg/m 3)48%——糖酸转化率80%——谷氨酸提取率99%——除去倒灌率1%后的发酵成功率 112%——味精对谷氨酸的精制产率 (2)发酵液配制需水解糖量G 1以纯糖算,)(234915011kg V G =⨯=(3)二级种液量 V 2()312313.0%2m V V ==(4)二级种子培养液所需水解糖量 G 2()32283.725m V G ==式中 25——二级种液含糖量(kg/m 3)(5)生产1000kg 味精需水解糖总量G 为:()kg G G G 8.235621=+= (6)耗用淀粉原料量理论上,100kg 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 ,故理论上耗用的淀粉量G 淀粉为:()()kg 7.2793%111%95%808.2356=⨯⨯÷=淀粉G式中 80%——淀粉原料含纯淀粉量 95%——淀粉糖转化率 (7)尿素耗用量二级种液耗尿素量为V 3()kg V V 1.15.323== 发酵培养基耗尿素为V 4()kg V V 4.6264014== 故共耗尿素量为627.5kg (8)甘蔗糖蜜耗用量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V 5()kg V V 26.62025==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V 6()kg V V 64.62416== 合计耗糖蜜69.9kg(9)氯化钾耗量G KCl()kg V G KCl 53.128.01=(10)磷酸氢二钠(Na 2HPO 4·7H 2O )耗量G 3()kg V G 13.32.013== (11)硫酸镁(MgSO 4·7H 2O )用量G 4()()kg V V G 58.96.0214=+= (12)消泡剂(泡敌)耗用量G 5()kg V G 4.96.015== (13)植物油耗用量 G 6()kg V G 5.235.116== (14)谷氨酸(麸酸)量发酵液谷氨酸含量为:()()kg G 2.1116%11%481=-⨯ 实际生产的谷氨酸(提取率80%)为:()kg 893%802.1116=⨯ 2.1.3 15000t/a 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结果由上述生产1000kg 味精(100%纯度)的物料衡算结果,可求得15000t/a 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平衡计算。
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表2 15000t/a 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2.2 设备设计与选型2.2.1 发酵罐 (1)发酵罐的选型选用机械涡轮搅拌通风发酵罐 (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①发酵罐容积的确定:选用200m 3罐②生产能力的计算:现每天生产99%纯度的味精50t ,谷氨酸的发酵周期为48h(包括发酵罐清洗、灭菌、进出物料等辅助操作时间)。
则每天需糖液体积为V 糖 。
每天产纯度为99%的味精50t ,每吨100%的味精需糖液15.66m 3物料名称生产1t味精(100%)的物料量 15000t/a 味精生产的物料量每日物料量发酵液(m 3) 15.66 2.35×105 783 二级种液(m 3) 0.313 4695 15.65 发酵水解用糖(kg ) 2349 3.52×107 1.17×105 二级种培养用糖(kg )7.831.18×105391.5水解糖总量(kg ) 2356.8 3.53×107 1.18×105 淀粉(kg) 2793.7 4.19×107 1.40×105 尿素(或液氨) 627.5 9.41×106 3.14×104 糖蜜(kg ) 69.9 1.05×106 3495 氯化钾(kg ) 12.53 1.88×105 626.5 磷酸氢二钠(kg ) 3.13 4.70×104 156.5 硫酸镁(kg ) 9.58 1.44×105 479 泡敌(kg ) 9.4 1.40×105 470 植物油(kg ) 23.5 3.53×105 1175 谷氨酸(kg )8931.34×10744650()3m 775.17%995066.15=⨯⨯=糖V设发酵罐的填充系数υ=70%;则每天需要发酵需要发酵罐的总体积为V 0(发酵周期为48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