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防疫机器人发展报告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

数据统计Statistics47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20205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了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统计数据。
本刊摘录其中的主要数据,以飨读者。
该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37.3万台,比上年减少12%,但也是史上第三高的年安装量数据。
另外,截至2019年底,全球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272.2万台套,增长了12%。
亚洲市场机器人增长放缓亚洲仍然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强劲的区域,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总量约占全球2/3的份额。
其中,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市场,2019年工业机器人新安装约14.05万台,虽然比上年下降9%,且低于2018年和2017年的创纪录的水平,但仍比5年前的销量(2014年5.7万台)翻了一番,高居榜首。
日本排名第二,其新安装数量也有所放缓,约下降10%,为4.99万台。
在中国,71%的工业机器人由外国机器人公司供应,中国国内制造商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需求,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汽车行业,外国机器人厂商约有29%的工业机器人销往该行业,而中国厂商仅占12%左右的行业销售份额。
近两年中国汽车工业业务下滑,因此,国外机器人公司业绩受此影响更大。
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了78.3万台,总量亚洲第一,年增长21%;日本位居第二,约有35.5万台,增长了12%。
后起之秀印度创新纪录达到2.63万,年增加15%, 五年时间印度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翻了一番。
欧洲市场涨跌互现欧盟各个国家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变化很大,增减互现。
德国2019年新安装约2.05万台个机器人,远低于2018年,下降23%,与2014-2016年持平;英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也较低,下降了16%。
而法国、意大利和荷兰2019年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分别增长了 15%、 13%和 8%。
截至2019年底,欧洲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58万台,年增长7%。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篇一:光伏农业项目建议书】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编制人:xxx能投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5年6月18日目录1.2.3. 项目名称........................................................................................................ .................................. 2 项目概述........................................................................................................ .................................. 2 项目意义........................................................................................................ . (3)3.1.3.2.3.3.3.4.4. 发展趋势 ....................................................................................................... .......................... 3 可持续再生能源发展 ....................................................................................................... ...... 3 光伏产业中的土地利用——光伏农业 ................................................................................. 5 结语 ....................................................................................................... .................................. 7 技术推广区域现状及前景 ....................................................................................................... . (7)4.1.4.2. 推广区域现状 ....................................................................................................... .................. 7 发展前景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12)5.1.5.2.5.3.5.4.5.5.5.6. 案例一:内蒙古 ....................................................................................................... ............ 13 案例二:耳其科尼亚省科尼亚,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南部农业区 ............................ 13 案例三:呈贡晨农生态园 ...................................................................................................13 案例四:xxx万家欢蓝莓山庄 .......................................................................................... 14 案例五:嵩明晨农农博园 ...................................................................................................15 案例分析 ....................................................................................................... ........................ 16 6.7. 项目定位........................................................................................................ ................................ 16 经营模式........................................................................................................ .. (17)7.1.7.2.7.3.7.4. 集光伏大棚果蔬(人生果)种植、粗加工、深加工、销售为一体 ................................ 17 以牧草种植、畜牧养殖为一体 ........................................................................................... 17 以农事参与与体验为一体 ...................................................................................................18 建盖光伏农业科普展示区,以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 (20)8. 社会效应........................................................................................................ .. (20)9. 经济效应........................................................................................................ .. (20)1. 项目名称xxx省xxx市xxx县林口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光伏生态产业规划提案2. 项目概述作为光伏生态产业示范园项目,便是将太阳能发电、现代技术(农、林、牧业)、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危与机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问诊机器人等积极加入战“疫”,在减少医护人员接触、防止人员交叉感染、提升治疗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疫情的爆发,给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医疗机器人价值凸显。
那么,疫情下的医疗机器人总动员是应急之需,还是刚性需求?后疫情时代,如何促进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值得深思。
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刚性需求+政策导向”双重推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市场刚性需求驱动。
受对用于各种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高端技术需求、老龄化对老残辅助和护理的社会压力,以及高素养医护人医疗机器人和养老机器。
目前,随着全球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疫前线对于各场景的医疗机器人的需求仍在持续提高。
国家发展政策利好。
2020年2月,工信部发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向最需要的地方研发和投放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外,关于“新基建”的政策在各地陆续出台,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迅猛发展,将加快推动医疗机器人产业升级。
疫情期间,医疗机器人在彰显非凡应用价值的同时,也进一步升温了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有40多家企业涉足医疗机器人领域,其中不乏大量上市企业,如新松机业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更多细分领域医疗机器人产业化有望加速。
从应用领域来看,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
此次疫情爆发催生的消毒、送餐等市场需求,将为企业带来示范性应用机会。
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涌现物流、配药、采血、胶囊等多种类型的辅助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都将加速企业对医疗机器人市场的布局。
例如,消毒机器人在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也没有特别权威的行业标准。
但由于我国疫情爆发早,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反应速度及时,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上均走在国际的最前端,我国可借势加快发展。
刘文婷 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研究室主任我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80706050403020102017年 2018年 201924.832.243.2不断增加现实感和真实感。
小i机器人助力疫情防控,为防疫工作树立时代标杆

就疫情防控的相关问题,防疫问答机器人帮助大众交 互解答了近 400 万次。
小 i 机器人为某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 其微信公众号增加了疫情相关的咨询解答功能,在 公众号内的“智能客服”专栏上线“肺炎防控”专 题后,大大缓解了因疫情期间市民热线来电量激增 所带来的座席人力不足。使用智能客服的人数增加 迅速,其中提问新冠肺炎的问题数高达总问答数的 1/4,及时有效地向当地市民提供了疫情最新情况、 防疫知识等信息查询服务,真正响应了当地民众的 实际诉求。
流还会增加感染风险。小 i 机器人了解当时防 疫工作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后,紧急集结公司资 源,结合 2019 年在政府、企业及消费者领域的 AI 技术及服务经验,向社会公众无偿开启了 4 项公益服务,包括防疫外呼机器人、疫情查询 “ i 啥 啥 ”、防 疫 问 答 机 器 人 、疫 情 数 据 分 析( 如 图 1 所示)。
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

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及市场供需专项研究报告中国机器人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供给和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一、市场现状截至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82.6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占比达到85.2%,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占比达到14.8%。
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从行业应用领域来看,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行业和电子制造行业外,目前物流、医疗、安防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也在不断加速。
其中,物流机器人市场是近年来最为火热的领域之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超过100亿元。
从市场供给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机器人厂商已经达到上千家,不过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而市场上销售的外资品牌机器人性能更好,品质更优。
随着自主研发和技术升级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内机器人品牌的竞争力将逐步提升。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随着社会老龄化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领域的机器人需求虽然有,但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比如教育机器人、保洁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
二、市场趋势从长期趋势来看,总体而言,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市场亟需制定规范的标准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的机器人标准还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妨碍了机器人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的发展。
另外,中国机器人市场在产业链各环节上仍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和人机操作交互方面,国内技术尚需进一步提升。
此外,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才的供需矛盾也将成为机器人市场增长的瓶颈之一。
三、市场前景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个性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趋势,市场需求和产业需求将会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及发展态势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及发展态势研究作者:宗淙来源:《中国信息化》2020年第02期研究摘要:防控疫情,科技大显身手,其中人工智能基础算法、感知和认知技术赋能病毒检测、新药研发、疫情发现和筛查、辅助诊疗等各项工作,引起各界普遍关注。
研究认为,加快技术研发,出台政策支持,将促使“智能+健康医疗”产业形成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今天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较2003年“非典”发生时,已有长足发展。
17年前,中国的互联网起步不久,BAT初出茅庐。
由于应对“非典”,城市、人群需要隔离,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一系列互联网服务便应运而生,腾讯、淘宝、京东等由此崛起。
经过17年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展现出蓬勃活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技术经过60多年的演进,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进入全新阶段。
这一轮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突破为契机,以海量数据为源动力,以强大的云计算算力为支撑,以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
在医疗健康领域,相对于传统医疗方式,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创建治疗方案,提高医生和医院效率,减少误诊;同时在基因筛查和药物筛选等方面也有着亮眼的成绩。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5年,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1.7%【1】。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特别提出要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
《规划》提出,要“加强群体智能健康管理,突破健康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健康检测监测设备,推动健康管理实现从点状监测向连续监测、从短流程管理向长流程管理转变”,“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準的智能医疗体系。
2020年新标准机器人四个基本分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0年,新标准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其四个基本分类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0年新标准机器人的四个基本分类,为读者详细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二、工业机器人1.定义:工业机器人是指能够代替人类实施生产操作的多关节机械臂。
其主要用于完成重复性高、力量大和耐磨的工作任务。
2.特点:(1)精准度高: 工业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具有极高的精准度,能够完成微小的动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可编程性强: 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改变其工作方式,适应不同的生产任务,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制造、机械加工等行业,可以完成焊接、搬运、装配等各类工作。
三、服务机器人1.定义:服务机器人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服务并辅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的机器人。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人们的劳动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1)智能化: 服务机器人一般搭载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学习用户的习惯,并能够做出相应的智能决策。
(2)交互性强: 服务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进行有效的交互,能够回答问题、提供帮助,并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3.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酒店、医疗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代替人类完成清洁、搬运、客户接待等工作。
四、医疗机器人1.定义:医疗机器人是指能够在医疗领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协助的机器人。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2.特点:(1)精密度高: 医疗机器人可以完成微创手术和精密操作,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
(2)安全性强: 医疗机器人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3.应用领域:医疗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外科手术、介入手术、康复治疗等领域,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五、军用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是指能够在军事领域为军队提供支援和辅助的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发展历程

中国机器人发展历程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机器人发展的主要里程碑事件: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机器人研究与开发,并在1983年成功地研制出首台工业机器人。
此后,中国机器人产业开始逐渐起步。
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机器人技术,并与国际机器人公司合作创立了一些合资企业。
这些合资企业在国内批量生产并销售工业机器人,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2020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机器人产业确定为国家支持和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201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当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全球第一,超过了日本和德国。
2015年,中国国内机器人企业开始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力度,并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017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将机器人产业列为了重点领域。
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
中国机器人在工业、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并进一步提升了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可以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崛起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有望进一步加速发展,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