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0%。

国内机器人企业也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1. 产业应用领域广泛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创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发展。

在创造业方面,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物流等行业。

在服务业方面,机器人被应用于医疗护理、餐饮服务、物流配送等领域。

在农业方面,机器人被用于农田作业、果园采摘等农业生产环节。

2. 技术创新成果丰富中国机器人企业在人工智能、感知技术、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例如,某国内机器人企业研发出了能够通过语音交互与人类进行沟通的机器人;某企业推出了具备自主导航、智能识别等功能的无人配送机器人。

这些技术创新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2022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创造2025》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研发经费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二、国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国外机器人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几个主要国家的机器人发展现状:1. 日本:作为机器人技术的先驱,日本在机器人领域向来处于率先地位。

日本机器人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2. 美国:美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特别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美国的机器人企业在军事、医疗、航天等领域的研发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3. 德国:德国的机器人产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德国机器人企业在汽车创造、机械加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

4. 韩国:韩国的机器人产业在服务机器人、军事机器人等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精密性、危险性高的工作的自动化设备,是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要技术装备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工业机器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成为工业制造的新力量。

本文将就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研究现状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工业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更灵活的操作等特点,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生产任务。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最早是用于汽车制造领域,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如今,工业机器人已经涉足到电子制造、医药产业、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机器人在太空探索、海底开采等特殊环境下的应用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3.人机协作成为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协作成为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任务,而人机协作的工业机器人则可以与人类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人类的智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

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决策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主调整工作方式,更好地适应生产任务的需求。

2.柔性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也是柔性化。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多为固定式,只能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柔性化工业机器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生产任务和生产环境,可以通过重新编程或者更换工具等方式快速转换任务。

3.安全性工业机器人在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始终是重中之重。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设计,包括防护装置的设置、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安全标准的制定等方面,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工作风险。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的推进,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环节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稳步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2.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汽车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机器人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能够完成焊接、涂装、装配等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电子制造、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也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应用领域。

3. 技术创新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视觉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协作机器人技术等的应用,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地完成各种任务。

4. 产业发展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工业机器人作为重要的支撑技术,加大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机器人能够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同时,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机器人的联网交互,实现协同工作。

2. 灵活化应用随着工业生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工业机器人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可编程性和可调整性,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实现快速转换和灵活生产。

3. 人机协作人机协作是未来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需要在固定的安全区域内工作,而人机协作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工人共同工作,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是指专门用于工业领域的机器人,它能够完成各种生产、装配和加工任务。

随着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发展,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目前,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实力不断增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各种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物联网等,被广泛应用到工业机器人中,使其具备了更高的自主运行和智能化水平。

工业机器人的动作精度、灵活性、稳定性等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生产装配领域外,还涉及到了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加工、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多个领域。

工业机器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产品质量和劳动条件。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关装备和配套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国内外一大批工业机器人原材料、零部件、控制系统、传感器等相关企业涌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持。

4、国际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工业机器人是国家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国都把工业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发展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工业强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能力,更加适应复杂和多变的工业环境。

2、柔性化生产得到更好应用随着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柔性化生产的更好应用。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快速调整工作方式和流程。

3、人机协作模式更加成熟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人机协作模式的研发和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工业任务的机器人,它们在生产线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本文将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1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现代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够执行简单的重复性任务,还能够进行复杂的决策和规划。

1.2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创造业领域。

如今,工业机器人已经开始在医疗、农业、物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3 人机协作成为趋势随着人机协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开始与人类共同工作。

人机协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二、发展趋势2.1 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将更多地依赖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工业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

2.2 柔性化生产成为主流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柔性化生产。

工业机器人将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实现快速转换和灵便生产。

2.3 人机协作将更加密切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人机协作。

工业机器人将更多地与人类共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务。

人机协作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主流模式。

三、技术创新3.1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将不断提高。

工业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

3.2 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工业机器人将能够通过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3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使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共享和协作。

工业机器人将能够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四、市场前景4.1 亚太地区市场增长迅速亚太地区是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企业决策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应用领域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工业机器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随后,文章将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详细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在国内方面,将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完善程度、技术创新水平、市场应用规模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的情况;在国外方面,将重点关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领先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等,分析其技术特点、市场布局以及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机器人智能化、模块化、协同作业、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进步。

文章还将对工业机器人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成本问题、人才短缺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将总结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深入推进,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

在技术层面,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机器视觉、路径规划、人机交互等智能化技术方面,国内企业也积极探索创新,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在应用领域方面,国内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冶金、化工等行业。

随着制造业对自动化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工业机器人正逐步拓展到更多领域,如医疗、物流、服务等。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本文将从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1.1 产业规模扩大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

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1.2 技术水平提升国内机器人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了对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在机器人感知、控制、运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上,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创新,逐渐缩小与国外巨头的差距。

1.3 应用领域广泛国内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外,机器人在农业、医疗、物流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可以自动化完成播种、浇水、除草等工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的动向2.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国内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机器人赋予了更强的智能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未来,国内机器人将更多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的智能助手。

2.2 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服务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养老院等场所提供照料、陪伴等服务,减轻人力压力。

因此,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将会得到更多关注。

2.3 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未来,国内机器人企业将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动完成工业生产任务的机器人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40万台,同比增长11%。

其中,亚洲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领全球市场份额的67%。

2.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创造、电子产品创造、物流和仓储、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殊是在汽车创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3.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操作。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 协作机器人的浮现:协作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与人类共同工作的机器人,可以在无需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人类进行近距离合作。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人机协作的发展随着协作机器人的浮现,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协作。

人机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器人的占地面积和成本。

2. 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提升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实现更加灵便和高效的操作。

3. 机器人与物联网的融合工业机器人将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通过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智能的生产流程和数据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精细化创造的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机器人将面临更多的精细化创造需求。

例如,高精度的零部件加工、柔性生产线的搭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武汉商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 张红霞【摘要】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发展机器人产业应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现状与趋势。

通过实例说明了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先进工业机器人大批量生产制造时代到来。

【关键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情况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领域中。

在工业生产中,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分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漆机器人及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

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

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它们包括:瑞典的ABB Robotics,日本的F A N U C、Y a s k a w a,德国的K U K A Roboter,美国的Adept Technology、American Robot、Emerson Industrial Automation、S-T Robotics,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1]。

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

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

像国际上著名公司ABB、Comau、KUKA、BOSCH、NDC、SWISSLOG、村田等都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的集成供应商。

目前,日本、意大利、德国、欧盟、美国等国家产业工人人均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位于世界前列,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2、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在降低制造成本,解决用工严重不足等口号的呼喊下,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面临的形式更是尤为的严重。

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约占全球的1/8,仅次于日本、韩国,预计2015年中国的装机量会超过这两个国家,成为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

自2009年以来,中国机器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到目前为止,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1/5;以教育、清扫等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在国内也在逐步进入市场。

随着我国门户的逐渐开放,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因此,掌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握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的相关进展,显得十分重要。

2012年,四种新型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哈尔滨研制成功。

专家们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技术,新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在我国诞生。

这四种工业机器人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风华机器厂等单位研制的华宇Ⅱ型弧焊机器人,华宇Ⅰ型点焊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航天部811厂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东方1号喷漆机器人和国营星光机器厂研制的星光Ⅰ型直角坐标点焊机器人。

近年来,中国河南洛阳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但目前国内使用的机器80%是国外制造。

位于洛阳工业园区的沃德福集团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

5亿元,将研发制造6轴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设备,达到年产1万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装配能力。

该项目计划2014年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20亿元,不久将在这里首次实现先进工业机器人大批量生产制造。

随着便宜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可以预计工业机器人将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仅在工业上,而且在服务、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一大批行业的发展,如高端制造业、制造业的个性化、医疗图像处理以及航空航天等。

近十年以来,在“十五”、“十一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通过研制、生产、应用等多个层面的不断探索,在技术攻关和设计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总的来看,已经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应用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能够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2]。

一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已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优化设计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机器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弧焊、点焊及大型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作站)与周边配套设备的开发和制备技术等,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1、国外发展趋势日本将机器人列为战略产业,韩国将机器人作为“增长发动机产业”,各发达国家政府早年通过制定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设立科研基金鼓励机器人的研发设计,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普遍看好,各国都在期待机器人的应用研究有技术上的突破。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3]。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

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问市。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装配、焊接机器人采用了位置、速度、加速度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如使遥控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6)当代遥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特点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统,而是致力于操作者与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即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完整的监控遥控操作系统,使智能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化阶段。

美国发(下转第7页)图3 基于重力模型法的交通流分配数据图4 基于恩格尔系数法的交通流分配数据4.基于TransModeler的仿真实例本文采用了TransModeler交通仿真软件针对沈阳十二运开幕式结束后的交通疏散进行了交通需求仿真。

图5 仿真路网图6 基于TransModeler动态仿真图5.结论在利用TransCAD进行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沈阳奥体中心周边道路的真实情况(道路宽度、交叉路口等)在TransModeler中绘制出用于路网并带入TransCAD中计算出的各个节点疏散车辆数进行动态仿真,得出初步数据即疏散仿真时间为40分钟,将其与宏观仿真时间相对比,可知重力模型算法下的数据更符合实际情况。

依照结果完善宏观方案。

参考文献[1]赵明翠,成卫,戢晓峰,潘云伟.基于TransCAD与Trans-Modeler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7.[2]王晓光,耿玲虹,赵锋.城市大型活动中的交通需求与疏散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4.[3]赵晓辉,吴兵,董治,李林波.大型活动中心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09:6-1.[4]崔洪军,陆建.大型交通管理措施及在十运会开幕式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6.[5]洪峰.大型活动期间交通需求预测及方法研究[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4.[6]王元庆,周伟,吕连恩.道路阻抗函数理论与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9):21-09.[7]杨晶.城市大型活动应急交通疏散对策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8]宋睿,晏克非,郑建.TransCAD在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1-63.[9]Sheffi Y.A,Note on Computer Graphics in Network Evacuation Studies.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1982.[10]Cova T.J.,jolmson J.P.,Microsimulation of neighborhood evacuations in the urban-wildland interfac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7.[11]Lim E.and Wolshon B.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ontraflow Evacuation Termination Point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4th Annual Meeting,Washington,D.C.,2005.[12]Southworth E.Regional Evacuation Modeling:A State-of-the Art Review.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1991.[13]LiuY.,LaiX.,Chang G.A Two-Level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Planning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A Case Study of Ocean city under Hurricane Evacu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84thAenual Meeting.Washington,D.C,2005.[14]Han A.F.TEVACS: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vacuation Planning in Taiwan.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1990:821-830.[15]Barter B.,Ran B..Developing a Dynamic Traffic Management Modeling.[16]Framework for Hurricane Evacu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79th Annual Meeting,Washington,D.C.,No.00-1595,2000.(上接第5页)射到火星上的索杰纳机器人就是这种系统成功应用的最著名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