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
新型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研发与应用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品安全的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代农业领域的两个主要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新型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研发与应用,成为农业生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具体分析新型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巨大的市场及发展前景。
一、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是指比传统肥料更环保和高效的肥料,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复合肥、生物肥料、缓控释肥等。
这些肥料相对于传统肥料,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新型肥料更加环保。
传统肥料的使用往往会污染水土,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而新型肥料则能够降低污染,减少环境负担。
其次,新型肥料有更好的肥效。
新型肥料中的微量元素及其他成分,比传统肥料更加丰富、更加科学,能够提高肥效,并有助于植物健康生长。
最后,新型肥料更加高效。
传统肥料的利用率往往不高,但新型肥料能够被植物更好地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也有助于节约资源,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外专家们正加紧开发新型肥料。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15-2025年)》,提出要打造新型肥料、生物农药、现代农用物联网等多个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在推广新型肥料的过程中,政府也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补贴新型肥料的生产和销售等,进一步推动新型肥料在市场上的发展。
二、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改善土壤的机理性能,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优化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
常见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石灰、有机肥、菌肥、活性炭等。
土壤改良剂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土壤改良剂能够改善物理构造,增加土壤空气和水分的储存量,同时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透气性,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
其次,土壤改良剂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酸碱度,从而为作物提供有力的养分支持,使作物健康成长。
最后,土壤改良剂也有利于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新型肥料研究报告

新型肥料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必须不断创新,采用更加科学、环保的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领域之一。
新型肥料是指那些通过化学或生物技术手段制造出来的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少的污染和更好的环保性。
目前,新型肥料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以动植物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粪便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与化肥相比,有机肥料具有营养全面、效果持久、土壤改良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作物产量。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二、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肥料,包括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发酵液等。
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与化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更好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不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三、控释肥料控释肥料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使肥料中的营养成分在一定时间内逐渐释放,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控释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污染,同时还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四、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
与单一肥料相比,复合肥料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肥料使用量和污染。
以上几种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应用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推动新型肥料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新型肥料的市场分析和推广应用

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新型肥料。
培训与支持
为经销商和用户提供产品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和用户满意度。
加强与政府和农业组织的合作
政策支持
01
关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争取政府对新型肥料产业的政策
扶持和资金支持。
农业示范项目
02
与农业部门合作,开展新型肥料的示范推广项目,提高产品的
新型肥料市场发展趋势
1 2 3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型肥料市场将趋向于环 保化,如有机肥、生物肥等环保型肥料的需求将 不断增加。
智能化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新型肥料将趋 向于智能化,如智能配肥、智能施肥等,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
高效化
新型肥料将不断追求高效化,如高氮肥、高磷肥、 高钾肥等高效能肥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详细描述
某科研机构在新型肥料研发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将 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产品。同时,该 机构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推动新型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农业增产增 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肥料分类
根据其生产工艺和特点,新型肥料可 分为化学合成型、天然提取型和生物 发酵型等。
新型肥料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随着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型肥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 化肥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新型肥料市场主要由国内大型化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外资企业和一 些创新型企业也在逐步进入市场。
降低生产成本
新型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化肥和 农药的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新型肥料发展的趋势

新型肥料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农作物生产和土壤肥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肥料不能满足人们对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的需求,因此新型肥料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新型肥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生物有机肥料是利用天然有机物质、微生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物资源制造而成的。
与传统肥料相比,生物有机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养分释放缓慢、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并且对环境友好。
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农田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
其次,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新型肥料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肥料在施用后养分释放较快,容易引发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而缓控释肥料能够通过改变养分的结构和物理状态,使其在长时间内缓慢释放,从而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
此外,缓控释肥料还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环境条件来调节养分的释放速度,实现精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再次,采用新的施肥技术和管理模式将是新型肥料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农业施肥多采用大规模、均质化的施肥方式,这不仅浪费了肥料资源,还导致了农田环境的污染。
而新型肥料的发展需要结合新的施肥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农田的差异化施肥和精准施肥。
例如,根据农田的土壤质地和作物需求,使用含有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肥料,通过滴灌、喷雾等技术进行追肥,提高施肥的效果。
此外,发展绿色肥料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是新型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肥料是指利用农业副产品、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制造的肥料。
绿色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学合成肥料的依赖,减少农田的化学污染和温室效应,并且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总之,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和应用、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和应用、采用新的施肥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及发展绿色肥料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新型肥料分类

新型肥料分类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化学肥料虽然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但同时也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和使用新型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新型肥料可以根据其来源、成分和用途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一、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有机物质,经过腐熟或发酵处理后形成的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常见的有机肥料包括粪肥、厌氧堆肥、腐熟堆肥等。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且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指来源于微生物、藻类、真菌等生物体的肥料。
生物肥料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肥料常见的有微生物菌肥、藻肥、酶肥等。
这些肥料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酶类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矿质肥料矿质肥料是指来源于矿石、矿渣等矿物质的肥料。
矿质肥料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如氮、磷、钾等,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
矿质肥料可以直接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常见的矿质肥料有硝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等。
四、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混合而成的肥料。
复合肥料可以综合利用不同肥料的优点,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复合肥料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配比,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常见的复合肥料有NPK复合肥、硝基复合肥等。
五、水溶肥料水溶肥料是指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形成肥液供给植物的肥料。
水溶肥料可以直接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水溶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的施肥,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精准施肥,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总的来说,新型肥料的分类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矿质肥料、复合肥料和水溶肥料。
这些肥料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系列新型药肥的研发与应用

脲醛型肥料
硫包衣肥料
研究表明,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期长,能达国家原则。
中国农大开发出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
• 2023年5月,我被引进到中国农大后,即对 国内外高分子包膜控释技术进行了评估,我 们决定不研发难以降解且又使用有毒有机溶 剂旳聚烯烃类包膜工艺。全力开发可降解高 分子酯类膜材料,选用国际先进旳可连续化 、自动化生产旳包膜工艺。
•吸入植物体内旳中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对人体(动物)健康至关主要, 所以使用具有微量元素旳尿素(肥料)是优质品牌作物(富硒大米)旳主 要保障。
中国是人口大国, 人地矛盾突出, 粮食产量经过大 量农药和肥料投 入来确保。
中国化肥、农药 使用量均为世界 第一。
FAO,2023;EPA,2023;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我国化肥、农药使用现状
中国旳农业环境情况复杂,存在耕地 分布分散,地形情况复杂,工业化 程度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基数大等 问题。
报告内容
一.缓/控释药肥研发背景与现状分析 二.固体颗粒包膜缓/控释药肥旳开发及应用 三.液体缓/控释药肥旳开发及应用
(1)水溶性肥料
• 水溶性肥料,指溶于水、采用老式施肥措施或稀释后经过叶面施肥、无 土栽培、浸种蘸根、滴喷灌等用途旳液体或固体肥料。
• 一般水溶性肥料能够具有作物生长所需要旳全部营养元素,如N、P、K、 Ca、Mg、S、Si以及Zn、Cu、Mn、Fe、B、Mo等。与老式旳肥料品种相 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旳优势:
(2)包膜缓/控释农药研究背景
目前市场上使用旳老式农药制剂(如乳油、粉剂等),大部分都
不能精确满足作物生理需要,存在持效期短、使药量大等问题,
按要求用量使用防效期一般为1-2周左右,想要延长防效只能屡次
中国新型肥料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新型肥料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概况新型肥料是指相对于传统肥料而言,具有更高效、环保、安全等特点的肥料产品。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新型肥料市场逐渐崛起。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新型肥料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24年,中国新型肥料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有机肥料占据了新型肥料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市场规模占比超过70%。
此外,微生物肥料、水溶肥料和复合肥料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三、发展趋势1.环保要求推动新型肥料市场增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肥料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而新型肥料具有环境友好、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青睐。
2.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升级:新型肥料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
在新型肥料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技术和产品。
比如,利用微生物技术研发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等优点。
3.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新型肥料行业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新型肥料不仅仅是提供营养给农作物,还要与农药、农机、农产品加工等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服务。
四、面临的挑战1.技术难题:新型肥料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相对较多。
2.渠道建设:新型肥料行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传统肥料的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渠道建设和推广,提高农民对新型肥料的认知和接受度。
3.宣传推广:新型肥料行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广告宣传、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五、发展建议1.加大科研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新型肥料行业的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新型肥料名词解释

新型肥料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新型肥料。
这新型肥料啊,就像是庄稼的好朋友,能给它们带来好多好处呢!你看啊,传统肥料就像是老一套的办法,虽然也能管点用,但有时候就显得不够给力啦。
而新型肥料呢,那可不一样!它就像是给庄稼请了个高级营养师。
比如说有一种新型肥料叫缓控释肥,这玩意儿可神奇了。
它就像个会控制节奏的大师,慢慢地把养分释放出来,一点一点地喂给庄稼,让庄稼能长时间地吸收到营养,而不是一下子吃撑了,后面又没得吃。
这不比那种一下子全给了的好多啦?还有生物肥料呢,它里面有好多有益的微生物。
这些小家伙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助手,能帮着庄稼更好地吸收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环境呢!就好像给土地来了一次大清洁,让庄稼能在更健康的环境里生长。
再说说水溶肥,这可是个方便的好东西。
就像给庄稼喝的饮料一样,能快速地被吸收。
要是庄稼哪天有点“口渴”或者“饿了”,来上一点水溶肥,立马就精神了。
新型肥料的种类可多啦,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和好处。
这就像是我们人吃饭一样,得各种营养都有,才能长得壮壮的。
庄稼也是啊,有了这些新型肥料的帮忙,那产量不得蹭蹭往上涨啊!咱农民朋友们种地不就是盼着有个好收成嘛。
那新型肥料不就是帮我们实现这个愿望的好帮手嘛!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新型肥料,咱的庄稼能长得那么好吗?能结出那么多又大又饱满的果实吗?所以啊,咱可别小看了这些新型肥料。
它们虽然小小的,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它们就像是隐藏在土地里的魔法,能让我们的庄稼变得更棒。
咱可得好好利用它们,让我们的土地变得更肥沃,让我们的收成变得更喜人。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嘛!新型肥料,真是我们种地的好宝贝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粒、基块肥料 大粒、
• 1.塑填肥料(棒状) 1.塑填肥料(棒状) 塑填肥料 • 2.有机无机造粒肥 2.有机无机造粒肥 • 3.大颗粒尿素 3.大颗粒尿素
四、叶面肥
1.多元微素型(水剂、螯合液)叶面宝、 1.多元微素型(水剂、螯合液)叶面宝、喷施宝 多元微素型
2.氨基酸型(氨基酸叶面肥) 2.氨基酸型(氨基酸叶面肥) 氨基酸型 3.腐殖酸型(高美施) 3.腐殖酸型(高美施) 腐殖酸型 4.生长调节剂型 助壮素) 生长调节剂型( 4.生长调节剂型(助壮素)
(四)、生物肥料的种类 )、生物肥料的种类 1.根瘤菌肥 1.根瘤菌肥
二、新型肥料的特点
按照作物的 需肥强度提 供养分, 供养分,提高 肥料的利用率
降低施肥 作业成本 减少施肥次数, (减少施肥次数, 便于机械施肥) 便于机械施肥)
特点
减少肥料 在土壤中 的固定作用
可以减少 肥料的淋 溶和径流损失
第三节、新型肥料的种类、 第三节、新型肥料的种类、性质及施用技术
一、缓(效)释氮肥
二、发展新型肥料的目的
1、化肥不合理使用带来的问题: 化肥不合理使用带来的问题: • 土壤板结 • 肥料利用率下降 • 农产品品质下降 • 环境污染严重
2、发展新型肥料的目标
减少碳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 提高农作物健康水平 提高土壤肥力 方便农民使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 提高农产品质量
3、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 • 高效化: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而且还可省时,省 高效化:不仅有效地满足作物需要,而且还可省时, 提高工作效率。 工,提高工作效率。 • 复合化:无机复合,有机无机复合,生物有机复合,农药、 复合化:无机复合,有机无机复合,生物有机复合,农药、 激素、除草剂复合; 激素、除草剂复合; • 长效化:一季只用一次肥。 长效化:一季只用一次肥。 • 多元化:大、中、微量元素; 多元化: 微量元素; • 功能化:改土、促根、抗倒、壮秧、返青、缓控、除草、 功能化:改土、促根、抗倒、壮秧、返青、缓控、除草、 杀虫、灭菌; 杀虫、灭菌; • 低碳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低碳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施用效果与施用技术: 施用效果与施用技术: 等氮量脲甲醛施与棉花、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上,当季氮吸收 量和产量不及尿素、硝铵和硫铵,但后效长。作物生长前期应配合速 效氮肥施用,烟草和果树是很好的氮源。 2. 脲乙醛(代号CDU) 白色微溶粉末,无吸湿性,N28~32%。随温度和酸度增加而溶解度增 大。对不断刈割的牧草效果良好,特别适合果树、蔬菜、草坪、糖料 作物、马铃薯、烟草等。 3. 脲异丁醛(IBDU) 白色粉末,无吸湿性,N32.18%。AI为96,水溶性很小,易被微生物 水解为尿素和异丁醛,无残毒。温度越高,pH值越低,水解越快。在 水稻上的肥效相当等氮量的水溶性氮的104-125%。也适合在牧草、草 坪、观赏植物上施用不必掺入速效氮肥,但在禾谷类作物和蔬菜上使 用需掺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日本压制成34㎜×34㎜×20 ㎜的“砖 片”肥料,主要用于林业、绿化、及果树、茶树等,养分供应能持续 3-5年。称“超缓效肥”。
关于我国新型肥料类型、特点及 关于我国新型肥料类型、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发展前景的研究
植物营养专业 胡宁 指导教师:高强副教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型肥料
种 类 类 发 展 及 及 在 与 的 前 问 景 题 及 方 存 向 现 发 状 展
第一节、 第一节、我国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新型肥料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1996年,美国Donlar公司还因在聚天冬氨酸合成研究方面的突出贡 献,被美国环保协会授予首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2000年5 月,德赛化工与天津大学一碳化工国家重点试验室达成合作意向, 经过刻苦攻关,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聚天冬氨酸的工业化生产,产品 填补了国内空白。美国的Donlar公司在美国22个州、18种作物上进 行的230次试验以及国内科研院所的试验结果都证实:聚天冬氨酸, 可以强化作物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全 面吸收,主要功 能有: • ⑴ 提高肥料利用率。 提高肥料利用率。 • 氮肥利用率可提高60.3%,磷肥的利用率提高5.3%,钾肥的利用率 提高16.7%。每亩可节省化肥20%左右,且不易发生缺素症状 • ⑵ 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 其中玉米增产14.8%、白菜增产11.9%、番茄增产12.9%、萝卜增产 其中玉米增产14.8% 白菜增产11.9% 番茄增产12.9% 14.8%、 11.9%、 12.9%、 18.4%、花生增产8.7% 8.7%。 18.4%、花生增产8.7%。 • ⑶改善作物品质。 改善作物品质。 • ⑷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 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逆性。 • ⑸绿色环保,改良土壤。 绿色环保,改良土壤。
4、多肽尿素
多肽尿素是一种淡黄色、无嗅、粒状结晶体。 其制取是在尿素形成过程中,在尿液中加入金属蛋白酶、聚天冬氨 酸或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经蒸发器浓缩造粒而成。也可以将多 肽增效剂直接与熔融的尿素混合,然后在尿素造粒塔造粒。其中多肽 的重量含量为0.01%~1.5%,尿素的重量含量为98.5%~99.99%。 多肽尿素的产业化生产工艺,与普通尿素生产工艺比较,无新增废 水、废气、废渣排放,符合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作为无毒、无害、无残留属环境友好型产品,多肽尿素真正实现了施 肥成本降低,尿素含量不变,施肥方法不变,节约肥料、能源、水资 源,提高化肥利用率、农作物产量、农作物品质和增加农民收入。在 为农民提供高性能尿素的同时,也为节约国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下了基础。
五、生物肥料
(一)概念 指依靠微生物生命活动而使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生物制品 (二)肥料功能 1.制造养分,增强供养能力: 1.制造养分,增强供养能力:如固氮菌 制造养分 2.活化土壤潜在肥力:如磷细菌、 2.活化土壤潜在肥力:如磷细菌、硅酸盐细菌 活化土壤潜在肥力 3.协助作物吸收养分:如菌根菌 3.协助作物吸收养分: 协助作物吸收养分 4.刺激作物生长: 4.刺激作物生长:如分泌生长素 刺激作物生长 5.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5406 抗生菌肥 5.增强作物抗病能力:“5406”抗生菌肥 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三)保证生物肥料肥效的条件 1.肥料必须含有足够数量活的有效微生物 1.肥料必须含有足够数量活的有效微生物 2.施用中必须维持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适宜环境条件 2.施用中必须维持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适宜环境条件 湿度、温度、通气、酸碱度、 如:湿度、温度、通气、酸碱度、碳氮比等
2、必要性 、
• 我国农业已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阶段, 我国农业已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阶段,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 政府支持新型肥料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政府支持新型肥料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是促进肥料品种 多元化、提高施肥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多元化、提高施肥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 我国农业的集约、清洁、 我国农业的集约、清洁、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的战略意义。 的战略意义。 •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人口 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 的增长,人类对粮食和农产品需求量增多,只有加快新型 肥料的发展速度,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 肥料的发展速度,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沿着高产、优质、低 耗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耗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5.胶囊、 5.胶囊、丸化肥料 胶囊
(三)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肥料
• • • • 1、2-氯-6-三氯甲基吡啶、脒基硫脲 三氯甲基吡啶、 双氰胺(DCD) 2、双氰胺(DCD)主要毒杀亚硝化细菌 对苯二酚(CP) 3、对苯二酚(CP)尿酶抑制剂 4、硫代硫酸铵
二、高浓度新型肥料
• 美国的聚磷酸铵(16-62-0)、聚磷酸钾(0-57-37) 美国的聚磷酸铵(16-62- )、聚磷酸钾( 57-37) 聚磷酸铵 聚磷酸钾 • 德国正研究的三磷化氮(P3N5)、磷氮酰胺 P3N3(NH2)6 等。 德国正研究的三磷化氮( )、磷氮酰胺 三磷化氮
1、必然性
• 肥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保持和提高地力, 肥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保持和提高地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停止使用化肥,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停止使用化肥,全 球作物产量将减产50% 50%。 球作物产量将减产50%。 • 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提高单产是增加粮食 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 总产的唯一途径 唯一途径。 总产的唯一途径。 • 发达国家的化肥消费比例下降,占总产量30%,发展中国 发达国家的化肥消费比例下降,占总产量30% 30%, 家化肥消费比例上升占总产量70% 70%; 家化肥消费比例上升占总产量70%; • 新型肥料的开发是保证肥料提高单产的重要手段,新型肥 新型肥料的开发是保证肥料提高单产的重要手段, 提高单产的重要手段 料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农业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料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农业高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一)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
施用后在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水)作用下缓慢分解,释放养分供植 物吸收的肥料。
1.脲甲醛 1.脲甲醛(商品代号UF) 脲甲醛
以尿素为基体 ,加入甲醛化合而成的直链聚合物
H2N– CONH –CH2OH 一甲撑脲 H2N– CONH · CH2NH –CONH2 一甲撑二脲
U/F(相对分子质量比)在1.25~1.5:1,肥料 中2/3氮是非水溶的。U/F﹥1.6,产品会吸潮, U/F<1,成脲醛树脂,失去肥效。
第二节、 第二节、新型肥料的类型及特点
一、新型肥料的类型
按形态分: 按形态分: • 固体肥料:缓释肥料(SRF) 控释肥料(CRF)长效肥 固体肥料: • 液体肥料:清液型、悬浮型和泥浆型叶面肥料 液体肥料: • 气体肥料:二氧化碳气肥。 气体肥料: 按功能分: 按功能分: • 养分型:含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养分型: • 功能型:具有除草、杀虫、防病、抗病、光合、刺激等功能 功能型: • 兼用型:既有养分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其他功能。生物肥料 兼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