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玻璃)

合集下载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武汉理工大学课后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武汉理工大学课后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武汉理工大学课后答案第一题: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同于金属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五个特性是?答案:(1)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2)1-耐高温;2-化学稳定性高;3-高强度和高硬度;4-电绝缘性好;5-韧性差。

第二题:叙述浮法生产平板玻璃流程。

答案:砂岩经过煅烧后粗碎,和粉碎和过筛后的硅砂、白云石、石灰石、纯碱、芒硝、萤石以及烟道灰和来自切裁和成型留下的碎玻璃经不同的运输方式进入排式集料器,经称量混合除铁之后,进入熔窑熔炼,后经锡槽,退火窑,切断得到平板玻璃。

第三题:什么是黏土的可塑性、离子交换性和触变性。

答案:可塑性:黏土与适量水混练后形成的泥团,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塑造成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处去后,仍能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

离子交换性:黏土颗粒因表面层的断裂和晶格内部的不等价置换而带电,使其能够吸附溶液中的异性离子,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他离子所置换。

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在静置后会变稠或凝固,若此时受到搅拌或振动,则可使其黏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来的状态。

第四题:表示煤的组成有哪几种基准?答案: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

第五题.长石的种类和作用是什么?答案:种类:钠钾长石族: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

斜长石族中的斜长石。

作用:在陶瓷工业中:(1)提供碱金属氧化物,有利于降低烧成温度。

(2)长石熔体能熔解黏土及石英等原料,促进莫来石的形成和长大,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3)长石熔体填充于各颗粒间,促进坯体致密化,提高陶瓷制品的透光度。

在玻璃工业中:引入三氧化二铝的主要原料,同时引入氧化钠,氧化钾。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成分结构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

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

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

应用领域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

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

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

它们产量大,用途广。

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

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主要有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非晶态材料(noncrystal material〉、人工晶体〈artificial crys-tal〉、无机涂层(inorganic coating)、无机纤维(inorganic fibre〉等。

武汉理工2022年1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新)》在线考试网考复习资料

武汉理工2022年1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新)》在线考试网考复习资料

一、计算( 每题参考分值5分 )1、 2. 某水泥厂生料和煤灰的化学成分(干燥基,wt%)如下表,已知每97kg2、已知陶瓷生料釉的实验式,用理论组成的原料钾长石(K2O·Al2O3·6SiO2)、钠长石(Na2O·Al2O3·6SiO2)、钙长石(CaO·Al2O3·2SiO2)、高岭土、白云石及石英配料,试用矿物组成满足法列表计算生料釉的配料组成,计算精度0.01。

陶瓷生料釉实验式如下:钠长石(摩尔质量524.5)、钾长石(摩尔质量556.7)、钙长石(摩尔质量278.2)、白云石(摩尔质量184.4)、高岭土(摩尔质量258.1)、石英(摩尔质量60.1)。

正确答案:解:(1)列表计算各原料引入量3、玻璃的设计成分见表1表1 玻璃的设计成分(质量%)纯碱挥散率 3.10%;玻璃获得率 83.5%;萤石含率 0.85%;芒硝含率 15%;煤粉含率 4.7%;计算基础 200kg玻璃液;计算精度 0.01。

表2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4、已知瓷坯及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下表所示,试列表计算瓷坯的配方。

瓷坯及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表(%)19.00 39.000.19 0.47 0.30 0.780.50 0.1316.0012.60正确答案: 6、.某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设计混凝土屋面板用的配合比,设计强度等级C30,其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mm,保证率为95%。

工程采用32.5Mpa 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测强度为40.2Mpa),密度 3.10;采用中砂,表观密度 2.60,堆积1.45g/cm3;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 表观密度为2.70,堆积密度1.52g/cm3;请用绝对体积法设计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

(已知:σ0=5Mpa,A=0.46,B=0.07,保证率为95%,t=-1.645, 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α取1;混凝土的每立米用水量采用确定10/3(T+K ),其中K 为53,砂率取34%) 正确答案:答: (1)混凝土试配强度:R h=R d-tσ0=30-(-1.645×5)=38.2Mpa;(1分)(2)水灰比:,则:W/C=0.47(2分)(3)用水量:W0=(3+53)×10/3=186kg(1分)(4)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C0=186÷0.47=396kg(1分)(5)根据绝对体积法原理,可得方程式:代入数据可得:S0=617kg (2分)G0=1186kg (2分)即混凝土每立方米的各种材料用量为:C0=396kg, W0=186kg, S0=617kg , G0=1186kg;混凝土配合比为:C:S:G:=1:1.56:2.99,7、试计算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SiO2全部形成C2S时,相应的石灰饱和系数KH。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2004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2004

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代号:448 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一、名词解释(20分)1.胶凝材料(3分)2.水泥的安定性(3分)3.高性能混凝土(4分)4.触变性(2分)5.酸度系数(写出其表达式)(2分)6.坯釉适应性(3分)7.浮法玻璃的平衡厚度(2分)8.退火温度(2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对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大于10mm的新拌混凝土,通常采用坍落度方法测定其流动性,而对于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可采用测定其稠度。

2.测定水泥ISO强度时,胶砂比,水灰比。

3.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和。

4.水泥细度愈细,其强度,放热量。

5用碎石配制的混凝土比同条件下用卵石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要,强度要。

6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长掺入适量的。

7.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铁酸钙等。

8.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坯料通常可分为三类:。

9.对各种坯料的基本质量要求是:。

10.施釉(glazing)的基本方法有浸釉、、三种。

11.存在于玻璃液中的气体有三种形态:。

12.根据澄清剂的不同作用机理大致可分为、硫酸盐类澄清剂和卤化物类澄清剂。

13.玻璃体的缺陷按其状态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

14.耐火纤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熔融提炼法和回转法、高速离心法、胶体法。

15.坯釉组成的表示方法有配量表示法、、示性矿物组成表示法及实验式表示法。

16.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坯料通常可分为三类:。

17.陶瓷颜料种类很多,可以归纳三方面的用途: 、、绘制花纹图案。

18.施釉(glazing)的基本方法有浸釉、、三种。

19.对釉浆的质量要求是:一定的细度、适中的相对密度(浓度)、。

20.根据各种氧化物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不同可将它们分为、玻璃中间体、玻璃调整体。

21.玻璃制品的退火包括四个阶段。

22.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C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不能作为制品使用温度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人工晶体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人工晶体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人工晶体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是研究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陶瓷、岩石、玻璃、高分子、半导体等无机材料。

人工晶体材料是一种具有规律的、结晶性的无机材料,由化学合成或自然形成而成。

人工晶体材料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物理性能、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子、光学、激光、传感器等领域。

人工晶体材料的制备往往需要高温高压、溶液法、气相法、熔融法等方法,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

微晶玻璃简述

微晶玻璃简述

微晶玻璃简要概述刘帅聪(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1301班,湖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摘要微晶玻璃是通过基础玻璃或其它材料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控制晶化而得到的一种中含有大量微晶体和玻璃体的复合固体材料。

由于其机械强度高、热膨胀性可调、抗热震性好、耐化学腐蚀、介电损耗低、电绝缘性好等优越的综合性能,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微晶玻璃特点制备工艺应用发展Brief Introduction of Glass - CeramicsShuai Cong Liu(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Engineering1301class,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Hengyang 421002)Abstract:Crystalline glass is a composite solid material containing a large amount of microcrystals and vitreous bodies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crystallization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by the base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Because of its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djustable thermal expansion, goo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chemical resistance, low dielectric loss, good electrical insulation properties such as superior performa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Key words: glass - ceramics, characteristic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1 引言微晶玻璃又名玻璃陶瓷,它是指将加有形核剂(个别可不加)的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通过控制结晶变成具有一种或多种微晶体和残余玻璃相的复合材料,即在非晶态的玻璃内均匀分布着大量(体积百分比约占95%~98%)的随机取向的微小陶瓷晶体(通常小于10μm)。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思考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思考题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思考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绪论(2 学时)一、基本概念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二、判断题1、所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都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

()2、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和搪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化工陶瓷和电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划分的根本依据是二者的原料不同。

()三、思考题1、查阅资料,总结陶瓷、玻璃、水泥及耐火材料的发展简史。

(注意:在陶瓷、玻璃、水泥及耐火材料之中任选一种材料来总结,要求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

)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1~2种你认为能充分发挥无机非金属材料作用的地方。

(注意:要求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

)第一篇生产过程原理概述(1 学时)一、基本概念二、判断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大宗产品,如水泥、玻璃、砖瓦、陶瓷、耐火材料的原料大多来自储量丰富的天然非金属矿物,如石英砂、粘土、长石、氧化铝、氧化锆、石灰石、白云石、硅灰石和碳化硅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原料大多来自天然的矿物,一般是经过配料后进行各种热处理或成型、煅烧。

()3、水泥的生产过程可以用P-H-P来表示;而水泥的使用,即混凝土的制备则是一个单独的成型过程P。

()4、玻璃和铸石的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P-H-F。

()三、思考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过程的共性是指什么2、水泥、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有什么异同第一篇生产过程原理第一章原料(4 学时)一、基本概念1、陶瓷原料标准化2、粘土3、粘土的可塑性、塑性指数和塑性指标4、粘土的离子交换性、离子交换容量5、触变性、厚化系数6、粘土的干燥收缩、烧成收缩、总收缩7、烧结温度、烧结范围8、膨化性、膨胀容二、判断题1、原料是材料生产的基础,其作用主要是为产品结构、组成及性能提供合适的化学成分和加工处理过程所需的各种工艺性能。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历年名词解释

武汉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历年名词解释

玻璃——玻璃是由熔体过冷所制得的非晶态材料。

水泥——水泥是指加入适量水后可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够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材料。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指耐火度不低于1580摄氏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质耐火材料,镁质耐火材料,熔铸耐火材料,轻质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

高聚物——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经聚合而组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胶粘剂——胶粘剂是指在常温下处于粘流态,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永久变形,外力撤去后又不能恢复原状的高聚物。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2 晶体结构晶胞——晶胞是从晶体结构中取出来的反应晶体周期性和对称性的重复单元。

空间点阵——空间点阵是把晶体结构中原子或分子等结构基元抽象为周围环境相同的阵点之后,描述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图像。

晶面指数——结晶学中经常用(h k l)来表示一组平行晶面,成为晶面指数。

晶面族——在对称性高的晶体(如立方晶系)中,往往有并不平行的两组以上的晶面,它们的原子排列状况是相同的,这些晶面构成一个晶面族。

氢键——氢键是指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所形成的键。

空间利用率(原子堆积系数)——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数目成为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用CN来表示。

哥希密特化学定律——晶体结构取决于其组成基元(原子,离子或离子团)的数量关系,大小关系及极化性能。

同质多晶——这种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成为同质多晶。

由此所产生的每一种化学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晶体,成为变体。

类质同晶——化学组成相似或相近的物质,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晶现象。

位移性转变——仅仅是结构畸变,转变前后结构差异小,转变时并不打开任何键或改变最邻近的配位数,只是原子的位置发生少许位移,使次级配位有所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玻璃工艺学
第一章 引言
一、定义
广义:凡是具有非晶钛结构的固体材料 统称为玻璃。 狭义:从熔体中冷却,在室温下还保持 熔体结构的固体材料。即无机玻璃。
二、分类
按成分:单质玻璃、有机玻璃、无机玻 璃。 按用途:平板玻璃(建筑、日用玻 璃)、光学玻璃、器皿玻璃、工艺玻璃 (医用、仪器、激光玻璃)。 平板玻璃按生产工艺又分为:浮法玻 璃、垂直引上玻璃(提拉玻璃)、压延 玻璃等。
一、折射率
影 响 因 素 : 1 . 化 学 组 成 : n=n1P1+n2P2+……+nnPn P1…Pn---玻璃中各氧化物的质量白分含量; n1…nn--- 玻 璃 中 各 氧 化 物 的 折 射 率 计 算 系 数 (P127表); 2.温度:折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热历史:退火可消除光学不均匀性。
二、无规则网络学说
由查哈里阿森(Zachariasen)1932年提 出,认为玻璃中硅氧以共价键结合在三 维空间内形成连续的网络。强调了结构 玻璃的连续性、统计均匀性、无序性。
两种观点的相同之处是都认为是近 程有序而远程无序,不同之处是近 程程度不同。
第三节 粘 度
一、玻璃的定义
指面积为S的二平行液层,以一定速度梯 度dv/dx移动时需要克服的内摩擦力。 ƒ =η sdv∕dx η —粘度系数(Pa· S)
图2~1 玻璃体系内能随温度变化图
三、无固定熔点
由于玻璃形成过程中由熔体向固体转变 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所以其 熔化过程也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而不 是某一温度点。
四、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决定于其形成过程。
第二节 玻璃结构的假说
包括:
一、晶子说 二、无规则网络学说
一、晶子说
由兰德尔(Randell)1930年提出,认为 玻璃是由80%的直径等于1.0~1.5nm左 右的微晶组成,晶体取向无序。
4.大气对玻璃的侵蚀:薄膜。是H2O、 CO2、SO2的综合侵蚀,可形成Si-OH薄 膜。
二、影响因素
1.化学组成:R2O越高,抗腐越差; 2.热处理:在酸气炉中退火可提高玻璃 的抗腐性;钢化(淬火)可提高玻璃的 化学稳定性; 3.温度:温度越高侵蚀越强; 4、压力:压力越大侵蚀加剧。
第九节 玻璃的光学性质
第七节 玻璃的热学性质
一、热膨胀性
热膨胀对玻璃的成型、退火、钢化、封 接及热稳定性都有影响。 玻璃的热膨胀变化范围很大,从负膨 胀(微晶玻璃)直到200×10-7/℃(非氧 化物玻璃)。 热膨胀系数分为线膨胀系数和体积膨 胀系数。
二、影响因素
1.温度:成正比; 2.热历史:与玻璃退火、淬火、析晶(种 类、大小)都有关系。 3.化学组成:取决于阴阳离子间的吸引力。 f=2Z/a2 f--阴阳离子间的吸引力; Z—电价; a— 间距 f越大,热振动越小,膨胀就越小。
-16.0 -9.95 -6.25 -2.19 -1.18 0.47 1.57 1.92 2.27 3.21 3.49 5.24
6.50 5.90 5.00 4.58 4.35 4.24 5.34 5.20 5.29 5.52 5.37 5.24
1700.4 1381.4 1194.2 980.72 910.86 815.89 762.50 720.80 683.80 632.90 603.40 651.50
四、玻璃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总体上玻璃粘度与温度成反比。图2~2。 满足: Logη =a+b/T (a、b为常数)
图2~2 硅酸盐玻璃弹性、粘度与温度关系图
五、玻璃粘度的近似计算
1.奥霍琴法:适用于含MgO、Al2O3的Na-CaSi系玻璃。且各主要氧化物含量范围为 Na2O 12%~16%,CaO+MgO 5%~12%, Al2O3<5%,SiO2 64%~80% T=AX+BY+CZ+D T—某粘度对应的温度;X、Y、Z 分别为 Na2O 、(CaO+MgO)、Al2O3的质量百分数; A、B、C、D为各氧化物的特性常数,见表2~ 1。
二、光学常数
折射率,色散等。
三、玻璃的着色
1.离子致色:过度族金属离子的电子跃 迁,可引起选择吸收而致色。不同离子 致 不 同 颜 色 。 如 : Ti4+( 黄 棕 色 ) 、 Ti4++Cu+(绿色)、V(杂色)等。 2.硫、硒化合物着色:单质硫、硒(淡 紫色);硫、碳(琥珀);硫(硒)化 镉(黄、红)。 3、金属胶体着色:胶体颗粒对光线的散 射而引起的选择吸收从而致色。
二、玻璃粘度参考点
1.应变点:(1013.6Pa· S)应力在几小时内消 除的温度点; 2.转变点(Tg):(1012.4 Pa· 的温度; S) 3.退火点:(10 12 Pa· S)应力在几分钟内消 除的温度点; 4.变形点:1010~1011Pa· S的温度; 5.软化温度( Tf)(3~5)×106Pa· S的温度; 6.操作范围:( 10 3 ~10 6.6 Pa· S)成型时玻 璃表面的温度; 7.熔化温度:(10 Pa· S)的温度; 8.自动供料机供料粘度:(10 2 ~10 3 Pa· S) 的温度。
第三章 玻璃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概述
玻璃的生产工艺过程: 成分设计→原料加工→配合料制备→ (池窑、坩埚窑熔化)→成型→退火→ 缺陷检验→一次制品或深加工→检验→ 二次制品。
第二节 原料与配合料的制备
玻璃的主要原料或主料是SiO2,辅料 有Al2O3、Na2O、CaO、MgO、澄清剂、 着色剂、脱色剂、氧化—还原剂、乳浊 剂及其它。
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玻璃密度与温度成反比,温度从室温升 高到1300℃时密度会下降6~12%。
热历史对密度的影响
图2~3,慢冷时密度随温度的降低二减 小;快冷时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图2~3 玻璃密度与热历史的关系 1慢冷;2-快冷
第六节 玻璃的力学性质
一、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玻璃的
评价玻璃力学性质的参数有: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等。 由于玻璃内部的纯共价键结构,其理 论强度很大。如平板玻璃的理论抗压强 度为11.76GPa、抗折强度为34.3~ 83.3Mpa。而实际抗折强度仅为6.86 Mpa,导致玻璃实际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玻璃的脆性、微裂纹、不均匀区等导致 作用于玻璃的应力集中而破裂。
9.0 6.0 5.0 3.5 2.6 1.4 1.0 1.0 1.5 2.0 2.5 3.0
2.富切尔法: T=T0+B/(lgη +A) 其中A、B、T0 可根据玻璃中各氧化物含量 而计算。 A=1.4788 Na2O+0.8350K2O+1.6030CaO+5.4936MgO1.5183 Al2O3+1.4550 B= -6039.7Na2O-1439.6K2O3919.3CaO+6285.3MgO2253.4 Al2O3+5736.4 T0= -25.07Na2O-321.0K2O+544.3CaO384.0MgO+294.4 Al2O3+198.1 适 用 范 围 : SiO2=1mol, Na2O=0.15~0.2 mol, CaO=0.12~0.2 mol, MgO=0~ 0.0511mol, Al2O3=0.0015~0.073 mol, η =10~1012Pa· . s
第八节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一、侵蚀机理
1.水对玻璃的侵蚀:水中的H+与玻璃中 的Na+发生交换反应,而后进行水化、中 和反应; ≡Si-Na++H+-OH== ≡Si-OH+NaOH ≡Si-OH+ H+-OH==Si-(OH)4 Si-(OH)4+ NaOH==[Si(OH)30]-Na+ (硅酸钠)+H2O
2.酸对玻璃的侵蚀:高碱玻璃的耐酸性 小于耐水性,而高硅玻璃的耐酸性大于 耐水性。因酸不与硅质玻璃发生反应, 只是酸中的水与玻璃起作用。同时,玻 璃侵蚀产生的碱可被中和,阻止侵蚀反 应进一步进行。
3 . 碱 对 玻 璃 的 侵 蚀 : Si-(OH)4+ NaOH==[Si(OH)30]-Na+( 硅 酸 钠 ) +H2O 可破坏玻璃中的Si-O键,从而腐 蚀严重。
第四节 玻璃的表面张力
一、定义
表面张力时指玻璃与另一相接触的相分 界面上(空气、锡液等)在恒温、恒容 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表面时所作的功。 单位:N/m或J/m2。 意义:表面张力的大小在玻璃液的澄 清、均化、成型以及熔体与耐火材料作 用等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二、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1.玻璃组成:不同成分会影响玻璃的表 面张力。玻璃的成分可分为三类,即非 表面活性组分、中间性质组分和难熔表 面活性组分。一般地,前者会增大表面 张力而后两者会减小玻璃的表面张力。 2.温度:表面张力与温度成反比,温度 每升高100℃表面张力会下降1%。 3.粘度:粘度与表面张力成正比。
表2~1 各氧化物的特性常数
系数数值
玻璃 粘度 (Pa · S)
以1% MgO代替 CaO引起温度升 高 D
A
B
C
102 103 104 105.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22.87 -17.49 -15.37 -12.19 -10.36 -8.71 -9.19 -8.75 -8.47 -7.46 -7.32 -6.29
第二章 玻璃的通性
包括:
一、各向同性 二、介稳性(亚稳性) 三、无固定熔点 四、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一、各向同性
在同一块玻璃中所有的物理化学性能在 各个方向均相同。
二、介稳性(亚稳性)
由于玻璃熔体在冷却过程中粘度迅速重 大,来不及结晶就成为固体。所以保留 了熔体的结构,造成体系内能不是最小, 即亚稳态。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