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交通运输业的系统认识和深入理解尚不足,尤其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和技术的学习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和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学会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布局特点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作用、类型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布局特点和趋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交通运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PPT,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交通运输”,是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的第一节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交通运输这一主题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理解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理解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认识到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交通运输案例,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讲授法: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交通运输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如“我们在上一章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告诉我交通运输的意义是什么?”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通运输”。
2.呈现(10分钟)采用多媒体教学材料,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四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

第一节交通运输(共2课时)第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知识与技能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比较、举例分析,培养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正确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重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难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一、导入新课教师: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
学生:一般选择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教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
二、讲授新课教师: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学生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内分别交流。
过渡:每一种交通工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教师:阅读图4.1“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交通工具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学生读图讨论展示说明,教师给予鼓励。
学生:交通运输发展经历了由原来的手提肩扛到牲畜驮运,到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三个阶段。
教师:什么是现代运输?现代主要有哪几种运输方式?学生:现代运输是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主要运输方式有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归纳、读图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心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增进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1.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的分布。
3.重要的铁路枢纽的分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实践演练、读图分析。
对比、分析、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人们常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说明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当你乘坐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外出旅游时,什么最贵?什么速度最慢?每天你是怎样到达学校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交通运输》中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视频:交通运输的重要性1.交通运输的作用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先行官”。
2.现代运输的概念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3.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古代运输方式:观察分析古代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运量小、速度慢、效益低;)现代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观察分析现代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运量大、速度快、效益高;)我来说!你能说出下列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吗?参考答案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讨论:从他们的谈论中,你能说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吗?运送什么呢?运量有多大?运送距离有多远?需要多长时间?是否安全呢?运费贵吗?其他还有什么呢?应考虑的因素: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运输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2)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不同运输工具运输量有多大差别?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吨一架大型客机,一次可搭载乘客400人以上不同运输工具票价上有何差别?旅客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费用比较(2019)小结: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怎样?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比较火车80~350千米/时汽车60~120千米/时海轮30~40千米/时飞机400~1000千米/时总结: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3)客、货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拓展延伸:歌诀助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急需数量少,航空运送为最好;易腐变质鲜活货,短程公路最可靠;远程最少飞机运,量大专用火车跑;大宗笨重远不急,铁路水运均可到。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交通运输》教案设计思想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同学学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并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大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进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同学进行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训练。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争辩法课前预备同学:预备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预备高速大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老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录像,同时响起歌曲“花儿与少年”。
老师提问: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条铁路的建设?这段音乐属于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的什么歌调?它主要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白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学问。
第一课时【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老师指导】读图4.1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进展,并引导同学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
(同学自读,老师总结)【老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依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老师引导】客运和货运依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同学活动】结合P85和图4.3争辩比较【归纳】同学归纳因素并列表: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铁路较大较低较快大路较小较高较快水路最大最低最慢航空最小最高最快【举例分析】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需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练习及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1、课本P86活动1、活动2.
2、课本P89活动第2题认识铁路线的分布。
作业:地理填充图册
十、教学反思
1.主要铁路干线: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线——京广线
4.焦柳线
5.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
京包线——包兰线
陇海线——兰新线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2.主要铁路枢纽城市:北京、徐州、郑州、兰州、株洲
活动2:伴随着春节的临近,家住甘肃省兰州市一个小乡村的小果心里非常期盼,因为去年春节后就去广州打工的父母快回家了,可昨天父母来电话说,火车票很难买到,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小果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请你们帮她想想她的父母可以乘坐哪些铁路线的车到家与小果团聚共度春节。(请按先后顺序列出铁路线的名称)
4.2交通运输
年级
科目
地理
任课教师
李力
授课时间
课题
4.2交通运输
授课类型
新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第一节交通运输,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进程,掌握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分布情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共5个班,二班、三班基础较好,其他三个班中,五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纪律较差,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一班不爱发言,四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
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交通运输。
简单介绍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古代——现代。
活动1:生活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小强暑假到打算到远在广州的外婆家去,平时自己省着攒下了一些零花钱,打算这次花这些钱到外婆家,可是他有些为难,自己该乘坐哪种交通工具呢?(列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自己的钱很有限,但时间充裕,花最少的钱可以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如果父母想让他尽快到达,会让他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小强有“恐高症”,又想尽快到达,会选择什么运输方式?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交通运输1. 教学目标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站点及沿途主要枢纽,读图分析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并能依据铁路干线分布图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2.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难点: 熟悉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3. 教学过程【导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师:同学们,有没有到达以下景点旅游呢?白板课件展示万里长城、庐山、黄山景观图片,如果要去这些地方的话,我们选择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生:(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说说你乘过的交通运输工具?生:(略)【讲授】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师:假如任何交通工具都没有了,你再去做这些事会是什么体会?生:上学迟到……基本寸步难行。
师: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体会到,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情况。
请大家读图4.1,思考下面的问题:(展示白板课件第五张第六张)1.说说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这几个阶段使用的动力有什么不同?你从中感悟到什么?3.除了图上的交通工具,你还能补充哪些?(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总结) 交通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使用动力分别是人力、畜力、机械动力,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从大家发言中可以看到,交通工具多种多样,它们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交通运输方式除了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外还有管道和地铁。
【活动】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活动一:创设情境,抢答:以下题目看哪一位学生答的又快又准确。
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顾客出主意。
A.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B.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1)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交通运输的定义、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关键知识点。
(2)视频:播放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地图和交通运输模拟软件,让学生实时观察和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行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材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比较
4.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容逻辑关系
①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重点知识点:交通运输是指人和货物在不同地点之间的空间移动。它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定义、作用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交通运输的定义,并用箭头指向其作用,突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交通运输志愿服务活动,如交通引导、环保宣传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交通运输》这一节课中,我觉得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几点需要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与自己生活实际联系不大。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尽量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哪些路线?(以谈话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交通运输线)(转入课题)同学们提到的公路、铁路都是交通运输线。
飞机飞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空线,轮船运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线等。
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交通运输网。
都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如果说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板书)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一、分布特点二、讲授新课1.交流体会让学生谈自己在旅行中所观察到的各地交通运输情况,比较各地的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多少。
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各地发展不均有个感性的认识。
2.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 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去掉三处说明文字)让学生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交通网的总体分布格局。
3.引导分析同学们,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4.总结结论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观察图4.5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加深这种认识)(板书)分布不均,东稠西稀5.典型分析同学们,请观察我国水运最发达的地方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电脑闪现长江通航部分)长江航道,干流横贯东西,众多的支流南北分布,深入到内地许多城市和农村,成为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同时用电脑把这四城市闪现出来)6.引导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内河航运和铁道运输线的分布有何特点?(交错分布)这样分布有何好处?(便于水陆联运)7.观察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几大城市除作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水运枢纽外还是什么运输枢纽中心?(航空)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国际机场,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有密切的联系。
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
8.提出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东西部交通密度差别如此之大呢?9.观察讨论用电脑打出我国各行政单位的人口数量柱状图、资源分布图、地形图,让学生自由讨论。
(板书)二、成因分析1.自由发言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
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引导,但不限制学生思维。
2.引导分析抓住人口、资源、地形三方面着重分析。
我国人口的东多西少,矿产资源的“北煤南磷”,农产品的“南稻北麦”都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高原山地,修路成本高。
从而让学生明白东部交通发展快,运输密集的“必要性、可行性”。
3.事例巩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千百年里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民谣,为什么呢?(放宝成铁路、成昆铁路的图片)西部地区修建铁路要克服什么自然条件?(地形)随着技术的提高,宝成铁路像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西南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
4.引导观察我国哪些地区还没有铁路?(西藏)电脑闪现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说明青藏铁路建成后将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而且也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
5.教师小结我国交通线东密西疏的格局,限制了西部资源与能源的开发,也约束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将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6.承上启下从图上观察,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铁路运输)(板书)三、铁路运输(录像介绍)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
并说明,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板书)1.铁路线的命名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6,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铁路线命名方法、规律。
并与学生一起填写预备好的表格。
(承转导入)为了方便人们坐车,顺利到达目的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起止点城市命名。
闪动京沪线,请同学们观察北京到上海之间的铁路线叫什么?(京沪线)京、沪与北京、上海有什么关系呢?(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请大家归纳这第一种命名方法。
(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名命名)并填电脑上的表格。
铁路线京沪线联系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命名法用起止点城市命名类似线哈大线、成昆线等请同学们观察哪些铁路线的命名是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名命名的,对同学们答的对的在电脑上闪动。
(滨绥线、哈大线、京通线、焦柳线、成昆线等)。
(2)以起止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命名。
闪动湘黔线,同学们观察湘黔线的起止点,(贵阳、株洲)湘、黔是否是这两个城市的简称?(否)那么湘、黔与什么有关系,这条线是如何命名的?(湘是湖南的简称、黔是贵州省的简称,这条线是以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的)还有哪些铁路线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浙赣线、青藏线等)并总结填表。
铁路线湘黔线联系湘是湖南简称,黔是贵州简称命名法以起止点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类似线浙赣线、青藏线等(3)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简称命名。
观察兰新线,思考兰新线的命名与什么有关?(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并找出还有哪些线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
(陇海线,电脑闪动)总结填表。
铁路线兰新线联系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简称类似线陇海线(4)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
闪动北疆线、南疆线,让学生观察起止点,对照中国行政图让学生明白这两条铁路线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提问:这两条线的命名与前3种有什么不同?(根据它们在新疆的位置不同而命名)铁路线北疆线南疆线命名法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寻找规律:①闪动北京周围的铁路线:京通线、京包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学生讨论归纳这几条线的命名共同点:从北京出发的铁路线把“京”放在前面。
②闪动哈大线、宝成线、成昆线、焦柳线。
提问:这几条铁路线大致沿什么方向延伸?(南北方向)命名上有什么共同点?(北面的城市或省区放前边,南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后边)。
③闪动滨洲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南昆线、襄渝线。
提问:这些铁路线大致呈什么方向延伸?(东西方向)命名上有什么共同点?(东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前边,北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后边)东西向铁路线是否都为这个规律命名呢?学生观察回答后闪动滨绥线、陇海线)填表:命名规律从北京出发“京”在前面南北向北前南后东西向东前西后(承转过渡)了解了铁路线的命名方法,咱们再看一下我国骨干铁路有哪些,我国铁路线纵横交错,大致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纵贯我国南北的“五条线”及横穿我国东西的“三条线”是我国铁路线的骨架,简称“三横五纵”。
(板书)2.三横五纵(活动学习)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中国行政图(自制的只包含省级行政单位的图),让学生用不同的笔在自己的空白图上画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用红笔画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一名用蓝笔画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让学生注意各线经过的省区及起止点。
(评价巩固)待学生画好后,给学生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再用电脑在空白中国政区图(只有省会)上逐条显示,南北向的用红色显示,东西向用蓝色显示。
注意观察每一大线有哪些小线相连而成,并对有关铁路线的重要性作简单介绍。
(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
(分组计时比赛)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线——京广线4.同蒲线(大同—孟塬)——太焦线——焦柳线5.包兰线——宝中线(宝鸡—中卫)——宝成线——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桂昆线(承转过渡)同学们请观察,通过北京的铁路线有几条?(图上5条)许多城市都是有好几个方向的列车通过,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万无一失的坐对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呢?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将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学习用表)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列车时刻表,观察车次编排规律。
提问: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号与驶向北京的列车编号有何不同?(由北京开出的列车为单次,驶向北京的车次为双次)书上列车表中小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列车在该站不停)(活动实践)用电脑打出课本上“2001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和以下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时刻表。
(事例运用)1.某人在17:00时想从北京到济南,坐哪列车较快?(T21次)2.某人16:00时想从无锡到德州,坐哪列车较好?(1462次)3.某人17:30时有急事想从上海赶到天津,怎样坐列车,选什么车次较快?(先坐T22次到济南,再转乘1462次到天津)三、课堂练习1、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从泰州运10吨水产品到北京----航空B.从武汉运10万吨大米到上海----河运C.从山西大同运煤到河北秦皇岛----水运D.从拉萨护送危重病人到北京----铁路2、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3、选择最佳运输方式,把运输方式前的字母填入下表(5分)A.公路B.铁路C.海运D.河运 E.航空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伊春1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从重庆到武汉旅游,看三峡风光1吨活鱼从郊区到市内500吨钢材从沈阳到哈尔滨四、布置作业练习册相应小节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