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电偶传感器的调研报告
热电偶传感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了解热电偶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热电偶传感器的应用和特点;3. 学会热电偶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热电偶传感器原理及结构;2. 热电偶传感器应用及特点;3. 热电偶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 热电偶传感器实验操作。
三、实训过程1. 热电偶传感器原理及结构(1)原理热电偶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回路中存在温差时,回路中会产生热电动势,热电动势与温差成正比。
通过测量热电动势,可以确定温度。
(2)结构热电偶传感器主要由热电极、绝缘材料、保护套管和接线端子组成。
热电极是热电偶的核心部分,由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组成;绝缘材料用于隔离热电极,防止热量损失;保护套管用于保护热电极,防止外界环境对传感器的影响;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路。
2. 热电偶传感器应用及特点(1)应用热电偶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如:工业炉温测量、环境温度监测、热处理工艺控制、医疗器械等。
(2)特点1. 测量范围宽:热电偶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可从-200℃至+2600℃,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2. 精度高:热电偶传感器的精度可达±0.5℃,满足高精度测量要求;3. 响应速度快:热电偶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一般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满足实时测量要求;4. 抗干扰能力强:热电偶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适用于恶劣环境。
3. 热电偶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1. 选择合适的热电偶类型:根据测量温度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热电偶类型;2. 连接热电偶传感器:将热电偶传感器与显示仪表或控制系统连接,确保连接牢固;3. 校准热电偶传感器:根据实际测量环境,对热电偶传感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4. 测量温度:将热电偶传感器放置于测量点,读取温度值。
(2)注意事项1. 避免热电偶传感器受到机械冲击和振动;2. 避免热电偶传感器受到腐蚀性介质的影响;3. 避免热电偶传感器长期暴露在高温度、高湿度环境下;4. 定期检查热电偶传感器的接线是否牢固,确保测量准确。
热电偶测温实验研究

热电偶测温实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不同金属导体在温度变
化时产生的热电势差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热电偶测温实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究热电偶测温原理及实验操作,加深对热电偶温度测量的理解,掌握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原理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组成,当两种金属的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时,会
产生热电势差。
根据热电势差的大小可以推算出该点的温度。
通过引入标定常数,可以将热电势差转换为相应的温度读数。
四、实验装置
本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热电偶传感器、数字温度计、恒温槽等。
五、实验步骤
1.将热电偶传感器与数字温度计连接。
2.将热电偶传感器放置于待测物体表面。
3.打开数字温度计和恒温槽,使其稳定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4.记录热电偶传感器的示数,并与数字温度计测得的实际温度进行对比。
六、实验数据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绘
制热电偶传感器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进一步验证热电偶测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实验,深入理解了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及应用。
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热电偶
的测温性能,将有助于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率和精度。
以上是针对热电偶测温实验的研究内容,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K型热电偶得特性与应用
实验仪器设备:智能调节仪、PT100、K型热电偶、温度源、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
实验原理,热心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发现的塞贝尔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7,另一端温度为z,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6之向评有一长不.c性和最
值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并规是茬冷璃,当电赞面秀发向B时,称A为正极,B为负极,实验表明,当与较小时,g-S(T-T)(s是热电势率)。
热电偶基本定律: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的
(1)均质被立铁和长修水11不能各处的温度如何,都不能产生电动预览与源文档一致下载高清无水印势。
(2)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只要中间导体C两端温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间导体对热电偶回路总热电势E (7T)没有影响。
热电偶报告

热电偶报告目录1. 热电偶的定义和原理1.1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1.2 热电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热电偶的应用领域2.1 工业领域中的应用2.2 实验室中的应用3. 热电偶的优点和缺点3.1 优点3.2 缺点4. 热电偶的选型和安装要点4.1 选型要点4.2 安装要点5. 热电偶的维护和保养5.1 维护方法5.2 保养注意事项6. 结语1. 热电偶的定义和原理1.1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当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回路时,当接触点温度不同时,就会产生热电流,从而产生电动势。
1.2 热电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热电偶通常由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连接在一起制成,常见的有铂铑热电偶、镍铬铝热电偶等。
工作时,热电偶的一端暴露在测量的环境中,另一端连接到测量仪器上,通过测量热电势差来确定温度。
2. 热电偶的应用领域2.1 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热电偶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和控制,如炼油、化工、电力等领域。
热电偶可以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2.2 实验室中的应用在实验室中,热电偶常用于科学实验和研究中,用于测量反应温度、加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参数。
3. 热电偶的优点和缺点3.1 优点- 测量范围广- 响应速度快- 结构简单3.2 缺点- 精度较低- 受到外界干扰较大- 需要定期校准4. 热电偶的选型和安装要点4.1 选型要点- 根据测量温度范围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热电偶类型- 选择可靠的品牌和质量可靠的产品4.2 安装要点- 确保热电偶的暴露部分与被测物贴合良好- 避免热电偶与其他金属接触5. 热电偶的维护和保养5.1 维护方法- 定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是否松动- 清洁热电偶表面5.2 保养注意事项- 避免受力过大造成损坏- 避免潮湿环境影响热电偶性能6. 结语热电偶作为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选择和使用热电偶时,需要注意其特点和要点,保证其准确可靠地工作。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其原理、性能、应用领域和市场情况,为相关产品的选型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原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利用两个不同材料的导线交接处产生的温差电动势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由两种金属导线组成,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当两个导线受到不同温度的影响时,会在连接处产生热电效应,产生微弱电动势。
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的大小,可以推算出温度的变化。
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性能1. 温度测量范围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以在极低温度到高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通常可覆盖-200℃至1750℃。
2. 准确度高: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温度测量准确度,通常可达到0.5%。
3. 响应速度快: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特性使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4. 耐腐蚀性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根据不同的测量环境选择不同的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5. 抗干扰能力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对电磁辐射、振动和湿度等外部干扰有较强的抗扰能力。
6. 使用寿命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
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应用领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领域:1. 工业自动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监测与控制,如钢铁、化工、制药等行业。
2. 食品加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测量,如烘焙、炒菜、烧烤等。
3. 能源领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能源行业中用于核电、火力发电等场景中的温度监测。
4. 电子设备: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温度检测与保护,如电脑、电视等。
5. 环境监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环境温度的监测,如气象台、实验室等领域。
五、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市场情况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有欧姆龙、Honeywell、ABB等。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性能和价格差异较大。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及发展趋向分析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及发展趋向分析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它通过测量热电偶热电势的变化来间接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速度、稳定性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向进行分析。
一、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原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的热电势差异来测量被测物体温度的一种温度传感器。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热电效应,当两种不同金属或合金的接触处形成热电接头时,当两个接头处于不同的温度时,就会产生热电势。
由于不同金属或合金的热电势特性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热电势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通常情况下,热电偶传感器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焊接在一起形成的热电偶接头,并将另一端连接到温度显示仪表。
当热电偶接触到被测物体时,两种材料之间的温差将导致产生热电势,通过温度显示仪表可以将热电势转换为对应的温度数值。
根据国际标准,热电偶传感器按照热电偶材料的性质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类型。
常见的热电偶传感器主要包括K型热电偶、J型热电偶、T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等。
1. K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热电偶,它适用于-200℃至1300℃的测量范围,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
2. J型热电偶:J型热电偶适用于-40℃至750℃的测量范围,和K型热电偶相比,J型热电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价格,适用于一些温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热电偶传感器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材料和型号的热电偶传感器,如S型热电偶、N型热电偶等,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测量范围和适用场合。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速度、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工业生产领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如钢铁冶炼、化工生产、机械加工等。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及发展趋向分析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及发展趋向分析【摘要】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其原理简单、性能稳定,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了其发展历程和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后分析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和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重要性和前景,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趋势。
研究表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性能和应用领域将持续扩大,市场需求量也会逐渐增加。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原理、应用、发展历程、性能、优势、工业领域、发展趋向、重要性、前景、未来发展方向、市场趋势。
1. 引言1.1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及发展趋向分析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它的原理是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连接在一起形成热电偶,当两种金属的连接处温度不会产生热电势差,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来确定温度。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科研实验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发展历程中,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经历了从传统铜-常铁热电偶到高温合金热电偶的演变,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工业领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等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上,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市场趋势也显示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领域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温度测量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2. 正文2.1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利用两种不同金属(通常是铜和铜镍合金)焊接在一起产生的热电势来测量温度。
其原理是根据两种金属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的热电势的不同来推算出被测温度。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

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1. 引言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设备,应用广泛于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对温度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
本调研报告将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调研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和应用。
2. 传感器类型2.1 热电偶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传感器,由两条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线焊接而成。
它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达到2000C以上,并且对环境湿度、电磁辐射等有良好的适应性。
然而,由于其输出信号微弱,需要进行放大和线性化处理。
2.2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一种基于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传感器。
常见的热敏电阻有铂热敏电阻和石墨热敏电阻。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响应速度较快,适用于测量较低温度。
然而,热敏电阻的灵敏度较低,需要进行较多的温度补偿。
2.3 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进行非接触式测温,常见的有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阵列传感器。
它的优点是测量非接触,适用于需要测量高温或不能直接接触的物体。
然而,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受到环境干扰的影响较大。
3. 比较分析3.1 精度和稳定性热电偶和热敏电阻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热电偶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C,而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1C。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低,通常在1C左右。
3.2 响应时间热敏电阻响应时间比较短,可以在几十毫秒内测量到温度变化。
而热电偶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在几百毫秒到几秒钟之间。
3.3 应用范围热电偶和热敏电阻适用于广泛的温度测量范围,能够满足工业、医疗等领域的需求;而红外温度传感器适用于非接触式测温,特别适合测量高温或有辐射的物体。
3.4 成本热敏电阻具有较低的成本,适用于成本敏感的场合;而热电偶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成本较高。
4. 结论根据以上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热电式传感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调研报告姓名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2015 年12 月17 日目录第一章热电偶传感器发展现状简述 (1)1.1热电偶传感器国内发展现状 (2)1.2热电偶传感器国外发展现状 (2)第二章热电偶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2.1热电偶测温原理 (4)2.2热电动势的测量 (4)2.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5)2.4热电偶冷端温度误差及其补偿 (5)第三章热电偶在轴承热处理连续网带炉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6)3.1变成炉 (6)3.2淬火炉与回火炉 (7)3.3淬火油槽与中洗(Ⅱ)及防锈油槽 (7)第四章自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 (8)参考文献 (9)附录 (9)1第一章热电偶传感器发展现状简述1.1热电偶传感器国内发展现状标准化热电偶工艺比较成熟,应用广泛,性能优良稳定,能成批生产,同一型号可以互换,统一分度,并有配套仪表。
难融金属热电偶中钨铼热电偶是最成功的,也是可测到1800以上工业热电偶中最好的热电偶。
在宇航与核工业等高技术领域应用广泛。
这种热电偶的特点是:电极丝的熔点高、强度大;极易氧化;热电势大,灵敏度高;价格便宜,钨镍热电极丝价格仅为s型热电偶的1/6,B 型热电偶的118。
一种设想是在钨铼热电偶保护管内制造出非氧化性气氛,使其在非氧化性气氛中工作,国内外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冶金、化工等行业应用已取得满意效果。
东北大学已研制的实体性抗氧化钨铼热电偶已获得国家专利。
既可用于氧化、还原气氛,又可以在两者交替的气氛中使用。
自1992年起,沈阳冶炼厂用它替代铂铑系贵金属热电偶。
结果表明:其使用寿命是铂铑系热电偶的1~2倍,而价格不足铂铑热电偶的一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铂铑热电偶价格昂贵,推广抗氧化钨铼热电偶符合国情,势在必行。
1.2 热电偶传感器国外发展现状美国Hoskins公司开发出一种复合管型铠装热电偶2300型,可长时间在1260条件下使用。
它的特点是:采用特种镍基耐热合金作铠装热电偶套管材料;采用高精度N型或K型热电偶丝及高纯度MgO,以特殊的工艺制成复合管型铠装热电偶,高温下热稳定性高;生产工艺独特,可生产超常规的长热电偶(L=500m),其直径为①1.o一①6.4ram;耐高温,抗氧化,使用寿命长。
早在ITs一90温标实施前,加拿大人E.H Mcla,en和E.G.Murdock就开始了对金/铂热电偶进行研究。
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发现,使用纯铂和纯金构成的热电偶具有良好的复现性。
ITs一9p温标实施后,人们对高温铂电阻HTPRT 使用到银凝固点(961.78。
C)的稳定性产生了质疑,这时,很多人寻求一种更好的测温元件,金/铂热电偶成为众多国家研究的对象。
美国NIST、英国NPL、韩国KRISS等研究机构都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NIST的G.w.Bums等人在他们的题目为《金/铂热电偶:研究数据及ITS一90温标下的参考函数》中指出“在o℃~1000。
C温区内,金/铂热电偶在两年的实验中在961 oC。
965。
C累计1000h 的条件下,在银凝固点(961.78。
C)的稳定性不超过土16mK,其在铝凝固点上进行的均匀性的研究表明它的不均匀性为2mK(浸入深度变化7.4cIn)。
这些数据表明在银凝固点(961.78"C)的稳定性比高温铂电阻温度计HTPRT更好”。
目前2国际上已经有了得到大家认可的金/铂热电偶的分度表,金/铂热电偶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
我国已经开展了此项研究。
3第二章热电偶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1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效应:将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闭合回路。
当两个接合点温度T 和 T0不同时,则在该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
热电偶回路产生的电动势包括<1>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2>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2.2热电动势的测量回路中A 和B 的接触电势:)()(0T e T e AB AB - 回路中的温差电势为:),(),(00T T B e T T A e +-回路总热电势: ),(),()()(),(0000T T e T T e T e T e T T E A B AB AB AB -+-=在总热电势中,温差电势比接触电势小很多,可忽略不计,则热电偶的热电势可表示为:()()()AB 0AB AB 0,e T T e T e T =-42.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2.3.1均质导体定律由一种均匀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或半导体)的截面和长度如何,也不论各处的温度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势。
2.3.2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保证其两端温度相,则不会影响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2.3.3中间温度定律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Tn 为热电极上某一点的温度(中间温度),热电偶 AB 在接点温度为 T 、 T0 时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 、Tn 和Tn 、T0 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2.3.4标准电极定律如果已知热电极A 、B 分别与标准电极C 组成热电偶在(T ,T0)时的热电动势分别为EAC (T ,T0)和EBC (T ,T0),则),(),(),(0C 0C 0T T E T T E T T E B A AB -=2.4热电偶冷端温度误差及其补偿<1>热电偶测温原理:只有参比端温度恒定时,回路总热电势EAB(T,T0)才是温度T 的单值函数!<2>热电偶分度表中,热电势—温度的对应值以T0=0℃为基础。
5第三章 热电偶在轴承热处理连续网带炉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在轴承生产中,轴承的主要零件——内、外环,滚动体(钢球、滚子、滚针)全部需要热处理,需要热处理的材料约占整个材料的80%。
轴承零件热处理工艺流程图(11PI)如图3所示。
一般来说轴承热处理工艺比较单纯,而且轴承零件形状也简单,但对热处理要求却比较高,对设备也有几点要求:一是加热均匀:淬火炉温差要求10℃,淬火油温度3℃,回火炉6 q:,变成炉5℃。
二是节能:在轴承生产企业,热处理是用电大户,rrPI热处理年耗电量占公司工业用电25%以上,因此加热炉的炉型、结构以及采用材料都必须考虑节能。
三是轴承批量大、产量高,因而要求高生产率,设备成套供应等。
出于这样的考虑,轴承行业大多采用自动控制的高效连续网带炉热处理生产线。
这里介绍热电偶在我国台湾第一大轴承生产企业7rPI热处理连续网带炉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TPl专业生产深沟滚珠轴承,共有4条热处理生产线(中坜厂三条,上海厂一条),台湾厂年产量l 700万颗,上海厂(一期)年产量200万颗。
上海厂生产型号从608到63/28,同时还为NTN等企业代工。
公司的热处理生产线大多是根据其技术合作企业日本NTN生产线自行设计,由台湾三水公司制造的。
上海厂生产线全部从台湾购进,并且生产线组立及全部的控制线路均由台湾三永公司工程师组立、调试,其中热电偶自动控制加热部分是重中之重。
3.1变成炉网带炉在生产中,为保证处理的制品不至于脱碳或其他要求,必须通人保护气体(炉气)。
炉气主要是由天然气(75%甲烷)与空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触媒及高温(1 050℃)的作用下,产生的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而这个反应的容器以及相关的控制设备称为变成炉。
变成炉加热温度很高,这里选择K_TYPE铠装热电偶,并选择相应的补偿导线。
而且这个热电偶还装有sensor用来显示和控制生成炉气的成分。
63.2淬火炉与回火炉淬火炉是热处理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它的控制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
淬火炉分为4个区,分别由4个热电偶来自动控制加热器。
在生产中,第一区设定温度为830℃,第二、三、四区设定温度为850℃。
考虑到淬火炉的高温、传感器的热反应时间等因素,选择测量范围为0℃一1 000℃K—TYPE 热电偶。
热电偶安装在网带炉顶部每个区的中间,炉内温度及气氛用搅拌风扇来均匀。
轴承热处理采用低温回火。
回火炉分为3个区,每个区的设定温度为180℃,分别由3个热电偶来控制。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0℃~300℃T—TYPE铠装热电偶。
同淬火炉一样,每个热电偶通过补偿导线连接到电器控制柜的温度显示及控制仪器上。
仪器内部有冷端温度自动补偿线路,可以设定加热温度,报警温度上下限等参数。
3.3淬火油槽与中洗(Ⅱ)及防锈油槽制品经过淬火炉加热保温一段时闯后,需要通过介质快速冷却来改变制品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制品的机械特性和满足产品品质要求。
考虑到轴承热处理要求较高(采用谷立思公司热处理油),油槽的温度须保持在1lO℃±3℃。
油槽控制在这个温度,可以有效提升制品光辉度.降低“喇叭口”不良品,控制制品的硬度、圆筒度、真圆度。
这里选择灵敏度高、测温范围小的ⅢPE铠装热电偶(O℃~300℃)来控制油槽的8支加热器。
经过淬火处理后的制品温度保持在100℃左右的高温,而且制品上有残蟹的热处理油,在进行回火之前,须对制品进行清洗(2次清洗)。
又考虑到,淬火处理后,制品内还有较多的残留奥氏体,为降低残留奥氏体,须对回火前的制品作低温处理(30℃)。
因此在中洗(Ⅱ)处,把温度控制在30℃以下。
采用T_TYPE铠装热电偶控制制冷机。
考虑到后续生产的时效性,回火后的制品须经过防锈处理,也就是让制品经过防锈油槽。
防锈油是由7701和煤油按比例勾兑而成,易挥发。
再者,回火出来的制品温度在170℃.180℃,使得防锈油更易挥发。
从经济角度考虑(770l价格昂贵),应把油槽温度控制在30℃以下。
这里同样采用T一7rYPE铠装热电偶控制制冷机。
7第四章自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五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就有了现在我们所讨论的传感器。
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
“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被全世界公认。
传感器源源不断的向人类提供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8参考文献[1]钱显毅,唐国兴.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钱显毅.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徐湘元.传感器原理与及其信号调理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张文娜,叶湘滨.传感器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祁树胜.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0[6]郑伟,向明东,陈伟昕.热电偶精密技术的发展方向,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2年第4期(5)[7]井娥林,曾光宇,王晓霞,刘霞.热电偶在轴承热处理连续网带炉自动控制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卷第21期(5)[8]钱显毅,唐国兴.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Race.ST.Standard Method of THERMAL EMF TEST OF SIGNLE THERMOELE MATERIALES BYCOMPARISON WITH A SECONDARY STANDARD OF SIMILAR EMFTEMPERATURE PROPERTIES,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1978-207-72[10]John Wiley. Sons.Thermocoupl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 Wiley-IntersciencePublication ,1929[11]王俊杰,曹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