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作品集》读后感

合集下载

《三毛文集》读后感范文

《三毛文集》读后感范文

《三毛文集》读后感范文《三毛文集》读后感范文三毛文集读后感范文一对于三毛这个人我以前是这样认识的:原名陈平,是一名台湾女作家,死于自杀,仅此而已。

后来才陆续听说了一些关于她的故事,然后知道这样一件事情,但不知道其真实性是否有多少。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一个花瓶摔到地上然而,瓶子完好无损!她感到很奇怪又试了一次,还是这样;后来,她把她的丈夫荷西叫来再把瓶子再摔一次,这一次没有奇迹发生瓶子碎了。

当时我就感到很奇怪了,于是就决定好好的读读她写的文章,也许可以看到一些我想要的东西。

在市面上的地摊上有很多种版本的书,(盗版的)我都没有去看它,我认为这是对作者的一种起码的尊重,而且盗版的书籍会误人子弟,看多了对眼睛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直到今天才在书店里看到我自认为是正版的《三毛文集》看到她写撒哈拉沙漠的空旷,恶劣的气候,还有许多奇怪的民族风俗,那情那景虽说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在睡午觉的时候感到全身发热好像此时的我就置身与沙漠之中,好多看到的人物都出现在梦境里而我居然还和他们谈话!天气与昨天相比之下是有点上升了,但这种感受是我从来就没有过的。

前天晚上的夜班让我深感疲倦了,可是我仅仅睡了四个小时然后就怎么也睡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我只好起床吧,把那些剩下的部分看完了。

我很佩服三毛的毅力和那种让人难以想象的结果,使她平凡的人生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她和荷西的爱情是很让我羡慕的,能有一个如此有魅力的男人深爱着她,可以说她应该感到很幸福了!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对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虽然,荷西比她小但这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两人的情感的沟通。

他们真挚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也许正因为这样三毛在荷西死后的数个月里都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父母亲也一直很担心她会自杀,她也作了承诺:我不自杀!可是后来还是自杀死了这让我很痛心。

料想一下,如果一个彼此之间有着深厚感情的朋友死了我也会很伤心的,更何况那是她丈夫呢?就像当年钟子期和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一样!看到最后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以前也曾经看过三毛的作品,知道她去过沙漠。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三毛作品集》读后感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毛作品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1看完了三毛的作品集,觉得三毛是个极有传奇色彩的女子。

虽然从图片中看出三毛并不是个漂亮艳丽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闪闪发光。

可亲可敬中透露出的气质之美一度让我赞叹不已。

然后我认识了荷西,那个等了三毛6年的男人!我一直以为荷西长了一幅娃娃脸,比三毛小4岁,带点稚气,然而从网上搜到的照片却是一个大胡子!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完四年的大学,服两年兵役,六年后我人便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后来荷西的死,让我心情沉重。

原本多么浪漫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从《撒哈拉的故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认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真的会笑,会哭,会难过得心疼。

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让我悟彻,让我悲痛。

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很真实,纯朴又不缺乏幽默。

她与荷西的爱情简单、朴实。

也许是我还年轻,再也想象不出会有比他们爱的更疯狂的夫妻了!我真的惊异,六年来,竟日日如新婚,分离半晌就相思难耐。

不是春花秋月,缠绵细语,而只是平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饭、洗碗、吃饭、劳动、看夕阳、吹海风------两个人真想融为一体,永远都不要分离。

这样深刻的感情,为什么要让一个人先走呢?为什么要留下一半去忍受活着的煎熬?我能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痛苦。

如此善良、温柔、和气、孝顺的三毛呀!老天不公,为什么要让她去独自承担这切肤的绞痛,即使她说“愿意”......一如三毛的为人,简单是真,平凡是实,那种天荒地老的感觉让人心底为之震撼:虽然它不轰轰烈烈,虽然它也没有什么浪漫可言。

但是,打动人的就是为种平凡中所显露的真实。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1000字).docx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1000字).docx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第一次接触到三毛,是在一次很偶然的时候。

当时闲来无事的我,翻了翻家里的书柜,里面放了不少妈妈年轻时看的书籍,然而这本页脚泛着淡黄的《三毛作品集》引起了我的注意。

“三毛”?!这不是动画片里的人物嘛?我轻轻抽出书籍,把书递到妈妈面前,嬉笑道:“妈,你年轻的时候怎么也看‘三毛’啊。

”妈妈愣了愣,哈哈一笑:“这‘三毛’可不是你看的动画片里的‘三毛’,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作家,我以前很喜欢她的作品,你也可以去看看。

”从那开始,我开始去了解她。

我觉得三毛是热烈的,敢爱敢恨,乐观的。

她的一生,其实是一段艰难跌宕的旅程。

但她总靠着内心一份热烈的执着,坚定而不屈的走完一段段路途,乐观的欣赏沿途的风景,坚持走到最后,而她用语言的魅力来描绘她所看到的美好,感染着她的每一位读者。

三毛教给我们的,便是在挣扎时,依旧要记得抬头,看漫天灿烂的星光。

三毛是一个传奇女子,她几乎走遍世界的勇敢,给人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感,她虽不是男子,却胜似男子,随处流浪,四海为家。

透过照片,三毛长发飘飘,脸上时常挂着爽朗的笑容,长得虽不是很漂亮,但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无不吸引着我,打眼看过去,便知道是一个洒脱,自由的女子。

作家贾平凹曾这么评价过三毛:“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

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看过三毛作品的人都应该记得,她在大沙漠中造出的那个家。

在《撒哈拉的故事》里,三毛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即使沙漠中,物质匮乏,生活贫瘠,她也可以在那里找到产生愉悦和陶醉的事物,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的作品,很多源于爱情。

她一开始与一德裔男子相恋,但在结婚前夕,未婚夫突发心脏病,猝死。

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2篇)

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晚上大约九点多时,我和爸爸、弟弟刚从超市回到家,弟弟打开电视,爸爸发现一部电影《三毛流浪记》开始了,我们就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三毛流浪记》来。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三毛遇到了一个小偷的老板。

那个老板把三毛带回家,给他吃饱了,穿暖了,就让他和老板的徒弟们一起去做扒手。

三毛不愿意,老板就逼他。

老板和他的妻子带着三毛装作是一家三口的样子,去买布料(其实是偷)。

老板娘拿着一块很大的布料像是在看它的质量和花纹,其实是用它把自己作案的过程挡住,然后就把布料往自己的大衣和三毛的大衣里塞。

最后人家发现了他,三毛差点儿就被抓住了。

第二个就是一个女的领养了他,结果在一次聚会上丢尽了脸面,就不要三毛了。

最后三毛还是过得很幸福。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的确,在当时的旧社会,是有很多这种中国孩子是这么过日子的。

他们抢吃、抢位置,干活也要抢。

而且,如果不大的孩子来,他们会打他。

三毛刚开始就被打了。

当时的苦日子,是现在的儿童不敢想象的。

我们现在很幸福,有吃有穿有喝有玩,什么都不用愁,不用担心。

可旧社会的孩子们并不是那么好,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三毛看到有人在贴广告,就喝那个沾广告纸在墙上的米糊,被人发现了,毒打了一顿。

那时候的米糊都能充充饥。

不要身在幸福中,却什么都以为不好啊!2024年三毛全集心得体会(2)《三毛全集》是一部我非常喜爱的作品集合,其中包含了三毛的许多经典作品。

在2024年,我有幸重新阅读了这部作品,并对其进行思考和体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和感受,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的方向。

首先,我想谈论的是三毛的写作风格和文笔。

三毛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她善于捕捉和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环境的美丽与残酷。

她的文笔细腻而深情,让人读起来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每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

尤其是在她描述大自然和动物时,总能给人带来一种震撼和共鸣。

例如,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描述了沙漠中的美丽景色和艰苦生活,让人不禁为这片荒凉的土地而感到敬畏和敬重。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15篇)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15篇)

《三毛(sān máo)流浪记》读后感(15篇)《三毛(sān máo)流浪记》读后感(15篇)《三毛(sān máo)流浪记》读后感1三毛四处流浪,他见小羊有母羊疼爱,小鸡有母鸡照顾,小狗有母狗喂养,可是自己却孤独一人,他抱起小狗想亲亲它,母狗扑上来,吓得三毛爬上树上来。

她看见鸟妈妈喂鸟宝宝食物(shíwù),三毛流下眼泪。

三毛看见河对岸有一个可以生活的小镇,他就下河里去了,三毛还没有游到河中央已经淹没了他的嘴巴,三毛大喊救命!刚好一个老渔夫经过这里就把三毛救了上来,老渔夫带着三毛回自己家里去,让三毛换了衣服,又让三毛留下来,一天老渔夫交三毛捕鱼,三毛去扔网捕鱼可是三毛脚一滑,网就掉到了老渔夫身上,今天老渔夫捉到两条大鱼,就拿两条大鱼去焕米吃,他叫三毛不要乱跑,等他回来三毛已经不见了,他拿起网到河里捞。

捞到了三毛,一看三毛怀里还抱着一条和他一样大的鱼,回去的时候东方和西方的大兵(dàbīng)来到河边都说让自己先过河,老渔夫正在犹豫突然两声枪声响起,两队大兵生了气就开枪杀死了老渔夫,三毛失去了比亲人还亲的老渔夫。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2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三毛流浪记》。

三毛是个生长在旧社会的儿童,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整天在大街上流浪,生活无依无靠。

有一天,三毛非常饿。

他走在一条小吃街上,虽然小吃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美味的食物,但他却没有钱买,只好慢吞吞地往前走。

一路上,各种食物的香味往他鼻子里钻;许多美食浮现在他的眼前,可怜的三毛只能一口一口往肚子里咽口水。

晚上,三毛就睡在马路边,也没有被子盖,冷得他浑身发抖。

后来,三毛到地主家去干活。

地主不让三毛吃饭,三毛只好偷偷地吃地主家的剩饭。

有时候被地主婆发现,地主婆就用鞭子抽打他。

书看完了,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我望着满桌香喷喷的饭菜,好似看到了三毛呆呆的眼神,我真想分一些食物给三毛吃,他多饿呀!现在,我的周围没有“三毛〞,我和小伙伴们生活得很好。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篇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篇

三毛散文集读后感6篇看三毛的书让我感动的地方很多。

有时看到一篇好文章,心中也会产生一些说不出来的滋味,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大家写的三毛散文集读后感来了解了解吧!第一次读三毛,高中刚刚毕业,生命中满是活泼,渴求着对未知的冒险;再一次读三毛,离开大学校园已经五年,历经社会风雨的洗刷,品味着生命的沉淀,只有心依然随着她一起在撒哈啦沙漠快乐的游戏。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的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

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

”这就是荒凉的沙漠、快乐的三毛,她会在下飞机后提着个大枕头憨憨的跟着荷西跑来跑去,因为枕头里装着全部的财产;所有的邻居都会找她借东西,因为她教会了邻居们拖地、用餐具吃饭、涂红药水等;经常有山羊踩塌她家的天窗掉下来,她要抓了绑起来再还给人家,然后威胁说:“下次羊再掉下来我就把它杀了吃掉”,但羊下次还要掉下,她还要给别人还回去;会去考西班牙的驾照,把一百多页的交通规则全背下来和交通警-察捉迷藏……在那个烈日烘烤下的寂寞小镇里,她用心寻找着快乐,如同一株热爱阳光的仙人掌。

今天,我想也许有很多和我一样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一起走到伊犁国税的大家庭中,也都经历着这样的心路历程:从内地到边疆、从喧嚣到宁静。

也许毕业时我们都以为大城市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总觉得新疆偏僻落后,物质贫乏、精神缺失,选择这里是一个失误。

但随着时光一天天的过去,想一想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不能满足只能说明心灵的空虚,找不到快乐只是没有正确的对待生活。

积极的对待生活,让人生充满快乐。

如同三毛在撒哈啦之初也曾经迷惘,我在找到生命的追求之前同样彷徨,直到某日在小店买日用品,看到那个维吾尔族售货姑娘拿着一本学汉语的书,一下子触及了生命的痛处。

基本生存满足以后就该百无聊赖吗?就该虚度光阴虚度年华吗?三毛在漫天黄沙、语言不通的环境之中尚能建成精神的乐园,我们在山青水秀、团结友爱、交流便利的伊犁,或热心工作、或读书学习、或游山看水、或走亲访友,如何不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呢?正如三毛所言,我们要求进步。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1读三毛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受学业的影响,总会找些散文之类的来读,像朱自清,贾平凸之类的,那些都是为任务而读,三毛则是众多书籍中用来放松那一类的了。

现在已经忘了当时读的是哪一册了,想必是撒哈拉的故事,只记得当时三毛书籍读起来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却被其中异域的风土人情所吸引。

那时候我眼中的三毛是一个导游,用她的文字带领我去异国他乡,去感受侠客般的自由。

后来买了三毛的作品集,不过看得很少了。

那时候初中毕业,我还很幼稚。

后来高中,大学是很少看得了。

直到前几个月,回到家恰巧那本书被翻出来。

时隔8年彼时的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工作正不如意之际,再看那本书忽然觉得,三毛,你的命怎么那么苦!看荷西离世的那一段,本想与你执手天涯,相伴一生,可是却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到死神的逼近。

本来爱人死后需要的安慰,接之而来的却是公婆对于财产的觊觎。

在我眼中,三毛是带着面具的,带上面具的她,豪放,洒脱,自由,无拘无束。

可是,三毛小时候是受过严重精神伤害的,面具下的她始终是一个孤独,脆弱迷失在黑暗中的小女孩。

三毛的受的伤害太多,以至于我觉得就算和荷西在一起的日子,荷西也并没有治愈她,只是让她暂时把那个黑暗中的女孩锁了起来。

三毛的字里行间里,总给我一种笑着哭的感觉,尤其荷西死后,三毛已然锁不住那黑暗中的女孩了,甚至那已经变成了恶魔,时时刻刻折磨着她,我想,如果是我,也会选择自我了结,或许比她更早。

内心痛苦的人总是需要麻痹的,身体上的行走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三毛作品集》读后感精选2初读三毛是那本《万水千山走遍》,那时候觉得三毛是个个性不羁爱自由的多情女子,有过很多段生活阅历,也有几段丰富的情感历程,有风一样女子的个性,却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掘强!就在上周接连三天我是一口气读完了她的《撒哈拉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当我一读到那本《撒哈拉》我就沉浸在三毛的沙漠世界里无法自拔。

读三毛有感(精选6篇)

读三毛有感(精选6篇)

读三毛有感读三毛有感(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三毛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三毛有感1我对于三毛的涉猎并不太深,她是一个在文坛上名噪一时的人物,抑或是一个操持着家务的平淡女子。

有关她的评价太多太多,但我均不予理会。

没有看过三毛的照片,但我一厢情愿地把她当成一个美丽的,至少是可爱的女子。

有人把三毛和张爱玲作比,我笑笑,不置可否。

从美到极致的绝色女子沙伊达,到仇恨撒哈拉威人却最终为之送命的沙巴军曹;从为寻求爱舍弃一切的老实伙计沙仑,到被人奴役仍心怀自由的哑奴……,她笔下的人物,似乎都笼着一层阴影,一步步向着可悲的结局走去。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这活不错。

美丽的人,美好的事物,却不一定都有完美的结局。

只因结局的缺憾,便说悲剧没有意义吗?《红楼梦》,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向世人有力地证明: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加撼动人心。

三毛却又不是纯粹的悲观主义者,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个十足的乐天派。

因为看了一张撒哈拉大沙漠的照片,感应到了前世的乡愁,这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贫瘠的沙漠。

只一念之间,却付诸于行动,义无反顾。

初到沙漠,她真切地感到了白手起家的艰难:“我被风沙迷了眼睛,觉得毫无方向。

”她坚持下来了。

用废弃的材料,构筑了一个极格调的家。

从三毛的文字中,我们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记,驼铃声声的悠扬……我的青春没有撒哈拉,从她的作品里,我领悟到一个别样的温柔、袤远、充满活力的撒哈拉。

三毛懂得怎样化苦为乐,她管这叫作生活的艺术。

艺术,对的,三毛学过画,也颇有一点艺术造诣。

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坟场老人雕刻的石头,她花一千块钱如获至宝地买回来。

她懂艺术,所以,她有敏感的心灵和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毛的作品集》读后感
英语教研组张志娜
大学期间,第一次接触三毛的作品,回味无穷。

这个暑假,再一次读了三毛的作品集,觉得三毛是个极有传奇色彩的女子。

虽然从图片中看出三毛并不是个漂亮艳丽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闪闪发光。

可亲可敬中透露出的气质之美一度让我赞叹不已。

然后我认识了荷西,那个等了三毛6年的男人!我一直以为荷西长了一幅娃娃脸,比三毛小4岁,带点稚气,然而从网上搜到的照片却是一个大胡子!后来荷西的死,让我心情沉重。

原本多么浪漫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从《撒哈拉的故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认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真的会笑,会哭,会难过得心疼。

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让我悟彻,让我悲痛。

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很真实,纯朴又不缺乏幽默。

她与荷西的爱情简单、朴实。

也许是我还年轻,再也想象不出会有比他们爱的更疯狂的夫妻了!我真的惊异,六年来,竟日日如新婚,分离半晌就相思难耐。

不是春花秋月,缠绵细语,而只是平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饭、洗碗、吃饭、劳动、看夕阳、吹海风------两个人真想融为一体,永远都不要分离。

这样深刻的感情,为什么要让一个人先走呢?为什么要留下一半去忍受活着的煎熬?我能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痛苦。

如此善良、温柔、和气、孝顺的三毛呀!
老天不公,为什么要让她去独自承担这切肤的绞痛,即使她说“愿意”......一如三毛的为人,简单是真,平凡是实,那种天荒地老的感觉让人心底为之震撼:虽然它不轰轰烈烈,虽然它也没有什么浪漫可言。

但是,打动人的就是为种平凡中所显露的真实。

至于她对生和死的一些看法,曾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经历一些生离死别的事件后,我才终于明白她所阐述的真正含义:生者的痛苦逝者无法体味到,所以宁愿自己死在爱自己的人之后,这样让生者独自承受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

可是三毛最终的选择依然让我觉得有些难过,虽然她已去世多年,我依然喜爱她甚至于崇拜她。

她传奇的一生,没有人可以复制。

看完她的精确细腻,原来人生可以这么精彩。

再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像她那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