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14年上海黄浦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4上海黄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
(《黄鹤楼》)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____,酒旗儿风外飐。
(《水仙子·咏江南》)4、_____?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5、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喻指。
(2分)7、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2分)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课文《陈涉世家》选自《》,作者是西汉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广故意喝醉,以此激怒将尉。
B、陈胜率先杀死将尉,揭竿而起。
C、陈胜吴广智勇双全、配合默契。
D、陈胜吴广封官进爵、不思进取。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014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综合运用汇编

2014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综合运用试题汇编【宝山、嘉定】三、综合运用(11分)《当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中,关于“中学生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态度”问题,有下列调查统计:人数,打括号的数字表示最不喜欢作品的人数。
25. 根据上述表格内容,请你说说关于中学生对于教材中鲁迅作品态度的整体判断(3分)26. 选取表格中的作品之一为例,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角度,阐明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
(请分条写出理由,且不少于两条)(80字左右)(8分)三.综合运用(11分)25.(3分)大多数中学生对鲁迅作品持喜欢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中学生并不喜欢鲁迅作品。
26.(8分)示例:我比较喜欢《故乡》。
原因有以下两条:其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当时环境,萧瑟的氛围让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其二,小说以“我”作为叙述视角,让故事显得更加的真实可信,也便于作者借助“我”的视角来抒发内心感受。
【长宁】三、综合运用(11分)(七)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24—26题。
【材料一】《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期齐国闹饥荒,黔敖(一位贵族)在路旁施舍食物,对一个饥民说:“嗟!来食。
”饥民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
这个饥民最终因饥饿而死。
【材料二】24.梅蒂太太;黔敖;25.由上表可知陈光标做慈善的特点是:连年不断、、。
(4分)26.近期,校学生会准备在校园里为地震灾区举行一次募捐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24.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对方的人格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人受辱的感觉25.范围广泛数额巨大26.要点:(1)紧扣中心(1分)(2)有鼓动性(1分)(3)语言简洁(1分)【奉贤】三、综合运用(11分)25、2011年11月2日,由200余万名群众投票评选的“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正式发布,在北京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
一时激起千层浪,许多地方开始酝酿“城市精神”表述语,有点还打出了“征集令”,百姓们也畅所欲言,纷纷通过网络分享中心中的“城市精神”。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黄浦区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㈠默写(18分)1.水何澹澹,。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4.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 (《孔孟论学》)6.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人名)。
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
(2分)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有沙鸥起舞、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酒旗,条理清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 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考模拟(二模)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及作文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收藏是一种物证马未都①文物兼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属性。
②文物收藏之所以诱人,藏品增值是最直接的原因,再加之中国文物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以个人智力财力精力与之挑战,败多胜少,刺激无穷,这.就使具备一定条件的现代人执着于此,且乐此不疲。
③中国历史上的收藏大都形成于物阜民丰之际。
我们熟知的赵宋皇帝宋徽宗,就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收藏爱好者。
时隔千年,我们仍能读到成书于北宋宣和年间的有关收藏的各类书籍。
徽宗酷爱艺术,不谙政事,做了国家画院院长,却丢了国家。
这让后人对这一段幽怨的历史唏嘘不已,百思不得其解。
这就是收藏的魅力。
我们今天仍对赵宋江山所遗留的书画、陶瓷等艺术珍品怀着崇高的敬意。
对宋徽宗——赵佶本人的艺术造诣也怀着同样的敬意。
他的《写生珍禽图》以2300万的高价拍卖成交。
④2002年春季,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在北京成功地拍卖出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每一个在拍卖现场的人当时都激动不已。
十数人不断勇敢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争先恐后,轮番冲刺。
我在现场,享受着那振奋人心的一刻,所有人对每一次的价格攀升发出惊呼。
一位老者,尽自身全部财力,倾终生对艺术的向往,在1300万高价位勇敢地伸出了自己那只苍老却苍劲的手。
我知道,那是老先生全部的财产。
他用行动阐释着收藏的魅力。
事后,他对我说,那东西(《写生珍禽图》)属于我了一秒钟。
1300万与一秒钟,是老先生酷爱艺术的写照,我甚至觉得他的1300万与成交价2300万相比,前者更让人感动,虽败犹荣。
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浦东)解析

浦东新区2014年中考预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
(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伶仃洋》)3、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阅读诗歌,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历历”的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昔人”是指多年前在黄鹤楼告别诗人的老朋友。
B.“晴川”、“汉阳”、“鹦鹉洲”都是地名。
C.诗人先仰观,再俯瞰,登楼所见之景气象阔大。
D、暮色中的”乡关”之景唤起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惆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8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上文选自史书著作《》,作者是汉代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3分)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上文展现了吴广和陈胜机智勇敢的形象。
B、上文具体反映了陈胜卓越的领导才能。
C、上文反映了秦代统治者的专制与昏庸。
D、上文反映了秦末农民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
公怒,援戈将自击之。
晏子说:“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
2014上海市语文二模定稿权威官方版B卷(含答案)

2014上海市语文二模定稿权威官方版B卷(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2. 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3. 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4. 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爱莲说》)5.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二)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巴山楚水”在诗中是指。
(2分)7.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二十多年的放逐经历,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表达了诗人悲凉、怅惘的心情。
C.颈联表达了诗人要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D.尾联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谢,表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8.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晋代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0.对本文中心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叙述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故事。
2014年上海黄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初三二模黄浦区·参考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白云千载空悠悠2、铁马冰河入梦来3、画船儿天边至4、君将哀而生之乎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远行的朋友(只写“友人”、“朋友”得1分)7、B(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10分)8、(2分,各1分)史记司马迁9、(3分)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亦可。
其他标点符号或没有标点符号扣1分)10、C(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各2分)(1)A (2)D12、(3分)(苏轼)听到古今盛衰的历史,总能说出其中的要义。
13、(2分)出人头地14、(3分)C二、现代文(40分)1(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15、(3分)B16、(8分,每小题4分)(1)原因:打车软件可以看到乘客的目的地,还有加价叫车功能。
(2分)解决方案:规定手机叫车软件不能显示目的地,取消加价叫车功能。
(2分)(2)原因:行驶过程中司机为接单而摆弄手机(2分)解决方案:改进软件设计,在行驶过程中,手机屏幕会变成灰色而无法查看(2分)17、(3分)D18、(4分)示例一:不支持。
作者认为让市场引导打车软件改良和完善,比政府出手管用得多(对打车软件一禁了之,不但扼杀了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还有“懒政”之嫌)(2分),虽然只是早晚高峰禁用(没有全面禁用),但却同样剥夺了一部分人的福利(有违市场调节的原则)。
(2分)示例二:支持。
因为早晚高峰禁用并不是全面禁用,目前情况下有助于改善高峰时段用车紧张的状况(2分),是一种出于道义公正的监管行为,同时也可以使打车软件企业改善设计。
(2分)(强调早晚高峰禁用不同于全面禁用,是一种监管行为;能联系作者在文中没有否认道义公正,并提倡改善设计。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4题(22分)19、(3分,写对一点得1分,写对两点得3分)懂得多、好奇心强(善于发问、质疑)220、(6分)插叙一(4分):家庭教师不许我“吟风弄月”(2分)我誊抄家庭教师修改的文章让母亲评判(我对家庭教师布置与修改的作文不满)(2分)插叙二(2分):名窑碗的来历及我对名窑碗的珍惜。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九年级语文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1683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九年级语文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
(《黄鹤楼》)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____,酒旗儿风外飐。
(《水仙子·咏江南》)4、_____?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5、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喻指。
(2分)7、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2分)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课文《陈涉世家》选自《》,作者是西汉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广故意喝醉,以此激怒将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4.4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2、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酒旗儿风外飐。
(《水仙子·咏江南》)4、?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5、,,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喻指。
(2分)7、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2分)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课文《陈涉世家》选自《》,作者是西汉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广故意喝醉,以此激怒将尉。
B、陈胜率先杀死将尉,揭竿而起。
C、陈胜吴广智勇双全、配合默契。
D、陈胜吴广封官进爵、不思进取。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
嘉祐二年,试礼部。
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注释】①洵:指苏轼的父亲苏洵。
②范滂:东汉人,以清节闻名,不惜以死护名节。
其母亦深明大义。
③修:指欧阳修。
④梅圣俞:北宋诗人。
1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与“吾顾.不能为滂母邪”中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王顾.左右而言他C、顾.野有麦场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⑵与“比.冠,博通经史”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欲把西湖比.西子B、其两膝相比.者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13、请写出本文所含的一个成语:(2分)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从小接受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
B、苏轼以范滂为榜样得到母亲的鼓励。
C、苏轼与欧阳修是同时代的青年才俊。
D、苏轼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让众人信服。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打车软件岂能一禁了之?⑴打车软件拥有开放的定位系统,解决了驾驶员与乘客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乘客打车和出租车运营都变得更为便捷和高效。
而打车优惠补贴这一营销手段的出现,更让“打车软件”风靡一时。
⑵然而,公众还来不及“享受”打车软件带来的便利,一系列问题便随之而来:打车软件需在智能手机上操作,使得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只习惯电话约车的中老年乘客饱受“打车难”的困扰;因为打车软件可以看到乘客的目的地,还要加价叫车功能,出租车司机“挑活”情况加剧;行驶过程中司机为接单摆弄手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为此,有人呼吁政府部门应及时出手,全面禁用打车软件,使出租车市场回归原有的秩序。
⑶手机打车软件并非国内首创,一些国外软件已经运行多年,其经验值得借鉴。
⑷据媒体报道,纽约交通管理部门为了避免司机挑客,规定手机打车软件不能显示客人的目的地。
美国Zab—Cab打车软件改进程序,在行驶时,手机屏幕会变成灰色而无法查看,车停后,司机才能看到附近打车人的所在位置。
在新加坡,司机确定接受订单后,车载顶灯会显示“预定”,即在到达预定地点之前是不会接受路人扬招,而打车软件在此时间段内也不会显示新的订单信息。
英国Hailo软件在打车付款时,除了计价器上的金额,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⑸关照那些不会使用软件而打不到车的人群,确实是一种道义上的公正。
但应当看到,打车软件通过技术提升了运营效率,促进了社会的整体福利。
如果对打车软件一禁了之,看似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要求,其实是剥夺了更多人的福利。
⑹我们还应该看到,目前因软件技术造成的这种障碍并非不可逾越。
请多一点信心,也多一点耐心,随着技术的改进,障碍完全有可能不复存在。
⑺市场天然追求效率,它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让打车软件在市场的引导下进行改良和完善,比政府出手管用得多。
而政府应该肩负起监管与服务的职责,如果对打车软件简单地一禁了之,不但扼杀了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还有“懒政”之嫌。
【附】:新浪网开展的网络调查结果(截图)15、下列与文中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是()(3分)A、打车软件有利于提升运营效率。
B、打车软件扰乱出租车市场秩序。
C、改良打车软件可借鉴国外经验。
D、软件技术的障碍是可以逾越的。
16、请根据下列打车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8分)⑴出租车司机“挑活”情况加剧。
原因:解决方案:⑵出租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上升。
原因:解决方案:17、以下是从新浪网的调查结果中提取的数据。
其中,可用来支持本文第⑸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48.7%的网友支持上海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
B、51.3%的网友不支持上海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
C、54.8%的网友用过打车软件。
D、55.1%的网友认为打车软件带来更多便捷。
18、你认为本文的作者是否会支持“上海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请说明理由。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4题(22分)童年随之而去⑴不满十岁,我已知“寺”、“庙”、“院”、“殿”、“观”、“宫”、“庵”的分别。
⑵我随着我母亲和一大串姑妈舅妈姨妈上摩安山去做佛事。
将近山顶的“睡狮庵”,我问道:“就是这里啊?是叫尼姑做道场啊?”母亲说:“不噢,这里的当家和尚是个大法师。
”我更诧异了:“那,怎么住在庵里呢?睡狮庵!”⑶庵门也平常,一入内,气象十分恢宏,俨然一座尊荣古刹。
我目不暇给,忘了“庵”字之谜。
母亲是为了祭祖,才来山上做佛事,说是要七七四十九天才功德圆满。
⑷最后一天,我跪在大殿里捧个木盘,静等法师念“疏头”①。
屈膝在袈裟经幡丛里,我却对站在右边的和尚的吟诵发生了兴趣。
⑸“……唉吉江省立桐桑县清风乡二十唉四度,索度明王侍耐唉嗳啊唉押,唉嗳……”⑹我又暗笑了,原来那大大的黄纸折成的“疏头”上,竟写明地址呢,可是“二十四度”是什么?……因为胡思乱想,就不觉到了终局。
我奔回来向母亲交差,还得意地说:“这疏头上还有地址,是寄给阎罗王收的。
”⑺没想到围着母亲的那群姑妈舅妈姨妈们大事调侃:⑻“哎哟!十岁的孩子已经听得懂和尚念经了,将来不得了啊!”⑼“举人老爷的得意门生嘛!”⑽那举人老爷,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的家庭教师。
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
”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
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⑾我怕作文章,老夫子出的题,常令人不知所云。
于是,我只好瞎凑,凑一阵,算算字数,再凑,凑到将近两百,“轻舟已过万重山”。
等到卷子发回,朱笔圈改得“”,我又羞又恨,既而又幸灾乐祸:也好,老夫子自家出题自家做,我去其恶评誊录一遍,备着母亲查看——果然,一日,母亲阅毕,微笑道:“也亏你胡诌得还通顺,就是欠警策。
”我心中暗笑老夫子被母亲指为“胡诌”,没有警句。
⑿上船,回家啰!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和尚住在尼姑庵里?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⒀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蓦地跳起:“碗!”⒁那碗却有来历。
我起初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
母亲说:“这是越窑,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
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
不料还是忘了。
⒂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母亲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小伙子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⒃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那船夫终于奔近来,憨笑着伸手入怀,掏出那只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
捧着,走过跳板。
⒄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②,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
我独自靠前舷而坐。
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⒅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向船后渐远渐远……我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⒆母亲出舱来,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⒇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那时,那浮氽的碗,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注】①疏头: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
②欸乃(ǎinǎi):象声词。
摇橹声。
19、第⑵段中“我”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简要回答。
(3分)20、本文两处运用了插叙,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6分)插叙一:(4分)插叙二:(2分)21、“调侃”的意思是用言语戏弄、嘲笑。
第⑻⑼段的话分明是赞美,为什么“我”却认为是调侃?(3分)22、在第⑾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句()(3分)A、人面桃花相映红B、淡妆浓抹总相宜C、满面尘灰烟火色D、烟波江上使人愁23、第⒄段主要运用了描写。
此描写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24、对第⒆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是()(4分)A、母亲感到可惜,希望“我”以后不要再这么粗心。
B、母亲安慰“我”,并感叹拥有和失去是人生的常态。
C、母亲批评“我”,让“我”懂得要爱护珍贵的东西。
D、母亲认为好东西可以与别人分享,以此宽慰“我”。
三、综合运用(11分)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