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B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上海闸北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文档资料

2018年上海闸北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文档资料

上海闸北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闸北区初三语文模拟测试卷(2018、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1. 会当凌绝顶,。

(《望岳》)2. 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3.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4.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5.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 芳草鲜美,,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孤蓬”在诗中指(2分)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山”“白水”点明送别的环境很清雅。

B.“浮云”“落日”既是眼前之景,也比喻诗人自己。

C.“班马鸣”以马写人,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D.此诗情景交融,画面生动,感情真挚。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9. 选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待日出时,由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

B.日出时,抓住色彩变化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在日观亭看远古的石刻,许多都磨灭消失了。

上海普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资料

上海普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资料

上海普陀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3、,一览众山小。

《望岳》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青玉案元夕》5、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6、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历历”的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直接表明了此楼临江而建的特点。

B、颔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C、颈联写出了诗人放眼望去,江上的景色凄美动人,令人伤感。

D、尾联表露了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使诗意重归于开头渺茫的境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9、《陈涉世家》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先交待吴广取得了众士卒的拥戴。

B、其次写吴广运用激将法一人力杀两尉。

C、接着写陈吴二人抓住时机动员众人起义。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一)默写(15分)1.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5.亭亭净植,。

(《爱莲说》)(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不已,曰:..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2分)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之物而强假焉..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C.而惴惴焉摩玩..也..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上海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文档资料

上海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文档资料

上海杨浦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学业效能实证研究”学习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2018.4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其五)》)2.此地一为别,。

(《送友人》)3.,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二)阅读《一剪梅》,完成7-8题(4分)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7.“玉簟”的意思是。

(2分)8.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独上兰舟” 突出了诗人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

B. 上片虽无一个“愁”,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愁思。

[来源:学科网]C.“才下眉头”两句把诗人的相思之苦表现得真实形象。

D.下片则是句句直抒相思与别愁,语言皆浅近明白。

(三)阅读语段,完成9-11题(8分)出师表(节选)○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2)臣本布衣()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1. 第○1段引出的一个成语是;第○2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诞僻○1 ,好游于酒。

上海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资料

上海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资料

上海徐汇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试题预览:200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学能测试2018.4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50分一、文言文(共42分)(一)默写(18分)1.会当凌绝顶,。

(《望岳》)2.,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4.,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5.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6.殚其地之出,(《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万籁”在诗中指的是。

(2分)8.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分)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9.以上语段选自于汉朝所著的《》一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苟富贵,无相忘11.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句中可以看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2分)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①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还:通“环”,环绕。

②贾:通“价”,价钱。

1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项。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区2018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题语文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诏令徒属曰B.神情与苏、黄不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D.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附答案)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3.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4.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5. ,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哪个地方的刺史时所作?()(2分)A.杭州B.苏州C.徐州D.扬州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水面初平”表明湖水丰盈,勾勒出暮春之景。

B.“乱花写出暮春时节杂花稀少、稀疏的特点。

C.“没马蹄”表明杂草繁茂,把马蹄子都遮住了。

D.“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表明诗人流连忘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俟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8.《陈涉世家》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0.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②年间,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

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迎于郊。

2018届上海黄埔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8届上海黄埔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解析

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9小题,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蓬蒿.(gāo)谮.害(zèn)鲜.为人知(xiǎn)相形见绌.(chù)B.静谧.(mì)狡黠.(xiá)面面相觑.(qù)恃才放旷.(kuàng)C.慰藉.(jí)剽.悍(biāo)如法炮.制(páo)风雪载.途(zăi)D.拂.晓(fó)炽.痛(zhì)如坐针毡.(zhān)文绉.绉(zō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斑斓不屑置辩苦心孤诣断壁残垣B.诘难头晕目炫有例可援销声匿迹C.佝偻藏污纳垢眼花瞭乱怨天尤人D.推祟骇人听闻怦然心动仙露琼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孤独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王鹤同学批评同学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C.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D.对于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出并纠正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境。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休。

5.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的一项()(2分)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是河北人,现代作家。

著有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九三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2.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3. , 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4.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末句中“伊”字含义丰富,既可以理解为,也可以理解为。

(2分)7.对词中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伫倚危楼风细细”写出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因没有遇上熟识的人交谈,故没人理解他的“凭阑意”。

C.“强乐还无味”写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

D.“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B.作者选择与古人不一样的登山路线,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天门。

C.“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仅一句,就写出了登山途中的艰险。

D.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顶晚景图。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荀巨伯以德退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③败:毁弃。

④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⑴子令吾去.去()⑵而敢独止.?止()1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A、荀巨伯远道来给生病的朋友治病。

B、荀巨伯远道来看朋友,却生病了。

C、荀巨伯远远地看见朋友生病了。

D、荀巨伯远道来探望生病的朋友。

13.文中表现了荀巨伯的品质。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8分)你是“低头一族”吗?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明明坐在一起,你却埋头玩手机。

”这是微博上很火的一话。

当手机主宰你的生活步调,成为“低头一族”,你该小心,或许你已经被它“绑架”了。

②全球十大市场调查公司之一思纬市场研究公司在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调查后发现:有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1/4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重要,2/3的受访者在睡觉时不会关机,超过1/3的人表示“离开手机无法生活”。

按照全球60亿手机用户来计算,目前至少有20亿人每天和手机“捆绑”着过日子。

记者根据工信部2012年4月公布,中国手机用户突破10亿,通过计算,中国和手机“捆绑”在一起的人约占到3亿。

③医学专家指出: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对于软组织、脑血管供血以及颈椎骨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出现上述症状的年龄段明显提前。

原先只发生于四五十岁的年龄段,而现在已经出现在中学阶段。

长时间低头,会导致颈部肌肉弹性和柔韧性下降,脊背部肌肉疲劳,出现颈部僵硬、不灵活,感到酸胀不适,甚至会导致肌肉劳损,大脑供血量受影响。

如果大脑供血长期受到影响,就容易出现记忆、头脑、视力、睡眠等症状。

④更为可怕的是,青少年长久地被手机捆绑,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失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客人来访自玩手机”“同桌吃饭各玩手机”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一位中学生非常苦恼地说:“这几年来我总是低头玩手机,即使有亲戚朋友来,说不上几句话,就低头玩手机。

现在我想融入这个社会,但是我发现我完全不会与人交流了,跟别人交谈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算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不会表达。

”还有一位中学生更是痛苦不堪:“我仿佛中了邪一样,怎么办?前两年沉迷于手机,把自己封闭了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我意识到不对了,我想走出来,可以前那种状态好像再也回不来了,每天朦朦胧胧头脑晕晕的,严重影响了我。

我该怎么办?现在真的好烦好烦啊!”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啊!⑤此外,心理专家也指出,手机的功能使得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增加,当你没有了这种工具,就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必将会给人的身心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⑥面对“低头一族”,国内外均有专门的应对之策。

在英国,16岁以下的孩子被禁止使用手机。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将走路时玩手机定性为“危害公共安全”,一经抓获,当事人会被罚款120美元;而美国爱达荷州对走路玩手机者的处罚金额为每次50美元。

⑦为了健康地阳光地成长,我们绝不能让手机“绑架”,绝不做“低头一族”。

14.第①段画线句中“绑架”在文中的意思是。

(3分)15.第②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4分)16.依次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应是(3分)A.晕胀模糊减退不良B.不良减退模糊晕胀C.减退晕胀模糊不良D.模糊晕胀减退不良17.沉迷于手机主要的危害有:⑴;⑵;⑶。

(6分)18.第⑥段提供了英美等国针对“低头一族”的应对之策。

请你也提一个适用于我国的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讲台①偌大的教室,讲台上有两个话筒,我一个,学生一个,我上课喜欢和学生互动。

上讲台的学生,戏称为我的“助教”。

胆小(qiè)弱的,往往不敢上来。

那一天,我就遇到一个。

②她叫小佳,四年级的女生。

我一连叫了几声,就是没人答应。

我一看,一个坐在后排的女生面孔发白,无比紧张地看着我。

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个胆小的孩子,也许从没上过讲台。

我立刻缓和语气,又叫了一声。

她低下头,不敢看我。

我索性走下讲台,来到她的面前。

我知道,这一次上讲台对于她意味着什么。

我的语气从来没有这样柔和:“小佳,走,别怕。

”她纹丝不动,手紧紧抓住了课桌,好像我要拉她似的。

我依然不恼不火,俯下身,几乎贴着她的耳朵,小声说:“没关系的,说两句就下来。

”我明白,只要她能上去,就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这时,全班学生都齐刷刷地望着她,有同学还鼓起了掌。

我拉着她的手,她的手冰凉,手心湿漉漉的。

“看,大家为你鼓掌呢。

”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她把课桌抱得紧紧的,居然流下眼泪,哭了。

③可以说,我把一个老师足够的耐心和浑身解数统统使了出来,毫无效果。

执着是我的秉性,我又热血沸腾了,对着全班发誓:“一个月内她不上讲台,我就不做老师!”④几天后,我去家访。

她低头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我送给她两本我自己写的书,她高兴地接受了。

她妈说,老师送你这么好的书,不说声谢谢?她迟疑片刻,终于小声说:“谢谢。

”我临走,故意说,不送送我?她没吭声,但还是拉着她妈的手,送我到电梯口。

我又说,帮我叫一辆出租车,好不好?这下,她很起劲,奔到小区门口,很快拦了一辆。

我上车后,她朝我挥挥手,说:“张老师,再见。

”这一次,没人提醒。

⑤接着几次课,我没叫她,下课后故意来到她面前,翻翻她手里的书,问,好看不好看?瞧瞧她的花裙子,说,谁买的?我发现她不是不能说,不会说,而是不敢说。

她和同桌的女生说得有滋有味呢。

⑥一个月很快到了。

说真的,我实在没有把握。

如果像过去一样,岂不让大家难堪?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叫道:“小佳,请上台。

”她似乎早有准备,低着头,脸红红的,像要哭出来。

我走下讲台,来到她面前,赔着笑脸说:“张老师的命运全在你手里啦。

你不上去,我就不能做老师了。

”她紧闭嘴唇,脚就是一动也不动,眼泪也要流下来。

我明白,这对于她何等艰难,台下有黑压压的一片人啊!我使出极度的耐心,握住她的手,满腔热情地说:“拉着张老师的手,大胆往前走!”⑦啊,她稍一犹豫,看我一眼,慢慢站起来了!她拉住我的手,终于走上了讲台。

顿时,课堂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走上讲台,我不忘调侃一句:“谢谢小佳小姐,我又可以做老师了。

”这时候,我已经浑身是汗。

⑧两年后,小佳妈妈告诉我,小佳成了中学广播站主持人;去年,她妈又告诉我,小佳在澳洲进修媒体专业。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qiè)弱20.21.第⑦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请作简要分析。

(5分)22.第⑧段与本文标题《讲台》是否游离?请简述理由。

(4分)23.下列对本文主旨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美了老师对学生的耐心与鼓励。

B.反映了治疗学生心理障碍的艰难。

C.表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D.启示老师对学生要耐心、善引导。

三、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4——26题(10分)材料一去年下半年以来,共享单车在各地快速走红。

记者调查数据显示,共享单车学生使用率最高。

受访者说出了共享单车具有许多优点;他们的共识是,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1公里方面作用巨大。

(见第24题)材料二在问卷调查“您认为目前共享单车存在哪些主要弊端”这一多选题时,投票者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答案:(见第25题)材料三为了整治共享单车,许多街道成立了一支包括交警部门、市容所、城管中队在内的非机动车管理整治小组。

某学校动员学生拟制了多条宣传标语(见第26题),以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

24.共享单车使用十分普遍,因为使用共享单车具有明显的优点。

请你写出它的三个优点:⑴;⑵;⑶。

(3分)25.你认为眼下共享单车出现一些乱象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其中一项(参见调查表),并说说你这样选择的理由。

(4分)26.为了管理共享单车,学生们拟制了下列宣传口号。

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制定综合管理措施,合理布设停车数量。

B.提高使用人员素质,文明规范实现共享。

C.管理职责当属企业,若有违章处罚企业。

D.整治违章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绝不放任。

四、作文(60分)27.题目:这件事我终于做对了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参考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