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发展社会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试题课程代码:002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A.结构过程B.个体过程C.人际过程D.团体过程2.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A.麦独孤B.冯特C.弗洛伊德D.荣格3.“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的观点。
【】A.人本主义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主义理论4.在理解行为的途径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强调【】A.心理状态B.人格特质C.行为预测D.社会变量5.强调个体的行为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理论是【】A.角色理论B.诱因理论C.生物理论D.认知理论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特点的是【】A.强调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B.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C.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D.强调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7.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1【】A.正性偏差 B.晕轮效应C.整体印象D.第一印象8.“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A.自我图式B.自我概念C.自我觉知D.自我确认9.以下选项中关于“自我检控”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B.故意低估自己的成就和贡献C.为自己预期的失败事先准备理由D.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讨10.我们常常认为毛泽东有魄力、有勇气、百折不挠,这实际上指的是一种【】A.个人图式B.团体图式C.角色图式D.自我图式11.根据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进行归因,则李四是【】A.内因B.刺激物C.行动者D.环境背景12.以下关于遗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决定个体人格发展B.环境提供发展空间C.环境能改变遗传因素D.遗传和环境互不干扰13.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A.服从——认同——内化B.认同——服从——内化C.内化——服从——认同D.服从——内化——认同14.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方面的因素的是【】A.卷入程度B.吸引力C.可靠性D.分散注意15.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社会现象B. 社会问题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过程的目的是:A. 学习社会规范B. 形成个人身份C. 适应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社会结构的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主要形式包括:A. 经济分层B. 政治分层C. 文化分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资源C. 社会影响力D. 社会信任答案:A6.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以下哪种因素驱动的?A. 经济利益B. 政治权力C. 社会不公D. 个人情感答案:C7.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和谐C. 保护社会成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是: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播C. 人口流动D. 社会冲突答案:A9. 社会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A. 政府干预B. 社会参与C. 法律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的特点是什么?A. 强调量化数据B. 强调深入理解C. 强调统计分析D. 强调实验控制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帮助个体理解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能够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
2.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所获得的资源和优势。
它能够促进信息流通、增强社会凝聚力、降低交易成本,并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
3. 描述社会问题的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问题通常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持续性,它们对社会的影响包括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不公、社会冲突等。
自考社会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社会变迁B. 社会结构C. 社会行为D. 社会功能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基本功能?()A. 文化传承B. 个性形成C. 社会控制D. 经济发展答案:D3.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语言和符号进行意义的交流,这被称为()A. 社会交换B. 符号互动C. 角色扮演D. 社会影响答案:B4.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分配社会资源B. 维持社会秩序C. 促进社会公平D. 形成社会共识答案:C5. 社会问题的特征之一是()A. 社会普遍性B. 社会冲突性C. 社会紧迫性D. 社会合法性答案:A6. 社会角色的失调包括()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7. 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B. 成员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C. 成员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D. 群体成员具有匿名性答案:D8. 社区服务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提升社区凝聚力B. 促进社区成员的个人发展C. 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D. 增加社区的经济收入答案:D9.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基本功能包括()A. 情感支持B. 经济合作C. 社会化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A. 社会精英发起B. 社会底层群体发起C. 社会不满情绪激发D. 政府机构发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文献法E. 以上都是答案:E12. 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A. 规范行为B. 分配资源C. 维护秩序D. 促进社会变迁E. 促进社会整合答案:A, B, C, E13.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A. 法律B. 道德C. 宗教D. 习俗E. 以上都是答案:E14. 社会化机构包括()A. 家庭B. 学校C. 工作场所D. 媒体E. 以上都是答案:E15. 社会问题产生的因素包括()A. 社会结构的不合理B. 社会价值的冲突C. 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D. 社会成员的个体差异E. 社会变迁的速度过快答案:A, B, C, 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发展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下列吉尼系数中,表示收入分配状况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是( )A.0.2B.0.3C.0.35D.0.42.根据人口过渡理论,“高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描述的是人口发展过程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分之二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死亡率上的差距急剧缩小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出生率上的差距急剧缩小D.发达国家年龄结构比发展中国家年轻4.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要解释的问题是( )A.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原因B.人口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的原因C.人口在农村内部移动的原因D.人口在城市内部移动的原因5.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 )A.物质资本B.人力资本C.技术D.制度6.税收手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A.行政管制手段B.自愿手段C.经济手段D.法律手段7.增值税属于( )A.直接税B.间接税1C.关税D.所得税8.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C.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D.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9.霍夫曼比例是衡量( )A.城市化程度的指标B.产业化程度的指标C.工业化程度的指标D.技术进步的指标10.假设一国的边际储蓄倾向为0.3,边际进口倾向为0.2,那么该国的外贸乘数为( )A.2B.3C.4D.511.下列关于发展援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外国商业银行提供B.偿还期限比较短C.利息率比较低D.一般没有宽限期l2.“由不同国家协调分工,共同生产一种产品”描述的是( )A.垂直国际分工B.水平国际分工C.交叉国际分工D.平行国际分工13.在下列选项中,表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情形的是该国( )A.出口价格上涨,进口价格不变B.出口价格上涨,进口价格下降C.进口价格下降,出口价格不变D.进口价格不变,出口价格下降14.专门对忽视农业的经济理论进行批判的经济学家是( )A.舒尔茨B.刘易斯C.拉尼斯D.费景汉15.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是( )A.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B.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C.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D.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16.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个阶段(大致从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理论特点可以概括为( )A.唯资本化、唯计划化和唯工业化B.唯资本化、唯市场化和唯工业化C.唯资本化、唯计划化和唯农业化D.唯技术化、唯计划化和唯工业化217.成立最早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18.下列有关发展中国家教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共教育费用增长缓慢B.基础教育水平很高C.存在教育“过度”现象D.入学人数增长缓慢19.如果一个人好象在农场里或政府里全天工作,但是他们实际上可能用不着全天工作就能提供相应的劳务,这种情况被称为( )A.公开失业B.伪装的不充分就业C.隐蔽性失业D.自愿失业20.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变量是( )A.创新活动B.资金投入C.人力资本D.制度安排21.发展中国家税收的最重要作用是( )A.为政府进行投资提供资金B.维护公平C.为政府的公共开支筹集资金D.刺激企业进行投资22.按照财政的职能划分,社会救济是财政的()A.救济职能B.资源配置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D.收入分配职能23.流动性最大的金融资产是()A.政府债券B.企业债券C.货币D.企业股票24.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A.让金融部门放任自流B.实施金融肤浅化战略C.实施金融深化战略D.放松对金融部门的管制25.外国私人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于()A.跨国公司B.外国政府C.国际金融机构D.外国私人银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7月自考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系的人的总和。
2.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3.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集体。
4.所谓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5.社会变迁,是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是()。
A.涂尔干B.孔德C.斯宾塞D.韦伯2.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了()。
A.结构功能理论B.交换理论C.冲突理论D.符号互动理论3.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是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关系B.个人的社会行为C.社会事实D.社会4.1922年梁启超在()一文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
”A.《普通文化学史》B.《文化论》C.《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D.《什么是文化》5.在社会化环境因素中,具有特殊价值的是()。
A.家庭B.学校C.工作单位D.大众媒体6.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A.米德B.戈夫曼C.库利D.加芬克尔7.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A.关系结构B.群体的规模C.心理归属D.互动关系8.()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克雷戈。
7月浙江自考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社会学的本土化是一种使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定性研究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3.人口质量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思想道德素质。
4.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_________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_________的过程。
5.米德是_________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在大学里开设社会学课程(或讲授社会学)的人是()A.科尔曼B.哈贝马斯C.涂尔干D.帕森斯2.人格是_________的统一体。
()A.人的个性与社会共性B.需要与满足C.理想与现实D.自我与他我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成长过程划分为_________阶段。
()A.四个B.五个C.六个D.八个4.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_________联结起来进行共同生活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A.社会制度B.社会契约C.社会关系D.其他5._________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单亲家庭6.人际关系理论认为_________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要素。
()A.人B.工作程序C.物质资源D.效率7._________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A.文化制度B.经济制度C.政治制度D.家庭制度8.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区位、经济、文化、组织等五个基本要素。
7月浙江自考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1004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一般地,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的是______,他最早使用了______一词。
2.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剖麻雀”指的是教育社会学中的______。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地______。
3.教育的生产性功能包括劳动力增值功能、______功能和______功能。
4.影响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______、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______。
5.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______位置上的移动。
一般地,教育程度与迁移成______相关。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实施、______,______和高等教育要质量并重。
7.柯尔伯格的______认为性别角色学习本质上是儿童______的一个方面,它是儿童自我动机高度作用的结果。
8.个体社会化是反映______与______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被称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涂尔干,他写了《教育与社会学》一书。
()2.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一般包括选题、计划、实施等阶段。
()3.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也是一项经济活动。
()4.学校是社会中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工具。
()5.在增加教育投资时要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只要保证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即可。
()6.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影响的关系。
()7.奠定社会化基础的是人的童年期社会化。
()8.文化是作为政治经济作用于教育的中介。
()9.青年群体的形成为青年文化的产生准备了物质载体,但青年文化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
()110.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 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
7月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认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A.科学技术B.理论知识C.信息技术D.专业与技术人员2.认为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于是想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的学者是( )A.涂尔干B.孔德C.斯宾塞D.韦伯3.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是( )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B.社会发展计划C.社会现代化D.全球化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A.1982年B.1983年C.1981年D.1984年5.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社会实验方法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6.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7.1891年,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群学”之名的中国人是( )A.严复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8.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
它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雷克斯C.霍曼斯D.帕森斯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指( )1A.文化交流B.文化混合C.文化交往D.文化比较10.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1.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2.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 )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3.相距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5.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0—10人B.0—20人C.0—30人D.0—40人16.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B.专业化程度高C.行政管理效率高D.量才录用17.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利润最大化B.非营利性C.提供公共物品D.是一个独立组织18.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的机制是( )A.股份制公司B.公共部门C.政府D.第三部门19.下列哪种现象是教育制度的负功能的表现?( )A.社会控制B.应试教育模式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20.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社会化功能B.社会保障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经济生活功能221.解释了全貌研究方法的命题是( )A.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B.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C.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D.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22.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工业化水平高B.精神生活丰富C.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23.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发展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认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理性成分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A.埃米尔·涂尔干 B.菲迪尔·滕尼斯
C.马克思·韦伯
D.尤尔根·哈贝马斯
2.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美国成为现代化国家是属于()
A.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B.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C.第三次现代化浪潮
D.第四次现代化浪潮
3.根据帕森斯的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科学革命、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同时推进的整
体化模式的国家有()
A.德国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4.《社会分工论》的作者是_______,此书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发展关系论述的集大成者。
()A.社会学创始人孔德 B.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
C.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D.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5.在社会整合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A.规范整合
B.文化整合
C.功能整合
D.意见和信息整合
6.在城市化发展中,郊区化是人口()
A.向心化运动
B.离心化运动
C.轴心化运动
D.反向心化运动
7.滞后城市化是()
A.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城市化
B.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
1
C.易引发严重的“城市病”现象
D.易引发“农业病”现象
8.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牛顿力学的确立是属于()
A.第一次飞跃
B.第二次飞跃
C.第三次飞跃
D.第四次飞跃
9.知识经济的核心是()
A.把知识当作是生产力要素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B.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重视教育、重视学习、重视创新
D.重视知识产业化
10.公正的依据中,首要的理念依据是()
A.民主的理念
B.平等的理念
C.自由的理念
D.社会合作的理念
11.在公正的基本原则中注重“底线”的意义上来保护每个成员的基本权利的是()
A.事前原则
B.事后原则
C.保证原则
D.调剂原则
12.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正式诞生的是()
A.1962年卡森的《寂寞的春天》
B.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C.布伦特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全球21世纪议程》
13.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推进中,_______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社会力量。
()
A.政府的推进
B.民间的合作
C.科技的发展
D.公众的参与
14.下列_______因素,不属于“内源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A.自上而下的中央政权的推动
B.新兴社会力量的形成
C.现代生产力因素的成长
D.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15.世界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荷兰
C.德国
D.英国
2
16.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出现的两极分化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象,是属于后发现代化的
特殊问题的()
A.错位现象
B.失衡现象
C.畸变现象
D.两难窘境
17.拉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
A.过度城市化
B.过大的贫富差距
C.通货膨胀
D.债务危机
18.有关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A.英国的奥本海默的《贫困的真相》
B.400多年前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C.英国汤森的《英国的贫困》
D.美国的雷诺兹的《微观经济学》
19.各国在制定贫困线时,通常是以_______为测量单位。
()
A.个人
B.核心家庭
C.住户
D.阶层
20.在发展社会学中,巴西社会学家多斯·桑托斯的观点是属于()
A.依附理论
B.世界体系理论
C.全球化理论
D.现代化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的途径来实现。
()
A.政治稳定
B.文化价值
C.经济干预
D.人力资源
E.科技进步
22.在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中,属于按照依附关系即关系式社会分层的是()
A.基于市场关系的社会分层
B.基于剥削关系的社会分层
C.依据权力关系的社会分层
D.依据劳动技术分工的社会分层
E.基于等级关系的社会分层
23.同步城市化模式之“同步”主要是指()
3
A.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呈互相协调
B.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比较一致
C.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数量和经济发展提供的城市就业量大体平衡
D.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基本适应
E.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4.早发型现代化国家普遍存在创新活动发生的共性特征,主要包括()
A.权力较为分散
B.社会结构多元
C.社会动力系统蕴藏于民间
D.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处于活跃状态
E.价值系统鼓励个人自由和创造性
25.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处于欠发达状态。
这种欠发达
是指()
A.生产力水平的落后
B.不同于未发展或不发展
C.是生产力被误导发展的一种表现
D.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水平的低下
E.是处于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下生产力的扭曲表现形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社会分化,一般是指社会有机体伴随着经济现代化过程的推进而日益形成众多的_______
和复杂化的_______。
27.社会发展和社会分化是密切相关,就结构和功能来看,一般说来,传统社会是结构_______
和功能_______,而现代社会是结构_______和功能_______,转型社会其结构是_______和其功能是_______的相互重叠。
28.从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现代化进程来看,_______和_______两大战略并不矛盾。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9.社会发展指标
30.社会结构的组成
31.社会流动
4
32.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的关系。
34.简述世俗化的主要特征。
35.简述可持续性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论述中国城市化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37.试论述对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两难窘境”问题的理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