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结构与印刷性质
(完整版)纸张结构及性能

4、匀度:纤维在纸张中分布的均匀性 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流送介质的流体力学状态、流送介
质的物化特性、纤维的物化特性
纤维的分散因子:相当于纤维长度的球体所含纤维的根数。
5、定量: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
吸湿性对纸张定量的影响。 定量波动主要受匀度和浆料流送设备稳定性影
响。 定量波动对纸张性能的重要影响: 价格 强度 厚度 电学性能 光学性能 平滑度、摩擦因数、表面强度、表面导电率、
氢键结合理论
Brougton和Wang的实验:纸页在水中成型后, 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干燥:正常干燥,冷冻后升 华,用有机溶剂取代水后蒸发。发现后两种处 理后纸页强度都比较低。
Campbell的实验:纸分别用水,甲醇,丙醇三 种液体浸渍,强度降低依次减小。
Nissan的实验:将纤维表面乙酰化,随着乙酰 化程度的增加,纸页强度降低。
纤维有效结合面积、结合键密度、纤维交织次 数、纸页单位体积结合键数量对纸张的各种性 能有直接的影响。
纤维尺寸、几何形状对纤维 结合的影响。
纤维可塑性及润涨性对纤维 结合的影响。
半纤维素对纤维结合的影响
半纤维素使纤维细胞壁的可塑性更好,纤维表面的结合 更为良好。
半纤维素分子由于分子量低,分子链段更为柔顺,使得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通过羟基形成氢键结合更为容易。
部分溶出理论
在溶液中纤维表面高分子链段部分溶解,在接触区域相 互扩散,在溶剂脱除后粘结在一起。
植物纤维表面在水中部分溶解,但不溶于丙酮或非极性 溶剂,所以在水中能形成强度好的纸页,在丙酮和非极 性溶剂中不能形成强度良好的纸张。
醋酸纤维正好相反。
纸页的固化机理
纤维在纸机上沉积成纸页后,随着水分的脱除,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纤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 小,表面张力在纤维之间产生的压强越来越大, 当纤维表面的羟基距离小到2.5-3.5A0以内时, 纤维表面羟基中的氧原子与相邻纤维中的氢原 子形成氢键结合,使纤维之间相互结合,从而 使纸张具有一定的强度。
纸张结构特点及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4 )光 学 特 性
向 选 择 油 墨 吸 收 性 能 好 ,干 燥 固 着 快 的 纸 张 ,这 有 利 于 大 批 量 的 印 刷 ; 在 印 制 精 美 画 册 时 , 印 刷 油 墨
多 选 择 氧 化 结 膜 型 或 挥 发 干 燥 型 , 为 很 好 地 体 现 印
纸 张 的 光 学 特 性 会 对 印 刷 品 的 呈 色 效 果 产 生
说 ,吸墨 性 过 大会 导 致 对 油 墨连 结 料 的过 分 吸 收 ,
印 迹 黯 淡 无 光 泽 ,甚 至 产 生 透 印 或 粉 化 现 象 ; 吸 墨
性 过 小 ,则 减 慢 油 墨 干 燥 速 度 , 易 导 致 印 品 背 面 蹭 脏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根 据 纸 张 的 不 同 的 使 用 目 的 , 选 择 不 同 的 纸 张 。 比 如 在 对 印 品 质 量 要 求 不 高 的 报 纸 业 中 , 一 般 使 用 以 渗 透 干 燥 为 主 的 油 墨 ,我 们 倾
2 纸 张 性 能 对 印 刷 品 质 量 的 影 响
1)平 滑 度
拉 版 的 方法 使 图 文变 形量 与 纸 张 变形 量 达 到 一致 , 使 套 印 更 精 准 。 另 外 , 纸 张 由 于 存 在 两 面 性 ,在 印 刷 过 程 中 会 因 吸 湿 不 均 而 卷 曲 ,这 会 造 成 输 纸 的 困 难 和 故 障 。 因此 ,印刷 前 应 将纸 张 充 分调 湿 ,直至
可 能 在 油 墨 转 移 时 转 移 效 果 不 均 匀 , 使 网 点 形 状 失
真 ,低 密 度 处 网 点 丢 失 受 损 , 高 密 度 处 网 点 并 级 , 这 样 网 点 构 成 的 印 品 必 然 清 晰 度 低 ,层 次 不 丰 富 。
纸张结构及性能

纤维尺寸、几何形状对纤维 结合的影响。 纤维可塑性及润涨性对纤维 结合的影响。
半纤维素对纤维结合的影响
半纤维素使纤维细胞壁的可塑性更好,纤维表面的结合 更为良好。 半纤维素分子由于分子量低,分子链段更为柔顺,使得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通过羟基形成氢键结合更为容易。 Aiken实验:在破布浆中添加木糖可显著增加纸张强度, 而添加乙酰化的木糖显著降低纸张强度。 针叶木的半纤维素对于纤维结合的贡献比阔叶木大。 Klinstedt发现纸张强度与碱溶半纤维素含量更相关,而 与戊糖含量关系不大。 半纤维素含量太高也会降低纸张强度。
水是植物纤维结合的关键
水使纤维润涨和塑化。 水的表面张力可以使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纤维结合得更为紧 密。 水是氢键形成的介质,并且可以破坏纤维之间的氢键。
纸张结构性能
1、两面差
(1)纤维几何特征差异造成的两面差 ◆大纤维未沉积或少量沉积之前,细小纤维 从成型网穿过。 ◆大、小纤维沉积速度的差异。 ◆在成型后由于真空箱或案棍的作用。 (2)染色后两面差 (3)填料引起的两面差
7、平滑度
平滑度表示纸张表面轮廓的粗燥程度。 平滑度影响纸张的手感、书写的流利性、印刷 质量。 影响平滑度的主要因素有纤维的种类、打浆、 网案摇振、网目、压榨、压光、填料、表面施胶、 涂布等。
2、纵横差
纤维在成纸过程中,纤维的排列呈一定的方向 性,造成纸张强度、吸水膨胀、断裂伸长率也 呈一定的方向性。 主要是由于浆速和网速的差异造成。 园网纸机的纵横差大于长网纸机 长网纸机纸张网面纵横差大于毯面 判断纵横向的几种方法: ◆肉眼判断 ◆改变纸的水分,纸张的变形 ◆抗张强度差异 ◆耐破破坏裂缝方向 ◆挺度差异
若干常见工程材料的裂断长比较
纸张的性能

总结
一、基本组成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填料 胶料 三、纸张的基本结构 纵向和横向 正面和反面
纸张的性能 1.物理性能
厚度
平滑度 紧度
耐折度
2.力学性能 伸缩率 光泽度
挺度 撕裂度
耐破度
抗张强度
3.光学性能
透明度 白度
表面强度 掉毛 掉粉
纸的化学性质 湿度 灰分 吸湿性能
耐久度
Bye Bye !
六、纸的光学性能 纸的白度指的是纸张的洁白程度是对可见光在所有波长范围 内均匀漫反射的总反射率。
不透明度
光泽度
白度
其他光学性能也与反射率有关。
七、纸的表面强度
即纸张表面各个部分的结合强度。
纸张为什么会出现掉毛现象?
八、纸的化学性质
1.纸的含水量 纸张的水分一般在4%-8%左右。水分过低,纸张发脆,易破裂; 过高,会使印刷油墨难于干燥等。 2.平衡水分
当存放的纸张其吸湿速率与脱湿速率相等,并保持 动态平衡时,此时纸张所含有的水分。
3. 湿度 即表示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或水蒸气。 分为: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饱和湿度三种 注:平时我们所说的湿度是相对湿度 4.纸的吸湿性能 即纸张吸水和脱水的特性 吸湿性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水分升高耐折度和撕裂度增强 水分升高抗张强度和表面强度下降 (水分会影响纤维间的氢键) 5.纸的灰分 指的是纸张燃烧后剩下的白色无机残留物。
平滑度 …….
五、纸的力学性能 抗张强度:单位宽度的纸断裂前所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 伸缩率:是以纸断裂前一瞬间为参考 耐破度:纸张在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均匀增 大的最大压力 耐折度 挺度(抗弯曲的能力) 撕裂度:是指撕裂一定长度的纸页所需的力 分为:内撕裂度和边撕裂度 (内撕裂度:是指先将纸张切出一定长度的裂口,然 后测量从裂口开始,撕裂一定距离所需要的力)
第三章 纸张的基本物理性能

3-1 纸张性能概述
四、纸张的分类
1. 纸与纸板
分类依据:克重G(g/m2 ),厚度D(mm) 一般规定:
▪ 纸:G<200 g/m2 或 D<0.1 mm ▪ 纸板:G>200 g/m2 或 D>0.1 mm
例外:有些产品虽然达到 200~250 g/m2 (白卡纸, 涂料纸)习惯上仍称为纸。
纸张常用开法图示
对开(A1)
8开(A3)
4开(A2)
32开 (A5)
16开(A4)
64开 (A6)
二分法
18开 9开
3开
24开
48开
12开
6开
三分法
3-2 纸张的基本性质
一、定量
概念: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以g/m2表
示,又称为“克重”,是纸张规格的基本度量。
计算:
G
W总
W总
S总 S单N总
( g/m2 )
② 印刷平滑度影响纸张的着墨的均匀性;平滑度差的纸张, 对于印品的实地会造成印刷密度不匀,对网点部分会造成 网点丢失,影响图像的层次再现。
③ 印刷平滑度影响印刷品的光泽度;平滑度高的纸张着墨后 易形成平滑的墨膜,从而提高印品的光泽度。
注意:增大印刷压力、墨膜厚度可适当改善由于平滑度不 足而造成印品质量下降的情况。
② 适量提高打浆度可增加纸张的平滑度,增加湿 压和压光程度都能改进平滑度;
③ 涂料纸的平滑度相对较高,与其涂料的性质及 涂布工艺相关。
3-4 纸张的油墨吸收性能
纸张的多孔性是其吸收油墨的基础,纸张的油墨吸收性能是 影响印品质量的重要印刷适性指标。
一、油墨接受性能与油墨吸收性能
1.油墨的接受性能:指纸张表面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机上 压印瞬间接收转移油墨的能力。
第01章 纸张的基础知识

第六节 纸张的结构
构成纸张的元素及它们在整个纸页中的排列和分 布。
纸张的结构特点: 1、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元素; 2、结构元素在三个方向上分布各向异性; 3、具有孔隙结构; 4、结构元素之间存在结合力,构成纸张强度基础; 5、多数纸张结构具有双面性。
纸张的正面和反面 请见p24 1.纸张两面性 2.纸张两面不匀的现象 3.对印刷纸质量的影响 4.克服纸张两面性的措施: ——采用立式加网造纸机
产品用途分类
2、纸张规格
GB147-89《印刷、书写和绘图用原 纸尺寸》,将印刷用纸分为卷筒纸 和平板纸两大类。 卷筒纸
卷筒纸宽度尺寸(mm):1575、1562、 1400、1280、1230、1092、1000、900、 880、787。允许偏差±3mm。 卷筒纸长度(m):卷筒新闻纸和印刷纸 的长度6000。
纸张常用的开法
四、纸张的计量
纸和纸板的计量单位:定量、令量 定量:单位面积的纸或纸板具有的质量,以g/m2表示 令量 1令=500张(全张纸880×1230) 令量即为:500张全张纸的重量。是平板纸常用的计 量单位。
500 × 单张纸面积× 定量 令量 = 1000 重量(g) 令数 = 单张纸的面积× 定量× 500
充分搅拌均匀 根据纸张厚度和定量进行浓度调节,纸料含量0.5~1% 精选目的:进一步除去纸料中的尘埃和杂质及残存的纤 维束
请见p12
纸页的抄造 抄纸即为由纸浆形成纸页的过程。 方法:湿法造纸和干法造纸
送入纸浆 含水99%
湿纸 含水85%
湿纸 含水65%
干纸 含水3%-5%
成品纸
第五节 纸页的涂布加工
化学机械法:采用半化学法和化学机械法两种。 制浆时首先用化学药品对原料进行预 处理,然后再用机械方法进一步磨解。 特点:得浆率较高,可达60%-85%;但纤维 束较多,木质素还大量存在。 用途:可抄制新闻纸、包装纸和各种包装纸板等。
纸张结构及其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性 的一项 指标 ,是表 示 纸 张表面 平 整 、
光 滑和均 匀程度 的物理 量 ,是 由在 一定 的真空度 下一定容 积 的空气 通过在 一定
即要 求纸 张能 顺利地 以预 定 的速 度通 过
印刷 机 ,不产 生断纸 且对 纸张 本身及 表 面 不构成损伤 ,续纸 要顺 利 ;其二 ,要 求 印刷纸 张具 有 良好 的 印刷适性 ,印刷
和 使 用 设 备 。 纤 维 在 纸 张 的 纵 向
形 网对 细小纤 维及细 小物 质截 流程度 的
不 同而 引起 的靠 网面 长纤 维含 量较 多而
细小 纤维 及 细 小物 质含 量 较 少 的现 象 , 这 是结 构上 的两面性 。也 可 由于两面整 饰 程度 的 不 同 ,引起 对 光 反 射 率 的 差
维普资讯
印材 刷料
繇 g薯 % 琢 麓 鼙 繇 蔫 . 镌 麴 虢 籀%
一 臻 一 —一 技术专栏 一
以 ,正确 认识 纸张性 能与 印品 呈色性能
的关 系 ,根据 印刷产 品 、工艺条件 特点
纸 张 结 构 履 其 性 能
等 合理地 选择 纸张进 行 印刷 ,对提 高产
纸 张吸 收油 墨的过 程可 分为两个 阶 段 :第一阶 段是在 压 印瞬间 ,依靠 印刷 压力 的作用 ,把转 移到 纸张 表面 墨膜 的
一
维 排 列 较 多 ,所 以 纸 张 的 纵 向 强 度最 大 。纸张 的这 种三维 结构特 性 以及 纤维
絮聚 的倾 向对 纸张 的各个方 向 的性 质均 有一定 的影响 。 3 具有复 杂的多孔结构 .
( MD) 、横 向 ( cD)及厚 度方 向 ( D) z
纸张结 构 上的两面 性会 引起 两面性
纸和纸板结构与性能知识汇编

纸的定义:从悬浮液中适当处理(如打浆)过的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形设备上,经干燥制成一页均匀的薄片。
纸张的结构特点:1.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要素成分,(长短纤维,填料,胶料,染料)2. 纸和纸板的结构间有结合力(纤维的氢键结合力和机械的互相扭结、物理的相互吸引)3. 具有复杂多孔的结构(网状结构,多孔结构)4.具有三维结构的结构要素:纤维的排列方向不同,不同尺寸的纤维分布不同、辅料的分布不同5..绝大多数纸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成形网对细小纤维及细小物质截留程度的不同而引起的)纸张的功能性质:1.吸湿性显著、吸水性大 2. 有氢键结合3.有一定的强度4.纸张显白色5.具有柔软性6.具有易燃性为什么纸张强度比造纸纤维强度低的多?纸张的强度取决于纤维间的结合强度,纤维间起氢键结合的前提是游离状的羟基,纤维中能够游离出来的羟基只占纤维总羟基的0.5%--2%,而98%的羟基体现纤维本身的强度。
因此纸张的强度小于纤维的强度为什么草浆造纸紧度大?1.半纤维素含量高,纤维间的结合力大;2.草浆纤维短;3.草浆纤维中杂细胞含量高,在纸张中有填充作用;4.纸浆纤维中暴露的羟基多纸张纵向:与纸机运行平行的方向横向:与造纸机运行方向垂直影响纸的方向性的主要因素1.纤维有方向性的排列所影响:网面纤维纵向排列明显,正面纤维纵向排列不明显造成纸张正反面纤维纵横向分布差的原因是:纸页在抄造过程中,受到铜网的加速作用,形成了纵向剪切,使纤维沿着纵向排列,靠近铜网网面的纤维,受到加速作用大,故纤维排列的方向性明显,距成型网愈远这种加速作用愈弱,故正面纤维排列方向性较弱2.受牵引力大小的影响, :,为了避免纸幅的产生皱褶,,必须以一定的牵引力来维持纸幅的前进,牵引力大些,方向性也大些,反之亦然3.受浆速与网速关系的影响速度差小,方向性小些,反之亦然4.网案振动网案的振动是沿着纸机横向运动,可以使顺着纸料流动方向排列的纤维,在横动的牵引力下,改变其排列方向,降低纤维排列的方向性5.纸机的形式:圆网纸机长网纸机夹网纸机,大多数纸张要求纵横向性质比较接近减少纸张纵横向差别的主要途径对于中低速长网造纸机1..调整浆速与网速的关系,根据纸张的品种,造纸机的车速和纸料的性质等因素进行调节R=浆速/网速R 增大浆速增大速度差减小纤维横向排列增大,方向性降低;R减小浆速减小速度差增大纤维间纵向排列增大匀度增大印刷纸书写纸R=0.87—0.93纸袋纸胶版纸R=1.0—1.05 纸绳纸电缆纸R=0.83—0.872采用网案摇振并合理调节振幅和振次3调节干燥过程中纸幅的牵引力和干毯的张紧程度对于圆网纸机,网案的振动是不可控的,浆速和网速的调节也是很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纤维定量:将纤维单根排列所形成的纸页的定量,即一层纤维形成的纸的定量。
Bf=纤维粗度(mg/m)/纤维宽度(μm)*1000覆盖层:一定面积纸页上的纤维根数。
平均覆盖层:纸平面上任意一点的纤维平均数。
C=b/βf (b:纸的定量)相对键接面积:总键接面积对可用于键接的总面积之比,一般通过紧度和光散射系数来反映。
RBA=So-S/So(So:推算出的未键接的网状结构的光散射系数值。
S:纸页的光散射系数值。
纤维的定向排列指的是纸页结构中的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形成原因:浆流中每个质点的流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纤维上每个质点受到流速的作用力就不一样,这种作用力的差异使纤维受到力矩的作用,力矩作用使纤维顺浆流方向流动,也就是说,只有纤维的横断面上纤维受到的力矩最小。
影响纤维定向排列的因素:①纤维性质的影响(长度、挺度、浆浓)长纤维比短纤维更易于定向,浆浓较大,各向异性较弱。
②网部的层流剪切(速差):浆网速差大,定向程度高。
③浆流喷射。
④湍动:适当湍动可以降低纤维排列的各向异性。
1.纤维定向排列对纸张的性能有何影响,如何降低纤维的定向排列?答:纤维的定向排列是机制纸的一个显著特点。
指纸页结构中的各向异性。
它直接影响纸的平面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通常用纤维定向排列指数和定向排列角来描述。
定向排列指数小,纸张在各方向上的性质相似,抗张强度或其他机械性能的纵横比较小,是有利的;纸水分变化时,偏离纸机方向的定向排列角导致纸张尺寸稳定性不好。
纤维在纸页厚度方向排列的变化,即纸页表面和中间层之间排列不同影响弯曲的挺度,两表面之间排列不同,会导致卷曲。
降低纤维定向排列的方法有:①调节浆网速差到合适值②纤维的流动和成形条件的改善(流浆箱角度、唇板开度、着网点位置等),产生高强微湍流,可以防止纤维絮聚,提高纸张匀度,降低纤维排列的各向异性③改善干燥方式,在保证纸张干度要求下,升温尽量缓慢和均匀,防止不均匀干燥造成纸幅收缩导致横向纸幅纤维定向排列角变化。
2.分析纸张产生两面差的原因,总结减轻纸页两面差的措施。
答:原因①浆网速差—网面速差大,致使网面纵向排列的纤维比正面多,产生两面差②正面细小纤维的留着率高于网面③细小纤维表面积大,对染料有较大亲和力④纸浆配比—纤维长度均匀的纸浆,抄成纸张的两面差小⑤施胶剂正反面留着率不同⑥颜料正反面留着率不同⑦在网部以后的压榨、干燥、施胶和压光等工序也会有出现两面差的可能性措施:①采用夹网成形—双网两面成形②在长网纸机上增设叠网—使纸页正面也进行适当脱水③采用助留剂—尽可能增加填料和细小纤维在反面的保留,减少流失④合理使用压榨和压光方法⑤进行表面施胶或涂布(双面)3.影响纸页结构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影响的?答:主要有:纤维的材料和制浆方法、打浆、浆料流送、纸页的压榨、干燥、抄造过程的牵引力①纤维的材种和制浆方法:不同的材种,纤维的性质不同,会影响湿纸页在抄造过程中的成形和固化。
不同的制浆方法使纸浆主要成分及其纤维形态不同,从而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使纸页结构不同。
②打浆可以改变纤维和纤维细胞壁结构从而影响纸页结构。
打浆可以使纤维内部和外部细纤维化,从而增大相对键接面积,利于细纤维的汇聚。
同时,打浆过程产生的细小纤维使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成纸结构紧密,紧度高。
当然,打浆程度要适宜。
③纸浆的流送过程也会对纸页的结构产生影响。
好的浆料流送系统会使得上网浆料悬浮液中的纤维均匀分布,减少纤维定向排列,使得成纸结构良好。
④纸页压榨增加纤维间的接触,从而增加纤维间的键接面积,促使键接作用,使纸页网状结构更加紧密,提高受纤维结合力所影响的各项强度性能,当然,由压榨造成的紧度和强度性能的增加,必须是纤维被水所饱和的。
⑤牵引力也会影响纸页结构,牵引力太小,使生产的纸起皱,如果太大,会造成纸页性能恶化,甚至造成断头,此外,牵引力也可以改善纸页纵向的性能。
⑥在干燥过程中,如缓慢升温,则湿纸页中的水分蒸发较慢更有利于纸页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从而,成纸结构紧密,强度高,透明度高;干燥过程中由于牵引力,干毯的压紧程度不同,造成纸张厚度和平面产生不均一的收缩,从而影响纸页的结构。
4.在长网纸机抄造纸张的过程中,影响定量波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降低定量波动的范围?答:纸张定量波动分为两种情况:(1)纵向波动—沿纸机运行方向的定量波动 (2)横向波动—纸张横幅方向的定量波动影响纵向定量波动的因素:①成浆浓度波动(原浆浓度、损纸浆浓度和数量、搅拌)②网部上浆量的波动(锥形除渣器排渣口堵塞、旋翼筛定时自动间断排渣、白水循环量的波动)③填料加入量的波动④纸机车速的变化影响横向定量波动的因素:①流浆箱内沿全幅各点的纸料的流速不均匀(流浆箱的结构和加工精度)②纸料在上网时沿全幅各点的喷浆量不均(堰唇有缺陷,如加工不良、光滑不够或不清洁)③流浆箱整流不佳,使纸料出堰口时速度分布不均或存在横流及较大的涡流④成形板,案板面不平或安装不平,在板面低的部位形成湿浆层后,定量大⑤聚酯网本身质量运行中的故障,出现凸出或凹下的网条痕。
措施:用适当的检测与自动调节装置,如纸浆浓度和纸料配比调节器、浆位指示器和调节器、纸机上浆量调节器、纸幅定量水分调节器等。
5.纸张抄造过程中,纸页的实际成形机理是什么?这些机理如何影响纸页的匀度?答:纸页的实际成形机理:流体动力学滤波、絮聚、剪切流、湍动。
纸页成形和脱水过程中,流体动力学的作用能够自动改善匀度,纤维絮聚是导致匀度差的主要原因,规模小强度大的微湍动可以产生强有力的剪切力而有效地破坏纤维的絮聚,改善纸页成形的匀度。
对于所有成形器来说,如果浆网速差太大,导致浆料和网之间产生的剪切力太大,会破坏已经形成的纤维层,匀度会变差。
6.已知某纸张定量为70g/m2,采用抗张强度试验仪测定其平均抗张力为45N。
(备注:测试式样宽度为15mm),求:a 抗张强度 b抗张指数 c 裂断长解:抗张强度S=F/lw=45/15=3KN/M 抗张指数X=S/G=3000/70=42.86N·m/g 裂断长L=102F/lwG=4371.4m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纸张为什么会具备一定的强度?纸张强度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强度的?答:纸的强度是由纤维相互间结合力,纤维自身的强度,纸中纤维的分布和排列等构成的。
自身具有一定强度的纤维,借助纤维间的氢键结合力及机械交织力,在一定排列条件下。
使成纸具有一定强度。
8.纸张的吸收性能如何影响纸张的变形性能?纸张吸水变形明显对印刷质量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
从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两方面阐述解决措施。
答:(1)①纸张伸缩率的变化。
吸收水分时伸长,水分含量降低时收缩。
②纸张尺寸变化总是横向大于纵向,一般大于纵向的2倍。
放湿过程中的尺寸变化小于吸湿过程中的尺寸变化,润湿后在干燥,收缩率降低。
(2)①纸页两面水分不一致或两面水分一致,但两面膨胀程度不一致,导致卷曲②纸页四周与中间水分不一致,导致荷叶边或紧边。
③纸页局部水分不一致,导致翘曲或起皱。
④纸页吸水变形明显,使纸页尺寸稳定性差,导致印刷走样,印刷褶皱等问题,降低印刷质量。
(3)造纸工艺:①提高纤维抗水性(施胶、涂布)②提高纸张孔隙率(游离状打浆、降低打浆度、加填)③提高纸张匀度。
印刷工艺:①纸的养生—将纸长时间放在准备用于印刷或其他目的的房间的大气中,以消除环境变化对纸张产生的不良影响。
②纸的润湿—印刷前将纸张吊晾在调湿室,经一段时间使纸张达到或接近温度,湿度下的平衡水分,使整个纸幅水分均匀一致,消除局部吸湿或脱湿现象,同时降低对环境温、湿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③纸张纵横向的选择—因纵向伸缩率小于横向,原则上纵向作长边能减轻套印不准的程度。
9.应力应变图(1)特点:①在应力增加的初始阶段,应力-应变曲线为一条直线,此时纸页具有弹性②随着应力不断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由直线变为曲线,此时纸页具有黏性③应力继续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并稳定在一个固定值上,应力-应变曲线又变为直线,直至纸张断裂。
(2)纸页的流变性表现在蠕变和应力松弛.蠕变:材料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大的过程(在纸张上加一定载荷,纸张的伸长随着时间的变化称为蠕变现象)eg:对纸张施加不同大小的作用力,其断裂时间不同。
应力松弛:纸张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减小至某个有限值。
eg:长期卷成纸卷的纸展开之后,仍然是弯曲的。
(3)S1:纸张受到一定的应力作用,当应力释放时,变形发生恢复,可恢复的部分S1称为一次蠕变。
S2:不可恢复的部分S2称为二次蠕变。
伸长率:纸样断裂时伸长的长度与试样原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10.蠕变对纸张的强度性能带来的影响。
(1)蠕变性造成的应力松弛,可以提高纸张耐冲击载荷的能力。
(2)蠕变的延迟变形过程提高纸张抵抗外力的能力。
(3)蠕变性可以增加纤维被拉出网络所需要的功,所以有利于提高撕裂度。
(4)纸张的蠕变可以增大纸张的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耐折度。
(5)蠕变性大,纸张的伸长率较高,从而有利于提高纸的耐破度。
11.什么是纸张的尺寸稳定性:纸张的尺寸稳定性是指纸张水分变化时纸张的尺寸(形状)发生变化的情况,以纸张水分变化前后的尺寸变化量随纸张原来尺寸的百分率表示。
12.纸张损伤变量用什么表征?实验室如何测得?答:(1)以纤维角质化指数表征纤维的损伤变量。
纤维损伤变量Dh=1-WRV1/WRVo (WRV1纤维回用损伤前的保水值、WRVo纤维回用损伤后的保水值)在实验室测保水值即可(2)以纤维结合面积的变化表征纸张的损伤变量。
纸张损伤Ds=S/So (S 成纸后的未结合的纤维面积 So 成纸时能够结合的有效纤维面积) 在实验室测光散射系数,由光散射系数即可算出结合面积。
13.纸张的变形的组成:(1)在纸的结构中,纤维素的分子及单根纤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弹性变形。
(2)弹塑性变形:产生这种变形时,组成纤维的大分子构形和纤维表面相互联结的分子之间的氢键长度发生改变,部分氢键发生破坏,纤维发生局部交错滑动。
(3)塑性变形:在产生这种变形时,纤维间产生不可逆的位移并伴随纤维间氢键结合的大量破坏。
14.抗张能量吸收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答:抗张能量吸收是衡量纸张强韧性的一个指标,是指纸张被拉断时外力所做的功。
它的几何意义就是应力-应变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了纸的动态强度。
抗张能量吸收的影响因素等价于纸张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因素。
(1)负荷变化速率影响纸的抗张强度和伸长率,负荷变化速率较高时,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纸破裂。
(2)水分含量影响纸的弹性和可塑性,纸的水分含量增加,可塑性增加,伸长率提高,抗张能量吸收增加。
(3)纸的温度增加,抗张强度增加,伸长率降低,抗张能量吸收降低。
(4)纤维沿纸张纵向排列的多,使纵向的抗张强度高,伸长率低,抗张能量吸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