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全册
《植物生产与环境》习题含参考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适用于幼年果树的施肥方法是OA、环状沟施肥法B、放射状沟施肥法C^分层施肥法D、全园施肥法正确答案:A2、晴天,有地膜覆盖的气温日较差O裸地。
A、等于B、小于C、有时大,有时小D、大于正确答案:B3、下列选项中,不是三基点温度的是OA、最适温度B、最不适温度C、最低温度D、最高温度正确答案:B4、干好耕,湿好耕,不干不湿最好耕的土壤是()。
A、壤土B、重黏土C、中黏土D、砂土正确答案:D5、曼陀罗的花夜开昼闭,南瓜的花昼开夜闭,这种现象属于()。
A、睡眠运动B、光周期现象C、向性运动D、感光运动正确答案:B6、质壁分离是指OA、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分离B、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分离C、细胞壁与原生质体的分离D、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分离正确答案:D7、对于树体较高的树种(如桂树)来说,O才是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
A、发现象B、蒸腾拉力C、吐水D、根压正确答案:B8、一定温度范围内,O对温带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A、昼夜恒温B、昼夜低温C、昼夜高温D、昼高温夜低温正确答案:D9、在堆肥腐熟的某一阶段,温度维持在50o C-70o C,除矿质化过程外,也开始腐殖化过程,此阶段是OA、后熟保肥阶段B、发热阶段C、高温阶段D、降温阶段正确答案:C10、下列属于生理中性肥料的是OA、氯化钱B、硫酸铁C、碳酸氢钱D、氯化钾正确答案:C11、〃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土壤中,当灌溉后。
水分下移而〃悬挂〃在土壤上层毛细管中的水分是()。
〃A、毛管上升水B、重力水C、毛管悬着水D、吸湿水正确答案:C12、下列属于农业生产上较理想的土壤结构是()。
A、柱状结构B、片状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正确答案:C1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A、硫酸钾B、碳酸钾.C、氯化钾D、硝酸钾正确答案:B14、在同等条件下,以()的表层土壤温度变幅最小。
植物生产和环境试题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测验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和()三层。
2、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3、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的主要场所。
4、细胞繁殖的方式有()、()和()三种。
5、机械组织按其细胞壁增厚方式不同,可分为()和(),其中后者为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如()和()。
6、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有两类:一类是()和(),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另一类是()和(),输导有机物。
7、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柱由()、()、()和()组成,其中()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可以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木栓形成层以及一部分维管形成层。
8、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转变的。
9、禾本科植物的叶主要由()和()组成,有的还有()和()。
10、双子叶植物幼茎的各维管束之间,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薄壁细胞,称为()。
它外连皮层、内连髓,具有()和()的作用。
11、发育成熟的胚囊具有七个细胞(或八个核),其中靠近珠孔端的形成一个()和两个(),靠近合点端的形成三个(),位于胚囊中部的形成一个()或两个()。
12、西瓜、南瓜等植物的果实,()十分发达,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二、解释名词(每词3分,共15分)1、胞间连丝2、次生分生组织3、皮孔4、运动细胞5、无融合生殖三、选择题1、禾本科植物茎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因渗入了(),从而使硬度增强,加强了保护和支持功能。
A.木质B.木栓质C.脂类化合物D.二氧化硅2、水稻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则其发育成熟的花粉粒(三核)共含有()条染色体。
A.12B.24C.36D.72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次生分生组织4、在双子叶植物的多年生茎中,一般()的比例最大。
A.初生木质部B.初生韧皮部C.次生木质部D.次生韧皮部5、以下植物中,具根状茎的是()A.莲B.甘薯C.马铃薯D.洋葱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中央液泡的形成标志着细胞已发育成熟。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含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自测题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主根2.侧根3.完全花4.显性性状5.隐性性状6.表现型7.基因型 8.纯合体 9.杂合体10.杂种优势 11.基因突变 12.多倍体第二章1.生长2.发育3.营养生长4.生殖生长5.顶端优势6.植物生长的大周期7.双受精8.春化作用9.光周期现象10.长日照植物(长日性植物) 11.短日照植物(短日性植物) 12.生态型第三章1.光合作用2.光呼吸3.呼吸作用4.植物的光能利用率第四章1.积温2.生物学下限温度3.活动积温4.有效积温5.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第五章1.伤流现象2.吐水现象3.蒸腾4.空气相对湿度第六章1.土壤肥力2.土壤3.田间持水量4.土壤耕性5.土壤质地6.土壤容重7.土壤孔隙度第七章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2.主动吸收3.被动吸收4.营养临界期5.最大效率期6.复合肥料7.肥料利用率8.配方施肥第八章1.季风2.暖带二、填空题第一章1.植物的细胞由( )和( )构成。
2.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由( )、( )及( )组成。
3.染色体是( )的载体,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必须是( )的,否则便会影响到生物体的发育。
4.染色体在细胞中是成对的,同一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称为( );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形态结构不同,则互称为( )。
5.性细胞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 ),通常以( )和( )分别表示体细胞和性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6.细胞通过( )分裂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通过( )分裂能使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地减少一半,( )就是通过这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7.植物的组织依其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 )和( )两大类。
8.( )根系的主根发达,与侧根有明显区别。
9.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的分枝叫( ),它是( )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
10.一个完整的叶包括( )、( )和( )三个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叫( ) 。
《植物生产与环境》习题集

第一章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细胞、组织部分一、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纹孔:5.胞间连丝:6.细胞质:7.细胞器:8.染色质:9.无丝分裂:10.有丝分裂:11.减数分裂:12.组织:13.分生组织:14.成熟组织:15.细胞分化:16.机械组组:17.输导组织:18.分泌组织:19.复合组织:20.维管束:21.木质部:22.韧皮部:二、填空题1.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和三类。
2.农业生产是由生产、生产和生产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3.农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生产是的生产,是进行其他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4. 细胞是植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和两大类型,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后者可分为、和三部分。
5.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
在细胞分裂中期浓缩成棒状体,其主要成分是,简称。
6. 与细胞需水量有关,并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产物。
的成分主要是糖类、水、有机酸、单宁、生物碱等,所以细胞具有酸、甜、涩、苦等味道。
7.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和。
8.植物细胞器中属于显微结构的是、和,属亚显微结构的是、、、、、和,具双层膜的有和,单层膜的有、、、、和。
9.细胞核由、和构成,核膜是 ___层膜,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
10.质体主要由和组成,层膜。
按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质体中最小的一种。
11. 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由生物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有运输代谢产物的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由和组成,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并参与细胞壁的合成,的功能是消化作用。
12.成熟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和三层,其中次生壁可发生、、和。
13.细胞繁殖的方式有、和。
其中是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为叙述方便,人为地把它分为五个时期,即、、、、。
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14.在细胞的无丝分裂中开始部位是,有丝分裂的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库含答案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库含答案1、下列增温设施中,属于我国保护地主要形式的是()A、智能化温室B、加温温室C、日光温室D、塑料大棚答案:D2、深翻抚育的目的是()A、增加土壤光照B、改善土壤结构C、调节土壤温度D、调节土壤PH值答案:B3、下列化肥中,不适宜于甘薯、烟草和葡萄生长的是()A、氯化铵B、尿素C、硫酸铵D、碳酸氢铵答案:A4、冬性小麦春化温度,春化天数为()。
A、3--15℃,2--15天B、0--5℃,30--70天C、5--20℃,20--30天D、0--5℃,20--30天答案:B5、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肥料是()A、钾肥B、鸡粪肥C、微元素肥料D、复合肥答案:B6、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下列哪一种生理活动密切相关()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7、下列措施,加强顶端优势的一项是()。
A、对于用材树种,如松柏类、杉、杨树等去除侧枝。
B、棉花打顶。
C、果树栽培中,将过高的主干截除。
D、悬铃木幼树长至一定高度截干。
答案:A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生植物的是()A、荷花B、垂柳C、浮萍D、睡莲答案:B9、干时一把刀,湿时一团糟说的是()A、黏土B、壤土C、沙土D、蛭石答案:A10、土壤温度的调控技术不包括()A、合理耕作B、地面覆盖C、灌溉排水D、遮阳处理答案:D11、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植物吸水困难。
A、较高B、等于C、较低D、不一定答案:A12、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A、绿光B、蓝紫光答案:B13、下列细胞中,吸水方式以渗透吸水为主的是()A、干燥的种子细胞B、根尖分生区细胞C、形成层细胞D、根毛细胞答案:D14、对于葡萄、甜菜和甘薯等农作物,最好不选用()肥料。
A、尿素B、氯化钾C、硫酸铵D、过磷酸钙答案:B15、以下较耐荫的植物是()A、水稻B、小麦C、牡丹D、兰花答案:D16、衡量光照强弱的指标是()A、太阳辐射B、光照度C、光合有效辐射D、光质答案:B17、含有中央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水主要为()A、渗透吸水B、吸胀吸水C、降压吸水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A18、广泛应用于大豆生产的生长抑制剂是()A、矮壮素C、比久D、三碘苯甲酸答案:D19、下列不宜施用氯化铵的作物是()A、水稻B、玉米C、小麦D、马铃薯答案:D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一般旱生根、水长苗B、营养生长好,生殖生长一定不好C、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可以造成果树"大小年"结果D、植物的再生现象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基础"答案:B21、植物缺铁时,幼叶呈黄绿色,老叶仍是绿色,原因是()A、幼叶生长旺盛B、幼叶中含水量充分,色淡C、铁易移动,从幼叶移动到老叶上D、铁形成稳定化合物,存在于老叶答案:D22、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植物生产与环境》模拟试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模拟试题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措施,加强顶端优势的一项是()。
A、悬铃木幼树长至一定高度截干。
B、棉花打顶。
C、果树栽培中,将过高的主干截除。
D、对于用材树种,如松柏类、杉、杨树等去除侧枝。
正确答案:D2、下列属于冷性肥的是()A、羊粪B、马粪C、猪粪D、牛粪正确答案:D3、下列不属于松土目的的是()A、减少水分蒸发B、切断土壤毛细管C、促进微生物活动D、增加土壤湿度正确答案:D4、冷空气来临以后,气压会()A、变化不定B、不变C、降低D、升高正确答案:D5、叶面喷肥的缺点是()A、肥效期长B、效果有限C、简单易行D、用量少正确答案:B6、下列化肥中,不适宜于甘薯烟草和葡萄生长的是()A、碳酸氢铵B、尿素C、氯化铵D、硫酸铵正确答案:C7、某微量元素肥料,白色或浅橘红色结晶,弱酸性,玉米对此肥最敏感,果树缺它幼叶小缺绿班点连成片,该微肥是()。
A、铁肥B、铜肥C、硼肥D、锌肥正确答案:D8、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则生育期会()A、不变B、延长C、缩短D、缩短或延长正确答案:C9、下列水分环境调控措施中,属于保墒技术的是()A、植物调亏灌溉技术B、植树种草C、地膜覆盖D、等高耕作种植正确答案:B10、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不包括()A、叶片水势B、叶片渗透势C、茎变色情况D、气孔开度正确答案:C11、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A、水解反应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正确答案:C12、霜冻通常不会出现在()A、夏季B、秋季C、春季D、冬季正确答案:A13、目前,我国设施增温的主要方式是()A、塑料大棚B、智能化温室C、加温温室D、日光温室正确答案:A14、大阳辐射强、温度高、湿度低并伴有一定风力,造成作物缺水干旱,这属于()A、土壤干旱B、生态干旱C、大气干旱D、生理干旱正确答案:C15、能够降低土壤温度的措施是()A、盛夏秧田的日灌夜排B、施有机肥C、早稻秧田的日排夜灌D、春季中耕松土正确答案:A16、土壤孔隙度一般以()为好。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全册)

模拟训练一一、选择题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B.小麦C.玉米D.大豆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B.缩短C.不变D.缩短或延长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A、生长B.发育C.营养生长D.都不是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B.主茎与侧枝C.营养与生殖D.都不是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二、填空题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
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
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1.衰老2.发育3.生长相关性四、简答题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2.何为植物的极性?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答案一、填空题1.B2.A3.B4.A5.B二、填空题1.发育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4.长日照、日中性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三、名词解释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四、问答题(要点)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试题一、名词解释1.种子发芽2.种子休眠3.发芽率4.发芽势5.植物生长大周期6.极性二、填空题1.种子的萌发一般要经过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过程。
2.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3.由于极性现象,生产中扦插枝条时不能_________。
4.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_______ _、_______ _。
5.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高低与种子的__________ 、_________及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
6.根据小麦春化过程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三类。
7.感受春化处理的部位一般是_________,近年来还证明凡是_______ 都可以接受春化处理。
8.不同植物感受春化的时期不同,小麦以________的幼苗发生春化作用最快,甘蓝和洋葱只有______才能进行春化作用。
9.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开花与否)不同可将植物分成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10.试验证明,植物只要在_________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得到必要的光周期就能开花,这种现象叫光周期诱导。
11.试验证明,诱导植物开花是在________,但不否定光期的作用。
暗期长短决定_______形成,,光期长短决定_______的数量。
12.试验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_________,发生光周期反应的器官是_________。
13.一般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________;北种南引,生育期会_________。
14.长日照植物,如果南种北引,应引种_________品种;北种南引,应种_______品种。
15.生态因子依其性质分为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五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
2.植物的成花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
3.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A 5.B
二、填空题
1.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2.冬性、春性;3.生殖生长;4.极性;5.单性花。
三、名词解释
1.植物的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1.B 2.A 3.B 4.A 5.B
二、填空题
1.发育 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
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花芽分化和花器官的形成。
4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 )性。
5.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称( )。
三、名词解释
1.长日照植物
2.生长周期性
3.再生
四、简答题
1.如何促进植物生根?
2.如何促进植物开花?
3.劳动力对植物生产有何作用?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B 5.B
二、填空题
1.光、水;2.主茎与侧枝;3.成花诱导;4.相关;5.顶端优势
三、名词解释
1.长日照植物是指在每天连续黑暗时数(长日照)短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
1.春化作用 2.短日照植物 3.单性花
四、简答题
1.从光周期理论考虑不同纬度间引种的注意事项。
2.何为植物休眠,根据休眠原因可将其分哪几类?
3.植物生长的农业生产要素有哪些?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D 5.A
二、填空题.
1.再生 2.春性 3.长日照 4.水、土壤 5.劳动力、管理
模拟训练三
一、选择题
1.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则生育期会(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2.有实验证明( )对植物产生成花物质极为重要。
A.连续黑暗的时期 B.连续光照的时间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低温
3.( )促使植物生根。
A.增加水分 B.提高温度 C.增加氮肥 D.增强光照
四、问答题(要点0
1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存在相关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 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
2.在植物生长前后两个时期肥水可适当少些,中期要加大肥水供应。
3.(1)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可以改善各种农业要素的质量与能力;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通过新技术使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可以被人们利用、使原来的未知领域变为可知领域(如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农作制度,促使农业现代化、商品化。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是指植物生长速率出现的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3.再生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四、问答题(要点)
1.控水、控温、增加光照、减少氮肥。
2.给予适宜的光照时间,适宜的温湿度,适宜的肥水。
3.劳动力是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没有它的参与,其他要素就无法形成社会生产力。它的主要作用有:第一,植物生产过程体现为通过劳动把自然和人工要素转化为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在这过程中,劳动力是主导力量和能量要素,决定其生产效率的高低。第二,劳动力要素是其他农业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着。第三,劳动力是植物生产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节者,决定了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第四,农村劳动力不仅是植物生产的主力军,而且是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后备军。
三.名词解释
1.许多植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低温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2.短日照植物是指在每天连续黑暗(短日照)时数大于一定限度条件下才能开花或开花受到促进的植物。
3.花原基在分化成花的过程中如雄蕊或雌蕊不分化或分化后败育则形成单性花。
四、问答题(要点)
1.不同纬度地区间引种要考虑品种的光周期特性。短日植物,北种南引,开花期提早,南种北引,开花期延迟,应引早熟品种。长日植物反之。
2.休眠是指植物生长极为缓慢或暂时停顿的现象,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
3.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它们可以改善、组装、优化并发挥植物生活要素的作用;可以促使农业全面持续增产增收、提高生产力与经济效益。它们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活跃性强。
4.( )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5.( )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三、名词解释
1.休眠
2.日中性植物
3.花芽分化
四、简答题
1.说明“根深叶茂”的道理。
2.根据植物生长大周期理论如何调节植物肥水供应?
3.科学技术和管理如何影响植物生产?
A.植物一般旱生根、水长苗 B.营养生长好生殖生长一定不好
C.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可以造成果树结果“大小年”现象
D.植物的再生现象是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基础的
二、填空题
1.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 )等。
2.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春化作用其分为( )类型、半冬性类型和( )类型三类。
4.植物感受光周期的主要器官是( )。
A.茎尖 B.叶片 C.花朵 D.根尖
5.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 B.湿度大时,有利于传粉
C.一般随温度升高花芽分化加快 D.长日植物,南种北引,开花期提早
二、填空题
1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主要有生物、( )、热、( )、空气、养分、土壤等因素。
5.下面叙述合理的是( )。
A、为推迟菊花开花,可在夜间给予强闪光 B.玉米北种南引,促使枝叶繁茂
C.栽培黄瓜时提高温度,促进雌花分化 D.增加氮肥,促进开花
二、填空题
1.( )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2.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冬性、半冬性类型和( )三类。
(2)管理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各种要素的作用,以提高生产力;农业主体将生产与经营联系起来,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宏观管理可以将众多的生产主体联系起来,以协调、改善、提高总体的生产力与经济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模拟训练五
一、选择题
1.( )促进黄瓜雌花的分化。
A、乙烯 B.赤霉素 C.GA3 D.都可以
2.果树结果出现“大小年现象”体现(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3.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 B.衰老首先表现在叶片和根系
C.大豆属于短日照植物 D.杉树顶端优势较弱
4.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初期生长缓慢 B.中期生长较快 C.后期生长较慢 D.各个时期生长速度相同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 )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 )、( )、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 )和( )的形成。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照植物的是( )。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3.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 ),三是日中性植物。
4.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主要有生物、光、热、( )、空气、养分、( )等。
5.农业增长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 )、资本、科技、( )等。
三、名词解释
1.下面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是( )。
A高粱 B.甘蔗 C.小麦 D.向日葵
2.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
3.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荠菜 B.白菜 C.玉米 D.黄瓜
4.( )是日中性植物。
A.番茄 B.菊花 C.白菜 D.玉米
5.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 )植物,三是( )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A.生根 B.生芽 C.生根或生芽 D.既生根又生芽
5.()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