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生产工具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工具管理规章制度

生产工具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工具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产工具指企业用于生产加工、维修保养等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设备、工具和器具。

第三条生产工具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节约、安全和卫生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工具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健全生产工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生产工具的使用和管理行为,保障生产工具的正常运转和延长寿命。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工具管理制度,明确生产工具的分类、归口管理、责任及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生产工具信息台账。

第二章生产工具的分类和编号第六条公司应当根据生产工具的不同用途和性能,将生产工具分类,并制定编号规则。

第七条生产工具的分类应当根据其用途、材质、型号等因素进行划分。

第八条生产工具编号应当根据其所属分类进行编排,编码规则要简单明了。

第九条生产工具的编号应当标注在生产工具的明显位置,并建立相应的台账进行管理。

第十条生产工具的分类和编号应当在公司内部宣传,使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

第三章生产工具的领用和归还第十一条生产工具的领用应当由专人审核,领用人员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生产工具的领用应当填写领用单,并由领用人员签字确认。

第十三条领用人员应当按照生产工具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保证生产工具的安全。

第十四条生产工具的归还应当及时,归还人员需填写归还单,并由归还人员确认。

第十五条生产工具的领用和归还记录应当保存,及时纠正领用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第四章生产工具的使用和维护第十六条生产工具的使用应当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严禁私自改装和乱用。

第十七条生产工具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生产工具的维护应当按照维修人员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工具,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十九条生产工具的维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维修技能,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操作。

第二十条生产工具的维护记录应当详实,维修人员应当签字确认。

工厂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工具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工厂生产工具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内的所有生产工具,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手工工具等。

1.2 工厂生产工具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

1.3 工厂应设立专门的生产工具管理部门,负责生产工具的采购、保管、维护、报废等工作。

二、采购管理2.1 生产工具的采购应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采购部门应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2.2 采购的生产工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质量要求和售后服务内容。

2.3 采购的生产工具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保管管理3.1 生产工具的保管应按照分类、分区域的原则进行,明确保管责任人。

3.2 生产工具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防尘、防潮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3.3 生产工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4 生产工具的保管应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生产工具的名称、型号、数量、购入日期、使用情况等信息。

四、使用管理4.1 生产工具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4.2 生产工具的使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安全。

4.3 生产工具的使用应建立使用记录,记录生产工具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维护保养情况等信息。

五、维护管理5.1 生产工具的维护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5.2 生产工具的维护应建立详细的维护记录,记录生产工具的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维护内容等信息。

5.3 生产工具的维护应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六、报废管理6.1 生产工具的报废应根据其使用寿命和损坏程度进行,报废生产工具应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

6.2 生产工具的报废应建立报废记录,记录生产工具的报废时间、报废原因、处理方式等信息。

七、安全管理7.1 生产工具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事故的发生。

工器具管理制度(4篇)

工器具管理制度(4篇)

工器具管理制度一、目的及意义工具是生产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对于保障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有效管理和使用工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节约资源和成本。

因此,建立并严格执行工具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理对象本工具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工具、手动工具、测量工具等。

三、管理原则1. 统一采购原则:工具应由专人负责统一采购,采购前需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

2. 统一分发原则:工具的分发应由专人负责,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合理分发,并记录在册。

3. 统一管理原则:工具的使用和归还应由专人负责,将工具进行统一编号、分类以及记录管理。

4. 报废处理原则:工具应按照使用寿命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超过寿命或无法修复的工具应及时报废并进行合理处理。

四、管理流程1. 采购管理流程:(1)申请采购:工具的采购需经申请,申请人应详细说明采购的种类、数量和理由,并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批。

(2)采购审批:上级领导对工具采购申请进行审批,评估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采购执行:经过审批后,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程序,包括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等。

(4)验收入库:采购部门进行工具的验收,并将验收合格的工具按照规定存放在工具仓库。

2. 分发管理流程:(1)申请分发:使用工具的员工应向工具管理人员提交工具分发申请,注明工具的种类、数量和用途等。

(2)分发审批:工具管理人员对工具分发申请进行审批,评估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工具分发:经过审批后,工具管理人员负责将工具进行分发,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

3. 使用管理流程:(1)使用登记:使用工具的员工应向工具管理人员填写工具使用登记表格,包括工具的编号、名称、领取日期等信息。

(2)工具保管:使用工具的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妥善保管工具,确保不丢失和损坏。

(3)定期检查:工具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包括工具的完好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等。

生产工具用具管理制度

生产工具用具管理制度

生产工具用具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企业的生产工具用具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资源浪费,制定以下生产工具用具管理制度:一、管理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生产工具用具,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手动工具、计量仪器等。

二、责任与管理1.生产工具用具的购买、维护和报废应由专人负责,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2.工具管理员应做好工具的存放、定期检查和点检工作,并确保工具的可用性和完好性。

3.使用工具的员工应妥善保管工具,不得私自带出工作场所。

三、购买与验收1.生产工具用具的购买应由管理部门根据生产需求提出申请,由采购部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

2.购买的工具应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并经过专业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

四、维护与保养1.工具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工具的使用情况和磨损程度,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或失效的工具。

2.工具使用人员在使用完后应清洁工具,回归初始状态并放回指定的储存位置。

五、报废与处置1.超过使用寿命或损坏无法维修的工具应及时报废,报废工具应由工具管理员进行记录,并交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处置。

2.对于有价值的工具,可以考虑进行修复、改造或重新利用。

六、安全注意事项1.使用工具时,必须佩戴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禁止将工具用具用于超出其设计用途的工作。

3.发现工具使用不当、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4.每个工具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复习,并签署安全承诺书。

七、考核与奖惩1.对于积极参与工具用具管理和维护的员工,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予以鼓励。

2.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警告。

此制度经管理员会议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以上为生产工具用具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需更多相关内容,请提问。

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用具的管理及领用规则为了加强车间生产用具的管理,切实减少浪费,确保生产运行,规范各类工具的领用、保管、以旧换新、归还等,避免工具的超标领用及人员调任无交接现象。

生产用具包括:热风枪、胶枪、胶棒、插线板、吸尘器、无尘布、口罩、手套、指套等。

现制定车间生产用具的管理办法如下:
1.1工具的领用条件:必须由线长或副线长领用,对于换领的工具
应以旧(坏)换新。

1.2车间线长在领用时必须要在领用《登记本》登记清楚物料的名
称、数量,并注明日期和领用人。

1.3对于小电器类的生产用具(胶枪、热风枪、插板、吸尘器等),
坏了应及时交给电工维修,如无法维修则到文员处换取新的。

1.4在生产过程中应爱惜生产用具,不违规操作、野蛮操作,保持
生产用具的日常洁净、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

1.5指套、鞋套、手套等易耗品要做到用多少拿多少,杜绝浪费现
象。

(指套满地乱丢、更衣室、卫生间都有)
1.6无尘布只能在组粉时擦粉、修粉使用。

不允许用其擦拭其他物
品或用于清洁卫生。

1.7生产用具要放置在专门的区域,既要不影响美观,也要能迅速
拿取,避免混乱,损坏。

1.8生产文员负责生产用具的统一申购,对于低于安全库存的工
具应及时申购,避免耽误生产。

1.9其它易耗品也应做到使用完之后在拿新,拒绝浪费。

以上规则须严格遵守!
2020年12月21日。

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工具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一、为了规范和管理生产工具的使用,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生产工具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部分生产工具的管理一、生产工具的分类(一)按用途分,包括生产加工用工具、办公用品及设备等;(二)按所属部门分,包括生产部、维护部、质检部等;(三)按管理方式分,包括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二、生产工具的入库管理(一)生产工具的采购由采购部门负责,具体工具的使用部门向采购部门提出申请,由采购部门统一采购,并做好采购档案。

(二)对购买来的生产工具,应当按照其型号、数量、规格等进行登记,并做好台账或者归档。

(三)做好新购生产工具的入库登记工作,确保物品准确、完整地录入系统。

(四)入库后的生产工具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功能完好,如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更换或修理申请。

三、生产工具的领用管理(一)生产工具的领用需经过授权人员的批准,领用人员需要在领用单上签字确认。

(二)领用人员应当按照领用工具的用途准确使用,并保证其安全。

(三)领用人员需要对领用的生产工具进行使用、保养、维护等工作,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领用人员需要按规定时间归还领用的工具,并对工具的使用情况进行报告,以便后期进行管理和维护。

四、生产工具的使用管理(一)生产工具的使用需按照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挪用。

(二)生产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不得进行违规操作。

(三)生产工具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需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暂停使用,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五、生产工具的维护管理(一)生产工具的维护工作由专职人员进行,确保工具的正常使用。

(二)对于易损耗的生产工具,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换,确保其在正常使用状态。

(三)维护人员需要定期对生产工具进行检查、清洁和调整,确保其功能正常。

六、生产工具的报废管理(一)对于达到报废标准的生产工具,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二)报废工具需要进行回收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工具管理制度规定(3篇)

工具管理制度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单位工具管理,提高工具使用效率,确保生产、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具的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具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障原则:确保工具的完好、有效,满足生产、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需要;2. 效率原则:提高工具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 安全原则:确保工具使用安全,防止事故发生;4. 节约原则:合理使用工具,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第二章工具分类与使用第四条工具分为以下类别:1. 通用工具:适用于多个工种、多种工艺的通用工具;2. 专业工具:适用于特定工种、特定工艺的工具;3. 专用工具:专为某一产品或某一工序设计的工具;4. 特种工具:具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工具。

第五条工具使用规定:1. 工具使用者应熟悉工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工具;2. 工具使用前应检查工具的完好情况,如有损坏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3. 工具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工具的清洁、整齐,不得随意放置或损坏工具;4. 工具使用后,应将工具放回原处,不得乱丢乱放;5. 工具使用者应妥善保管工具,防止丢失、损坏或被盗。

第三章工具保管与维修第六条工具保管规定:1. 工具应存放在指定的工具柜或工具房内,不得随意放置;2. 工具柜或工具房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防止工具生锈、损坏;3. 工具柜或工具房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工具类别、名称、数量等信息;4. 工具柜或工具房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工具的完好情况,及时补充缺失的工具;5. 工具柜或工具房的管理人员应做好工具的登记、统计工作,确保工具的清点准确。

第七条工具维修规定:1. 工具损坏后,使用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不得自行修理;2. 维修部门应根据工具损坏情况,制定维修方案,并及时进行维修;3. 维修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工具恢复正常使用;4. 维修过程中,应注重节约成本,合理使用维修材料。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工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间工具的分类和管理责任1.车间工具按功能分为机械工具、电动工具、测量工具、安防工具等,具体分类由工装主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2.车间工具的管理责任如下:(1)车间主任负责对车间工具的整体管理和维护工作,并向上级汇报工具的购置和更换需求。

(2)工装主管负责具体分类下车间工具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工具的登记、分配、使用和归还等。

(3)车间员工是车间工具的使用和保管责任人,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工具。

第三章车间工具的登记和使用1.全员必须使用统一的工具登记表登记所领取的工具,包括工具名称、数量和领取人等信息。

2.工具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指南进行,禁止超负荷使用、非法改装或私自借用工具等行为。

3.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向工装主管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4.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原处,并经过验收确认。

如遗失或损坏,应按照工具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

第四章车间工具的保管和维护1.车间工具必须按照分类放置在指定的工具柜或仓库中,每个工具都必须有明确的存放位置。

2.工具柜或仓库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和通风,避免灰尘和湿气对工具的损坏。

3.工装主管负责制定并执行定期检查工具状况的计划,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工具。

4.车间员工在使用工具前必须检查工具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工装主管。

第五章车间工具的更新和报废1.工装主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具的更新和报废计划,并报请车间主任审批。

2.车间工具达到使用寿命或出现严重故障,经专业评估鉴定后,可申请报废,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3.工具更新时,工装主管需提前评估需求并报请车间主任批准购置,确保车间工具的正常使用。

第六章奖惩制度1.对于认真履行工具管理责任、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合格的员工可给予表扬奖励,并记入个人档案。

2.对于违反工具管理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3.对于故意破坏、私自借用、盗窃等恶意行为,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河建材生产工具管理制度
1、加强公司工具管理,保证工具得到正确使用、规范各类工具的保管、领用、以旧换新、移交、报废程序,杜绝工具的人为损坏和流失,提倡自制专用工具和先进工具的使用,最终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2、工具的保管责任到人(班组长、主操)。

部门专设工具卡,登记班组工具,并确定工具保管责任人。

各责任人负责此工具的日常保管、正常损坏后换领等工作,并对工具的限期内损坏、遗失等负责。

1)、换领必须以旧(坏)换新。

如工具限期内损坏或遗失,应按规定赔偿。

2)、设备部收回旧工具时必须认真检查,如仍可用,请领用人继续使用。

如可修复,维修人员给予修复。

如工具有旧品时(有一定损耗但不影响使用的产品),尽量请领用人领用可用的旧品。

3)、如发现工具有未过最低使用期的损坏、遗失等影响使用的情况,应责其在一定期限内补齐工具。

方式有自已补购或赔偿后重新领用。

4)赔偿标准:
工具使用限期内损坏,以旧(坏)换新前必须赔偿。

超过规定使用期一半的,按半价赔偿;在规定使用期一半以内的,按原价赔偿。

赔偿金额在每月绩效中扣除。

3、最低使用期限规定:
手动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内六角等)最低使用期限2年。

量具(卷尺、钢板尺等)最低使用期限半年。

电动工具(角磨机、手电钻等)最低使用期限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