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一课《草原》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1草原》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1草原》同步练习(含答案)

草原一、拼音乐园1、看拼音,写汉字。

tǎn xuàn rǎn ɡōu lè毛()()()jīn mào shuāi jiāo衣()礼()()2、写出同音的形近字并组词。

)蹄()yátí)()二、词语天地1、一字组多词。

吟()()()拘()()()2、积累好词语。

一()千里翠色欲()襟()带()奇丽惊叹明朗洒脱清鲜3、从上题的词语中选一个造句。

三、课内阅读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渲染:勾勒:2、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读了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大、、。

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四、阅读冲浪。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2)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3)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4)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3、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4、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部分答案:一、1、毯渲染勾勒襟貌摔跤2、崖啼三、2、(1)草原羊群白色的大花(2)绿美3、草原很广阔,无边无际的绿色,但由于有小丘、羊群的点缀,草原并不显得单调。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19分)1. (6分)看拼音写汉字。

yáng yìníng shìyǔn xǔfù gài xùn chìlěng k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分)拼一拼,写一写。

shàng shān rén kǒuér zi dà tó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分)选词填空。

很快飞快①听说妈妈给我带了玩具,我_______地朝房间跑去。

②今天作业不多,我_______就做完了。

飘动摇动③国旗在空中随风_______。

④她跳着舞,举起双手,_______着脑袋。

4. (1分)根据课文《羿射九日》的内容,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

①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②十个太阳每天轮换,大地充满光明温暖。

③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烤焦了大地,人类日子艰难。

④羿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了一个太阳。

正确顺序:_______5. (4分)选字填空。

(填序号)①个②只③头④颗一_______鸟一_______枣一_______桃一_______牛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7分)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大姐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luólà)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fèng féng)。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瓢虫,朱红的、瓷漆(qīxī)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1课_草原》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1课_草原》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在加点字的正确音节上打“√”。

2. 用线将下列词语搭配起来。

3. 我能理解句子,并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还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迂回”的意思是________;“迂回”写出________;“明如玻璃”的意思是________,“明如玻璃”说明了________。

4. 《草原》阅读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___”画出来。

(4)最后一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yū,shang,shù,xuàn【考点】拼音草原【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一课《草原》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第一课《草原》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dìtǎn xuàn rǎn gōu lè dī yín yū huí mǎ tí lǐ mào(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迂回)(马蹄)(礼貌)jīn piāo dài wǔ jū shù xiū sè shuāi jiāo piān x ī tiān yá(襟飘带舞)(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歌曲(qū qǔ)弯曲(qū qǔ)快乐(lè yuè)乐(lè yuè)曲音乐(lèyuè)乐(lè yuè)趣三、选字填空愉偷(愉)快(偷)看(愉)悦小(偷)既即(既)然(即)使立(即)望忘看(望)失(望)(忘)记(忘)怀彩采(彩)色(采)访风(采)光(彩)拨拔(拨)乱挑(拨)(拔)草(拔)牙驰弛奔(驰)(驰)名松(弛)(弛)缓座坐(座)位(坐)落(坐)下(座)次呼乎(呼)叫欢(呼)在(乎)似(乎)骏俊峻(骏)马(俊)杰(俊)秀(峻)峭严(峻)带代戴(带)领皮(带)爱(戴)时(代)(代)价穿(戴)族旋旅民(族)(旋)转(旅)行(旅)客回(旋)汉(族)四、近义词热闹(喧闹)响亮(嘹亮)飞驰(疾驰)天涯(天际)舒服(舒适)五、反义词舒服(难受)洒脱(拘束)冷清(热闹)大方(羞涩)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翠色欲流)2、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渲染)3、用线条画出轮廓。

(勾勒)4、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羞涩)七、把词语补充完整。

(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无边)的绿毯(优美)的线条(奇丽)的小诗(无限)的乐趣(可爱)的小鸟(漂亮)的衣裳(美丽)的草原(热情)的主人(高高)的帽子(甜蜜)的微笑静立(不动)一碧( 千里 ) 翠色(欲流)八、选词填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第1课 草原》同步练习卷(1) (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第1课 草原》同步练习卷(1) (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卷(1)一、1.(3分)看拼音,写词语。

jíchílǐmàojūshùxiūsèjīn piāo dài wǔ2.(3分)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进了蒙.(méng měng)古包,好.(hào hǎo)客的主人端进来手抓羊肉。

干.(gān gàn)部向我们敬酒,鄂.(éè)温克姑娘.(niang niáng)们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háng xíng)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shìs ì)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3.(3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2)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3)回旋,盘绕。

(4)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5)从回忆里体会。

4.(3分)选词填空。

静寂安静平静宁静(1)一丝风也没有,湖面很。

(2)的草原热闹起来。

(3)雪后的夜晚,山村显得而祥和。

(4)主持人站到了话筒前,会场立刻下来。

5.(3分)体会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从“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特点。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点明主题B.承上启下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虽然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很深,但还是不能不分别,大家在无边的草原上谈论着美丽的夕阳。

B.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的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六、判断.(是比喻句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是的打“×”)6.(3分)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判断对错)。

7.(3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判断对错)。

8.(3分)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1草原》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1草原》同步练习(含答案)

草原一、拼音乐园1、看拼音,写汉字。

tǎn xuàn rǎn ɡōu lè毛()()()jīn mào shuāi jiāo衣()礼()()2、写出同音的形近字并组词。

)蹄()yátí)()二、词语天地1、一字组多词。

吟()()()拘()()()2、积累好词语。

一()千里翠色欲()襟()带()奇丽惊叹明朗洒脱清鲜3、从上题的词语中选一个造句。

三、课内阅读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渲染:勾勒:2、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读了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大、、。

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四、阅读冲浪。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2)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3)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4)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3、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4、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部分答案:一、1、毯渲染勾勒襟貌摔跤2、崖啼三、2、(1)草原羊群白色的大花(2)绿美3、草原很广阔,无边无际的绿色,但由于有小丘、羊群的点缀,草原并不显得单调。

小学五年级语文《1草原》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1草原》同步练习(含答案)

草原一、拼音乐园1、看拼音,写汉字。

tǎn xuàn rǎn ɡōu lè毛()()()jīn mào shuāi jiāo衣()礼()()2、写出同音的形近字并组词。

)蹄()yátí)()二、词语天地1、一字组多词。

吟()()()拘()()()2、积累好词语。

一()千里翠色欲()襟()带()奇丽惊叹明朗洒脱清鲜3、从上题的词语中选一个造句。

三、课内阅读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渲染:勾勒:2、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在这个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2)读了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大、、。

3、“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四、阅读冲浪。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而并不。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2)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3)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4)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3、用短文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4、读完这段话,你有怎样的感受?部分答案:一、1、毯渲染勾勒襟貌摔跤2、崖啼三、2、(1)草原羊群白色的大花(2)绿美3、草原很广阔,无边无际的绿色,但由于有小丘、羊群的点缀,草原并不显得单调。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1课《草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36分)1. (8分)读拼音写词语wēi yípáng bòníwán mín sh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ěng xián tiěsuǒjìn kāi yán wàn shuǐqiān sh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比一比,组词语。

稻_______ 喘_______ 悔_______ 猎_______ 既_______蹈_______ 瑞_______ 诲_______ 猪_______ 即_______裂_______ 响_______ 载_______ 盘_______ 说_______烈_______ 晌_______ 栽_______ 盆_______ 悦_______3. (11分)连一连。

宵九_______云外陪_______ 伴霄_______苹果培_______ 钱削元_______节赔_______ 土4. (6分)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仅……还……不是……而是…… 即使……也……(1)蝙蝠_______能在夜里飞行,_______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__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___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_______眼睛,_______嘴和耳朵。

(4)_______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_______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5. (3分)用钢笔描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读拼音,写词语。

dì tǎn xuàn rǎn gōu lè dī yín yū huímǎ tí lǐ mào
(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迂回)(马蹄)(礼貌)
jīn piāo dài wǔ jū shùxiū sèshuāi jiāo piān xī tiān yá
(襟飘带舞)(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歌曲.(qū qǔ)弯曲.(qū qǔ)快乐.(lèyuè)乐.(lè yuè)曲音乐.(lè yuè)乐.(lèyuè)趣
三、选字填空
愉偷(愉)快(偷)看(愉)悦小(偷)
既即(既)然(即)使立(即)
望忘看(望)失(望)(忘)记(忘)怀
彩采(彩)色(采)访风(采)光(彩)
拨拔(拨)乱挑(拨)(拔)草(拔)牙
驰弛奔(驰)(驰)名松(弛)(弛)缓
座坐(座)位(坐)落(坐)下(座)次
呼乎(呼)叫欢(呼)在(乎)似(乎)
骏俊峻(骏)马(俊)杰(俊)秀(峻)峭严(峻)
带代戴(带)领皮(带)爱(戴)时(代)(代)价穿(戴)族旋旅民(族)(旋)转(旅)行(旅)客回(旋)汉(族)四、近义词
热闹(喧闹)响亮(嘹亮)飞驰(疾驰)天涯(天际)舒服(舒适)
五、反义词
舒服(难受)洒脱(拘束)冷清(热闹)大方(羞涩)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翠色欲流)
2、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渲染)
3、用线条画出轮廓。

(勾勒)
4、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羞涩)
七、把词语补充完整。

(新鲜)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无边)的绿毯(优美)的线条
(奇丽)的小诗(无限)的乐趣(可爱)的小鸟(漂亮)的衣裳
(美丽)的草原(热情)的主人(高高)的帽子(甜蜜)的微笑
静立(不动)一碧( 千里 ) 翠色(欲流)
们感受到蒙汉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十一、默写。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天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想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 走了一百五十里) ,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向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十二、语句理解。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可以看出草原绿的无边无际,非常辽阔,但是并不是茫茫的绿,分不清界限,而是很有层次的绿。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的美丽轻柔,用中国画来打比方,写出了草原的静态美。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4)蒙汉情深和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不忍心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又点明了中心。

《白杨》同步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bìjièxiàn qīng xījièshào xīn jiāng fǔmōxiàn rùbiǎo bái
(戈壁)(界限)(清晰)(介绍)(新疆)(抚摸)(陷入)(表白)
二、组词
疆(边疆)析(分析)浑(浑浊)介(介绍)辩(辩论)
僵(僵直)晰(清晰)挥(指挥)阶(阶段)辨(分辨)
三、先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再写出反义词
清晰(清楚)(模糊)坚强(刚强)(软弱)
四、缩写句子
1、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争论打断思路。

2、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嘴角浮起微笑。

五、读句子,给画线部分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1、狂风卷着沙土袭来时,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浑黄一体)
2、你不用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家也会理解你。

(表白)
3、老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时,我总觉得那是妈妈的手。

(抚摸)
4、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高耸直立,清秀美丽,非常引人注意。

(高大挺秀)
六、阅读答题
洁白的茉莉花
傍晚,小珍在后院瓜棚下做功课.凉风送爽,飘来一阵阵袭人的茉莉花香。

小玲起身到花坛边,见到满枝洁白的茉莉花儿.有的张着花瓣,有的打着苞蕾。

她不由得凑近花儿闻了闻,可是不小心作业本被茉莉花枝戳破了。

小珍忽然想起教语文的张老师:他身体不好,但经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批改作业。

一次,他牙疼,连续三个晚上彻夜未眠,但每天还照常给学生上课,同学们真是又心疼又感激。

想到这些,小珍不由自主地摘起茉莉花来。

不一会儿,就摘了许多,她用心爱的花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茉莉花包好,决定送给张老师。

到了学校,办公室亮着灯。

张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小珍怕打搅老师,就轻手轻脚地走近窗台,踮起脚把茉莉花放在窗台上,让茉莉花香解除老师的疲劳。

小珍退到一棵树底下。

张老师似乎闻到花香,发现窗台上放着的茉莉花,便捧在手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珍看到这情景,。

心里十分高兴。

回到家,小珍浮想联翩:老师不正是辛勤的园丁吗?他们用汗水培育了祖国的花朵,一旦鲜花开放,造福人民,老师将感到多么欣慰啊!她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要做一个对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须用上“茉莉花”一词)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各段小标题。

第一段:第1自然段,段意:闻到花香。

第二段:第2、3自然段,段意:送给老师。

第三段:第4自然段,段意:浮想联翩。

3、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描写“小珍”的___感恩_____。

4、“‘辛勤的园丁”“祖国花朵”用的是_____比喻_____的修辞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