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小儿脑电图分析

小儿脑电图分析
4/59
小儿EEG描记方法及要求
患儿检验前应洗头,防止空腹
检验前防止服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或镇静 剂,以降低药品对脑电活动影响
癫痫患儿已服用抗癫痫药品者检验前无须停 药,以预防发生癫痫严重发作
发作间期特点为高峰节律紊乱 背景活动为连续弥漫性不规则高波幅慢
波,夹杂大量多灶性棘涉及尖波,部位 不固定,左右可不一样时,枕区棘波最 多见。
小儿脑电图分析
40/59
高峰节律紊乱
小儿脑电图分析
41/59
婴儿早期癫痫性脑病(大田原综合征) 和早期肌阵挛性脑病
这两种综合征 EEG均以暴发-抑制为特征, 前者发作形式为重复成串强直性痉挛, 后者主要表现散发游走片段性肌阵挛、 全身性肌阵挛及部分运动性发作。
小儿脑电图分析
16/59
各种棘波出现方式
小儿脑电图分析
17/59
棘节 律
小儿脑电图分析
18/59
尖波
时限为70-200ms,波形于棘波相同。 尖波意义于棘波相同,但起源部位可能
距离统计部位较远或更为广泛,故定位 意义不及棘波。 在判断尖波时应注意于生理性尖波区分。
小儿脑电图分析
19/59
睡眠 睡眠周期正常。
诱发试验 过分换气可有提前反应或延缓反应等非特
异性改变,但无显著不对称,无限局性或广泛性病理 性波。
阵发性活动 出现一些无必定临床意义阵发性 活动包挂14HZ和6HZ正相棘波、小棘尖波、 极度睡眠纺锤、中线θ节律等。
小儿脑电图分析
28/59
界限性小儿脑电图
基本脑波频率轻度落后于对应年纪正常 范围。
儿童脑电图正常报告单

儿童脑电图正常报告单一、引言儿童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儿童大脑的电活动。
脑电图正常报告单是对儿童脑电图结果的描述和解读,以帮助医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脑电图的情况。
本文将从头到尾解释一个儿童脑电图正常报告单应包含的内容。
二、患者信息在报告单的开头,首先需要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等。
准确记录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追踪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
三、检查过程接下来,报告单应描述儿童脑电图的检查过程。
对于儿童来说,这通常需要一些特殊的准备和配合。
报告单应明确说明儿童是否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了检查,并记录任何特殊情况,如是否有使用镇静剂或特殊设备。
四、脑电图结果在正常的儿童脑电图报告单中,通常会提供脑电图结果的详细描述。
首先,报告单应描述脑电图的波形特征。
例如,脑电图可能显示不同频率的脑电波,如阿尔法波、贝塔波、西格玛波等。
报告单应指出这些波的存在与否以及它们的特点。
其次,报告单应描述脑电图的节律性和对称性。
正常的脑电图通常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并且两侧脑区的电活动应该是对称的。
报告单应描述这些特征,并排除任何异常。
另外,报告单还应记录脑电图的异常放电情况。
正常的脑电图应该没有明显的异常放电,如癫痫样放电或持续性异常放电。
报告单应明确指出是否存在异常放电,并给出相应的描述和解释。
最后,报告单应提供关于脑电图的结论。
如果脑电图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报告单应明确指出脑电图属于正常范围,并提供相关的参考值。
如果脑电图存在异常,报告单应描述所发现的异常,并建议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
五、报告解读在报告单的最后,应提供对脑电图结果的解读。
这部分内容通常由医生完成,并根据脑电图的具体情况给出解释。
解读应尽量简明扼要,以便医生和家长能够理解报告单的含义。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儿童脑电图正常报告单应包含的内容。
从患者信息、检查过程到脑电图结果和解读,每个部分都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1)背景节律不对称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不对称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
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
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
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
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3.背景节律不对称4. 脑肿瘤,脑中风,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TIA,代谢性脑病。
结构性的异常常是持续性慢波,没有反应。
间断性颞叶节律性慢波(δ波)活动1.强烈提示颞叶癫痫。
如何看懂脑电图报告单

如何看懂脑电图报告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而得到的一种生物电图。
它是一种常规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诊断脑部疾病、癫痫、昏迷等疾病。
脑电图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所做的书面报告,它记录了患者脑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和结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脑电图报告单可能会显得晦涩难懂,但只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就能够看懂脑电图报告单。
首先,我们来看脑电图报告单的格式。
一般来说,脑电图报告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检查医生、脑电图波形图和波谱图、异常波形描述、诊断意见等内容。
在阅读脑电图报告单时,我们可以按照这些内容逐一进行分析。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脑电图波形图和波谱图的含义。
脑电图波形图是记录了患者脑电活动的图形,它反映了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
而脑电图波谱图则是对脑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的图形,它可以反映出脑电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过分析波形图和波谱图,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信号。
在脑电图报告单中,医生会对异常波形进行描述,并给出诊断意见。
在阅读报告单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医生对异常波形的描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异常脑电活动。
同时,诊断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内容,脑电图报告单中还可能包括其他一些指标和信息,比如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
在阅读报告单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
总的来说,要想看懂脑电图报告单,首先需要了解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波形图、波谱图的含义,以及常见的异常波形。
其次,需要认真阅读报告单的各项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波形图、波谱图、异常波形描述、诊断意见等。
最后,需要综合考虑各项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脑电图报告单,提高对脑电图检查结果的认识和理解。
新生儿视频脑电图报告的判读

新生儿视频脑电图报告的判读新生儿视频脑电图(VEEG)报告的判读新生儿视频脑电图在评估新生儿脑成熟度、脑功能状态尤其对新生儿缺血缺性脑病(HIE )及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与预后的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新生儿VEEG呈动态发展过程,随孕龄的增长出现睡眠状态分化、背景波变化、刺激反应增加、枕部优势改变等。
新生儿EEG与脑成熟度密切相关,不同孕龄表现不一。
主要为:1.判断脑成熟度:主要取决于受孕龄,CA等于实际的胎龄加上生后时间。
新生儿EEG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由未成熟波形组成基本节律(背景活动),二是迅速不断地成熟性波形变化。
新生儿脑功能发育状态与EEG之间已建立了严密关系,VEEG 可评价脑发育的程度。
主要基本图形特征①交替型图形。
交替型图形(交替节律)是新生儿静态睡眠的基本波形,44周后基本消失。
②连续图形。
为受孕龄32周后的早产儿觉醒期及动态睡眠期基本图形。
③S刷形(手套刷)放电。
为未成熟儿脑电图的特征图形。
以受孕龄32一35周的早产儿最明显,受孕龄35周后迅速减少。
④一过性额区尖波。
典型波在受孕龄35周出现。
足月儿易见到此波。
⑤正常型尖、棘波。
见于各期新生儿,随EEG成熟而减少。
⑥一过性不对称或不同步。
在正常新生儿EEG中是常见的。
异常新生儿脑电图的特点新生儿VEEG异常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异常,包括变异性缺失、成熟延迟及倒退、显著不同步、显著不对称、低电压、脑电波消失、爆发抑制和痛性发作波。
一般分为轻度和重度异常。
_1)轻度异常主要表现为不成熟EEG,EEG缺乏变异性、多灶尖波、中央区尖波,节律性全脑或局灶性a波等情况,频率不对称,短暂过多尖波以及睡眠周期改变。
2)重度异常①背景波明显抑制。
低电压,缺乏频率变化;②爆发抑制。
③痫样放电。
具有重复性、局灶性和节律性,节律性是痫样放电与正常的短阵尖波区别的特征;④单一节律波和重复单一棘波。
惊厥性呼吸暂停者为短时程单一节律放电。
新生儿主要疾病与脑电图特点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小儿脑电图报告怎么看

小儿脑电图报告怎么看脑电图是一种检测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通过测量脑细胞电活动的变化,反映出脑电信号的频率、幅度以及波形等信息。
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脑电图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那么,在看小儿脑电图报告时,我们应该如何读懂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脑电图波形和频率概念。
常见的脑电波形有α波、β波、θ波和δ波等,其中α波具有相对规律、幅度较大、频率较慢的特点,通常在放松静息状态下出现;β波比较不规律、频率明显增快,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思考和注意力活动;θ波比较规律,频率比α波稍慢,通常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较为常见,在睡眠和注意力转移时也会出现;δ波的频率最慢,幅度最高,通常在深度睡眠中出现。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脑电图的特点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常见的异常有以下几种:1. 癫痫活动:在正常脑电的基础上出现的癫痫放电,可以表现为尖锐波和慢波复合体,具有较强的放电特异性。
2. 异常脑电放电:主要是指持续时间较长、出现频率较高的低幅度静息态异常慢活动。
3. 灰质病变:灰质结构的病变不仅可以表现为明显的病理讯号,也可以引起脑电变化,出现波形异常、频率改变等现象。
4. 意识紊乱:反映在脑电图上主要表现为一些波形的突然丢失或持续重复出现,如尖头放电、慢波复合体等。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分类筛查和诊断。
根据脑电图的检测结果,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等综合分析,以确定具体疾病和病变的性质及程度;并制定治疗计划,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小儿脑电图报告的理解,需要了解基本的波形和频率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脑电放电和病变,最终确定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听取专业医生的分析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脑电图诊断报告怎么看

脑电图诊断报告怎么看脑电图(EEG)是一种通过电极记录头皮上的电流变化来检测大脑电活动的技术。
脑电图诊断报告提供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判断大脑功能是否正常。
在阅读脑电图诊断报告时,有些关键点需要注意。
首先,查看脑电图图像。
脑电图诊断报告会提供图像记录,并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波形图表。
正常情况下,图像应为连续的波形和频谱轮廓。
异常波形和脑电图的缺失可能预示为某些疾病。
例如,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可能会显示异常的脑波和间歇性图像损失。
其次,查看脑电图报告中的技术术语和结果。
脑电图报告通常涵盖许多技术术语和变量。
有时,脑电图可以显示出大脑某些区域的异常变化,例如产生“ 突波”(spikes)或“放电”(discharges)等。
这些变化往往是某些特定神经疾病的先兆,如癫痫发作和癫痫性症状。
第三,查看脑电图专家的结论。
脑电图专家的结论可以帮助识别是否发现了神经疾病。
专家态度应该非常谨慎,结论必须建立在受患者历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的基础上。
脑电图诊断报告通常会列举所有必要的信息和结论,说明任何神经电活动(正常或异常)的细节和来源。
最后,查看脑电图报告的背景和上下文。
脑电图诊断报告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背景综合判断。
患者既往病史,年龄,癫痫发作频率和其他诊断结果等也都是诊断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脑电图诊断,需要多方面考虑。
综上所述,脑电图诊断报告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电生理测量工具,可用于评估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及其疾病。
阅读脑电图诊断报告需要注意考虑患者的临床背景,查看图像和报告结论,以及了解专家使用的常见术语。
正常儿童脑电图标准

正常儿童脑电图标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方法,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来捕捉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
正常儿童的脑电图标准是指在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下,儿童脑电图的正常表现。
脑电图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儿科领域,对于诊断癫痫、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评估儿童的大脑功能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正常儿童脑电图的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正常儿童脑电图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脑电图波形。
正常儿童脑电图的波形主要包括α波、β波、θ波和δ波。
α波是一种频率较低的波形,通常在闭眼放松状态下出现;β波是一种频率较高的波形,通常在思考、注意力集中时出现;θ波和δ波则是频率较低的波形,通常在婴儿和幼儿时期较为明显。
正常儿童的脑电图波形应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对称性。
2. 脑电图频率。
正常儿童脑电图的频率范围是指脑电图波形的频率范围。
一般来说,婴儿时期的脑电图频率范围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
正常儿童脑电图的频率范围应该符合相应年龄段的标准。
3. 脑电图节律。
正常儿童脑电图的节律是指脑电图波形的规律性。
正常儿童的脑电图应该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和规律性,不应该出现明显的异常波形或节律。
4. 脑电图异常放电。
正常儿童脑电图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生理性异常放电,如儿童睡眠时期的睡眠放电、儿童活动状态下的动态放电等。
这些异常放电在特定状态下是正常的,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异常。
总结来说,正常儿童脑电图的标准是指在儿童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疾病或异常情况下,其脑电图应该呈现出一定的波形、频率、节律和异常放电。
了解这些标准对于正确评估儿童大脑功能发育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了解正常儿童脑电图的标准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脑电图的采集过程需要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外界干扰对脑电图结果的影响。
此外,对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还需要考虑其生理发育特点对脑电图结果的影响,以避免误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
(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
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
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
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
1)背景节律不对称
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
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
不对称
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
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
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
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
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
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
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
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
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
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
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
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
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
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
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
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
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
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
3.背景节律不对称
4. 脑肿瘤,脑中风,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TIA,
代谢性脑病。
结构性的异常常是持续性慢波,没有反应。
间断性颞叶节律性慢波(δ波)活动
1.强烈提示颞叶癫痫。
有利于癫痫的定侧. 77%与棘波相关
2.可能与MRI上T2的白质高信号有少量关系。
3.与智力损害无关
间断性节律性慢波(δ波)活动的临床意义:
1.广泛性的灰质病变,包括双侧皮层和深部灰质结构
2.白质相对完整
3.不一定与颅高压、间脑损害,皮层下病灶有关,虽然也常认为相关原因
1.在很多广泛性脑病中均可见。
如:代谢、中毒、、感染、退形性变2.癫痫发作后期,脑肿瘤也可见
3.在儿童失神癫痫可见
4.在短暂性脑缺血,晕厥、,颅高压时也可见
5.有时见于局灶的大范围脑病变
但要注意:它是非特异的发现。
经常容易误解。
它肯定不正常,但不是癫痫样放电,也不预示癫痫。
有时与病灶的部位不一定一致,包括定侧和高峰出现部位。
三相波
1.重复的尖慢波。
2.常见于下列:
-代谢性脑病:肝性脑病、昏迷、肾功能衰竭
-低温、脑部肿瘤、发作后期缺氧、药物治疗
-感染:CJD(克雅氏病), 疱疹
第二部分:痫样放电
痫样放电:指尖、尖慢、(多)棘、棘慢波、爆发-抑制、高(度)峰失律等异常波形及突出于背景的节律性放电等。
原则:
1.不是所有的尖波都是危险的。
2、辨别癫痫样活动:无论位置在哪里,都强烈提示癫痫,尤其在成人
提示与癫痫相关的比例:
-颞叶:>90%
-中央-颞:40-60%儿童
-枕叶:50%儿童
对癫痫的控制没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各类痫样放电波形的临床意义:
1.棘波。
乃痫样波形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出现棘波逐渐增多现象或形成棘节律,常预示即将出现临床发作。
若在慢波部位出现相应部位的棘波,
常揭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
可见于各型癫痫。
2. 尖波。
意义与棘波相同,乃神经元同步放电的结果,为常见的痫样波的特
征波形之一,可以是病灶在皮质深部或皮质下棘波灶远距离传播。
可见于各
型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中。
3. 棘-慢复合波。
额区最明显,亦可散发或局限性出现。
这种异常放电可能起源于皮质深部的中线结构,或始于视丘,而影响的皮质只限于背内侧核的投射部分。
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节律,多见于失神发作(旧称小发作),而1-2.5赫兹棘-慢复合波最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
4..尖-慢复合波。
多见于颞叶癫痫,弥漫性尖-慢节律见于顽固性大发作和失神性小发作,提示脑组织深部存在较广泛的癫痫病灶。
5. 多棘-慢复合波。
常预示有痉挛发作,是肌阵挛性癫痫最具特征的波形之一。
6. 多棘波。
多见于肌阵挛性癫痫,是多棘—慢复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
但当棘波连续出现,数量增加,频率变快,或由某一脑区逐渐扩散至整个大脑时,则预示患者将出现临床发作,或系发作开始的脑电图表现,且多为强直阵挛发作(旧称大发作)。
7.阵发性或爆发性活动。
亦称发作性节律波。
成分为δ节律、θ节律、α节
律和β节律,多呈高波幅发多源于中央脑系统病灶发出,但诊断价值不如上
述放电波形。
8.高度节律失调。
在时间和部位上杂乱地、毫无规律地出现的一种独特图型。
见于3个月至5岁婴幼儿,以3—8个月最常见。
最多见于婴儿痉挛,预示患儿存在严重的脑损伤。
9.爆发抑制。
1)1-3秒爆发尖(慢)波、棘(慢)波或δ波,而后出现2-20秒的脑电抑制(电压降低)2)对刺激没有反应3.)提示脑功能严重受损4.)见于:
-早产儿、麻醉、中毒、低温-预后很差的缺氧性脑病
-发作后改变
局灶性(报告中指明的部位)痫样放电:定位定侧
1、颞叶癫痫
-经常定位较好
-注意有较广泛分布
2、额叶癫痫
-经常广泛分布或双侧
-在内侧或下额叶癫痫时,常有双额颞或全面性放电额叶
产生的原因:胶质增生、肿瘤、头部创伤、发育性问题
顶叶癫痫
-很少仅出现在顶叶
-经常是双侧额颞顶
4、枕叶癫痫
-仅枕叶棘波:10%
-后头部颞/顶/枕:60%
-双额颞或全面性:30%
儿童良性局灶性癫痫(中央颞区)
-睡眠中出现,清醒期正常
-最常见两侧中央区,经常波及中颞区,若放电在颞前部就不是良性的,其发作往往难以控制。
多灶性痫样放电
不指双颞或儿童良性局灶性癫痫(指Rolandic区,俗称:天灵盖)
1.通常意味着严重的脑病
2.严重的脑功能异常-背景很差
3.90%与频繁的症状性癫痫有关
周期性的一侧癫痫样放电
表现为持续性的周期性尖波。
1、在这些病人中,70%有症状性的癫痫发作,而且提示在此阶段,药物抵抗。
20%的患者以前有癫痫史
提示:一侧半球急性损伤,如急性中风,肿瘤,感染(单疱病毒感染),代谢异常,长期的慢性损害或发作性疾病。
周期性的全面性癫痫样放电
提示双侧严重脑损伤。
尤其是缺氧,CJD(克雅氏病),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1.在长时间的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中,可能有周期性的全面性癫痫样放电(提
示脑损害严重)
2.常在损伤后1-4天出现,5-10天消失. 见于伴神经系统缺失症状的急性脑
损害,如40%的患者是脑梗塞。
80%伴有意识障碍。
昏迷脑电图的意义
1.是客观评价脑功能的方法
2.有助于判断昏迷的病因:中毒还是结构异常?非惊厥持续状态还是发作后期改变?
3.决定昏迷的程度
4.对昏迷的监测
5.指患者处于无反应状态,脑电图显示广泛的α节律,称α昏迷。
它出现于3种情况:(1)急性广泛的脑缺氧或其他结构改变(2)中毒或代谢性原因(3)脑干损伤。
有前额优势(正常是枕叶优势,或颞叶,中央),调节差,对外界无反应。
在闭锁综合症时,却非常类似于正常α节律。
可能混有θ、δ波
α昏迷提示预后差
β活动
1.见于急性药物中毒或高剂量的药物诱导镇静和各种麻醉药。
2.也见于脑干损伤
θ、δ活动
1.见于各种原因的昏迷
2.可逆的过程
持续性的纺锤波活动(极度纺锤)
1.高位中脑损伤的表现。
也可见于外伤后或脑炎后改变
2.通常预后较好
(一)总结慢波的意义
1.有多种病理意义,但却是非特异的发现。
2.后头部的慢波,可能与年龄脑电发育性有关,或偏头痛
3.轻度的全面性θ波,可能是药物作用或困倦
4. 持续的不规则慢波及周期性复合波,提示结构异常;发作后缺失,TIA
或少见的代谢性原因。
(二)总结痫样放电的意义
1、脑电图异常的表现很多,如正常节律减少,慢波增多,左右不对称,图形杂慢,低电压等等,都称为异常。
这些并不是癫痫的特点,但如有“痫样放电”则诊断意义较大: 强烈提示癫痫。
2.、各类癫痫的脑电图都具有相对的特征性。
如脑电图显示为高度失律者多为婴儿痉挛,显示为3Hz棘-慢综合波者多为小发作,显示为间歇期棘波者多为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即颞叶癫痫)等。
局灶性癫痫波80%以上为局部性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
2.在诊断癫痫时, 脑电图异常不一定都是癫痫。
同样,脑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癫痫,需要与临床密切结合,综合分析才能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