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控制元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辅助元件详解

1、密封件 2、滤油器 3、蓄能器 4、油箱及热交换器 5、其他辅件
密封件
静密封
分类
非金属静密封
橡胶-金属复合静密封 金属静密封 液态密封垫
非接触式密封\间隙密封
自封式压紧型密封
动密封
接触式密封
自封式自紧型密封(唇形密 封)
活塞环 旋转轴油封 液压缸导向支承件 液压缸防尘圈
其他
主要密封件
O形橡胶密封圈 橡胶垫片
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组合密封垫圈 金属垫圈
空心金属O形密封圈 密封胶
利用间隙\迷宫\阻尼等 O形橡胶密封圈 同轴密封圈 异形密封圈 其他 Y形密封圈 V形密封圈 组合式U形密封圈
星形和复式唇密封圈 带支承环组合双向密封圈
其他 金属活塞环
油封 导向支承环
防尘圈 其他
1、O型密封圈:O形封圈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圈,如图所示。其材料主 要为丁腈橡胶或氟橡胶。O形密封圈是液压传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密 封件。它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其使用速度范围一般为 0.005~0.3m/s。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
4.其他 如 抗腐蚀性 耐久性 结构 安装 维护 价格
四、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1、滤油器安装于液压泵吸油口。
可避免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液压泵,一般采用过滤精度较低的网式滤油器。
2、滤油器安装于液压泵压油口。
器能耐高压。
3、滤油器安装于回油管路。
使油箱中的油液得到净化。此种滤油器壳体的耐压性能可较低。
(a)支撑环;(b)密封环;(c)压环
4、组合式密封装置
组合式密封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组成。一部分是润滑性能好、摩擦因数 小的元件;另一部分是充当弹性体的元件,从而大大改善了综合密封性能。
液压与气压传动(总纲复习)

T
压力控制阀
在系统中控制介质压力高低的阀称之为压力控制阀。这 类阀的共同点主要是利用在阀芯上的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 的原理来工作的。
溢流阀
图形符号 p
T
溢流阀的主要用途:
(1)调压和稳压。 (2)限压。 (3)背压。
减压阀
分类: • 按调节要求:可分为定值减压阀、定差减压阀。 •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
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气压传动: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利 用其压力能进行能 量传递的传动方式。
液压与气压系统的组成
介质:液压油或压缩空气,传递动力的介质、运动件间 的润滑剂、散热
动力元件:液压泵或气源装置,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入 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pm
Tt T
2nTt 2nT
Pt Pi
3)总效率 p:是泵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p
Po Pi
pq
2nT
q qt
pqt
2nT
q qt
Pt Pi
pv pm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 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其它形式的齿轮泵的工作 原理
1—泵体;2 —主动齿轮;3 —从动齿轮
叶片泵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
液体伯努利方程 :能量的三种形式的转换
p1
g
h1u12 2g源自p2gh2
u22 2g
动量方程:液动力
F
I t
(mv) t
q(v2
v1)
压力损失: 由于液体具有粘性,在管路中流动时又不可避免地
存在着摩擦力,所以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必然要损耗一 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损耗主要表现为压力损失。
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阀学习资料-精

应用:高压、大流 量的场合。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电液联合控制,弹簧复位。 ●电磁控制先导阀动作, ●液体控制主阀芯动作, ●节流阀控制阀芯移动速度。
简化符号
先导级减压阀:
先导控制阀P口的 压力也不能超过 允许的最高控制 压力, 否则应在P 口装入一个减压 阀
换向阻尼器
滑阀式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滑阀式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应用:
锁紧油缸,避免向油泵倒灌 。
平衡重物
液控单向阀
组成:普通单向阀+小活塞缸 特点:无控制油时,与普通单向阀一样,
K通控制油时,正反向都可以流动
K
职能符号:
P1
P2
换向阀
利用阀芯对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换油 流的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启动、 停止或变换运动方向。
2、 换向阀的结构
利用手动杠杆来改变阀芯位置实现换向。分弹簧自动复位和弹 簧钢珠定位两种。
1) 手动换向阀
应用:小流量,需徒手操作的场合。
2) 机动换向阀
机动换向阀又称行程阀,主要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行程, 借助于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档铁或凸轮迫使阀芯运动,从而控制 液流方向
应用:行程控制的场合。(又叫行程阀)
(5) 液压缸浮动和在任意位置上停止
换向阀的图形符号含义
一个换向阀的完整图形符号应表明位置数、通数及操纵方 式、复位方式和定位方式的符号。
1、方框表示阀的作用位置,方框数即“位数”,换向 滑阀的位数分二位和三位。
A﹑O口连通,P﹑B口封 闭,执行元件处于闭锁状 态,液压泵不卸荷
P﹑A﹑B﹑O全闭,执 行元件停止运动。
P﹑A﹑B口连通,O口 封闭,执行元件处于停 止位置,液压泵卸荷 A﹑B口连通,P﹑O口 封闭,执行元件处于 闭锁状态,液压泵不 卸荷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与气压作为传动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工具、设备、以及各类工业自动化系统和生产流水线上。
本文将主要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液压气压传动基本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液压油箱、油管、以及液压控制阀等。
液压系统中,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由液压泵产生的液压能作为有效载荷传递到被控制的液压元件上,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各种运动控制。
气压传动系统也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主要包括压缩机、气缸、气阀、压力表、以及一个气槽等。
气压系统中,压缩机负责将机械能转换成压缩空气,通过气缸所传递的空气压力,实现各种运动控制。
二、液压气压传动的特点1、液压传动特点液压传动系统比气压传动系统在各方面都更加稳定和可靠。
由于液压能储存时间较长,且油液受热膨胀系数小,不易泄漏,因此液压传动系统运行起来比气压传动稍微安全。
此外,液压传动系统可实现无级调速功能,同时承受的荷载也能大于气压传动系统。
2、气压传动特点相对于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具有价格较为便宜的优势。
气压传动的另一个优势是气缸行程大,且行程能通过重复拼接的方式实现无级调节。
此外,气压传动还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当工作中的负荷突然增加时,气压传动能够响应自如,更快地完成加速和减速操作。
三、液压气压传动优缺点比较1、液压传动系统优缺点液压传动系统具有加速、减速平稳、静音、开关灵活、精确度高等优点,此外使用寿命比较长,维护成本较低。
但是,液压传动系统也存在着以下缺点: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维护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另外还需要经常维护常规保养,以及防止油液泄漏等问题。
2、气压传动系统优缺点气压传动系统具有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的优点。
此外,气压传动系统操作简单,无需专业技能。
但是,气压传动系统存在传动路途中能量损失较大,且响应速度慢,不能实现调速等缺点。
国开电大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国开电大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来传递动力的机械传动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并分析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总结了一些关键点。
液压传动系统由液压泵、液压执行器、液压控制阀和液压传动管路等组成。
首先,液压泵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机械作业产生压力,并将液压油泵入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电动马达驱动的液压泵。
其次,液压执行器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机构,其作用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液压缸作为液压执行器。
液压缸有一个活塞,液压油的作用力将活塞推动,从而产生机械运动。
然后,液压控制阀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中心,其作用是控制液压油的流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单向阀、电磁换向阀和液压电控阀等液压控制阀。
最后,液压传动管路是连接各个液压组件的管道系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液压软管和配套的接头将液压泵与液压执行器连接起来。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液压泵将压力油泵入液压传动管路。
然后,液压控制阀根据控制信号的输入控制油的流动,使液压缸作出相应的运动。
最后,通过适当的控制和调节,液压执行器可实现希望的运动轨迹和力。
液压传动系统有许多优点,例如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高、反应灵敏、装置紧凑等。
尤其对于大功率和大扭矩的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是一种理想选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和控制阀来设计和构造液压传动系统,实现预期的运动控制效果。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13章 气动控制元件

图13-19所示为柔性节流 阀的原理图,其节流作用主要 是依靠上下阀杆夹紧柔韧的橡 胶管而产生的。当然,也可以 利用气体压力来代替阀杆压缩 橡胶管。柔性节流阀结构简单, 压力降小,动作可靠性高,对 污染不敏感,通常工作压力范 围为0.3~0.63MPa。
图13-19 柔性节流阀
1—上阀杆 2—橡胶管 3—下阀杆
三、单向节流阀
单向节流阀常用于气缸的调速和延时回路。
图12-29 单向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13.4气动逻辑元件
原理:通过元件内部的可动部件的动作改变气流方向来实现一 定逻辑功能的气动控制元件。 特点:抗污染能力强,无功耗气量低,带负载能力强。 一、气动逻辑元件的分类:
按工作压力分 按逻辑功能分
高压元件(工作压力0.2~0.8MPa) 低压元件(工作压力0.02~0.2MPa) 微压元件(工作压力0.02MPa以下)
由于信号的传输有一定的延时,信号的发出点与接受点之间, 不能相距太远。一般来说,最好不要超过几十米。
当逻辑元件要相互串联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流量,否则可能无 力推动下一级元件。
阀 4—换向阀 5—钻孔缸
4、快速排气阀
快速排气阀主要用于气缸 排气,以加快气缸动作速度。 通常,气缸的排气是从气缸 的腔室经管路及换向阀而排 出的,若气缸到换向阀的距 离较长,排气时间亦较长, 气缸的动作缓慢。采用快速 排气阀后,则气缸内的气体 就直接从快速排气阀排向大 气。快速排气阀的应用回路 如图13-7所示。
图13-7 快速排气阀应用回路
图13-6所示为快速排 气阀。当P腔进气后,活 塞上移,阀口2开启,阀 口1关闭,P口和A口接 通,A有输出。当P腔排 气时,活塞在两侧压差 作用下迅速向下运动, 将阀口2关闭,阀口1开 启,A口和排气口接通, 管路中的气体经A通过 排气口快速排出。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04章 液压控制元件4.3、4.4讲解

压力控制阀是用来控 制液压系统中油液压力或 通过压力信号实现控制的 阀类。通过液压作用力与 弹簧力的平衡来实现对油 液压力的控制。
溢流阀 减压阀 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一、溢流阀
作用:对液压系统定压或安全保护,几乎所有的液压
系统都要用到。
定压溢流作用-在定量泵节流调节系统中,定量泵提供的 是恒定流量。当系统压力增大时,会使流量需求减小。此 时溢流阀开启,使多余流量溢回油箱,保证溢流阀进口压 力,即泵出口压力恒定(阀口常随压力波动开启)。
到 系 统
解: 在活塞为空载运动期间,pB=0,这时减压阀中的先导阀关 闭,主阀芯处于开口最大位置,若不考虑流过减压阀的压力损
失,则pA=0 。 夹紧时,活塞停止运动, pB=2.5MPa。这时减压阀中的先
导阀打开,主阀芯开口很小。而液压泵输出油液中仅有极少量
流过减压阀中的先导阀,绝大部分经溢流阀流回油箱。
力F也可近似地视为常数,
故系统的压力基本上保持定
值。
二、先导式溢流阀
是针对直动式溢 流阀不适用于高压大 流量而设计的。
即:用一个较软的弹簧 就可以控制一个较大的 压力。
1、结构组成
符号
T P
调压弹簧 锥阀 锥阀座 遥控口K
阀体 主阀芯 主阀体
主阀弹簧
进油口
P
结构:先导阀+主阀
T
出油口
2、工作原理
2、应用
第四节 流量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是通过改变阀口大小来改变 液阻实现流量调节的阀。包括节流阀、调速阀、 溢流节流阀和分流集流阀。
节
调
流
速
阀
阀
一、流量控制原理及节流口形式
节流阀节流口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薄壁小孔、细长小 孔和厚壁小孔,三种节流口的流量特性曲线如图4-30所示。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第4章 液压控制阀

•
按安装连接形式分为: 管式连接 板式连接
叠加式连接
插装式连接
集成式连接
3、液压控制阀的性能参数
对于不同类型的各种液压控制阀,还可以用不同的参数表征其不同 的工作性能,一般有压力、流量的限制值,以及压力损失、开启压 力、允许背压、最小稳定流量等。同时,给出若干条特性曲线,供 使用者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性能参数值。
图4-2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图 a)内泄式液控单向阀 b)外泄式液控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双向液控单向阀:
常用于系统停止供油时而要求执行元件仍然保持锁紧的场合,通常 称为液压锁。
1-阀体
图4-3 双向液控单向阀 a)结构原理图 b)图形符号 2-控制活塞 3-卸压阀芯 4-锥阀芯
图4-4 液压锁(飞机襟翼收放系统) 1、4-阀芯 2、3、5、8-弹簧 6、7-活塞
二、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主要用来接通、关断或改变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从而控 制执行元件的起动、停止或改变其运动方向。它主要分为单向阀和 换向阀,单向阀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两种,而换向阀的种类 很多、应用广泛。
1、单向阀
功用:控制油液单方向流动,又称为逆止阀或止回阀。。 结构组成: 阀体 阀芯 弹簧等
单向阀的应用:
用于泵的出口,防止系统中的压力冲击对泵造成影响; 隔开油路间不必要的联系,防止油路相互干扰;
作背压阀用(回油路上加背压阀),但背压不可调;
作旁路阀用; 桥式回路。
液控单向阀:是一种通入控制压力油后,便允许油液双向流动的单 向阀。它由单向阀和液控装置两部分组成。 油液反向流动时(由油口进油),进油压力通常很高,解决这个问 题的方法:①B油口压力很高,采用先导阀预先卸压,见图4-2a,这 种阀称内泄式液控单向阀。②A油口压力较高造成控制活塞背压较大, 采用外泄口回油降低背压,见图4-2b,这种阀称外泄式液控单向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换向阀
工作原理:利用阀芯和阀体的相对运动,使油路接通、关断或变换油
流的方向,从而实现液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机构的启动、停止或变 换运动方向
主要要求:
(1)油液经换向阀时压力损失要小。 (2)互不相通的油口间的泄漏要小。 (3)换向要平稳,迅速且可靠。
M型;使执行元件停止的有O、M型;使执行 元件浮动的有H、Y型;使液压缸实现差动 的有P型。
三位换向阀的非中位机能:
OP型
MP型
2、换向阀的性能
换向可靠性:换向信号发出后阀芯能灵敏地移到工作位置; 换向
信号撤除后阀芯能自动复位。同一通径的电磁阀,机能不同,可靠换 向的压力流量范围不同,一般用工作极限曲线表示。
浸在油液中工作,它具有寿命更长,工作更可靠等特点,但由于造价 较高,应用面不广。
电磁换向阀
4、液动换向阀:
利用控制油路的压力油 来改变阀芯位置 。 工作原理: K1通油:P-B,A-T; K2通油:P-A,B-T; K1,K2通油:中位;
5、电液换向阀:由电磁滑阀和液动滑阀组合而成
电磁吸力有限,电磁换向阀最大通流量小于100 L/min。对液
(一)、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换向阀的换向功能主要由阀的工作位置数和由 它所控制的通路数所决定
滑阀式换向阀的结构
▪ 阀芯与阀体
孔配合处为台 肩,阀体孔内 沟通油液的环 形槽为沉割槽。 阀体在沉割槽 处有对外连接 油口。
阀芯台肩和阀体沉割槽可以是两台肩三沉割槽, 也可以是三台肩五沉割槽。当阀芯运动时,通 过阀芯台肩开启或封闭阀体沉割槽,接通或关 闭与沉割槽相通的油口。
直流电磁铁工作较可靠,吸合、释放动作时间约为0.05一0.08s,允许
使用的切换频率较高,一般可达120次/min,最高可达300次/min, 且冲击小、体积小、寿命长。但需有专门的直流电源,成本较高。
本整形电磁铁,其电磁铁是直流的,但电磁铁铁本身带有整流器,通
入的交流电经整流后再供给直流电磁铁。
目前,国外新发展一种油浸式电磁铁,不但衔铁,而且激磁线圈也都
液压系统对阀的基本要求:
1.工作可靠,动作灵敏,冲击振动小 2.压力损失小 ,密封好,泄漏小,无外漏 3.结构紧凑,安装调整维护使用方便,通用性好
第二节 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用在液压系统中控制液流的方向。 它包括单向阀和换向阀。
单向阀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换向阀按操作阀芯运动的方式可分为手动、机动、 电磁动、液动、电液动等。
(四)、电磁球阀简介
▪ 结构 主要由左、
右阀座、球阀、操作 杆、杠杆、弹簧等组 成。p 口压力油除通 过右阀座孔作用在球 阀的右边外,还经过 阀体上的通道 b 进入 操纵杆的空腔并作用 在球阀的左边,球阀 所受轴向液压力平衡。
特点 对油液污染不敏感,换向性能好;密封性能好,最高
压力可达63MPa;电磁吸力经杠杆放大后传给阀芯,推力大;
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
重点: 难点:
第一节 概述
液压阀:液压系统中控制液流流动方向,压力高低、流量大
小的控制元件。 各类控制阀的特点: 1、结构基本 相同:阀体、阀芯、驱动部件等; 2、遵循流量公式; 3、控制参数不同。
液压阀分类 :
按用途分: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 操纵方式分:人力操纵阀、机械操纵阀、电动操纵阀 连接方式分:管式连接、板式及叠加式连接、插装式连接 按结构分类:滑阀, 座阀, 射流管阀 按控制方式:电液比例阀, 伺服阀, 数字控制阀 按输出参量可调节性分类:开关控制阀, 输出参量可调节的阀
端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左极端位置(右位),油口p与A通,B不通;电磁 铁得电产生一个电磁吸力,通过推杆推动阀芯右移,则阀左位工作,油口 p与B通,A不通。
▪ 两位电磁阀有弹簧复位式(一个电磁铁)和钢球定位式(两个电磁铁)。
电磁铁按使用电源的不同,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种。 按衔铁工作腔是否有油液又分为:“干式“和“湿式。
动力较大的大流量阀则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换向阀。
电磁阀是先导阀,液动阀是主阀 电磁滑阀起先导作用,它可以改变控制液流的方向,从而 改变液动滑阀阀芯的位置(Y型中位机能)
电液换向阀
5.电液换向阀(图5-10)
▪ 电液换向阀工作原理要点
▪ 为保证液动阀回复中位,
电磁阀的中位必须是A、B、 T油口互通。
▪ 由于阀开口大小 x 和 稳态液动力Fs的影响,阀的
进口压力随流经阀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量
使用介质的粘度范围大,可直接用于高水基、乳化液;加工 装配工艺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主要用在超高压小流量液压系统或作插装阀的先导阀。
第三节 压力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压力或通 过压力信号实现控制的阀类。它包括溢流阀、减 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压力控制阀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液压作用力与 弹簧力进行比较来实现对油液压力的控制。
分类:
按操作方式分:手动换向阀、机动换向阀(亦称行程阀)、电磁换向 阀、液动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等 按阀芯工作时在阀体中所处的位置和换向阀所控制的通路数不同分: 二位二通换向阀、二位三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三位四通换 向阀等 按阀的安装方式分:管式(亦称螺纹式)换向阀、板式换向阀和法兰 式换向阀等 按阀的结构形式分:滑阀式换向阀、转阀式换向阀和锥阀式换向阀等
▪ 阀口刚开启时阀芯受力平衡方程
pkπD 2/4 = K(xo+ L)
▪ 阀口开启后阀芯受力平衡方程
pπD 2/4 = K(xo+ L+ x)+Fs
▪ 阀口开启后溢流的压力流量方程
q =CπD x(2p/ρ)1/2
▪直动型溢流阀工作原理要点
▪ 对应调压弹簧一定的预压缩量 xo,阀的进口压力
p 基本为一定值。
▪ 复式结构液控单向阀,单向阀芯内装有卸载小阀芯。控制活塞上行时先顶开
小阀芯使主油路卸压,再顶开单向阀阀芯,其控制压力仅为工作压力的 4.5 %,没有卸载小阀芯的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压力为工作压力的40 %~50 %。
单向阀
双向液压锁
▪ 液控单向阀的应用
▪ 用于保压回路
▪ 用于锁紧回路
▪ 需要指出,控制压力油油口不工作时,应使其通回油
换向阀可以控制换向时间来减小换向冲击。
换向时间和换向频率:交流电磁铁的换向时间约为0.03~0.15s,
直流电磁铁的换向时间约为0.1~0.3s;换行频率为60~240次/min。
3、滑阀的液动力
由液流的动量定律可知,油液通过换向阀时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动 力有稳态液动力和瞬态液动力两种。 (1)稳态液动力:阀芯移动完毕,开口固定后,液流流过阀口时因 动量变化而作用在阀芯上有使阀口关小的趋势的力,与阀的流量有关。 (2)瞬态液动力:滑阀在移动过程中,阀腔液流因加速或减速而作 用在阀芯上的力,与移动速度有关。
▪ 被用来分隔油路以防止高低压干扰。 ▪ 与其他的阀组成单向节流阀、单向减压阀、单
向顺序阀等,使油液一个方向流经单向阀,另 一个方向流经节流阀等。
▪ 安装在执行元件的回油路上,使回油具有一定
背压。作背压阀的单向阀应更换刚度较大的弹
簧,其正向开启压力为( 0.3~0.5)MPa。
液控单向阀
工作原理 当控制油口不通压力油时,油液只能从p1→p2;当控制油口通压力油时, 正、反向的油液均可自由通过。 根据控制活塞上腔的泄油方式不同分为内泄式和外泄式。
▪ 液动阀两端控制油路上的节流阀可以调节主阀的换向速度。
(三)、换向阀的性能
1、中位机能: 三位阀常态位(即中位)各油口的连通方式。
不同滑阀机能的滑阀,阀体是通用的,仅阀芯台肩的尺寸和形状 不同。
系统保压 系统卸荷 换向平稳性与精度 启动平稳性 液压缸“浮动”和在任意位置上的停止
滑阀机能的应用: 使泵卸载的有H、K、
一、单向阀
普通单向阀是只
允许液流一个方向流
动,反向则被截止的
方向阀。要求正向液
流通过时压力损失小,
反向截止时密封性能
好。
图形符号
▪ 工作原理 左端进油,压力油作用在阀芯左端,克服右端弹簧
力使阀芯右移,阀口开启,油液从右端流出;若右端进油,压力油 与弹簧同向作用,将阀芯紧压在阀座孔上,阀口关闭,油液被截止 不能通过。
4、液压卡紧现象 卡紧原因:脏物进入缝隙;温度升高,阀芯膨胀;但主要原因是滑阀
副几何形状和同心度变化引起的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其主要包括: a阀芯和阀体间无几何形状误差,轴心线平行但不重合 b 阀芯因加工误差而带有倒锥,轴心线平行但不重合 c 阀芯表面有局部突起 减小径向不平衡力措施: 1) 提高制造和装配精度 2) 阀芯上开环形均压槽
▪ 正向开启压力只需(0.03~0.05 )MPa,反向截止时为线密封,
且密封力随压力增高而增大,密封性能良好。开启后进出口压力差
(压力损失)为(0.2~0.3 )MPa.。
普通单向阀的应用
▪ 常被安装在泵的出口,一方面防止压力冲击影
响泵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泵不工作时系 统油液倒流经泵回油箱。
换向阀:滑阀式换向阀
A
B
AB
T P
T P
换向阀
A
B
T P
AB
T P
AB
T
P
液压泵
溢流阀
AB PT
AB
T
P
液压泵
溢流阀
AB PT
换向阀的图形符号
方格数即“位”数,三格即三位 箭头表示两油路连通,但不表示流向。“⊥”表示油
路不通。在一个方格内,箭头或“⊥”符号与方格的 交点数为油路的通路数,即“通”数 每个换向阀都有一个常态位(即阀芯在未受到外力作 用时的位置)。在液压系统图中,换向阀的符号与油 路的连接一般应画在常态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