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2章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新人教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1(人教版)课件:第二章 第6节 第二课时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金属电阻率

高中物理选修31(人教版)课件:第二章 第6节 第二课时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金属电阻率
答案:(1)C D (2)外
类型二 误差分析
【典例 2】 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 Rx 的电阻 率的实验中,待测合金丝 Rx 的电阻约为 6 Ω.提供的仪器 有:
A.电压表 V(内阻约为 10 kΩ,量程为 3 V) B.电流表 A1(内阻约为 3 Ω,量程为 0.6 A) C.电流表 A2(内阻约为 0.1 Ω,量程为 3 A) D.滑动变阻器 R(阻值为 0~5 Ω,额定电流为 2 A) E.电源 E(电动势为 5 V,内电阻为 1 Ω) F.一个开关、若干导线
第二章 恒定电流
6 导体的电阻 第二课时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
金属电阻率
【实验目的】 1.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的长度 L,用螺旋测微器测 导线的直径 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 R,根据电阻定律, 金属的电阻率 ρ=RLS=π4dL2R.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接法(填“内”或 “外”).
解析:伏安法测电阻丝电阻,需要:电池组(3 V,内 阻 1 Ω);电路最大电流约为:I=UR=35 A=0.6 A,电流 表应选 C;电源电动势为 3 V,因此电压表选 D.
(2)因待测电阻阻值约为 5 Ω,电流表内阻约为 0.125 A,电压表内阻约为 3 kΩ,待测电阻相对于电压表内阻来 说很小,故为小电阻,应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5.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数据处理】
1.计算法:利用每次测量的 U、I 值分别计算出电 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图象法:可建立 I-U 坐标系,将测量的 U、I 值 描点作出图象,利用图象的斜率来求出电阻值 R.
【误差分析】
1.采用外接法则由于伏特表的分流影响,造成电阻 测量值偏大,若误用内接法则安培表分压影响更大.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导体的电阻》教案-新版

2.6 导体的电阻(1)实验探究教师:(多媒体展示)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材料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过程:长度l、横截面积S、电阻R的测量及方法长度l:用mm刻度尺测;横截面积S: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或用累积法测直径;电阻R:伏安法。

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注意两点,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和电流变的接法选择。

请学生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并请一位同学把电路图画到黑板上,并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评价。

教师:我们本节需要把每一和电阻丝的长度,横截面积,都测量出来吗?学生:不需要。

教师:我们本节课定量研究导体的电阻和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并且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和长度成正比,和横截面积成反比关系,因此,我们做一个对比试验就可以达到目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电路图:a 和b :横截面积、长度相同,长度l之比为1:2a 和c :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S之比为1:2a 和d :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①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教师: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征,电压之比就是电阻之比②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教师:分别测量a、c两端的电压,电压之比为电阻之比,从而得出电阻和横截面积的关系③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教师:分别测量a、d两端电压,得出电阻和材料的关系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结论结论:导体电阻和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还和导体的材料有关(2)理论探究1.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2.理论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3.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材料的关系学生根据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计算方法,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学生:假设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路,总电阻是原来的N倍,导体总长度也是原来的N倍,可见,导体的电阻和长度成正比;学生: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每个电阻横截面积都为S,并联接入电路,总电阻是原来的N分之一,而横截面积是原来的N倍,可见电阻与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学生:刚才的实验中,不同材料,相同的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不同,可见导体的电阻还和材料有关。

2018年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2章 第6节 第1课时 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的探究

2018年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2章 第6节 第1课时 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的探究

系? 答案:设表面正方形的边长为 a,厚度为 h,则导体的电阻 R=ρ
a
= ,可以看
ah h
出导体的电阻与表面正方形的边长无关,所以两个导体的电阻相等.
自主检测
1.(多选)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由 R=ρ l 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 l、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 S 成反比 S
【思考与讨论1】 请同学们用“控制变量法”制定探究步骤.先让学生 展示自己制定如何探究的方案,再请学生评价哪个方案优越.通过比较学 生设计的方案,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学生:(1)在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 度的关系;(2)在导体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 截面积的关系;(3)在导体横截面积、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导体的电 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2】 实验中收集实验数据非常重要,请同学们设计表格来 记录实验数据.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再请学生评价哪个表格直 观,有利于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1)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长度(mm)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L1 L2
(2)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直径(mm)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值
横截 面积 (m2)
电压 (V)
电流 (A)
电阻 (Ω)
L2 L3
(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材料
L3(镍铬丝) L4(铜丝)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解析:A 的密度比 B 的大,质量相同,所以根据公式 V= m 可得 B 的体积大,
根据公式 V=lS 可得 B 的横截面积大;根据公式 R=ρ电阻率 l ,由于 A 的横截 S

2014版高中物理 2-6电阻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4版高中物理 2-6电阻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2.实验原理 (1)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电阻. (2)用刻度尺测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 (3)通过改变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 度和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 3.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 (0~3 V),滑动变阻器(50 Ω),开关,导线若干,刻度尺.
③实验电路:
图2-6-1 ④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 积成反比,还跟 材料 有关.
(3)逻辑推理探究 ①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分析:导体电阻与它们长度成 正比. ②由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成
反比 .
③结合实验探究得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2.思考判断 (1)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两个因素决定.(× ) (2)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线,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电 阻变为4R.( √ ) U (3)由R= 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 )
l U R=ρS和对R= I 的进一步说明,即导体的电阻与U 联系 和I无关,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 面积
3.应用实例——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2)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结构简图如图2-6-3所示,要使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 正确的连接是接A与D或C,B与C或D,即“一上一下”;要使 滑动变阻器起到分压作用,要将AB全部接入电路,另外再选择A 与C或D及B与C或D与负载相连,当滑片P移动时,负载将与AP 间或BP间的不同长度的电阻丝并联,从而得到不同的电压.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后 知 能 检 测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金版教程】2014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6节 导体的电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金版教程】2014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6节 导体的电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解析]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强弱,只与材料及温度有
l 关,与导线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无关,故A错、B对.由R=ρ S 知 ρ大,R不一定大,故C错.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 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故D正确.
[答案] BD
考点二
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联系
电阻R大,那么导电性能是否一定差呢?
答案:AD
解析: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并随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 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A对,B、C错,电阻率反映材料 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并存在超导现象,绝对零 度只能接近,不可能达到,D对.
4.
如图所示,P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
C.一根导线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不变,则导 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但电阻率不变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 大的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好
[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l U (1)R=ρS、R= I 与电阻的关系; (2)电阻率的影响因素.
[规范解答]
对该题逐项进行分析如下: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 探究与导体电阻有关的因素 (1)电阻丝横截面积的测量:把电阻丝紧密地缠绕在一个圆 柱形物体上(如铅笔),用刻度尺测出多匝电阻丝的 宽度 L,数 L d 2 d = S = π 出圈数n,根据 , n ,计算出电阻丝的直径,由 2 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答案:AD
解析:电阻率与材料、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有的 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有的反之,铂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AD正确.
2. [2014· 包头高二检测]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 A、B串联在电路中,A的长度为L,直径为d;B的长度为2L, 直径为2d,那么通电后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QA∶QB=1∶2 B. QA∶QB=2∶1 C.QA∶QB=1∶1 D.QA∶QB=4∶1 )

人教版 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Resistance

人教版 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 导体的电阻Resistance

R=0
课堂训练
1、一段均匀导线对折两次后并联在一起 测得其电阻为0.5 Ω, ,测得其电阻为0.5 Ω,导线原来的电阻 多大? 多大?若把这根导线的一半均匀拉长为 三倍,另一半不变, 三倍,另一半不变,其电阻是原来的多 少倍? 少倍?

5倍
2、同一半圆形金属片,如图所示,从不同方 同一半圆形金属片,如图所示, 向测量其电阻 是否相等? (1)Ra、Rb是否相等? (2)如果不等 如果不等, 谁大? (2)如果不等,Ra、Rb谁大? Ra、Rb比值是多少? 比值是多少? (1)不等 (a)又短又“ (a)又短又“胖”,(b)又长又“瘦”,∴Ra < Rb 又短又 (b)又长又“ 又长又 (a)为两 为两R (2)若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0,则(a)为两R0 1/4圆形金属片电阻为R 圆形金属片电阻为 并联, /2;(b)为两电阻串联 为两电阻串联, 并联,Ra = R0 /2;(b)为两电阻串联,Rb =2 R0, 所以Ra :Rb=1:4
l R∝与 是与l、 无关的常数 无关的常数! 注意:k是与 、S无关的常数!
理论探究 3.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 与材料的关系 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材料的关系 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
取相同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导体进行实验 相同长度、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的导体进行实验 (探究不同材料的比例常数k)。 探究不同材料的比例常数 )。
l R=k S
结论: 结论:
k是由导体材料决定 是由导体材料决定 是由导体材料 无关! 与l、S无关! 、 无关
实验电路图
三、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与它的长 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 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成反比;导体 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材料有关 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决定式 决定式: 决定式

选修3-1第二章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选修3-1第二章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6
导体的电阻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 横截面积 长度 材料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 反比 ________ ,与它的横截面积 S 成________ ;导体的电阻还与 正比
l ρ 材料 ________有关.表达式 R=________,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 S
【例 2】金属铂的电阻值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所 以可以利用铂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制成铂电阻温度计,选 项中的 I-U 图象能表示金属铂电阻情况的图象是( )
解析:铂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C 选项正确.
答案:C
题后反思:(1)某一导体电阻的变化与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一
致,所以可从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判定电阻率的变化.
到直径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该导线的电阻率和电阻分别变为
( ) A.4ρ和 4R C.16ρ和 16R B.ρ和 4R D.ρ和 16R
解析: 导体的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温度一定时电
阻率是不变的.导线拉长后,直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横截面
1 积变为原来的 ,因总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由电阻 4
电阻与电阻率 1.电阻 R 是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由导 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与电阻率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温
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其电阻的大小遵循电阻定律 R=
l ρ . S
2.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各种材料的 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 1 m、横截面积为 1
【例 1】关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材料制成的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B.铜导线一定比铝截面积相同,电阻就

《导体的电阻》教案

《导体的电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6节导体的电阻教案《导体的电阻》教案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导体电阻的决定式。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电阻定律及其表达式。

2、了解电阻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单位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两种研究方法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提高科学分析、提炼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2、经历实验探究与理论推导两个过程,体会物理规律的严密性。

3、通过介绍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及相关应用,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科学技术相联系的意识。

4、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数据的处理。

三、教学用具自制电阻定律示教板及相关器材,日光灯灯丝,酒精灯,电池组,电键,导线,多媒体。

四、教学流程【新课引入】开门见山,由问题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第6节导体的电阻。

首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评价方式是………,希望同学们有精彩的表现。

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根据电阻的定义式IU R ,导体的电阻R 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I 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生:“不对”师: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初中我们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而且还有一个半定量的结论: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新课教学】师:本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究导体电阻与决定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探究的办法有两种: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首先看理论探究,根据预习哪个小组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电阻R 与长度L 的关系?(机会一次)(在预习学案中已经有专门的铺垫、要求和训练)生:………师补充:(条件)师:第二次机会:电阻R 与横截面积S 的关系生:………师:理论探究的结果是:………,数学表达式:………理论探究的结果能否经得住实验的考验呢?我们来进行实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
U R
,可知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是电阻的
倒数,b图线的斜率大,表示电阻小,a代表的电阻较大,由电阻定


律R=ρSl ,b代表的电阻丝粗,选项B正确,A、C错误;电阻是导体
链 接
本身的性质,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从图线中比较电阻的大小,以及掌
出可见光,这时温度能达到很高,因此必须考虑到灯丝的电阻将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增大,灯丝的电功率将

会增大,温度升高,电阻率也将随之增大,电阻增大.U越大I-U
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
的意识.
精品课件
知识点一 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 l 成正比,与
它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公式:R=ρSl .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

(1)式中长度 l 是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 S 是垂直电流
A.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

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银材料的电阻率较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
D.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 2 倍
精品课件
解析: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
截面积无关,D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对;
=ρ9Sl=19R.
答案:9
1 9
精品课件
知识点二 电阻率 1.物理意义. 电阻率 ρ 是一个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栏

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它的单位是欧姆·米,国际符号Ω·m链接, 而电阻 R 反映的是导体的属性,与导体的材料、形状、大小有关.
精品课件
2.大小.
(1)计算公式:ρ=RlS.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 栏

m、横截面积为1 m2的导体的电阻.


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电阻率,各种金属中银的电阻率最小,其
次是铜、铝,合金的电阻率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纯金属的电阻
率.
精品课件
(3)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铂较明显,可用于做温度
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精品课件
【审题指导】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根据斜率比较
电阻的大小,根据电阻定律R=ρSl 比较电阻丝的粗细.
第6节 导体的电阻
精品课件
学习 目标
1.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
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
究方法.

2.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 目

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

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


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

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除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
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A错误,C对.
精品课件
知识点一 对电阻率的理解和应用
例1 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
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
解析:金属原来的电阻为R=ρSl ,拉长后长度变为3l,因体积V


=Sl不变,所以导线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31,即S3,故拉长为原来的3
链 接
倍后,电阻R′=ρS/33l=9ρS l=9R.
同理,三段绞合后,长度为3l ,横截面积为3S,电阻R″=ρl3/S3
握电阻定律R=ρSl .
精品课件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P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甲方
式接在电极A、B之间,然后将它再按图乙方式接在电极C、D之
间,设AB、CD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则这两种接法相等时间内在
电阻中产生的热量关系正确的是(A)




A.图甲产生的热量比图乙产生的热量多
B.图甲产生的热量比图乙产生的热量少
C.图甲产生的热量和图乙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因为是形状不规范的导体,所解析:将四分之一圆形薄合金片看成一个电阻,设为r,图甲中
等效为两个电阻并联,R甲=
r 2
,图乙中等效为两个电阻串联,R乙=
栏 目
2r,又因为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故由P=
U2 R
知电阻小的产热多,A
栏 目

解质溶液.

(4)电阻定律指出了导体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也提出了通过控
制导线长度达到改变电阻的方法.
精品课件
3.R=ρSl 与R=UI 的区别.
栏 目 链 接
精品课件
►尝试应用
1.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
阻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
链 接
正确,B、C、D错误.
精品课件
题型二 对电阻率的理解和应用
例2 实验室用的小灯泡灯丝的I-U特性曲线可用以下哪个图
象来表示:




精品课件
【审题指导】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灯
泡灯丝的I-U特性曲线上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
数,当电阻增大时,其斜率减小.
解析:灯丝在通电后一定会发热,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才会发

方向的横截面积.如下图所示,一块长方体铜块,若通以电流 I1,则 长度为 a,横截面积为 bc;若通以电流 I2 时,则长度为 c,横截面积 为 ab,ρ是材料的电阻率.
精品课件
(2)此式为电阻的决定式,表明导体的电阻由ρ、l、S 决定,而
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 U 和流过导体的电流 I 无关.
(3)R=ρSl 适用于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
计;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可用于做标准电阻. 栏

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③有些物质当温度接近0 K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
象叫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材料由正常状
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叫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TC.
精品课件
►尝试应用
2.(多选)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