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根花卉的特点与应用
宿根花卉有哪些特点

1、品种多
目前广泛栽培的宿根花卉有200种左右,有观花的、有观叶的、有观果的;有春夏开花的品
种如芍药、鸢尾、石竹,也有夏季开花的品种如美人蕉、大花萱草、蜀葵、宿根福禄考,还
有秋季开花的品种如玉簪、荷兰菊、蛇鞭菊等。
同一种花卉,也有不同的色系,如蜀葵的色
彩有大红、深红、粉红、浅紫、深紫等深浅不同的色彩。
2、易管理
宿根花卉的繁殖大多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采用播种、扦插、分根繁殖法,掌握好栽培季节
和必要的科学管理方法,均能成活。
目前,用于城市园林美化的草本植物中,一、二年生花
卉需要经常更换,多数球根花卉在寒冷地区不能露地越冬,而宿根花卉的根系相对强大,养
护管理粗放,省时、省工,寿命多年,不需经常更换。
并且宿根花卉的病虫害较少,只要依
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对其进行必要的肥水管理即可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
3、适应性强
有许多品种具有耐旱、耐寒、耐水湿、耐瘠薄、耐盐碱和石灰质土壤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污染严重、管理不便、土质较差的城市街头绿地中使用,更能突出其特点。
例如,马
蔺抗逆性就特别强,它耐干旱、瘠薄、盐碱,无病虫害,适应性极广。
4、效果好
宿根花卉单株体量小,但作为群体成丛、成片或与其它花卉、植物材料搭配造景,会有特别
突出的园林景观效果。
如鸢尾、大花金鸡菊等作地被满铺栽植,盛花时节呈现一片花的海洋;丛生福禄考、紫花地丁等作缀花草坪,会增添浓厚的自然野趣。
什么是宿根花卉?它们有何特点?

什么是宿根花卉?它们有何特点?
宿根花卉指能够延续多年,能开花结实,并且地下部分不发生变态的草本花卉。
宿根花卉一般在春季发芽,夏秋季开花结实,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部分休眠,第二年春恢复生长。
宿根花卉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在园林上可利用的宿根花卉有菊属、鸢尾属、萱草属、玉簪属、紫菀属、耧斗菜属等,品种之多并不亚于花灌木,且其花色丰富、花期长、高矮俱全,对环境的要求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且大部分宿根花卉当年可以开花,最多第二年也能开花。
宿根花卉栽植时间短、移栽易活、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花期容易控制、群体景观效果好以及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使得宿根花卉在家庭和环境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此外,宿根花卉最大的优点是冬季地上部分枯死而地下部分仍然存活,翌年春季能恢复生长,从而减少了播种育苗的繁琐过程,且原有的根系发达,出土后生长健壮,养护管理省工,病虫害较少。
宿根花卉名词解释

宿根花卉名词解释
宿根花卉是指在种子萌发后,以根茎、鳞茎或块茎等地下器官或地上茎、叶等地上器官为存活和繁殖的主要部位的多年生植物。
宿根花卉区别于一年生花卉和两年生花卉,它们具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并能够在多个季节中持续生长和开花。
宿根花卉具有以下特点:
1. 长寿:宿根花卉的生命周期较长,能够存活多年,有些品种甚至能存活数十年。
这使得宿根花卉成为庭院和花坛中的主要植物。
比如,薰衣草、丁香等宿根花卉都能够持续多年地开花。
2. 返青:宿根花卉在每年的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阳光的增加,能够从休眠中恢复生机,重新返青。
这使得宿根花卉在每年的春季都能展现出繁茂的绿色和鲜艳的花朵。
3. 有机会繁殖:宿根花卉通过地下器官或地上茎、叶等器官的增殖来进行繁殖。
例如,鳞茎花卉如郁金香、水仙花,通过鳞茎的分裂繁殖;地下茎花卉如女贞、紫花地丁,通过地下茎的侧芽分裂繁殖。
4. 适应力强:宿根花卉具有较强的适应力,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
宿根花卉的种类繁多,从高山上的小花、草坪上的草坪草,到湿地上的莲花,各种宿根花卉都能够在不同环境中生长茁壮。
5. 装饰作用:宿根花卉的花朵丰富多彩,色彩鲜艳,形态各异,
能够为庭院和花坛增添美丽。
宿根花卉的株型也多样,有直立的、匍匐的、蔓延的等,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总的来说,宿根花卉是一类具有长寿、返青、繁殖能力强、适应力强和装饰作用的多年生植物。
它们在花园中起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我们带来美丽和愉悦。
宿根花卉的特点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原则

宿根花卉的特点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原则摘要阐述宿根花卉的特点及选择标准,提出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地应用中的配置原则,为其在园林绿地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宿根花卉;特点;选择标准;园林绿地;应用原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宿根花卉在植物造景中的作用逐步体现。
人们选择具有观赏价值高、颜色丰富、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宿根植物应用到绿化设计中,成为现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近几年,观赏期长的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地的应用激增,它们主要被应用在别墅、公园、街心花园、街道、交通干线两侧及隔离带等处,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1宿根花卉的特点(1)一次种植可以多年观赏,实用、方便、经济。
宿根花卉一次种植,管理得当,可以连年多次开花。
(2)栽培、养护、管理措施与其他植物比起来要简单粗放。
宿根花卉的繁殖、栽培大多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采用播种繁殖,也可用扦插、分根繁殖法。
掌握好栽培季节和方法,均能成活。
大多数种类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病虫害较少,只要依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对其进行必要的肥水管理即可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
(3)宿根花卉种类多,形态变化大,花期各异,生态习性差异大,应用方便,适合不同的种植环境。
有许多品种具有耐寒、耐旱、耐水、耐湿、耐瘠薄、耐盐碱等功能,并且能够形成丰富的景观。
(4)宿根花卉的观赏期不一,花期变化大,延续时间长,在色彩上更是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多种需求,还可周年选用。
有许多的宿根花卉花、叶俱美。
可分为白色系、黄色系、红色系、橙色系、紫色系、蓝色系等,如果在种植设计时配合得当,将会形成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优美景色。
如粉红色的白芨、紫色或白色的玉簪、明亮金黄的大花金鸡菊等。
(5)宿根花卉是花镜的主要材料。
许多宿根花卉都是花镜中典型的水平线条或竖直线条的优良花卉。
另外,许多宿根花卉是建造专类园的优良素材。
(6)宿根花卉的栽培可采用多种应用形式,如花坛、花带、花丛、花群等。
(7)宿根花卉种类多,许多具有净化环境、抗污染、药用、杀菌等作用,具有特异芳香,是美化庭院、街道、花园的理想花卉。
4宿根花卉

宿根花卉(4学时)
第一节 概述(少 看书)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范畴
二、宿根花卉的特点
第二节 主要宿根花卉
菊花、香石竹、芍药、非洲菊、鸢尾、 秋海棠、君子兰、丝石竹、天竺葵、 鹤望兰、萱草、玉簪。
重点讲画线的四种,其它讲种类和习性和栽培关键点。
第一节 概述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与范围
1、概念:回顾 半耐寒
定头: 生长中摘心2-3次,至花前2-3月
最后1次完成。 定形(头)8/上。
管理:环境管理、株形控制(矮化)、
绑架开花,上市 10-11月。
2、案头菊 3、悬崖菊:P 139
4、大立菊:
5、塔菊:
造型艺菊
6、盆景菊:
应用:切花、盆栽。/小菊做花坛、花镜地 被为主。 // 抗HCL,SO2、H2O2
品种为四季开花型。
1.定植 时间: 4~5/上, 至开花需110天。 10/下~11月,至开花需150天。
可根据采收时间、温度及光照条件等选择定植时期。
密度:通常以35~40株/平方米,年产
量200 支/平方米为最佳密度。 定植深度:3~5厘米。
栽培床:宽1.0米,床间走道60厘米为佳。边缘走道约占整个 温室面积的8%。故温室实际生产面积为55%~65%,(1亩温
形态:二回三出羽状叶。…离生心皮4-5个。花白
、绿、黄、粉、红等。花期4-5月。 大园种子数粒。
种类:
同属植物有23种,我国有11种 ,目前世界 有品种1000多个。 分类: 1、根据花期:有早、中、晚3个类型 早花/ :5月10-18// 中花/:18-25 晚花/:25-30日
2、根据花形分类(花瓣层数 、数量、雌雄蕊 瓣化及花瓣叠生状况不同)分4类: 单瓣类:1-3层大花瓣,雌雄蕊正常, 花开露心。 千层类:多层花瓣无大小差异。 有荷花、菊花、蔷薇型。 雌雄蕊有的瓣化,有的正常。 楼子类:外围大花瓣1-3层,雄蕊瓣化瓣 较小,雌蕊部分瓣化或正常。 有金蕊、托桂、金环、皇冠、 绣球型5型。 台阁类:千层~(多)、楼子~型。 有上层花/下层花,之间有 雄蕊或雌蕊瓣化的小瓣。
谈宿根花卉花境在城市绿地中的配置

谈宿根花卉花境在城市绿地中的配置宿根花卉是适宜我国地区气候特点的多年生花卉品种,该类花卉中大量的野生品种和已经园艺化的品种经适当管理,能够安全越冬和平安度夏。
宿根花卉在园林中应用广泛,为实现节约型园林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分析其特点及优势,探讨其应用。
标签:宿根花卉花境;城市绿地;配置引言在城市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宿根花卉以其种类多、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园林绿化中。
一、宿根花卉的种植设计宿根花卉的种植设计是专业性和艺术性创作的综合体现,其种类的选择、与其他植物怎样合理配置、最终达到怎样的景观效果,是通过空间和时间的合理布局实现的。
(一)适地适花本着适地适花的原则,根据园林绿地的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选择正确的花卉品种,处理好宿根花卉的布置与道路、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植物的关系,协调尺度、形态、色彩等多种因素,以实现景观效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如选择地被植物品种时,应考虑耐荫蔽、植株低矮等特点;花境设计常模拟自然景观效果,植物的种植必须从花卉的常绿和落叶比例、花期、花色、种植密度、生长势等方面综合考虑,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做到四季有景可赏;防护绿地选种的植物需要抗性强、耐干旱、可粗放管理,配置方式忌复杂;道路绿地选种植物不可妨碍交通视线,不得种植高而密的花卉,应注重乔木、灌木与宿根花卉的配置,既可增加景观的层次,也可达到分隔、美观的效果。
(二)艺术性与科学性兼顾在植物种植时,应符合园林艺术规律,尊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处理好宿根花卉和园林绿地功能、总体布局、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完整的艺术构思、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园林艺术的基本要求,如在纪念性园林中,为了营造庄严、凝重的气氛,主要道路两侧植物常运用对称布置形式;在规则式园林中植物常采用对植、行植,追求规则、几何形式;自然式园林中植物常采用自然式丛植、群植,充分体现植物的自然形态。
具体到各节点的设计,在考虑总体布局相协调的同时,也应注重色彩、形态或布局的变化。
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宿根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作者:程鹏李绍金马骥李红尹红增王健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8期摘要:通过对宿根花卉的引种栽培、物候观测及观赏性评价等一系列研究,结合实际总结论述了宿根花卉特有的优势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及配置原则。
关键词:宿根花卉;园林绿化;应用1 宿根花卉应用研究现状宿根花卉又称多年生草本花卉,是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经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常绿草本和地上部在花后枯萎,以地下部着生的芽或萌蘖越冬、越夏后再度开花的观赏植物[1]。
如荷兰菊、天人菊、景天、鸢尾、福禄考、千屈菜等。
当前世界各国对宿根花卉的栽培非常重视,尤其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宿根花卉的育种及群体效果的研究,广泛应用于庭院、街道、公园、居住区等。
我国虽有丰富的宿根花卉资源,但把宿根花卉作为园林中一个重要群体加以研究和利用,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宿根花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有关宿根花卉引种、驯化、栽培研究方面的报道也日渐多了起来[2]。
泰安市也非常重视宿根花卉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笔者自2010年利用3年多时间进行了《新优特宿根花卉引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研究》的专项研究,分别从上海上房、辽宁台安等地引种,经栽培并进行了抗逆性试验及观赏性评价,筛选出46种(含品种)如火炬花、假龙头、大花剪秋萝、丛生福禄考、紫露草、美女樱等新优特宿根花卉,广泛应用于市区园林绿地中,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2 宿根花卉特有的优势2.1 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据资料记载,目前国内广泛栽培的宿根花卉有200种左右,种类繁多,姿态各异,并具有丰富明亮的色彩,有白色系、黄色系、红色系、橙色系、紫色系、蓝色系等,同一种花卉也有不同的色系,如鸢尾类有白、黄、紫、蓝等不同颜色;花期变化大,延续时间长,从初春至秋末均有花开,如春季开花的丛生福禄考、鸢尾、紫露草、西洋滨菊、火炬花、绵毛水苏等;夏季开花的大滨菊、萱草、松果菊、千屈菜、千叶蓍等;秋季开花的荷兰菊、景天、假龙头等,此开彼谢,错落交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宿根花卉的特点与应用

XX花卉的特点与应用1、具有多年存活的地下部。
多数种类具有不同粗壮程度的主根、侧根和须根。
主根、侧根和须根可存活多年,由根颈部的芽每年萌发形成新的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芍药、火炬花、飞燕草等。
也有不少种类其地下部能存活多年,并继续横向延伸形成根状茎,根茎上着生须根和芽,每年由新芽形成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荷包牡丹、鸢尾、费菜等。
2、原产温带的耐寒、半耐寒的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器官芽或莲座枝需要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在次年春萌芽生长。
通常由秋季的凉温与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器官形成。
春季开花的种类越冬后在长日条件下开花,如风铃草;夏秋开花的种类需短日条件下开花或由短日条件促进开花,如秋菊、长寿花、紫菀等。
原产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宿根花卉,通常只要温度适宜即可周年开花。
夏季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半休眠,如鹤望兰。
3、宿根花卉多数可用播种繁殖,而应用最普遍的分株繁殖,如利用脚芽、茎蘖、根蘖分株。
有的种类可利用叶芽扦插,这些均有利于保持品种特性,维持种苗与花卉品质和一致性。
4、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后多年观赏,是广泛应用于园林花坛、花境、篱垣、地被的主要优点。
由于一次栽种后生长年限较长,植株在原地不断扩大占地面积,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预计种植年限并留出适宜空间。
定植前更应重视土壤改良及基肥施用,在生长一定年限后会出现株丛过密、植株衰老、着花量和开花品质下降等问题,应及时更新或重栽。
5、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后可多年连续采花,因此是商品切花周年生产的主要选择。
大宗切花中的香石竹、菊花,其它重要的宿根类切花包括非洲菊、满天星、草原龙胆、补血草、花烛、鹤望兰、荷兰菊等。
花卉品种分类学的目的摸清家底——对我国原产的栽培花卉,究其种类及品种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主要性状,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正确命名。
吸收进口种——对从国外引进的花卉,研究其种类和品种的分类。
提高资源利用——调查研究野生花卉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用途以及类型和生态型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花卉的特点与应用1、具有多年存活的地下部。
多数种类具有不同粗壮程度的主根、侧根和须根。
主根、侧根和须根可存活多年,由根颈部的芽每年萌发形成新的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芍药、火炬花、飞燕草等。
也有不少种类其地下部能存活多年,并继续横向延伸形成根状茎,根茎上着生须根和芽,每年由新芽形成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荷包牡丹、鸢尾、费菜等。
2、原产温带的耐寒、半耐寒的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器官芽或莲座枝需要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在次年春萌芽生长。
通常由秋季的凉温与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器官形成。
春季开花的种类越冬后在长日条件下开花,如风铃草;夏秋开花的种类需短日条件下开花或由短日条件促进开花,如秋菊、长寿花、紫菀等。
原产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宿根花卉,通常只要温度适宜即可周年开花。
夏季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半休眠,如鹤望兰。
3、宿根花卉多数可用播种繁殖,而应用最普遍的分株繁殖,如利用脚芽、茎蘖、根蘖分株。
有的种类可利用叶芽扦插,这些均有利于保持品种特性,维持种苗与花卉品质和一致性。
4、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后多年观赏,是广泛应用于园林花坛、花境、篱垣、地被的主要优点。
由于一次栽种后生长年限较长,植株在原地不断扩大占地面积,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预计种植年限并留出适宜空间。
定植前更应重视土壤改良及基肥施用,在生长一定年限后会出现株丛过密、植株衰老、着花量和开花品质下降等问题,应及时更新或重栽。
5、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后可多年连续采花,因此是商品切花周年生产的主要选择。
大宗切花中的香石竹、菊花,其它重要的宿根类切花包括非洲菊、满天星、草原龙胆、补血草、花烛、鹤望兰、荷兰菊等。
花卉品种分类学的目的摸清家底——对我国原产的栽培花卉,究其种类及品种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主要性状,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正确命名。
吸收进口种——对从国外引进的花卉,研究其种类和品种的分类。
提高资源利用——调查研究野生花卉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用途以及类型和生态型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服务商品花卉——种与品种名称规范化,提高商品性。
品种资源1.品种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挑选野生植物,经过杂交、诱变及长期培育、选择,使其遗传性向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变异,产生新的特征特性,适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产物。
2.品种资源同野生资源一样,品质优良的可直接应用于园林生产,具个别突出性状的是育种的理想原始材料。
3.目前,在国际花卉市场上,观赏植物以原种作商品的比例甚微,95%以上是栽培品种。
各国所掌握的品种资源的优劣和多少直接决定其在花卉市场上的竞争力。
品种资源的利用及发展趋势1、野生花卉多数花小且为单瓣,色彩、花型单一,故最初的观赏植物育种,主要重视提高其观赏品质,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态条件的恶化,提高观赏植物抵抗逆境,包括抗污染、抗不良生态因子、抗病虫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2、在花卉业国际化的60年代初期,为满足花卉的周年供应,荷兰不惜消耗占全部生产费用30%的能源进行优良品种的生产;随着能源短缺的威胁,培育既能较高地利用能源且生育期短,又具有正常标准的产量和质量的节能品种就成为今后花卉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
3、园林绿化作为观赏植物应用的一种形式是最先受到花卉工作者重视的,故初期的花卉育种较重视花坛、花境花卉品种的选育;随着工业的发展,建筑及居住形式的变迁,花卉的室内装饰成为另一种重要的应用形式,这就要求选育适宜切花或室内盆栽的观赏植物新品种。
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两类:1、较高温下花芽分化包括一些一二年生草花如凤仙、鸡冠、牵牛、半支莲等;夏季生长季分化花芽的春植球根花卉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等;夏季休眠期分化花芽的秋植球根花卉如郁金香(20)、水仙(13-14)等以及在6~8月25℃以上分化花芽的春花类花木如桃、李、梅、樱花、海棠、杜鹃、山茶、白兰花、紫藤等。
2、较低温下花芽分化秋播花卉如三色堇、雏菊、矢车菊等及部分春或秋季开花的宿根花卉如菊、八仙花等。
温度对分化后花芽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高温下分化花芽的郁金香、水仙、风信子等,它们的花芽发育多在10℃以下完成,后于10~15℃下发根生长。
低温胁迫的种类主要有冷害(0℃以上低温)、冻害(0℃以下低温)、霜害、生理干旱(因土壤结冰,吸水小于蒸腾引起地上部干枯,即冻旱害)及冻拔害(土壤结冰、体积反常膨胀使苗木被动上拔,解冻后根系裸露,易倒伏死亡)。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光强度增加至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此时的光强度称为该植物的光补偿点,而光强度增加到某一特定值,即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此时的光强度称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
不同花卉对光照的不同要求(1)阳性花卉喜强光,通常在全光下才能正常生长的花卉。
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相当于全光照的3~5%)和光饱和点(相当于全光照的100%),不耐荫蔽。
阳性花卉包括多数一、二年生草花,如半枝莲、一串红、百日草、鸡冠花、凤仙花、紫苑等,(宿根花卉及球根花卉及水生花卉)仙人掌科、景天科和番杏科等多浆植物等,大部分观花、观果木本花卉,如丁香、紫薇、月季、蔷薇、扶桑、夹竹桃、石榴等,观叶植物如苏铁、棕榈、芭蕉、橡皮树等及许多松、柏类。
(2)阴性花卉需光量少,喜漫射光,不能忍受强光照射。
多原产于林下、林缘阴坡等生境,具有较强的耐荫能力。
在气候干旱或夏季生长季内,通常要求50~80%的蔽荫条件。
如蕨类、兰科、苦苣苔科(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等)、凤梨科、姜科、秋海棠科、天南星科(万年青、花叶芋等)、秋海棠科(四季秋海棠)、山茱萸科(桃叶珊瑚)、杜鹃花科(杜鹃)等。
(3)中性花卉较为喜光,在微荫下也生长良好。
生长期间,特别是夏季光照过强时,适当遮荫有利于其生长。
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
如草本花卉紫罗兰、三色堇、毛地黄、花毛茛、萱草、桔梗、耧斗菜、香雪球、紫茉莉、翠菊等。
木本花卉如蜡梅、女贞、云南素馨、七叶树、三角枫、鸡爪槭、香樟等。
花卉与光长(1)长日花卉大于某一临界日长(或小于某一临界夜长)才开花的植物,即为长日植物,通常要求14~16h的日照。
属于长日植物的花卉大多分布于暖温带和寒温带,自然花期多在春末和夏初,如唐菖蒲、满天星及许多春花类花卉如金盏菊、雏菊、紫罗兰、大岩桐等。
(2)短日照花卉小于某一临界日长(或大于某一临界夜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即为短日植物,通常要求8~12小时的日照。
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自然花期在秋、冬季,如菊花、波斯菊、一品红、长寿花、蟹爪兰等。
它们在超过其临界日长的夏季只进行营养生长,随秋季来临,日照缩短至小于临界日长后,才开始花芽分化。
(3)日中性花卉通常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合,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日长下均能正常开花。
常见种有凤仙、月季、非洲菊、天竺葵、美人蕉、香石竹、扶桑等。
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1)耐旱花卉这类观赏植物能忍受土壤或空气长时期的干旱而存活,其形态解剖及生理特性具有适应干旱的典型特征,如叶片小或退化成硬质或肉质化、质地硬而呈革质、具厚茸毛;根系发达、根冠比大等。
此类花卉多原产于沙漠及半荒漠地带,草本=中如仙人掌科、景天科植物,以及番杏科、萝摩科、大戟科等多肉多浆植物及许多高山和岩生花卉,还有壳斗、离类、柽柳、旱桃、夹竹桃等。
此类花卉养护时如土壤水分过大,会因烂根、烂京而死亡,掌握“宁干勿湿”的灌水原则。
(2)半耐旱花卉叶片多呈革质或蜡质、背有大量绒毛,如冬青、山茶、杜鹃、橡皮树、白兰、天竺葵、龙吐珠等,还包括一些具针状或片状枝叶的花卉,如天门冬、文竹以及松柏杉科植物,养护时掌握“干透浇透”的灌水原则。
(3)中生花卉对土壤水分需求大于半耐旱花卉,以干湿适中的环境为宜,过干过湿均不利于其生长。
包括大部分木本花卉,如月季、扶桑、茉莉、石榴、棕榈、苏铁等,还包括多数一、二年生和多年生宿根花卉及球根花卉。
养护中应掌握“间干间湿”的灌水原则,即通常保持60%的土壤含水量。
(4)耐湿花卉耐旱性差,在其原产地多生长于湖泊、溪流边,或热带雨林下,需要较高的土壤和大气湿度,在干燥环境下发育不良或枯死。
此类花卉通气组织较发达、叶片薄软、根系少。
常见种类有热带兰、蕨类、秋海棠类、湿生鸢尾类、凤梨类、天南星科(龟背竹、马蹄莲、海芋、竹节万年青等)等。
养护中掌握“宁湿勿干”的灌水原则。
(5)要求饱和的水分供应,通气组织发达。
如可在沼泽和低洼地上生长的石菖蒲、千屈菜、水葱等;在浅水中生长的有荷花、睡莲、凤眼莲、王莲、香蒲、萍篷草、金鱼藻等。
花卉发育阶段与水分的关系播种后需较高的土壤温度,以后生长则保持适当,相对干旱还能使枝条停止加长生长,体内贮藏养分可供应花芽分化,观花类少浇水以延长花期,观果类多浇水以满足果实发育需要。
在花卉培养中,常用减水、断水等措施以促进花芽分化,如南京1959年即对桃、梅、杏、榆叶梅、玉兰、紫薇、紫荆等花木,自7-8月停止灌水,控制到“十一”开花。
空气湿度:花卉进行扦插、分株或嫁接等繁殖时,大都需要80%以上的相对湿度,南方原产的花卉北种时,应提高湿度,冬季温室养护时,湿度过高易引发徒长,并引进病虫害。
土壤及营养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指土壤质地及结构决定的土壤通气性、透水性、保水性及保肥性。
花卉因种类及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土壤形状要求也有多不同,露地草花中,一二年生夏季开花种类忌干燥及地下水位低的砂土,秋播花卉以粘质壤土为宜,宿根花卉幼苗期喜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而第二年后以念壤土为佳,球根花卉更严格,一般以下层砂砾土,表土啥壤土为佳,但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百合、石蒜等,则以粘壤土为佳。
温室花卉因受盆土容量限制,更需要富含腐殖质,松软透气,保水且排水良好的培养土。
土壤酸碱度根据花卉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程度,可分为三类:喜酸性花卉:土壤pH6.8以下生长发育良好如凤梨科植物、蕨类植物、兰科、八仙花、紫鸭跖草、山茶、杜鹃、栀子、杜鹃花等中性花卉:要求土壤pH6.5~7.5之间,绝大多数花卉属于该类。
耐碱性花卉:土壤pH在7以上时生长良好,如石竹、非洲菊、满天星等。
产期调控措施(促成或抑制栽培)(一)光周期处理1、长日照处理用于长日植物的促成栽培和短日植物的抑制栽培。
如菊花、长寿花、一品红、紫菀等短日植物;丝石竹、唐菖蒲等长日植物2、短日照处理是指在日出之后或日落之前利用黑色遮光物如黑布或黑色塑料膜等对植物进行遮光处理,从而使日长短于该植物的临界日长的方法,可用于短日植物的促成栽培和长日植物的抑制栽培。
(二)温度调节1、解除(或延长)xx或营养芽的休眠:促进(或延迟)其开放或萌发生长,提高(或降低)休眠胚或生长点的活性。
如梅花、唐菖蒲、百合。
2、春化作用:通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使花芽分化得以进行。
如十字花科植物。
3、花芽分化和发育:花芽分化、发育需要一定范围的适宜温度,不同的园艺植物种类需要的适宜温度范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