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四 周数学作业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明确用括号的理由。
4.“想想做做”第5题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
先算括号里面的。习题讲解
连减也可以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4课时)
课题
练习五(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练习五第1~5。
2.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3.明确学习目标。
4.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说说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5.完成“试一试”。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课本上完成,最后校对结果并再一次明确运算顺序。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学生相互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
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除例题讲解
法,再算加减法。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课题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例题3和“试一试”,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能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答问题。
2.认识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明确在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关的混合运算顺序后,即使安排各种生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列综合
算式进行解答,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
合运算的实际价值。
4.在比较中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教材不仅多次
安排运算顺序易混式题对比练习,而且,还注意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

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2019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这部分内容大体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第二段教学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第三段教学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在这三段教学之后,安排练习五,对本单元内容进行综合练习。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素材初步体会相关顺序的合理性;构建合理的学习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把混合运算的学习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比较中加深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运算技能。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

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把计算题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的知识,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和小括号,初步掌握不含括号以及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计算相关式题,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过程。

2.使学生在学习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体会认真读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重要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相关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学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五、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6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二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二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二篇)目录: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题附答案二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它的边长是(____)分米,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24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厘米。

2、4700千克-700千克=(_______)吨1厘米-7毫米=(_______)毫米1吨-200千克=(_______)千克950米+1050米=(________)千米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把(_____)对齐,也就是把(_____)对齐。

4、如图的周长是______米.5、_____个12是300,_____是36的12倍.6、甲、乙两数之和比甲数大140,比乙数大170,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____。

7、袋子里有许多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珠子,每次取2颗,会出现(____)种不同的结果。

8、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9;从右往左数,波波排在第5。

芳芳和波波之间有(______)人。

9、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4米=(_____)分米80毫米=(_____)厘米3吨=(______)千克240秒=(_____)分5000米=(_____)千米100厘米=(____)米10、王师傅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他工作一天(按8小时计算)可以加工________个零件.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5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2 B.3 C.42、阳阳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再向北走就能到丽丽家,丽丽家在阳阳家的()。

A.东面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的纸巾盒,最多能看到( )个面。

A.2 B.3 C.44、2.5 千克大米装满一个袋子,则32 千克大米能装满()个同样的袋子。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检测(含答案).docx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检测(含答案).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检测(含答案)一、填空。

( 20 分)1、在计算 13+24÷2时, 应先算 ( )法,再算()法。

在计算(75+25)×4时,应先算( )法,再算()法。

2、根据 140- 40=100,100÷5=20, 列综合算式 ( )。

3、在 12+42÷6这道题里 , 要先算 ( )法,再算()法。

4、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10 个零件 , 二月份工作 22 天能加工 ( )个零件。

5、甲数是 65, 乙数比甲数的 13 倍少 145, 乙数是 ( )。

6、 1 本笔记本 4 元,1支钢笔12元,欢欢买2本笔记本比买1支钢笔要少付( )元。

7、用 30 减去 35除以 7 的商, 差是( ),综合算式()。

8、在计算 48+12×30 时, 应先算 ( )法,再算()法,添上小括号使这道题的运算顺序变为先算加法, 再算乘法 , 算式为 ( )。

9、在○里填上“ >”、“ <”或“ =”。

43×24○18×3979×11○23×6876×12○12×7622×15○22×3×410、果 360÷(94 -A)=4, 那么 A =( )。

二、判断。

( 5 分)1、计算 (120- 40) ÷5 时 , 要先算括号里的减法 , 再算除法。

( )2、40×8+ 5 和 40×(8 +5) 相比,结果相等。

()3、把 200- 180=20,20×12=240 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200- 180×12。

()4、计算 56+(250÷5),去掉小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

()5、计算 110- 20×5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减法 , 后算乘法。

()三、选择。

( 5 分)1、把 200- 180=20,20×12=240 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课堂作业设计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 课堂作业设计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1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1)前置作业一、旧知链接1.口答列式:(1)28与32的和是多少?(2)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3)16乘5的积是多少?(4)6和8相乘得多少?2.列式解答:(1)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2)一把雨伞15元,一个足球20元,一共是多少元?二、新知速递1.计算下面各题。

70+11×3 98-8×22.小明看一本56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6天,每天看6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课堂作业1.计算下面各题。

2×56+24 120-20×5 82-12×5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106+24 152-52×2 78-8×5= 2×130 =100×2 =40=136 = 200 =38将下列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3.3×20=60 60+12=72综合算式: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77×8+22○77+8×221 8+36×6○36×6+18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6天,每天看6页,还有52页没有看。

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6.一件外套330元,一条裤子120元,买一件外套和两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元?课后作业基础训练1.脱式计算。

22×3+20150-50×278-18÷3 32+28÷4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的结果大一些。

①1000-51÷17 ②1000-51×17(2)280-14×5应先算()①280-14 ②14×53.将下列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216÷18=12 48-12=36综合算式:(2)3×4=12 8+12=20综合算式: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018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1-8)

2018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1-8)

第 6 页,共 33 页
在甲商店买酸奶,每盒( )元,在乙商店买酸奶,每盒( )元。
二、操作题。(每题 4 分,共 8 分)
1.珠江比黑龙江短 2154 千米。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河流。请你把我国的
四大河流与其相应的长度用线连一连。
黄河
4370 千米
长江
5464 千米
珠江
6300 千米
黑龙江
2216 千米
第 2 页,共 33 页
个 0。
3. 60 与 42、49、53 这三个数的其中一个相乘,积比 3000 小得多。与 60
相乘的这个数是( ),积是( )。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 )位数,最少是( )位数。
5.一盒铅笔有 10 支,每支 8 元,计算买 5 盒这样的铅笔要多少元。小芳先
算每盒铅笔多少元,列式是(
25×30= 330×3=
35×2×5=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带★的每题 4 分,其余每题 2 分,共
16 分)
★57×43=
48×45=
65×30=
★78×24=
80×28=
92×25=
3.估一估,把得数比 4000 大的算式圈出来。(6 分)
51×82
200×20
67×73
93×40
()
3.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 0,积的末尾也只有两个 0。
()
4.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 3 倍,积也扩大 3 倍。
()
第 3 页,共 33 页
五、解决问题。(第 1、4 题 6 分,第 6 题 7 分,其余每题 5 分,共 34 分)
1.
买大号运动服 25 套,小号运动服 14 套,两种运动服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作业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作业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双减”下的作业设计年级三年级班姓名日期评价(等级)单元第一单元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1.填一填。

(1)口算28×3时,可以将28分解成()和(),可以先用()乘3得(),再用()乘3,最后用()+(),结果是()。

(2)口算28×20时,可以先用()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个0,结果是()。

(3)口算80×20时,可以先用()乘(),再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个0,结果是()。

2.想一想:完成下面的表格。

3.夺红旗。

4.趣味数学:一只乌龟刚出生时只有90克,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

15年后这只乌龟重多少千克?年级三年级班姓名日期评价(等级)单元第一单元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1.填一填。

(1)估算21×32时,可把21看成(),32看成(),所以21×32≈()×(),结果是()。

(2)估算18×29时,可把18看成(),29看成(),所以18×29≈()×(),结果是()。

(3)估算22×28时,可把22看成(),28看成(),所以22×28≈()×(),结果是()。

2.它们的积分别接近几百?连一连。

3.直接写出得数。

4.李伯伯把今年收获的稻谷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40袋。

为了估算总产量,他任意抽取5袋称一称,结果如下表:5.张师傅生产了一批螺丝钉。

他把这些螺丝钉装在同样大的盒子里,一共装了80盒。

他数了其中的四盒螺丝钉,结果分别是89个,88个,91个,92个。

他大约一共生产了多少个螺丝钉?年级三年级班姓名日期评价(等级)单元第一单元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1.下图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要求:借助示意图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计算。

)2.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的改正过来!3.列竖式计算。

4.王老师为三年(1)班的图书角新购买了23本《数学童话故事》,每本13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三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三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三篇)目录: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三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一台电风扇185元,一个微波炉412元,电风扇的价钱比微波炉大约便宜(_____)元。

2、250×4的积的末尾有(____)个0,积是(____)位数。

3、伸缩门是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_____特性。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幢楼房高20(____)。

一台电脑的屏幕是12(____)。

卧室的面积是15(____)。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_____)。

课桌的高是80(____)。

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000(_____)。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厘米.6、在里填上“>”“<”或“=”。

100秒1分半小时40分2时120分180-9880 34+78120 249110+1407、□60÷4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8、一个加数是413,另一个加数是578,和是_____;被减数是400,减数是319,差是_____.9、换算单位。

1时35分=(_____)分2分=(_____)秒180秒=(_____)分85秒-15秒=(_____)分(_____)秒90分=(____)时(____)分10、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

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A.8时B.20时C.21时2、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A.1公顷B.10公顷C.100公顷D.1000公顷3、一个三位数除以8的商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上不可能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数学第四周周练习
班级姓名等第
我们一般用()量有多长,长度单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用()称物体有多重,质量单位从低到高依次是()、()、()。

一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一个饭店一天用水 500 (),一个月用水 15 ()。

A.克 B.千克 C.吨
2.国际学校运动场跑道长400米,跑5圈一共跑了()千米。

A.2 B.80 C.2000
3.马老师体重85千克,大约()个马老师重 1 吨。

A.2 B.12 C.20
4. 长城长约7000(),马老师开车从家到学校行驶 7000 ()。

A.cm B.m C.km
5.一个小朋友体重25 kg,()个小朋友约重 2 t 。

A.20 B.40 C.80
二 .填空。

1.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70米6900厘米680分米1千米
()<()<()<()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米8厘米8分米8千米8毫米
()>()>()>()>()
(3)5000千克=()吨6吨=()千克7吨=()千克6吨60千克=()千克9050千克=()吨()千克
2.用载重2吨和3吨货车各一辆运19吨苹果,正好可以这样安排:
①载重2吨的车运()次,载重3吨的车运()次;
②载重2吨的车运()次,载重3吨的车运()次;
③载重2吨的车运()次,载重3吨的车运()次;
3.叶挺路上每隔50米有一盏路灯。

小林从第一盏路灯走到第41盏路灯,一共走了()米,合()千米。

4.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大约节约水()吨。

5. 5吨 5001千克 9388 m 10 km 300分米 30米
三.竖式计算。

(标★的要验算)
★2 5 × 2 6 = 50 × 29 = 28 × 88 =
四.解决问题。

1.一个瓷瓶自身重280克。

往瓶里倒了4杯水后,连瓶称正好1千克。

平均每杯水重多少克?
答:平均每杯水重克。

2. 小林买了14筒羽毛球,每筒有12个,每个2元。

一共花了多少元?
根据()和()可以先算出羽毛球的个数,再根据()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列式:
答:一共花了元。

根据()和()可以先算出一筒羽毛球的元数,再根据()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列式:
答:一共花了元。

3.水果店运来一吨苹果,卖了3天后,
4. 50箱苹果共重一吨,卖了3天后,
还剩730千克。

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还剩20箱。

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①?①?
②?②?
5.书店在学校南面2千米处,游乐场在学校西面1200米处。

小林从学校出发,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75米。

①如果向西走,现在游乐场的()面,②如果向南走,现在在书店的()面,离游乐场()米。

离书店()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