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雷电安全防护是指为了防止雷电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采取的措施。

下面是一些雷电安全防护知识:
1.保持屋顶清洁:把屋顶的树叶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以免影响避雷器的使用效果。

2.安装避雷装置:在建筑物、树木等高处安装避雷装置,能切实降低雷电对建筑和树木造成的损害。

3.避雷针接地:通过合理接地能消除避雷针上积累的电荷,避免其成为触电的媒介。

4.避免露天停车: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露天停车,选择停车场或者停车库等相对安全的地方停放车辆。

5.保持足够安全距离:在雷电天气下,尽量避免在户外、水面或高处等地方逗留,要与高杆、高电线、树木等物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总的来说,雷电安全防护需要人们注意天气状况,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遇到雷电天气时,一定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的通知,并按照安全指引行事。

防雷安全知识_防雷电安全常识

防雷安全知识_防雷电安全常识

防雷安全知识_防雷电安全常识防雷安全知识1、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

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

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2、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速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3、在野外,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该怎么办?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蹲下且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

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尖耸、孤立的物体。

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4、在空旷场地手是不宜拿哪些东西,不宜做哪些运动?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5、在室内怎样防雷?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

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无防雷设施的房间里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有源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建议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

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发生雷击火灾时,要赶快切断电源,并迅速报警。

6、雷击烧伤如何急救?雷击时的电流热效应可引起电烧伤,使人体炭化成焦状。

雷电预防安全常识

雷电预防安全常识

雷电预防安全常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常在雷雨天气中出现。

它带有强大的电能,不仅可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给设备和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雷电预防的安全常识,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

1.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规律雷电是由云层内部的正电和地面的负电之间的电荷分离产生的。

当云层内的正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与地面上的负电荷产生强烈的电流放电,形成闪电。

了解雷电的形成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雷电灾害。

2.避免在雷雨天气外出雷电常常伴随着大雨和狂风,这时候外出是非常危险的。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待在室内,远离窗户、门口和金属物品。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安全的避雷设施,如雷达站、避雷塔等。

3.不要在露天场所躲避雷雨许多人在下雨时会选择在露天场所躲避雷雨,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露天场所没有避雷设施,人们很容易成为雷电的“接地物”,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露天场所躲避雷雨,选择安全的室内环境。

4.远离高大的物体和金属设施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远离高大的物体和金属设施,如高楼、电线杆、铁塔等。

这些物体容易吸引雷电,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如果无法远离,应找到安全的避雷设施或躲进建筑物内。

5.避免在水中或潮湿的地面上活动雷电很容易通过水传导,因此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水中或潮湿的地面上活动。

不要在游泳池、湖泊、河流等水域中游泳或嬉戏,也不要在雨水积聚的地方玩耍或行走。

6.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工具或器具在雷雨天气中,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材质的工具或器具,如铁锹、铁锤、铁丝网等。

这些金属物品容易成为雷电的吸引点,增加被雷击的风险。

应尽量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工具,如塑料或木制品。

7.保护好自己的电子设备雷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是常见的。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将它们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如果不得不使用,可以使用避雷器或插座保护装置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

8.了解周围的避雷设施和避雷知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避雷设施和避雷知识,我们应该了解周围的避雷设施和避雷知识。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doc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doc

★防电安全知识_共10篇范文一:防雷电安全知识防雷电安全知识教育最近,雷雨多发,雷声轰鸣、暴雨倾注将接踵而至,每年人畜被雷击的事件时有发生,为增强防雷自护能力,特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防雷电安全知识小常识。

一、户内防雷须知1、注意关闭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或者防止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2、人不要站立在电灯下。

3、尽量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4、不宜用淋浴器、太阳能热水器,因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5、远离建筑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6、雷雨来临前时,要把线路断开,并拔下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乃到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7、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致人死亡。

8、遇到暴雨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9、乘车途中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二、户外避雷须知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岗亭及附近。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至少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避免增加人的有效高度成为“尖端”而遭雷击。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1. 发生了雷电活动时,要远离电线杆、树木等高处,和易燃易爆
物品以及携带金属物品的地方。

2. 遇到雷电活动时,要尽可能采取不同方式躲避,坐下或站着时
要握住大腿,尽量减少身体接触地面的面积,以减少雷电流绕过身体
带来的伤害。

3. 进入雷电活动区域时,要穿绝缘鞋,或拿一根木棍用来探测地
面放电状态。

4. 雷暴发生时,要合理安排人员活动,尽量避免几人接近一起活动,以减少雷电流经过人体的可能性。

5. 尽量不要使用带有金属部分的遮阳伞、立杆和撑杆等用具,因
为它们会成为雷电的聚集地。

6. 不要站在农田或平原上,也不要在湖边、河边或高处活动,以
减少雷电的危害。

7. 不要接近门窗、墙壁等容易放电之处,也不要接触水土等部位。

8. 雷电活动时,不要站在方块砖、石灰板、水泥墙等“非导电”
隔离物体上,要尽量把身体贴紧“非接地”材料,以减少受到雷电流
的伤害。

学生防雷电安全知识有什么_夏天预防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

学生防雷电安全知识有什么_夏天预防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

学生防雷电安全知识有什么_夏天预防雷雨天气的安全知识在雷雨频繁发生的季节里,我们需要了解哪些防雷电的安全知识以及触电时的救急措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学生防雷电安全知识有什么,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防雷电安全知识【1】在雷电发生时,我们应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大多数雷击死亡的事故发生在户外。

所以在遇到乌云密布,狂风暴雨即将来临时,大家应尽快躲在室内,如果躲避不及,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时,提醒大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雷措施:1、由于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雷电,是有选择性的。

一般高大的物体以及物体的尖端是容易被雷击的。

所以在室外请不要靠近铁塔、烟囱、电线杆等高大物体,更不要躲在大树下或者到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

2、如果在室外万一无处躲藏,你可以躲在与避雷装置顶成45°夹角的圆锥范围内,这是一个避雷针安全保护的区域,但不要靠近这些建筑物或构筑物。

3、在郊外旷野里,要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站在干燥的,是有绝缘功能的物体上,蹲下且两脚并拢,使两腿之间不会产生电位差。

4、为了防止接触电压的影响,在室外千万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的东西,像电线、钢管、铁轨等导电的物体。

5、当你在野外高山活动时,是躲在山洞的里面,并且尽量躲到山洞深处,你的两脚也要并拢,身体也不可接触洞壁。

6、在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到江河湖溏等水面附近去活动,要尽快上岸躲避,并且要远离水面。

7、如果能有汽车,将车的门窗关闭好躲在里,这也是很安全的。

因为金属的汽车外壳是一个非常好的屏蔽。

若一旦有雷击,金属的外壳就会很容易地把雷电电流大地。

防雷电安全知识【2】雷电的主要特点1、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

2、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

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微秒。

3、雷电流变化梯度大: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微秒。

4、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防患意识各区域要强化和落实对防暴雨防雷电的安全教育工作,在暴雨季节不外出游玩,特别是节假日,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在上下班途中突遇暴雨,应及时躲避在安全区域。

防雷电安全知识内容

防雷电安全知识内容

防雷电安全知识内容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大气放电现象。

雷电不仅具有强大的能量,还具有高温和高电压的特点,对人体和物体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一、了解雷电的危害性雷电具有强大的能量,一次雷击能释放出几十万伏特的电压,并且产生高温。

如果人体或物体被雷电击中,会产生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此外,雷电还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其他灾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雷电的危害性。

二、了解雷电的形成和传播规律雷电是在大气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的放电现象。

当云层内部的水分子、冰晶以及其他颗粒运动碰撞时,会产生静电荷的分离。

当云层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别聚集到云层的不同部分时,就会形成电势差,导致雷电的形成和传播。

三、了解防雷设施的作用为了减少雷电对人们和物体的危害,我们常常在高楼、电线杆、通信塔等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这些设施能够吸引雷电,并通过导体将雷电引导到地下,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和人们的伤害。

四、了解个人防雷安全知识除了依靠防雷设施,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个人防雷安全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例如,在雷电天气中,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空旷的地方。

如果被困在户外时,应尽量躲避高大的物体,如树木、电线杆等。

此外,还应避免接触水体、金属物品和电器设备,以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五、了解雷电预警系统的作用雷电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测雷电的形成和传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雷电预警系统的指示下,人们可以提前避开危险区域,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六、了解雷电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如果不幸遭遇雷电事故,我们需要知道一些应急处理方法。

首先,应迅速躲到室内,避免在窗户、阳台等露天场所停留。

其次,应远离水源和金属物品,以减少雷电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应及时拨打紧急电话,寻求救援。

七、了解防雷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防雷设施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优秀5篇】

《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优秀5篇】

《防雷电》安全教育教案【优秀5篇】篇一:防雷电安全教案篇一一、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将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在户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5、夏季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二、防冰雹知识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天气过程。

冰雹灾害对农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较大。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冰雹应急防护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有关部门要做好防雹准备,并伺机适时开展人工防雹消雹作业。

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将家禽、牲畜等驱赶到有顶蓬的安全场所内。

5、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物品或者设备。

6、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篇二:防雷电安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下雨打雷的危险性。

2、让幼儿学会避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西游记里师徒四人的“头饰”。

【活动热身】打雷的儿歌。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首先老师播放西游记的音乐,然后引出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还有唐僧,老师模仿猪八戒的声音说:师傅,您瞧咱们走的这么远的路了,一滴水都没有,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可怎么办啊,热死我了,渴死我了,我不走了,唐僧说:悟空,你看这?悟空说:师傅您别着急,老孙去去就来,于是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翻上了天空,对着雷公,电母和雨神就说:快快打雷,快快下闪电,快快下雨,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雨,这会看见下雨了唐僧和沙和尚赶紧找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房子躲了进去,关上门窗,但是这会猪八戒比较兴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雷电的基本知识
1、雷暴云的起电
雷暴云中正负不同极性电荷区的形成过程,称为雷暴云的起电过程。

雷暴云中存在着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各种尺度及不同相态的水成物粒子,通过扩散、离子捕获、粒子间的碰撞分离等过程,使不同尺度的粒子携带上不同极性的电荷,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不同极性电荷发生分离,形成正负不同极性的电荷区。

当雷暴云中局地电场超过约400kV/m时,就可以产生闪电。

2、雷电的分类
(1)云闪。

通常情况下,一半以上的闪电放电过程发生在雷暴云内的主正、负电荷区之间,称作云内放电过程,云内闪电与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的云间闪电和云-空气放电一起被称作云闪。

(2)地闪。

另一类闪电则是发生于云体与地面之间的对地放电,称为地闪。

一次完整的地闪过程定义为一次“闪电,其持续时间为几百毫秒到1秒钟不等。

一次闪电包括一次或几次大电流脉冲过程,称为“闪击”,其中最强的快变化部分叫“回击”。

闪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几十毫秒。

闪电放电可以辐射频带很宽的电磁波,从几Hz到上百个GHz。

3、雷击的几种形式
a、直接雷击
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臵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b、感应雷击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c、雷电波侵入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d、雷击电磁脉冲
是一种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臵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

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臵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的耦合传导。

4、雷击的一般选择性
(1)雷击经常发生在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江河湖海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上和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易遭雷击。

(2)在湖沼、底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也容易遭受雷击。

此外地面上的设施状况,也是影响雷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3)高耸建筑物、构筑物容易发生雷击,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内部有大量金属体的厂房,或者内部经常潮湿的房间,因导电性好,易发生雷击。

(4)在旷野,即使建筑物不高,但是由于它比较孤立、突出,因而也比较容易遭雷击;如田间的休息凉亭、草棚、水车棚、工具棚等。

(5)烟囱冒出的热气和烟囱排出的大量含有导电微粒和游离分子气团,它比空气易于导电,等于加高了烟囱,易引发雷击。

5、海南雷电活动的基本情况
海南是全国最严重的雷击高发区重灾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以113天,最高达149天。

儋州平均雷暴日数以118.3天,最高达139天。

海南年平均落雷密度为11.53次/Km2,高居全国之冠。

落雷密度海南岛东部、北部、西部、中部高,西南部、南部、东南部略低。

每年的一月到十二月都有雷击发生。

集中时段为4-10月。

每年因雷击事故,造成50-60人的伤亡和近亿元的经济损失。

三、雷电的破坏作用
1、雷电的电效应破坏作用
雷击放电电流可高达几十KA到几百KA,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到几百万伏,舜间释放功率可达109—1012W以上。

雷击脉冲电流可产生高达1—103高斯(GS)强大磁场。

因此,对人类一切电气设备具有
及强的破坏力。

2、雷电流热电效应的破坏作用
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的物体时会发热,由于雷电流很大,通过时间极短,如果雷电击在树木或建筑物构筑物上,被雷击的物体
瞬间将产生大量的热来不及散发,以致物体内部的水分大量变成蒸汽,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造成破坏.雷电通道的温度高达6000℃--10000℃,甚至更高,极易造成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雷电通道的温度高达几千到几万度,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波的速度向四周扩散,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其附近的建筑物、人、畜受到破坏和伤害。

4、雷电流电动力效应的破坏作用
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其周围空间将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在磁场里的载流导体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强大的电动力,这种电动力会造成各类导线或管道折断。

三、雷电的危害方式
1、直击雷危害:雷电直接击在地面某一物体上,造成的危害。

它能产生电效应、热效应、电动力效应,其能量大,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其发生约占整个雷击事故的10-15%。

2、感应雷危害:雷击放电时,在附近物体上会产生静电感应和
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1)雷电的静电感应:
当有雷雨云出现时,雷雨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受雷雨云的电场作用而带上与雷雨云下端等量的异性电荷。

当雷云放电时,雷雨云上的电荷与地面上的异性电荷迅速中和,雷云电场消失,而地面局部地区一些物体,如架空线路、金属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由于与大地间的电阻较大,静电感应产生的异性电荷来不及泄放,对地面就可产生很高的静电感应高压并可能产生放电。

(2)雷电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为脉冲电流,在其冲击下,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大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电压,雷电的电磁感应对弱电设备危害极大(当B>0.03GS时可造成微电子设备误动作,B>0.75GS时可造成假性损坏,B>2.4GS时可造成永久性损坏)。

3、雷电波侵入危害: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发生的作用,使雷电波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到室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4、雷电高电压反击的危害:在遭受直击雷击的物体(金属体、树木、建筑物等),或防雷装臵(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电涌保护器)等,在接闪雷电瞬间与大地间存在很高的电位差(电压),这电压对与大地相连接的金属物体发生闪击的现象为反击(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60%是来至地电位反击),必须防止SPG地对DOG地电位的反击。

5、球形雷:雷击放电火球或静电高压火球。

6、雷击引发电气火灾和设备损坏主要原因有:
①、雷击各高压供电线路的而引入信息系统电源的雷电流和过电压。

②、雷电感应使供电和信息系统线路产生的感应过电压损坏系统。

③、雷击建筑物或临近地区雷击放电,沿各种金属管线引入的过电压或过电流;同时雷击放电所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导致建筑物内信息系统由于空间电磁感应产生瞬态过电压或强磁场辐射而损坏。

④、各类电气和信息设备接地系统技术处理不当,引起各设备接地系统出现电位差而产生高压反击。

⑤、导致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故障或漏电跳闸。

雷击对信息系统造成破坏,轻则系统死机或误动作,重则系统硬件永久性损坏或造成人身伤亡。

雷击与人身安全
(一)雷电袭击人体的几种形式
1、直接雷击
2、接触雷击
3、旁侧闪络
4、跨步电压
(二)人身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一) 在近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你处于具有良好的直击雷防护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不能停留在建筑物的楼顶(面)上。

2、要注意关闭门窗。

3、不宜使用花洒冲凉。

4、不宜靠近建筑物裸露的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煤气管等以及勿使用电器设备。

(二)近雷暴天气时,在室(野)外,要注意六点:
1、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棚屋、草棚、木屋、岗亭等避雨。

2、不宜在大树底下躲雨、携带金属物品工具。

3、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木(竹)杆物体。

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活动。

5、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6、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足球、篮球、高尔夫球等)。

(三)近雷暴天气时,还不宜在下列场所停留
1、山顶、坡脊;
2、开矿田野、各种停车场、运动场;
3、游泳池、湖泊、江河、海滨;
4、铁栏杆、金属晒衣线、架空线、铁路轨道;
5、雷击时,如你孤立处于暴露区,并感到头发竖起时,应立即双膝向前弯曲下蹲,双手抱膝。

(四)雷击时,应寻找下列地方掩蔽
1、有防雷措施保护的健(构)筑物。

2、大型金属框架的建筑物。

3、大型无防雷保护措施的建筑物。

4、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舶。

(三)施工现场防雷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有躲避雷电的安全场所;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做好接地,电力线路应设有SPD保护;
2、在户外安装金属管道或敷设电力、信号线缆时,一端应先做好接地,临近雷暴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2、临近雷暴天气时,停止使用各类电气设备,如电焊机,切割机,并远离这些设备和线缆,不要携带金属材料工具;
1、遇雷雨天气时,师生应在市内活动,关好门窗,切勿在露天水
域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活动,严禁在操场等空旷地带逗留。

2、不要在空旷场地打伞,不要把带金属的用具或物品等扛在肩上,
不要或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话等通信设施,不要停留在铁栅
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等附近,不要站在屋顶、高墙上、电杆或天线附近。

3、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禁止沿铁轨行走。

4、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筑物内躲避。

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找低洼
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也不要在离电源线、通
信线缆较近的地方和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处躲
避。

5、不得触摸室内外的接地线及进出室内外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缆等
各种金属导体。

6、在强雷暴天气里应切断专用设备教室的电源和进户通信线缆,
师生应远离室外的卫星接收天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