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ppt)

合集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件ppt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件ppt
本章知识梳理
重难专题探究
专题一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专题解读 (1)作图要点: ①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②平面镜在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 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
重难专题探究
专题一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专题解读
④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 过镜后的像点; ⑤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⑥光路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
例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 平面镜的是_玻__璃__板__。另外,还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A和B、火柴、白纸和__刻__度__尺__。
图3-6 (1)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点燃玻璃
板前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
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重__合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___到__平__面__镜___的__距__离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____大__小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 光屏,则光屏上___不__能_____(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虚____(填“虚”或“实”)像。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 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 一试,哇!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 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 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_____折__射__光__路__可__逆______。
解析:(1)为了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 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 cm刻线处获得了清晰的像,

新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新)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件(共144张PPT)

新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新)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件(共144张PPT)

【练习4】(2014•绵阳)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以 下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色散 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 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色散
.
C
.
D
B
A
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于联系:
日食:当太阳、月亮、地球转到一条直线上时,如 果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使地球上位于月亮影子区域 的人看不到完整的太阳,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当太阳、月亮、地球转到一条直线上时,如果地球 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使月亮全部或部分位于地球的影子区域里, 人看不到完整的月亮,就发生了月食.
【例3】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 m/s B.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 C.光年是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练习3】(2014•福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C ) A.340m/s B.340km/s C.3×108m/s D.3×108km/s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就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 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 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如下图所示: 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而光线则是人们为了描述光的传播 方向和路径引入的,光线是不存在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作建立物 理模型法.
【例2】有一名学生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 其中一个是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个例子是 ( ) A.影子的形成 B.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 C.小孔成像 D.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
【练习2】(2014•汕尾)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能用 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D ) A.放大镜看报纸 B.潭清疑水浅 C.水中倒影 D.立竿见影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3章 光和眼睛(共58张PPT)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3章 光和眼睛(共58张PPT)

后的光线.
如答图1-3-22所示.
10. (2018河南)如图K1-3-18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
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
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
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
路图.
如答图1-3-23所示.
考点3 透镜
11. 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
(C)
※能力提升
16. 图K1-3-9(2018温州)如图K1-3-9为玩具鸟在平 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 ) A. 竖直上移玩具鸟 B. 竖直下移平面镜 C. 人向平面镜靠近 D.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17. (2017黔东南)如图K1-3-10所示,A、B是点光源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 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考点4 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4. 关于色散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色光组成的
B. 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中包含红外线、紫外线
C. 色散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不是复合光
D. 色散实验说明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
15. 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 A. 可见光 B. 紫外线 C. 红外线 D. 超声波
如答图1-3-25所示.
14. (2016遂宁)如图K1-3-21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
刚好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
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请你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
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
如答图1-3-26所示.
※能力提升

第3章奇妙的透镜PPT课件(粤沪版)

第3章奇妙的透镜PPT课件(粤沪版)
返回
物理
4.(2018 株洲)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 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 )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只可能看做是一块凹透镜 D.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返回
物理 5.下列各图中,若 F 是透镜的焦点,则正确的光路图是( C )
6.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做成的一种光学器件,中间厚,边缘薄 的叫 凸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凹 透镜. 凸 透 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 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5 奇妙的透镜
目录导航
01 新 知 梳 理 02 课 堂 导 学 03 课 堂 检 测 04 课 后 作 业
物理
新知梳理
1.透镜分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作 凸 透镜,它对光线具
有 会聚 作用,又叫会聚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作 凹 透
镜,它对光线具有 发散 作用,又叫发散透镜.透镜的中心叫
返回
物理
【答案】A
返回
物理
6.(2018 朝阳区期末)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B ) A.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返回
物理
7.(2018 建邺区期末)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 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 A ) 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
返回
物理
16.有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如果要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等大的实像,则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为 30 cm.
返回
物理 17.(1)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 求的透镜.
返回
物理 (2)完成下面两个光学仪器的光路图;

中考物理光和眼睛专题复习ppt 粤教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中考物理光和眼睛专题复习ppt 粤教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倒立 小孔成像 眼睛(照相机)成的像 屏幕上的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正立 平面镜成像(倒影) 水中鱼 放大镜
考点七、光的色散
1 、世上诸般美好事物中,有两者最公平,那就是青春与梦想,它不分尊卑,人人都可享有。 10 、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忍受孤独,这样才会成熟起来。年轻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有时连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别浮躁, 学会静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乱了方寸,去做无聊的事,白白浪费时间。
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都遵 守光的反射 定律
考点四、反射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 1.实验中的替代法:
a.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成像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等大的蜡烛B替代蜡烛A的 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实验结论的应用:
等大、等距、对称、虚像
例1: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则他的像
距平面镜 5 米,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米,他在平 面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
19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外,谦虚谨慎是不可缺少的品格。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也找不到成功的门路。 5 、诚实就如埋藏在泥土里面的果实,谎言犹如枝头上妖艳的花朵。虽然谎言能给人暂时的美感,但它的枯萎是不可避免的,而诚实会在那里生根发芽。 1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取笑那些勤奋好学的老年人,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精神。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15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3 、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4 、工作上的烦恼,不要带回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带回来会平添更多烦恼。 1 、你可以没有梦想,但不能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你可以长相平凡丢到人群里就被淹没,但不能随波逐流成为没有个性的复制品,你可以被压力逼迫得痛哭一百次,但哭完记得笑一千次给它看 ,你可以习惯为别人付出,但至少别忘了为自己而活,你可以学会假装,但最后不要变成你当初讨厌的那种人。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光学仪器复习课件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眼睛和光学仪器复习课件





图3-7-2
解析:题图甲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表示 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 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配戴对光线具 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改正,如图丙;图乙的入射光线会 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乙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 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 来改正,如图丁.
答案:A
题型三 照相机和投影仪的使用
例8 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 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 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要使全体同学都进 入镜头,则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即像距变小,物距变大, 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故选D.
次放大成虚像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 大倍数. 知 (2)在调节显微镜时,要把像移到视野中央,像偏向 识 哪个方向,载玻片(物体)就朝哪个方向移动.看到的 解 物体越大,视察面越小,光线越弱;看到的物体越 读 小,视察面越大,光线越强. (3)望远镜的物镜尺寸越大,看得越远;物镜尺寸越 小,看得越近
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即D=
1 f
×100.如
一近视镜片的焦距是- 0.5 m(“-”表示镜片为凹透镜),则
该镜片的度数D= 1 ×100度=-电脑、手机的普及,造 成学生戴“眼镜”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除 了学生在平时要注意用眼,也应注意改正.如图3-7-2所示的 四幅图是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及改正方法,能够说 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甲____图;表示改正近视眼的是丁___ 图.

光和眼睛ppt1(10份) 粤教沪科版1优秀课件

光和眼睛ppt1(10份) 粤教沪科版1优秀课件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第二课时 光的色散
名师导学
新知1 光的色散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
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 绿、蓝、靛、紫(如图3-1-10a所示). 同理,被分解后的 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3-1-10b所示).
这个现象的产生表明: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 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 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 偏折程度最大.
是紫外线
名师导学
解析 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 成验钞机. 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 遥控器发出红外线, 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 故选C. 答案 C
名师导学
举一反三
1. “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 关于“浴霸”,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名师导学
举一反三 1. 下列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C ) A. 日食的形成 B. 舞台上的激光束 C.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D. 小孔成像
名师导学
2. 如图3-1-12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 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光_的__色__散___.
名师导学
新知2 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
名师导学
解析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 带,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太阳光 发生色散. 同样道理,太阳光照射到斜放在水中的镜子时, 斜放的镜子和水相当于一个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为七色 光. 答案 这是太阳光发生色散,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斜放在水 中的镜子时,反射光线被水分解成为七种色光,即看到的 彩虹.

《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件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

《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件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1)

·物理
1.(教材图片改编)《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下列光现象与铜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B )
·物理
2.(2023广东)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 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物理
(5)小薇又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 像变模糊了.她只适当地调整光屏使之远离凸透镜,光屏上 又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小薇戴的是 近视 (选填“近 视”或“远视”)眼镜.
·物理
5.(2024广东三模)站在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游动的鱼、
飘动的“云朵”、群山倒影及湖面上嬉水的鸭子的倒影.其
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B )
A.飘动的“云朵” B.游动的鱼
C.群山倒影
D.鸭子的倒影
·物理
6.(教材习题改编)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透镜
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第三章 光和眼睛》复习
01 知识导图 02 复习精练
·物理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真空中的光速约为 3×108 m/s
眼 睛 光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反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 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物理
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大小 相等 、
·物理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B (选填字母).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
·物理 (4)[实验操作细节]为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 猜想,于是小新将一张白卡片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 应 直接 (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 无蜡烛A的像. (5)小新若将玻璃板向靠近蜡烛A的方向移动1 cm,则蜡烛A 的像移动 2 cm,蜡烛A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太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B. 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 晚上看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 D. 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二、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表面时,折射光 线向法线 靠近 ,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入射角 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
光的折射的例子:①海市蜃楼(由于空气
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光线发生折射的 现象);②雨后彩虹;③筷子在水面处发 生弯折;④看到水中的鱼(在水面上观察 到的鱼的位置,总要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些 ,因而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将钢叉 向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⑤池底看起来 比实际的浅(在池塘边上看水的深度, 总是比实际的水要浅些,好像池底升高 了);⑥透镜成像;
光的反射(一)
一、定义:光射到两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又回到 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能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它们能把光反射到我们眼睛的缘故。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 _等_于 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可_逆_ 的
粤沪版第三章光和 眼睛复习(ppt)
(优选)粤沪版第三章光和眼 睛复习
3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如影、日食、 月食、小孔成像、排队、打靶瞄准
4、光速
A、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c=3×108 m/s ,在其他介质中小于在 真空中的光速 ;
B、1光年是长度单位,即光在1年内走 过的路程。
1.小孔成像原理
镜面方向运动2s,则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7 m,像的高度为 1.6 m。
2我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用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
可以看见镜子后面的蜡烛
实验中,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 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 时具体的做法是 。
透过玻璃看到镜子后面的蜡烛和像重合
3 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在5 m远。若人通过平面镜观看视力表,当视力 表与平面镜相距3 m时,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 为( B)
A. 1 m B. 2 m C. 3 m D. 4 m
4. 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以2 m/s的速度 离开平面镜,在2 s内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 了( C)
A. 2 m B. 4 m C. 8 m D. 16 m
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呈现在光 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
练习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 、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 蜡 —便—烛于—的确—目定—的成—是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的颜色是白色的.(√ )
如图所示,给定月球的影区分布,当
人随地球一道运动时要看到日环食
,只有地球运行到( )D
A.甲区域 B.乙区域
C.
丙区域 D.丁区域
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在
路灯的照射下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 ,其发生的情况应该是( )D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短 C. 先变长, 再变短 D. 先变短,再变长
显微镜下方常用一小镜来做反射镜。这一小镜
最好是( ) D
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三棱镜 D. 凹面镜
光的折射(一)
一、折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 折射。
2、事例:筷子插入水中变弯、池水看起 来变浅等。
下列几个现象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D
光沿直线传播
1、 太阳光射不到物体的影子里, 是因为
光在空气里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 √)
2、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里
的3/4.( √ )
3、影子的形成, 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
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4、 燃烧的蜡烛、点亮的电灯、萤火虫
、夜空中的月亮都是光源.( ×)
5、能使各种色光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
光垂直射到其他介质的表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表面时,折射光 线向法线 远离 ,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入射角 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
光的折射(二)
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三线 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等、光 路可逆”))
四、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介质 中的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 射现象。
。应用:汽车观后镜、马路边的反光镜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物体—— 的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而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 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 面发生——反漫射的缘故。
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 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镜反面 射的缘故。
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 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也一 定可以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这说 明在反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2、光污染:大城市的玻璃幕墙等 。
四、平面镜
1、成像特点
① 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② 物与像的大小 相同
③ 物与像关于镜面 对称
④ 所成的像是 正立、 等大的
像虚
2、作用
A、成像;
B、改变光路。
3、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理
1 一身高1.6 m的人立于平面镜前1.5 m处,则像和人
之间的距离是 3 m, 像的高度是 1.6 m,如果人以1 m/s的速度背离
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 向发生 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光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 线向法线 偏折。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 —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 —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五、球面镜
1、凹面镜:利用球面内表面做反射面 的镜子,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镜、汽车头灯 、显微镜中的反光镜
2、凸面镜:利用球面外表面做反射面的 镜子,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还是平
行光,光线只朝一个方向反射,光线集中; 2、漫反射: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朝不同方
向反射,光线不再集中。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 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两种发射均遵循光的发射定律
三、光反射的应光用的反射(三)
1、应用:红宝石激光器、红外线 遥感、光纤通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