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和管系的典型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respecting employees is the key to success from beginning to en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压力容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案例2000年1月18日河北省临漳县兴达制浆有限公司一台25m3蒸球出浆管伸缩节连接处意外脱落造成蒸汽纸浆喷出,导致3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9.3万元。

一事故的主要经过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车间门向内开),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二事故分析1.事故前设备状况:该公司4台25M3蒸球及伸缩节均由原邯郸市造纸厂搬迁安装,使用前未按规定由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按规定输移装手续。

2.破坏情况事故发生后现场可见放汽头锁母脱落,放汽头管子发生错位在200mm左右。

3.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为:1) 3号蒸球与出浆管道接合部的伸缩节内紧固销钉损坏,连接处错位脱落,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车间的门朝里开,致使事故发生时,人员无法逃避,也是造成人员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2)该蒸球移装前,未进行检验,也未办理移装手续,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是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由于单位领导参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安全不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人员也未经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安全技术人员未能及时检验发现损坏的紧固销钉,使设备带病运行,也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精选湖北省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6年2月1日下午,江陵县某人造麂皮厂紫铜烘缸在运行中爆炸,烘缸壳体沿纵向焊缝撕开,抛出4米多远。

强大的气浪把操作平台全部摧毁;烘缸上方的5块屋面预制板被掀开,其余大部分被震动脱缝,740平方米的车间里,大部分门窗被气浪冲毁,其中一扇窗门飞出70米远;生产中的物料散落整个车间。

现场死亡2人,一个被汽浪冲至3米多高,在15米远处的车间窗上挂着,另一个被汽浪冲出窗外(通过铁栅)17米远处。

重伤2人(其中1人抢救无效死亡),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0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厂领导无知蛮干,忽视安全生产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1983年11月该厂转产后在第一条植绒生产线上安装一台造纸厂用的铸铁烘缸,因其耐压性能好,所以在0.4~0.6兆帕蒸汽压力下使用二年多,未出现问题。

1985年9月该厂上第二条植绒生产线,厂领导考虑紫铜烘缸价格便宜,重量轻,传热快,平整光滑即盲目决定采用,安装后也未考虑紫铜烘缸承压性能如何即决定按铸铁烘缸的使用条件使用。

2.超压使用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紫铜烘缸的规定工作压力为0.15兆帕,而该厂锅炉房送出的蒸汽压力为0.4~0.6兆帕,且在蒸汽管道上未装减压阀、压力表和安全阀。

该厂在蒸汽管道上安装一个截止阀起供、停汽的作用(厂规定15分钟开关一次)使烘缸内压力忽高忽低,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3.干部和工入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教育,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该厂是两班制生产,深夜班间歇,因此,烘缸内有冷凝水,间歇后再生产,首先应排除冷凝水,然后再升温。

但是该厂没有制定排放冷凝水的具体要求,操作工人也不知其利害所在,根据现场情况和有关资料推算,爆炸前烘缸内积水有0.7吨,爆炸时,这些积水瞬间汽化,大大增加了爆炸的杀伤和破坏程度。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厂领导不要盲目指挥生产,要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或输送气体、液体或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领域。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计缺陷或材料问题等原因,压力容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压力容器事故案例,以警示大家重视压力容器安全。

案例一,2009年,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容器内加热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导致容器内压力超过承受范围,最终爆炸。

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案例二,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蒸汽锅炉压力容器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最终在生产过程中突然爆炸,造成厂房严重损坏,损失数百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定期检查不及时等管理漏洞。

案例三,一家医药企业的反应釜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导致有毒气体泄漏,造成工人中毒。

调查发现,企业在设备选型、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以上案例表明,压力容器事故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包括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管理漏洞等。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其次,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最后,加强应急预案。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压力容器安全,加强管理、加强维护、加强应急预案,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为社会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 人以下转移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事故案例
编辑ppt
1
压力容器、管道事故概述
• 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 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8起,严重事故 255起,共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 损失6964.69万元。
• 在274起事故中,发生锅炉、气瓶、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下称承压类设备)事故133起,死亡 94人,受伤211人,直接经济损失4065.64万元 (其中“土锅炉”事故18起,死亡7人,受伤34 人,直接经济损失144.41万元。
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
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
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外,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
2004年4月22日上午,位于浙江宁波小港的浙
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火灾事
故,整个车间被毁。距离爆炸现场几百米的民居
窗玻璃全被震破。由于事故地点以北几十米还存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

锅炉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锅炉的使用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一些管理不善和技术不过关等原因,锅炉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对锅炉事故进行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共性,对预防锅炉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案例一:爆炸事故日期:2020年6月12日地点:某化工厂经过:在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锅炉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失。

据初步调查,事故的原因是锅炉超压,压力表故障导致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压力异常。

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存在故障。

2. 案例二:燃烧失控事故日期:2019年8月5日地点:某造纸厂经过:在造纸厂的锅炉房,一台锅炉突然发生了燃烧失控,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事故原因是锅炉的进料系统出现了故障,导致燃料的供给不稳定。

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也存在问题,没有及时检测到燃烧异常。

3. 案例三:水位异常事故上述案例统计分析显示,锅炉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故障、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和操作人员监控不足等。

设备故障是导致锅炉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操作人员监控不足也是造成锅炉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及时的监测和处理会加剧事故的发生。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对锅炉事故预防的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设备故障。

2. 完善自动控制系统:企业应该对锅炉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故障。

3. 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企业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锅炉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处理能力,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锅炉事故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事故概况
1993年3月10日14时7分,宁波北仑港发电厂与1号机组配 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轻 伤16人,停炉抢修132天,少发电14亿度,造成杭州、宁 波地区限电供应,对浙江省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损 失780万元。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运行指导失当、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 布置不完善
• 四、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 故24起,占事故数的10.0%。
事故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 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48小时以上的。
事故分类
较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
的; (四)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五)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
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27 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照片
79.12.18 事故后的 现场惨状
1979年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储罐泄漏爆炸,死亡36人,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

炸毁:储备电站,仪表间,压缩机车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恶劣的工作条件、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原因,经常会发生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以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案例一:2005年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据调查,该压力容器为焦化装置中的一个5.6米直径、3000立方米容积的容器。

事故发生时,容器内的焦炭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由于管道泄漏导致可燃气体积累,最终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厂房严重受损。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老化:该压力容器已经使用了超过15年,容器壁厚度减薄、焊缝疲劳等老化问题引发了事故。

2.管道泄漏:管道连接处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由于材料老化、腐蚀等原因,管道出现泄漏问题,导致可燃气体积累。

3.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管道泄漏,也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修压力容器,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

超过设备寿命的容器应立即停用。

2.加强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定期进行泄漏检查,如发现泄漏应立即修复或更换管道。

3.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安装可燃气体监测仪器,及时发现可燃气体积累,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降低事故后果。

案例二:2024年石油化工公司压力管道泄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石油化工公司的输油管道上,由于管道接口处的腐蚀和材料老化严重,导致管道发生泄漏。

泄漏的石油液体喷洒到周围环境,引燃后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数公顷的土地受污染。

事故原因分析:1.材料老化和腐蚀:管道接口处的材料由于多年的使用和长期受到介质侵蚀,导致管道壁厚度减薄,最终发生泄漏。

2.检测不及时:公司没有定期检测和维修管道,未能及时发现管道腐蚀问题。

3.阀门故障:事故发生时,阀门未能及时关闭,导致泄漏的石油液体无法控制,引发火灾。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

压力容器典型事故案例调查和分析压力容器是指装有内部气体或液体等物质的容器,并且在其中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成为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储存和运输各种气体和液体。

一旦压力容器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几个典型的事故案例,阐述了压力容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19年4月13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正定县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1死6伤的严重后果。

该事故发生在一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内,一台用于生产锅炉的压力容器突然爆炸,导致压力容器碎裂,碎片飞溅,车间内的工人和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厂房也被震得摇摇欲坠。

事故调查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维修和检查,致使其中的气体压力过高,导致容器爆炸。

二、压力容器泄漏事故案例2015年5月20日,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泄漏事故,造成4死11伤的惨剧。

当时,该工厂正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台装载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由于该压力容器出现泄漏,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压力容器瞬间爆炸,导致工厂压缩机房和周边工艺车间等设施严重受损。

经过事故调查人员的原因分析,该事故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没有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同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而且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保养压力容器。

三、压力容器装卸事故案例2016年1月26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发生了一起关于压力容器的装卸事故,致使7人死亡。

当时,一辆货车从上海运送一批压力容器到安徽宿州,由于在转运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一台重达3吨,直径为1.5米的压力容器从货车上滑落,砸中了路过的多名行人和附近的车辆。

事故调查人员对此次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该事故的原因在于货运单位没有选择安全可靠的承运公司,更没有对承运公司进行比较和选择,未提供有效的承运标准,并且未对压力容器运输期间的安全作出明确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设备总容量已达约71200万千瓦, 即7.12亿,同比增长14.1;发电量约达16800亿千瓦·时。
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380小时,同比降低52小 时,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46克/千瓦·时,同比下降9克/千瓦·时。
1-6月份,全国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约3300万千瓦,其中火电约 2450万、水电700万、风电137万千瓦。
第二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 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精选版
7
第三十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精选版
2
第一章 前言 chapter1 preface
二00七 年四月九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第493号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 理条例”,现将和电力部门有关的重点内容摘录如下:
第一节——“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 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 本条例。
4. 锅监工程师应是事故调查工作的参与者,不仅应 熟悉事故调查的工作程序、事故统计分类、有关 事故处理规定,也应对设备事故和故障的具体技 术原因、分析和检测方法等有全面了解,从而能 有效地组织事故调查与分析工作。
精选版
10
5.锅炉监察工程师和相关检验人员工作的根 本目的乃是预防锅炉、压力容器和管系事 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和部件的安全运行。 上述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是:
第十二条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 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精选版
6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十三条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 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四节——“条例”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
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 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精选版
8
第五节——锅炉监察工程师和有关检验人员的职责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 不包括本数。
精选版
4
第四条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 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 原则,及时、正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 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 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 追究责任。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 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六条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 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毁灭相关证据。
第三节——“条例”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二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1. 中电联08.7.21.9:17:41发布的全国电力最新生产简报表明“近年来,电 力工业迅猛发展”这句话是多么确切!2004年底的统计数字为“全国发 电装机容量已超过4.4亿千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21世纪 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上了一大批600MW-1000MW等级的超临界大机
组。
今年1-6月份,全国工业增长速度为16.3;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16900亿 千瓦·时,同比增长11.67;全国工业用电量约为12800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11.08。
2.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支吊架失效均会导致机组强迫停用,
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严重损坏等灾难性事故。设备和部件的失效分
析是一个牵涉到全过程、多专业的系统工程。事故后只有分析到位才能
采取相应对策,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出现。
精选版
9
3.设备事故和故障在安全管理上国家和行业有明确 的定义并按损失大小进行严格分类。锅监工程师 作为一个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了解事故分类原 则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方法、程序。这方面应严 格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事故调查规程来执 行。
电站锅炉、压力管道、管系事故 分析方法及案例选编
华东电力技术发展公司 二○○八年八月
精选版
1
共分五章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电力事故分类、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 第三章 事故及其分析 第四章 锅炉四管爆破的分析思路概述——降
低锅炉四管爆破是一个“全过程”、“多专 业”的系统工程 第五章 锅炉、压力容器和管系典型事故案例 选编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 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精选版
3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 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精选版
5
第二节——“条例”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