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

合集下载

第1章 人机工程学

第1章 人机工程学
(1)人体尺寸及人体测量技术 (2)人体的力学性能 (3)人的劳动生理功能 (4)劳动中人的心理过程 (5)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6)人的可靠性 (7)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8)人的动作时间研究 (9)人体模型
1.1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3.机的特性的研究
(1)信息传递技术 (2)操纵控制技术 (3)安全保障技术 (4)动力学仿真技术 (5)宜人化技术
1.1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McCormick 和 Sanders 在《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一书中给出人机工 程学的简要定义为:“为人的使用而设计” 和 “工 作 和 生活条件的最优化”。 Kroemer, Kroemer, Kroemer-lbert 等人在 《Ergonomics--How to Design for Ease and Efficiency》 一书中给出人机工程学的简要定义为:“为适当地设 计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研究人的特性” 和 “工作的宜人化”。
基于人体形态的人机界面
不同地区和人种、不同年龄和性别都具有不同的身体尺寸,为不同地区 和群体设计的汽车就要参考特定对象的人体参数。 人在生活和劳动中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工作, 全身的骨头和关节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全身的肌肉处于不同的紧张状态, 心脏负担不同,疲劳程度也不同。 基于力学特性的人机界面 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用力的疲劳程度不同,操纵机器所需的力量应该 选择在对应姿态下不易引起疲劳的范围内。例如转向助力器就是为了减轻操 纵力而设计的。人体在不同的姿态下最大拉力、最大推力也不相同。
小知识: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开启“心灵感应”时代
• 当冷天你感到口渴, 眼前立刻出现一杯热饮, 当 你从室外回来想要上网,电脑立刻自动启动,当 你想呼吸窗外的新鲜空气,窗子立刻打开……这 一切不用你命令,不用你操控,只要你想,意 念就能实现。这是不是很像科幻?但这可能就 是未来真正的智能时代。我们的心灵被感应, 意念在瞬间被兑现。

人机工程学第1章-概论

人机工程学第1章-概论

工 示凉(温度低);红色表示热,但又表示“禁止”。
程 学
到底哪个灯亮表示是热开水呢?
例13 “同学,引路标牌这么写更好”
Ergonomics
38
图1-7 同学,引路标牌这么写更好
Ergonomics
第一章 概论
人 机 工 程 学
人机学问题比比皆是:床柜、桌椅、寝室、水房、浴室、 餐厅、超市、网吧、实习工厂、银行、邮局、学习文具、计 算机、手机、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公交车……无处不 在。
第一章 概论


工 程
引例

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从使用的角度看----
Ergonomics
合理吗?
Ergonomics
想过感受过这些问题吗?
人 机 工 程 学
3
Ergonomics
人 机
想过感受过这些问题吗?



从哪边开呀?
无所适从
开关和炉口如何对应?
一目了然
4
Ergonomics
第一章 概论 人 机 工 程 学
12
Ergonomics
人 机 工 程 学
人的能力和系统要求不匹配
13
Ergonomics
人 机 工 程 学
人和人造物的关系不断发展
14
人 机 工 程 学
古代人机关系
现代人机关系
第一章 概论 弹性人机关系
近代人机关系
人机工程迅速发展期
Ergonomics
15
Ergonomics
第一章 概论

39
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人机工程学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第一章
2008年8月,IEA发布了新的人机工程学定义: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系统中人(zhōngrén)与其他组成部分的 交互关系的学科,运用其理论、数据和方法进行设计,应达 致系统工效优化及人的健康、舒适之目的。
精品资料
日常生活中人机学问题的巡视
日常生活中的人机学问题(wèntí)无处不在,在日程生活中发现 和思考人机学问题(wèntí)的深广度,是检验本课程学习效果的标准 之一。
精品资料
布 氏 夫 妇 —— 砌 砖 作业实验
精品资料
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wèntí)——人机学的诞生
飞机(fēijī)的 问题
其他兵器
以机器为中心转变为以人 为中心
器物设计必须与人的解剖学 、生理学、心理学条件相适 应
精品资料
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 • 向民用品等广阔(guǎngkuò)领域延伸——人机学的发展和成熟
2.公用产品、公共设施、公用空间设计时,该以什么样的人体尺寸为标准?
——尺寸百分位数
精品资料
产品设计中人体尺寸数据(shùjù)的应用方法
尺寸(chǐ cun)修正 量
功能修正量
心理修正量
穿着修正量
姿势修正量
操作修正量
精品资料
产品设计中人体(réntǐ)尺寸数据的应用方法
Ⅰ型产品尺寸设计(双限值设计)
精品资料
人机学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古籍(gǔjí)中的卓越论述
《考工记》
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shǒu ɡuó)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 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国(shǒu ɡuó)之人寡,食饮饱,行地不远,且不涉 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长。凡兵,句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抟 ,毄兵同强,举围欲细,细则校。刺兵同强,举围欲中,重欲傅人,傅人则密, 是故侵之。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述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概述
25
计算机仿真方法
26
第四节 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应用
一、学科体系
27
二、应用
范围
对象举例


机电设备
机床、计算机、农业机械
产品和工 具设计及 改进
交通工具 建筑设备 宇航系统 工作服装
飞机、汽车、自行车 城市规划、工业设施、工业与民用建 筑 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劳保服、安全帽、劳保鞋
作业的设 计与改进
(1)飞机仪表设计的不合理,导致飞行员误操作; (2)操作装置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炮弹命中率低。
15
究其原因有三:
(1)武器设计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性,仪表的 位置安排不当造成误读,一些结构不适应人操纵引起失 控,导致事故或降低命中率。
(2)操作者缺乏足够的训练、动作不熟练。在紧急 和复杂情况下,容易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从而导致事 故。
西欧:人类工效学(Ergonnmics) 原因:侧重于研究人类劳动规律——提高工作效率 ——反映学科本质&中立&希腊文 ——前苏联、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机工程学,
Man—Machine Engineering)仿效
3
二、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美国专家伍德:设备需考虑人的各方面因素——操作 上最小的代价求得最高效率
1.什么是人机工程学?叙述它的应用范围,并 举例说明。
2.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观点,我们身边的机器、 工具、设备、环境以及我们的工作、学习有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试举例说明,并尝试分 析原因。
31
标准工作地 布局怎样
是否可以改进 更换环境改善环境 维护环境
操作者本身能 更换地点或改进布 否改进工作地 局或扩大面积
方法 时间
方法是否 得当

人机工程学1绪论

人机工程学1绪论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2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3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4 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及应用领域
2020/2/27
0
绪论
§1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一、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二、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2020/2/27
1
绪论
一、人机工程学的命名
美国:Human Engineering 人类工程学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因素工程学
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前沿领域研究包括: 人机关系; 人与环境关系; 人与生态; 人的特性; 人机系统的定量描述; 人际关系、直至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心理状态等 方面的研究。
2020/2/27
21
绪论
近期国内外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 工作负荷研究,包括体力活动、智力活动、工作紧张等因 素引起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工作环境的研究,包括各种工作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效应, 以及一般工作与生活环境中振动、噪音、空气、照明等因 素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工作场地、工作空间、工具装备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信息显示的人机工程学问题,特别是计算机终端显示中人 的因素研究。 计算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研究。 工作成效的测量与评定。 机器人设计的智能模拟等。 人- 机- 环境系统中心理学的研究。
在产品构思和设计阶段, 即考虑降低能耗、资源重复 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
考虑可拆卸、易回收、无 毒副作用及产生最少废弃物
为需求和环境设计,满足 可持续发展要求
绿色产品或绿色标志产品
2020/2/27
13
绪论
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协调性——产品开发与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生态环境 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有益程度。将环境问题与产品性能、造 型设计等共同考虑

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

4、第三次产业革命(1945——):(以电子技 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二战后,人机工程的研究中心转移到装 置设计方面。
二战前:人通过选拔训练适应机器。 二战后:机器设计适应人体因素。
于是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生和工程 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解决武器和装备的最 优化设计,促进了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和 发展。
3、学科内容
综合性强 涉及学科门类多——生理学、心理学、
行为科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医学 ......
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
人机工程学
环境科学 人体科学
技术科学
生理学 心理学 劳动卫生学 人体测量学 人体力学
工业设计 工程设计 安全工程 系统工程
环境保护学 环境医学
环境卫生学 环境心理学 环境检测学
花生包装袋:“注意!内装有花生!”
儿童止咳药: 服药后不要开车, 也不要操作重型机械。
日本制造的某种食品加工机: 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安眠药:注意!该药可能会导致疲倦。
飞机上的花生包装袋:“食用说明:打开包 装袋,然后食用。”
仿超人的服装:穿上这件衣服也不会让你飞 起来。
婴儿车:折叠幼儿车前,先把婴儿抱出来。
赖维铁: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 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 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 门学科。(《人机工程学》)
钱学森:人机工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应 用人体科学技术,它专门研究人和机器 的配合,考虑到人的功能能力,如何设 计机器,求得人在使用机器时整个人和 机器的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系统科 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
容易出差错;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 处理意外事件,自我维护力强。
通信 效率ຫໍສະໝຸດ 只能用预定方式通信需外加功率;简单作业速度快、准确,新机械从设 计、制造到运转需要时间;即使坏了也不要紧

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

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

第一章著名人体工程学家伍德认为:“当人操作和控制系统能够的能力无法达到系统的要求时,人们就确认了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人机关系和人家矛盾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1.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农耕时代 2.迅猛发展的工业化时代 3.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早期历史~20世纪前期——经验人机工程学早期人机工程学以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工业化运动为起点泰勒——最早进行人和机器匹配问题研究的学者铁锹实验《科学管理原理》吉尔伯瑞斯——时间和动作研究手术研究莫斯特伯格——用实验方法进行人员挑选和培训从泰勒到莫斯特伯格的研究都对人机工程学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没有明确提出“使机器适应于人的思想”,而更多强调“使人适应于机器。

”1945~1960——科学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诞生在设计新型的装备时, 人的行为特征和能力极限应该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人机关系的研究, 叫做人机工程学。

1960~现在——现代人机工程学现代人机工程学有三个特点:1)着眼于机械设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超越人的能力极限,而不是让人去适应机器。

2)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设定的广泛实验性研究,进行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综合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各方面的知识。

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我国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我国的人类功效学会成立于1989年,基础工作是在工业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领域展开的,在工业设计领域,人机工程学得发展几乎与设计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一部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程和设计领域的运用和实践的历史从横向看,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涉及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工程学等国际人机工程学学会(IEA,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给出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第一章绪论

人机工程学--第一章绪论

人机工程学概论 起源与发展
到了60年代,经过战后的恢复阶段后,欧美各国进入了大规 模的经济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机工 程学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许多用于战争的技术转向民用。同 时,在科学领域中,由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人体科学等 学科中新理论的建立,在本学科中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来进行人 机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所有这一切,不仅给人机工程学提供了 新的理论和和新实验场所,同时也给该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 求和新的课题,从而促使人机工程学进入了系统的研究阶段。从 60年代至今,可以称其为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概论 起源与发展
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本学科在国内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在20世纪 30年代开始即有少量和零星的开展,到60年代初,也只有在中科院、中 国军事科学院等少数单位从事本学科中个别问题研究,而且其研究范围 仅局限于国防和军事领域。但是,这些研究却为我国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十年动乱期间,本学科的研究曾一度停滞,直至70年代末 才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机工程学 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该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到工 农业、交通运输、空间技术、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系统等国民经济的各个 部门,由此也促进了本学科与工程技术和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使人机 工程学成为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广泛应用领域的边缘学科。
人机工程学概论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人机工程学概论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人体感知与运动系统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 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 作业姿势与动作设计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事故控制与安全设计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工程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 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机工程
学研 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目前,该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已扩展到工农业、交通 运输、医 疗卫生以及教育系统等领域和部门,由此也促进了本学科与工程技术和相关 学科的交叉渗 透,使人机工程学成为国内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1
人机工程学的萌芽期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初期 20 世纪初,一些美国学者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
首创了新的管理方法和理论,并据此制订了一整套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操作
方法,考虑了人使用的机器、工具、材料 及作业环境的标准化问题。
其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管理的内 容不断充实丰 富,动作时间研究、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分析、工具设计、装备布置等,都涉及 人和机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而且都与如何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有关。
应用范围都极 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因此,它具有现代各门新兴边缘学科共有的 特点,如学科命名 多样化、学科定义不统一、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学 科应用范围广泛等。
人机工程学的学科命名
人机工程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名称尚未完全统一,由于该学科 研究和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试图从自身的角度来为其命 名

• •定义是目前最权威且最全面的,即人机工程学
是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
及 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闲娱乐时如何综合考虑人的工作效率、 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有学者曾经形象地说:“人机工程学是帮助人类摆脱 自己所造成的麻烦的学科。”
和学科 也就越来越多,主要有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工业卫生学、工业与工程设
计、工作研究、 建筑与照明工程、管理工程等。

我国人机工程学研究与发展现状 人机工程学学科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人从事工 程心 理学的研究,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也只有在中科院、中国军事科学院等少数单 位内,有 从事人机工程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人,而且研究范围仅局限在国防和军事领
用随处可见,如人操作电脑、司机开动汽车、飞行员 驾驶飞机以及我们的行坐住卧,
都体现着人机工程学对生活的影响。

人机工程学简介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该学科在其自身的 发展 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涉及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并不断地完善
自身的基 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从而形成了一门研究和
照明、工作环境气候、噪声和振动等常见作业环境条件符合操作人员的要求。

研究方法

• •
1. 分析法
2. 实测法 3. 实验法

• •
4. 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5. 计算机仿真法 6. 调查研究法
• 第1章
人机工程学基础知识
编著
李维立 曹祥哲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学科,它专门研究人和机器的配合 关系,考虑 到人的身体尺度、心理状态以及如何操作机器,使得人在使用 机器时,整个人和机器 的配合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机工程学的 宗旨。可见这门学科 是以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中心的。 人机工程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
研究内容 1 人体特性
主要研究对象是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内容。例如,人体形态特征参数、人的感 知特性、
人的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等。 2 人机系统的互动 人机配合成功的基本因素是两者既有自己的特点,又可以在系统中互补彼此的不足, 如机器 功率大、速度快、不会疲劳等,而人具有智慧、多方面的才能和很强的适应能力。 3 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 研究工作场所设 计的目的是保证物质环境适合于人机的特征,使人以无害于健康的姿势从事 劳动,既能高 效地完成工作,又感到舒适且不会过早产生疲劳感。 4 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施 人机工程学所研究的效率,不仅包括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能在短期内有效地完成,还包 括在长 期内不存在对健康有害的影响,并使事故的危险性减小到最低限度。环境控制方面, 应保证
和下定义,因而世界各国对该学科的命名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国家对其名称的提法也 不统
一,甚至有很大差别。 除普遍采用人机工程学外,常见的名称还有人体工程学、人类 工效学、人类工程学、 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不同的名称,其研究重点略有差别。例如, 该学科在美国被称为 “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或“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 西欧国家多称为“Ergonomics”(人类工效学)。
此时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机械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在力学、电学、热力学 等工程技 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 适应于机器。
2.
人机工程学的持续发展时期

人机工程学学科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由于人们片面注重
新 式武器和各种装备的功能研究,而忽视了其中“人的因素”,因此由于操作失误而 导致使 用失败的教训屡见不鲜。失败的教训引起生产决策者和设计者的高度重视,并 深深感到“人 的因素”在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条件。 3. 现代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与完善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欧美各国步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 人 机工程学所涉及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事本学科研究的专家所涉及的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