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3牛顿第三定律(共32张PPT)

典例探究 考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变式训练】 竹蜻蜓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玩具流传甚广。如 图所示,竹蜻蜓由竹柄和“翅膀”两部分组成。双手一搓竹柄,然后松 开,竹蜻蜓就会旋转着飞上天空,过一会儿再落下来。松手后,关于竹蜻 蜓和空气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大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B.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小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C.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等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 D.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与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必修一物理(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1、物理观念: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2、科学思维:1)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 3)能区别一对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新情课景引导入 入
考点三: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
➢作用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总是”:表示在一切状态都成立、对应同时性。
典实例例探分究析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放飞气球
典实例例探分究析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船为什么向前进?
直升机为什么会悬停在空中?
课堂想合一作探想究
拿鸡蛋碰石头,可是鸡蛋却破了。那么他们 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共31张PPT)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只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受力,即合力;当物 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关 系不变。
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用传感器显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只传感器,一只系墙上, 另一只握在手中
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一匹马拉着马车在加速前进时,关于马和马车之间的一对作用力 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因为马车在加速前进,所以马车对马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B. 因为马和车的质量不同,所以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大 小不同 C. 不论马车是加速运动,匀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马对车的拉力 都等于车对马的拉力 D. 马对车的拉力和车对马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 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 同时它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把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
“相互”的意思是说力总是“成对”出现,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 是反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的效果不能 相互抵消;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共存的。
3.3牛顿第三定律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发射火箭时,使火箭飞上天的力施力物体 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推动火箭前进的力 施力物体:喷出的气体 受力物体:火箭
喷出的气体给火箭向上的力的同时,有没 有受到火箭对大气的力呢? 火箭对喷出气体的力 施力物体:火箭 受力物体:喷出的气体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各有各的 受力物体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讲解学习

(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可任选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就是反 作用力.
(4)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即:作用力是弹力;则其反 作用力一定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其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以后 学习以上各种性质的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 要点梳理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条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阐明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因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 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新途径. ● 重点解读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依存,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 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而 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用的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究竟称哪一个力为作用力,是任意的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发生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发生 “相互作用”是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根本条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基 本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点分别在不同物 体上”.因而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互为相称 的,没有严格的区分,因而D答案正确. 【答案】 CD 【解题关键】 (1)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是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根 本条件.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是“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于同种性质的 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 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 消.
高一物理必修件牛顿第三定律

这个反作用力使得射门者的身体感受到一个向后的力 ,有助于射门者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乒乓球比赛中球拍对乒乓球施加摩擦力
在乒乓球比赛中,球拍对乒乓球施加一个向前的 摩擦力,使乒乓球获得向前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乒乓球也会对球拍施加一个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这个反作用力使得球拍感受到一个向后的力,有 助于球员更好地控制球的旋转和弧线。
动物奔跑过程中四肢对地面产生压力
动物在奔跑过程中,四肢对地面 产生压力,使动物获得前进的动
力。
地面也会对动物的四肢产生反作 用力,使动物能够保持平衡和稳
定。
动物奔跑速度越快,四肢对地面 产生的压力越大,地面的反作用
力也越强。
地球吸引月球导致潮汐现象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月球 围绕地球旋转,同时月球也对地
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即升力。
无人机的升力大小与螺旋桨的转速、桨 叶形状和角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无人机 需要精确控制这些因素以保持稳定的飞
行状态。
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磁场对列车产生悬浮力
磁悬浮列车利用磁场产生的悬浮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
列车底部装有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与轨道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向上的悬浮力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 消失的,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 直线上,因此它们不能合成一个单一 的力,而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产生各自的效果。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如 果作用力是引力,那么反作用力也是 引力;如果作用力是弹力,那么反作 用力也是弹力。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是牛顿运动定 律之一。它表明,任何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一个力,同 时也会受到来自其他物体的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高中新教材物理必修件牛顿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力,它决定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通过介绍宇宙航行和万 有引力的相关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将牛顿第三定律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探索宇宙中的奥秘。
思考题及练习题布置
思考题
请思考并解释为什么在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这与 牛顿第三定律有什么关系?
练习题
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间作用力分析
01
牵引力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轮胎上,使轮胎对地面产生
向后的摩擦力,地面会对轮胎产生一个向前的牵引力,推动汽车前进。
02
制动力
当汽车刹车时,刹车系统对轮胎施加一个向后的制动力,使轮胎对地面
产生向前的摩擦力,从而减慢车速直至停车。
03
侧向力
当汽车转弯时,轮胎会受到侧向力的作用,这种力使得汽车能够按照预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在碰撞过程中,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满足牛顿第三定律,且碰撞后没有能量损失,则称为弹性碰撞;否则 称为非弹性碰撞。通过对比分析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规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守恒定律,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则系统的总动量保 持不变。通过引入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进一步探讨物体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量变化和能量转化问题。
4. 改变拉动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重 复上述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记录表格设计
| 序号 | 拉动滑块质量(m1)/kg | 被拉滑块 质量(m2)/kg | 弹簧测力计读数(F)/N |
加速度(a)/m·s^-2 |
01
| 1 | 0.200 | 0.200 | 1.00 | 0.50 |
牛顿第三定律最简单三个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最简单三个公式牛顿第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这一定律最简单的三个公式,可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物体间力的关系。
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F₁₂ = -F₂₁。
这个公式看起来有点抽象,但其实很好理解。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小伙伴在冰面上推对方。
当你用力推小伙伴的时候,假设这个力是 F₁₂,那么同时小伙伴也会给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F₂₁。
这就好像是你打出去一拳,对方也会回敬你一拳,只是方向相反罢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一个小朋友用力地把跷跷板往下压,想让自己这边更低。
而另一个小朋友呢,就被跷跷板抬起来了。
这时候,用力下压的小朋友施加的力,和被抬起的小朋友受到的力,就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下压的力和抬起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再看看第二个公式,F₁₂ = ma₁, -F₂₁ = ma₂。
这里的 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加速度。
这意味着,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力以及自身的质量有关。
比如说,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相撞,由于大卡车的质量大,所以它在碰撞中产生的加速度就相对较小;而小汽车质量小,加速度就会相对较大。
我曾经在马路上目睹过一起轻微的追尾事故。
一辆小轿车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SUV 。
那一瞬间,小轿车因为质量小,猛地往后弹了一下;而 SUV 由于质量大,只是轻微地晃动了一下。
这就是因为它们在碰撞时所受到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的,但由于质量不同,产生的加速度也就不同。
最后是第三个公式,∑F₁₂ = 0 。
这个公式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合力为零。
就好比拔河比赛,两队人用力拉绳子,左边队伍施加的力和右边队伍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整个系统的合力就是零。
我还想起有次在学校的运动会上,班级之间进行拔河比赛。
大家都鼓足了劲,一边喊着口号一边用力拉。
刚开始,两边势均力敌,绳子几乎不动。
这就是因为两边的拉力形成的合力为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课件(共28张PPT)

Fn
f’ BF Na
G
“合作共提高”
• 5、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
• 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分析那个物体或物体组合的
• 受第二力,。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到口的诀力。2通:常是按重力、 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重顺序力来一逐定个分有析,。
• 第画三出,各画 个出 力力 的的方示向意。图。弹一般力都看画四在重周心,上,准确
• 弹力:作用在接触面或接触点上,方向与形变方 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或相互挤 压)
• 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或接触点上,方向与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 弹性形变(或相互挤压)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趋势
• 2、“受力分析”的概念
•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 受到的所有力找找出来,画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这就是受力分析。
• 阅读课本83页和《三维设计》82页,思考以 下问题:
• 1、常见的三大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它 们的作用点和方向及产生条件分别是什么?
• 2、“受力分析”的概念是什么?
• 3、结合课本83页的例子,试归纳对物体进 行受力分析的顺序。
• 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认识
• 1、常见的三大力
• 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地球是施 力物体,主动施加给物体。
训练3.试分析以下两种情况时物块的受力
匀速下滑:
f
Gv
F
N
G
匀速下滑
F
F
静止
静止:
f0
N
G
• 任务驱动:
•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各小组试着讨论、 归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小组成员间合作讨论、交流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它表明,对于任何作用在物体A上的力,物体A会以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施力物体上,并且方向相反。
换句话说,任何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力学体系中的基础,它描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它的提出与牛顿力学的其他两个基本定律(惯性定律和运动定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框架。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关键是要明确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是指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而反作用力则是被作用物体对施力物体施加的力。
这两个力始终同时存在,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为牛顿第三定律的存在,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身边的物体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例如,当我们将一个书本放在平坦的桌面上时,桌面会对书本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按照牛顿第三定律,书本也会对桌面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重力。
因此,在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下,书本保持在桌面上,而不会无限下落。
牛顿第三定律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够行走。
当我们每迈出一步时,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也会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力,从而推动我们前进。
此外,牛顿第三定律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坐在轮椅上并用双臂推动轮椅,当我们用力向后推时,轮椅会向前运动。
这是因为我们对轮椅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而轮椅对我们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了轮椅向前运动。
牛顿第三定律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应用。
例如,它在空气动力学和火箭工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这些领域中,精确计算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对于设计和预测物体的运动至关重要。
总结来说,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描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指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并且强调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同时也为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