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浅基础部分习题概要

合集下载

基础工程计算题参考解答

基础工程计算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2-8某桥墩为混凝土实体墩刚性扩大基础,荷载组合Ⅱ控制设计,支座反力840kN 及930kN ;桥墩及基础自重5480kN ,设计水位以下墩身及基础浮力1200kN ,制动力84kN,墩帽与墩身风力分别为2。

1kN 和16.8kN 。

结构尺寸及地质、水文资料见图8—37,地基第一层为中密细砂,重度为20.5kN/m 3,下层为粘土,重度为γ=19。

5kN/m 3,孔隙比e=0。

8,液性指数I L =1.0,基底宽3。

1m ,长9。

9m 。

要求验算地基承载力、基底合力偏心距和基础稳定性.图8-37 习题8-1图解:(1)地基强度验算1)基底应力计算 简化到基底的荷载分别为: ΣP=840+930+5480—1200=6050KN ΣM=930×0。

25+84×10.1+2.1×9。

8+16。

8×6.3-840×0。

25=997.32KNm 基地应力分别为:KPa ..W ΣM A ΣP p p 24.13403.2601.39932.997991.36050261minmax =⨯⨯±⨯=±=2)持力层强度验算 根据土工试验资料,持力层为中密细砂,查表7-10得[σ01]=200kPa ,因基础宽度大于2m ,埋深在一般冲刷线以下4.1m (>3。

0m ),需考虑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查表7—17宽度修正系数k 1=1。

5,深度修正系数为k 2=3.0.[σ]= [σ01] +k 1γ1(b —2) +k 2γ2(d —3)+10h w=200+1。

5×(20.5-10)×(3。

1-2) +3。

0×(20。

5—10)×(4。

1-3)+10×0 =252kPa荷载组合Ⅱ承载力提高系数为K=1.25K [σ]= 1.25×252=315kPa >p max =260.03kPa (满足要求)3)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下卧层为一般粘性土,由e =0。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F 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2-4gef ak=170kPa。

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0=0.9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18kN/m3,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ηd=1.0,代入式(2-14),得〔解〕查表2-5,得=170+1.0×18×(1.2-0.5)=182.6kPa5dγ fη f ak+d-0.a=(m)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为符合砖的模数,取Fγ=181m,地基土为中砂,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基础埋深为k=1.05MN f kN/m3,。

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ak=280kPaη d=4.4。

〔解〕查表2-5,得5d γη ff-0.5)=319.6kPa) =280+4.4×18×(1-0.(mdak+a=b=1.9m。

取F k=150kN/m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

该处2-6 某承重砖墙厚γe,,17kN/m3=2.2m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fEf ak=65kPa,,s1=8.1MPa=0.91,;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ak=130kPa,1.6m E 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 (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d=0.5m。

基础工程教学c第2章浅基础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教学c第2章浅基础习题解答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淤泥质土查P24表2-5得ηd=1.0, fak 65kPa
m
cz
dz
17kN
/ m3
faz fak d m d z 0.5
65 1.0 17 2.2-0.5 93.9kPa
∵ pcz pz 37 .4 55.39 92.79kPa<faz 93.9kPa
习题2-8 偏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采用矩形基础 解:➢确定基础长边和短边 fa 164.6kPa
考虑偏心情况,将基底面积增大30%,即取A为:
A 1.3Fk 1.3 400 3.6m2
fa Gd 164.6-20 1
基底长宽比 n l b 1.5
A lb=nb2
得:短边 b A 3.6 1.55m
∴基底尺寸满足要求
习题2-10(P67)d 1m, fa 239kPa,l=5.4m
解:⑴矩形联合基础
因柱荷载的合力作用点无法与基底形心重合,故按 偏心受压矩形基础计算
根据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pk
Fk lb
Gd
fa
Fk F1 F2 1.35

b
l
fa
Fk
Gd
600 900 1.35 5.4 239 20 1
⑶根据提示,取 R1 F1 900kN, b1 1m 则R2 F1 F2 R1 900 600 900 600kN
由地基承载力条件,有
l1 b1
Rk1 fa Gd
900 1.35
1 239 20 1
3m
设基础2的形心至其上柱2形心的距离为e2
对柱2形心取矩,由 M 0
∴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要求
习题2-7 轴心受压柱下单独基础采用方形基础 解: 取埋深d=1m >0.5m

基础工程例题及习题集

基础工程例题及习题集

e 0.1W A 的条件,作用于基底的力矩最大值不能超过下列何值?(注:W 为基础底面的
抵抗矩,A 为基础底面积)。(06 年试题) 3、边长为 3m 的正方形基础,荷载作用点有基础形心沿 x 轴向右偏心 0.6m,则基础底面的
基底压力分布面积最接近于多少?(06 年试题)
例 5------持力层以及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底面积)
按 3m 计算; 2、土的重度取值问题(加权重度以及地下水的处理); 3、能够利用理论公式进行计算承载力的条件;
例 3 ------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某混合结构基础埋深 1.5m,基础宽度 4m,场地为均质粘土,重度 17.5 kN m3 ,孔隙
比 e 0.8 ,液性指数 IL 0.7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190kPa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某轴心受压基础,相应于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力 Fk 780kN .地质剖
面如下,试确定基础底面积并验算软弱下卧层。
d 1.2m
Fk
15.7kN/m3
Es 2.6MPa
z 2m 第一步:地基承载力修正
18.6kN/m3 Es 10MPa fak 196kN/m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00 ηd=1.6
1、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F F1 F2 G 2000 200 486.7 2686.7kN
M 0 M V h F2 a 1000 200 1.3 200 0.62 1383kN.m
e M 0 1383 0.515m 5.2 0.87m
为多少? 基础宽度大于 3m,埋深大于 0.5m,所以需要对承载力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

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

例1: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 ×2.5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轴向荷载KN F k 1650=,基础埋深1.5m (不考虑相邻基础荷载的影响)。

解:基底压力计算:KPa A G F p k k k 2505.20.35.15.20.3201650=⨯⨯⨯⨯+=+=基底附加应力:KPa p p c k 222195.12500=⨯-=-=σ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1~30m 范围内,有地基变形沉降计算深度:m b b z n 33.5)5.2ln 4.05.2(5.2)ln 4.05.2(=-⨯=-=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的沉降经验系数由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确定。

其压缩模量的当量值:∑∑=-siiisEA A Ei A 为附加应力图形面积011)(p z z A i i i i i ∙∙-∙=----αα基底下6m 深度内主压缩层有两层土: 基础按矩形基础,2.15.2/0.3/==b l ,查表基础底面处:00=z ;查均布矩形基础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得到:25.00=-α粘土层底面: 15.2/5.2/,5.21===b z z ,查表1822.02=-α 基础底面下6m 处:4.25.2/6/,61===b z z ,查表1036.03=-α0000111822.1)01822.045.2()(p p p z z A =∙-⨯⨯=∙∙-∙=--αα00112226644.0)1822.045.21036.046()(p p p z z A =∙⨯⨯-⨯⨯=∙∙-∙=--ααMPa EA A E siiis0.52.76644.05.4822.16644.0822.1=++==∑∑-地基沉降经验系数:2.1)45(470.13.13.1=-⨯---=s ψ例2: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地表下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2m ,重度16KN/m 3;第二层土,粉土厚4.5m ,粘粒含量%14=c ρ,饱和重度19.6KN/m 3,E s =7.2MPa ,试验测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65=;其下为较厚的淤泥质粘土:重度19KN/m 3,E s =2.4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85=。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F 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g=18kN/m3,e0=0.9,f ak=170kPa。

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f a= f ak+ηdγm(d-0.5)=170+1.0×18×(1.2-0.5)=182.6kPa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F k=1.05MN,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γ=18kN/m3,f ak=280kPa。

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查表2-5,得ηd=4.4。

f a= f ak+ηdγm(d-0.5)=280+4.4×18×(1-0.5)=319.6kPa取b=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 k=150kN/m。

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γ=17kN/m3,e=0.91,f ak=130kPa,E s1=8.1MPa;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 6m,f ak=65kPa, E 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方案,即基础尽量浅埋,现按最小埋深规定取d=0.5m。

基础工程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fa= fak+ηdγ m (d-0.5)=170+1.0×18×(1.2-0.5)=182.6kPa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γ〔解〕查表2-5,得ηd=4.4。

fa= fak+ηdγ m (d-0.5)=280+4.4×18×(1-0.5)=319.6kPa取b=1.9m。

γ〔解〕(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方案,即基础尽量浅埋,现按最小埋深规定取d=0.5m。

(2)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宽度因为d=0.5m,所以fa= fak=130kPa。

取b=1.3m。

(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σcz=17×2.2=37.4kPa由Es1/Es2=8.1/2.6=3.1,z=2.2-0.5=1.7m>0.5b,查表2-7得θ=23º。

faz= fak+ηdγ m (d+z-0.5)=65+1.0×17×(2.2-0.5) =93.9kPaσz+σcz=55.4+37.4=92.8kPa<faz=93.9kPa(可以) (4)基础设计因基础埋深为0.5m,若采用无筋扩展基础,则基础高度无法满足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0.1m以上的要求,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采用C20混凝土,ft=1.10N/mm2,钢筋用HPB235级,fy=210N/mm2。

荷载设计值F=1.35Fk=1.35×150=202.5kN基底净反力基础边缘至砖墙计算截面的距离基础有效高度取基础高度h=250mm,h0=250-40-5=205mm(>107mm)。

2浅基础习题

2浅基础习题

-84.19
1左
1右
941.62
941.62
1000 kN
500
-500
600 kN
4m
4m
17
解: 根据对称性和叠加法, 3 点荷载单独作用时在 2 、 3 点 引起的内力为: M23= M21600/1000=-125.760.6= -75.46kNm V23= -V21600/1000=84.190.6=50.51kN M33= M11600/1000=941.620.6=564.97kNm V33左=V11左600/1000=5000.6=300kN V33右=V11右600/1000= -5000.6= -300kN
扩大20%,b=1.21.05=1.26m,取b=1.3m,算得
pkmax Fk Gk M k 180 1.3 (20 0.6 10 0.9) 12 202.1kPa 1 A W 1.3 1.32 6
再代入(3-31),得:
pkmax 1.2 fa 1.2 193.1 231.7kPa
6.0m
C. 2975.41000 NhomakorabeaN 12.0m
D. -2975.4
3.0m
解:
kb 60 1 4 4 0.595m-1 4 Ec I 4 120
15
a 0.595 6 3.57
b 0.595 12 7.14
所以是无限长梁 。 x=-3m,取绝对值,则得:
B 的土产生的自重应力。 A. 基底以上 B. 软弱下卧层顶面以上 D. 软弱下卧层
C. 基底与软弱下卧层之间
8 .为计算框架结构的内力,将其底部简化为固定支座, 由此可以断定 A 条件无法满足。 A. 上部结构和基础间的变形协调 C. 基础的平衡 B. 上部结构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5kPa
(C)5.5kPa
1-26 某墙下条形基础,顶面的中心荷 载 F=180kN/m,基础埋深 d=1.0m,地 基承载力标准值fk=180kPa,确定基础 的最小宽度是( )
(A)1.0m
(B)0.8m
(C)1.13m
(D)1.2m
1-27 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基 底反力分布呈( )
1-3 面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 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
(A)基底净反力 (B)基底总压力 (C)基底附加压力
1-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 有较大差异时,设置学降缝,基原理是 ()
(A)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一种施工措施 (C)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1-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沉降最 敏感?( )
1-10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 梁是属于( )
(A)建筑措施 (B)结构措施 (C)施工措施
1-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箱形基础 (B)钢筋混凝土基础 (C)无筋扩展基础
s / b 0.01
1-12 按载荷试验得到的曲线确定中高压 缩性土的基本承载力时,一般是取沉降 与荷载板宽度之比值多少为标准?( ) (A)s/b=0.01 (B)s/b=0.02 (C)s/b=0.03
浅基础部分习题 (选择题)
1-1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 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 内摩托车擦角的什么值为查表求承载力 系数?( )
(A)设计值 (B)标准值 (C)平均值
1-2 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 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
(A)沉降量(B)沉降差(C)局部倾斜
(A)框架结构 (B)排架结构 (C)筒体结构
1-6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 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
(A)平均沉降(B)沉降差(C)局部倾斜
1-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 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 性质控制?( ) (A)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
1-8 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 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时,不能采 用( )
fv M brb M d r0d M cc
是以下列哪一个值为基础的?( )
(A)临塑荷载 pcr (B)临界荷载 p1/ 4
(C)临界荷载 p1/3
(D)极限荷载 pu
1-18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 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
(A)基底的总压力 (B)基底的附加压力 (C)基底的自重压力
1-30 当土的冻胀性类别为强冻胀土时, 在冻土地基上的不采暖房屋基础的最 小埋深应为( )
(A)筏板基础 (B)刚性基础 (C)扩展式基础
1-9 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 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 要差别是( ) (A)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 (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 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 性质都不同
以上土的重度γ=20kN/m3,经修正后下
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10kPa,压力
扩散角θ=22°,试验算下卧层地基承载
力是否满足。( )
(A)不满足 (B)满足(C)正好等于
1-23 粘性土的孔隙比e=0.9,液性指数
IL=1.00,重度γ=18kN/m3 ,深度修正系 数ηd为1.1,按荷载试验结果确定
1-19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 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 来计算?( )
(A)局部弯曲 (B)整体弯曲 (C)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20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
因此,地基中(

(A)不会产生沉降
(B)也会产生沉降
(C)会产生很大沉降
1-21 某砖墙结构(条形基础)上部荷载为
(Mb=0.51, Md=3.06 , Mc=5.66 ) (A)307.5kPa
(B)292.2kPa
(C)252.2kPa
1-25 箱形基础宽度20m,埋置深度6m, 基底平均附加压力100kPa,已知基底 下4m厚的压缩性土层的深降量为80mm, 则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为多少?
(A)4.0kPa
(A)均匀分布 (B)中间大,两侧小 (C)中间小,两侧大
1-28 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修正值应进
行(

(A)仅深度修正
(B)仅宽度修正
(C)宽度和深度修正
(D)仅当基础宽度大于3m
1-29 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 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 (B)箱形基础 (C)筏板基础 (D)扩展基础
(C)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
降差控制
1-15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刚性基础 (B)柔性基础 (C)轻型基础
1-16 沉降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伸缩缝不能填实
(C)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1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计算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公式
p0.002=110kPa,如果基础的埋置深度为 2.0m,已经基础底面的竖向力设计值为 270kPa,标准值为230kPa,则条形基础 宽度最少是多少?( )
(A)1.65m (B)1.93m (C)2.45m
1-24 已知粘性土的内摩擦角为20°, 粘聚力c=30kPa,重度γ=18kN/m3,设 条形基础的宽度是3m,埋深是2m,地 下水在地面下2m处,则地基承载力设 计值是多少?
1-13 为减小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地基 的变形和不均变形,下列何种措施是收 不到预期效果的?( )
(A)减小基底附加压力 (B)增加房屋结构刚度 (C)增加基础的强度
1-14 在地基变形计算中,对于不同的结
构应由不同的变形特征控制,下列何项
规定是不正确的?(

(A)框架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
(B)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
F=160kN,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100kPa,基础埋深 d=1m,试问条形基础
宽度应为多少?(

(土的重度为 20kN / m3)
(A)b=1.5m(B)b=2.0m(C)b=2.5m
1-22 某条形基础宽度为b=2m,埋深 d=1m,基底附加压力p0=100kPa,基底 至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2m,下卧层顶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