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
九年级第三课第三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讲课复习题二

• 依法治国方面: •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的基本方 略。 • 2.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 • 3.法律是靠固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 范。 • 4.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保护功能.这 种功能是通过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通
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 权益
入联公投 一中一台
台湾问题能解决吗
怎样解决
作为一名中学生 你能为实现祖国 的统一做什么?
香港澳门的回归
• 1、证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2、“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 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台湾问题-----台独
• “入联公投”、“一中一台”: •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 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 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 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 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和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所在。 • 3台独分裂活动,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和祖国和平统一进 程,威胁台海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我们 绝不允许他们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 国分裂出去。
•
• 5.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决民族问题的基本 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 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 • 6.堆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 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 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 言文字. • 7.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 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 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8.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 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氏族文 化事业.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专题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专题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九年级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专题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专题解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公民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本专题设计的知识点包括:我国的民族概况、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
在2012年中考中,有几点需要注意:(1)可能联系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一些重要举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等时政热点,考察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或者考察我们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贡献,或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等等。
(2)可能会结合两岸第七次会谈、第三届海峡论坛、两岸万民青年大交流、马英九连任等重大时政,综合考察“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及意义,分析交流往来对祖国统一的意义;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考点链接: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5.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6.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应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7.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新课标九年级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三个尊重”的含义。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演绎推理思维、抽象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他们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课前准备】1、了解、安排和落实课前5分钟的新闻播报的准备情况。
(学生准备,属于常规教学的计划) 2、要求学生收集参加各民族的服饰、代表节日;收集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西藏和台湾问题的等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情景创设(导入)以知识竞赛的模式,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老师自己收集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或认识我国作为多民族中国的国情。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图片,创设课堂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
结论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2)“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秋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第3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第三课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型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三个尊重”的含义;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认同我国的民族政策。
难点:某某回归的紧迫性和面临的问题。
自主学习生成问题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1.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1.我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某某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阅读教材第41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邮票中展示的服饰分别属于哪个民族?答: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
(2)除了上述民族以外,我国还有哪些民族?答:汉族、壮族、苗族、回族、满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
(3)选一个你所熟悉的民族,介绍它的风俗习惯、文化瑰宝、代表人物等。
答: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2.在56个民族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为什么把它们叫做少数民族呢?答: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2期)(原卷版)

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2021·湖南中考真题)在元朝9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丞相制度()A.明太祖B.明成祖C.康熙帝D.乾隆帝2.(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3.(2021·江苏中考真题)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这表明明朝()A.开创科举制度B.推行重文轻武C.提倡尊孔崇儒D.大兴文字狱4.(2021·山东中考真题)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右图“?”处的内容应是()A.设立三司B.设立厂卫C.八股取士D.废除丞相5.(2021·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以下最能体现明朝“和为贵”外交理念的史实是()A.朱元璋称帝B.李自成起义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6.(2021·山东中考真题)“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是人类历史上的破天荒头一次,比葡萄牙人早一个世纪到达印度洋区。
中国海上贸易的势力渗透到东南亚沿海地区和西亚、东非等国。
”材料评价的是()A.汉武帝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明朝时郑和下西洋C.迪亚士船队到达非洲的好望角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7.(2021·江苏中考真题)下图是《榜葛剌进麒麟图》,它描绘的是15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
当时的中国人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
与这一场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A.张骞通西城B.宋辽澶渊之盟C.郑和下西洋D.雅克萨之战8.(2021·辽宁中考真题)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
九年级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国通用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我国是中国家,面临与的差距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①原因:还比较低;、还不够高;还不完善。
②含义及表现:初级阶段,即。
不发达的表现:、、。
③时间:中期至中期,至少需要时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国家的根本任务:,。
3.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经受严峻考验,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其意义①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代表,。
②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的集中体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的树立和全面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科学发展观就是、、、的的发展观。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1)依据:这一基本国情。
(2)根本出发点:。
2.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1)内容:,,,,,,、、、。
(2)核心内容:,,,即“、”。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就是要把摆在首要地位。
(2)意义(原因):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②才能;③才能。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1)含义:坚持,坚持,坚持,坚持、。
(2)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所在,是的政治保证。
5.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1)改革的性质:改革是,是。
(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
(3)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2期)(原卷版)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考点09 秦统一中国1.(2022年湖南长沙)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北击匈奴B.统一文字C.南征越族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2022年四川凉山)自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世袭制D.行省制3.(2022年四川眉山)下图是我国统一货币秦半两钱。
下列对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两形制沿用至今 B.“半两”字体是草书C.春秋战国各国通用 D.促进交流巩固统一4.(2022年内蒙古包头)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的影响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统一六国的需要5.(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6.(2022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
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A.王国问题解决B.多元文化形成C.统一局面巩固D.疆域面积扩大7.(2022年广西贺州)下图为秦朝的政治建示意图。
据此可知,秦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统治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分封制B.实行郡县制C.实施“推恩令”D.采取“独尊儒术”8.(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司母戊鼎C.圆形方孔半两钱D.“汉并天下”瓦当9.(2022年甘肃白银)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九年级上册政治讲义(二)

九年级上册政治讲义(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一课时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1)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面对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当今世界的变化: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4.发展要求: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
6.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9.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课时党的基本路线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依据:(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核心内容:(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财会金融培训 /course/all/了。合并后的新中学由教育局委派了另一位校长管理全面工作。自己和原西区中学领导一起参与竞聘,于是竞聘为这所新学校教学副校长,直到现在。
也就是重新作为副校长那段时间,儿子在中山市一中高中部,以全市第六名的成绩进入上海全国重点大学读书,老公早已适应了南方生活,自己做教学副校长业已轻车熟路,又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来写作了。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再次捡起了写作这支笔。开始了文学创作。
五
来南方十多年了,走过许多地方,无论旅游还是学习或者公出,自然比在单位有更多的时间。于是,当其他人闲聊或者逛街的时候,其实就是我写作的时候。我知道很多早已在心里构思好的文字都 是在路上写成了。
在路上,除了写早已构思好的素材,更多的是路上新的灵感,我承认,面对奇山异水和一花一草,面对清风流水和大漠斜阳,我大脑皮层会异常兴奋,这些美丽风光会对我产生格外刺激。于是很多 诗歌和散文就在路上诞生了。久而久之,就有了我的诗集《心湖泛舟》和散文集《幽兰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