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5版(杨文士)教学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

◆Q1简述管理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社会属性(生产关系、社会制度)

◆Q2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管理科学性:用较完整、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为管理提供指导

艺术性:强调实践性

管理普遍性:同一组织内或不同组织之间都需要管理

答:本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尽管与自然科学相比,它还不够精确,但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是勿庸置疑的。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主管人员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高效地实现目标。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有效的主管人员就是把二者有机结合地运用于实践中。

Q3管理4项职能?组织、计划、领导、控制

◆Q4核心: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什么?

答:管理不是个人的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组织中实施的。组织中任何事都由任来传达和处理,管理活动自始至终,每个环节上都是与人打交道。

Q5管理存在的必要条件?

1、组织的集体活动

2、有各种资源

管理者纵向分类:高层(董事会主席、大学校长、医院院长)

中层(项目经理、办事处主任)

基层(连锁餐馆店长)

横向分类:综合管理者

专业管理者

管理者技能分类: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基层人员: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中层人员:↓= ↑

高层人员:↓↑↑

管理思想的演进

古典管理理论(核心:利用技术进步的成就来适应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四条科学管理原则

1、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工作方法

2、合理选择工人、人适其事

3、培训强化工人,使其按照科学方法工作

4、管理当局与工作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亨利甘特—甘特图—为计划评审技术奠定基础

吉尔布雷斯夫妇—17项工序划分

◆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管理5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提出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14条管理原则

◆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1、明确分工

2、自上而下等级系统

3、正规化用人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三种古典管理思想的共同之处。

答:(1)将人视为“机器”,是“无人的组织”。

(2)将组织与外部环境分离,是“封闭系统”管理时代。

◆霍桑实验(与古典管理理论相反)

—证明了:人的生产效率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比生物、物理方面强

—因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他们更需要社会和心理方面因素形成的动力

2、企业中由共同社会情感形成非正式的小团体,左右着工人行为

—经验:新型的领导要通过增加员工“满足度”,提高工人群体的“士气”

管理理论两大分支—系统管理理论vs◆权变管理理论

权变核心: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根据组织所在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条件寻找最适合的模式或方法

计划

计划定义:旨在明确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活动

计划作用: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4、为控制奠定基础

计划性质(选择):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益性

计划步骤(简答):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4、确定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5、评价备选方案6、选择方案)7、拟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将计划数字化PS:4、5、6步就是决策过程

使命

定义:一个机构的基本定位、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

无使命的后果:成员追随个人目的,非组织共同目标→机构崩溃

使命与利润:利润≠企业使命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使命是组织的灵魂

使命陈述:例:迪士尼“让人们快乐”

误区:混淆“目的”和“手段”的概念

例:出现制表的石英技术—日本电子表进入瑞士市场—瑞士人过分关注造表手段的传统性不愿改变—大量瑞士本土钟表企业倒闭

愿景

定义:企业未来的远大目标,长时间来实现

特点:有组织的方向和特征的一个独特视角

例:福特—使汽车在20世纪初大众化波音—占领民用飞机领域,引导世界进入喷气式时代

◆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作用:1、是管理活动有逻辑起点2、组织有方向和追求3、促进组织成员的主动、自律和责任

目标

反映了个人、群体和组织活动的终点

性质:1、分层次(从上至下多个目标)

2、网络体系(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避免因单个部门目标阻碍了其他部门目标的实现)

3、多样性(同时追求多种目标)

4、长短期目标相互协调(分轻重缓急,短期是一些具体实施计划)

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激励

3、凝聚

4、考核主管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主观评价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目标管理(建立在Y理论基础之上)

定义: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一定时期内总目标分配上下级分目标和责任—把目标作为奖励上下级标准

最突出特点:强调成果管理和自我控制

代表:彼得德鲁克—有目标才有工作

—企业使命→目标

—总目标必须分解为下属各分目标

—管理者根据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适用范围: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和评价→(“对管理者的管理”)

特征:1、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2、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3、促使下放权力(集权和分权是矛盾→推行目标管理→有效控制下权力下放→企业活力)益处:1、利于组织全面提高水平

2、利于改善结构

3、利于激发人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

4、利于开展有效地控制

缺点:1、目标难以确定

2、缺乏灵活性

3、注重短期

4、增加管理成本

5、Y理论作为前提不一定有效

预测

定义:对未来环境进行的估计

计划和预测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