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合集下载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2019年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考 生 须 知1. 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 本试卷共7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7个小题共81分;第二部分为解答题;4个小题共19分..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必须使用2B 铅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分;共81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12},,=A ;{123},,=B ;那么集合A B 等于 A .{0}B .{12},C .{123},,D .{01,2,3},2. 已知向量(12),=-a ;(2),=m b ;且⊥a b ;那么m 等于 A .4-B .1-C .1D .43.不等式2230+->x x 的解集为A. {}31-<<x xB. {}13-<<x xC. {}31或<->x x xD. {}13或<->x x x 4.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如果输入a ;b ;c 的值 分别是3;1;9;那么输出S 的值是 A. 2B. 2C.33D. 95.要得到函数sin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 2B 3A. sin()6π=-y xA. sin()6π=+y x考场号座位序号6. 221()log 22-+等于A.54B. 3C. 4D. 5 7.已知1;a ;b ;8是等比数列;那么ab 的值等于A. 1B. 4C. 8D. 16 8.sin 45cos15cos 45sin15-等于A. 1-B. 12- C. 12D. 1 9.给出下列四个函数:①2y x =; ②3=y x ; ③1=+y x ; ④=x y e . 其中偶函数的序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0. 某校共有学生1000人;其中男生600人;女生400人. 学校为检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统一从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库简称“CIMS 系统” 中随机选取参加测试的学生. 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30的样本进行测试;那么应抽取女生的人数为A. 12B. 15C. 18D. 2011.已知直线1l :210--=x y ;2l :20-+=ax y ;且1l ∥2l ;那么实数a 等于A. 2-B. 12- C.12D. 2 12.已知角θ的终边过点(1,3)-P ;那么tan θ等于A. 3-B. 32-C. 32D. 313.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几何体 的体积是A. 1B. 2C. cos()6π=-y x B. cos()6π=+y xC. 4D. 814. 在△ABC 中;1=a ;°30=A ;°45=B ;那么b 的值为 A .1BCD .215. 函数1()2=-x f x x的零点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16.当实数,x y 满足条件0,0,220≤⎧⎪≥⎨⎪-+≥⎩x y x y 时; =+z x y 的最小值是A. 2-B. 1-C. 0D. 217.已知数列{}n a 满足12(*)+=-∈n n a a n N ;且14=a 那么{}n a 的前4项和4S 等于 A .0B .1C .2D .418. 如果0a >;0>b ;4=ab ;那么+a b 的最小值是19.已知向量,a b 满足2=a ;⋅a b =3且,a b 的夹角为;那么=b 20.某中学组织开展3项拓展活动;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参加其中的一项活动. 该校甲、乙两名学生随机选择拓展活动;恰好选择同一活动的概率为 21.已知数列{}n a 满足1n 3,(*)2n > 3,,+≤⎧=∈⎨⎩n n a n N n ;且4=n a ;那么n 等于A .2B .3C .4D .23或22.已知点P 是圆22430+-+=x y x 上的任意一点;那么P 与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D .423.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其大意为:“有一位善于织布的女子;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5天一共织了5尺布……”那么该女子第一天织布的尺数为24.已知直线l 过原点;且与圆22(2)1+-=x y 有公共点;那么直线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A. [,]33ππ- B. 2[,]63ππ- C. 5[,]66ππ D. 2[,]33ππ25.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αm ;∥αn ;那么∥m n ; ②如果α⊥m ;β⊥m ;那么∥αβ; ③如果αβ⊥;α⊥m ;那么∥βm ; ④如果αγ⊥;βγ⊥;那么∥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 .①B .②C .③D .④2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坚持巩固加强第一 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农 业基础地位更趋巩固;工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服务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 带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如下;反映了从2013年 到2017年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情况.2013 -2017年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指标说明: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2013~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保持不变B. 2013~201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逐年减少C. 2014~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不断增加D. 2013~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不变27.设函数()[](0)=-≥f x x x x ;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5]0=;[2]2=. 如果函数=y kx 的图像与函数()f x 的图像恰有3个交点;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43B. 11[,]43C. 11[,)54D. 11[,]54第二部分 解答题共19分28.本小题满分5分 已知函数22()cos sin =-f x x x①求()2πf 的值;②求函数()f x 在区间[,]64π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9.本小题满分5分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E F 分别为线段11,BD CC 的中点..I 求证://平面EF ABCD ;II 当12=DD 时;求证平面1平面⊥DE BFD .. 30. 本小题满分5分已知直线l 经过(1,0)P ;(2,1)-Q 两点;圆C 的方程是22(1)(1)4-++=x y .I 求直线l 的方程;II 设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求AB 的值. 31.本小题满分4分铅酸电池是一种蓄电池;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这种 电池具有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在交通、通信、电力、军事、航海、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方法不当;电池能蛩未被完全使用;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因此准确预测铅酸电池剩余放电时间是使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当电池以某恒定电流放电时;电压U 关于放电时间t 的变化率y 满足12=+bt y ae 其中,a b 为常数;无理数e =2.71828···. 实验数据显示;当时间t 的值为0和5时;电压U 关于放电时间t 的变化率y 分别为-2和-752;求,a b 的值.。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计数原理章末达标测试(一) 2-3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1章 计数原理章末达标测试(一) 2-3

章末达标测试(一)(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数字0,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A.210个B.300个C.464个D.600个解析由于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个位数字小于十位的与个位数字大于十位的一样多,所以有错误!=300(个).答案B2.小王有70元钱,现有面值分别为20元和30元的两种IC 电话卡.若他至少买一张,则不同的买法共有A.7种B.8种C.6种D.9种解析要完成的一件事是“至少买一张IC电话卡”,分3类完成:买1张IC卡,买2张IC卡,买3张IC卡.而每一类都能独立完成“至少买一张IC电话卡”这件事.买1张IC卡有2种方法,买2张IC卡有3种方法,买3张IC卡有2种方法,共有2+3+2=7种不同的买法.答案A3.若A错误!=6C错误!,则m等于A.9 B.8 C.7 D.6解析由m(m-1)(m-2)=6·错误!,解得m=7。

答案C4.(1+x)3+(1+x)4+…+(1+x)n+2(x≠-1,n∈N*)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A.C错误!B.C错误!C.C错误!-1 D.C错误!-1解析先把(1+x)3,(1+x)4,…,(1+x)n+2看作等比数列求和.原式=错误!=错误![(1+x)n+3-(1+x)3],原式展开式中x2的系数就是(1+x)n+3与(1+x)3展开式中x3的系数之差,C错误!-C错误!=C错误!-1,故选D.答案D5.若从1,2,3,…,9这9个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奇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66种B.63种C.61种D.60种解析从1,2,3,…,9这9个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奇数的取法分为两类:第一类取1个奇数,3个偶数,共有C错误! C错误!=20种取法;第二类是取3个奇数,1个偶数,共有C错误!C错误!=40种取法.故不同的取法共有60种,选D.答案D6.五种不同商品在货架上排成一排,其中A,B两种必须连排,而C,D两种不能连排,则不同排法共有A.12 B.20 C.24 D.48解析先排除C,D外的商品,利用捆绑法,将A,B看成一个整体,有A错误!A错误!种排法,再将C,D插空,共有A错误!A错误!A错误!=24种排法.答案C7.已知错误!错误!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与其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则n等于A.4 B.5 C.6 D.7解析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4n,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n,由已知得2n=64,所以n=6。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19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数学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S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设集合Λ = {x ∖r<a}. B = {—3,0∙l ∙5}・若集合A∩B 有且仅有2个元索.则实数α 的取值范围为(A) (-3,+∞)(B) (0> 1](C) [l ∙+α□)2. 若复数Z = 注.则在复平面内N 对应的点位于I-TI(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3. 在厶ABC 中.若 α=6, A=60o, 3 = 75°,则 C =(A) 4(B) 2√2(C) 2√3(D) 2^4. 设且兀y≠0,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丄>丄(B)InlJrl >ln∣y 丨(C) 2-工<2-,CD) j ∙2>^25. 已知直线T Jry Jr2=0与圆τ ÷j∕2+2jc~2y jra = 0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 — 8. θ](B) [θ∙+oo)(C) [0, 2)(D) (—8, 2)2020. I(D) Eb 5)(D)第四象限6・设三个向b. c互不共线•则∙+b+c=(Γ是^以Iah ∖b∖, ICl为边长的三角形存在"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紫砂壶是中国特冇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徳年间.紫砂壶的壶型众多•经典的有西施壶.掇球壶、石瓢壶.潘壶等•其中.石瓢壶的壶体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圆台(即圆锥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去一个锥体得到的)・下图给出了一个石瓢壶的相关数据(单位cm),那么该壶的容量约为(A)IOO cm5(B)200 cm3(C)300 cm3(D)400 cn√&已知函数∕Q)=√TTΓ+4 若存在区间O M].使得函数/Q)在区间DZ 上的值域为[α + l,6 + l],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l,+oo) (B) (一 1. 0] (C) (一 +,+8) (D)( —斗,0]4 4第JI 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

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北京十二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初三数学说明:本试卷共4页,共2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每题4分,共52分)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直线距天安门约46公里,占地1400000平方米,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被英国《卫报》等媒体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榜首。

其中数据1400000用科学记数法应表示为()A. 8⨯ D. 514101.410⨯⨯ B. 7⨯ C. 60.14101.410【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科学记数法表示:1400 000=1.4×106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科学记数法是指把一个数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1≤a <10,n 为正整数.)2.若a为非零实数,则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一定比a大的是()a+ B. 2a C. a D. 2aA. 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a+1>a,选项正确;B.当a<0时2a<a,选项错误;C.当a>0时|a|=a,选项错误;D.当a<0时2a<a,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实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一个数加1,减1,乘1,除以1,值的大小变化规律.基础题.3.下图均由正六边形与两条对角线所组成,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A 、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4.在数轴上,点A 、B 在原点O 的两侧,分别表示数a ,2,将点A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若CO BO =,则a 的值为( )A. 3-B. 2-C. 1-D. 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CO=BO 可得点C 表示的数为-2,据此可得a 的值.【详解】解:∵点A 、B 在原点O两侧,分别表示数a ,2, ∴点A 在原点的左侧,∵将点A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点C 在原点的左侧,∵CO=BO , ∴点C 表示的数为-2,∴a=-2+1=-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相反数的几何意义,熟知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5.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44°,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 12B. 10C. 8D. 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4°,则知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之和为360°,即可求出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4°,∴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180°-144°=36°,∵多边形的外角之和为360°,∴边数=360=10 36,∴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多边形的外角之和为360°,此题难度不大.6.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n2﹣1<0”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反例中的n可以为()A. ﹣2B. ﹣12C. 0D.12【答案】A【解析】【分析】反例中的n满足n<1,使n2-1≥0,从而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当n=﹣2时,满足n<1,但n2﹣1=3>0,所以判断命题“如果n<1,那么n2﹣1<0”是假命题,举出n=﹣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7.箱子内装有53颗白球及2颗红球,小芬打算从箱子内抽球,以每次抽出一球后将球再放回的方式抽53次球.若箱子内每颗球被抽到的机会相等,且前52次中抽到白球51次及红球1次,则第53次抽球时,小芬抽到红球的机率为何?()A. 12B. 13C. 253D. 255【答案】D【解析】【分析】红球的个数除以球的总数即为所求的概率.【详解】解:∵一个盒子内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53255+=个球,其中红球2个,白球53个, ∴小芬抽到红球的概率是:225325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熟练掌握概率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8.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亮没有参加本次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s 2=41.后来小亮进行了补测,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B. 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C. 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D. 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小亮的成绩和其它39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90分,∴40人的平均数是90分,∵39人的方差为41,小亮的成绩是90分,40人的平均分是90分,∴40人的方差为[41×39+(90-90)2]÷40<41, ∴方差变小,∴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与方差,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9.当5b c +=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bx c +-=的根的情况为(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将已知等式转换形式,然后代入判别式,判断其正负,即可得解.【详解】由已知,得()224312b c b c =-⨯⨯-=+△∵5b c +=∴5b c =-∴()()()222243125121240b c b c c c c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参数的值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0.如图的ABC ∆中,AB AC BC >>,且D 为BC 上一点.今打算在AB 上找一点P ,在AC 上找一点Q ,使得APQ ∆与PDQ ∆全等,以下是甲、乙两人的作法:(甲)连接AD ,作AD 的中垂线分别交AB 、AC 于P 点、Q 点,则P 、Q 两点即为所求(乙)过D 作与AC 平行的直线交AB 于P 点,过D 作与AB 平行的直线交AC 于Q 点,则P 、Q 两点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A. 两人皆正确B. 两人皆错误C. 甲正确,乙错误D. 甲错误,乙正确【答案】A【解析】【分析】 如图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A PD =,QA QD =,则根据“SSS ”可判断APQ DPQ ∆∆≌,则可对甲进行判断;如图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先证明四边形APDQ 为平行四边形,则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PA DQ =,PD AQ =,则根据“SSS ”可判断APQ DQP ∆∆≌,则可对乙进行判断.【详解】解:如图1,PQ ∵垂直平分AD ,PA PD ∴=,QA QD =,而PQ PQ =,()APQ DPQ SSS ∴∆∆≌,所以甲正确;如图2,//PD AQ ,//DQ AP ,∴四边形APDQ 为平行四边形,PA DQ ∴=,PD AQ =,而PQ QP =,()APQ DQP SSS ∴∆∆≌,所以乙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某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2,1-,与x 轴交于P 、Q 两点,且6PQ =.若此函数图象通过()1,a 、()3,b 、()1,c -、()3,d -四点,则a 、b 、c 、d 之值何者为正?(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该函数的对称轴,开口方向和与x 轴的交点坐标,从而可以判断a 、b 、c 、d 的正负,本题得以解决.【详解】∵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此函数图象与x 轴相交于P 、Q 两点,且PQ=6, ∴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图形与x 轴的交点为(2-3,0)=(-1,0),和(2+3,0)=(5,0),∵此函数图象通过(1,a )、(3,b )、(-1,c )、(-3,d )四点,∴a <0,b <0,c=0,d >0,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2.如图,坐标平面上有一顶点为A 的抛物线,此抛物线与方程式2y =的图形交于B 、C 两点,ABC ∆为正三角形.若A 点坐标为()3,0-,则此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何?( )A. 90,2⎛⎫ ⎪⎝⎭ B. 270,2⎛⎫ ⎪⎝⎭ C. ()0,9 D. ()0,19【答案】B【解析】【分析】设()3,2B m --,()3,2C m -+,()0m >,可知2BC m =,再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233,23C ⎛⎫-+ ⎪⎝⎭,设抛物线解析式()23y a x =+,将点C 代入解析式即可求a ,进而求解.【详解】解:设()3,2B m --,()3,2C m -+,()0m > A 点坐标为()3,0-,2BC m ∴=,ABC ∆为正三角形,2AC m ∴=,C 60AO ∠=︒ ,233m ∴= 233,23C ⎛⎫∴-+ ⎪⎝⎭设抛物线解析式()23y a x =+, 2233323a ⎛⎫-++= ⎪ ⎪⎝⎭, 32a ∴=, ()2332y x ∴=+, 当0x =时,272y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函数图象将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转化为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3.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 2.5PM (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的关注日益密切.某市一天中2.5PM 的值1y (3/ug m )随时间t (h )的变化如图所示,设2y 表示0时到t 时 2.5PM 的值的极差(即0时到t 时 2.5PM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则2y 与t 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分别从0t =、010t <≤、1020t <≤及2024t <≤时,极差2y 随t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当0t =时,极差285850y =-=,当010t <≤时,极差2y 随t 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43;当1020t <≤时,极差2y 随t 的增大保持43不变;当2024t <≤时,极差2y 随t 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98;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极差的定义及函数图象定义与画法.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14.若分式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0【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x 的值. 【详解】∵分式1x x -的值为0, ∴x=0,x-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考查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2P 到x 轴的距离是__________. 【答案】2【解析】【分析】 根据点的坐标的意义求解.【详解】点P (4,2)到x 轴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 和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 ,b ).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轴把此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16.不等式组x 12x 74⎧-⎪⎨⎪-+>⎩的解集是_____.【答案】2x -≤【解析】 【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解不等式12x ≤-,得:2x -≤, 解不等式+7>4x -,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 -≤,故答案为2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2013tan 602π-⎛⎫--︒+= ⎪⎝⎭__________.【答案】5【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33+4-33+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8.某超市销售A ,B ,C ,D 四种矿泉水,它们的单价依次是5元、3元、2元、1元.这四种矿泉水某天的销售量如图所示,则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__________元.【答案】2.25【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可得.【详解】这天销售的矿泉水的平均单价是5×10%+3×15%+2×55%+1×20%=2.25(元),故答案为:2.25.【点睛】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19.当99x =时,代数式2221111x x x x x ++⎛⎫-÷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1100【解析】 【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化简原式,再把x=99,代入即可解答. 【详解】2221111x x x x x ++⎛⎫-÷ ⎪--⎝⎭=()()()21-11111x x x x x x x +⎛⎫-÷ ⎪--+-⎝⎭=()()()211-1111x x x x x x x +-⎛⎫- ⎪--⎝⎭+ =1-11+1x x x - =1+1x 把99x =代入可得:11=99+1100, 故答案为:1100. 【点睛】此题考查分式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0.如图,某大桥有一段抛物线形的拱梁,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小强骑自行车从拱梁一端O 匀速穿过拱梁部分的桥面OC ,当小强骑自行车行驶到10秒时和26秒时拱梁的高度相同,则小强骑自行车通过拱梁部分的桥面OC 共需__________秒.【答案】36【解析】【分析】10秒时和26秒时拱梁的高度相同,则A ,B 一定是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据此即可确定对称轴,则O 到对称轴的时间可以求得,进而即可求得OC 之间的时间.【详解】如图所示:设在10秒时到达A 点,在26秒时到达B ,∵10秒时和26秒时拱梁的高度相同,∴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则从A 到B 需要16秒,则从A 到D 需要8秒.∴从O 到D 需要10+8=18秒.∴从O 到C 需要2×18=36秒.故答案为:36.【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注意到A 、B 关于对称轴对称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直线()0y kx b k =+<经过点()3,1A ,当13kx b x +<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答案】3x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首先可得13y x =的图象过点A ,因此便可得13kx b x +<的解集.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13y x =也经过点A , ∴13kx b x +<的解集为3x >, 故答案为3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不等式的解,关键在于根据图象来判断,这是最简便的解题方法.22.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心与半径为2的⊙O 的圆心重合,E 、F 分别是AD 、BA 的延长与⊙O 的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结果保留π)【答案】π-1【解析】【分析】延长DC ,CB 交⊙O 于M ,N ,根据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延长DC ,CB 交⊙O 于M ,N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4×(S 圆O −S 正方形ABCD )=14×(4π−4)=π−1, 故答案为π−1.【点睛】本题考查了圆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正方形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顶点A ,D 分别在x 轴、y 轴上,对角线BD x ∥轴,反比例函数()0,0k y k x x=>>的图象经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E ,若点20A (,),04D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任意两点纵坐标相同,可设B (x ,4).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出E 为BD 中点,∠DAB=90°.根据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得出E (12x ,4).由勾股定理得出AD 2+AB 2=BD 2,列出方程22+42+(x-2)2+42=x 2,求出x ,得到E 点坐标,代入y=k x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 【详解】∵BD ∥x 轴,D (0,4), ∴B 、D 两点纵坐标相同,都为4,∴可设B (x ,4).∵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为E ,∴E 为BD 中点,∠DAB=90°.∴E (12x ,4). ∵∠DAB=90°,∴AD 2+AB 2=BD 2,∵A (2,0),D (0,4),B (x ,4),∴22+42+(x-2)2+42=x 2,解得x=10,∴E (5,4).∵反比例函数y=k x(k >0,x >0)的图象经过点E , ∴k=5×4=20. 故答案为20.【点睛】此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线段中点坐标公式等知识,求出E 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4.某旅行团到森林游乐区参观,如表为两种参观方式与所需的缆车费用,已知旅行团的每个人皆从这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且去程有15人搭乘缆车,回程有10人搭乘缆车,若他们缆车费用的总花费为4100元,则此旅行团共有__________人.【答案】16【解析】【分析】设此旅行团有x 人单程搭乘缆车,单程步行,其中去程及回程均搭乘缆车的有y 人,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出其解.【详解】设此旅行团有x 人单程搭乘缆车,单程步行,其中去程及回程均搭乘缆车的有y 人,根据题意得, 2003004100(15)(10)x y y y x +⎧⎨-+-⎩== , 解得79x y ⎧⎨⎩==, 则总人数为7+9=16(人)故答案为16.【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5.如图,正方形ABCD 和Rt AEF ,10AB =,8AE AF ==,连接BF ,DE .若AEF 绕点A 旋转,当ABF ∠最大时,ADE S =__________.【答案】24【解析】【分析】作DH ⊥AE 于H ,如图,由于AF=8,则△AEF 绕点A 旋转时,点F 在以A 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上,当BF 为此圆的切线时,∠ABF 最大,即BF ⊥AF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6,接着证明△ADH ≌△ABF 得到DH=BF=6,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作DH ⊥AE 于H ,如图,∵AF=8,当△AEF 绕点A 旋转时,点F 在以A 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上,∴当BF 为此圆的切线时,∠ABF 最大,即BF ⊥AF ,在Rt △ABF 中,22108-=6,∵∠EAF=90°,∴∠BAF+∠BAH=90°,∵∠DAH+∠BAH=90°,∴∠DAH=∠BAF ,在△ADH 和△ABF 中AHD AFB DAH BAF AD AB ∠∠⎧⎪∠∠⎨⎪⎩=== ,∴△ADH ≌△ABF (AAS ),∴DH=BF=6,∴S △ADE =12AE•DH=12×6×8=24. 故答案为24.【点睛】此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阶段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阶段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

阶段质量检测(二)(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C.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D.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答案:D2.(浙江高考)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A.若m⊥n,n∥α,则m⊥αB.若m∥β,β⊥α则m⊥αC.若m⊥β,n⊥β,n⊥α则m⊥αD.若m⊥n,n⊥β,β⊥α,则m⊥α答案:C3.如图在四面体中,若直线EF和GH相交,则它们的交点一定( )A.在直线DB上B.在直线AB上C.在直线CB上D.都不对答案:A4.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是A1C1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 )A.AC B.BDC.A1D D.A1D1答案:B5.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正确的命题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6.正方体AC1中,E,F分别是DD1,BD的中点,则直线AD1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12B.32C.63D.62答案:C7.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棱AC的长为2,其余各棱长都为1,则二面角A­CD­B的余弦值为( )A.12B.13C.33D.23答案:C8.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m,n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说法:①若α⊥γ,β⊥γ,则α∥β;②若α∥β,l⊂α,则l∥β;③若α∩β=l,β∩γ=m,γ∩α=n,l∥γ,则m∥n.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是( )A.3 B.2C.1 D.0答案:B9.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四面体ABCD,则在四面体ABCD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ABD⊥平面ABCB.平面ADC⊥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CD.平面ADC⊥平面ABC答案:D10.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在l上取线段AB=4,AC,BD分别在平面α和平面β内,且AC⊥AB,DB⊥AB,AC=3,BD=12,则CD的长度为( )A.13 B.151 C.12 3 D.15答案:A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答案:BM⊥PC(其他合理即可)12.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说法:①若a⊥b,a⊥α,b⊄α,则b∥α;②若a∥α,α⊥β,则a⊥β;③若a⊥β,α⊥β,则a∥α或a⊂α;④若a⊥b,a⊥α,b⊥β,则α⊥β.其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313.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3,则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60°14.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有如下三个结论.①AC⊥BD;②△ACD是等边三角形;③AB与平面BCD成60°的角;说法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②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BC,AB=BC=1,PA⊥平面ABCD,CD⊥PC,(1)证明:CD⊥平面PAC;(2)若E为AD的中点,求证:CE∥平面PAB.证明:(1)∵PA⊥平面ABCD,CD⊂平面ABCD,∴PA⊥CD.又CD⊥PC,PA∩PC=P,∴CD⊥平面PAC.(2)∵AD∥BC,AB⊥BC,AB=BC=1,∴∠BAC=45°,∠CAD=45°,AC= 2.∵CD⊥平面PAC,∴CD⊥CA,∴AD=2.又∵E为AD的中点,∴AE=BC=1,∴AE綊BC,∴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又∵AB⊂平面PAB,CE⊄平面PAB,∴CE∥平面PAB.16.(本小题满分12分)(山东高考)如图,几何体E­ABCD是四棱锥,△ABD为正三角形,CB=CD,EC⊥BD.(1)求证:BE=DE;(2)若∠BCD=120°,M为线段AE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证明:(1)取BD的中点O,连接CO,EO.由于CB=CD,所以CO⊥BD,又EC⊥BD,EC∩CO=C,CO,EC⊂平面EOC,所以BD⊥平面EOC,因此BD⊥EO,又O为BD的中点,所以BE=DE.(2)法一:取AB的中点N,连接DM,DN,MN,因为M是AE的中点,所以MN∥BE.又MN⊄平面BEC,BE⊂平面BEC,所以MN∥平面BEC.又因为△ABD为正三角形.所以∠BDN=30°,又CB=CD,∠BCD=120°,因此∠CBD=30°,又DN⊄平面BEC,BC⊂平面BEC,所以DN∥平面BEC.又MN∩DN=N,故平面DMN∥平面BEC.又DM⊂平面DMN,所以DM∥平面BEC.法二:延长AD,BC交于点F,连接EF. 因为CB=CD,∠BCD=120°,所以∠CBD=30°.因为△ABD为正三角形,所以∠BAD=60°,∠ABC=90°,因此∠AFB=30°,所以AB=12 AF.又AB=AD,所以D为线段AF的中点.连接DM,由于点M是线段AE的中点,因此DM∥EF.又DM⊄平面BEC,EF⊂平面BEC,所以DM∥平面BEC.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平面BB1C1C,BB1=2BC,D,E,F分别是CC1,A1C1,B1C1的中点,G在BB1上,且BG=3GB1.求证:(1)B1D⊥平面ABD;(2)平面GEF∥平面ABD.证明:(1)取BB1的中点为M,连接MD,如图所示.因为BB1=2BC,且四边形BB1C1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四边形CDMB和四边形DMB1C1均为菱形.故∠CDB=∠BDM,∠MDB1=∠B1DC1,所以∠BDM+∠MDB1=90°,即BD⊥B1D.又AB⊥平面BB1C1C,B1D⊂平面BB1C1C,所以AB⊥B1D.又AB∩BD=B,所以B1D⊥平面ABD.又F为B1C1的中点,所以GF∥MC1.又MB綊C1D,所以四边形BMC1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C1∥BD,故GF∥BD.又BD⊂平面ABD,所以GF∥平面ABD.又EF∥A1B1,A1B1∥AB,AB⊂平面ABD,所以EF∥平面ABD.又EF∩GF=F,故平面GEF∥平面ABD.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AB=2,CE =EF=1.(1)求证:AF∥平面BDE;(2)求证:CF⊥平面BDE.证明:(1)设AC与BD交于点G.∵EF∥AG,且EF=1,AG=12AC=1,∴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EG. ∵EG⊂平面BDE,AF⊄平面BDE,∴AF∥平面BDE.(2)连接FG.∵EF∥CG,EF=CG=1,且CE=1,∴四边形CEFG为菱形.∴CF⊥EG.∵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AC.又∵平面ACEF⊥平面ABCD,且平面ACEF∩平面ABCD=AC,∴BD⊥平面ACEF.∴CF⊥BD.又BD∩EG=G,∴CF⊥平面BDE.(1)AO 与A ′C ′所成角的度数; (2)AO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 (3)平面AOB 与平面AOC 所成角的度数. 解:(1)∵A ′C ′∥AC ,∴AO 与A ′C ′所成的角就是∠OAC . ∵OC ⊥OB ,AB ⊥平面BC ′,∴OC ⊥AB .又AB ∩BO =B ,∴OC ⊥平面ABO . 又OA ⊂平面ABO ,∴OC ⊥OA . 在Rt △AOC 中,OC =22,AC =2, sin ∠OAC =OC AC =12,∴∠OAC =30°. 即AO 与A ′C ′所成角的度数为30°. (2)如图所示,作OE ⊥BC 于E ,连接AE . ∵平面BC ′⊥平面ABCD ,∴OE ⊥平面ABCD ,∠OAE 为OA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在Rt △OAE 中,OE =12,AE =12+⎝ ⎛⎭⎪⎫122=52, ∴tan ∠OAE =OE AE =55.(3)∵OC ⊥OA ,OC ⊥OB ,OA ∩OB =O , ∴OC ⊥平面AOB .又∵OC ⊂平面AOC ,∴平面AOB ⊥平面AOC . 即平面AOB 与平面AOC 所成角的度数为90°.M ,N 分别是边AD ,CD 上的点,且2AM =MD ,2CN =ND ,如图①,将△AB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得平面ABD ⊥平面BCD ,并连接AC ,MN (如图②).(1)证明:MN ∥平面ABC ; (2)证明:AD ⊥BC ;(3)若BC =1,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 解:(1)证明:在△ACD 中, ∵2AM =MD,2CN =ND , ∴MN ∥AC ,又∵MN ⊄平面ABC ,AC ⊂平面ABC , ∴MN ∥平面ABC .(2)证明:在△ABD 中,AB =AD ,∠A =90°, ∴∠ABD =45°.∵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B =135°, ∴BC ⊥B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且BC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 ∴BC ⊥平面ABD ,又AD ⊂平面ABD , ∴AD ⊥BC . (3)在△BCD 中,∵BC =1,∠CBD =90°,∠BCD =60°, ∴BD = 3.在△ABD 中,∵∠A =90°,AB =AD , ∴AB =AD =62, ∴S △ABD =12AB ·AD =34,由(2)知BC ⊥平面ABD , ∴V A ­BCD =V C ­ABD =13×34×1=14.(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空间两个角α,β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且α=60°,则β为( )A.60°B.120°C.30°D.60°或120°解析:选D 由等角定理可知β=60°或120°.2.已知空间中有三条线段AB,BC和CD,且∠ABC=∠BCD,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 ) A.AB∥CDB.AB与CD异面C.AB与CD相交D.AB∥CD或AB与CD异面或AB与CD相交解析:选D 若三条线段共面,如果AB,BC,CD构成等腰三角形,则直线AB与CD相交,否则直线AB 与CD平行;若不共面,则直线AB与CD是异面直线.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①DA1与BC1平行;②DD1与BC1垂直;③BC1与AC所成角为60°.以上三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②③解析:选C ①错,应为DA1⊥BC1;②错,两直线所成角为45°;③正确,将BC1平移至AD1,由于三角形AD1C为等边三角形,故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为60°,即正确命题序号为③,故选C.4.已知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 )A.若l∥α,l∥β,则α∥βB.若α⊥β,l∥α,则l⊥βC.若l∥α,α∥β,则l∥βD.若l⊥α,l∥β,则α⊥β解析:选D 对于A,若l∥α,l∥β,则α∥β或α与β相交,所以A错;对于B,若α⊥β,l∥α,则l∥β或l⊥β或l⊂β或l与β相交,所以B错;对于C,若l∥α,α∥β,则l∥β或l⊂β,所以C错;对于D,若l⊥α,l∥β,则α⊥β,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选项D正确.5.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A.AC⊥BDB.AC∥截面PQMNC.AC=BD解析:选C ∵MN∥PQ,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MN∥AC,从而AC∥截面PQMN,B正确;同理可得MQ∥BD,故AC⊥BD,A正确;又∠PMQ=45°,故D正确.6.α,β,γ是三个平面,a、b是两条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γ,b⊂β;②a∥γ,b∥β;③b∥β,a⊂γ.如果命题“α∩β=a,b⊂γ,且________,则a∥b”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③D.只有②解析:选C 若填入①,则由a∥γ,b⊂β,b⊂γ,b=β∩γ,又a⊂β,则a∥b;若填入③,则由a⊂γ,a=α∩β,则a是三个平面α、β、γ的交线,又b∥β,b⊂γ,则b∥a;若填入②,不能推出a∥b,可以举出反例,例如使β∥γ,b⊂γ,画一草图可知,此时能有a∥γ,b∥β,但不一定a∥b,有可能异面.从而A、B、D都不正确,只有C正确.7.平面α∩平面β=a,平面β∩平面γ=b,平面γ∩平面α=c,若a∥b,则c与a,b的位置关系是( )A.c与a,b都异面B.c与a,b都相交C.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D.c与a,b都平行解析:选D 如图,以三棱柱为模型.∵a∥b,a⊄γ,b⊂γ,∴a∥γ.又∵a⊂β,β∩γ=c,∴a∥c.∴a∥b∥c.8.如下图,将无盖正方体纸盒展开,直线AB,CD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且垂直C.异面D.相交成60°解析:选D 还原几何体,如图.可知D点与B点重合,△ABC是正三角形,所以选D.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解析:选A 如图,二面角α­l ­β为45°,AB ⊂β,且与棱l 成45°角,过A 作AO ⊥α于O ,作AH ⊥l 于H .连接OH 、OB ,则∠AHO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ABO 为AB 与平面α所成角.不妨设AH =2,在Rt △AOH 中,易得AO =1;在Rt △ABH 中,易得AB =2.故在Rt △ABO 中,sin ∠ABO =AO AB =12, ∴∠ABO =30°,为所求线面角.10.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G 是EF 的中点,现在沿AE 、A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 ,如图(2)所示,那么,在四面体A ­EFH 中必有( )A .AH ⊥△EFH 所在平面B .AG ⊥△EFH 所在平面C .HF ⊥△AEF 所在平面D .HG ⊥△EFH 所在平面解析:选A 折成的四面体中有AH ⊥EH ,AH ⊥FH ,∴AH ⊥平面HEF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长AA 1=2,则异面直线A 1B 1与BD 1的夹角大小等于________.解析:∵A 1B 1∥AB ,∴AB 与BD 1所成的角即是A 1B 1与BD 1所成的角.连接AD 1, 可知AB ⊥AD 1,在Rt △BAD 1中,AB =1,AD 1=3,∴tan ∠ABD 1=AD1AB=3, ∴∠ABD 1=60°,故A 1B 1与BD 1的夹角为60°. 答案:60°12.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B =1,D 在棱BB 1上,且BD =1,则AD 与平面AA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解析:取AC ,A 1C 1的中点E ,E 1,连接BE ,B 1E 1,EE 1,由题意知平面BEE 1B 1⊥平面AC 1,过D 作DF ⊥EE 1于F ,连接AF ,则DF ⊥平面AC 1.∴∠DAF 即为AD 与平面AC 1所成的角.可求得AD =2,DF =32,∴sin ∠DAF =DF AD =64. 答案:6413.设a ,b ,c 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下面给出五个命题: ①若a ∥b ,b ∥c ,则a ∥c ; ②若a ⊥b ,b ⊥c ,则a ∥c ;③若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则a 与c 相交;④若a ⊂平面α,b ⊂平面β,则a ,b 一定是异面直线; ⑤若a ,b 与c 成等角,则a ∥b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只填序号). 解析:由公理4知①正确;当a ⊥b ,b ⊥c 时,a 与c 可以相交、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②不正确;当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时,a 与c 可以相交、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③不正确;a ⊂α,b ⊂β,并不能说明a 与b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故④不正确;当a ,b 与c 成等角时,a 与b 可以相交、平行,也可以异面,故⑤不正确. 答案:①14.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平面α上的直线a 与平面β上的直线b 为异面直线,直线c 是α与β的交线,那么c 至多与a ,b 中一条相交;②若直线a 与b 异面,直线b 与c 异面,则直线a 与c 异面; ③一定存在平面α同时和异面直线a ,b 都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解析:①中,异面直线a ,b 可以都与c 相交,故不正确;②中,直线异面不具有传递性,故不正确;③中,过直线b 上一点P 作a ′∥a ,则a ′、b 确定一平面,则与该平面平行的任一平面(平面内不包含直线a 、b )都与异面直线a 、b 平行,故正确.答案:③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5.(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CC 1,AA 1的中点,画出平面BED 1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解:在平面AA 1D 1D 内,延长D 1F ,∵D 1F 与DA 不平行,∴D 1F 与DA 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则P ∈D 1F ,P ∈DA .又∵D 1F ⊂平面BED 1F ,AD ⊂平面ABCD ,∴P ∈平面BED 1F ,P ∈平面ABCD .又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BED 1F 的公共点,连接PB ,∴PB 即为平面BED 1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如图所示.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右图的几何体中,面ABC ∥面DEFG, ∠BAC =∠EDG=120°,四边形ABED 是矩形,四边形ADGC 是直角梯形,∠ADG =90°,四边形DEFG是梯形, EF ∥DG ,AB =AC =AD =EF =1,DG =2.(1)求证:FG ⊥面ADF ; (2)求四面体 CDFG 的体积.解:(1)连接DF 、AF ,作DG 的中点H , 连接FH ,EH ,∵EF ∥DH ,EF =DH =ED =1, ∴四边形DEFH 是菱形,∴EH ⊥DF , 又∵EF ∥HG, EF =HG ,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FG ∥EH ,∴FG ⊥DF ,由已知条件可知AD ⊥DG ,AD ⊥ED , 所以AD ⊥面EDGF ,所以AD ⊥FG .又∵⎩⎪⎨⎪⎧FG⊥AD,FG⊥DF,AD ⊂面ADF ,DF ⊂面ADF ,AD∩DF=D ,∴FG ⊥面ADF .(2)因为DH ∥AC 且DH =AC , 所以四边形ADHC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H ∥AD ,CH =AD =1,由(1)知AD ⊥面EDGF , 所以CH ⊥面DEFG .由已知,可知在三角形DEF 中,ED =EF =1,∠DEF =60°,所以,△DEF 为正三角形,DF =1,∠FDG =60°, S △DEG =12·DF ·DG ·sin∠FDG =32. 四面体CDFG =13·S △DFG ·CH=13×32×1=36.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AB ,△ABC 是正三角形,AC 与BD 的交点M 恰好是AC 的中点,N 为线段PB 的中点,G在线段BM 上,且BGGM=2.(1)求证:AB ⊥PD ; (2)求证:GN ∥平面PCD . 证明:(1)因为PA ⊥平面ABCD , 所以PA ⊥AB .又因为AD ⊥AB ,AD ∩PA =A ,所以AB ⊥平面PAD .又PD ⊂平面PAD ,所以AB ⊥PD .(2)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且M 是AC 的中点,所以BM ⊥AC . 在直角三角形AMD 中,∠MAD =30°, 所以MD =12AD .在直角三角形ABD 中,∠ABD =30°, 所以AD =12BD ,所以MD =14BD .又因为BGGM=2,所以BG =GD .又N 为线段PB 的中点,所以GN ∥PD . 又GN ⊄平面PCD ,PD ⊂平面PCD , 所以GN ∥平面PCD .18.(本小题满分12分)(浙江高考)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2,A1A=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D是B1C1的中点.(1)证明:A1D⊥平面A1BC;(2)求直线A1B和平面BB1C1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1)证明:设E为BC的中点,连接AE,A1E,DE,由题意得A1E⊥平面ABC,所以A1E⊥AE.因为AB=AC,所以AE⊥BC.又因为A1E,BC⊂平面A1BC,A1E∩BC=E,故AE⊥平面A1BC.由D,E分别为B1C1,BC的中点,得DE∥B1B且DE=B1B,从而DE∥A1A且DE=A1A,所以四边形AA1DE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1D∥AE.又因为AE⊥平面A1BC,所以A1D⊥平面A1BC.(2)作A1F⊥DE,垂足为F,连接BF.因为A1E⊥平面ABC,所以BC⊥A1E.因为BC⊥AE,AE∩A1E=E,所以BC⊥平面AA1DE.所以BC⊥A1F.又因为DE∩BC=E,所以A1F⊥平面BB1C1C.所以∠A1BF为直线A1B和平面BB1C1C所成的角.由AB=AC=2,∠CAB=90°,得EA=EB= 2.由A1E⊥平面ABC,得A1A=A1B=4,A1E=14.由DE=BB1=4,DA1=EA=2,∠DA1E=90°,得A1F=72.所以sin∠A1BF=78.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BC,AA1=AC=2,BC=1,E,F分别是A1C1,BC的中点.(1)求证:平面ABE⊥平面B1BCC1;(2)求证:C1F∥平面ABE;(3)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解:(1)证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底面ABC,所以BB1⊥AB.又因为AB⊥BC,BB1∩BC=B,所以AB⊥平面B1BCC1.又AB⊂平面ABE,所以平面ABE⊥平面B1BCC1.(2)证明:取AB中点G,连接EG,FG.因为E,F,G分别是A1C1,BC,AB的中点,所以FG∥AC,且FG=12AC,EC1=12A1C1.因为AC∥A1C1,且AC=A1C1,所以FG∥EC1,且FG=EC1,所以四边形FGEC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1F∥EG.又因为EG⊂平面ABE,C1F⊄平面ABE,所以C1F∥平面ABE.(3)因为AA1=AC=2,BC=1,AB⊥BC,所以AB=AC2-BC2= 3.所以三棱锥E­ABC的体积V=13S△ABC·AA1=13×12×3×1×2=33.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DD1、DB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BC1D1;(2)求三棱锥VB1­EFC的体积;(3)求二面角E­CF­B1的大小.解:(1)证明:连接BD1,在△DD1B中,E、F分别为D1D,DB的中点,则EF为中位线,∴EF∥D1B,而D1B⊂面ABC1D1,EF⊄面ABC1D1,∴EF∥面ABC1D1.(2)等腰直角三角形BCD中,F为BD中点,∴CF⊥BD.①∵ABCD­A1B1C1D1是正方体,∴DD1⊥面ABCD,又CF⊂面ABCD,∴DD1⊥CF.②综合①②,且DD1∩BD=D,DD1,BD⊂面BDD1B1,∴CF ⊥平面EFB 1即CF 为高,CF =BF = 2. ∵EF =12BD 1=3,B 1F =BF2+BB21=2+22=6, B 1E =B1D21+D1E2=12+2=3,∴EF 2+B 1F 2=B 1E 2,即∠EFB 1=90°, ∴S △B 1EF =12EF ·B 1F =322,∴VB 1­EFC =VC ­B 1EF =13·S △B 1EF ·CF=13×322×2=1. (3)∵CF ⊥平面BDD 1B 1,∴二面角E ­CF ­B 1的平面角为∠EFB 1. 由(2)知∠EFB 1=90°∴二面角E ­CF ­B 1的大小为90°.。

2019-2020学年高中北师版数学a版高一必修1(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一章_章末检测_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北师版数学a版高一必修1(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一章_章末检测_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章末检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表示①{0}=∅,②{3}∈{3,4,5},③∅{0},④0∈{0}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答案:B解析:③④正确.2.设全集U =R ,M ={x |x ≥1},N ={x |0≤x <5},则(∁U M )∪(∁U N )为( )A .{x |x ≥0)B .{x |x <1或x ≥5}C .{x |x ≤1或x ≥5}D .{x |x <0或x ≥5}答案:B解析:借助数轴直观选择.3.已知集合A ={0,1,2,3,4,5},B ={1,3,6,9},C ={3,7,8},则(A ∩B )∪C 等于( )A .{0,1,2,6}B .{3,7,8}C .{1,3,7,8}D .{1,3,6,7,8}答案:C解析:直接进行交并运算.4.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不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D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5.设集合A ={0,1},集合B ={1,2,3},定义A *B ={z |z =xy +1,x ∈A ,y ∈B },则A *B 集合中真子集的个数是( )A .14B .15C .16D .17答案:B解析:A *B ={1,2,3,4},故集合中有4个元素,则真子集有24-1=15个.6.设集合A ={(x ,y )|x -y =1},B ={(x ,y )|2x +y =8},则A ∩B =( )A .{(3,2)}B .{3,2}C .{(2,3)}D .{2,3}答案:A解析:解⎩⎪⎨⎪⎧ x -y =12x +y =8得⎩⎪⎨⎪⎧x =3y =2. 7.已知集合A ={x ∈R |x <5-2},B ={1,2,3,4},则(∁R A )∩B 等于( )A .{1,2,3,4}B .{2,3,4}C .{3,4}D .{4}答案:D解析:借助数轴直观判断.8.设集合P ={1,2,3,4,5,6},Q ={x ∈R |2≤x ≤6},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 ∩Q =PB .P ∩Q ÙQC .P ∪Q =QD .P ∩Q ØP答案:D解析:对照答案逐一验证.9.全集U =R ,集合M ={x |x 2-4≤0}则∁U M =( )A .{x |-2<x <2}∴a=4.(2)若P∪Q=Q,即P⊆Q.用数轴表示如下:∴a≤2.。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

阶段质量检测(二) (A 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一年级的200名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需时间,采取了两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第一种由学生会的同学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抽查;第二种由教务处对该年级的学生进行编号,从001到200,抽取学号最后一位为2的同学进行调查.则这两种抽样的方法依次是( )A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C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D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解析:选D 由抽样方法的概念知选D.2.将某班的60名学生编号为01,02,…,60,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一个号码为04,则剩下的四个号码依次是( )A .09,14,19,24B .16,28,40,52C .10,16,22,28D .08,12,16,20解析:选B 分成5组,每组12名学生,按等间距12抽取.选项B 正确.3.某学校有教师200人,男学生1 200人,女学生1 0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若女学生一共抽取了80人,则n 的值为( )A .193B .192C .191D .190解析:选B 1 000×n200+1 200+1 000=80,求得n =192.4.某商品的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格x (元/件)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 i ,y i )(i =1,2,…,n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 ^=-10x +20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与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B .若r 表示变量y 与x 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则r =-10C .当销售价格为10元时,销售量为100件D .当销售价格为10元时,销售量在100件左右解析:选D y 与x 具有负的线性相关关系,所以A 项错误;当销售价格为10元时,销售量在100件左右,因此C 错误,D 正确;B 项中-10是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5.设有两组数据x 1,x 2,…,x n 与y 1,y 2,…,y n ,它们的平均数分别是x 和y ,则新的一组数据2x 1-3y 1+1,2x 2-3y 2+1,…,2x n -3y n +1的平均数是( )A .2x -3yB .2x -3y +1C .4x -9yD .4x -9y +1解析:选B 设z i =2x i -3y i +1(i =1,2,…,n ),则z =1n (z 1+z 2+…+z n )=2n (x 1+x 2+…+x n )-3n (y 1+y 2+…+y n )+⎝ ⎛⎭⎪⎫1+1+…+1n =2x -3y +1.6.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得95分的有1人,得90分的有2人,得85分的有4人,得80分和75分的各有1人,则该小组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 .85,85,85B .87,85,86C .87,85,85D .87,85,90解析:选C ∵得85分的人数最多为4人,∴众数为85,中位数为85,平均数为110(100+95+90×2+85×4+80+75)=87.7.某出租汽车公司为了了解本公司司机的交通违章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司机,得的他们某月交通违章次数的数据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此统计图可得这50名出租车司机该月平均违章的次数为( )A .1B .1.8C .2.4D .3解析:选B5×0+20×1+10×2+10×3+5×450=1.8.8.下表是某厂1~4月份用水量情况(单位:百吨)的一组数据:用水量y 与月份x 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 =-0.7x +a ,则a 的值为( ) A .5.25 B .5 C .2.5D .3.5解析:选A 线性回归方程经过样本的中心点,根据数据可得样本中心点为(2.5,3.5),所以a =5.25. 9.在元旦晚会举办的挑战主持人大赛上,七位评委为某选手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如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84,4.84 B .84,1.6 C .85,1.6D .85,4解析:选C 去掉一个最高分93,去掉一个最低分79,平均数为15×(84+84+86+84+87)=85,方差为15[(85-84)2+(85-84)2+(85-86)2+(85-84)2+(85-87)2]=1.6. 10.图甲是某县参加2017年高考学生的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A 1,A 2,…,A 10{如A 2表示身高(单位:cm)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图乙是统计图甲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 cm(含160 cm ,不含180 cm)的学生人数,那么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 )A .i <6?B .i <7?C .i <8?D .i <9?解析:选C 由图甲可知身高在160~180 cm 的学生都在A 4~A 7内,∴i <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甲、乙两套设备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共4 800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测.若样本中有50件产品由甲设备生产,则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____件.解析:设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x 件, 则4 800-x 50=x80-50,解得x =1 800,故乙设备生产的产品总数为1 800件. 答案:1 80012.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数与频数如下:[25,25.3),6;[25.3,25.6),4;[25.6,25.9),10;[25.9,26.2),8;[26.2,26.5),8;[26.5,26.8),4,则样本在[25,25.9)上的频率为________.解析:[25,25.9)包括[25,25.3),6;[25.3,25.6),4;[25.6,25.9),10;频数之和为20,频率为2040=12. 答案:1213.要考察某种品牌的500颗种子的发芽率,抽取60粒进行实验,利用随机数表法抽取种子时,先将500颗种子按001,002,…,500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7行第8列的数3开始向右读,请你依次写出最先检测的5颗种子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至第9行)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解析:选出的三位数分别为331,572,455,068,877,047,447,…,其中572,877均大于500,将其去掉,剩下的前5个编号为331,455,068,047,447.答案:331 455 068 047 44714.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________.若要从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150]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________.解析:∵0.005×10+0.035×10+a ×10+0.020×10+0.010×10=1, ∴a =0.030.设身高在[120,130),[130,140),[140,150]三组的学生分别有x ,y ,z 人,则x100=0.030×10,解得x =30.同理,y =20,z =10.故从[140,150]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1030+20+10×18=3.答案:0.030 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2分)某化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包装肥料,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取一包产品,称其重量(单位:kg),分别记录抽查数据如下:甲:102,101,99,98,103,98,99; 乙:110,115,90,85,75,115,110. (1)这种抽样方法是哪一种方法?(2)试计算甲、乙车间产品重量的平均数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产品较稳定? 解:(1)甲、乙两组数据间隔相同,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系统抽样法. (2)x 甲=17(102+101+99+98+103+98+99)=100,x 乙=17(110+115+90+85+75+115+110)=100, s 2甲=17(4+1+1+4+9+4+1)≈3.43,s 2乙=17(100+225+100+225+625+225+100)=228.57,∴s 2甲<s 2乙,故甲车间产品比较稳定.16.(本小题满分12分)对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次数进行统计,随机抽取M 名学生作为样本,得到这M 名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根据此数据作出频数与频率的统计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1)求出表中M ,p 及图中a 的值;(2)若该校高一学生有36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区间[10,15)的人数. 解:由分组[10,15)的频数是10,频率是0.25, 知10M=0.25,所以M =40.因为频数之和为40,所以10+25+m +2=40,解得m =3.故p =3M =340=0.075.因为a 是对应分组[15,20)的频率与组距的商, 所以a =2540×5=0.125.(2)因为该校高一学生有360人,分组[10,15)的频率是0.25,所以估计该校高一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次数在此区间内的人数为360×0.25=90.17.(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1)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 (2)利用(1)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解:(1)由所给数据看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是近似直线上升的.对数据预处理如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容易算得x =0,y =3.2, b ^=--+--+2×19+4×2942+22+22+42=26040=6.5. a ^=y -b ^x =3.2.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y ^-257=b ^(x -2 010)+a ^=6.5(x -2 010)+3.2. 即y ^=6.5(x -2 010)+260.2.①(2)利用直线方程①,可预测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为 6.5×(2 016-2 010)+260.2 =6.5×6+260.2 =299.2(万吨).18.(本小题满分14分)(四川高考)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为了制定合理的节水方案,对居民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直方图中a的值;(2)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说明理由;(3)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月均用水量在[0,0.5)内的频率为0.08×0.5=0.04,同理,在[0.5,1),[1.5,2),[2,2.5),[3,3.5),[3.5,4),[4,4.5]内的频率分别为0.08,0.21,0.25,0.06,0.04,0.02.由1-(0.04+0.08+0.21+0.25+0.06+0.04+0.02)=2a×0.5,解得a=0.30.(2)由(1)知,该市100位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频率为0.06+0.04+0.02=0.12.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3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0 000×0.12=36 000.(3)设中位数为x吨.因为前5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1+0.25=0.73>0.5,而前4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1=0.48<0.5,所以2≤x<2.5.由0.50×(x-2)=0.5-0.48,解得x=2.04.故可估计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为2.04吨.(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我校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抽出每班学号尾数为5的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这里运用的是( )A.分层抽样B.抽签抽样C.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答案:D2.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是( )A.长方体的体积与边长B.大气压强与水的沸点C.人们着装越鲜艳,经济越景气D.球的半径与表面积解析:选C A、B、D均为函数关系,C是相关关系.3.为了调查全国人口的寿命,抽查了十一个省(市)的2 500名城镇居民.这2 500名城镇居民的寿命的全体是( )A.总体B.个体C .样本D .样本容量答案:C4.已知总体容量为106,若用随机数表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下面对总体的编号最方便的是( )A .1,2,…,106B .0,1,2,…,105C .00,01,…,105D .000,001,…,105解析:选D 由随机数抽取原则可知选D.5.有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12)内的频数为( )A .18B .36C .54D .72解析:选B 易得样本数据在区间[10,12)内的频率为0.18,则样本数据在区间[10,12)内的频数为36. 6.对一组数据x i (i =1,2,3,…,n ),如果将它们改变为x i +c (i =1,2,3,…,n ),其中c ≠0,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平均数与方差均不变B .平均数变了,而方差保持不变C .平均数不变,而方差变了D .平均数与方差均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 设原来数据的平均数为x -,将它们改变为x i +c 后平均数为x ′,则x′=x -+c ,而方差s ′2=1n[(x 1+c -x --c )2+…+(x n +c -x --c )2]=s 2.7.某中学高三从甲、乙两个班中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满分100分)的茎叶图如图,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众数是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则x +y 的值为( )A .7B .8C .9D .10解析:选B 甲班学生成绩的众数为85,结合茎叶图可知x =5;又因为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所以y =3,即x +y =5+3=8.8.相关变量x ,y 的样本数据如下表:经回归分析可得y 与x 线性相关,并由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直线方程为y ^=1.1x +a ,则a =( ) A .0.1 B .0.2 C .0.3D .0.4解析:选C ∵回归直线经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且由题意得(x ,y )=(3,3.6),∴3.6=1.1×3+a ,∴a =0.3.9.甲、乙两支女子曲棍球队在去年的国际联赛中,甲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3.2,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3;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是1.8,全年进球数的标准差为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甲队的技术比乙队好;②乙队发挥比甲队稳定; ③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④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解析:选D 因为甲队的平均进球数比乙队多,所以甲队技术较好,①正确;乙队的标准差比甲队小,标准差越小越稳定,所以乙队发挥稳定,②也正确;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1.8,所以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③正确;由于s 甲=3,s 乙=0.3,所以甲队与乙队相比,不稳定,所以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④正确.10.已知数据:①18,32,-6,14,8,12;②21,4,7,14,-3,11;③5,4,6,5,7,3;④-1,3,1,0,0,-3.各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①②③④解析:选D 运用计算公式x =1n (x 1+x 2+…+x n ),可知四组数据的平均数分别为13,9,5,0.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每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取中间一位数(或两位的平均数)即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可知四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为13,9,5,0.故每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均对应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某个年级有男生560人,女生4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80的样本,则此样本中男生人数为________.解析:由分层抽样得,此样本中男生人数为560×280560+420=160.答案:16012.(山东高考)下图是根据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数据得到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平均气温的范围是[20.5,26.5].样本数据的分组为[20.5,21.5),[21.5,22.5),[22.5,23.5),[23.5,24.5),[24.5,25.5),[25.5,26.5].已知样本中平均气温低于22.5 ℃的城市个数为11,则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 ℃的城市个数为________.解析:设样本容量为n ,则n ×(0.1+0.12)×1=11,所以n =50,故所求的城市数为50×0.18=9. 答案:913.(江苏高考)抽样统计甲、乙两位射击运动员的5次训练成绩(单位:环),结果如下:解析:对于甲,平均成绩为x -=90,所以方差为s 2=15×[(87-90)2+(91-90)2+(90-90)2+(89-90)2+(93-90)2]=4,对于乙,平均成绩为x -=90,方差为s 2=15×[(89-90)2+(90-90)2+(91-90)2+(88-90)2+(92-90)2]=2.由于2<4,所以乙的平均成绩较为稳定.答案:214.某班12位学生父母年龄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12位同学母亲的年龄的中位数是________,父亲的平均年龄比母亲的平均年龄多________岁.解析:由41+432=42,得中位数是42.母亲平均年龄=42.5, 父亲平均年龄为45.5,因而父亲平均年龄比母亲平均年龄多3岁. 答案:42 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某花木公司为了调查某种树苗的生长情况,抽取了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测得树苗的高度(cm)数据的分组及相应频数如下:[107,109)3株;[109,111)9株;[111,113)13株; [113,115)16株;[115,117)26株;[117,119)20株; [119,121)7株;[121,123)4株;[123,125]2株.(1)列出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3)据上述图表,估计数据在[109,121)范围内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解:(2)(3)由上述图表可知数据落在[109,121)范围内的频率为:0.94-0.03=0.91,即数据落在[109,121)范围内的可能性是91%.16.(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甲82 81 79 78 95 88 93 84乙92 95 80 75 83 80 90 85(1)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在平均数、方差或标准差中选两个)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解:(1)作出茎叶图如下:(2)x 甲=18(78+79+81+82+84+88+93+95)=85,x 乙=18(75+80+80+83+85+90+92+95)=85.s 2甲=18[(78-85)2+(79-85)2+(81-85)2+(82-85)2+(84-85)2+(88-85)2+(93-85)2+(95-85)2]=35.5,s 2乙=18[(75-85)2+(80-85)2+(80-85)2+(83-85)2+(85-85)2+(90-85)2+(92-85)2+(95-85)2]=41,∵x 甲=x 乙,s 2甲<s 2乙,∴甲的成绩较稳定,派甲参赛比较合适.17.(本小题满分12分)某个服装店经营某种服装,在某周内获纯利y (元)与该周每天销售这些服装件数x 之间有如下一组数据:已知∑i =17x2i =280,∑i =17x i y i =3 487,(1)求x ,y ;(2)求纯利y 与每天销售件数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3)每天多销售1件,纯利y 增加多少元? 解:(1)x =17(3+4+5+…+9)=6,y =17(66+69+…+91)≈79.86.(2)设回归直线方程为y ^=a ^+b ^x ,则b ^=∑i =17xiyi -7x - y-∑i =17x2i -7x 2=3 487-7×6×79.86280-7×62≈4.75.a ^=y -b x -≈79.86-4.75×6=51.36. ∴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51.36+4.75x .(3)由回归直线方程知,每天多销售1件,纯利增加4.75元.18.(本小题满分14分)某地统计局就该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1 000,1 500)).(1)求居民月收入在[3 000,3 500)的频率;(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算出样本数据的中位数;(3)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关系,必须按月收入再从这10 000人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分析,则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这段应抽多少人?解:(1)月收入在[3 000,3 500)的频率为0.000 3×(3 500-3 000)=0.15.(2)∵0.000 2×(1 500-1 000)=0.1,0.000 4×(2 000-1 500)=0.2,0.000 5×(2 500-2 000)=0.25,0.1+0.2+0.25=0.55>0.5.∴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2 000+0.5-+0.000 5=2 000+400=2 400(元).(3)居民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频率为0.000 5×(3 000-2 500)=0.25,所以10 000人中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人数为0.25×10 000=2 500(人).再从10 000人中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则月收入在[2 500,3 000)的这段应抽取100×2 50010 000=25(人).。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阶段质量检测(三)直线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阶段质量检测(三)直线与方程(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2

阶段质量检测(三) 直线与方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D .135°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斜率为-1,故由tan 135°=-1,可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135°.2.已知过点M (-2,a ),N (a,4)的直线的斜率为-12,则|MN |=( )A .10B .180C .6 3D .6 5解析:选D 由k MN =a -4-2-a =-12,解得a =10,即M (-2,10),N (10,4),所以|MN |=(-2-10)2+(10-4)2=65,故选D.3.已知直线nx -y =n -1和直线ny -x =2n 的交点在第二象限,则实数n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12∪(1,+∞)C.⎝ ⎛⎭⎪⎫0,12D.⎝ ⎛⎭⎪⎫12,+∞ 解析:选C 由题意,知当n =1时,两直线平行,当n =-1时,两直线重合,故n ≠±1.解方程组⎩⎪⎨⎪⎧nx -y =n -1,ny -x =2n ,得x =nn -1,y =2n -1n -1.∴n n -1<0且2n -1n -1>0,解得0<n <12. 4.已知直线l 1:(2m 2-5m +2)x -(m 2-4)y +5=0的斜率与直线l 2:x -y +1=0的斜率相同,则实数m 等于( )A .2或3B .2C .3D .-3解析:选C 直线l 1的斜率为2m 2-5m +2m 2-4,直线l 2的斜率为1,则2m 2-5m +2m 2-4=1,即2m 2-5m +2=m 2-4,整理得m 2-5m +6=0,解得m =2或3.当m =2时,2m 2-5m +2=0,-(m 2-4)=0,不符合题意,故m =3.5.若直线(m 2-1)x -y -2m +1=0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1B.⎝⎛⎦⎥⎤-1,12C.⎣⎢⎡⎭⎪⎫-12,1 D.⎣⎢⎡⎦⎥⎤12,1 解析:选D 若直线(m 2-1)x -y -2m +1=0不经过第一象限,则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或第三、四象限或第二、三、四象限,所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小于等于0.直线方程变形为y =(m 2-1)x -2m +1,则⎩⎪⎨⎪⎧m 2-1≤0,-2m +1≤0,解得12≤m ≤1.6.已知直线mx +ny +1=0平行于直线4x +3y +5=0,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13,则m ,n的值分别为( )A .4和3B .-4和3C .-4和-3D .4和-3解析:选C 由题意知:-m n =-43,即3m =4n ,且有-1n =13,∴n =-3,m =-4.7.两点A (a +2,b +2)和B (b -a ,-b )关于直线4x +3y =11对称,则a ,b 的值为( ) A .a =-1,b =2 B .a =4,b =-2 C .a =2,b =4D .a =4,b =2解析:选D A 、B 关于直线4x +3y =11对称,则k AB =34,即b +2-(-b )a +2-(b -a )=34,①且AB 中点⎝⎛⎭⎪⎫b +22,1在已知直线上,代入得2(b +2)+3=11,②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a =4,b =2.8.直线l 1与直线l 2:3x +2y -12=0的交点在x 轴上,且l 1⊥l 2,则直线l 1在y 轴上的截距是( )A .-4B .4C .-83D.83解析:选C 设直线l 1的斜率为k 1,直线l 2的斜率为k 2,则k 2=-32.∵l 1⊥l 2,∴k 1k 2=-1,∴k 1=-1k 2=-1-32=23.设直线l 1的方程为y =23x +b ,直线l 2与x 轴的交点为(4,0).将点(4,0)代入l 1方程,得b =-83.9.光线从点A (-3,5)射到x 轴上,经反射以后经过点B (2,10),则光线从A 到B 的路程为( )A .5 2B .2 5C .510D .10 5解析:选C 点A (-3,5)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3,-5),则光线从A 到B 的路程即A ′B 的长,|A ′B |=(-5-10)2+(-3-2)2=510.10.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ABC 的顶点B (-1,0),C (0,2),AB =AC ,则△ABC 的欧拉线方程为( )A .2x -4y -3=0B .2x +4y +3=0C .4x -2y -3=0D .2x +4y -3=0解析:选D 本题考查欧拉线方程,∵B (-1,0),C (0,2),∴线段BC 中点的坐标为⎝ ⎛⎭⎪⎫-12,1,线段BC 所在直线的斜率k BC =2,则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 -1=-12×⎝ ⎛⎭⎪⎫x +12,即2x+4y -3=0.∵AB =AC ,∴△ABC 的外心、重心、垂心都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ABC 的欧拉线方程为2x +4y -3=0.故选D.11.已知点M (1,0)和N (-1,0),直线2x +y =b 与线段MN 相交,则b 的取值范围为( ) A .[-2,2]B .[-1,1] C.⎣⎢⎡⎦⎥⎤-12, 12 D .[0,2]解析:选A 直线可化成y =-2x +b ,当直线过点M 时,可得b =2;当直线过点N 时,可得b =-2,所以要使直线与线段MN 相交,b 的取值范围为[-2,2].12.若直线l 1:y -2=(k -1)x 和直线l 2关于直线y =x +1对称,那么直线l 2恒过定点( )A .(2,0)B .(1,-1)C .(1,1)D .(-2,0)解析:选C ∵l 1:kx =x +y -2,由⎩⎪⎨⎪⎧x =0,x +y -2=0,得l 1恒过定点(0,2),记为点P ,∴与l 1关于直线y =x +1对称的直线l 2也必恒过一定点,记为点Q ,且点P 和Q 也关于直线y=x +1对称.令Q (m ,n ),则⎩⎪⎨⎪⎧n +22=m 2+1,n -2m ×1=-1,⇒⎩⎪⎨⎪⎧m =1,n =1,即Q (1,1),∴直线l 2恒过定点(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点A (2,1),B (-2,3),C (0,1),则△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 解析:BC 中点为(-1,2),所以BC 边上中线长为(2+1)2+(1-2)2=10. 答案:1014.直线l 与直线y =1,x -y -7=0分别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解析: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2=-1,又y 1=1,∴y 2=-3,代入方程x -y -7=0,得x 2=4,即B (4,-3),又x 1+x 22=1,∴x 1=-2,即A (-2,1),∴k AB =-3-14-(-2)=-23.答案:-2315.已知点M (a ,b )在直线3x +4y =15上,则 a 2+b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a 2+b 2的最小值为原点到直线3x +4y =15的距离:d =|0+0-15|32+42=3. 答案:316.在△ABC 中,已知C (2,5),角A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x ,B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2x -1,则顶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由⎩⎪⎨⎪⎧y =2x -1,y =x ,解得⎩⎪⎨⎪⎧x =1,y =1,则A (1,1).因为角A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x ,所以点C (2,5)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C ′(5,2)在边AB 所在的直线上, 所以边AB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15-1(x -1),整理得x -4y +3=0.又边BC 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2x -1, 所以边BC 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12,所以边BC 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5=-12(x -2),整理得x +2y -12=0.由⎩⎪⎨⎪⎧x -4y +3=0,x +2y -12=0,解得⎩⎪⎨⎪⎧x =7,y =52,则B ⎝ ⎛⎭⎪⎫7,52.答案:⎝ ⎛⎭⎪⎫7,5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2,1),且与直线x +y =0垂直. (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m 与直线l 平行且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2,求直线m 的方程. 解:(1)由题意得直线l 的斜率为1,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1=x +2,即x -y +3=0. (2)由直线m 与直线l 平行, 可设直线m 的方程为x -y +c =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1+c |2=2,即|c -3|=2,解得c =1或c =5.故直线m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5=0.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两条直线l 1:x +m 2y +6=0,l 2:(m -2)x +3my +2m =0,当m 为何值时,l 1与l 2:(1)相交;(2)平行;(3)重合.解:当m =0时,l 1:x +6=0,l 2:x =0,∴l 1∥l 2. 当m =2时,l 1:x +4y +6=0,l 2:3y +2=0, ∴l 1与l 2相交.当m ≠0且m ≠2时,由1m -2=m23m 得m =-1或m =3,由1m -2=62m,得m =3. 故(1)当m ≠-1且m ≠3且m ≠0时,l 1与l 2相交. (2)当m =-1或m =0时,l 1∥l 2. (3)当m =3时,l 1与l 2重合.19.(本小题满分12分)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3x -y =0,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l 的斜率为12,且经过点(4,-2),若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解:设直角顶点为C ,点C 到直线y =3x 的距离为d , 则12d ·2d =10,∴d =10. ∵直线l 的斜率为12,且经过点(4,-2),∴直线l 的方程为y +2=12(x -4).即x -2y -8=0.设直线l ′是与直线y =3x 平行且距离为10的直线, 则直线l ′与l 的交点就是C 点, 设直线l ′的方程是3x -y +m =0, ∴|m |32+(-1)2=10,∴m =±10,∴直线l ′的方程是3x -y ±10=0.由方程组⎩⎪⎨⎪⎧x -2y -8=0,3x -y -10=0或⎩⎪⎨⎪⎧x -2y -8=0,3x -y +10=0,得点C 的坐标是⎝⎛⎭⎪⎫125,-145或⎝⎛⎭⎪⎫-285,-345.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点A (2,3),B (4,1),△ABC 是以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C 在直线l :x -2y +2=0上.(1)求AB 边上的高CE 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ABC 的面积.解:(1)由题意可知,E 为AB 的中点, ∴E (3,2),且k CE =-1k AB=1,∴CE 所在直线方程为:y -2=x -3,即x -y -1=0. (2)由⎩⎪⎨⎪⎧x -2y +2=0,x -y -1=0,得C (4,3),∴|AC |=|BC |=2,AC ⊥BC ,∴S △ABC =12|AC |·|BC |=2.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三条直线l 1:2x -y +a =0(a >0);l 2:-4x +2y +1=0;l 3:x +y -1=0,且l 1与l 2间的距离是7510. (1)求a 的值.(2)能否找到一点P ,使P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点P 在第一象限;②点P 到l 1的距离是点P 到l 2的距离的12;③点P 到l 1的距离与点P 到l 3的距离之比是2∶ 5. 若能,求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解:(1)直线l 2的方程等价于2x -y -12=0,所以两条平行线l 1与l 2间的距离d =⎪⎪⎪⎪⎪⎪a -⎝ ⎛⎭⎪⎫-1222+(-1)2=7510,即⎪⎪⎪⎪⎪⎪a +12=72.又因为a >0,解得a =3. (2)假设存在点P ,设点P (x 0,y 0),若点P 满足条件②,则点P 在与l 1,l 2平行的直线l ′:2x -y +c =0上,且|c -3|5=12·⎪⎪⎪⎪⎪⎪c +125,解得c =132或116, 所以2x 0-y 0+132=0或2x 0-y 0+116=0.若P 点满足条件③,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得|2x 0-y 0+3|5=25·|x 0+y 0-1|2, 即|2x 0-y 0+3|=|x 0+y 0-1|, 所以x 0-2y 0+4=0或3x 0+2=0.若点P 满足条件①,则3x 0+2=0不合适. 解方程组⎩⎪⎨⎪⎧2x 0-y 0+132=0,x 0-2y 0+4=0,得⎩⎪⎨⎪⎧x 0=-3,y 0=12.不符合点P 在第一象限,舍去.解方程组⎩⎪⎨⎪⎧2x 0-y 0+116=0,x 0-2y 0+4=0,得⎩⎪⎨⎪⎧x 0=19,y 0=3718.符合条件①.所以存在点P ⎝ ⎛⎭⎪⎫19,3718同时满足三个条件.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将矩形折叠,使A 点落在线段DC 上.(1)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试求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 (2)当-2+3≤k ≤0时,求折痕长的最大值.解:(1)①当k =0时,A 点与D 点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②当k ≠0时,将矩形折叠后A 点落在线段DC 上的点记为G (a,1), ∴A 与G 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 有k OG ·k =-1⇒1a·k =-1⇒a =-k .故G 点坐标为(-k,1),从而折痕所在直线与OG 的交点坐标(即线段OG 的中点)为M ⎝ ⎛⎭⎪⎫-k 2,12. 故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k ⎝ ⎛⎭⎪⎫x +k 2,即y =kx +k 22+12. 由①②得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kx +k 22+12.(2)当k =0时,折痕的长为2.当-2+3≤k <0时,折痕所在直线交直线BC 于点E ⎝ ⎛⎭⎪⎫2,2k +k 22+12,交y 轴于点N ⎝⎛⎭⎪⎫0,k 2+12.则|NE |2=22+⎣⎢⎡⎦⎥⎤k 2+12-⎝ ⎛⎭⎪⎫2k +k 22+122=4+4k 2≤4+4(7-43)=32-16 3. 此时,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32-163=2(6-2). 而2(6-2)>2,故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2(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车人群的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年龄
12﹣20 岁
20﹣30 岁
30﹣40 岁
40 岁及以上
考 比例
14%
45.5%
34.5%
6%
为调查共享单车使用满意率情况,线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 200
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 20﹣30 岁的人数为( )
高 A.12 B.28 C.69 D.91
8.(3 分)设数列{an}的前项和为 Sn,如果 a1=1,an+1=﹣2an(n∈N*),那么 S1,
S2,S3,S4 中最小的是( )
A.S1 B.S2 C.S3 D.S4
9.(3 分)
等于( )
A.1 B.2 C.5 D.6
10.(3 分)如果 α 为锐角,
,那么 sin2α 的值等于( )
A.﹣3 B. C. D.3

3.(3 分)对任意,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x2>0 B.
C.
D.lgx>0

4.(3 分)已知向量 A.2 B.3 C.4
, D.6
,且
成,那么 x 的值是(

5.(3 分)给出下列四个函数① 数的序号是( )
到 ;②y=|x|; ③y=lgx; ④y=x3+1,其中奇函
! 功
成 2.(3 分)已知直线 l 经过两点 P(1,2),Q(4,3),那么直线 l 的斜率为(

A.﹣3 B. C. D.3 【解答】解:直线 l 的斜率 k= = ,

故选:C.

考 3.(3 分)对任意,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x2>0 B.
C.
D.lgx>0
高 【解答】解:A.x2≥0,因此不正确;
您 计数据相比较,例如 2015 年第二季度与 2015 年第一季度相比较.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祝A.2016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环比都有提高
B.2017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环比都有提高
C.2016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同比都有提高
D.2017 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同比都有提高
功 成
满足条件 i<4,执行循环体,S=3,i=3 满足条件 i<4,执行循环体,S=6,i=4

马 不满足条件 i<4,退出循环,输出 S 的值为 6.
故选:B.
考 8.(3 分)设数列{an}的前项和为 Sn,如果 a1=1,an+1=﹣2an(n∈N*),那么 S1,
S2,S3,S4 中最小的是( )
良马和驽马共走过的路程之和的里数为( )



A.1235
B.1800
C.2600
马D.3000
考 22.(3 分)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给出下列四个推断:
①A1C1⊥AD1
高 ②A1C1⊥BD
③平面 A1C1B∥平面 ACD1
您 ④平面 A1C1B⊥平面 BB1D1D
其中正确的推断有( )

祝A.
B. C. D.
【解答】解:cos12°cos18°﹣sin12°sin18°=cos(12°+18°)=cos30°= ,
故选:D.
13.(3 分)共享单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有关部门对使用共享单
车人群的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年龄
12﹣20 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30 岁
30﹣40 岁 40 岁及以上
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一十三里.驽马初
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其大意为:“现在有良马和驽马同时从长安出发到齐
! 去.已知长安和齐的距离是 3000 里.良马第一天行 193 里,之后每天比前一天
多行 13 里.驽马第一天行 97 里,之后每天比前一天少行 0.5 里…”试问前 4 天,

A.向左平移
马 个单位 B.向右平移 个单位
考 C.向上平移 个单位 D.向下平移 个单位
【解答】解:将函数 y=sinx 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

数的图象, 故选:B.

您 7.(3 分)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那么执行该程序后输出 S 的值是(



A.3 B.6 C.10 D.15 【解答】解: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 i=1,S=0 满足条件 i<4,执行循环体,S=1,i=2
25.(3 分)已知函数 f(x)=|x2﹣2x﹣a|+a 在区间[﹣1,3]上的最大值是 3,那
么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0,+∞) D.
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 25 分)
26.(5 分)已知函数 f(x)=1﹣2sin2x
(1)
=

! (2)求函数 f(x)在区间
B. ≥0,因此不正确;
您 C.∵
>0,∴
+1>1>0,恒成立,正确;
D.0<x≤1 时,lgx≤0,因此不正确.
祝故选:C.
4.(3 分)已知向量 A.2 B.3 C.4
, D.6
,且
,那么 x 的值是( )
【解答】解:向量

,且

则 6x﹣3×4=0, 解得 x=2. 故选:A.
5.(3 分)给出下列四个函数① ;②y=|x|; ③y=lgx; ④y=x3+1,其中奇函
置关系是( )
到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19.(3 分)如图,平面区域(阴影部分)对应的不等式组是(





祝A.
B.
C.
D.
20.(3 分)在△ABC 中,
,那么 sinA 等于( )
A. B. C. D.
21.(3 分)《九章算术》的盈不足章第 19 个问题中提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23.(3 分)如图,在△ABC 中,∠BAC=90°,AB=3,D 在斜边 BC 上,且 CD=2DB,

的值为( )
! A.3 B.5 C.6 D.9
24.(3 分)为了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5 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强调“着力加
功 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 年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报告“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
比例
14%
45.5%
34.5%
6%
为调查共享单车使用满意率情况,线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 200
的样本进行调查,那么应抽取 20﹣30 岁的人数为( )
A.12 B.28 C.69 D.91
! 【解答】解:由分层抽样的定义得应抽取 20﹣30 岁的人数为 200×45.5%=91 人,
故选:D
a,b 是非零常数,无理数 e=2.71828…).
(1)当 a=1,f(x)为偶函数时,b=

(2)如果 f(x)为 R 上的单调函数,请写出一组符合条件的 a,b 值;
(3)如果 f(x)的最小值为 2,求 a+b 的最小值.
! 功 成 到 马 考 高 您 祝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分)已知集合 A={1,2,3},B={1,2},那么 A∩B 等于( A.{3} B.{1,2} C.{1,3} D.{1,2,3} 【解答】解:∵集合 A={1,2,3},B={1,2}, ∴A∩B={1,2}. 故选:B.

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数学试卷
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分)已知集合 A={1,2,3},B={1,2},那么 A∩B 等于( )
A.{3} B.{1,2} C.{1,3} D.{1,2,3}
2.(3 分)已知直线 l 经过两点 P(1,2),Q(4,3),那么直线 l 的斜率为( )
祝率.
30.(5 分)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在雨后的清晨,沾满露珠自然下垂的蜘
蛛丝;空旷的田野上,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峡谷上空,横跨深涧的观光索道
的电缆.这些现象中都有相似的曲线形态.事实上,这些曲线在数学上常常被称
为悬链线.悬链线的相关理论在工程、航海、光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
们来研究一类与悬链线有关的函数,这类函数的表达式为 f(x)=aex+be﹣x(其中
故选:D.
9.(3 分)
等于( )
A.1 B.2 C.5 D.6
【解答】解:原式=
=
=2.
故选:B.
10.(3 分)如果 α 为锐角, A. B. C. D.
,那么 sin2α 的值等于( )

【解答】解:∵α 为锐角,

∴cosα=
=,
∴sin2α=2sinαcosα=2×
=.
功 成
故选:A.

A.S1 B.S2 C.S3 D.S4
高 【解答】解:{an}的前 n 项和为 Sn,如果 a1=1,an+1=﹣2an(n∈N*),
则数列{an}为首项为 1,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
您 则 S1=a1=1; 祝S2=1﹣2=﹣1;
S3=1﹣2+4=3;
S4=1﹣2+4﹣8=﹣5.
则其中最小值为 S4.
利用率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报告中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作用下,今 年以来去产能成效愈加凸显,供求关系稳步改善”.如图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