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5篇

合集下载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海上钢琴师》一部与钢琴有关的电影是如此狠狠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不断地回放,不断地思索。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1中午吃过饭,找到《海上钢琴师》,用电视看和影院效果差不多,很美的片子!我喜欢整部影片弥漫的钢琴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我喜欢像一九零零那样天马行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我一点不觉得他的生活又多悲惨。

他是个孤儿,出生在船上,一生也没下过船,没有身份。

在人们眼里,他可以用他卓越的琴技换来很多钱,过着人们眼里豪华的生活。

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属于自己世界中的乐曲,他不属于陆地,他已经离不开这艘船了,即使选择死亡,他也毫不在乎。

结局看似凄凉,但我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炸船那一刻他有了归属,回归到属于他的世界一一海洋。

虽然结局不是我想看到的样子,要么下船过着他不想要的生活,要么随着破船一起沉入海底,至始至终他都忠于自己的选择。

片子中有一段他坐在钢琴前随着钢琴四处移动的镜头,太欢快!太美了!在船身剧烈摇晃的过程中,他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没有被当时的情景吓到,仿佛这只是一场游戏。

他身上要多童真有多童真,音乐细胞与生俱来的充满他整个身体,一个纯粹的人物!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他完全可以闻名世界,赚很多的钱,有享不尽的富贵,但他就是那么坚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我佩服他的执着!《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作文2我觉得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因为观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在一艘来往于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油轮上,诞生了一个钢琴天才,他是一个弃婴,被黑人锅炉工收养,取名“1900”。

1900渐渐长大,一个深夜里他来到轮船的豪华大厅,坐在钢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键上跳动,美妙的音乐流动出来,吸引了船上的人们。

从此,1900成了海上钢琴师。

从此他每天在海上演奏,不断的送走又迎来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过这些人看这个世界。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海上钢琴师》讲述了:在一九零零年,新世纪第一年的第一个月,他被人遗弃在邮轮弗吉尼亚号的钢琴上,后来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起名叫DannyBoodmanT.D.LemonNineteenHundred(丹尼博德曼T.D.雷蒙1900),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

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

能够通过观察人的神态来弹凑出相应的音乐。

在他战胜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能及的爵士乐始祖的JellyRollMorton后,名声大噪。

唱片出版商希望为他录制唱片,并保证他会名利双收,但他的内心依然平静,以不允许别人把他的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为理由拒绝了。

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

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船,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

到了最后,好朋友Max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与弗吉尼亚号殉船于海底。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并不赞赏他。

我对他的评价就是,不敢面对现实,固执地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整部电影最让人深思的就是结尾时1900与Max的对话。

1900所说的似乎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个真谛。

1900不敢下船,是因为他看不到城市的尽头。

与其说看不到城市的尽头,不如说是看不到人欲望的尽头。

在城市里,有太多的选择、诱惑,让人无所适从,使他对未来产生了恐惧。

1900才华横溢,却谈薄名利,甘于船上的平凡生活。

生于船,长于船,最后与船殉于海底。

他有陶渊明的品格,屈原的气节。

1900是一个没有被世俗污染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这艘船就是他的世外桃源。

对于他的死,我们感到惋惜。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900最后的结局殉船于海底是必然的。

面对着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不变则亡!这艘船造就了他清高傲慢、寡默任放、独立率真的性格。

性格就是人的宿命。

因为他适应了船上的生活,他已经不能或是不愿意改变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看了《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最初打动我的是主人公_00的个人魅力.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清新欢脱的乐音挣脱出唱片的裂纹,消散于寒冬的萧条之中,小号手缓缓讲述着_00的故事._00,一个被发现遗弃在弗吉尼亚号头等舱的钢琴上的婴儿,从小就生活在大海之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最终殉船于海底.他无师自通,少年成名,曲子过耳不忘,在一举击败摇滚大师后名声更甚,人们都明白,这样的天才,到了陆地上,他将是乐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最耀目的新星.人人都在劝他下船,〝只要你走下舷梯,那只是几小步而已.〞他没有反应.我不由得好奇,生于船,长于船,一年往返大陆不下百次的人,究竟是否向往陆地?当他与小号手并肩躺在煤堆上,讲他曾经趴在舷窗边,望着下船的人们渐渐消失在新奥尔良冬天乳白色的薄雾中,那些身影变得朦胧,直到消失在街巷.他那如痴如醉的神情,那眼中的光辉与痴迷,我想,他向往那片稳定的陆地,至少,曾经向往过.他也曾收拾行装,为了心心念念的姑娘走下甲板,可走到一半,他停住了,面前就是陆地,星罗棋布的街道小巷,工业化散发出的滚滚浓烟,遥远的望不到的灰色天空,他伫立于舷梯之上,凝视着这块陆地,良久,他转过身,摘下礼帽,用力地扔了出去,他又回到了甲板之上,头顶,无边无际的蓝色中,有海鸥掠过.一开始,我将他的行为理解为害怕,他在逃避他内心的恐惧,他不敢踏足陆地,直到影片末尾,他说:〝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子,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境,茫茫无际.〞我意识到他或许是在追求自由.自由不在于身处之地有多么宽广,而在于心灵是否有地方安放,让自己真正安宁,而大海与音乐就是他的容身之所.陆地虽大,却不是他的归宿.后来,小号手在废船找到了躲藏已久的_00,谈及为什么不下船,他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也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在弗吉尼亚号即将爆炸之时,他坐在水沟旁,手指摆动,弹着无形的钢琴,他嘴角扬起了笑,扬起了他的倔强._00涵盖了太多的浪漫与情怀,对内心的执着,远离尘世的安宁,单纯的人性,自由而孤独的灵魂,这些乌托邦式的情怀,在置身于现实之中的我们看来是一种奢侈,可望而不可及.而这些东西,恰恰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内心渴望的最本质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_00.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到处都在锁链之中.〞而_00正是挣脱了枷锁,勇敢奔赴大海,他坚守了一种普通人或许能够理解,却只能远观的自由.是的,有些自由不是有来实现,而是用来铭记的,它让我们的生活还留有一个朝上的方向,在低头赶路之余,给自己保存一些仰头的可能.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我从来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天才,可是当我知道这部影片是个事实并且看了它之后,我才发现这世界上原来是有天才的.他有一个特别怪的名字——_00.在_00年,有一艘轮船在海上漂流着,这里分为三层:第一层是vip间;第二层是平民间;第三层是贫民间.有一天贫民间的一个黑人丹尼偷偷溜进了vip间,发现了一个婴儿,上面写着雷蒙,他发现没人要他就将他抱回了自己家,他的一群伙伴给它起名,可就是取不出一个像人的名字,丹尼突然想出一个名字:丹尼雷蒙_00,为了叫他方便一点,大家都喊他_00.随着一天一天的过去,他已经不知不觉得在海上度过了8年,他从未离开过船,有一天丹尼教_00认字,当_00问妈妈是个什么东西时,丹尼一时间回答不上来就说了个〝马〞_00真的就相信了,但这种温馨的时刻并不是那么的长久,再一次做苦工时,丹尼不幸的被棒槌砸中,直至死亡.在这个时候_00伤心欲绝,于是他不知不觉摸上了钢琴,在这里他可以放飞自己无限的烦恼.于是他不自觉地弹起了钢琴,没有任何古板的约束,自由的弹,当时的人们肯定在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所有的人都被这莫名的音乐吸引了过来,想探一探究竟到底是谁能够弹出这等优美曲子,就因为这他在整艘船上出名了.后来他遇上了一个晕船的伙计名叫曼克斯,于是他与曼克斯交上了朋友,在满克斯知道了他的琴技如此的好之后,曼克斯想让他离开这艘破船,跟他一起去闯荡外面一番世界,可_00却不想,因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艘船.他的琴技简直太出名了,甚至轰动了整个音乐界,使得爵士乐的鼻祖向他宣战,刚开始这鼻祖拿了一根烟放在钢琴上就开始弹了起来.他弹了一首足够难的曲子,弹完之后鼻祖将烟头举起来竟还没烧完,接下来该_00了,可是_00对这场比赛了名与利并不在乎,就随意的弹了一首简单的曲子,使得爵士乐的鼻祖感到自己被羞辱了,于是他又弹了一个难度更大的音乐,使得自己无比得自豪._00在第二轮也按着他的曲子仔细的弹了一遍,似乎比鼻祖的音乐更加好听.这次可把鼻祖气急了,狗急都要跳墙更何况他.这次他可是把看家本领都是使了出来.他的这一举动,真正的将_00惹烦了,他向曼克斯借了一根烟,点着.放在钢琴上并对着鼻祖说:〝这是你逼我的〞,他开始弹琴了,那速度越来越快,当场将所有人震惊的动弹不得,甚至连刚抽上烟的中年人将烟头掉进了自己裆里面都毫不知情.弹完之后,这根烟头好像是刚刚点着的一样,还以为烟已经息了,当他把烟头拿着点着了钢琴时,顿时全场震惊,于是他拿着烟,慢慢走向了正呆若木鸡的鼻祖的跟前,将烟塞进了他嘴巴里.当这一事件过后,他更加出名了.当他正在谈一首做买卖的音乐时,窗外走来了一名女性正在对着这面窗户照镜子时,他还以为是在看自己,于是他对她萌发了一种好感,他想把这首音乐送给她,可是总是当他们还差最后一步时,上帝却无情的将他们分开,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巧合,那第三次就是天注定了.于是_00觉得自己和她已经不可能了.当他将要想离开这艘船,刚走到半路,他发现城市是看不到尽头的,而自己的钢琴才是最完美的生活,他又决定远离这些城市.在这部影片中我觉得:_00就是自然,鼻祖就是人类.人类是要依赖自然的,自然也要有人类才会有生气.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对于以回忆叙述性方式来展开的影片,很多人会觉得沉闷,而我却一直喜欢,说不清为什么,就喜欢那样娓娓道来,缓缓展开的故事.画面,喜欢回忆者在经年之后,经过内心沉淀而做出的那些更加睿智.深刻而多少更具哲理性的评判总结及其自心底流淌出的叙述.我并不是个资深影迷,对电影艺术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对某部电影的评判也仅仅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今天是我第一次观看《海上钢琴师》,却被影片深深地打动,可能是因为自己接触到的真正优秀的电影还是太少的缘故,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最能够沉重地与我内心深处发生撞击的一部影片,以至于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浑然不觉,似乎有很多很多感触,却又似乎思绪混乱飘乎,什么都抓不住,所有那霎那的感觉拥塞在喉头,哪一个也无法轻轻松松轻快明朗地先走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下船吗?也许真在那样的时刻,我会恐惧,但至少此刻,我若是他(一定是我是他),我的回答也是 No ._00,他本就不属于这片真正的陆地.真正的人世间.从出生.从他成长过程.从他的才华与梦想施展.实现方式,当然还有点滴折射出的他的个性与行为方式,注定了他是个无法生存于凡世间的.上帝误落人间的精灵._00的出现本就是不同寻常的,从生命最初的成长,就是畏惧……他总是藏匿于船仓中,怕岸上有人来将他带走.这种躲避与内心的恐惧早己埋于心底.他的所有对人世对社会的认知,均来自船员,正如片中所说,〝他们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养他〞.养父关于孤儿院的解释,让成年后的_00依然深信,所以他说小号手〝应该被送进孤儿院〞,按说这不合理,他不可能始终那样认识.我想,这是否也在暗示,_00与正常的社会人是完全不同的,对世界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这一点似乎在与爵士乐钢琴家莫顿的决斗前.决斗中也略有体现._00,似乎也尝试过与正常人接轨,他在船长室拨通那两个电话后曾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他以为两个陌生人的通话应该是友好而美妙的,但事实正相反,这算不算_00第一次试图回归受挫呢?与初恋的相逢,对爱的向往应该是让他处于回归正常社会的纠结时刻,整整七年的时光,他饱受纠结之苦,终于下定决心要下船去寻找所爱的人.在影片演到_00与船上所有人拥抱告别,坚决地准备走下virginian号时,我的眼中突然涌满泪水,其实因为观影前看到介绍,很清楚地知道_00不会走下船,对这突如其来的甚至可以说毫无来由的情感波动自己也感到一丝困惑,连我,一个观影人尚且如比,_00又如何与virginian号割裂?况且,对于要突然面对那〝没有尽头〞的陆地,他完全不知所措.那是与他生存的内心世界,与他所沉浸的音乐与梦幻世界完全没有过交集的另一个世界.88个琴键在他脑中手下掌控,每次航行旅客不过2000人,船头到船尾的空间终究有限.而他下船要面对的却是从未碰触的没有尽头的世界,是他内心一直恐惧与逃避的陌生世界!他的返回是必然的._00所拥有的音乐天才自不必说,这样的才华,应该说在下船后,也一定可以让他衣食无忧.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惶恐的,而他的音乐源泉也必然枯竭.名利,也许根本就没在他头脑中出现过,无所谓放弃;爱情,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还占不到最多份额,不足以支撑他的世界,生命,只是他精神世界的存放处.随游轮消失,我想,这应该是_00最正确最好最幸福的选择与结局!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故事从_00开始.从_00这个数字开始?不,不是.它不是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名,一位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再准确点,是一位从没有下过船的伟大的钢琴家的名字.他清瘦,身材修长,永远一身西装革履,对钢琴和音乐有着超于常人的天赋和热情.他热爱大海,热爱得甚至从未下过船.或许他对陆地并非惧怕,并非恐惧,有的只是无所适从和一脸的茫然.他的人生过于悲壮,以至于和那艘从未下过的船同归于尽.朋友的劝说没有起丝毫的作用.〝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 ? 我能看到吗 ?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 ?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Nineteen Hundred使这部电影深埋我心的不是他那优美而华丽的音乐,虽然它至始至终吸引着我.真正使我着迷的是他悲厌的人生观和陆地至始至终奇怪的理解.真是这些,使我夜阑时难以入眠.他那安慰朋友Ma_的略带幽默的话语,却是我心中最难过的记忆.故事中他唯一爱着的女孩无疑是幸福的,虽然她可能永远不知道他爱她,更不知道那个冒险半夜闯进寝室去吻她的人是他,这些美丽的剪影让人落泪.哪位朋友,如果你看到这里,请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那份美丽的悲哀和永世的温存,值得珍藏一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时隔20__年,〝弗吉尼亚号〞重新响起航行的汽笛,〝_00〞再次手抚琴键开始了他的永恒表演.4K修复版《海上钢琴师》于_月_日登陆全国院线,这部公认的影史传奇,在技术修复后重新焕发出了光彩.作为首席营销平台,淘票票也在今年连续推广《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何以为家》.《徒手攀岩》等奥斯卡获奖(提名)影片之后,再次将一部影史经典推荐给中国观众,为电影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优质外片内容.〝谢谢你们,在20多年后赋予我的电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作为一手缔造《海上钢琴师》的传奇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此次特地为中国观众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录制问候视频.他在视频中表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海上钢琴师》可以进入中国的电影院和中国观众见面,是给了电影第二次生命,他感到非常的幸福.上映以来,《海上钢琴师》展示出了其作为经典的魅力.这部于_98年首映的影片,此次在登上淘票票平台后开分即达到9.6分,收获了超过45万的想看人数,目前累计票房近5000万元.不少淘票票用户留下评论道:〝哭晕在了电影院,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的电影〞.〝这是我为数不多愿意‘N的n次方’次重温的影片,难得有4K修复〞.在这个周末,除了去影院重温《海上钢琴师》带来的感动,影迷们还可以借助淘票票〝爱艺之城〞平台,去回顾更多的影史经典影片.在《海上钢琴师》重映之际,〝爱艺之城〞向影迷们推荐了20__年20部高清修复片单,在优酷平台上提供了包括《人鬼情未了》.《闻香识女人》.《霸王别姬》等影史杰作,带影迷走入〝爱艺之城〞,重拾经典记忆.今年8月,淘票票联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全国艺联〞)推出了〝爱艺之城〞,旨在为喜爱艺术电影的影迷打造一个独特的线上社区,为用户提供电影资讯.社区交流,以及包括周边产品.参与官方活动在内的用户权益.〝爱艺之城〞将盘活存量全国艺联用户,并利用大数据精准触达更大范围目标人群,推广.普及艺术电影,打造全国最大的艺术电影社区.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5篇《海上钢琴师》,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经典影片。

如果要向别人推荐此生必看电影,母庸质疑,它一定会被列入名单之上。

该影片首映于1998年。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1这是一部触动心灵的电影,这是个让人爱亦不甘恨亦不忍的天纵奇才。

他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一九零零。

从他被亲生父母遗弃在三角钢琴上的那一刻,从他被水手丹尼收养的那一天,就注定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就必定一生漂泊。

区区七尺之躯,短短几年光阴,居然能经天纬地,驰骋乐坛,不得不让人对他五体投地。

他才华横溢,可以瞬间谱写经典乐章;他幽默风趣,令失声痛哭的朋友破涕为笑;他更浪漫多情,在颠簸的船舱中与钢琴共舞一曲,优美如斯。

我为他深深着迷。

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天之骄子,他的人生既没有扣人心弦的跌宕起伏,亦无惊世的璀璨辉煌,简单四字——细水长流,即可概括全部。

他藉籍无名,每天为富人穷人弹琴伴奏。

那场与爵士之父意料之外确又情理之中的较量惊艳全场。

然而是命运的安排,抑或它与我们开的又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是上帝的宠儿,抑或世界的弃儿?不被祝福地降生,是缺少证明的流民,是不被任何一个国家承认的驱逐者。

他的诞生与死亡于世间没有任何影响。

他在这喧闹的人世不会留下任何一个音符,他在这个片广博的土地不会留下一丝足迹。

因此他拒绝出唱片,他的音乐与本人无法分割。

如果这个世界无法接受他,他同样抛弃整个世界。

但是即便如此,这个认知仍是他心中放不下忘不掉的伤痛。

虽然他拒绝下船,但却渴望俯仰于天地之间,他有着一颗崇尚自由的灵魂。

然而心底的魔床监禁了他的思想,束缚了他的肢体,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他。

但值得欣慰的是,拥有一位相知的知己是他最大的幸福。

于是他痛并快乐着。

导演兼编剧Giuseppe Tornatore不是一位乐于煽情的艺术家。

对于一九零零姗姗来迟的初恋并没有故意渲染。

爱情的脚步翩然而至:作曲时,一位美丽的女士出现在一九零零的视野中,于是情窦初开,一见钟情,做尽恋爱中小伙子会做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五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五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五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主角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黑人烧炉工老丹尼收留了。

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料之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孤儿。

当美国警察上船搜查欲将他带往州立孤儿院时,他躲了起来。

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中,大家才发现,1900满身煤灰地在钢琴上弹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乐!原来,从小被钢琴所吸引的1900凭着过人的天分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

他的天才琴技令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

但因为对红尘世俗的戒备和对陆地的恐惧,1900坚持不下船,就算是遇见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生。

一次次地放弃机会与犹豫致使他对陆地、对城市越发恐慌、畏惧,乃至终生没下过船,直至船被炸毁的那一刻。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是1900的一生。

不敢下船,只由于害怕陆地与城市;不愿被人刻碟发行世界,只由于不想让我们的音乐离开自己。

作为音乐天才的1900的种种举动令大家十分不理解。

但这所有又是有迹可循的。

1900从小让人教育,除去那艘船上的人,别的人都是坏人,因此,19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能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

同时,1900想尽所有去知道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

他对“将来”太过重视,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

其实死,对于1900来讲,未必是件坏事,可能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

感慨天才钢琴师的选择。

不过,假如1900能下船,有勇气去追求,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收获一段不一样的生活。

大家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机会,不惧将来。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一天夜里,1900溜进了餐厅,坐在了为贵族游客弹奏的钢琴前,顾自弹了起来。

就这样,艳惊四座。

从此,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钢琴师。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在看完《海上钢琴师》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

假如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净。

他在海上诞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

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在常人看来也有些惊奇。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电影中最吸引人的,肯定是男主角那令人赞叹的钢琴技巧。

尽管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但当他第一次坐着钢琴前,就注定他是一个最宏大的音乐家。

他对于音乐的天赋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音乐有一种特别的魔力,伴侣晕船的良药,传达快乐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方法〕。

1900与小号手谈天,当他们观察小偷时,钢琴的音乐也变得断断续续,仿照着小偷的形态;当他们猜测老妇女是一个谋害亲夫而得到万贯家财的人时,钢琴的音乐是一种怪怪的音响,布满着阴险,他的音乐总是能生动的表现各式各样人的心理特征。

无论是在上层人士聚会的头等舱还是下等人聚会的末等舱,1900弹奏的钢琴音乐总能使各种各样的人得到欢乐,而且音乐大多为即兴成分,都是有感而发得到的。

每次的演奏,都能表达出1900独特的性格:无拘无束的抛开乐队的个人演奏,与爵士乐鼻祖Jelly Roll Morton的飙琴时说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对于女孩弹奏的痴情,以至于最终炸船时依旧不愿离开的固执。

每一次弹琴都融入到剧情进展之中,表现出1900别出心裁的特点,同时也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自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

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能给他平安感。

即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试图上岸去查找她,生疏而又冗杂的大陆还是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永久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伴侣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心甘情愿的陪从诞生开头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永久沉入海底。

面对死亡的他能够如此沉着冷静,微笑着离开人世。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精选范文【一】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 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

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

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但这一切却在1900看到城市后都变成了幻想,他又回到船上,直到工程队用600吨炸药将巨轮炸毁,他也没上大陆一步。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我十分影响深刻。

第一个镜头,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画面选择了一种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的捱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

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扬扬自得的伸展着栉比的高楼和烟囱。

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Virginian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第二个镜头:当1900与Max分离时,二人拥抱时,这里用了一个十分经典的仰拍镜头,在这一刻,我看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人格的高大。

1900的人格在这一刻无疑是高大的,他拥有一个对音乐十分虔诚的灵魂,他不想下船的原因几乎全部都是从自己的音乐里悟出的,所以说,用一个仰拍来突出一个虔诚的灵魂;第二层是Max,他对1900的成全与尊重。

自己的朋友选择了死亡,他并没有选择强行带走,而是尊重与理解,这是,仰拍镜头将这种高尚的做法表现出来;第三层,是两个人的友谊。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篇1能够选择,那说明你是自由的,但是你的自由是有度的。

“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你相信一个出生起就一直待在船上且从没有去过陆地上的人吗。

起初我也不相信,直到我看了《海上钢琴师》后我愿意选择去相信。

“1900,过去是数字,而现在是名字了。

”1900是一个被船上的黑人捡到的孤儿。

“如果没有我,你将被关进孤儿院吗?”1900对自己的养父问道。

黑人锅炉工笑着说道:“是的,所以我要感谢你1900!”而养父被锁钩砸死后1900他成为真正的孤儿。

八岁的1900天赋异禀,无师自通的学会弹钢琴。

长大后的他在豪华间为上流人士弹奏钢琴,他为经济舱的穷人弹奏‘塔郎泰拉’。

每当1900弹奏的时候,他的朋友——一个小号手就会问道:“当你在弹奏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你的思绪都去哪里了?”而最后得到的答案就是他总是在旅行。

有一次1900独自一人在弹琴时,忽然听到一个男人正拉着手风琴。

男人称赞他的音乐有感染力,并且问他要不要抽烟。

1900摇摇头继续弹着钢琴,男人给1900讲述了一些过去的事情,他的田地都干了,五个孩子死于疟疾,妻子和神父跑了。

但是为了最后的一个小女儿男人决心与自己的坏运气斗一斗。

他开始出门旅行,路过一个陌生的小镇,爬上山顶直到看见大海。

男人突然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重新开始。

他的朋友小号手一直问他为什么不下船,不到陆地上去。

他可以挣很多的钱,然后娶一个妻子。

这一切对他来说只需要走下舷梯,非常简单的就可以得到一切。

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为什么?为什么?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手时间去问什么,冬天来临时,渴望着夏天,夏天到来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所以人们用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远方,总是夏天的地方。

一直到影片的最后1900都没有离开船,即使是遇到了一个喜欢的女孩。

在舷梯上1900望着看不见尽头的城市。

他转身又回到了甲板上,所有的人都好奇。

他说:“城市那么大,看不见尽头。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5篇《海上钢琴师》的精神内核无疑是纯真与自由:天赋秉异的1900就是这样的象征,他放荡不羁、不为世俗所动,只因演奏是他毕生所爱,他不必下船只要一直沉浸在音乐中就得到了最纯粹的快乐。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1有人说,别人的故事有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故事有别人的影子。

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我至今所生活的18年中,我读懂了很多故事,也错过了很多故事,也无缘很多故事。

抛开这生活不说,至少在股市发展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是充实而幸福着的。

而那些过往,或许是我们见过的最美好,最在乎,最深刻的记忆。

也许在故事中,他们在旅行,他们在工作,他们在聚会,他们在前进他们在驻足,而现在的我也如其中的一类,仔细发现那一切的美好,即使它早已随风远去,不再重来,即使它正在向我驶来,而我却沉默不语,毫无行动。

在看完之后,所以的这些感悟,都蜂拥而至,或许许多人更侧重与1900对于钢琴的执着与守候,而我更吸引我的却是拿短暂而不连续却又令人至今难忘,深刻不已的友情。

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始终让我难以忘怀,在1900下定决心终于开始追逐新生活,决定下船时,1900这样问康杰,你会来看我吗。

当然,你会把我介绍给孩子的母亲,还邀请我星期天去吃午餐,我带着甜品,一瓶酒,你会说我太客气了,然后你领着我参观你的家,外形像条船,等你妻子烧好了烤鸡,我们围着桌子坐下,我会称赞她的厨艺惊人,她会告诉我你平时总是唠叨我。

或许他们相遇的时间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的感情却足够坚固,也足够深。

人总说知音难遇,或许那个知音就在某一街角,路的尽头,或许就在咫尺,只是等着我们去发掘,去体会。

在影片的尾端,康杰坐在快要报废的船舱里,将挚友的琴声用流声机放遍整个角落,怀念所有从前的相见,回忆着从前的林林种种,也包括对他的思念。

最终一句,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

打破了报废旧船舱里的宁静,也触动我的心。

有时我们也会因为周遭环境的变化和心情的不同,而对事物有了重新的定义和认识。

但是那些生活中你认为珍贵的东西希望千万不要放弃,类似于友情,也许我们早已长大,真正懂我们的同龄人又有几个,不必在乎那么多,好好把握现在,可以去寻觅,好好地珍惜,保持以前,继续向前,始终如一,从中体会那最初的美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2今日重温一下经典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海上钢琴师”,以主人公为线索,描述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从没踏入陆地的杰出钢琴师。

片中很令人叹息的时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陆地去追求自我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

片中,多少人慕名而来,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终坚持自我在船上这种简单而又单纯的生活。

即使在最终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也选择了与船共生死。

他,就这样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没踏上陆地,不知这是否是他的遗憾,还是说这是他的追求。

、并且他到底在执着什么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个他从未了解过的世界当看到他将要下船片段时!当他站在云梯上思考,丢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无从下手,无从选择,怎样办他扔下了帽子,给了城市一个背影,回到他的船再不后悔。

这,便是他的选择!他会在脑海想象美丽的景色,从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选择的是忠于自我的内心,他是一个活在内心世界的人他不适合很复杂的人生城市充满杂乱,是个喧闹的世界,在那里,没有恬静的生活,没有美妙的音乐创作灵感,仅有船上才有清净的音乐。

这是他的世界。

感受着他的世界,这是现实无法比拟的世界。

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给了大海和天空。

”“他弹琴,不是为了追求弹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为了表达他的内心世界”“毅然决然,再不后悔。

”人生能够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何不用自我的方式来诠释了自我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路,我们都要经过电影去反映自我的生活,电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个我们从不示人的自我,他孤独,他对感情有着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惧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灵魂中的我们自我,我们自我,就是船上孤独的主人公世界很大,可是属于自我的很少。

怎样为自我在这样大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空间!很难!所以,当你找到后,不要放弃,不要离开,留在那里吧,守住这只属于自我的空间!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3电影《海上钢琴师》,讲了一个人的故事。

男主人公名叫1900,他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意外死亡。

过人的天赋使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

纵使之后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

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终,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让我们常常思念他,但再也找不到他。

如果他放弃那无谓的坚持,那他的人生不是会有另一番风景吗?是的,一个真正会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就应当与命运抗争,离开井底,去往更开阔的天空,而不是逃避世界,放弃生命,对世间绝望。

1900本有那么难得的天赋,有那么美满的感情,有那么光明的未来。

那次,马克斯都已成功劝说他下船了,甚至他都要走下船了,但当他看着纽约这座城市时,感到十分陌生和恐惧,便又放弃下船了。

他最终还是与世界失之交臂。

1900曾说:“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我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

放心!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

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

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

根本就没有尽头。

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是啊,世界的尽头,人生的尽头,那里应有回忆,没有尽头,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活过。

外面的世界,他连经历都没有经历过,却已绝望了。

原本,他的过人天赋,他的美满感情应当都是他应对世界的动力。

他却抛弃这些,宁愿放弃自我的生命来逃避这个他恐惧的世界。

他认为“陆地”对于他来讲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他不会创作的音乐。

他已丧失了生命的意识了。

他想结束生命来寻找自我的尽头,逃避世界的尽头。

的确,世界没有尽头,真正的尽头在自我的心里,只要你经历过,活过,就必须能看到真正的尽头——你生命的价值。

而他渴望在有限的空间,找到自我的坚持和熟悉。

当无限的世界邀请他加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

那他死得其所了吗?他看到天赋对于他的意义了吗?他听到世界对他的召唤了吗?他感到感情的真谛了吗?没有。

蔚蓝的大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欢乐的,充满期望或不堪回首的……可惜1900没有看到真正的海,或许现实世界真的太让人感到陌生、恐惧和残忍吧。

但我们这些未来的演奏者,就应当进取入世,经历世事,认知世界。

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能够改变自我,拥有强大的内心,去包容世界,去追求未来,奏响自我的命运交响曲。

我想——海上,其实应当是钢琴师起步的地方。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4好几天不上线,昨日一来就看到朋友推荐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钢琴师》。

实话说,我平时不大看电影,外国的更是不轻易碰触,因为感觉他们总喜欢把诸如灾难,暴力,诡异这些东西在视听上大肆渲染罢了,没什么看头,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轻柔和缓,温情浪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

只因《海上钢琴师》是她推荐的,随即寻找打开,直接进入画面,二十分钟后,我在心里笑着说:这家伙,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居然不早告诉!是啊,展现在面前的,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长的史诗,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嘘叹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击灵魂的......影片全部的情节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他就叫1900了。

从此后,1900在船上度过了他的一生,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弗吉尼亚号。

八岁时,船上的人们无意间听到一段奇妙的音乐,一个天才钢琴家诞生了,他就是1900。

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妈妈”,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乐,他演奏的简直是仙乐。

别人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他却可以“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雾,松涛,甚至行走着的人们的表情,他用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抒发。

他的乐曲是天籁,一如他的灵魂样纯洁,干净。

别人也曾劝他下船,甚至也有爱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终究没有与这些相融。

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传递着他内心的安静,清明和洁净,这是一个何等的境界,这是一个何等的向往。

当时无论是下等的工人,黑人,还是贵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觉的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乐也正契合了这样一种向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读为一种灵魂的诉求。

尘世间的人们,每每被俗务俗事所困所缠,常常逃不出自己编织的种种藩篱,然而,这些东西与一个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之宽广比起来算的了什么。

许多的人,许多的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往往有着特别的人格魅力,他们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内心书写者人生,他们朴素恬淡,但他们,富有。

就像1900一样,战争也好,诱惑也罢,似乎与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

他的世界恬淡安宁,这就够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作文5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

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

电影是由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里,音乐的运用很能够打动观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带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1900。

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准备下船,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邮轮弗吉尼亚号。

在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独有一个人,他对大海,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

对名利,他从来没有动过心。

对音乐,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

他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

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