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和浮阀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和浮阀精馏塔设计

设计评价标准与方法
设计合理性评价
评价设计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操作条件是否合理、设备选型是否恰当等。
经济性评价
评估设计的投资成本、运行费用、经济效益等,以判断设计的经济性。
创新性评价
评价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采用了新的设计理念、方法或技术等。
实用性评价
评价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等。
环保法规及标准
遵守国家环保法规
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 环保法规,确保各项环保指标达标排放。
01
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废 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02
03
环保验收
在项目竣工后,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 环保要求进行环保验收,确保项目符 合环保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一座筛板或浮阀精馏 塔,用于分离特定的二元 或多元混合物。
确定精馏塔的主要操作参 数,如进料量、进料浓度 、回流比、塔顶和塔底产 品浓度等。
进行塔板水力学计算,确 定塔板间距、堰高、降液 管面积等参数。
完成精馏塔的详细设计, 包括塔体结构、塔板布置 、接管和阀门配置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 和浮阀精馏塔设计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筛板精馏塔设计 • 浮阀精馏塔设计 • 精馏过程模拟与优化 • 设备选型与计算 • 安全与环保考虑 •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掌握筛板和浮阀精馏 塔的基本原理和设计 方法。
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 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门课,它涉及到了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各种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而其中的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是化学工程中常见的分离设备,其设计和操作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操作。

一、丙烯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丙烯和丙烷是两种结构相近的烃类化合物,它们都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42 g/mol和44 g/mol。

它们的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分别为-185.2℃和-47.6℃以及-42.1℃和-0.5℃。

在常温常压下,丙烯和丙烷都是易燃的气体,丙烯比丙烷更易燃,爆炸极限范围也更广。

二、筛板精馏塔的原理和结构筛板精馏塔是分离和提纯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常见设备,它的热和质量传递效果、节能效果和运行稳定性都非常优秀。

它的基本结构由筛板、塔板、液相收集管、汽相收集管、塔体、进出料口和附件组成。

其中,筛板用于液相在塔内的分布和降温,塔板用于汽相的分布和降温,液相收集管和汽相收集管用于收集液相和汽相,进出料口用于引入和排出混合物,附件包括冷凝器、换热器、加热器、泵等。

筛板精馏塔的工作过程是:混合物通过进料口进入精馏塔,在筛板上分布后冷凝成液滴,通过塔板向上蒸发,在塔体中逐渐升温,汽相不断往上移动并在顶部冷凝成液体,液体沿着液相收集管流入下一层筛板,整个过程不断循环直至成品收集。

三、丙烯丙烷的筛板精馏塔设计丙烯和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较为相近,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所不同,比如其沸点的差异较小等。

因此,设计丙烯丙烷精馏塔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结构和操作参数的选择。

1. 塔板和筛板的选择:由于丙烷较丙烯更易于液相和汽相的分离,因此在塔内,丙烷往往会优先偏向于下方的液面。

为了更好地控制液体的分布和温度,建议使用细孔筛板,以增加液滴的表面积和扩散速度。

同时,也可以加装搅拌器或者微波辐射器以增加筛板上的流动力和混合效果。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丙烯和丙烷是石油行业中常见的烃类化合物,丙烯主要用于合成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工业原料,而丙烷则广泛用于燃料和热能生产。

在石油提炼过程中,需要对丙烯和丙烷进行分离,以满足不同的工业需求。

这就需要使用精馏塔进行分离和提纯。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是一种常见的精馏塔设计,以下是其设计过程和要点:1.确定塔的尺寸和设计参数:首先,需要确定塔的高度、内径和塔板数量等尺寸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取决于丙烯和丙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分离程度和生产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定塔板的类型,常用的有平板、筛板和节流孔板等。

2.计算塔的理论板数:根据丙烯和丙烷的物理性质,可以使用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塔的理论板数。

常见的方法有经验法、Fenske方法和McCabe-Thiele方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馏分的蒸发和重新凝结过程,并考虑到物料的挥发性和沸点差异。

3.优化精馏塔结构:在确定了理论板数后,可以对精馏塔的结构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标是降低能耗和提高分离效果。

常见的优化措施包括增加回流比、优化塔底和塔顶的设计、增加中间进料点和中间产品抽取点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馏分在塔内的接触和分离效果。

4.确定换热与冷凝方式:精馏过程中,需要进行热量交换和冷凝,以提供蒸汽和冷凝液。

根据工艺和能耗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和冷凝器类型进行热交换。

常见的方式有喷射器冷凝、外换热器冷凝和内换热器冷凝等。

5.进行流程模拟和动态调整:一旦确定了精馏塔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可以使用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流程计算和模拟。

通过模拟,可以评估塔内各个部位的温度、压力和塔板效率等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流程模拟也可以用于优化操作条件和改进分离效果。

6.进行安全评估和应急设计:精馏塔是一种高温高压设备,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应急设计。

这包括确定安全阀和过压保护装置、制定应急排放和泄漏处置计划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计

板数,确定加料板位置。

2. 精馏塔设备设计
(1)选择塔型和板型
采用板式塔,板型为筛板(浮阀)塔。
(2)塔板结构设计和流体力学计算
(3)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
画出精馏段或提馏段某块的负荷性能图。
(4)有关具体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的选定

*接管规格:
根据流量和流体的性质,选取经验流速,选择标准管道。
*全塔高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年实际生产天数:330天(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
精馏塔塔顶压强:4 kpa(表压)
冷却水温度:30℃
饱和水蒸汽压力:2.5kgf/cm2(表压)
设备型式:筛板(浮阀)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
厂址:

三. 设计任务 完成精馏塔工艺设计,精馏设备设计,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
选用,绘制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塔板结构简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包括上、下封头,裙座高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 计
3. 附属设备设计和选用
(1)加料泵选型,加料管规格选型
加料泵以每天工作3小时计(每班打1小时)。
大致估计一下加料管路上的管件和阀门。
(2)高位槽、贮槽容量和位置
高位槽以一次加满再加一定裕量来确定其容积。
贮槽容积按加满一次可生产10天计算确定。
(2)塔顶冷凝 器的类 型
(i)当 塔 顶 为 全 凝 器 时 , y1 X d
则 自 第 一 块 塔 板 下 降 的 液 相 组 成 X1 与 Y1 成 相 平 衡 , 故 可 应 用 相 平 衡 方 程 由 Y1 计 算 出 X1, 自 第 二 块 塔 板 上 升 蒸 汽 组 成 Y2 与 X1 满 足 操 作 线 方 程 , 由 操 作 线 方 程 以 X1 计 算 得 出 Y2.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筛板-精馏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处理量:60kmol/h产品质量:(以丙稀摩尔百分数计)=65%进料:xf=98%塔顶产品:xD≤2%塔底产品: xw安装地点:总板效率:0.6塔板位置:塔底塔板形式:筛板回流比:1.2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日期:成绩: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 1 -一、概述-1-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1-1、塔型选择- 1 -2、板型选择- 1 -3、进料状态- 2 -4、回流比- 2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 2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 3 -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3-第二章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3 -一、物性数据的确定-3-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3 -2、回流比计算- 4 -3、全塔物料衡算- 4 -4、逐板计算塔板数- 5 -5、确定实际塔底压力、板数:- 6 -二、塔板设计-6-1、塔高计算- 6 -2、塔径计算- 6 -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7 -4、塔板校核- 9 -5、负荷性能图- 10 -第三章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12 -一、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12-二、工艺设计-13-1、估算再沸器面积- 13 -2、传热系数校核- 14 -3、循环流量校核- 16 -第四章管路设计- 20 -一、物料参数-20-二、设计-20-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2 -一、储罐设计-22-二、传热设备-23-三、泵的设计-24-第六章控制方案- 27 -附录1.理论塔板数计算- 28 -附录2.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30 -附录3.主要说明符号- 34 -参考资料:- 34 -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一、概述化学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将化学工业X畴的某些设想,实现为一个序列化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可安全稳定生产的工业生产装置。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讲解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1讲解

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塔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7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设计者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节:标题 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第二节:丙烯—丙烷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第三节:精馏方案简介第四节:精馏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第五节:精馏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第六节: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第七节:设计结果一览表第八节:对本设计的评述第九节:工艺流程简图第十节:参考文献第一章 任务书设计条件1、工艺条件: 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65x F (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x98≥D釜液丙烯含量%≤x2W总板效率为0.62、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回流比系数:R/Rmin=1.23、塔板形式:浮阀4、处理量:F=50kml/h5、安装地点:烟台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安装地点:烟台。

处理量:64kmol/h产品质量:进料65%塔顶产品98%塔底产品<2%1、工艺条件:丙烯—丙烷饱和液体进料进料丙烯含量65% (摩尔百分数)塔顶丙烯含量98%釜液丙烯含量<2%总板效率为0.62、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1.62MPa(表压)加热剂及加热方法:加热剂——热水加热方法——间壁换热冷却剂:循环冷却水回流比系数:1.2 1.4 1.63、塔板形式:浮阀4、处理量:F=64kml/h5、安装地点:烟台6、塔板设计位置:塔顶第二章精馏过程工艺及设备概述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传热,传质的过程。

【优秀毕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精馏塔的设计

【优秀毕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筛板精馏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生工081姓名:丁尚************陈国钰************设计题目:乙醇水溶液筛板精馏塔的工艺设计一.基础数据1.原料液量:8000kg·h-12.原料液组成:乙醇:22.6% ,水:77.4%3.原料液温度:25℃4.馏出液组成:乙醇含量大于:93.2%釜液组成:乙醇含量小于:1.1%(以上浓度均指质量分率)5.操作压力:常压二.设计范围1.精馏系统工艺流程设计,绘流程图一张2.筛板精馏塔的工艺计算3.筛板精馏塔塔板结构的工艺设计,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塔板结构图和整体设备结构图4.附属设备选型计算2011.7.8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精馏工艺流程确定 (4)第三章: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5)第四章:塔板数的确定 (10)第五章:塔板结构的工艺设计 (19)第六章:塔板流体力学校核 (29)第七章:塔板负荷性能图 (33)第八章:塔的总体结构的确定 (39)第九章:馏塔附属设备选型计算 (46)参考文献 (51)附录 (52)第一章概述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可使气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

它是实现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等化工单元操作的主要设备。

塔设备在化工过程中有时也用来实现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以及兼有气液两相传质和传热的增湿,减湿等。

在板式塔中,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板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在填料塔中,塔内装填一定段数和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沿填料表面成膜状向下流动,作为连续相的液体自下向上流动,与液体逆流传质。

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不管是何种塔型,除了首先要能使气(汽)液两相充分接触,获得较高的传热效率外,还希望能综合满足下列要求:(1)生产能力大。

在较大的气(汽)液流速下,仍不致发生大量的物沫夹带及液泛等破坏正常操作的现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板式精馏塔设计
7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
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 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对所选用 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塔板结构简图和计算 机程序框图和原程序。
其 中 利 用 t~ x~ y 关 系 ,并 借 助 二 次 样 条 插 入 的 方 法 ,求 得
塔顶塔底的温度,进而求取全塔的平均温度,从而可以根据全
塔平均温度求取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式 中 : R ---回 流
R m in — 最 小 回 流 比
—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12
3.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的确定
用双溢流型塔板。
2
平 直 堰 的 hOW 按 下 式 计 算
hOW
2 .8 4 1000
E
Lh
3
lW
式中
lW Lh
—堰 —塔
长, 内液
m; 体流


m
3
h
E — 液 流 收 缩 系 数 , 查 图 求 取 。 一 般 可 取 为 1, 误 差 不 大
(2)、提馏段气液负荷计算(同上)
2021/3/12
16
5、热量衡算
总热量衡算 QV QW QL QB QF QR
式中: QV 、QW、QL、QB、QF、QR 分别是塔顶蒸汽带出的热
量、塔底产品带出的热量、塔设备的热损失、塔釜加热量、进料带入 的热量、回流带入热量、
其中:塔设备的热损失Q L 0.1QB
( 4) 实 际 板 数 的 确 定
板效率:利用奥康奈尔的经验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丙烯-丙烷精馏装置设计处理量:60kmol/h产品质量:(以丙稀摩尔百分数计)=65%进料:xf=98%塔顶产品:xD≤2%塔底产品: xw安装地点:总板效率:0.6塔板位置:塔底塔板形式:筛板回流比:1.2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日期:成绩:前言本设计说明书包括概述、流程简介、精馏塔、再沸器、辅助设备、管路设计和控制方案共七章。

说明中对精馏塔的设计计算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再沸器、辅助设备和管路的设计也做了正确的说明。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本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错误,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正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参阅!目录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 1 -一、概述-1-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1-1、塔型选择- 1 -2、板型选择- 1 -3、进料状态- 2 -4、回流比- 2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 2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 3 -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3-第二章筛板塔的工艺设计- 3 -一、物性数据的确定-3-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 3 -2、回流比计算- 4 -3、全塔物料衡算- 4 -4、逐板计算塔板数- 5 -5、确定实际塔底压力、板数:- 6 -二、塔板设计-6-1、塔高计算- 6 -2、塔径计算- 6 -3、塔板布置和其余结构尺寸的选取- 7 -4、塔板校核- 9 -5、负荷性能图- 10 -第三章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工艺设计- 12 -一、设计条件及物性参数-12-二、工艺设计-13-1、估算再沸器面积- 13 -2、传热系数校核- 14 -3、循环流量校核- 16 -第四章管路设计- 20 -一、物料参数-20-二、设计-20-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22 -一、储罐设计-22-二、传热设备-23-三、泵的设计-24-第六章控制方案- 27 -附录1.理论塔板数计算- 28 -附录2.过程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30 -附录3.主要说明符号- 34 -参考资料:- 34 -第一章精馏过程工艺设计概述一、概述化学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将化学工业X畴的某些设想,实现为一个序列化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可安全稳定生产的工业生产装置。

化学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2)工程设计阶段3)项目的施工阶段4)项目的开车、考核及验收单元设备及单元过程设计原则:1)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2)过程的经济性3)过程的安全性4)清洁生产5)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只能将混合物进行初步的分离。

为了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应使得混合物的气、液两相经过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使之得到更高程度的分离,这一目标可采用精馏的方法予以实现。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中各组分的分离。

该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传质、传热的过程。

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存储、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仪表。

由这些设备、仪表等构成精馏过程的生产系统,即所要设计的精馏装置。

二、工艺设计基本内容1、塔型选择一个精馏塔的分离能力或分离出的产品纯度如何,与原料体系的性质、操作条件以及塔的性能有关。

实现精馏过程的气、液传质设备,主要有两大类,板式塔和填料塔。

本设计选取的是板式塔,相比较而言,在塔效率上,板式塔效率稳定;在液气比方面,板式塔适应X围较达,而填料塔则对液体喷淋量有一定要求;在安装维修方面,板式塔相对比较容易进行;由于所设计的塔径较大,所以在造价上,板式塔比填料塔更经济一些;而且,板式塔的重量较轻,所以,在本次设计中,设计者选择了板式塔。

在众多类型的板式塔中,设计者选择了溢流型筛板塔,相比较其它类型的板式塔,溢流型筛板塔价格低廉,装卸方便,而且金属消耗量少,非常适合板间距小、效率较高而且塔单位体积生产能力大的分离要求,同时其操作弹性大、阻力降小、液沫夹带量少以及板上滞液量少的优点也为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这些都是设计者选择其作为分离设备的原因。

2、板型选择板式塔大致分为两类:(1)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浮阀、筛板、导向筛板等;(2)无降液管的塔板,如穿流式筛板、穿流式波纹板等。

工业应用较多的是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浮阀、筛板、泡罩塔板等。

本设计为筛板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造价低,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小,相同条件下生产能力高于浮阀塔,塔板效率接近浮阀塔。

其缺点是稳定操作X围窄,小孔径筛板易堵塞,不适宜处理粘度性大的、脏的和带固体粒子的料液。

操作压力精馏操作可以在常压、加压或减压下进行,操作压力的大小应根据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物料的性质来决定。

提压操作可以减少气相体积流量,增加塔的生产能力,但也使物系的相对挥发度降低,不利分离,回流比增加或塔高增加,同时还使再沸器所用的热源品位增加,导致操作费用与设备费用的增加。

对于我们所要处理的丙烯—丙烷物系来说,加压操作是有利的。

因为本次设计中,塔顶蒸汽要作为热源,所以当我们在1.6MP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操作时,精馏塔内塔顶温度为42.99℃,塔底温度为51.22℃,这使得我们在冷凝器中可以使用品位较低的冷剂,再沸器可以使用品位较低廉价的热源,这样反而降低了能耗,也就降低了操作费用。

3、进料状态进料可以是过冷液体、饱和液体、饱和蒸汽、气液混合物或过热蒸汽。

不同的进料状态对塔的热流量、塔径和所需的塔板数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进料的热状态由前一工序的原料的热状态决定。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如果进料为过冷液体,则可以考虑加原料预热器,将原料预热至泡点,以饱和液态进料。

这样,进料为饱和液体,汽化每摩尔进料所需热量等于r。

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相流率接近,两段的塔径可以相同,便于设计和制造,另外,操作上也易于控制。

对冷进料的预热器,可采用比再沸器热源温位低的其他热源或工艺物流作为热源,从而减少过冷液体进料时再沸器热流量,节省高品位的热能,降低系统的有效能损失,使系统的用能趋于合理。

但是,预热进料导致提馏段气、液流量同时减少,从而引起提馏段液气比的增加,为此削弱了提馏段各板的分离能力,使其所需的塔板数增加。

4、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塔的重要参数,它不仅影响塔的设备费还影响到其操作费。

对总成本的不利和有利影响同时存在,只是看哪种影响占主导。

根据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与进料状态及组成我们可以算出达到分离要求所需的最小回流比为Rmin=11.02。

由经验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根据任务书要求,取回流比系数为1.2,所以计算时所用的回流比为R=13.22。

5、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再沸器的热源一般采用饱和水蒸气,因为其相对容易生产、输送、控制,并且具有较高的冷凝潜热和较大的表面传热系数。

所以,设计者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100℃下的饱和水蒸气(1个标准大气压)。

我们所要分离的物系为丙烯—丙烷,加热剂——热水不能与塔内物料混合,故采用间壁式换热器。

本设计采用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该再沸器是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

这种再沸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及运行费用低等显著优点。

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壳程不易清洗,因此不适宜用于高粘度的液体或较脏的加热介质。

同时由于是立式安装,因而,增加了塔的裙座高度。

6、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本设计用水作为冷却剂。

冷凝器将塔顶蒸气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气液两相间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管壳式换热器。

精馏塔选用筛板塔,配合使用立式虹热吸式再沸器三、工艺流程(见丙烯——丙烷工艺流程图)由P-101A/B 泵将要分离的丙烯—丙烷混合物从原料罐V-101引出,送入塔T-101中。

T-101塔所需的热量由再沸器E-102加入,驱动精馏过程后,其热量由冷凝器E-102从塔顶移出,使塔顶蒸汽全部冷凝。

凝液一部分经回流泵P-103A/B 一部分送至T-101塔顶作为回流,余下部分作为产品送入丙烯产品罐V-104中。

T-101塔排出的釜液,由泵P-102A/B 送入丙烷产品罐V-103中。

第二章 筛板塔的工艺设计设计条件工艺条件:饱和液体进料,进料量丙烯含量x f =65%(摩尔百分数) 塔顶丙烯含量D x =98%,釜液丙烯含量w x ≤2%,总板效率为0.6。

操作条件:建议塔顶压力1.62MPa (表压) 安装地点:XX一、物性数据的确定1、塔顶、塔底温度确定①、塔顶压力Pt=1620+101.325=1721.325KPa ;假设塔顶温度Tto=316K 经泡点迭代计算得塔顶温度Tt=316.145K查P-T-K 图 得K A 、K B 因为Y A =0.98()0006.01/1/1x=---⨯=-=∑B A A A niiK Y K Y ε结果小于10-3。

所以假设正确,得出塔顶温度为316.145。

用同样的计算,可以求出其他塔板温度。

α1=KA/KB=1.15 ②、塔底温度设NT=128(含塔釜)则NP=(NT-1)/NT=213 按每块阻力降100液柱计算 p L =470kg/m 3则P 底=P 顶+NP*hf*p L *g=1620+101.325+213*0.1*470*9.81/1000 =1885KPa假设塔顶温度Tto=324K 经泡点迭代计算得塔顶温度T=324.37K查P-T-K 图 得K A 、K B 因为X A =0.02()0004.01/11y=---⨯=-=∑B A A A niiK X K X ε结果小于10-3。

所以假设正确,得出塔顶温度为324.37。

用同样的计算,可以求出其他塔板温度。

α2=KA/KB=1.112所以相对挥发度α=(α1+α2)/2=1.1312、回流比计算泡点进料:q=1q 线:x=xf = 65%2.0115.60-8.608.60-8.90min ==--=e e e D x y y x R代入数据,解得 xe=0.65;ye=0.677; R=1.2Rmin=13.2189;3、全塔物料衡算q nDh +q nWh =q nFhq nDh x d +q nWh x w =q nFh x f解得: q nDh =39.375kmol/h ;q nWh =20.625kmol/h塔内气、液相流量:精馏段:q nLh =Rq nDh ;q nVh =(R+1)q nDh提留段:q nLh ’= q nLh +q ×q nFh ; q nVh ’= q nVh -(1-q)× q nFh代入回流比R 得:精馏段:q nLh =520.494kmol/h ;q nVh =559.869kmol/h ;提馏段:q nLh ’=580.494 kmol/h ;q nVh ’=559.869 kmol/h ;M =x f ·M A +(1-x f )·M B =0.65×42+0.35×44=42.7kg/kmol M D =x d ·M A +(1-x d )·M B =0.98×42+0.02×44=42.04kg/kmol M W =x w ·M A +(1-x w )·M B =0.02×42+0.98×44=43.96kg/kmol q mfs=q nfh ×M/3600=0.7117kg/s q mDs=q nDh ×M D /3600=0.4598kg/s q nWs =q nWh ×M W /3600=0.25kg/s q mLs =R ×q mDs =6.078kg/s q mVs =(R+1)q mDs =6.538kg/sq mLS ’=q mLs +q ×q mfs =6.7899kg/s q mVs ’=q mVs -(1-q)×q mfs =6.538kg/s 4、逐板计算塔板数精馏段:y 1=x D =0.98nnn n n y y y y x 0.1311.131)1(-=--=αα直至x i < x f 理论进料位置:第51块板 进入提馏段:nnn n n y y y y x 0.1311.131)1(-=--=αα89226.0029679.0111+=+++=+n D n n x R x x R R y000736779.0683x 3.01q q y n n F 1-=-+--++=+n W nWnF L nWn nW nF L n nL n x q qq q x q qq qq q直至x n < x W 计算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