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发育的主要功能:产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分化);保证世代的连续(繁殖)。

二、发育的基本阶段:①胚前期:配子发生、成熟、排放的时期—生殖生物学()。

②胚胎期: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新个体(幼虫、幼体,变态)。

③胚后期:性成熟前期、性成熟期、衰老期(老年学)、死亡。

三、发育的主要特征和普遍规律:细胞增殖():伴随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结构增殖速度不同细胞分化():从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或者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产生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

卵裂:细胞分裂快、没有(或短)细胞生长的间歇期,因而新生细胞的体积比母细胞小。

胚胎在基本的形成之后,其体积会显著增长,原因在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加、胞外物质的积累。

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速度也各异。

:指细胞特性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发育潜力已经单一化。

:指一组细胞在中性环境下离体培养,它们仍按其正常命运图谱发育。

诱导信号在细胞之间传递的三种方式:扩散性信号分子、跨膜蛋白的直接互作、间隙连接信号传导特点:传递距离有限;并非所有细胞都能对某种信号发生反应;不同类型细胞可对同一信号发生不同反应, ., 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频率下降,但促使唾液腺分泌唾液。

模式生物的主要特征:取材方便;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进行遗传学研究脊椎动物模式生物:两栖类:非洲爪蟾;鱼类:斑马鱼;鸟类:鸡;哺乳动物:小鼠。

1. 非洲爪蟾主要优点:1. 取卵方便,不受季节限制;2. 卵1.4、胚胎体积大,易于操作;3. 发育速度快,抗感染力强,易于培养。

4、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主要缺点:异源四倍体,突变难。

2. 斑马鱼主要优点:1. 易于饲养,性成熟短,3个月;产卵力强;2.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3. 易于遗传操作:如杂交、诱变;4.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5、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组研究。

发育生物学重点知识点

发育生物学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发育生物学研究内容和发育的基本过程个体发育:受精卵--------成熟个体系统发育:同一起源的生物种群系统发生过程发育生物学: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遗传程序和调控机制发育个体发育的基本规律:胚前发育(受精——原肠形成),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具有严格的时空特征主要任务:有机体全部细胞产生并组织成结构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亚里士多德提出先成论:生物个体胚胎预先存在于胚胎中,各个部分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长大。

精原论:胚胎预先存在于精子中卵原论:胚胎预先存在于卵子中后成论: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结构式逐渐形成的。

比较胚胎学冯贝尔法则:所有脊椎动物在通过一个非常相近的早期胚胎之后,才发生发育途径的分化,胚胎开始依次具有各纲、目属的特征。

Weisman提出了生殖质论,Hertwig提出了受精论实验胚胎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胚胎学发张为用实验手段探索发育原理和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单细胞合子是如何分化产生不同形态功能的组织细胞。

分子胚胎学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发育机制。

模式生物海胆:大量的精子卵子,卵子小且透明,胚胎发育持续时间短,世代周期长果蝇:个体小,易于培养,乱子大,易于观察原位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通过检测某一特定mRNA在组织或胚胎中的分布胚胎干细胞:早期胚胎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体外培养无限繁殖,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第二章生殖质:定位于卵质特殊区域的一类特化的胞质决定因子,主要有RNA和蛋白质组成,决定PGC的形成和发育。

精子形成的任务:单倍体配子,为受精的准备精子变态:①鞭毛形成②顶体形成③细胞质的其他变化④鱼精蛋白代替组蛋白精子与支持细胞:支持、营养生精细胞参与调节精子发生周期胞质运动使精子推向官腔分解吸收精子残余物。

卵子形成:启动维持早期胚胎代谢和发育卵黄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磷脂,少量中性脂肪卵黄作用:供应胚胎的能量和物质合成原料于卵细胞质分布、卵细胞极性产生、细胞分化密切均黄卵:文昌鱼、海胆、哺乳类端黄卵:鱼类、鸟类、爬行类中黄卵:昆虫(果蝇)软体动物极体几乎不含细胞质卵子发育同步性:仅限于卵原阶段滤泡细胞作用: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分泌固醇类激素,参与精子调节,形成卵外卵膜初级卵膜:卵细胞本身分泌的物质形成次级卵膜:滤泡细胞分泌的物质三级卵膜:输卵管和生殖附属器官分泌形成第三章受精: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受精卵的过程,是新生命的开端受精时雌性生殖细胞减一前:蛔虫减二中:脊椎类,文昌鱼完成:海胆受精的任务:将父母的基因遗传给后代激活卵子,启动个体发育受精过程:①精子卵子的接触与识别物种特异性精子吸引,精子激活肽(特异性趋化因子)精子附着—物种特异性结合精子顶体中有结合素,卵膜上油结合素手提②精子与卵子的融合③卵的激活④精卵遗传物质的融合顶体反应:受精时,精子与卵外胶膜接触,引起精子顶体发生胞吐作用,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和产生的顶体突起共同作用,从而使精子穿过卵外胶膜与卵黄膜直接接合。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1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1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1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二章胚子发生生殖质:生殖细胞得得发生与受精卵中一种特殊的细胞质成分有关,这种细胞质成分是在卵子发生的过程中贮藏在卵子中的,称为生殖质。

配子发生的主要阶段:增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

第三章受精受精的主要过程:1、精子和卵子的互相识别及接触,保证受精在同种的配子之间进行;2、精子入卵,保证只有一条精子与卵子结合;3、精子与卵子的遗传物质的结合;4、受精卵代谢的激活,胚胎发育开始。

顶体反应的概念:精子头部的顶体破裂,释放出顶体的水解酶,这些水解酶能够溶解卵膜,便于精子穿越胶膜和卵黄膜。

同时,精子头部前端伸出一个突起,便于精子和卵子的质膜融合的反应过程。

快速阻止多精入卵机制:当第一个精子接触到卵子质膜时,在1-3S之内,卵子的质膜电位改变为+20mv,这种卵子质膜电位的变化从精子接触点开始,迅速波及全卵。

当卵子质膜的电位从-70mv升高到+20mv时,精子就不能进入卵子中,因此起到阻止多精入卵的作用。

慢速阻止多精入卵:当第一个精子与卵子的卵黄膜接触时,位于接触处的卵子皮层颗粒的膜与卵子质膜融合,胞吐作用发生,皮层颗粒中的物质释放入卵黄膜和卵子质膜之间狭窄的卵周隙中。

(皮层反应) 皮层反应的实质:释放的主要物质为蛋白质和多糖。

其中有一类蛋白水解酶是皮层颗粒丝氨酸蛋白酶,改酶水解卵黄膜和质膜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蛋白质,卵黄膜和质膜不再紧紧相连。

此外,该酶还破坏卵黄膜上结合蛋白的受体,使精子不可能和卵黄膜结合。

多糖在卵周隙中形成了渗透梯度,吸引水进入卵周隙。

同时多糖吸水膨胀,形成透明层。

此外,皮层颗粒中释放出来的过氧化物酶和转谷氨酰胺酶将卵黄膜上的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交联起来,使卵黄膜硬化,成为受精膜,会使未入卵精子脱落。

第四章卵裂卵裂速度、卵裂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受卵子中贮藏的卵黄、蛋白质和mRNA控制。

卵裂类型:完全卵裂(辐射对称、螺旋、两侧对称、转动)不完全卵裂(盘状卵裂、表面卵裂)海胆辐射对称型卵裂的过程:课本P72.哺乳类卵裂的最显著特征:在早期分裂过程中,胚胎细胞间经过一个致密化的过程哺乳类十六细胞期胚胎分层:位于桑葚胚表面的细胞数量超过位于内部的细胞数量。

发育生物学知识重点整理

发育生物学知识重点整理
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25-40g),世代周期短
生物进化上与人类接近(60 - 75百万年)
胎盘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与人类相近
组织器官结构和细胞功能与人类相似
有高级神经活动
小鼠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完成
人类99%的基因存在于小鼠,基因同源性高达78.5%
基因组93%的区域基因排列顺序与人类相同相同
基因组改造的技术手段成熟
发育生物学
爪蟾个体发育的主要阶段和生活史
发育的基本过程
1.配子发生:产生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的过程。
2.受精:为精子和卵子相遇并结合的过程。
3.卵裂和囊胚:受精卵连续分裂,产生的细胞称为卵裂球,然后由它们形成多细胞的囊胚。
4.原肠形成:囊胚的细胞经过多种多样的形态发生运动产生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的原肠胚。
6.转基因技术
(1)将外源基因直接注射到受精卵的细胞核中
(2)通过胚胎干细胞介导
7.基因捕获(gene trap)与增强子捕获(enhancer trap)
如果所研究的基因可能在胚胎发育或者在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全身基因剔除可能会带来纯合子胚胎致死(Embryonic lethality)或不孕不育(Infertility)的问题怎么办?
条件剔除(CKO)是可以根据研究者的意愿在特定组织细胞中、甚至在特定时间剔除目的基因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更精确地研究目的基因在某个组织细胞、或者在某个发育生长阶段目的基因的功能。
发育的分子基础: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相同的,完整的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是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的基础。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指在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并且为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而时刻都在表达的高度保守的基因。最常用的是ACTB和GAPDH。

发育生物学期末重点整理

发育生物学期末重点整理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的生殖、生长和细胞分化等发育本质的科学。

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ontogeny) 中生命过程发展的机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systematics development) 的机制。

发育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其调控机制。

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

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合子)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产生有机体的所有细胞过程。

胚胎发育:从受精到出生之间有机体的发育。

分化: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肌肉细胞、皮肤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所有的细胞表型,这些细胞差异性产生的过程称为分化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叫做形态发生生长(growth) :则指生物个体大小的增加。

有机体通过生长发育成为成熟个体,再经过衰老(aging),最后死亡。

个体发育的特征生物个体发育的特征是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这种次序性由发育的遗传程序控制。

卵裂: 受精后,受精卵立即开始一系列迅速的有丝分裂,分裂成许多小细胞即分裂球。

囊胚(blastula): 到卵裂后期,这些分裂球聚集构成圆球形囊泡状的胚胎。

原肠胚形成: 囊胚后期,胚胎产生一系列广泛的、戏剧性的细胞运动,细胞之间的位置信息发生改变。

\图式形成: 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称为图式形成第一章定型(commitment):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分化: 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特化(specialized): 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命运已经特化了。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发育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是生命现象的发展,是有机体以遗传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构建,是遗传信息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次序表达的结果。

特征:①、发育有严格的次序性②、发育不是个别基因的表达,而是众多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配合2、发育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机制(规律);基本过程:胚前发育两性配子胚胎发育受精→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胚后发育(变态)有些动物个体,如两栖类基本机制: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图式形成④、生长⑤、形态发生3、名称解释:图式形成;胚胎通过细胞活动建立其时空样式的过程,即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体现了发育的高度有序性4、先成论和后成论的核心内容;先成论:胚胎中的形态和结构预先已经存在,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结构仅仅是增大和展开而已。

后成论:胚胎是逐渐形成的。

5、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与关系;基因型:机体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所赋予的特性表型:机体在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化等特征关系:基因型决定表型,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征有哪些?①、取材方便②、胚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可进行遗传学研究7、非洲爪蟾、鸡、小鼠和果蝇等模式生物的优缺点;①、非洲爪蟾:优点:性成熟短、取卵方便、卵体大、易于操作、抗感染力强、易于组织移植缺点:生命周期长、异源四倍体,不易于进行遗传学研究②、鸡:优点:鸡的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接近、鸡胚在体外发育,相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实验研究手段成熟、鸡的基因测序已完成③、小鼠:优点: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相近,可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易繁殖和饲养,价廉,操作方便、繁殖不受季节影响、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学背景清楚、遗传学手段较完善、是唯一可以进行基因敲除实验的脊椎动物缺点:胚胎在母体内发育、胚胎个体小、实验操作难④、果蝇:优点:生命周期短、个体小易饲养、卵体大、发育速度快第二章、配子发生1、生殖细胞的起源;①、源自生殖质或类似性质物质的细胞②、源自体细胞2、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概念与特点;生殖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特化细胞特点: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其他的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特点:仅能进行有丝分裂3、原生殖细胞(PGC)和生殖质的概念;原生殖细胞(PGC):胚胎发育初期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PGC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嵴(生殖腺原基)才能分化成生殖细胞。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 母体效应基因:又称母体因子,在卵母中呈极性分布,受精后被翻译为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和翻译调节蛋白的mRNA分子,他们在胚胎发育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

2. 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 ,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来。

3. 缺口基因:沿果蝇前后轴最早表达的合子基因, 它们均编码转录因子, 参与果蝇胚胎前后轴早期模式的形成。

4. 灰色新月区: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5. 体节:随着原条退化和神经褶开始在胚胎中央合拢,轴旁中胚层分隔成细胞团块,称为体节。

6. 生长锥:生长锥为轴突或树突的末端,其生长点往往呈锥形, 故又称生长锥。

7. 菱脑节:神经管闭合后, 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 节, 成为菱脑节, 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

8.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体细胞, 使体细胞直接重构为胚胎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

9. 分子简约性:又称小型工具盒,是由相同类型的分子发育成不同的动物体的性质叫分子简约性。

10. 非遗传多样性:不可遗传的、由环境诱发的非连续表型11. Z P3 :透明带中的化学组分, 是一种糖蛋白。

能结合精子,引起顶体反应。

12. 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13. 生殖质:有些动物的卵细胞质中存在着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可识别的特殊细胞质。

生殖质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

14. 盘状卵裂:盘状卵裂是鱼类、爬行类、鸟类及部分头足类的卵裂方式。

属于不完全卵裂。

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子是端黄卵,卵子中的细胞质集中于动物极的一个很小的区域,该区域称胚盘。

发育生物学,考前整理的重点,喜欢拿走

发育生物学,考前整理的重点,喜欢拿走

发育⽣物学,考前整理的重点,喜欢拿⾛发育重点(整理)第⼀章:掌握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

+发育⽣物学的研究对象发育⽣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应⽤现代⽣物学技术研究⽣物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

主要研究多细胞⽣物体从⽣殖细胞的发⽣、受精、胚胎发育、⽣长、衰⽼和死亡,即⽣物个体发育(ontogeny)中⽣命过程发展的机制。

+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发育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的次序性,这种次序性由发育的遗传程序控制。

发育是有机体的各种细胞协同作⽤的结果,也是⼀系列基因⽹络性调控的结果。

+动物发育的基本规律新个体的⽣命开始于两性配⼦(gamete)——精⼦与卵⼦的融合,该融合过程称受精(fertilization)。

通过受精激活发育的程序,受精卵开始胚胎发育(embryogenesis)。

从受精卵发育成为有机体,实际上是从⼀个全能细胞通过⼀系列的细胞分化产⽣有机体全部细胞表型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定的细胞表型。

⼤多数动物胚胎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裂(cleavage)、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神经胚形成(neurulation)和器官形成(organogenesis)等⼏个主要的胚胎发育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幼体。

通过⽣长发育成为成体。

有些动物(如两栖类)个体发育需经变态(metamorphosis)过程才能发育成为成体。

+细胞⾏为(cell behaviour)主要包括:细胞状态(cell state):指基因活性状况。

细胞间信号传导(cell-to-cell signaling):细胞间信号的传送、接受、反应细胞运动及细胞外形变化(cell movement and cell-shape changes):细胞通过形态改变及运动产⽣的机械动⼒,导致特殊结构的形成。

细胞增殖(cell proliferation):躯体不同部位的细胞增⽣速度不⼀,可导致整体结构的改变细胞死亡(cell death):在特定的发育时期,特定部位的细胞的死亡是形成正确结构所必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母体效应基因:又称母体因子,在卵母中呈极性分布,受精后被翻译为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和翻译调节蛋白的mRNA分子,他们在胚胎发育的决定中起重要作用。

2.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来。

3.缺口基因:沿果蝇前后轴最早表达的合子基因,它们均编码转录因子,参与果蝇胚胎前后轴早期模式的形成。

4.灰色新月区:精子入卵后,皮层向精子进入的方向旋转大约30°,在动物极皮层含大量色素而内层含有少量色素的物种中,这一胞质不同层次的相对运动形成了一个在精子进入点对面的新月形的灰色区域,称为灰色新月。

5.体节:随着原条退化和神经褶开始在胚胎中央合拢,轴旁中胚层分隔成细胞团块,称为体节。

6.生长锥:生长锥为轴突或树突的末端,其生长点往往呈锥形,故又称生长锥。

7.菱脑节: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

8.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体细胞,使体细胞直接重构为胚胎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

9.分子简约性:又称小型工具盒,是由相同类型的分子发育成不同的动物体的性质叫分子简约性。

10.非遗传多样性:不可遗传的、由环境诱发的非连续表型11.ZP3:透明带中的化学组分,是一种糖蛋白。

能结合精子,引起顶体反应。

12.胚后发育: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13.生殖质:有些动物的卵细胞质中存在着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可识别的特殊细胞质。

生殖质由蛋白质和RNA 组成,定位于卵质的特殊区域。

14.盘状卵裂:盘状卵裂是鱼类、爬行类、鸟类及部分头足类的卵裂方式。

属于不完全卵裂。

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子是端黄卵,卵子中的细胞质集中于动物极的一个很小的区域,该区域称胚盘。

卵裂只在胚盘中进行,卵黄不参与卵裂。

15.皮质反应:精子进入后,这些皮质颗粒便与卵质膜融合,使内容物释放于卵周隙中(成分可能为蛋白酶类),形成受精膜,称之为皮质反应。

16. 初级神经管形成:在脊索中胚层的诱导下,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对折、顶端封闭、脱离表层组织,形成在脊索背侧沿体轴中线纵行走向的神经管。

17.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18.晶状体泡:晶状体板陷入视杯内,且渐与表面外胚层脱离,形成晶状体泡。

19.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20.基因倍增:指基因通过自我复制增加在其基因组中的拷贝数。

21.次级神经管形成:实心神经索通过内部腔裂的方式(包括细胞凋亡)形成管状结构,称为次级神经管。

22.生殖嵴:生殖嵴是泌尿生殖嵴的内侧隆起23.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24.Nieuwkoop中心:含有背部化决定子的植物极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作用,称为Nieuwkoop中心。

25.受精: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

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

26.精子的趋化性:是指精子根据化学浓度梯度直接向卵子运动的现象。

27.深度同源:同源蛋白组成的同源信号转导途径在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中行使相同的功能。

这种现象叫深度同源。

28.发育可塑性:在动物或植物胚胎或幼虫阶段,这种表型改变的能力称为发育可塑性。

29.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千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30.组织者:早期原肠胚的胚孔背唇能诱导次级胚胎的形成,并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31.卵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

32.合子基因: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合子基因,受母体基因产物的激活。

33.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个特定的时期,以获得对卵子受精的能力的过程34.干细胞: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35.晶状体板:眼、耳的发育神经管关闭之后,在胚胎的头端有两个外胚层的衍生物,即耳基板和晶状体基板。

36.诱导型干细胞:利用导入特定基因或是特定基因产物等方式送入体细胞中,使该体细胞变成为具备如同胚胎干细胞般,具有分化成各式细胞的多功能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并持续增生分裂。

37.原肠作用:是指动物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发生运动。

38.反应范围:每个物种的基因组都编码一系列连续的表型,而每个个体在不同生境下所产生的不同表型,被称为反应范围。

39.发育共生:一种生物的发育受另一种生物释放的信号诱导的关系。

40.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41.自主特化: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

42.条件特化: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发生的细胞或组织的特化。

43.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或称自主性发育。

44.调整型发育:对细胞进行有条件特化的胚胎来说,如果在发育早期将一个分裂球从整体胚胎上分离下来,剩余胚胎中某些细胞可以改变发育命运,填补分离掉的裂球所留下的空缺,仍形成一个正常的胚胎。

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

45.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46.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指由卵细胞质中贮存的卵源性物质决定细胞的命运。

47. 初级诱导: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的现象。

二。

问答题(问答题以题库2为准)1. 简述阻止多精入卵的机制是什么?(1)当精子与卵细胞膜结合的最初1-3s内,Na+流入卵细胞膜,致使瞬时膜电压升高。

(2)精卵融合的瞬间发生的皮质反应或皮质颗粒反应。

(3)皮层颗粒胞吐释放的其他酶使新形成的受精膜变性,出现迟缓但完全的阻止多精入卵的屏障。

2. 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的机制是什么?蛋白酶体是所有真核生物中负责清除细胞内垃圾的除溶酶体以外的水解体系,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所以又称为泛素降解途径.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它的作用主要是识别要被降解的蛋白质,然后将这种蛋白质送入蛋白酶体的圆桶中进行降解.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复合体催化机构,有不同的亚基组成的一个特定生物结构——圆桶状,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识别同一种信号——泛素化,水解机制也是类似的。

3.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压缩现象,请简述其概念及其意义?概念:哺乳动物在第三次卵裂后,形成的卵裂球突然挤在一起,卵裂球之间的接触而增大,形成一个紧密的细胞球体而把球的内部封闭起来。

意义:只有发生压缩现象才说明细胞间有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形成紧密连接的细胞之间,小分子和离子能相互往来。

相互作用说明可以进行分化。

4、以海胆为例,描述原肠作用的整个过程和意义?海胆原肠作用过程:原植物极中央细胞内陷进入囊胚腔,表皮细胞转变成为初级间质细胞,然后内胚层表皮细胞内陷和扩展,其前段表皮细胞转化为次级间质细胞。

两种间质细胞都将长出伪足。

后者起定向和驱动细胞移动的作用。

海胆经过原肠作用形成外胚层、内胚层、中胚层,最终形成各种机体的组织和器官。

经过原肠作用,胚胎由辐射对称的一团细胞变成一个两侧对称和具有背腹轴、前后轴的机体。

这是胚胎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次,为重新占有新位置的胚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5. 解释Torso 信号途径。

TOR蛋白在整个合胞体胚胎的表面表达,其NH2端序列位于细胞膜外,COOH端在细胞膜内。

当胚胎前、后端细胞外存在某种信号分子时可使TOR 特异性活化,最终导致胚胎前、后末端细胞命运的特化。

在卵子的发生中,tsl在位于卵子前极的边缘细胞和卵室后端的极性滤泡细胞。

TSL 蛋白被分泌到卵子两极周围卵隙之中,通过与卵黄膜的结合而维系在两极,直到TOR 蛋白表达TSL 才被释放。

由于存在过量的TOR 蛋白,TSL不会扩散到末端区以外,从而保证tor 基因只在末端区有活性。

TOR 与配体结合引起TOR 蛋白分子自我磷酸化,经过一系列信号传递,最终激活合子靶基因的表达。

6. 试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及机制。

哺乳动物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包括:(1) 初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的决定,是由染色体决定,通常不受环境的影响。

雌性是xx . 而雄性是XY, 每个个体至少必须具有一个X 染色体。

(2) 次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之外的身体表现型,通常是由性腺分泌的激素决定的。

然而在缺少性腺的情况下,产生雌性的表现型。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I) 如果没有Y 染色体存在,性腺原基发育为卵巢。

由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能使缪勒氏管发育为阴道、子宫颈、子宫和输卵管。

(2) 如果Y 染色体存在便形成精巢,它可以分泌两种主要的激素:第一种是抗缪勒氏管激素,它将破坏那些形成子宫、子宫颈、输卵管和阴道上部的组织,第二种激素为睾酮,它柿性化胎儿,刺激阴茎、阴襄和雄性解剖学的其他部分的发育;同时抑制乳腺原基的发育。

因此,除非由于胎儿睾丸分泌的两种激素的影响变为雄性,否则个体将具有雌性的表现型。

7.有哪些基因参与了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后轴图式形成,它们的表达顺序是怎样的?神经组织最初被诱导形成时,前部神经特异性基因最初在整个神经板细胞中都表达。

后部神经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是由早在原肠胚时期,后部中胚层产生的后部化因子(Wnt,FGF,RA)诱导发生的。

FGF8最先表达,前中脑的界线是由Pax6和Pax2的表区域决定的,而中脑与后脑的分界位于Otx2与Gbx1的表达界线处,hox基因的区域性表达进一步确定后脑与脊髓的区域分化8.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有哪些?神经轴突的生长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某些具有排斥作用。

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其延伸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邻细胞的表面特性。

1、向触性:是指细胞倾向于沿着一定的表面生长,如划痕2、基质粘连性:轴突与不同物质的粘连性不同,通常沿着可粘连物质生长3、电向性:轴突生长方向受电场(电势梯度)影响;向阴极生长4、化学向性:轴突的生长是根据化学的线索运行的;向高浓度区生长5、生长路线的标记:轴突可能沿着神经生长因子标记的路线生长;不同发育时期对同一路线选择不同9.简述ES(胚胎干细胞)的特点与生物学特性?增殖的缓慢性:ES细胞分化前,会经过一个短暂的增殖期,产生过渡放大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