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

发育生物学_复习资料_重点总结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像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1.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P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P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精子获能→精卵识别→精子入卵→卵的激活→发育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1.分裂周期短;2.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3.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4.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二章精子发生一、选择题:()1.精子的顶体来自精子细胞的。
A.生发泡;B.高尔基体;C.线粒体;D.疏松泡。
()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生精细胞A.发育不同步;B.位于生精小管的同一位置;C.称为连接复合体;D.组成一个滤泡。
()3.以下生精细胞中,哪一类是干细胞?A.A1型精原细胞;B.B型精原细胞;C.中间型精原细胞;D.精子细胞。
()4.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联会复合体在哪一阶段完全形成?A.细线期;B.偶线期;C.双线期;D.粗线期。
二、判断题:()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细胞的高尔基体全部变成顶体。
()2.哺乳动物精子的中心粒位于尾部。
()3.联会复合体在粗线期解体。
()4.在精子中,线粒体位于中段。
三、填空题:1.在初级精母细胞的期,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染色体片段。
2.在精子细胞的核的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3.生精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细胞。
5.顶体中含有多种。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题集

1.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第一章生殖细胞的发生一、选择题:()1.精子的顶体来自精子细胞的。
A.生发泡;B.高尔基体;C.线粒体;D.疏松泡。
()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生精细胞A.发育不同步;B.位于生精小管的同一位置;C.称为连接复合体;D.组成一个滤泡。
()3.以下生精细胞中,哪一类是干细胞?A.A1型精原细胞;B.B型精原细胞;C.中间型精原细胞;D.精子细胞。
()4.在昆虫卵母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是由。
A.卵母细胞自身合成的;B.滤泡细胞合成的;C.抚育细胞合成的;D.卵室以外的细胞合成的。
()5.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成熟分裂,形成几个卵子?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6.在一个昆虫的卵室中,含有 A.一个卵母细胞;B.二个卵母细胞;C.16个抚育细胞; D.15个滤泡细胞。
()7.人类出生时,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处于 A.偶线期;B.粗线期;C.双线期;D.细线期。
二、判断题:()1.在滋卵型卵子发生过程中,抚育细胞为卵母细胞的发育提供了许多RNA、蛋白质和核糖体等。
()2.两栖类卵子外方的卵黄膜中含有ZP1、ZP2和ZP3等蛋白质。
()3.哺乳动物精子的中心粒位于尾部。
三、填空题:1.生精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细胞。
2.顶体中含有多种。
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当精子细胞的核浓缩之后,基因就停止。
1.MPF由两种成分组成,分别是和。
四、名词解释:1.配子发生2.精子形成3.顶体4.支持细胞5.透明带第二章受精的机制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P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P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发育的概念与特征;概念:是生命现象的发展,是有机体以遗传信息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构建,是遗传信息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次序表达的结果。
特征:①、发育有严格的次序性②、发育不是个别基因的表达,而是众多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配合2、发育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机制(规律);基本过程:胚前发育两性配子胚胎发育受精→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胚后发育(变态)有些动物个体,如两栖类基本机制: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图式形成④、生长⑤、形态发生3、名称解释:图式形成;胚胎通过细胞活动建立其时空样式的过程,即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体现了发育的高度有序性4、先成论和后成论的核心内容;先成论:胚胎中的形态和结构预先已经存在,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结构仅仅是增大和展开而已。
后成论:胚胎是逐渐形成的。
5、基因型与表型的概念与关系;基因型:机体从双亲获得的遗传信息所赋予的特性表型:机体在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化等特征关系:基因型决定表型,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特征有哪些?①、取材方便②、胚胎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③、可进行遗传学研究7、非洲爪蟾、鸡、小鼠和果蝇等模式生物的优缺点;①、非洲爪蟾:优点:性成熟短、取卵方便、卵体大、易于操作、抗感染力强、易于组织移植缺点:生命周期长、异源四倍体,不易于进行遗传学研究②、鸡:优点:鸡的胚胎发育与哺乳动物更接近、鸡胚在体外发育,相比哺乳动物更容易进行、实验研究手段成熟、鸡的基因测序已完成③、小鼠:优点: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相近,可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易繁殖和饲养,价廉,操作方便、繁殖不受季节影响、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学背景清楚、遗传学手段较完善、是唯一可以进行基因敲除实验的脊椎动物缺点:胚胎在母体内发育、胚胎个体小、实验操作难④、果蝇:优点:生命周期短、个体小易饲养、卵体大、发育速度快第二章、配子发生1、生殖细胞的起源;①、源自生殖质或类似性质物质的细胞②、源自体细胞2、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概念与特点;生殖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特化细胞特点: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细胞:多细胞生物体内其他的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特点:仅能进行有丝分裂3、原生殖细胞(PGC)和生殖质的概念;原生殖细胞(PGC):胚胎发育初期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PGC只有经过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嵴(生殖腺原基)才能分化成生殖细胞。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整理

1.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2.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3.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4.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了。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
相比之下,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5.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6.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7.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8.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9.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10.形态发生决定子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2.mRNA11.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13.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14.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15.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通过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使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形成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三个胚层构成的胚胎结构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1.图式形成是指胚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胞质定域是指在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
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是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
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类似于蝇中的合子基因。
4.自主特化是指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
通过胞质隔离实现。
5.渐进特化是指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
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
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6.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
在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
在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
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是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
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次级性别决定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
雄性的、精囊、前列腺;雌性的、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初级性别决定指生殖腺发育为或卵巢的选择。
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而非卵巢。
12.神经诱导是指脊索诱导背部外胚层形成神经外胚层并进一步分化。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发育生物学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发育系统:多细胞生物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成的有序构建程序。
2.p颗粒(生殖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构成,卵裂时被分配到一定的细胞中,得到p颗粒的细胞将发育成原生殖细胞。
顶体:位于精子头部顶部的一种特殊囊泡,由高尔基体发育而来。
它含有与卵细胞结合过程中所需的重要酶。
4顶体反应:具有顶体结构的动物精子。
精子顶体在受精前与卵子接触时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5.向化因子:在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之后,可以分泌具物种特异性的向化因子,构成卵周特有的微环境。
6.快封闭反应:精子进入卵细胞触发细胞膜电位势迅速改变,引起膜外精子与卵细胞识别和融合的障碍。
7.慢封闭反应:结合到卵黄膜的精子,通过皮层的小泡破坏,发生皮层反应被移除,否则将导致多精入卵。
8.原肠胚:囊胚后,部分细胞迁移到囊胚内部,形成一个双胚层或三胚层的胚胎。
9.初级神经管:在脊索中胚层的诱导下,外胚层细胞增殖、下沉、对半折叠,顶部封闭并与表面组织分离,在脊索背侧沿体轴中线纵向形成神经管。
10.次级神经管:内陷的实心神经索通过内部腔裂的方式(包括细胞凋亡)形成管状结构,称为次级神经管。
11.长胚基模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无论是体节的形成还是随后的分化,如果果蝇的话,它们在胚胎的前后轴上基本同步。
12.短胚基模式:胚胎发育中除了尾端以外,中间体节的部分是以原基的形式首先出现在前部,然后原基从前向后不断依次分化出各体节来,如蚱蜢。
13.初级性别决定:指选择性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
14.次要性别决定:性附属器官、性特征和性行为的确立。
15.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是研究植物个体发育规律及其调控机理的学科。
16.侧器官:由分生组织形成的原基,然后由原基形成特定的形态结构而形成的单一侧结构。
17.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变异的过程。
18.远程控制:指内分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远距离诱导和控制细胞分化。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1. 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F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F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T精子获能T精卵识别T精子入卵T卵的激活T发育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1. 分裂周期短;2. 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3. 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4. 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二章精子发生、选择题:()1.精子的顶体来自精子细胞的 _______ 。
A.生发泡;B.高尔基体;C.线粒体;D.疏松泡。
()2.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生精细胞A.发育不同步;B.位于生精小管的同一位置;接复合C.称为连体;D.组成一个滤泡。
()3.以下生精细胞中,哪一类是干细胞型精原细胞;型精原细胞; C.中间型精原细胞; D.精子细胞。
()4.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联会复合体在哪一阶段完全形成A. 细线期;B.偶线期;C.双线期;D.粗线期。
二、判断题:()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精子细胞的高尔基体全部变成顶体。
()2.哺乳动物精子的中心粒位于尾部。
()3.联会复合体在粗线期解体。
()4.在精子中,线粒体位于中段。
三、填空题:2. 在精子细胞的核______ 的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3. 生精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离不开______ 细胞。
5. 顶体中含有多种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发育的主要功能:产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分化);保证世代的连续(繁殖)。
二、发育的基本阶段:①胚前期:配子发生、成熟、排放的时期—生殖生物学()。
②胚胎期: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新个体(幼虫、幼体,变态)。
③胚后期:性成熟前期、性成熟期、衰老期(老年学)、死亡。
三、发育的主要特征和普遍规律:细胞增殖():伴随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结构增殖速度不同细胞分化():从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或者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产生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
卵裂:细胞分裂快、没有(或短)细胞生长的间歇期,因而新生细胞的体积比母细胞小。
胚胎在基本的形成之后,其体积会显著增长,原因在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加、胞外物质的积累。
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速度也各异。
:指细胞特性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发育潜力已经单一化。
:指一组细胞在中性环境下离体培养,它们仍按其正常命运图谱发育。
诱导信号在细胞之间传递的三种方式:扩散性信号分子、跨膜蛋白的直接互作、间隙连接信号传导特点:传递距离有限;并非所有细胞都能对某种信号发生反应;不同类型细胞可对同一信号发生不同反应, ., 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频率下降,但促使唾液腺分泌唾液。
模式生物的主要特征:取材方便;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进行遗传学研究脊椎动物模式生物:两栖类:非洲爪蟾;鱼类:斑马鱼;鸟类:鸡;哺乳动物:小鼠。
1. 非洲爪蟾主要优点:1. 取卵方便,不受季节限制;2. 卵1.4、胚胎体积大,易于操作;3. 发育速度快,抗感染力强,易于培养。
4、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主要缺点:异源四倍体,突变难。
2. 斑马鱼主要优点:1. 易于饲养,性成熟短,3个月;产卵力强;2.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3. 易于遗传操作:如杂交、诱变;4.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5、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组研究。
3. 鸡主要优点:1. 体外发育,易于实验;2. 器官(肢、体节)发育的重要模型;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4. 小鼠主要优点:1. 世代周期短2个月;2.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手段完善。
无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果蝇;线虫;其他:海胆;海鞘;文昌鱼;水螅;涡虫;拟南芥1. 黑腹果蝇主要优点:1. 个体小,生命周期短,易于繁殖,产卵力强,操作简便,成本低;2.染色体巨大,易于基因定位。
其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
胚胎发育图式;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手段完善。
2、线虫主要优点:1. 成虫体长1,结构简单,细胞数目少,谱系清楚;2. 性成熟短2.5-3d 易于培养,便于突变筛选,两种成虫;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3、海胆主要优点:1. 最早的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2、早期发育的模型,受精;3、已完成紫海胆基因组的破译、分析工作。
希腊哲学家在公元前第4世纪在对鸡胚和一些无脊椎动物胚胎观察后提出胚胎发育的两种假设:后成论() 与先成论()。
细胞的命运早在卵裂时,由细胞所获得的合子核信息决定——镶嵌型发育发育生物学五大未解难题(中心问题):①分化难题:相同的基因组怎样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②形态发生难题:细胞是如何组建自己又如何形成恰当的排序?③生长难题: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知道它何时该长,何时该停?④生殖难题:生殖细胞是如何发出指令形成下一代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允许它们完成这一使命的指令又是什么?⑤进化难题:在发育中的变化怎样创造新体型呢?哪些变化能够起到进化的作用?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细胞分化:细胞表型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产生的过程。
细胞命运:指正常发育情况下细胞将发育的方向,这种方向可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细胞定型()细胞在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命运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过程。
(一)、定型的两个时相:1、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那么这个细胞或组织被认为是命运已经特化了。
此类细胞发育命运是可变的。
2、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那么这个细胞或组织被认为是命运已经决定了。
此类细胞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二)、定型的两种方式:1、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
通过胞质隔离实现胞质隔离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随着卵裂被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这些特殊细胞质将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与邻近细胞无关。
镶嵌型发育(),自主型发育以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栉水母、环节动物、线虫、软体动物、海鞘)2、渐进特化(依赖型特化)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
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胚胎诱导胚胎发育中,一部分细胞或组织对其邻近的另一部分细胞或组织产生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命运)的作用调整型发育以细胞依赖型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海胆、两栖类、鱼类等)。
海胆胚胎除了具有典型的调整型发育特点之外,也显示出某些镶嵌型的特点。
细胞定型方式及其特点:自主特化依赖型特化1、多数无脊椎动物具有所有脊椎动物及少数无脊椎动物2、细胞命运由其所获得的卵内细胞命运由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决特定的细胞质组分决定定,细胞的相对位置颇为重要3、卵裂方式不可改变卵裂方式可以改变4、裂球发育命运一般不可改变裂球的命运可改变5、细胞特化发生在胚胎细胞大量的细胞重排和迁移发生在大量迁移之前细胞特化之前或与细胞特化相伴6、产生“镶嵌型”发育产生“调整型”发育注:一般两种细胞定型同时存在于胚胎发育中,但不同动物两种方式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在多数无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是细胞自主特化在发生作用,细胞有条件特化次之;而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则相反,主要是细胞有条件特化在发生作用,细胞自主特化次之。
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割到一定区域,进而进入不同的分裂球中决定分裂球发育命运的现象。
①动物极区:将发育为表皮;②灰色新月区:将发育成脊索和神经管;③黄色新月区:将发育成肌细胞;④灰色卵黄区:将发育为幼虫的消化道。
极叶与软体动物中胚层形成:极叶卵裂时细胞质向植物极迁移集中而成的细胞质突起。
环节、软体动物在卵裂早期均有极叶产生。
极叶中含有背-腹轴的决定子。
极叶→与中胚层形成(肌肉和壳腺)密切相关。
生殖质(极质,P颗粒):含有生殖细胞决定子的细胞质,获得生殖质的卵裂球将形成原生殖细胞。
(1)线虫:副蛔虫染色体消减卵裂时,染色体不同程度丢失在细胞质中的现象。
染色质消减者—体细胞;染色质不消减者—原生殖细胞。
秀丽隐杆线虫——胚胎细胞命运主要由卵内细胞质决定,而非邻近细胞间相互作用决定4、栉水母细胞质定域的重新排列有些细胞质定域并不是预先存在于合子中,而是在卵裂中重新确立。
(一)、海鞘形态发生决定子(两类):1、可以激活基因转录的物质(蛋白因子);2、可能是以的形式存在于卵内一定区域。
(二)、果蝇极质(生殖细胞决定子,生殖质)由蛋白质和组成:1、( );2、蛋白;3、调控极质的形成和装配;4、数个母源效应基因( )与之有关。
细胞命运通过相互作用渐进特化:①自主特化中的每个细胞命运由其“祖先”决定,即不同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形态发生决定子,它们决定细胞的命运,构成镶嵌型发育类型。
如多数无脊椎动物发育。
②依赖性特化中的每个细胞命运取决于它遇到哪些细胞,每个细胞开始都有相似的潜能,构成调整型发育,细胞命运由胚胎细胞的相互作用决定。
如多数脊椎动物。
总结:1、海胆胚胎存在植物极化和动物极化两个对立的梯度;其正常发育依赖于两个梯度的平衡;某些蛋白抑制剂(重金属、和伊万斯蓝)可减弱植物极化因子的作用,而某些呼吸抑制剂(、、3、)可减弱动物极化因子的作用。
2、裂球的预期命运只要还未决定,都是可以调整的。
裂球的发育命运一旦由于动物极细胞质和植物极细胞质彼此分裂而决定下来,便失去调整能力。
即使在调整型发育的胚胎中,总会从某一时期开始,胚胎细胞的发育潜能逐渐受到限制。
3、海胆胚胎在32细胞以后,多数裂球不能再形成完整胚胎。
三、两栖类发育调控(一)、胚胎细胞的渐进决定两栖类早期胚胎细胞核具有遗传等同性,每个细胞核都能产生完整的有机体灰色新月区域物质的重要性在于,此区含有背唇,它具发动原肠作用的能力;胚胎发育的关键性变化就发生在原肠作用过程中,迁移到一定位置的细胞的相作用。
蝾螈早期原肠胚细胞发育的预期潜能大于预期命运(命运尚未决定),即表现为依赖型发育,细胞的命运取决于其所处的位置。
随着发育,细胞的潜能逐渐受限,晚期原肠胚细胞为已决定细胞,表现为自主型发育(二)、初级胚胎诱导:胚胎发育中,一部分细胞或组织对其邻近的另一部分细胞或组织产生影响,并决定其分化方向(命运)的作用。
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和其他的组织一起调整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诱导者: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部分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改变的这一部分细胞。
反应组织: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
() :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的过程(神经诱导)。
背唇为组织者。
形态发生决定子导致细胞的自主特化;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细胞的渐进特化。
如何区别细胞定型的两个阶段:特化是指一个细胞或者组织在中性环境中也能自主分化的现象,通常这类细胞的分化命运是可逆的;决定是指一个细胞或组织当改变在胚胎中的位置时,分化命运不发生改变的现象,通常这类细胞的分化命运是不可逆的。
实现定型的两种方式:胞质定域(通过形态发生决定子的特异性定位,引发自主特化,如海鞘)和胚胎诱导(通过细胞相互作用,引发渐进性特化,大多数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型发育模式)。
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转录前和转录的调控第一节基因组相同和基因差异表达细胞分化:是指同群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内外变化,成为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的过程。
分化过程涉及基因活性状态变化、细胞内物质组成的变化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形态结构的变化。
细胞表型:是细胞特定基因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表现,是细胞的特定性状。
全能细胞:产生有机体全部细胞表型。
细胞多潜能细胞:产生几种特定类型的细胞。
已分化细胞:多潜能细胞通过分离和分化发育成的特殊细胞表型。
个体发育的过程:全能性细胞→多潜能性细胞→分化细胞,基因选择表达。
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差异性表达的条件和原因:前提条件:携带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及复杂的表达调控机制细胞内环境:卵质不均匀分布原因细胞外环境:细胞间相互作用(位置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