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合集下载

山东卷物理试题评价

山东卷物理试题评价

山东卷物理试题评价
山东卷物理试题整体评价辅助答案提供:
1. 试题难度适中:山东卷物理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既有一些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较高层次的思考题。

对于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能够得到一定的挑战;而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来说,也能够做出一些基础题目。

2. 知识点覆盖广泛:试题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物理学科的多个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有很好的考查。

同时,试题还通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式考察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命题贴近实际:试题中有许多涉及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的例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这些题目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应用和实用价值,增强学习的兴趣。

4. 高层次思考题量较少:尽管试题中也有一些较高层次的思考题,但整体数量较少,对于那些有较强物理学基础和解题能力的学生来说可能稍显不足。

更多的高层次思考题可能能够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山东卷物理试题整体质量较高,覆盖了多个知识点,贴近实际,对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有很好的考查。

其中也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考查的高层次思考题数量稍显不足,可能无法全面考察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导言本文对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进行评析,旨在帮助考生和老师更好地了解试卷特点,为备考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题型分布- 单选题:占试卷总分的40%,共有30道题。

难度适中,覆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

- 多选题:占试卷总分的30%,共有20道题。

难度适中,考察考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能力。

- 判断题:占试卷总分的10%,共有10道题。

难度适中,考察考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 解答题:占试卷总分的20%,共有2道题。

难度较高,考察考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思维。

难度分析- 单选题和判断题整体难度适中,主要考察考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多选题相对较难,需要考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入,并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解答题难度较高,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题目特点-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

- 部分题目融入了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的场景,旨在培养考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 解答题突出了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考察。

备考建议- 加强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研究和掌握。

-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多进行练和解析。

- 关注实际应用场景,尝试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多做解答题的模拟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水平。

结语本次试卷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突出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希望考生能充分备考,提升自己的物理水平。

加油!以上为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评析,供参考。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通常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山东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些评析:
1. 难度适中:山东高考物理试题整体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但没有过于复杂和艰深的题目。

同时,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分析题等,考察学生在不同类型题目上的综合能力。

2. 知识点覆盖广泛:山东高考物理试题会覆盖各个知识点,包括质点运动、牛顿力学、电路分析、光学成像等。

试题中常常通过情境或实例来引出问题,考察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山东高考物理试题注重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

试题中常常设置实验和观察题目,要求学生基于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 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山东高考物理试题中常常涉及到与生活实际或社会问题相关的物理知识和应用。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总的来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在内容上覆盖广泛,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加这些考试,学生能够全面提升物理学科的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

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球三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该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建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18题以点电荷的电场这一熟悉的情境展开设问,新颖之处在于题目与对称思想和等效替代方法的巧妙结合。

本题考查了考生利用静电场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试题设问指向性明确,体现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第39题第(1)题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为背景,结合考古断代的科技应用,考查考生对原子核衰变规律和半衰期的理解,试题联系科学技术,渗透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试题关注科学前沿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物之理,培养考生自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很好地诠释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能力立意,联系实际,体现试题高效性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层级恰当,切合实际,覆盖全面,比例合理。

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6题以力学临界平衡问题为载体,考查考生利用平衡条件通过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整体法”、“隔离法”等物理方法的运用,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第19题巧妙借助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实际情境设计问题。

在给出考生不熟悉的整流电路产生的电流图像的基础上,考查处在变化磁场中的金属圆环内产生的交变电压的变化规律。

从整流电路到电流的图像再到问题的设置,自然连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通过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的运用,重在考查考生利用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23题以物块和小球连接的常规模型为背景材料,以传感装置示数的变化为条件展开设问。

涵盖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共点力的平衡等力学主干知识点。

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24题基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构建物理模型,设计新颖巧妙,问题环环相扣,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推理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023 年高考物理山东试卷评析与备考策略

2023 年高考物理山东试卷评析与备考策略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试卷评析与备考策略一、试卷评析:1.整体特点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涉及一些深度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题目。

试卷结构清晰,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个部分组成,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2.知识点分布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各个方面。

其中,力学和电磁学是重点考查内容,占比较大。

同时,试卷也涉及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强调了物理知识的实践意义。

3.难度分析整体难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对较为简单,但计算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物理思维。

一些题目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备考策略1.夯实基础对于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公式的理解与掌握。

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游刃有余。

2.加强练习物理学科需要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考生可以通过多做题目,尤其是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来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拓展知识面高考物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物理竞衰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4.提高综合素质高考物理不仅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在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5.关注时事热点高考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些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关的题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科技动态,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类型的题目有很大帮助。

6.调整心态,树立信心高考是一场持久战,不仅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还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2023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2023山东高考物理评析

2023山东高考物理评析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总体难度较大,涵盖了必修1、必修2和选修1、选修2这四个模块的知识点,考查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解答题。

下面将对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选择题部分。

本次物理试卷选择题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涉及到了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各个领域。

题目有的题目相对简单,一些题目相对较难。

例如在光学部分的知识点中,出现了对光的类电磁波模型的认识问题,考察能够联系光速、频率、波长等基本概念,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在力学部分的题目中,涉及到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着力面积、摩擦因数和力的关系这一知识点,需要考生结合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原理来进行解答。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从而运用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行求解。

接下来是填空题部分。

填空题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磁学两个模块中。

其中力学部分的题目相对较多,包括摩擦力、动能守恒、动量守恒、动力学等知识点。

而在电磁学部分的填空题中,主要考察了电场强度、电势差、电阻等知识点。

整体来说,填空题难度适中,考查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公式的运用。

再往后是计算题部分。

计算题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磁学这两个模块中。

力学部分计算题主要涉及到了速度、加速度、质量、摩擦力、动量等知识点。

电磁学部分计算题则主要涉及到了电场强度、电势差、电阻、电功等知识点。

计算题整体难度中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数学运算和物理公式的应用。

最后是解答题部分。

解答题设置了一些应用题,旨在考察考生对于物理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一道关于在振源的作用下一弹簧质点振动的题目,要求考生由已知条件,自创表达式并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的难度较大,从题型设置来看,试卷对考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思维的灵活运用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只是对2023年山东高考物理试卷的评析,并未详尽的展示所有题目,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精品解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地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解析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解析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碘125衰变时产生γ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

碘125地半衰期为60天,若将一定质量地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地质量为刚植入时地( )A.116B.18C.14D.12【解析】B 【解析】【详解】设刚植入时碘地质量为0m ,经过180天后地质量为m ,根据012t Tm m ⎛⎫ ⎪⎝⎭=代入数据解得180360000111228m m m m ⎛⎫⎛⎫=== ⎪⎪⎝⎭⎝⎭故选B 。

2. 我国多次成功使用"冷发射"技术发射长征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

如下图所示,发射仓内地高压气体先将火箭竖直向上推出,火箭速度接近零时再点火飞向太空。

从火箭开始运动到点火地过程中()A. 火箭地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B. 高压气体释放地能量全部转化为火箭地动能C. 高压气体对火箭推力地冲量等于火箭动量地增加量D. 高压气体地推力和空气阻力对火箭做功之和等于火箭动能地增加量【解析】A 【解析】【详解】A .火箭从发射仓发射出来,受竖直向下地重力、竖直向下地空气阻力和竖直向上地高压气体地推力作用,且推力大小不断减小,刚开始向上地时候高压气体地推力大于向下地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故火箭向上做加速度减小地加速运动,当向上地高压气体地推力等于向下地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时,火箭地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接着向上地高压气体地推力小于向下地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时,火箭接着向上做加速度增大地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故当火箭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A 正确;B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高压气体释放地能量转化为火箭地动能、火箭地重力势能和内能,故B 错误;C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力冲量等于火箭动量地增加量,故C 错误;D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高压气体地推力和空气阻力对火箭做功之和等于火箭机械能地增加量,故D 错误。

2023 年高考物理山东 试卷评析与备考策略

2023 年高考物理山东 试卷评析与备考策略

2023 年高考物理山东试卷评析与备考策略一、试卷总体评析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在整体上保持了稳定,但同时又有所创新。

从宏观角度看,试卷的立德树人要求突出,体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

从微观角度看,试题涉及的物理知识点丰富,要求考生对物理现象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

二、备考策略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高考物理试题虽然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但基础知识的考查始终是重点。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上。

2. 提升应用能力。

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多做一些涉及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3. 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高考物理试题的考点覆盖面广,要求考生全面复习,不能片面侧重于某一部分知识点。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4. 提升解答题能力。

解答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很大比重,要求考生对物理现象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做出清晰、逻辑性强的论述。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提升自己的解答题能力,多做一些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

5. 培养综合素质。

高考物理试题不仅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还要求考生的综合素质高。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总结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有所创新,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全面的知识点覆盖、高综合素质等。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复习、提升应用能力和解答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要注意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高考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官方评析2019年高考(山东卷)物理试题切合高中物理教学,贴近考生的学习实际,对考生的思维起点要求适当,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和梯度。

试题语言表达科学严谨,情境叙述简明扼要,问题设置独具匠心,处处充盈着浓郁的物理气息。

1.重视基础,科学设计,保障试题公平性
试题必做部分主要考查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考生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能力。

引导考生全面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考生的全面发展。

试题内容涉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规律、思想和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物理核心思维方法的考查,无偏题、怪题。

全卷在试题材料选择、情境设置、题目设问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全省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层次和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考生,保证了试题的公平、公正。

所有题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均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如第14题以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为背景,第16题属于基础的力学平衡问题,第17题的情境取材于电磁感应现象应用中的电磁制动,第20题涉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等,均是考查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第21题、第22题两个实验题都注重考查最基本的实验器材、实验操作、实验原理、实验分析。

第23题、第24题第(1)(2)题分别是力学、电磁学的基本问题和常见模
型,考生比较容易入手。

试题选做部分重视对三个模块中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阅读量、思维量、作答量等方面相当,基本等值,体现了对选做不同模块考生之间的公平性。

第37题涉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气体实验定律;第38题涉及简谐运动,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第39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这些都是选考部分的核心知识点。

2.贴近生活,构思新颖,展示试题创新性
试题既注重加强与考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也注意在考生所熟悉的经典情境上不断创新,设问方式的构思设计更新颖。

在现实生活中,刚盖好的暖水瓶塞有时会突然被弹起,扣在桌面上的热杯盖有时也会被热气顶起。

第37题第(2)题恰以生活中的这种物理现象为背景,通过简化和抽象提炼出一个理想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巧妙构思,合理设置问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的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素材新颖独到,模型传统经典,凸显物理试题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中提炼情境的特点。

第15题以地月拉格朗日点为背景素材展开设问。

拉格朗日点这一信息对考生来说虽然新颖,但处理这一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是考生所熟悉的。

考生可以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等已学知识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即可比较空间站、同步卫星、月
球三者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该题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建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18题以点电荷的电场这一熟悉的情境展开设问,新颖之处在于题目与对称思想和等效替代方法的巧妙结合。

本题考查了考生利用静电场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试题设问指向性明确,体现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第39题第(1)题以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为背景,结合考古断代的科技应用,考查考生对原子核衰变规律和半衰期的理解,试题联系科学技术,渗透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试题关注科学前沿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引领考生在生活中体验物之理,培养考生自觉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很好地诠释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能力立意,联系实际,体现试题高效性
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层级恰当,切合实际,覆盖全面,比例合理。

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6题以力学临界平衡问题为载体,考查考生利用平衡条件通过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整体法”、“隔离法”等物理方法的运用,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第19题巧妙借助二极管整流电路的实际情境设计问题。


给出考生不熟悉的整流电路产生的电流图像的基础上,考查处在变化磁场中的金属圆环内产生的交变电压的变化规律。

从整流电路到电流的图像再到问题的设置,自然连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通过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知识的运用,重在考查考生利用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23题以物块和小球连接的常规模型为背景材料,以传感装置示数的变化为条件展开设问。

涵盖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共点力的平衡等力学主干知识点。

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第24题基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构建物理模型,设计新颖巧妙,问题环环相扣,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规律的推理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23、24题按物体运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展开设问,问题层级分明、难度梯度合理。

前面问题的设置较为基础,面向全体考生,使考生既能很快入题,又能缓解紧张的心理;后面的问题注重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可以实现对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进行有效区分,为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这样既控制了题目难度,分散难点,又使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测量效度。

4.重视操作,体现原理,突出物理实验性
实验部分分为一力一电、体量基本相当的两个独立题目,从题型设计和分数分配两方面均体现出对实验能力考查的重视。

试题从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操作入手,以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考查重点,加强对实验原理、实验分析的考查,体现了应用科学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理念。

既考查了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又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能力。

第21题以探究橡皮筋的弹力和长度的关系,结合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背景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试题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前面的实验为后续实验提供数据支持,衔接自然流畅,情境新颖别致。

试题将课堂实验中弹簧秤拉橡皮筋改为橡皮筋拉弹簧秤,激发了考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考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试题既凸显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迁移和拓展能力的考查。

第22题将日常所学基本电路与恒流源结合,在此基础上展开设问,既考查了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对考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也正是题目立意新颖之处。

考生需结合题干内容才能理解图像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对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该题解答方法的多样性,体现
了试题考查的灵活性。

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5.覆盖合理,过渡平稳,彰显选拔科学性
试题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覆盖全面,各部分比例合理,有较高的测量信度和效度,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

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说明》中必考部分的全部12个主题及选考部分12个主题中的7个主题。

整卷来看,试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从考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出发,合理设置问题难度和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使考生在解题时能够比较容易切入试题,拾级而上,又使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所斩获,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总之,2019年物理试题,整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试题的整体结构、考查内容及能力要求,完全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