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儿科学绪论和生长发育及障碍本科学生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绪论生长发育实用版课件

龄阶段儿童的特点,为儿童及其家庭提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1、疾病特点:寄生虫病、免疫性疾病、近视、龋齿等,疾病发生、发展与成人相似
供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 小儿脱离母体,环境剧变,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死亡率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2/3,主要与先天缺陷、不利环境或分娩
1、特点:生 保证充足的营养、休息,注意心理变化 长发育速度加速,出现生后第 二个生长高峰(性激素作用),神经内分泌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护理工作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维持其发育状况,还应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和精神心理的健
康
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需要多、代谢旺盛,但大脑皮层功能不完善、消化弱
(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一切涉及 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 科护理学的范围,包括正常小儿的身 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和护 理,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 等多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
二、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从生 殖细胞结合开始到小儿出生前为胎儿 期,共40周,又分妊娠早期(12周)、 中期(16周)和晚期(12周)。保健 重点是防止孕母感染、营养障碍、有 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接触等,做好孕 期保健 和胎儿保健
1、疾病特点:传染病机会增多,意外事故多, 易高热惊厥,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营养缺乏 病
2、保健重点:注意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 惯;按时预防接种;防中毒、外伤;注意智力 开发尤其语言;培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toddler’s age)
1周岁~3周岁
小儿生长发育较 前减慢,大脑皮层 稍成熟,语言和思 维能力增强;活动 多,与外界接触多 ,识别能力差;食 物转换
护理工作重点从对患儿的生活照顾和 护理转到护理事业和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从推广新法接生、计划免疫 到儿童医疗保健、儿科监护中心 儿科护理人才队伍向高层次、高素质 发展
1、疾病特点:寄生虫病、免疫性疾病、近视、龋齿等,疾病发生、发展与成人相似
供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 小儿脱离母体,环境剧变,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死亡率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2~2/3,主要与先天缺陷、不利环境或分娩
1、特点:生 保证充足的营养、休息,注意心理变化 长发育速度加速,出现生后第 二个生长高峰(性激素作用),神经内分泌 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护理工作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维持其发育状况,还应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和精神心理的健
康
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需要多、代谢旺盛,但大脑皮层功能不完善、消化弱
(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一切涉及 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 科护理学的范围,包括正常小儿的身 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和护 理,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 等多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
二、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从生 殖细胞结合开始到小儿出生前为胎儿 期,共40周,又分妊娠早期(12周)、 中期(16周)和晚期(12周)。保健 重点是防止孕母感染、营养障碍、有 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接触等,做好孕 期保健 和胎儿保健
1、疾病特点:传染病机会增多,意外事故多, 易高热惊厥,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营养缺乏 病
2、保健重点:注意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 惯;按时预防接种;防中毒、外伤;注意智力 开发尤其语言;培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toddler’s age)
1周岁~3周岁
小儿生长发育较 前减慢,大脑皮层 稍成熟,语言和思 维能力增强;活动 多,与外界接触多 ,识别能力差;食 物转换
护理工作重点从对患儿的生活照顾和 护理转到护理事业和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从推广新法接生、计划免疫 到儿童医疗保健、儿科监护中心 儿科护理人才队伍向高层次、高素质 发展
儿科(2-28)绪论、生长发育-精品医学课件

儿科学绪论
Introduction of Pediatrics
儿科学绪论
• 儿科学范围 • 儿科学任务 • 年龄分期 • 生长发育
一、范围Range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 时期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预防 保健、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分 为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临 床儿科学及儿科诊疗学。
二、任务 Assignment
SkeletalMusclesDevelopmen 胎儿期肌肉组织发育较弱, 出生后随小儿躯体和四肢 活动增加才逐渐发育。学 龄前小儿已有一定的负重 能力,学龄期儿童肌肉比 婴幼儿粗壮,到青春期肌 肉发育大为加速,男孩比 女孩更突出。
5、生殖系统发育
Development of Bircumference of Chest
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cm,比头 围小1~2cm; 1Y时头围和胸围相等; 1Y~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cm数 等于小儿岁数减1。
(四)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 骨骼发育 • 牙齿的发育 • 脂肪组织的发育 • 骨骼肌组织的发育 • 生殖系统发育 • 淋巴组织的发育 • 神经心理发育
改善小儿体质、降低 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 障儿童健康。
三、年龄分期
• 胎儿期 • 新生儿期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 青春期
三、年龄分期
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 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 织逐渐长大,功能也逐渐成 熟。在工作中人为的划分为 七个年龄期。
年龄分期
1、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精子和 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 出生称为胎儿期。最初八周为胚 胎期Embryo Period ;从第九周 起到出生为胎儿期。胎龄满37周 后出生者为足月儿。
Introduction of Pediatrics
儿科学绪论
• 儿科学范围 • 儿科学任务 • 年龄分期 • 生长发育
一、范围Range
儿科学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 时期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预防 保健、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分 为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临 床儿科学及儿科诊疗学。
二、任务 Assignment
SkeletalMusclesDevelopmen 胎儿期肌肉组织发育较弱, 出生后随小儿躯体和四肢 活动增加才逐渐发育。学 龄前小儿已有一定的负重 能力,学龄期儿童肌肉比 婴幼儿粗壮,到青春期肌 肉发育大为加速,男孩比 女孩更突出。
5、生殖系统发育
Development of Bircumference of Chest
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cm,比头 围小1~2cm; 1Y时头围和胸围相等; 1Y~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cm数 等于小儿岁数减1。
(四)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 骨骼发育 • 牙齿的发育 • 脂肪组织的发育 • 骨骼肌组织的发育 • 生殖系统发育 • 淋巴组织的发育 • 神经心理发育
改善小儿体质、降低 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保 障儿童健康。
三、年龄分期
• 胎儿期 • 新生儿期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 青春期
三、年龄分期
小儿处于连续不断的生长 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组 织逐渐长大,功能也逐渐成 熟。在工作中人为的划分为 七个年龄期。
年龄分期
1、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精子和 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 出生称为胎儿期。最初八周为胚 胎期Embryo Period ;从第九周 起到出生为胎儿期。胎龄满37周 后出生者为足月儿。
儿科学绪论

• (一)儿科学定义 •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
卫生保健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 综合性医学科学。
• 是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儿童健康的学科
• • • • • • • • • •
小儿外科学、小儿神经病学、小儿精神病学、 小儿生理学、小儿免疫学、小儿心脏病学、 小儿血液病学、小儿呼吸系病学、小儿结核病学、 小儿肿瘤病学、小儿肝脏病学、小儿遗传病学、 小儿代谢疾病学、小儿内分泌学、小儿营养缺乏性疾病学、 新生儿学、围产期医学(perinatal medicine)、 青春期 医学 (adolescence medlcme)、 小儿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学、小儿结缔组织病学、 小儿预防医学、 小儿传染病学、小儿寄生虫病学、 小儿急救医学等
(二)儿科学范围
(三 )基础医学的特点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是一个处于
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
1、生物学特点
• (1)解剖方面 • (2)生理方面 • (3)病理方面 • (4)免疫方面
• (1)解剖方面
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如头长与身长比;骨骼;内脏器官大小、位置;头颈部
5.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 3—6岁或7Y、相当于目前的“幼儿园”阶段。 • 这一时期智力发言增快、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好 •
奇、模仿,可进—步用语言表达白己的思维和感 情。 可学习简单文字、图画及歌谣。
• 应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清洁、
爱集体、懂礼貌的优良品质。
6.学龄期(school age) • 6或7岁至青春期开始之前10(女12岁,男13岁),亦称小学 学龄期。智力发育更强,学习能力和理解力人为增进。 注意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培养他们在德、智、体得到 全面发展。此期体格发育和生殖系统发育增快。
卫生保健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 综合性医学科学。
• 是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儿童健康的学科
• • • • • • • • • •
小儿外科学、小儿神经病学、小儿精神病学、 小儿生理学、小儿免疫学、小儿心脏病学、 小儿血液病学、小儿呼吸系病学、小儿结核病学、 小儿肿瘤病学、小儿肝脏病学、小儿遗传病学、 小儿代谢疾病学、小儿内分泌学、小儿营养缺乏性疾病学、 新生儿学、围产期医学(perinatal medicine)、 青春期 医学 (adolescence medlcme)、 小儿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学、小儿结缔组织病学、 小儿预防医学、 小儿传染病学、小儿寄生虫病学、 小儿急救医学等
(二)儿科学范围
(三 )基础医学的特点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儿童是一个处于
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
1、生物学特点
• (1)解剖方面 • (2)生理方面 • (3)病理方面 • (4)免疫方面
• (1)解剖方面
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如头长与身长比;骨骼;内脏器官大小、位置;头颈部
5.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 3—6岁或7Y、相当于目前的“幼儿园”阶段。 • 这一时期智力发言增快、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好 •
奇、模仿,可进—步用语言表达白己的思维和感 情。 可学习简单文字、图画及歌谣。
• 应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清洁、
爱集体、懂礼貌的优良品质。
6.学龄期(school age) • 6或7岁至青春期开始之前10(女12岁,男13岁),亦称小学 学龄期。智力发育更强,学习能力和理解力人为增进。 注意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培养他们在德、智、体得到 全面发展。此期体格发育和生殖系统发育增快。
儿童内科学-绪论、生长发育(儿科专业)2016-9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9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0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1
各 年 龄 分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新生儿期 neoatal period 婴儿期 Infancy 幼儿期 toddler’s age 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学龄期 school age 青春期 Adolescence
温州医学院附属 王坚 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 郑爽 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 陈海燕 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 赵少倩 医院
2018/6/15
临床医 学
临床医 学 临床医 学 临床医 学
上海复旦大 呼吸 学
上海交通大 内分泌 学 浙江大学 肿瘤
上海交通大 内分泌 学
48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2018/6/15
发热 惊厥 肺炎 水肿 贫血 腹泻 肝肿 颅内感染 喘息 血尿 紫癜 呕吐 黄疸 脾肿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43
临床病例分析答题要点
总结患者病史特点 初步临床诊断以其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及依据 需要做哪些检查 治疗原则及其依据 分析涵盖解剖、生理、病生、病理的发病机制 诊治过程中医患沟通的内容 患者的出院指导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41
儿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儿童正常发育规律是最重要特点 特有的疾病谱和治疗方法 适合儿童的病史采集、体检、辅助检查 学习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 学习方法:LBL.PBL.TBL.CBL 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热心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42
练习症状鉴别诊断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5
围生期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0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1
各 年 龄 分期
胎儿期 Fetal Period 新生儿期 neoatal period 婴儿期 Infancy 幼儿期 toddler’s age 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学龄期 school age 青春期 Adolescence
温州医学院附属 王坚 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 郑爽 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 陈海燕 医院 温州医学院附属 赵少倩 医院
2018/6/15
临床医 学
临床医 学 临床医 学 临床医 学
上海复旦大 呼吸 学
上海交通大 内分泌 学 浙江大学 肿瘤
上海交通大 内分泌 学
48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2018/6/15
发热 惊厥 肺炎 水肿 贫血 腹泻 肝肿 颅内感染 喘息 血尿 紫癜 呕吐 黄疸 脾肿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43
临床病例分析答题要点
总结患者病史特点 初步临床诊断以其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及依据 需要做哪些检查 治疗原则及其依据 分析涵盖解剖、生理、病生、病理的发病机制 诊治过程中医患沟通的内容 患者的出院指导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41
儿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儿童正常发育规律是最重要特点 特有的疾病谱和治疗方法 适合儿童的病史采集、体检、辅助检查 学习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 学习方法:LBL.PBL.TBL.CBL 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热心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42
练习症状鉴别诊断
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35
围生期
儿科学绪论及生长发育及障碍护理课件

知识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父母的遗传基因对儿童的生长发 育具有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
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生活环 境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 影响。
社会因素
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 也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
定期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头 围等指标的测量,记录生长曲线。
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划分
01
幼儿期:1-3岁。
02
学龄前期:3-6岁。
03
学龄期:6-12岁。
04
青春期:10-20岁。来自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特点
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差异性
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 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水平存在 个体差异。
程序性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程序,由上至下、 由近至远、由粗至细、由低级至高级。
探讨儿童教育方法、学习困难 及教育干预措施。
儿科学与心理学
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行为问题 及心理干预措施。
儿科学与神经科学
探讨儿童神经发育、脑功能及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科学与遗传学
研究儿童遗传性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儿科学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儿童面临的 问题日益复杂多样,如肥胖、心理行为 问题、环境污染等。儿科学需不断更新 知识体系,提高诊疗水平,以应对这些 挑战。
控制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儿童障碍,应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于遗传性疾病,应采取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措施;对于营养性疾病,应注重合理饮食和营养补充; 对于心理行为问题,应采取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措施。
第1章 儿科学绪论及生长发育

二、影响生长发育因素**
遗传 环境 • 营养 • 疾病 • 孕母情况 • 生活环境(家庭和社会)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
三、体格生长***
体格生长指标——体重、身高、坐高、头
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测量
-婴幼儿用卧式测板 -3岁以上儿童用身长计 -精确至0.1cm
身 高
身长 .Recumbent length <3 y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Standing height >3 y
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
新生儿期
生后脐带结扎——28d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
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适应内外环 境,独立生活
1.自主呼吸建立 2.主动摄取营养 3.适应比宫内低的环境 4.机体本身的变化: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体重减轻 乳腺肿大及泌乳
第二章 生长发育
(p7~21)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熟悉小儿体格生长 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 (三) 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 评价*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
上下部量
规律 -初生脐上,2岁脐下,6岁脐和耻 骨联合上缘中间,12岁耻骨联合上 缘 测量 -<3岁卧位,>3岁正坐位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温州医学院定理临床学院
儿科学绪论和生长发育PPT精品文档70页

➢测量
-排空大便,脱去衣帽鞋 -新生儿和婴儿:婴儿磅秤;儿 童:拉杆称 -精确度:新生儿和婴儿10g; 儿童50g
身材的增长
➢ 身高 ➢ 坐高 ➢ 上下部量 ➢ 指距
➢身长
➢ 规律 -出生时50cm,1st yr 25cm,1岁时
75cm,2nd yr 10cm
-2~12yr,5~7.5cm/yr 身高(cm)=年龄×7+70 (cm)
临床儿科学
青春期医学
儿科学特点
基本特点: ①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异差 都非常大 ②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 ③自身防护能力弱
基础医学方面 1、解剖 2、机能(生理) 3 、病理 4、免疫 5 、心理
临床方面
1、疾病的种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预后 6、预防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软尺紧贴头皮,前起眉弓上缘,后经 枕骨结 节,左右对称,环绕一周
-精确至0.1cm
胸围
➢ 规律 -出生时32cm,小于头围1~2cm,1~1.5岁两者 相等 -1岁~青春期胸围=头围+年龄-1(cm)
➢ 测量 -平静呼吸,双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
-软尺前经乳头下缘,乳腺已发育的女孩,经 胸骨中线第4肋间,后绕两肩胛下缘一周 -取呼,吸气的平均值 -精确到0.1cm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各项具体指标(包括 测量方法、正常值)
熟悉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骨骼、牙齿、脂肪与肌肉组织的发 育规律
儿科学(Pediatrics)
研究婴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 育规律,疾病防治与促进身心健康 的医学科学
预防儿科学
围产医学
发育儿科学
新生儿学
➢ 发病率有所降低
1儿科学绪论 +生长发育(新)

2、儿科学的特点
临床表现:年幼体弱儿对疾病反应性差, 往往症状、体征不明显;病情发展快、 来势凶险。
2、儿科学的特点
诊断:详细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 发病年龄和季节及流行病学史有助于诊 断。
2、儿科学的特点
治疗:强调综合治疗,不但要治疗主要 疾病,并发症同样不可忽视,护理和支
持治疗同样重要;药物剂量按体重或体 表面积计算。
(2)牙齿 人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20个)和恒牙 (28~32个) 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3岁前出齐 13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 2岁以内乳牙数=月龄–4~6 6岁左右萌第一恒磨牙,又称6龄齿,6~12 岁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12岁左右萌出第 二恒磨牙,18岁以后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 ,也有终身不萌出者。
婴儿期 (infancy)
3)婴儿期:自出生到一周岁之前 。 特点:(1)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 (2)热量需要高 (3)自身免疫未成熟 保健:提倡母乳喂养,预防接种,培 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toddler hood)
幼
4)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 特点 : (1)生长发育减慢,智力发育突出 (2)断了母乳 (3)活动面广
(7)20世纪70年代WHO健康新定义:不仅是
躯体无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
适应能力。
小儿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
1、概述 (1)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人期的整个 过程,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2)生长: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 ,可用测量值表示其量的变化。如身高、 体重、头围等。 (3)发育: 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 功能成熟。
特点: (1)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健康、 营 养、情绪、疾病直接影响胎儿。 (2)易受不良 因素影响。 (3)常见病:死胎、流产、早产、畸形等 保健: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感染,定期产前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学绪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儿科 曹兰芳
2021/1/22
1
目的和要求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了解:儿科的范围和特点 教学时数: 1学时
2021/1/22
2
对象:胎儿-青春期 0-18岁
生长发育 (规律、监测) 促进身心健康(预防 干预 ) 疾病防治(诊疗、提高治愈率
保障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围生期医学; 特殊专业:急救和传染病。
2021/1/22
13
儿科学的特点:
基本特点有三方面: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大,对健康 状态的评价,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都不宜用单一 标准衡量;
恢复能力较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实现自然 改善或修复,度过危重期,常可满意恢复,适 宜的康复治疗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育障碍 • 遗 传 基 因
病 • 死 胎 、 早
产、流产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孕 母 足 够 营 养 ,愉 快
心情,戒烟、酒 • 预 防 孕 期 感 染 • 慎 重 用 药 • 避 免 接 触 放 射 线 , 有
害物质等 • 产 前 筛 查 ( 必 要 时 )
2021/1/22
26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15岁-64岁74.4%(老龄化)
2021/1/22
5
儿科学的任务
促进生长发育 (规律、监测)
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不断提高体格、智力和社会适 应能力;
2021/1/22
6
保障儿童健康 提高疾病防治水平(诊疗、提 高治愈率)
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肺炎、腹泻)
6. 遗传及先 访视制度
天性疾病 •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髋关节半
2021/1/22
23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和保健原则
(七个时期)
2021/1/22
24
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孕到 分娩共280天
围产期
Perinatal Period
孕28周至生后1 周
2021/1/22
25
生理特点 依赖母体进 行生长发育
疾病特点 • 先 天 畸 形 • 胎 儿 生 长
2021/1/22
7
提高生命质量
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 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苯丙酮尿 症的筛查);
研究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 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各种患儿提 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 康(哮喘、风湿病)。
2021/1/22
8
学科分类:
发育儿科学 预防儿科学 临床儿科学(诊疗儿科学)
免疫功能:sIgA、IgG等较年长儿和
成人差,易被感染,故预防重要
2021/1/22
17
病理:
肺炎 成 人
小儿
双球菌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Vit D↓ 骨软化症 佝偻病 肿瘤 实体瘤 白血病 心理: 可塑性强, 加强引导
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
2021/1/22
18
2、临床医学方面
疾病种类: 成人
出生至生后28天
2021/1/22
27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要 适 应 环 境 1. 先 天 畸 形 •加 强 围 产 期 保 健 ,
改变(独立生 2. 早 产
提高助产水平
活)
3. 肺炎
•注 意 护 理 , 喂 养 ,
•各种功能不 4. 产伤
保,预防感染
成熟
5. 窒息
•建 立 新 生 儿 家 庭
自身防护能力较弱,一旦造成损伤,往往影响 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2021/1/22
14
儿科学的特点:
不断生长发育,年龄越小,差别越大
组织、器官不断发育, 心理、精神行为逐步成熟, 遗传、先天疾病多见,
感染性疾病易生,环境影响大,死 亡率高。
2021/1/22
15
1、基础医学方面
解剖:身高、体重、头、胸围、肝、肾
心脏病 冠心或高心 高血压 原发性
糖尿病 Ⅱ型
小儿
先心 继发性
Ⅰ型
2021/1/22
19
疾病种类
成人
儿童
惊厥 脑血管病 高热、CNS感染
冠A病 动脉硬化
川崎病
病种有特异性,与成人不同
2021/1/22
20
临床表现:来势凶险、不典型、
发展快; 各年龄临床表现有特殊性,变化快, 表达差,定位不明确;
2021/1/22
3
WHO:≤18岁
发达国家
22.4%
发展中国家 36.4%
中国
28.9%
总人口
13.47亿
妇女加儿童占总人口 40-50%
2021/1/22
4
中国:<14岁(2012年8月17日)
总人口:13.47亿(2011年底大陆人口)
0-14岁:2.52255亿(22.4%降到 16.5%)锐减,少子化
2021/1/22
9
发育儿科学: 研究、解决生
长发育的问题
内容:监测体格生长、心理发育; 防治心理性疾病和智能发育迟 缓;解决学习困难和社交障碍。
(智商、情商)
2021/1/22
10
预防儿科学: 预防传染病和器质
性、精神情绪疾病
内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加强心理卫生、预防行为偏离和 精神疾病;防止意外;早期筛查、 干预先天性疾病。
位置;
淋巴、神经、呼吸系统等的发育
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 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各系统、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 熟
2021/1/22
16
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由快→慢:(R、HR) 由多→少:(RBC、WBC、体液) 由不成熟→成熟:(消化功能等)
营养代谢:需要多,耐受差 (成人60/Kg,婴儿110/Kg)
诊断:家长代述、全面体检、发
病年龄和季节、家属史、流 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报告
2021/1/22
21
治疗: 原发病和合并症、药物剂量
(液体量)、全面护理 治疗讲究全面性,护理和支持疗法 不可忽视,药物需按体重计算。
预后: 变化多端 如 ALL、 骨折
2021/1/22
22
预防 : 任务重
预防接种 (7种-8种) 疾病干预:哮喘、心理 咨询 肥胖症、儿童脂肪肝
2021/1/22
11
临床儿科学(诊疗儿科学)
※循环学
※血液病学
※神经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消化病学
※急救医学 ※遗传代谢病学
※呼吸病学 ※临床免疫学
新生儿学、 围生期医学
儿保医学(特色)等
2021/1/22
12
学科分布: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小儿外科学则为外科学下的三级学科; 其三级学科分支类似内科学,但实质和 内容均不同; 特色学科:新生儿医学、儿童保健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仁济医院儿科 曹兰芳
2021/1/22
1
目的和要求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了解:儿科的范围和特点 教学时数: 1学时
2021/1/22
2
对象:胎儿-青春期 0-18岁
生长发育 (规律、监测) 促进身心健康(预防 干预 ) 疾病防治(诊疗、提高治愈率
保障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围生期医学; 特殊专业:急救和传染病。
2021/1/22
13
儿科学的特点:
基本特点有三方面: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大,对健康 状态的评价,对疾病的临床诊断都不宜用单一 标准衡量;
恢复能力较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实现自然 改善或修复,度过危重期,常可满意恢复,适 宜的康复治疗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育障碍 • 遗 传 基 因
病 • 死 胎 、 早
产、流产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孕 母 足 够 营 养 ,愉 快
心情,戒烟、酒 • 预 防 孕 期 感 染 • 慎 重 用 药 • 避 免 接 触 放 射 线 , 有
害物质等 • 产 前 筛 查 ( 必 要 时 )
2021/1/22
26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15岁-64岁74.4%(老龄化)
2021/1/22
5
儿科学的任务
促进生长发育 (规律、监测)
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不断提高体格、智力和社会适 应能力;
2021/1/22
6
保障儿童健康 提高疾病防治水平(诊疗、提 高治愈率)
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肺炎、腹泻)
6. 遗传及先 访视制度
天性疾病 •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髋关节半
2021/1/22
23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和保健原则
(七个时期)
2021/1/22
24
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孕到 分娩共280天
围产期
Perinatal Period
孕28周至生后1 周
2021/1/22
25
生理特点 依赖母体进 行生长发育
疾病特点 • 先 天 畸 形 • 胎 儿 生 长
2021/1/22
7
提高生命质量
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 疫接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苯丙酮尿 症的筛查);
研究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 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各种患儿提 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 康(哮喘、风湿病)。
2021/1/22
8
学科分类:
发育儿科学 预防儿科学 临床儿科学(诊疗儿科学)
免疫功能:sIgA、IgG等较年长儿和
成人差,易被感染,故预防重要
2021/1/22
17
病理:
肺炎 成 人
小儿
双球菌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Vit D↓ 骨软化症 佝偻病 肿瘤 实体瘤 白血病 心理: 可塑性强, 加强引导
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
2021/1/22
18
2、临床医学方面
疾病种类: 成人
出生至生后28天
2021/1/22
27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要 适 应 环 境 1. 先 天 畸 形 •加 强 围 产 期 保 健 ,
改变(独立生 2. 早 产
提高助产水平
活)
3. 肺炎
•注 意 护 理 , 喂 养 ,
•各种功能不 4. 产伤
保,预防感染
成熟
5. 窒息
•建 立 新 生 儿 家 庭
自身防护能力较弱,一旦造成损伤,往往影响 一生,因此应该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2021/1/22
14
儿科学的特点:
不断生长发育,年龄越小,差别越大
组织、器官不断发育, 心理、精神行为逐步成熟, 遗传、先天疾病多见,
感染性疾病易生,环境影响大,死 亡率高。
2021/1/22
15
1、基础医学方面
解剖:身高、体重、头、胸围、肝、肾
心脏病 冠心或高心 高血压 原发性
糖尿病 Ⅱ型
小儿
先心 继发性
Ⅰ型
2021/1/22
19
疾病种类
成人
儿童
惊厥 脑血管病 高热、CNS感染
冠A病 动脉硬化
川崎病
病种有特异性,与成人不同
2021/1/22
20
临床表现:来势凶险、不典型、
发展快; 各年龄临床表现有特殊性,变化快, 表达差,定位不明确;
2021/1/22
3
WHO:≤18岁
发达国家
22.4%
发展中国家 36.4%
中国
28.9%
总人口
13.47亿
妇女加儿童占总人口 40-50%
2021/1/22
4
中国:<14岁(2012年8月17日)
总人口:13.47亿(2011年底大陆人口)
0-14岁:2.52255亿(22.4%降到 16.5%)锐减,少子化
2021/1/22
9
发育儿科学: 研究、解决生
长发育的问题
内容:监测体格生长、心理发育; 防治心理性疾病和智能发育迟 缓;解决学习困难和社交障碍。
(智商、情商)
2021/1/22
10
预防儿科学: 预防传染病和器质
性、精神情绪疾病
内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加强心理卫生、预防行为偏离和 精神疾病;防止意外;早期筛查、 干预先天性疾病。
位置;
淋巴、神经、呼吸系统等的发育
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 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
各系统、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 熟
2021/1/22
16
生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由快→慢:(R、HR) 由多→少:(RBC、WBC、体液) 由不成熟→成熟:(消化功能等)
营养代谢:需要多,耐受差 (成人60/Kg,婴儿110/Kg)
诊断:家长代述、全面体检、发
病年龄和季节、家属史、流 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报告
2021/1/22
21
治疗: 原发病和合并症、药物剂量
(液体量)、全面护理 治疗讲究全面性,护理和支持疗法 不可忽视,药物需按体重计算。
预后: 变化多端 如 ALL、 骨折
2021/1/22
22
预防 : 任务重
预防接种 (7种-8种) 疾病干预:哮喘、心理 咨询 肥胖症、儿童脂肪肝
2021/1/22
11
临床儿科学(诊疗儿科学)
※循环学
※血液病学
※神经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消化病学
※急救医学 ※遗传代谢病学
※呼吸病学 ※临床免疫学
新生儿学、 围生期医学
儿保医学(特色)等
2021/1/22
12
学科分布: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小儿外科学则为外科学下的三级学科; 其三级学科分支类似内科学,但实质和 内容均不同; 特色学科:新生儿医学、儿童保健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