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心理学作业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

1:[单选题]()将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

A:弗洛伊德B:马斯洛C:奥尔波特D:弗洛姆参考答案:B2:[多选题]以下属于王登封、张伯源提出的8条心理健康的指标的是()A:了解自我,悦纳自我B:人格完整和谐C:生活习惯良好D: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参考答案:ABD1:[论述题]1. 多选:以下属于王登封、张伯源提出的8条心理健康的指标的是()A.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B. 人格完整和谐C. 生活习惯良好D.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2. 单选:()将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奥尔波特D. 弗洛姆3. 单选:现在人们更多地将健康看成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在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也非疾病。

人们将这一中间状态称为()A. 健康状态 B. 第三状态C. 不健康状态D. 特殊状态4. 多选:心理健康的三个层次包括()A. 克服心理疾病B. 自我实现C. 超越“第三状态”D. 没有负性情绪5. 多选: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包括()A. 快乐原则B. 至善原则C. 现实原则D. 理想原则6. 多选: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包括()A. 积极,不消极B. 客观、不自欺C. 独立、不依赖D. 灵活、不僵化7. 单选:()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对人对事的基本信念等A. 认知B. 感觉C. 知觉D. 思维8. 多选:韦斯勒的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为()A. 绝对化的要求B. 过分概括化C. 乱贴标签D. 糟糕至极9. 韦纳的成败归因的维度包括()A. 可预测性B. 稳定性C. 原因源D. 可控性参考答案:1-9:ABD B B ABC AC ABCD A ABD BCD:[论述题]简答:请简要描述理性情绪疗法的内容参考答案:这一理论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

西南大学《心理学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心理学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心理学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0015]《心理学史》2022秋季第一次作业[讨论问题]一,前科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特点?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三,论述冯特的心理学理论?四,论述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争论?参考答案:一,前科学时期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根据课堂课件进行回答,明确讨论前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2、西方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现在主义和历史主义,内在历史观和现在历史观三,论述冯特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身心关系、研究方法、心理学的任务。

第四,讨论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之间的争论?参见教科书第91页。

2022秋季第二次作业[讨论问题]一,论述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概述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4、本文讨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参考答案:一、讨论行为主义心理学。

要从产生背景,主要发展阶段,主要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评价进行论述。

详细内容见教材。

二,新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从科学背景、哲学背景、心理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3、概述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论述格式塔学派早期和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要进行简要评价。

四,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本文详细论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爱进行了评价。

2022秋季的第三个作业[讨论问题]一,论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重要理论。

二,论述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思想?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4、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述评。

参考答案:一、本文论述了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重要理论。

本文主要讨论霍尼、沙利文、弗洛姆等人的观点。

2、论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思想?认知发展的机能,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依据,认知发展的阶段,影响因素等。

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根据教科书回答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实验法、眼动法、口头报告法、计算机模拟法。

西南大学考试答案心理学

西南大学考试答案心理学

西南大学考试答案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心理过程B. 心理特征C. 心理状态D. 心理活动答案:A2. 心理学的诞生标志是()。

A.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C.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D.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答案:A3. 以下不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

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B.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C.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D.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B5.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B.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D.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认知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ABCD7. 心理学研究的常用仪器包括()。

A. 脑电图仪B. 眼动仪C. 多普勒超声仪D.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答案:ABD8.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9.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BCD10. 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A. 教育领域B. 医疗领域C. 企业管理领域D. 司法领域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研究内容包括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和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动机、态度等)。

12.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西南大学心理学作业

西南大学心理学作业

西南大学心理学作业第一次1、B2、C3、AC4、D5、C论述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感觉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像,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像;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第二次1、BCD2、B3、A4、C5、B表象和想象的区别:(1)想象的本质是思维,而表象的本质是记忆。

(2)表象是想象的加工素材(3)表象是重现心像,想象是改造心像,更具有新颖性表象更多的表现为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新出现该事物的心像。

例如,当我们熟悉的中国地图不在面前时,头脑中仍能浮现出中国地图的形象。

而想象是指经过我们的头脑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新形象,这些新形象是我们未曾亲身经历过的、或许世界上还不存的,因而具有新颖性。

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等古典名著中的许多形象就是想象。

因此,想象属于思维过程,而表象属于记忆过程。

第三次1、B2、ABCD3、C4、D5、D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一)选择功能选择功能使得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出思考的对象,使得心理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信息的选择。

(二)维持功能当我们选择了某种感知信后,它们还必须继续保留在意识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二次作业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心理学第二次作业1. 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几大主题。

答: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3.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4.发展的机械论和机体论2. 如何理解婴儿的微笑。

答:婴儿在出生后几小时都可以看见勉强称得上"微笑”的反应,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笑,因为这种反应只是局限在口部,不包括眼睛和眼睑等部位的活动。

直到第三周的新生儿才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微笑。

婴儿的微笑反应的是快乐情绪。

这是一种正向情绪,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儿童的微笑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3. 简述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答: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逐渐地学习到社会期望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要求,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和控制他们的行为,适应社会交往。

研究表明,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的发展速度没有性别差异。

儿童对性别的掌握,有赖于性别认同的确立,而性别认同的确立又有赖于认知的发展。

儿童对自己的性别的认识,是形成心理结构的基础,而这种心理结构又决定着不同性别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如何采取行动和次阿曲什么样的行为。

4. 简述爱斯沃斯的依恋类型。

答:A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

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

B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

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

C型。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母亲返回时,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5. 阐述父母鼓励对孩子同伴关系的作用答:学龄前儿童在各种不同场合及不同活动中努力寻找自己的游戏伙伴,但是他们的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他们通常依靠父母来为自己建立与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西南大学心理学作业

西南大学心理学作业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①信息加工水平不影响内隐记忆的效果,但对外显记忆的影响明显。
②一般而言,内隐记忆的消退速度比外显记忆慢。
③外显记忆的成绩随识记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内隐记忆则不受其影响。
④感觉通道的改变会影响内隐记忆,但不影响外显记忆。
15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
第二次作业
1、 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感觉记忆)
2、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
3、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关系和群体心理的形成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4、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括:中心特质、首要特质、次要特质
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民族也反映出
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
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
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环境因素: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
⑤外显记忆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但内隐记忆很少受到影响。
8、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要点及评价
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大类:
一、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住所等。
二、安全需要。是指保护自己的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这种安全需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多方面的,如生命安全、劳动安全、良好的社会。
记忆。必要时还能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12、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西南大学2022春《心理学》(0398)作业答案2

西南大学2022春《心理学》(0398)作业答案2

1.科学心理学诞生时期,美国心理学始祖詹姆士提出了著名的()学说来解释人的心理。

意识流经验论整体论感知论2、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

后像普肯耶现象马赫带闪光融合3、成年中期个体心理发展任务为()。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4、能够意识到记忆信息的记忆系统是()。

长时记忆图像记忆短时记忆感觉记忆5、诗人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

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性?不平衡性方向性顺序性差异性6、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尊重的需要7、一种感觉兼有别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称为()。

B. 感觉融合联想感觉起伏联觉8、兴趣属于()。

习惯动机有意识的动机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9、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

强、不平衡强、平衡、不灵活强、平衡、灵活弱10、1949年,()根据个体所依赖的参照体系,将性格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

荣格威特金皮亚杰斯普兰格1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 连续性与顺序性阶段性关键性不均衡性12、科学心理学诞生时期,心理学的研究主题集中在()上。

C. 情绪行为意识感觉13、“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哪种品质?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广阔性14、提出情绪三因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詹姆斯和兰格沙赫特坎农和博德伊扎德15、常把IQ超过()称为超常儿童。

12013014015016、语言是一种()。

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符号系统自然现象17、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18、被称为健康的“晴雨表”的是()情绪状态。

情调心境应激激情19、在短时记忆中,把几个孤立的项目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来识记称为()。

西南大学《学习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学习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学生在已具备"哺乳动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鲸是一种哺乳动物”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括学习参考答案:A2:[单选题]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参考答案:C3:[单选题]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思维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C4:[单选题]与程序性知识含义相当的是()A:智慧技能=================================================================================================== B:智慧技能+运动技能C:智慧技能+认知策略D:技能参考答案:B5:[单选题]在下列陈述中,最接近学习本义的是A:个体获得经验的过程B:获得种族经验的过程C:个体行为变化的过程D: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参考答案:A6:[单选题]撤销厌恶刺激以增强一个反应发生可能性叫做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替代强化参考答案:B7:[单选题]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

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参考答案:B=================================================================================================== 8:[单选题]斯金纳提出的强化律(操作性条件作用律)的含义最接近于桑代克的A:效果律B:练习律C:频因律D:准备律参考答案:A9:[单选题]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巴甫洛夫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参考答案:C10:[多选题]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A:强调教师讲解B:强调学生独立思考C: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D: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参考答案:BC1:[单选题]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能背,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再读A:4遍B:6遍C:8遍=================================================================================================== D:9遍参考答案:B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3个维度的是A:内外源B:普遍性C:可控性D:稳定性参考答案:B3:[单选题]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的结果的理论是A: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参考答案:D4:[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7±2个组块D:9±2个组块参考答案:C5:[多选题]自我管理是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A:设置目标B:记录和评价行为C:自我强化=================================================================================================== D:自我概念参考答案:ABC6:[多选题]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联结律参考答案:ABC7:[多选题]运用惩罚来消除行为,主要包括()A:餍足B:斥责C:代价D:孤立参考答案:ABCD1:[论述题]试论述行为主义的教学含义参考答案:答题要点:1) 行为矫正在课堂中的应用: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2) 培养学生自己调节或监控学习行为的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学=================================================================================================== 2:[论述题]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有效的激发学习动机?参考答案:答案: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多选题]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参考答案:AB2:[多选题]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A:迁移作用B:原型启发作用C:定势作用D:动机作用参考答案:ABC3:[多选题]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ABC4:[多选题]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注意过程参考答案:ABC5:[论述题]简述创造过程的四阶段模型?参考答案:(1)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开始尝试和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

2)酝酿阶段。

个体表面上暂时搁置了问题,实际上潜意识仍在继续思考。

(3)明朗阶段。

经过酝酿期,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

(4)验证阶段。

在这个阶段,把抽象的新观念进行具体操作,提出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法。

6:[论述题]简述知识和智力的联系?参考答案:(1)知识和智力同时存在于一个认识活动中。

(2)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3)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智力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

7:[单选题]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

C:对比D:后象参考答案:C8:[单选题]神经系统是由( )构成的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参考答案:A9:[单选题]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知觉参考答案:A11:[单选题]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参考答案:A1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参考答案:A13:[论述题]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参考答案:艾里克森提出了人一生有八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2岁)。

这阶段主要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2岁―4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4岁―7岁)。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7岁―12岁)。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岁―18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18岁―25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25―50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50―死亡)。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1:[单选题] 、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

D:后象参考答案:D2:[多选题]7、人的人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

A: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性格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人格倾向性参考答案:BD3:[多选题]8、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

A:推动个体行为的心理原因方面的B: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的C: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方面的D: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参考答案:BCD10、下列的()属于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B:自制性C:自信性D:果断性参考答案:ABD5:[论述题] 11、简述动机的功能?参考答案:(1)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当活动偏离目标时,动机就会将其调整回目标中来。

6:[单选题] 1、关于错觉,错误的说法是()。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错觉往往有固定倾向C:错觉产生需具备一定条件D:错觉很容易被纠正参考答案:D7:[单选题]5、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参考答案:A8:[论述题] 12、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心理功能?参考答案:(1)注意是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志向和集中。

它对心理活动起着维持、监督和调节的作用。

(2)注意的心理功能包括选择功能、保持功能、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1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参考答案: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和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从各自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又有所区别。

第一,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更多地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

第二,从发生时间的早晚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第三,从反应特点来看,情绪带有情境性、机动性、暂时性、外显性和不稳定性,它往往是由身旁情境所引起,又常伴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此外,情绪具有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和内隐性。

10:[单选题] 听觉的感觉记忆称作()。

C:声像记忆参考答案:C11:[单选题] 4、布洛卡中枢受到严重损伤后会出现()。

A:表达性失语症参考答案:A12:[单选题] 、把思维划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是根据思维()。

A: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划分的参考答案:A13:[多选题]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即()。

A:本我B:自我C:他我D:超我参考答案:ABD1:[单选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A )。

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多选题] 心境是一种 ( ) 的情绪状态。

A:影响主体对事物态度的体验B:具有弥散性C:比较微弱D:比较持久参考答案:ABCD3:[单选题]3、( )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A:错觉参考答案:A4:[单选题]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参考答案:C5:[多选题] 、遗忘是指()。

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参考答案:BC6:[多选题] 9、表象具有()的特征。

A:直观性B:概括性C:可操作性D:整体性参考答案:ABC11、感觉记忆的特点有哪些?答:(1)信息保持时间极短。

2)记忆容量较大。

(3)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4)感觉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8:[单选题]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参考答案:C9:[单选题]6、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 A )。

A:知觉的整体性10:[多选题] ()是气质的特征。

A:感受性B:耐受性C:情绪兴奋性D:整体性参考答案:ABC12、简述意志的品质?参考答案:(1)自觉性:自觉性指将意志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有清晰明确的行动目的,有完备合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2)果断性: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能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执行这些决定的品质。

(3)自制力: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包括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等。

(4)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

1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参考答案:(1)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2)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3)社交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4)尊重需求: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5)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13:[单选题] 、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

A:网状结构B:丘脑C:下丘脑D:小脑参考答案:B[多选题] 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

A:线条透视B:相对亮度C:双眼视差D:运动视差参考答案:ABCD 11、简述思维的特征?参考答案:(1)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将某种事物一般的、共同的属性或特征抽取出来并加以结合的过程。

(2)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

(3)思维的逻辑性:采用一定形式、方法,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思维过程就是思维的逻辑性。

3:[论述题]12、简述表象与想象的区别?参考答案:(1)想象的本质是思维,而表象的本质是记忆。

(2)表象是想象的加工素材。

(3)表象是重现心像,想象是改造心像,更具有新颖性。

4:[单选题] 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中枢。

A:视觉性言语B:言语运动C:书写性言语D:言语听觉参考答案:D 5:[单选题] 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

这属于()。

A:形象记忆B:情景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参考答案:B6:[单选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启发B:原型C:问题对象D:问题情境参考答案:B7:[单选题] 、面对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这表明知觉具有()。

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参考答案:C8:[多选题] 、意识是 ( )。

A:对外界事物的觉知B: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C:心理反映形式D:感应性参考答案:ABC9:[单选题] 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参考答案:D10:[单选题] 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参考答案:A11:[多选题] ()是意志的品质。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内隐性参考答案:ABC13、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参考答案:(1)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

(2)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

(3)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

(4)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人衰退期。

13:[多选题] ()是可以引起动机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