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合集下载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 .《大教学论》B .《学记》C .《普通教育学》D .《教育论》【答案】A【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要观点有:①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③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 .能动性B .阶段性C .个别差异性D .不平衡性【答案】C【解析】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尊重和理解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并得到最大的发展。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美德的教学。

在教学中,他并不把真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辩论的方式,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去获得真知。

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产婆术”,它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第 2 页 共 13 页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 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 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A.人格 ( A.遗传 )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B.性格 D.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 C.能力 D.气质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 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 C.亚里士多德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D.昆体良 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 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 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 现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 了( A.正强化 B.锻炼 ) 。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 。 C.陶冶 D.制度
19.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 ) 。 A.京师大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 20.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 美知识,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 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 C.艺术小组 ) 。 B.学科小组 D.体育小组 )的方法。 D.练习法
5,辨析: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
6,辨析: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 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 (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 价值。 ( 3)人生本来就有健全的 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是这
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 如果按照社会要求

2011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word版 可编辑(综合)

2011下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word版 可编辑(综合)

2011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初、高中)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动力。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A、关爱学生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3.(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是教育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罔:迷惑、糊涂。

殆:疑惑、危险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5.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就那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花了一副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

6.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3.()是教育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惑、糊涂。

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5.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就那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花了一副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6.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教师资格初中教师教育学试卷与试题

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教师资格初中教师教育学试卷与试题
41. 道而弗迁,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记》 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这体现了教学的什么原则,并论述该教学原则。[10分] 参考答案: 这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2分]-----正确答案(B) A 政治经济制度 B 信息技术 C 社会文化 D 科学知识
6.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2分]-----正确答案(D) A 制度文化 B 精神文化 C 组织文化 D 物质文化
7.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2分]-----正确答案(C)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互补性
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
试卷总分:94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2×15=30)
1. 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延伸。[2分]-----正确答案(B) A 初等教育 B 中等教育 C 高等教育 D 成人教育
2. 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国家是()。 [2分]-----正确答案(D)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斯巴达 D 古代雅典
11.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2分]-----正确答案(B) A 系统化 B 专业化 C 专门化 D 多样化
12. 学科专家的建议往往直接影响着()[2分]-----正确答案(B)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目标
13.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2分]-----正确答案(A) A 开设哪些科目 B 学科开设的顺序 C 各科教教学的时数 D 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1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性合综、B 性成生、A ) (有要主点特的动活践实合综、02 则原教施材因、D 则原性贯连与性致一的育教、C 则原合结相求要格严与重尊、B 则原导疏、A ) (有则原要主的育德学中国我、91 结总题专、D 结总生学、C 结总师教、B 结总面全、A 类几) (为分般一结总理管级班、81 性对针、D 性主自、C 性体集、B 性商协、A ) (有要主点特的会班、71 则原视歧无、D 则原见意与点观童儿重尊、C 则原严尊童儿重尊、B 则原佳最益利童儿、A
) (有则原本基的》约公利权童儿《 、61 式 答问、 D 式旋螺、C 式线直、B 式垫铺、A 式形种几等) (用采常通式形排编的书科教、51 制课授级班、D 制学教组分、C 制顿尔道、B 制普朗特、A ) (叫式形学教种这的来起合结式形学教种三学教别个和究研班小、学教班大把、41 度分区、D 度难、C 度效、B 度信、A ) (有要主标指量质的目题验测量衡、31 尔费克麦•得彼、D 杰亚皮、C 拉杜班、B 格伯尔柯、A 。美北和国英于靡风�创所) (家学育德校学为�代年 07 纪世 02 于成形式模谅体的育德、21 法验实、D 法察观、C 法卷问、B 法查调、A 。法方究研的本基、的用使泛广中究研学科育教是) (、11 价评果成、D 价评程过、C 价评入输、B 价评景背、A ) (有骤步的括包式模价评 PPIC、01 权誉荣和权誉名、D 权严尊格人、C 权康健心身、B
性统系、D 性范示、C 性造创、B 性杂复、A ) (有点特的动劳师教、42 良体昆、D 纳鲁布、C 茨尔舒、B 夫可赞、A 。的出提) (家学济经国美由是论本资力人、32 。能功范规、D 能功聚凝、C 能功价评、B 能功向导、A ) (有要主能功的化文校学、22 材教、D 准标程课科学、C 划计程课、B 标目养培、A 面层个几) (及涉要主计设程课、12 来性放开、D 性主自、C

2011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

2011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

2011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要素的是【】A.情境线索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C.理论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2.学校的出现,是在【】A.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B.古代教育阶段C.现代教育阶段D.当代教育阶段3.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A.教育本质B.教育功能C.教育目的D.教育价值4.教师角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A.教员角色B.领导者角色C.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心理医生角色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6.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7.在我国,最早实施分科教学的著名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B.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是指【】A.身心发展B.知识积累C.身体素质提高D.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9.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A.领会B.选择C.保持D.应用10.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A.审美教育B.文化教育C.道德教育D.素质教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成分上进行分析包含有【】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制度D.教育方法E.教育媒体1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包括【】A.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E.要适应教育环境的特点13.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A.教育预见能力B.教育传导能力C.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D.监管学生的能力E.自我教育的能力14.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组织关系D.心理关系E.非正式关系15.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A.劳动经验要素B.认知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道德经验要素16.人格教育的方法包括【】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B.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C.明确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D.训导E.表扬17.道德修养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A.学习B.练习C.座右铭D.立志E.慎独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8.隐性课程19.个体社会化20.校风21.教学大纲22.学习诊断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自我提高。

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12、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

“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4、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15、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21,《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 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 答案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四、简答题 1,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
2,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3,必修课及其特征
。 【案例 2】李湘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 有侥幸性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 运气太 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 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 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 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出来。老师听了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让这个学生坐下后,又问全班 同学,谁知道?这个时候,教师里安静极了,再也没有人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 我告诉 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能出来。 试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失。
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5,辨析: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 6,辨析: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7,辨析:杜威继承和弘扬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精华,猛烈的批判了就教育的理念与做法, 并在教 育界首次将其称之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概念的由来,他还 系统阐述了新的教育 思想,进行了新的教育实践,后来,人们把与传统教育相对立的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称之为“现代教育”。
作用。
答案
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 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答案
A, 能 动 性
B, 阶 段 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答案
A,苏格拉底
B, 柏 拉 图
B,特殊迁移 C,—般迁移 D,逆向迁移
9,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 制体现的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 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最大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 学堂需要 21 年,至通儒院需要 26 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答案 A,六三三学制 B,五四学制 B,壬寅学制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 现的是德育的( ). 答案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2011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选题
1,1632 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
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 班
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 教师的
答案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致策略 D,组块策略 7,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
这种现象是()。 答案 A,明适应 B,暗适应 C,视觉后像 D,感觉对比
8,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 是一种()。 答案 A,负迁移
8,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五、综合题 【案例 1】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 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很多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者 爪子在 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 和蛇没 出来?不一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有
14,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 答案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15 , 我 们 常 用 “ 孟 母 三 迁 ” 的 故 事 来 说 明 哪 种 因 素 的 教 育 意 义 ? ( ) 答案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答案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 答案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答案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19,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 )。 答案 A,京师大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 20,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 美观 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 )。 答案
D,癸卯学制
10,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 1,面积是否是 1?”许多同学肯定的回答是 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 0,这体现了发散思 维的( ). 答案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独立性
11,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一班 运 用讨论法,两班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 种教育 研究方法属于( ). 答案 A, 观 察 法 B, 实 验 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12,1958 年我国曾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 答案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
律、自励,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答案
A,修养
B,炼
C,陶冶
D,制度
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答案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 习策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