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毒副作用分析
静滴氨茶碱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滴氨茶碱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18-12-07T10:19:58.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0期作者:晏利琼1 王晓东2 [导读] 综上所示,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和康复护理有利于提升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简阳市镇金中心卫生院四川资阳 641416)(2仁寿县文宫中心卫生院四川眉山 620500)【摘要】目的:静滴氨茶碱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住院部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7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氨茶碱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氨茶碱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静脉滴注氨茶碱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良好,患者接受该种治疗手段后病症得到明显改善,且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关键词】静脉滴注;氨茶碱;护理干预;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73-02 氨茶碱是一种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因素引起的伴有喘息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1]。
氨茶碱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支气管痉挛症状[2],且对改善支气管黏膜肿大、充血等症状的效果优秀,因此在临床入院治疗中为一种常用药物[3]。
为了提高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药用期间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本实验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6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
以下为实验的研究成果汇报。
1.研究对象的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6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检查结果以及肺部X线拍片结果可知,选取的50例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
使用氨茶碱的注意事项

使用氨茶碱的注意事项氨茶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系统疾病。
在使用氨茶碱治疗疾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使用氨茶碱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不同的疾病和患者需要不同的剂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阅读说明书中的用法和用量。
不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使用氨茶碱期间需要注意监测血液中的氨茶碱浓度。
过度的氨茶碱浓度可能导致药物中毒,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
因此,定期检查血液中的氨茶碱浓度是必要的,以确保用药安全。
此外,氨茶碱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在使用氨茶碱的同时,应告知医生关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和中草药等。
医生可以评估可能的相互作用,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使用氨茶碱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
此外,长期使用氨茶碱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和高血糖等副作用,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在使用氨茶碱期间,还应注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
避免接触二手烟和其他刺激性气体,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戒烟和避免饮酒可以帮助减轻疾病的症状,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最后,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诊至关重要。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医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其他治疗方法和建议,帮助控制疾病的进展。
总之,正确使用氨茶碱对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患者应详细了解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定期监测血液中的氨茶碱浓度,并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及时就医复诊。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氨茶碱注意事项

氨茶碱注意事项氨茶碱是一种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在使用氨茶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氨茶碱是一种处方药物,使用前需要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使用氨茶碱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2. 注意药物副作用:氨茶碱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告知医生。
此外,长期使用高剂量的氨茶碱还可能引起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如中毒性甲状腺肿、胃肠道出血等。
3. 避免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氨茶碱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效果增强或减弱,甚至引起药物毒性。
因此,在使用氨茶碱时,应告诉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以便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4.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氨茶碱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因此,如果您是孕妇、哺乳期妇女或儿童,请在使用氨茶碱前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5. 不要自行停用药物:在使用氨茶碱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副作用或症状有所改善,不要自行停用药物。
停药前应先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逐渐减少剂量。
6. 储存和使用温度:氨茶碱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
在使用时,应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来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保存。
7. 注意药物过量:如果误服或过量使用氨茶碱,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使用的药物及剂量。
总之,使用氨茶碱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用药物。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相互作用和储存条件,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氨茶碱。
氨茶碱静滴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1

氨茶碱静滴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汕尾市逸挥基金医院罗小勇陈雪梅【摘要】目的:观察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其防治效果。
方法:抽取四个典型临床病例,观察各病例在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合理联合用药等个体处理化措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监测血压、心率、血气情况。
结果: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COPD患者有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手颤,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监测血药浓度,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检查心电图,电解质,血糖值,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行给药个体化可减少不良反应。
结论:氨茶碱的不良反应与静滴速度,药物的配伍使用,患者机体情况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氨茶碱;不良反应;个体化给药1 前言氨茶碱是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平喘药,对减轻支气管痉挛及粘膜充血、水肿的效果比较显著,因而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伴有喘息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3]。
在一般医院或门诊急诊室,每遇哮喘发作的病人,最先使用氨茶碱,且在慢性哮喘病人漫长的患病过程中,由于多种诱因可致哮喘反复发作,因此使用氨茶碱的机会也较多。
氨茶碱虽然作用显著,但安全范围窄。
故在使用中呈现很多不良反应.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氨茶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报道较多的是其用于静脉推注引起的不良反应,对其静滴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尚少。
尽管静滴的安全性高于静脉推注,但在临床使用中,仍有大量的不良反应出现,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
其主要不良反应有:1 胃肠道反应: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食欲减退、灼热感等;2 循环系统反应:当体内的血药浓度超过20ug/ml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头晕,血压剧降等;3 神经系统反应:表现为易激动,手颤,头痛,烦躁;4 其他:有些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发热等反应[4]。
2 资料与方法2.1 资料来源:收集2007年1月22日至3月31日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关于应用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报告40例。
注射用氨茶碱副作用的原理

注射用氨茶碱副作用的原理氨茶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尽管氨茶碱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也存在一系列的副作用。
尤其是在大剂量使用或长期应用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副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注射用氨茶碱副作用的原因和机制。
首先,氨茶碱的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药理作用引起的。
氨茶碱是一种黄嘌呤衍生物,具有镇静、抗炎、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在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氨茶碱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反应等方式发挥作用。
但同时,氨茶碱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氨茶碱刺激腺苷能受体,会引起镇静、嗜睡、头晕等副作用。
这是因为腺苷能受体的激活会抑制神经传导、降低神经兴奋性。
此外,氨茶碱还可以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神经元,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
这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增加,进一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节。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氨茶碱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等,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用。
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氨茶碱时,其引起的心血管刺激作用可能增加心脏负荷、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等。
此外,由于氨茶碱还具有抗炎作用,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然而,这种抗炎作用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例如免疫抑制、易感染等。
在胃肠系统方面,氨茶碱可通过扩张胃肠平滑肌、增加胃酸分泌等,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这是因为氨茶碱对胃肠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供应有直接影响。
此外,氨茶碱还可能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固醇合成等途径,导致胆固醇和胆汁酸代谢紊乱,进而影响胆固醇代谢和胆结石形成。
除了以上主要的副作用,氨茶碱还可能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如血液系统异常、水电解质紊乱、过敏反应等。
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代谢和排泄有关,以及个体差异、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
提防氨茶碱的毒副反应

提防氨茶碱的毒副反应*导读:对本品中毒者,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应及早对症处理,镇静退热,吸氧排毒、抗休克等。
……氨茶碱作为支气管解痉剂已使用半个世纪了,目前,仍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
静脉推注氨茶碱平喘作用快、疗效好,临床常用,但安全范围小,治疗指数窄,体内消除速率个体差异性较大,若使用不当,常易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氨茶碱毒副反应的防治严格控制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以缓解喘息症状。
正确掌握常用剂量和注射速度氨茶碱的血浆半衰期平均为5~6小时,静脉注射,血浆浓度迅速升高,15~30分钟内产生最大效应。
口服0.1~0.2克/次,3次/日;静推0.25~0.5克/次,用5%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极量,0.5克/次,2克/日。
静注时间不小于15分钟,静注后尚需观察15~30分钟。
用药量必须个体化用药前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病理生理及影响茶碱血浆浓度的药物因素。
对60岁以上老年人、小儿、肺心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压及严重缺氧的卧床患者应减量使用。
若静注用药时间较长,应定时检查心电图。
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临床上有效血药浓度大致是10~20mg/ml,越过20mg/ml即可产生毒性反应。
注意交叉过敏反应凡对其他茶碱药物过敏者,应列为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以防通过胎盘和乳汁引起胎儿和婴儿中毒。
下列情况之一者慎用酒精中毒、心律失常、严重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疾病、高血压、甲亢、严重低氧血症、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癫痫病等。
与下列药物合用时,可使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应调整用量,以防中毒。
如克林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依诺沙星、H2—受体拮抗剂、别嘌醇、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利福平、美西律等。
本品注射剂pH约9.6,如遇酸性药物即有茶碱沉淀析出。
本品静脉注射不可与维生素C、肾上腺素、四环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配伍。
氨茶碱的副作用

氨茶碱的副作用
氨茶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尽管它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氨茶碱的常见和潜在副作用的简要描述。
常见副作用:
1. 胃肠道不适:氨茶碱可能导致胃灼热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2. 头痛:头痛是氨茶碱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3. 心血管效应:氨茶碱可以导致心悸、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症状。
4. 多尿和尿频:氨茶碱可能导致尿量增多和尿频。
潜在副作用(需立即就医):
1. 心律失常:氨茶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在使用药物期间或之后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和心率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 呼吸困难:氨茶碱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特别是对于已经有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副作用。
3. 中毒症状:氨茶碱治疗期间,若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抽搐和昏迷等,应立即就医。
虽然氨茶碱有一些副作用,但是对大多数患者而言,潜在的益处要大于潜在的风险。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茶碱,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医生会权衡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风险,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静滴氨茶碱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2018年第09期作者简介:任冬(1979-),女,河南周口人,本科,高校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学研究。
随着当前具体实验活动,我们认为静滴氨茶碱能够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的关键在于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的作用结果。
当然,氨茶碱本身也是嘌呤受体阻滞剂,其能够有效发挥呼吸道的收缩作用,增强膈肌收缩能力。
1静滴氨茶碱的特点和应用状况分析氨茶碱(Aminophylline )是茶碱和乙二胺复盐,其中的茶碱元素是其整体药理作用的基础,乙二胺元素使氨茶碱的水溶性大大增强。
当然,与甲醇和乙醇等元素并不相融。
结合对氨茶碱元素的价值功效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对服用者自身的呼吸道平滑肌起到直接、松弛的效果。
但是其具有作用通常较为复杂,尤其是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提升细胞内CAMP 含量。
氨茶碱的分子式为C2H8N2(C7H8N4O2)2·2H2O 。
因此,氨茶碱注射液有着广泛而成熟的应用。
结合当前氨茶碱的应用状况看,其主要适用于患有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缓解喘息症状;同时也常用于心功能不全以及心源性哮喘等常见疾病。
氨茶碱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支气管粘膜的水肿现象,有效提升骨骼肌的收缩力。
针对全麻后的身体苏醒和解决吗啡的呼吸抑制问题,也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独特的作用和疗效,也使得其应用于具体的呼吸道疾病,效果突出。
所以,在医学临床中,这也是较为常见的止喘药物。
但是,关于氨茶碱致不良反应也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必要关注。
2静滴氨茶碱致不良反应的具体现象分析经过具体研究,我们看到静滴氨茶碱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当血清浓度在15μg/ml 到20μg/ml 时,其往往会出现相关毒性,尤其是在治疗活动开始的早期,往往会出现恶心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现象,当其浓度超过了20μg/ml 之后,其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现象,超过40之后,则会发生发热和惊厥现象,较为严重的还会引起呼吸暂停,心跳失常,甚至是死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922017 年7月C 第4卷/第21期Jul.C 2017 V ol.4 No.21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毒副作用分析陶家勇(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 642350)【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老年人多发的慢性病,病死率高。
氨茶碱是治疗COPD常用的平喘药,氨茶碱及其衍生物均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发挥平喘作用,且廉价,临床应用广泛。
但氨茶碱有效安全范围窄,治疗量血药浓度已接近中毒血药浓度,不良反应较多,个体差异大。
因此了解氨茶碱常见的中毒临床表现,对指导用药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氨茶碱毒副作用做一简单的综合阐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氨茶碱;毒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21.092.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 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人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情逐渐加重,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死亡[1]。
COPD的诊断主要根据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2]。
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死率高,故应积极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持续低流量吸氧、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抗感染、祛痰药、糖皮质激素。
其中支气管扩张剂能迅速扩张支气管,增加氧流量,改善机体缺氧,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氨茶碱能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还能预防和恢复呼吸肌疲劳、促进支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加速气道分泌物的排除。
研究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气体交换和呼吸方式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3]。
同时,要价便宜。
因此临床上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也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重症脑梗塞和荨麻疹。
特别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但其在发挥治疗作用、挽救生命的同时,亦具有不同的毒副作用,甚至致死。
本文就临床常见的氨茶碱毒副作用做一简单综述。
1 氨茶碱的药代动力学氨茶碱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流受限的疾病的治疗,其机制认为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PDE)起作用。
近年来发现氨茶碱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增强呼吸肌收缩力等作用[4],因而氨茶碱还有治疗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产儿窒息等新用途。
口服氨茶碱0.1,tid。
血药浓度为4~7 tag/ml,一开始起效。
而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 tag/ml,>25 tag/ml可出现中毒反应。
可见有效血药浓度和中毒血药浓度很接近,易引起中毒,且个体差异很大,给临床医生的用药带来一定的难度。
2 药物的相互作用由于氨茶碱溶液呈碱性,与四环素配伍滴注时间过长时,氨茶碱分解变色。
与青霉素钠、西地兰、毒毛旋花子苷、普鲁卡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配伍,则会使这些药物药效降低。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氟亏偌酮类以及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同氨茶碱联合使用可抑制氨茶碱代谢,提高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发生中毒[5]。
氨茶碱和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的联合使用也可抑制氨茶碱的代谢[6]氨茶碱患者分别合并应用奎偌酮类抗生素、H2受体阻断剂、抗心律失常,血药浓度均高于氨茶碱的有效浓度,发生不良反应。
3 氨茶碱的毒副作用由于氨茶碱的局部刺激性强,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少数可出现激动不安,失眠等中枢神经兴奋现象;注射时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现已少用;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或原有呼吸系统症状加重[7];静脉滴注过快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头晕、血压剧降等反应,梁美英、罗银秋等[8]观察337例COPD患者出现气促均用氨茶碱0.25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两次,疗程7~10日。
结果48例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率14.2%。
氨茶碱引起最严重的副作用中,死亡率50%,且可以是药物过量的首发症状。
其他毒副作用尚有以下少见情况。
3.1 心律失常氨茶碱诱发心律失常,使原有的心脏病症状加重。
氨茶碱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霉(PDE)起作用,能提高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而且有效浓度和中毒血浓度很接近,易引起中毒,且个体差异很大,易引起心脏毒性,甚至致死。
韩方义、黄民强等[9]通过回顾性分析55例COPD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氨茶碱血药浓度、同病程、不同年龄、有无心脏合并症等病情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结果: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放行心动过速、房早、室早、房颤、房扑,均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结论COPD患者使用氨茶碱时,如合并肺心病、冠心病、氨茶碱血药浓度>20mg/L、病程15年,易发生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
杨国敏[10]通过对36例氨茶碱所致的心律失常分析: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5例;房性期前收缩l0例,停药后期前收缩消失;房性心动过速6例,房颤2例,静推西地兰后消失;室性期前收缩3例,给予利多卡因静注后消失。
由此可见,氨茶碱易致心律失常出现,且各种类型均可见。
更有严重者,治疗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932017 年7月C 第4卷/第21期Jul.C 2017 V ol.4 No.21剂量致心脏骤停、血压剧降致死亡[11]。
因此,心肺疾病患者应用氨茶碱时应谨慎,如确需应用,剂量应个体化,并注意心电图、有效血药浓度和药动学监测以防出现意外。
3.2 皮肤副作用一般氨茶碱很少发生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为敏感体质,则易发生对氨茶碱过敏,出现皮肤潮红,皮肤瘙痒,皮肤松解,甚至致死。
王云,郭晓红[12]等报道一例支气管患者使用氨茶碱后,出现双下肢皮肤麻木、刺痛,难以入睡,停用氨茶碱后消失,数日后再次使用氨茶碱,双下肢皮肤麻木、刺痛再次出现,立即停用氨茶碱,症状消失。
本例病案实属罕见,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超敏体质在使用氨茶碱时应密切关注。
3.3 氨茶碱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在使用氨茶碱过程中,神经精神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见,患者容易出现兴奋、狂躁、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
徐金容[13]报道:患者,男,74岁,因反复咳喘20年,心累气急10年,加重7天入院,入院诊断: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平喘(氨茶碱、氢化可的松),镇咳祛痰(沐舒坦)等处理。
第二日,患者烦躁不安。
第三日,患者把输液管拔掉,跑出医院,无法制止。
随后会诊,考虑氨茶碱的兴奋作用,停用氨茶碱,给与口服舒喘灵、酮替芬,平喘处理,精神症状消失。
因次在使用氨茶碱时应注意患者情绪变化,若出现烦躁会加重机体缺氧,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停用氨茶碱。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故儿童氨茶碱中毒时,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许琼,宋新文等[14]学龄前儿童氨茶碱中毒,急诊查体时均有烦躁不安、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大部分伴有四肢抽搐,经治疗后均好转。
Kato Z 等[15]道一例八个月大的幼童,使用氨茶碱缓释剂治疗哮喘,诱发癫痫持续状态,使用地西泮后抽搐消失。
Ajmal M 报道一例因误将氨茶碱当成麻醉剂脊椎麻醉意外,造成患者截瘫的病例[16]。
3.4 低钾血症范秀芝等[17]报道一例氨茶碱致严重电解质紊乱的病例,患者自服氨茶碱片一百片后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就诊。
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急查血生化:钾1.4 mmol/L ,钠82 mmol /L ,血糖8.1 mmol/ L 。
二氧化碳结合力18 mmol /L ,尿素氮2.6 mmol/L 。
立即给予洗胃、利尿、导泻、吸氧、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加入10%氯化钠、10%氯化钾以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对症治疗。
12 h 后,患者头晕、心慌等症状消失,次日复查血钾、血钠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正常。
对于低钾血症的机制可能为:(1)氨茶碱诱导钾利尿;(2)中毒引起的呕吐,钾从胃肠道丢失;(3)由膜NA-K-ATP 醇肾上腺素原刺激产生的钾向细胞内转移;(4)在治疗量和中毒时均见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后者诱发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增加NA-K-ATP 酶活性,又产生低血钾。
4 减少反应的对策由于氨茶碱的应用广泛,使用频繁,价格低廉;其有效血药浓度和中毒血浓度接近,易发生毒副作用。
为了用药的安全,既达到最好的疗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为此:为了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以饭后服药为宜;也可配以小剂量的镇静剂,以减轻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
静脉推注的副作用多且严重,应尽量少用,应做到个体化用药。
除严格掌握用药指针、遵循配伍原则外,应当注意护士配药时仔细,切莫因一时粗心大意造成不良后果,配药时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增强责任心[18]。
氨茶碱的缓释剂血药浓度波动较小,每日给药两次即能维持有效血浓度。
在作负荷量治疗或静脉用药时,要适时血清钾。
如出现低血钾,应恰当补钾,以防茶碱中毒发生低血钾。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低血压和休克等禁用。
减少氨茶碱中毒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1] 郭光云,杨 力.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1):52-53,56.[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68.[3] 高月明.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9):1210.[4] Liu HY ,Pi XT.Pharmacokinetics of aminophylline delivered to thesmall intestine and colon using remote controlled capsules[J].Chin Med J (Engl),2010,123,3:320-325.[5] 吴念娟.左氧氟沙星联用氨茶碱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7):89-90.[6] 张明文,王海良.氨茶碱的临床用药实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3):205-207.[7] 罗小勇,陈雪梅.氨茶碱静滴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海南医学,2010,21(6):56-58.[8] 梁美英,罗银秋.静滴氨茶碱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7):1838-1839.[9] 韩方义,黄民强.氨茶碱致心律失常55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62-1898.[10] 杨国敏.氨茶碱致心律失常36例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9,39(7):4.[11] 程英俊.治疗剂量氨茶碱致死2例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19(11):1322.[12] 王 云,郭晓红.氨茶碱致皮肤刺痛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2):720.[13] 徐金容.氨茶碱致精神症状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9):34.[14] 许 琼,宋新文.学龄前儿童氨茶碱中毒9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房,2010,(48):4585-4587.[15] Kato Z,Yamagishi.Theophylline-associated status epilepticus in aninfant: pharmacokinetics and the risk of suppository use[J].World J Pediatr,2009,5,4:316-318.[16] Ajmal M.Accidental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aminophylline inspinal anesthesia[J].Anesthesiology,2011,114,4:998-1000. [17] 范秀芝,郭晓红.氨茶碱中毒致严重电解质紊乱1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9):609.[18] 董兆燕,杨 霞.小儿氨茶碱中毒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9,4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