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环境规划 徐慧萍
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

第 1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1 2024 年 2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 2024 DOI:10.12170/20221028003孙周亮,王婕,刘艳丽,等. 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4(1):77-86. (SUN Zhouliang, WANG Jie, LIU Yanli, et al. Evaluation of hydrological zoning technique and its utilization in China[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1): 77-86. (in Chinese))中国水文区划及水文分区方法综述孙周亮1, 2,王婕1,刘艳丽1, 3, 4,陈鑫1,刘翠善1, 3, 4,王国庆1, 3, 4(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 2. 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 3. 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 4.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 水文区划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无资料地区水文研究的有效手段。
中国早期的水文区划工作主要是适应水资源规划的需求,全国性的水文区划主要出现在1950s,20世纪末集中出现了更精细、完善的省级水文区划研究。
水文分区是水文区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分区指标和分区方法的确定。
当前采用的水文分区指标主要包括气候、水文、下垫面三类,水文分区方法以聚类方法为主。
目前主要用于解决水文缺资料问题,同时也发展出生态水文分区方法,提高了生态性评价的合理性。
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如下:(1)在水文分区中纳入水文相似理论;(2)水文区域性规律研究及其在水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3)水文分区结果的检验与科学解释。
生态文化型的水环境修复与提升——大运河扬州段城市水系的治理

J o u r n a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文化 型 的水环境修 复与提升
大运 河 扬 州段 城 市 水 系的 治理
杨 萍 , 许玉萍
态 环境 。
资源较 为丰富的外 江水 系。同时 , 中心城 区水道 密布 , 形成局部 的、 成 网 状 的 内 河 水 系 。对 内 、 外 水 系 实 施 清 淤、 整治 , 修 复 水 网河 流 生 态 , 使 其合理 对接 , 形 成 互 相
贯 通 的循 环 水 网 , 既 可 提 高 城 市 内部 的 雨 洪 调 蓄 能 力 , 又 可 以实 现 引外 江水 源 人 城 , 为 通 盘 考 虑 区 域 水 资 源 的
的生活方式 , 城 内河 道 纵 横 交 错 , 水 网密布 , 房 舍 多 滨 水 而建 、 临水而筑 , 可谓 “ 千户人 家尽 枕河 、 万 户 商 埠 向 水
开” , 就连星罗棋 布的宅第 园林也 是“ 无 水不 成 园” 。水 与 扬 州 的经 济 发 展 和人 民 生 活 是 紧 紧 的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
2 扬 州 水 系现 状
现 今 的扬 州 既有 过 境 的 长 江 、 大运 河 , 还 有 境 内 的 淮河入江水道 ( 廖家沟) 及古运河 , 这 些 大小 河 流 在 扬 州
3 . 1 沟通 城 市 内 、 外水 系, 形成“ 两 外 一 内” 相 互 贯 通 的 水 网
扬 州有 长 江 、 淮河 外 江 流 经 , 拥有流域面积较大 、 水
( 1 . 江苏省 扬 州市 申报 世界 文 化遗 产 办公 室 ,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7 ; 2 . 江 苏省 扬 州 市蜀 冈一瘦 西湖
基于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

基于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
徐慧;孟灵芳;向龙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年(卷),期】2016(032)002
【摘要】探讨小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编制中的水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小流域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思路、内容以及具体流程,并以芦江河流域景观规划设计为实例,提出了该流域“一轴两带”的水景观设计方案。
结果表明,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能将水生态与人们的生活有机融合,重现流域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貌,同时,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能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两者相辅相成。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徐慧;孟灵芳;向龙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2
【相关文献】
1.试析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 [J], 徐从广;
2.基于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r——长沙岳麓区玉赤河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J], 董乐章
3.水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 [J], 许瑞清[1]
4.基于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J], 王勇
5.探讨水生态文明的小流域景观规划设计 [J], 杨宜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IS在B-IBI法评价鄱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性中的应用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烧结电除尘灰浸出液氯化钾转化法制备硫酸钾 裴#滨#詹#光#郭占成#高金涛!$3% 污泥生物炭制备过程中氮磷钾及重金属的迁移行为 李智伟#王兴栋#林景江#陆江银#赵焕平#汪#印!$4% 废旧手机电路板酸性硫脲浸金过程动力学
热氧化法制备 DE,*F-% 0DE-% 08:-% 电极及处理亚甲基蓝废水 魏#婕#黄#胜#宋鹏程#罗#洁!%34 -$ 07+)工艺臭氧优化和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研究 杨叶琴#张#冬#吕锡武!%4. 硝酸盐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与理化特性
白#静#白建峰#戴#珏#罗新云#邓明强#王鹏程#赵#新#张承龙#王景伟#苑文仪!/"" 大高差溜槽粉尘颗粒扩散运动规律数值模拟 贾#兰#宋子岭#赵#光!/"& 基于复合球团的以生物质焦油为还原剂的铬渣无害化处理 孙鹏鹏#罗思义#卜庆洁#马#晨#王晶博!/!% % 种浸取程序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吴丽萍#苟楚璇#李庆波#文科军#张玉瑶#冉#帆!/!3 餐厨垃圾高温产甲烷的高盐度抑制及恢复性研究 夏旦凌#金#潇#徐期勇!/%& 综合利用镁合金废料制氢及氢氧化镁 厉雄峰#沈林叶#刘宗健#黄新文!/$% 兰炭焦粉的石墨化探索性研究 党晓娥#唐#晨#吕#军#柯文帅!/$3 不锈钢尾渣重金属回收工业实验与应用 李葆生!//. 不干胶废弃物热解与燃烧动力学特性 付兴民#徐国欢#李子君#任善普#杨#迪#贾晋炜#鲁明元#舒新前!/." 剩余污泥混合对絮凝污泥厌氧消化的强化 胡小兵#赵#鑫#叶#星#钟梅英!/.& )KD6 接枝改性废 2(,(;)复合材料的研究 郑#刚#陆书玉#罗丽娟#宋鹏程!/&$ 牛粪和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动力学 孙志岩#张君枝#刘翌晨#吴#岩#刘殿威#马文林!/&3 黄粉虫壳聚糖处理养殖废水 熊晓莉#陈小蓉#邵承斌#李#宁!/'. 垃圾焚烧飞灰浸出液中盐分对 8)(测定铅和镉的影响
西枝江(惠东段)水文规划设计路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2期勘测设计西枝江(惠东段)水文规划设计路径李秋辉(惠东县广源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惠东516000)摘要:水文规划设计是中小河流治理的基础,也可以为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沿岸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指导。
以次西枝江(惠东段)河湖岸线项目为例,结合岸线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规划设计路径。
结果显示,在经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后,能够切实保障行洪安全及供水安全,也实现了对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发挥出了岸线的综合功能,实现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小河流;水文;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V1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2-0069-02Huidong Section of Xizhijiang Hydr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PathLI Qinhui(Huidong Guangyuan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LTD.,Huidong516000,China)Abstract:Hydr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he basi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 governance.It can als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iver water resources,and the protection of 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aking the shoreline project of Huidong section of the second Xizhijiang River as an example,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horelin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an effec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path i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effective planning and design,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It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flood flow and water supply.It can als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Moreover,it gives full play to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the shoreline,and realiz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society,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s;hydrology;planning and design1工程概况次西枝江(惠东段)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范围为:西枝江(惠东段),不含白盆珠水库库区,即西枝江源头(乌禽嶂竹坳西南麓,位于宝口镇佐坑村太窝小组)至宝口镇眼公坑水陂段(长44.43km)及白盆珠水库主坝至惠东县西枝江水利枢纽段(长59.83km),总长104.26km。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4.06.24•【字号】豫环审〔2024〕40号•【施行日期】2024.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000698736553A)上报的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已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项目是《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组成部分,《报告书》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评价结论可信。
我厅批准该《报告书》,原则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你公司应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已经批准的《报告书》,并接受相关方的垂询。
三、你公司应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各项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一)向设计单位提供《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确保项目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及环保设施投资概算。
(二)在10个工作日内,向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日常监督检查。
(三)依据《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对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以及因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全国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培训讲义0615-《全国地下水、地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 O六年六月项目名称: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张力军成员:樊元生杨朝飞周健李建新宋铁栋赵英民陆新元万本太赵华林蒋延东孟伟邹首民魏山峰技术小组:组长:孟伟郑丙辉成员:石效卷郭瑾珑付青王丽婧韩梅富国朱琦陈鸿汉王灿发马中李广贺胡成刘佑华李崇明宋兰合李志群周智明蒋平安目录1总论 (1)1.1工作背景 (1)1.2规划原则 (2)1.3规划编制依据 (2)1.4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城市基础信息及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5)2.2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 (6)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2.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8)2.5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1)2.6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与规划状况调查 (12)2.7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状况调查 (1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4)3.1基本要求 (14)3.2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14)3.3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评价 (19)3.4水质评价结论 (19)3.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20)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21)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21)4.2不达标地表水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2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5.1基本要求 (25)5.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27)6.1基本要求 (27)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27)6.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34)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36)6.5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37)6.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38)6.7工程投资—效益评估 (39)6.8规划实施保障 (39)7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1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2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3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41)7.4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41)8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42)8.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42)8.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43)8.3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43)9工作成果提交 (45)9.1地市级规划成果 (45)9.2省级规划成果 (45)9.3国家级规划成果 (45)10基础情况调查表 (46)10.1附表一城市基础信息调查表 (46)10.2附表二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表 (49)10.3附表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表 (70)10.4附表四削减量计算核定表 (75)10.5附表五重新核定和补充划分后上报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登记表 (76)10.6附表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程项目统计表 (77)11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82)12附件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5)12.1前言 (117)12.2适用范围 (117)12.3规范性引用文件 (117)12.4术语和定义 (117)12.5基本要求 (119)12.6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19)12.7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1)12.8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3)12.9其它 (126)12.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 (126)12.11监督实施 (126)12.12附录A(规范性附录)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127)12.13附录B(资料性附录)二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解析解 (128)12.14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源保护划分概念模型 (131)13附件三源强系数及应用 (133)14附件四评价报告格式 (139)15附件五规划文本格式 (145)16附件六污染物名称及代码表 (147)1总论1.1 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
复杂下垫面城市暴雨内涝汇水区划分方法研究

关键词: 城市暴雨内涝ꎻ 汇水区划分方法ꎻ 数字高程模型ꎻ 复杂下垫面ꎻ 汇流ꎻ 排水管网
中图分类号:P33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43X(2019)06 ̄ 0050 ̄ 0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ation of different objects affecting the surface confluence path was integrated into DEM. Then the buffer
analysis of the generalized drainage pipe network was carried out and fused into the DEM data in the cor ̄
第3 0 卷 第6 期
2 0 1 9 年 12 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 Water Engineering
Vol. 30 No. 6
Dec . ꎬ2 0 1 9
DOI:10. 11705 / j. issn. 1672 - 643X. 2019. 06. 09
ta in hydrological model. In urban areasꎬ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traditional catchment division
method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due to the complex underlying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环境规划徐慧萍
发表时间:2019-11-07T14:06:58.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徐慧萍[导读] 摘要:水资源配置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正常生活和生产下的生态水资源协调发展,达到水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的目的。
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水资源配置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正常生活和生产下的生态水资源协调发展,达到水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的目的。
该研究结合流域生态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满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要求,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为生态水文演化过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环境;规划引言
如今,经济社会发展对过去施行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把节水因素充分考虑到配置方案当中,是使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需求。
但以往的配置过程极大的弱化了对节水方面的关注,导致水资源的配置和社会建设与发展脱节。
对此,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发展现状,在做好需水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项节水指标,对节水潜力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适宜的新配置模式。
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使得人们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这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虽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还没有明确,还在逐步探索之中,但其作用已经十分明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带来的发展的恶果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环境建设是着手对于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建设。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就我国陆地部分而言,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
”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采用的手段不同也可分为两种:①植被建设,借助生物措施;②工程建设,使用工程措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努力,其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水土保持以及沙漠化防治。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由生态过程和生产过程所决定的总需水量和总耗水量,与可供水量之间的差额就是所谓的缺水量。
当前我国主要存在3种缺水类型,一是水源性缺水,虽然国内水系较为发达,但水资源季节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均衡。
从时间分布来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分布来看,南丰北缺,尤其是华北、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南方四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
二是工程性缺水,某些地区有一定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水资源工程和供水工程而造成供水短缺。
这种情况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也较为突出,为了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必须加大政府对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
三是水质性缺水,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后致使水质无法达到饮用标准而引起的缺水,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较为普遍,当前部分农村饮用水质仍然无法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2.2水资源保护任务艰巨
(1)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拥有悠久的农业耕垦历史,但是我国却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分布广、强度大、危害严重。
据统计,当前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不足15%,有些地方甚至不足2%,水蚀风蚀均较严重。
(2)次级河流污染严重。
对次级河流污染的治理既是全国性的难题,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
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增长、高效率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产型企业将废水废料不加治理直接排放到城市中的次级河流,再加上地方政府“先污染、后治理”的惯性思维,导致城市次级河流污染日益严重。
三、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策
3.1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经济环境建设中的乱砍乱伐、污染等都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文破坏等,这其中植被破坏尤其是关键,植被与其他几方面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被恢复。
植被建设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森林植被至关重要,其适应性和稳定性都极强,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关系重大。
1)森林植被储备能力较强。
森林植被可以对各个层级的水分进行拦截、吸收和锁住。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四个气候带中的森林对降水的储蓄能力最高可达约170mm。
2)森林可以调节河川径流。
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能力,可以将地表径流的水分锁住转为地下水,在暴雨或洪峰来临之时,起到延缓和削弱的作用,地下水也可以帮助渡过枯水期,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作用。
3)森林能保护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可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过滤污染,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标。
这一成果已经被证明,因此许多国家都使用森林来对水进行清洁。
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来应对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土保持工作要高度关注被水侵蚀的对象,进行防治工作,因此对水资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更好的拦截降水,缓解农村人用水困难等问题,增强土壤的含水量,可有效抵御干旱。
此外,水土保持的植被面积在不断增大,可有效锁住水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2)减洪增枯,提高河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水土保持工作增加了植被的面积,其对地表水流的拦截更加显著。
这可以有效减缓或者延迟洪峰的到来,避免造成破坏,同时,在枯水期,植被可以使用地下水来补充水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改善水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改善水质的作用与植被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
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锁水、调节水流、改善水质等都能为农业建设提高更多的良田,增加农民收入。
在这方面成功的事例多不胜数。
因此,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3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荒漠化多数是因为水分不足、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
其中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特点也较为明显,文章对荒漠化防治的阐述主要针对风力侵蚀造成的荒漠化地区。
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干旱、缺水。
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半干旱、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植被间已达成一定的平衡,一般不会造成沙漠化。
突然沙漠化的原因是现代经济发展造成的不管不顾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等。
防治荒漠化首先要根除这些原因,退耕还林、种植植被,甚至需要一定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完成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破除荒漠化首先要破除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呵护现有植被,充分利用降水,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植被来锁住水分,避免水分的过渡蒸发,这一过程需要使用部分水资源来完成。
为了使植被能够顺利安家落户,要准备足够的河川生态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用水进行合理规划,留出灌溉用水。
总而言之,荒漠化的防治工作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这就需要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不应该是竭泽而渔,而是要可持续的,有利于子孙后代的,这就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合理进行退耕还林、注重水土保持、进行沙漠化防治等工作,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能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对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祎波,董增川,刘淼,陆小明,朱斌.水资源配置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研究[J].人民黄河,2018,40(07):42-45+50.
[2]霍礼锋.典型干旱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吐鲁番市高昌区为例[J].水利技术监督,2018(04):222-226.
[3]陈长江,刘家明,余凯波,熊坤杨.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环境规划[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7):19-23+156.
[4]叶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激励相容的制度研究[J].小水电,2018(03):5-9.
[5]孙洪凯,张淑祥,于小苇,陈雪.辽宁水资源配置北线工程质量的管控[J].东北水利水电,2018,36(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