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估算》授课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108小学优秀公开课

答:他家到学校大约有900米
8.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需要喂11千克的各种食 物,动物园里有24只大熊猫,饲养员每天准备 300千克的食物够吗?
11 × 24 = 264(千克) 264千克<300千克 答:饲养员每天准备300千克的食物够
谢谢观看
Thank You
验算: 2 02
3
6 06
+1
6 07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
一共有 238 张照片。
每页可插 6 张。
要插多少页? 238 ÷ 6 =
238 ÷ 6 = _4_0_(_页)_
238 ≈ 240
39
240 ÷ 6 = 40 6 2 3 8
大约要插 40 页。 1 8
+12 -12
24时计时法
数:在钟表上数一数 经过时间 计算:开始=结束-经过,经过=结束-开始,
结束=开始+经过
二、巩固练习
1.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
0.4 1.1
2.6
3.9 4.7
2. 实际应用练习。 (1)用小数表示。
5分米
0.5米
4米3分米
4.3米
7分米
0.7米
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小数排一排吗? (0.5<0.7<4.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单元
全套教学课件【PPT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 9 单元 总复习
第 1 课时 数与代数(1)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相应内容:精算(口算、笔算),估算。
二、复习旧知
1.梳理口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估算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和作用。
2.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探究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
3. 讲解:教师对除法估算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
4. 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些与除法估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除法估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估算》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 ,一定要注意合理性。
巨幕影院有 441 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 196 名和 226 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方法一: 196>190,226>220,190+220=410,
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方法二:将196看成200,226看成230, 196<200,226<230,200+230=430,
估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小于座位数时,坐得下; 估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大于座位数时,坐不下。 方法一:223大于200,234也大于200,223 + 234 一定大于400,
还是不能确定 223 + 234 一定大于 441 。
方法二:将223看成220,234看成230, 223>220,234>230,220+230=450,
3000 < 3826 < 4000 , 看作整千数,大约是 4000 元。
(2)看作整百数,大约是多少元?
3800 < 3826 < 3900 , 看作整百数,大约是 3800元。
在生活中,有的时候不需要用准确数,用近似数就可以了。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判断能不能坐下,估一估就行。
1. 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一台冰箱的价钱 是 3826 元。
(1)看作整千数,大约是多少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重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每个假期中都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用不同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课件PPT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件
学习目标
目
探索新知
录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PART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重点) 2. 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 候要估小些。(难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9 利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有18个纸箱,够 装吗?
学习目标
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 20箱只能装160个,肯定装不下。
18≈20 20×8=160(个) 160<182 不够装
学习目标
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 20个,所以18个纸箱 不够装。
还可以怎样解答?
182≈180 180÷8>20
PART 02
探索新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他们的分析有道理吗?
都有道理,方法一是求18个纸箱大约装的 数量,方法二是求大约需要多少个纸箱, 就是求大约需要几份。虽然他们的想法不 同,但他们都是用估算的方法,简单而快 速地解决了问题。
345≈360
360÷4=90(册)
478≈500
500÷5=100(册)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
巩固练习
4.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选自教材P32 T7)
1吨=1000千克 9≈10 8≈10 170≈+1100+10=30(箱) 25×30=750(千克) 750千克<1000千克 答:可以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
哪位老师打字更快?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解答的。
385÷4 ≈ 95(个) 512÷5 ≈ 102(个) 答:李老师打字打得更快。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精品课件(通用版)

这本书,我9
我8天看完。
天看了354页。
余刚
余刚:把354看成360,360÷9=40(页)
苗苗:把393看成400,400÷8=50(页)
答:余刚每天约看40页,苗苗每天约看50页。
11
2.育人小学要修一条296m长的自来水管线。如果每根自 来水管的长度是6m,大约需要多少根自来水管?
把296看成300 300÷6=50(根) 答:大约需要50根自来水管。
14
四、课堂小结
估算时,就是把不是整百、几百几 十的数先估成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通 过运用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 的口算方法来计算得数。这个得数就是 估算的结果。
15
谢谢观看!
4
267 看成300 267 看成270
267 ÷3
300÷3=100
不变
被除数 ÷除数 = 商
270÷3=90
在估算时,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数有差别。
5
267 看成300 267 看成270
267 ÷3
300÷3=100
不变
被除数 ÷ 除数 = 商
270÷3=90
在解决应用问题时,往往需要我们把数往大的方向估算, 而在有的只要求计算的过程中,就把数往和原来最接近的整百, 或是几百几十的方向估。
用估算的方法 解决问题
一、新课导入
分三批。
共267人。
平均每批进去多少人?
2
二、探究新知
分三批。
共267人。
267÷3
3
267 看成300 267 看成270
267 ÷3 300÷3=100
270÷3=90
不变 被除数 ÷ 除数 = 商
267估成300或270,估成的数比实际的数要大,所以商 就比实际的大。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的结果大一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用除法的估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秋)

用除法的估算解决问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湖南省汉寿县南岳路小学张翠萍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
、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实际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教材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例,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并关注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
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估算方法是形成估算能力的基础,没有合理有效的估算方法估算能力也无从谈起。
本节课的教学为学习例,灵活运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并能运用这种估算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有一定的估算意识,这是学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必须的基础,但是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有它的特殊性,除法的估算不同于加、减、乘法的估算,被除数与除数不仅要选择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而且二者还得是倍数关系,这样才能估算出大概的结果。
学生很容易受以前经验的影响,只想到把被除数改写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不会想到怎样简便怎样算,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这一目标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今后有针对性的练习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丽丽一家人也来到了丁玲公园图和问题“海盗船元人,买张票元够吗?”.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看丽莉一家三人也来到了游乐园,他们正准备干什么?谁能把题目完整的读一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_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东郡小学刘燕舞教学内容: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6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
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
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29×8。
板书课题:乘法并板书29×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8?②选择算法。
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 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但也要与准确的钱数 比较接近,这才合理。
267元接近300元。 267÷3≈ 100(元) 300 267元接近270元。
267÷3≈ 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回顾与反思
两位同学的解答合 理吗?为什么?
多少个纸箱才能装的下?
请你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182÷8= 22(个)……6(个) 22
8 182 16
22 16
6
22+1=23(个) 答:23个纸箱才能装下。
归纳总结:
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估算问题要读懂题意,可根据具体问题选
择适合的解决方法。估算策略不唯一。
解决问题策略多,用乘用除细斟酌。 估算结果对与错,通过计算来检验。
估算
1 课堂探究点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2)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课时流程
引入 新课
探索 新知
当堂 检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1. 口算下面各题
你能都做对吗?
640÷8= 80 60÷3= 20 4200÷6=700
500÷5= 100 200÷4= 50 1200÷2= 600
一年级:256÷3<90
270 二年级:345÷4<90 三年级:478÷5>90
360
450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
5.(选题源于教材P32第7题)
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25×(9+8+7)=600(千克) 600千克<1吨 答: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
6.下面是快乐超市一天卖出饮料的记录单。估一 估,算一算,哪种饮料平均每箱最便宜?
“够装”是 什么意思?
“够装”的意思,就 是看看能否全装下。
分析与解答
需要精确计算吗?为什么?
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要知道 18个纸箱能不能装下,所以可 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 解决。20箱只能装160 个,肯定装不下。
18≈20 20×8=160(个)
160<182 不够装
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 的钱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 了结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 果不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 比90元少?比80元呢?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少。因为3 天的住宿费是267元,比270元 少;如果是270元,平均分成3 份,每天是90元,不到270元, 分成3份,每份就不到90元了。
肯定比80元多。因为如 果是每天80元,3天只需 要240元,现在3天花费 了 267 元 , 比 240 元 多 , 所以每天就比80元多了。
归纳总结: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数
或几百几十数(能被整除),然后用被除数的近 似数除以除数,得出估算结果。
1. 估一估,算一算,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
还可以怎样解答?
需要的纸箱肯定 超过20个,所以 18个纸箱不够装。
182≈180 180÷8>20
回顾与反思
他们的分析有道理吗?
都有道理,方法一是求18个纸箱大约 装的数量,方法二是求大约需要多少 个纸箱,就是求大约需要几份。虽然 他们的想法不同,但他们都是用估算 的方法,简单而快速地解决了问题。
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读 懂题意,可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合的解 决方法。估算策略不唯一。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31~32页练习六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小试牛刀 1.填一填。 (1)493÷5≈( 100 ),把493看成( 500 ),( 500 )
÷5=( 100 ),所以493÷5≈( 100 )。 (2)632÷7≈( 90 ),把632看成( 630 ),( 630 )
÷7=( 90 ),所以632÷7≈( 90 )。
2. 选一选。 (1)一篇短文有8行,一共有243个字,这篇短文平均
2.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6÷6≈ 4 17÷5≈ 3 59÷7≈ 8
探究点1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你们住了3天,住 宿费一共是267元。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 267元,要解决每天的住宿 费是多少。
“大约”是什么意思?
分析与解答
A:175÷4≈40(元) B: 147÷7≈20(元) C: 189÷6≈30(元) 40 > 30 > 20
种类 A B C
箱数 4 7 6
答:B种饮料平均每箱最便宜。
总钱数/元 175 147 189
这节课大家有那些收获?
估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不变, 把被除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 数(能被整除),然后用被除数的近似数除 以除数,得出估算结果。
141÷2≈ 70
365÷6≈ 60
718÷9≈ 80
449÷5≈ 90
640÷7≈ 90
570÷8≈ 70
273÷9≈ 30
812÷9≈ 90
323÷4≈ 80
探究点2 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有18个纸 箱,够装吗?
今天一共摘 了182个菠萝, 每箱装8个。
阅读与理解
知道了一共摘了182 个菠萝,每箱装8个, 一共有18个纸箱, 要解决能不能装下。
209÷3 <v 70
298÷5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643÷8 >v 80
569÷7 >v 80
318÷8 <v 40
488÷7 <v 70
3.育英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共有学生163人,平均 每个班大约有多少人? 163÷4≈40(人) 160
答:平均每个班大约有40人。
4.(选题源于教材P32第6题)
每行大约有( B)个字。
A.20 B.30 C.40 (2)一片树林共有265棵树,共9排,平均每排大约有
( C)棵树。
A.20 B.25 C.30
夯实基础
1.下面各算式的商比较接近哪个数?(连一连) 364÷6 302÷3 181÷9 395÷8
100
50
60
20
2.在 里填上“>”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