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及规范

基础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ZB110010)一、课程名称:现代大学英语二、课程管理:语言学教研室三、教学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四、教学时数:总时数60其中课堂讲授 45节,教学实践 15 节。
五、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六、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通过英语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要求: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交际功能等),训练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本学期通过听说训练,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准确表达思想;通过基本的读写训练,迅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提高笔头表达能力。
七、相关课程衔接:基础英语(二)(后续)、基础英语(三)(后续)、基础英语(四)(后续)八、考核方式:本课程是考试科目,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采用多种不同的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在词汇、语言结构、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九、教学内容:(参照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撰写)第一课Half a Day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2. 掌握文章中重点词汇的用法,修辞疑问句、倒装句等修辞手法,并熟练掌握三类构词法3. 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及作者的写作意图4. 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运用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作文写作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文章的结构分析2. 赏析作品的思想内涵,扩展式讨论3. 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倒装句及“with”独立结构4. 构词法:前缀三、教学时数:6学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情景交际教学及任务型教学模式五、教学内容:1. 热身:2. 作者:教育与背景;主要著作;创作观3. 作品赏析:结构分析;文学作品赏析;4. 写作技巧: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倒装句;“with”独立结构5. 语言理解: 长难句解析;核心词汇学习;介词练习;构词法:前缀6. 课堂讨论:扩展式讨论7. 练与讲思考题: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And 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it?2. How many parts can we divide this text into? And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3.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text, the author was a small boy just beginning his school life. But the text ends with him as an old man. Then what kind of writing technique is it? What other writers do you know once used the same technique?第二课Going Home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美国20世纪60年的社会时代背景2. 学习、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 掌握刻画人物心理的基本手法4.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关爱心和友善之心5. 尝试运用文中写作技巧练习写作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 文章反映出的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社会背景,突出当时的政治局势变化对当时年轻一代价值观变化的影响。
《大学英语1》课程教学大纲

《⼤学英语1》课程教学⼤纲《⼤学英语1》课程教学⼤纲⼀、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8A09010课程名称:⼤学英语1英⽂名称:College English I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学分:3适⽤对象:⾮英语专业⼀年级学⽣课程负责⼈:刘英杰梁爱民⼆、课程的性质与作⽤《⼤学英语1》的教学⽬的是培养学⽣具备综合应⽤英语的能⼒,培养学⽣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和⼀定的听、说、写、译能⼒,使他们能⽤英语交流信息。
⼤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打下扎实的语⾔基础,掌握良好的语⾔学习⽅法,提⾼⽂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教学⽬标根据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的教学规律,并参照教育部委托⼤学英语研究会与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校⼤学英语课程实⾏英语教学,使⼤多数学⽣能够达到基本要求,并⼀部分学⽣能够达到较⾼要求和更⾼要求。
据此,《⼤学英语1》课程的基本要求为:(1)听⼒理解能⼒:能听懂课堂⽤语,并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00词)的对话、短⽂、报告等⾳像材料,并能理解其要点。
(2)⼝语表达能⼒:能回答课堂上⽼师的提问,能⽤常⽤词汇和句型与同学进⾏主题式讨论。
能介绍⾃⼰、同学、朋友等,并能对他⼈的介绍做出回应。
(3)阅读理解能⼒:精读量:每学期达到7000词,泛读量:每学期达到28000词。
阅读速度分⼀般阅读:60词/分钟,快速阅读80词/分钟。
能基本读懂⼀般性题材的英⽂⽂章,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报刊,掌握中⼼思想,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能读懂⼯作、⽣活中常见的应⽤⽂体的材料,在阅读中使⽤有效的阅读⽅法。
(4)书⾯表达能⼒:能根据所学课⽂做笔记、回答问题、完成提纲和填写表格,能就所学内容在半⼩时内写出80词左右的短⽂,内容⽐较连贯,语法基本正确。
(5)翻译能⼒:能翻译难度低于课⽂的英语⽂章,理解正确,译⽂基本达意,译速每⼩时200词。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二、教学时数:272学时,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开设。
第一、二学期周学时4,第三、四、五、六学期周学时2。
三、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外语类各专业(英语为零起点的学生)四、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的一门基础课程,以听、说领先,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的训练,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的任务在于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在规定的学时内掌握英语语音、基本语法、基本词汇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英语国家和文化有初步了解,并为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1.语音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音标,基本的读音规则:意群、停顿、连读,及各类简单句的基本语调。
2.词汇词汇掌握量应达到30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培养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和掌握生词的能力。
3.语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词类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用法,掌握各种时态的用法,掌握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及用法,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个单词。
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5.听力能力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80-110字的简短会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教程4(李桂兰)整理教案

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教程4(李桂兰)整理教案第一篇: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教程4(李桂兰) 整理教案Unit 1 personal QualitiesI.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2.Learn ab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3.Grasp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 4.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II.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Background information 2.The usage of some new words and phrases 3.Some sentence pattern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II.Teaching methods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will be adopted.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lassroom interaction.More encouragement is needed and more guidance will be given to them in their extracurricular e the multimedia device where necessary.IV.Teaching procedurea.Warming-up Activities1.Duty Report Have a brainstorming about words to describe personal qualitiesrmation related to the text1)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key to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knowledge.First, it is essential that people understand the potential problem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ke a conscious effort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Second, it is importan t to assume that one’s efforts will not always be successful, and adjust one’s behavior appropriately.For example, one should always assum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sibility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causing communication problems, and be willing to be patient and forgiving, rather than hostile and aggressive, if problems develop.One should respond slowly andcarefully in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not jump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you know what is being thought and said.Active listening can sometimes be used to check this out–by repeating what one thinks he or she heard, one can confirm that one understands the communication accurately.If words are used differently between languages or cultural groups, however, even active listening can overlook misunderstandings.2)Personal qualitiesPersonal qualities ar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dividual.They are what make up one's personality.They help a person get along in a new situation.For example, dependability and patience are qualities that employers would like a good worker to have.Other qualities employers value are: honesty, assertiveness, flexibility, problem solving, friendliness, intelligence, leadership, enthusiasm, and a good sense of humor.Most employers want people who are dependable and who get along with others.Though skills are important, an employer will select new employees based on their personal qualities as nguage points1.Personal qualities generally have either positive or negative connotations.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品质包括两个方面:积极的和消极的。
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7修订版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重新修订)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
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专业信息之外,还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2.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进行课程设置,分为大学- 9 -英语预备级一、大学英语预备级二、大学英语一至四级。
新生入校第一周后进行分级考试,根据学生成绩将其分为预备级、一级、和三级起点,使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从不同起点开始学习,既达到了节约并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又满足了不同基础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
预备级起点学生顺序修读预备级1、2;一级起点的新生顺序修读1、2、3、4级,三级起点的新生顺序修读3、4级,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顺序修读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课程后,在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翻译方面的能力应达到一般要求的英语能力,并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先修课。
零起点大学英语教材

零起点大学英语教材零起点大学英语教材是为零基础学习英语的大学生设计的教材。
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从英语的零起点出发,逐步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等各个方面的话题。
第一单元:打招呼和介绍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英语中基本的打招呼语和介绍自己的方法。
通过学习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句型,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第二单元:购物和点餐这个单元着重介绍了购物和点餐时的常用表达和交流方式。
学生将学习如何询问价格、选择商品以及点菜时的常用句子和表达方式。
第三单元:时间和日期学生将学习有关时间和日期的表达方式。
包括询问时间、描述日程安排以及日期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单元:家庭与住房这个单元将涉及家庭和住房的话题。
学生将学习如何询问家庭成员、描述家人以及谈论住房条件的表达方式。
第五单元:旅行和交通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旅行和交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包括询问路线、购买车票以及描述旅行经历等方面的知识。
第六单元:学校生活学生将学习有关学校生活的常用表达。
包括询问课程安排、参加课外活动以及描述学习经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以上的各个单元,学生将逐步掌握英语的基本内容,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课文、听力材料、练习题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材特点之一是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每个单元的话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和学习提示,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零起点大学英语教材是一本适合零基础学生学习英语的教材。
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语法、词汇和交流技巧,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英语水平,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零起点第一册大学英语基础教程教案unit1-3

1. Do not be absent---unexcused absent 2. Do not be late 3. Do not talk loudly in class 4. Do not answer the phone in my class
Hi, My College!
Some Rules to Follow
You must bring…
1. Two books Intensive reading book
& listening book
2. A notebook
3. A pen
Hi, My College!
Some Rules to Follow
些内容的介绍要精炼,不可繁琐。 2.介绍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理想、抱负。介绍自 己的爱好、性格特点时,要通过具体、典型的事例来
体现,语言要风趣幽默,让人听了不忘。 3.最后,说说自己入学后的感想与希望。
写esssy
Writing about yourself
Set up your Portfolio
Hi, My College!
Let’s work hard together, I believe we can achieve the goals we set.
Hi, My College!
Thank you ! Let’s work hard together, I believe we
Exam scores(40%) Usual scores(60%)
attendence (10%) performance in class(10%) assignments (10%)
零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材

零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材一、绪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零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材的编写旨在满足初学者的学习需求,系统性地介绍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日常交流所需的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技巧。
二、教材大纲1. 课程目标本教材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和基本的交际能力。
2.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语法知识:包括动词时态、名词格、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基本语法规则的学习与应用。
(2)日常词汇积累:通过常见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如家庭、学校、工作、购物等。
(3)听力与口语训练:通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4)写作与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如撰写邮件、写作短文等,并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互动式教学本教材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备相关的教学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情况、课堂参与度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给出指导和反馈。
2. 作业与考试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定期考试形式,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五、教材使用建议1. 应用为主学生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实际场景的应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272学时,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开设。
第一、二学期周学时4,第三、四、五、六学期周学时2。
三、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外语类各专业(英语为零起点的学生)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的一门基础课程,以听、说领先,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的训练,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的任务在于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在规定的学时内掌握英语语音、基本语法、基本词汇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英语国家和文化有初步了解,并为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语音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音标,基本的读音规则:意群、停顿、连读,及各类简单句的基本语调。
2.词汇
词汇掌握量应达到30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培养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和掌握生词的能力。
3.语法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词类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用法,掌握各种时态的用法,掌握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及用法,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个单词。
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5.听力能力
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80-110字的简短会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6.表述能力
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7.写作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00个单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8.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和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
作者:李桂兰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年9月出版
教材类型:一般教材
教学参考书:名称:《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教师手册》
作者:郭建荣等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年10月出版
七、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学期:每周4学时,共14周,56学时,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一册。
其中讲授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38学时,预留2学时口试。
第2学期:每周4学时,共17周,68学时,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二册。
其中讲授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38学时,预留2学时口试。
第3学期:每周2学时,共17周,34学时,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三册的1-5单元。
其中讲授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预留2学时口试。
第4学期:每周2学时,共17周,34学时,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三册的6-10单元。
其中讲授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预留2学时口试。
第5学期:每周2学时,共17周,34学时,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四册的1-5单元。
其中讲授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预留2学时口试。
第6学期:每周2学时,共17周,34学时,完成《大学英语基础教程》第四册的6-10单元。
其中讲授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预留2学时口试。
注:第三学期开设零起点大学英语的学生,第三至第五学期每周分别上4学时,依次完成第一、二、三册,第六、七学期完成第四册。
八、作业设计
每单元至少布置两次作业,口头作业以跟读、朗读、背诵为主,熟练掌握语音发音规则,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基本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书面作业以语音训练、词汇训练、句子结构练习、阅读、写作练习为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业约占平时成绩的15%。
九、教学策略
(一)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相结合。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
点)强调学生在预习、课上参与活动、课后复习、拓展训练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则发挥启发、引导、组织调动、答疑、评判的作用,并做一定解析、辅导工作。
(二)坚持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拓展训练相结合。
《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除了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外,还要为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拓展训练,提供各种途径,如各种多媒体课件及视听、阅读材料。
(三)坚持个体单独训练与集体互动训练结合。
《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通过课后书面作业、听抄、听力作业和每课的小测验及其讲评等手段,实现对学生的个体训练,同时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集体互动训练,增强语言实践的“现场感”,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的团体“语言场”内进行训练,并形成互帮互学的团队意识。
(四)坚持单项训练与整体训练相结合。
《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针对单项词汇、语法、及语言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同时,注重通过各种语言材料(音频、视频、文字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或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的共时性整体训练,以求学生在扎实与活用两方面均有收获。
(五)坚持语言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在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
学生在模仿、重复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解析、演绎、提炼、总结、归纳、抽象等各种训练方法,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
(六)坚持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既要注重保持“华外”在英语教学上的传统优势,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大学英语基础教程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同时信息量增大,省时、省力、便捷、灵活,方便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和复习。
(七)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
在坚持日常教学的同时,授课教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保证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十、考核方式
(一)考核形式:期末统一闭卷笔试。
(二)考核方式
1. 每学期期中笔试,45分钟;以本学期所学内容为主,包括听写、词汇、
词法、语法、阅读理解、中英词组、句子互译(不同阶段略有不同);教材内容应占考试试卷内容的80%,20%的内容应选自课外。
2. 每学期期末笔试,100分钟;以整个学期所学内容为主,可适当增添与教材同等水平的其它语言材料,内容包括听写、词汇、词法、语法、阅读理解、中英词组、句子互译(不同阶段略有不同);教材内容应占考试试卷内容的80%,20%的内容应选自课外。
3. 每学期期末口试包括:朗读、答题、背诵课文段落,考试时间10分钟/人(不同阶段略有不同)。
4.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
期末笔试成绩占60%,口试成绩10%,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课余作业、平时测验、课堂表现等构成。
十一、教材的删减与增补
教学中,教师适当补充语法及听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