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商品时赠品的会计核算方法
商品销售中赠品的会计如何处理

商品销售中赠品的会计如何处理送赠品是商家常⽤的促销⼿段之⼀。
赠品的形式较为多样,其会计处理不同于商业折扣,⽽⽬前在会计准则和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试对此略作探讨。
⼀、对同种商品买⼀赠⼀。
此类销售⾏为⽬前通常使⽤的会计处理⽅法是将其中⼀件商品按售价作正常商品销售处理,⽽另⼀件则以成本借记“营业外⽀出”或“营业费⽤”;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因为按税法规定,将⾃产、委托加⼯或购买的货物⽆偿赠送他⼈视同销售货物的⾏为,征收增值税。
在此种销售⽅式中,应当将作为赠品处理的商品与普通销售的商品区分开来,并予以披露。
利⽤这种⽅法促销商品,本来就是企业的⼀种让利⾏为,但⽤此会计处理⽅法虽符合税法的规定,企业却要对赠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销售价格缴纳税⾦,这⽆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确定赠品全部赠出。
此类赠品多属低值物品,如⼿帕、玻璃杯等,随商品的售出⽽赠送,其赠品数量确定,送完即⽌。
这种销售⽅式应将赠品的赠出现为⼀种“营业费⽤”,在销售商品时借记“营业费⽤”;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此种销售⽅式是⼀种普通的营销⼿段,它通过赠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费群体,对于所有的企业普遍适⽤。
⽽且它的赠品不会导致企业多交增值税。
在购进该赠品时,借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存款”。
在赠品送出时同样是以成本价结账,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相抵,不存在多交税⾦问题,所以它是最常见实⽤的促销⽅式。
三、不确定赠品是否赠出。
在这种销售⽅式中,赠品的取得需要满⾜⼀定的条件,如集齐瓶盖或数字等,它的发出属于不确定状态,应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对预计将赠出的赠品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具体处理是:将赠品的成本借记“营业费⽤”;贷记“预计负债”。
当赠品发出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在此种账务处理中,“预计负债”科⽬的借⽅发⽣额有可能⼤于货⽅发⽣额,具体情况应视赠出赠品的情况⽽定,其账户余额应在核查时予以调整。
用友U8V10.1财务软件中销售“赠品”业务核算

用友U8V10.1财务软件中销售“赠品”业务核算作者:杨琴牛永芹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01期[摘要] 销售发放赠品在用友U8 V10.1财务软件因赠送同类商品和其他商品核算流程有所不同。
销售赠送同类商品,商品在购入时作为普通商品入库,在销售时如果作为赠品发放,其价值得不到经济补偿,因此不能确认收入;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销项税额、结转销售成本。
销售赠送其他有偿购入的商品,商品在购入时成本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因此在销售发出时不需要确认成本;采购时已计入进项税额的增值税在商品发出时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关键词] 销售赠品;用友U8 V10.1财务软件;业务核算流程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1. 025[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1- 0058- 031 引言销售商品附送赠品是目前各大商业企业提高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的一种主要营销手段。
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免费赠送的商品可能与销售商品属于同一种商品,也可能是企业专门购入用于赠送的其他商品。
而这两种销售赠品的方式在用友U8 V10.1财务软件中的核算流程也因其商品的属性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销售赠送同类商品、销售赠送其他商品以上两个角度阐述销售赠品业务在用友U8 V10.1财务软件中的核算流程。
2 销售赠送同类商品卖一送一(同类商品)是商业企业常见的一种销售行为,企业对赠送的同类商品虽然不确认销售收入,但应该根据税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销项税额和销售成本,且销售成本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同时应确认销项税会计凭证。
下面将通过案例来介绍销售赠送同类商品的业务核算流程。
【案例1】2018年1月5日,洪福商贸销售部张立与欧尚超市签订销售合同(合同编号:xs0001),销售200箱汇源1L100%苹果汁(不含税销售单价48元,不含税采购单价30元),同时,赠送汇源1L100%苹果汁20箱;购销合同与销售专用发票中正常销售的200箱汇源1L100%苹果汁(有数量、单价、金额、税额)和20箱汇源1L100%苹果汁(有数量、无单价、无金额、无税额)分别列示。
销售商品赠品会计分录

销售商品赠品会计分录销售商品赠品会计分录是指在销售商品时,向客户赠送一定价值的商品作为附加福利的一种营销策略。
赠品可以提高销售额、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品牌形象等。
在会计上,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需要对赠品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我们需要了解赠品的性质。
赠品是企业免费向客户提供的商品,其成本通常是企业自行承担的。
赠品既不是销售商品,也不是常规营业收入,因此在会计上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我们需要明确赠品的价值。
赠品的价值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根据销售额或购买数量进行变动的。
无论赠品的价值如何确定,都需要将其作为企业的营销费用进行核算。
在销售商品赠品的会计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涉及两个科目,即“销售收入”和“营销费用”。
我们来看“销售收入”科目。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获得的收入。
在销售商品赠品的情况下,赠品的价值应当从销售收入中剔除。
具体操作是,首先将销售金额计入“销售收入”科目,然后再将赠品的价值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这样可以确保销售收入的准确反映。
接下来,我们来看“营销费用”科目。
营销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推销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在销售商品赠品的情况下,赠品的成本应当计入“营销费用”科目。
具体操作是,将赠品的成本计入“营销费用”科目,以反映企业为了赠送赠品而发生的费用。
销售商品赠品的会计分录可以简单概括为:借:销售收入贷:营销费用其中,销售收入的金额应当扣除赠品的价值,而赠品的价值应当计入营销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销售商品赠品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赠品的价值较高,可能需要单独设置赠品成本科目进行核算;如果赠品是由供应商提供的,可能需要将其视为采购商品进行处理。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会计科目的设定和调整。
销售商品赠品会计分录的正确处理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利用赠品策略,可以提高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商品销售中赠品的会计处理

商品销售中赠品的会计处理一、对同种商品买一赠一。
此类销售行为目前通常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将其中一件商品按售价作正常商品销售处理,而另一件则以成本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因为按税法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征收增值税。
在此种销售方式中,应当将作为赠品处理的商品与普通销售的商品区分开来,并予以披露。
利用这种方法促销商品,本来就是企业的一种让利行为,但用此会计处理方法虽符合税法的规定,企业却要对赠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销售价格缴纳税金,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确定赠品全部赠出。
此类赠品多属低值物品,如手帕、玻璃杯等,随商品的售出而赠送,其赠品数量确定,送完即止。
这种销售方式应将赠品的赠出现为一种“营业费用”,在销售商品时借记“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此种销售方式是一种普通的营销手段,它通过赠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费群体,对于所有的企业普遍适用。
而且它的赠品不会导致企业多交增值税。
在购进该赠品时,借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
在赠品送出时同样是以成本价结账,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相抵,不存在多交税金问题,所以它是最常见实用的促销方式。
三、不确定赠品是否赠出。
在这种销售方式中,赠品的取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集齐瓶盖或数字等,它的发出属于不确定状态,应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对预计将赠出的赠品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具体处理是:将赠品的成本借记“营业费用”;贷记“预计负债”。
当赠品发出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在此种账务处理中,“预计负债”科目的借方发生额有可能大于贷方发生额,具体情况应视赠出赠品的情况而定,其账户余额应在核查时予以调整。
当赠品没有发出时,就将“营业费用”、“预计负债”冲销。
关于促销中赠品买一送三的账务处理

关于促销中赠品的账务处理的建议一、账务处理1、购进时 进入库存商品。
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可以抵扣进项税。
借 库存商品借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贷 银行存款 或应付账款2、赠送时 应视同销售 作为费用处理的同时 要计提增值税的销项税。
借 营业费用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贷 库存商品二、注意事项1、直接进费用 而不通过库存核算的话 会忽视了进项税额的抵扣或不便于进项税额的抵扣。
而送出赠品时视同销售的销项税是不可避免的。
2、不通过库存核算的话 也不便于赠品的实物管理。
3、如果赠品价值超过一定的限度 还涉及受赠人的个人所得税代扣问题。
4、此类情况 不但要考虑会计账务的处理 还要考虑业务上的管理 更要考虑税收事项。
对于促销 事前的纳税筹划很重要 不容忽视。
在某种程度上 赠品促销不及降价促销。
当然 还得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赠品的会计核算方法送赠品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
赠品的形式较为多样 其会计处理不同于商业折扣而目前在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又没有明确规定 笔者试对此略作探讨。
一、对同种商品买一赠一。
此类销售行为目前通常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将其中一件商品按售价作正常商品销售处理 而另一件则以成本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因税法规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 征收增值税。
该方式虽符合税法的规定 企业却要对赠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销售价格缴纳税金 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确定赠品全部赠出。
此类赠品多属低值物品 如手帕、玻璃杯等 随商品的售出而赠送 其赠品数量确定 送完即止。
这种销售方式应将赠品的赠出现为一种“营业费用”在销售商品时借记“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此种销售方式是一种普通的营销手段 它通过赠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费群体 对于所有的企业普遍适用。
而且它的赠品不会导致企业多交增值税。
赠送出去的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赠送出去的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一、企业发生促销展业赠送礼品,属于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二、发生的促销展业赠送礼品等支出,计入“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科目。
赠送的礼品、物品如果是企业购进的商品在计入促销费用同时,要注意两点涉税问题: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二要将购进物品的进项税转出并转入促销费用,不准作为销项税的抵扣。
1、赠送礼品、物品进促销费用(包括进项税转出)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代缴个人所得税(企业赠送礼品不可能向受礼人索取个税,只能自己垫付)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银行存款
赠送的礼品、物品如果是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归入促销费用的同时将其作为视同销售处理。
1、赠送的礼品、物品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款)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浅谈

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浅谈【摘要】赠品在商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司经常会选择赠送一些小礼品来吸引客户或增加销售。
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涉及到其定义、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以及记录方式等方面。
在会计处理中,赠品通常会被列入公司的成本或费用中,而不会被认为是收入。
赠品的确认和计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赠品在会计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帮助公司提升客户忠诚度和增加销售额。
正确应用赠品会计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
掌握赠品会计处理的准则和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发展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赠品、会计处理方法、定义、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会计记录、重要性、应用、准则1. 引言1.1 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浅谈赠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被用来吸引客户、提高销售额、促进产品的推广等。
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是企业需要认真对待和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探讨其在会计处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赠品的会计处理方法涉及到赠品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以及会计记录等方面。
赠品的定义是指企业向客户赠送的产品或服务,通常是为了促进销售或提升客户满意度。
在会计处理中,赠品需要被确认和计量,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和原则对赠品的价值进行核算。
赠品的会计科目和会计记录也需要被正确设置和记录,以确保赠品在财务报表中的准确反映。
结合赠品在会计处理中的重要性,企业需要合理运用赠品会计处理方法,以实现财务管理和决策的有效支持。
规范的赠品会计处理方法也能够帮助企业遵循会计准则,提升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正确理解和应用赠品会计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赠品的定义赠品的定义较为简单明了,但在实际会计处理中,赠品的确认和计量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赠品的确认和计量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来进行,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赠品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商品销售中赠品的会计如何处理

商品销售中赠品的会计如何处理赠品在商品销售中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通过赠送免费赠品来吸引客户购买产品。
然而,会计处理赠品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会计原则和规定。
首先,赠品的会计处理取决于赠品的价值和性质。
如果赠品的价值较低,可以将其视为销售费用,在营业成本或销售费用科目中予以记账。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赠品的成本纳入到销售费用中,从而减少纳税额。
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特别是当赠品的成本相对较低且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时。
然而,如果赠品的价值较高且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就需要将赠品的价值予以核算并纳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赠品看作是一种无形资产,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赠品的价值应根据采购成本或市场价格进行估算,并在损益表中形成相关科目,如“赠品费用”或“其他营业收入”。
然而,会计处理赠品时需要遵守一些会计准则和原则。
首先,会计处理赠品应符合收入的确认原则,即仅当收入实现且可以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收入。
因此,在确认赠品的销售收入时需要考虑是否满足这一原则。
其次,会计处理赠品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规定和会计政策。
例如,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对于赠品的会计处理需参考IAS18《收入》和IAS2《存货》等准则。
此外,赠品还可能涉及到税务处理的问题。
根据税务法规定,赠品的价值可能需要计入销售额,从而形成应交税款。
因此,公司在会计处理赠品时需要与税务部门保持沟通,了解相关的税务政策,并确保准确履行纳税义务。
总结起来,赠品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赠品的价值和性质进行决策。
如果赠品的价值较低且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将其作为销售费用进行记账;如果赠品的价值较高且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将赠品的价值予以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并与税务部门保持沟通,确保准确履行纳税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商品时赠品的会计核算方法
送赠品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
赠品的形式较为多样,其会计处理不同于商业折扣,而目前在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又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处理方法。
一、对同种商品买一赠一。
此类销售行为目前通常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将其中一件商品按售价作正常商品销售处理,而另一件则以成本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因税法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征收增值税。
该方式虽符合税法的规定,企业却要对赠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销售价格缴纳税金,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确定赠品全部赠出。
此类赠品多属低值物品,如手帕、玻璃杯等,随商品的售出而赠送,其赠品数量确定,送完即止。
这种销售方式应将赠品的赠出视为一种“营业费用”,在销售商品时借记“营业费用”;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此种销售方式是一种普通的营销手段,它通过赠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费群体,对于所有的企业普遍适用。
而且它的赠品不会导致企业多交增值税。
在购进该赠品时,借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
在赠品送出时同样是以成本价结账,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相抵,不存在多交税金问题,所以它是最常见实用的促销方式。
三、不确定赠品是否赠出。
在这种销售方式中,赠品的取得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集齐瓶盖或数字等,它的发出属于不确定状态,应在销售商品的同时对预计将赠出的赠品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具体处理是:将赠品的成本借记“营业费用”;贷记“预计负债”。
当赠品发出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库存商品——赠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在此种账务处理中,“预计负债”科目的借方发生额有可能大于货方发生额,具体情况应视赠出赠品的情况而定,其账户余额应在核查时予以调整。
当赠品没有发出时,就将“营业费用”、“预计负债”冲销。
此种赠品方式真正实现的赠品数量并不大,因此应即时核对赠品赠出量与预计负债的比例,调整预计负债的余额,使其与实际的赠品赠出情况相符。
四、赠送购物券。
此类促销方式应在销货的同时作一项或有负债处理。
具体处理是:将销货时发出的购物券确认为“营业费用”,同时,贷记“预计负债”。
当购物券使用时,借记“预计负债”;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结转商品成本。
若未发生,就将“营业费用”、“预计负债”冲销。
此销售方式的“预计负债”的发生与冲
销都较为频繁,应定期核查该科目。
此种促销方式一般用于商场消费,容易刺激消费者的大额购买,并且这种方法也不会使商家负担多余的税金,是一种常见的商场促销手段。
对于不同的赠品促销方式应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处理,要做到既能够真实地反映赠品的行为,又要避免漏税和给企业造成额外的负担。
另外对于赠品较多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