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动态曲线
劳动力曲线图

第四月 6 8 4 25 6 36 2 12 8
第五月 6 4 4 15 6 20 2 8 4
安装工程劳动力安排曲线图
40
35
30
25
第一月
第二月
20
第三月
第四月
15
第五月
10
5
0
工种 测量工 力工 机械工 车辆司机 模板工 砼工 电焊工 电工
劳动力投入安排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准备阶段
全面施工阶段
3
8
32
76
4
10
5
15
3
15
2
10
1
10
1
3
整理竣工阶段 2 20 2 4 2 2 1 1
30
20
10
0
测量工
力工
机械工 车辆司机 模板工
砼工
电焊工
电工
准备阶段 全面施工阶段 整理竣工阶段
工种 技术管理 汽车司机 吊车司机
焊工 电工 钢结构安装工 铆工 油漆工 起重工
第一月 2 2 4 6 2 4
4
安装工程劳动力投入安排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第二月 6 8 4 10 4 16 2
8
第三月 6 8 4 15 6 36 2 8 8
不同市场下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不同市场下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介绍劳动力需求曲线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根据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关系。
不同市场下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市场规模、行业需求、技术进步等。
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案例两个方面,探讨不同市场下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特点。
理论基础弹性需求与劳动力需求曲线弹性需求是指企业对特定产品或劳动力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的雇佣行为往往受工资变动的影响。
一般来说,企业对非熟练劳动者的需求弹性较大,而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弹性较小。
因此,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可能因市场类型而异。
现实案例分析1.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结构性差异•高技术产业市场:在高技术产业市场中,企业普遍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这类企业通常从事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因此,劳动力需求曲线相对较不弹性,呈现出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势。
企业在这个市场中更加注重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变动相对较小。
•低技术产业市场:与高技术产业市场相反,低技术产业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弹性较大。
这类市场通常涉及劳动强度较高、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等。
由于这些行业的工作相对简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因此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弹性较大。
劳动力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
2.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直接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发展需求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
此时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相反,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发展可能放缓,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不同市场下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着显著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某些传统行业可能会出现自动化、机械化的趋势,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同时,新兴技术也会推动某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因此,技术进步可以改变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二)例证推导
整个市场只有三个典型劳动者构成
a. 工资率 W1→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 h→45h→50h
b. 工资率 W1→W2资率
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h→45h
(三)经验推导: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 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原因:
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平均劳动力供给曲线 企业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行业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模型假设 假设1:其收入全部源于市场之中 假设2:在每一种工资率上可以自由提供
市场工作时间 假设3:可支配时间分为市场工作时间和
享受闲暇时间 假设4:个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其效用
如果把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劳动力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 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 系,这个函数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Xn)(i=1,2,3……n)
只考虑劳动力供给 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 工 关系,假设其他条件 资 不变,市场工资率是 率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 一因素。以W代表市 场工资率,则在该模 型基础上分析劳动力 供给曲线。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分析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曲线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行为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 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 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者提供一定量劳动时间所愿意接受的 工资率称之为劳动力供给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劳动者 家庭或个人。
1、 定义:体现的是在模型假设 范围内个人按各种工资率所愿提供 的各种劳动小时的连线。
2、 用供给理论推导 3、 用需求理论推导
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极其经济学的含义: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它表明,在某一工资率水平(图中为)之下,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而在此工资率水平之,工资率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1.收入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相当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而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回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共给时间,多享受闲暇。
相反,工资率下降的收入效应则导致劳动者好像失去了某种非劳动收入,从而导致劳动者为了维持原有的收入水平而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
2.替代效应:工资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消费闲暇的机会成本,因此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相反,在工资率下降的情况下,替代效应则回导致劳动者增加闲暇时间的消费,而减少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
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与工资率上升的情况相对应,当工资率下降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通常的情况是,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时候,劳动者的总收入水平较低,因而他们的需要层次也相应地比较低,满足物品或服务需要的愿望比较强烈。
(二)市场或单个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几种基本情况:(1)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在劳动者可以在行业和职业间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行业(或职业)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这种劳动力供给曲线所反应的是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情况。
在劳动力可以在行业或职业之间流动的情况下,劳动者很容易根据各行业之间的工资率对比关系来调整自己的劳动力供给的行业,因而,对于任一行业来说,若本行业的工资率相对于其他行业有所提高,便会从其他行业吸引来较多的人到本行业提供服务:反之,若本行业的工资率相对低于别处,则愿意向本行业提供服务的劳动者减少,部分人流向其他行业。
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特点

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特点劳动力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工资水平下,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正斜率:劳动力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这意味着劳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数量,如果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报酬。
当工资上升时,劳动者的机会成本减少,因此他们更愿意提供劳动力。
2.弹性:劳动力供给曲线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
弹性反映了劳动力供给对工资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劳动力供给对工资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那么劳动力供给曲线将更为弹性,即劳动者会更积极地对工资变化做出反应。
相反,如果劳动力供给对工资变化的反应不太敏感,那么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呈现较低的弹性。
3.随着时间的变化:劳动力供给曲线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供给曲线可能会发生平移或旋转。
例如,教育水平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的预期收入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曲线发生变化。
4.受非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如工资变化和就业机会的变化,还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偏好、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等。
这些非经济因素可能会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从而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发生变化。
5.受制约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还受制约因素的影响。
制约因素包括劳动者的身体条件、技能水平、工作地点等。
制约因素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
6.受收入效应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曲线还受到收入效应的影响。
收入效应是指在工资增加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能减少自己的劳动时间,以享受更多的闲暇或追求其他非工作利益。
因此,劳动力供给曲线可能在工资较低时较为平坦,并且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下向上弯曲。
总之,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特点显示了劳动者对工资变化的反应,以及其他因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了解和分析劳动力供给曲线的特点对于制定职业规划、制定劳动力政策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市场的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力安排曲线图

土建工程劳动力安排曲线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月 第二月 第三月 第四月 第五月
安装工程劳动力投入安排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 技术管理 汽车司机 吊车司机 焊工 电工 钢结构安装工 铆工 油漆工 起重工 4 8 第一月 2 2 4 6 2 4 第二月 6 8 4 10 4 16 2 第三月 6 8 4 15 6 36 2 8 8 第四月 6 8 4 25 6 36 2 12 8 第五月 6 4 4 15 6 20 2 8 4
土建工程劳动力投入安排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种 工程技术管理 混凝土工 木工 钢筋工 抹灰工 壮工 架子工 焊工 电工 水暖工 油漆工 起重工 汽车司机 吊车司机 挖掘机司机 四轮车司机 机械工 3 10 4 4 2 3 4 4 2 2 6 3 4 4 2 2 6 6 3 70 70 6 6 5 5 第一月 12 15 45 25 第二月 12 15 45 25 第三月 12 15 45 25 15 70 6 8 5 8 第四月 12 6 15 15 35 70 6 8 5 8 30 1 4 2 1 2 6 第五月 12 6 15 5 35 60 4 4 6 8 30
25 20
第一月 第二月 第三月 第四月 第五月
15 10 5 0
施工组织横道图及劳动力动态曲线

施工进度计划/d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5 5
劳动力
82
117
127
128
82 #
117
K=148*141/ 12910=1.62
# 3
人数 天数 3 1 3 2
#
#
#
45 #
45 #
# 0
45
55
# #
56
#
55
#
5
5 21 3 4
0
0
#
93 82 ## ## ##
0 45 45 11 5 6 7 8
0 45 45 11
0 36 45 45 45 55 55 56 21 10 56 56 45 55 55 56 93 82 ## ## ## ## ## ##
757.3 187.7 219.1 3523.8 22.25 10.68 42.12 24.66 10.98
10人 35人 10人 11人 36人 13人 13人 13人 13人 13人 7人 31人
1 1 1 2 1 1 1 1 1 1 2
3 2 2 5 2 1 4 2 1 5 5
屋面工程
装饰工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