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的双方指挥官是谁

合集下载

日俄战争中的辽阳会战:沙尔军队与日军惨烈白刃战

日俄战争中的辽阳会战:沙尔军队与日军惨烈白刃战
但是,对于怎样打法,这个大言不惭而又懦弱无能的将领却拿不出一个成型的作战方案。大敌当前,库罗巴特金总是举棋不定,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实际上只是采取消极等待,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日本。在战场上,俄军缺乏山炮,机关枪和子弹也不足;首都与战场相距万里,沙皇鞭长莫及,粮食给养不足;军官碌碌无能,还克扣军饷,盗卖军用物资,甚至临阵脱逃,指挥部连张地图都没有。至于一般士兵,在战争即将来临之际,还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只知手捧着沙皇圣像,跪在地上向沙皇效忠。这是在这场战争中俄军注定要败北的重要原因。
库罗巴特金亲临辽阳,检阅俄军部署,指挥军事演习。他扬言:“宁死不从辽阳后退。”并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不以胜利结束,则俄国国内情况必然恶化,以致可能出现严重的内乱”,因此,“应当打几年仗,但必须取得胜利。”他还说:“二十世纪初叶,俄国也注定要经受新的战斗考验,它也会再次胜利而光荣地经受住这种考验。……我们决不怀疑我们的陆军和海军能够赢得最后胜利。”
而日本则很早以前就作了战争的准备。战前,远东日军兵力比俄军多两倍,火炮多7倍,机枪多17倍,舰艇多0.3倍。日军装备精良,指挥得当,又有运输补给线路短的优势,并在财政和武器上得到了英美的支持。
日本计划以突然袭击方式,首先消灭俄国舰队,夺得制海权以确保海上交通安全,并迅速将全部陆军调往中国东北,在辽阳地区歼灭俄军的主力。
由此看来,日本在国际外交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就更加助长了它的侵略野心,加速了日俄战争的爆发。
一场强盗之间的大厮杀,即将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开始。

古城辽阳,军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日俄战争陆上战役的决战战场。辽阳东南两面有群山环绕,北面有太子河做天然屏障,俄国新筑的中东铁路支线纵贯全境,交通四通八达,是奉天(今沈阳)的南大门,有“铁打的辽阳”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两个“强盗”的分赃战争:日俄战争

两个“强盗”的分赃战争:日俄战争

两个“强盗”的分赃战争:日俄战争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争霸第一战,日俄两国为了争夺殖民地所进行的肮脏战争。

战争的主战场、受害者中国却无能为力,只能“置身事外”。

这场战争也并非简单的日俄两国的战争,而是两个集团的较量,实质上是英、美为了自身利益对沙俄在远东扩张的一次围剿,日本充当了马前卒的角色。

这其中的波谲云诡、生灵涂炭、利益争夺让人侧目。

一、甲午之殇,以夷制夷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帝国惨败,战胜的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其中割让辽东半岛一事,沙皇俄国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日本已严重威胁到其在远东的利益。

随后在俄、法、德三国的强力干预下,日本被迫将到嘴的肥肉——辽东半岛归还清廷。

日本当时的实力尚无法和俄国及其他列强相抗衡,只好忍气吞声隐忍下来。

从此俄罗斯成了日本的头号假想敌,日本开始了卧薪尝胆的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的目光逐渐转向东方,制订了“黄俄国计划”,妄图并吞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将其变成“黄俄罗斯”,并在中国辽东沿海夺取一个常年不冻港。

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借此勒索清廷。

中国付出3000万两白银赎买自己的土地,俄国却自称是他的功劳,要求中国与其签署《中俄密约》。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兴建一条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一直到海参崴的“东清铁路”;除此之外建一条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的南满支线,加上强租旅顺及大连港,这一系列动作,使得视东北为禁脔的日本更加如芒在背。

甲午战争后日本已占据朝鲜,其必将觊觎中国东北,此时的清帝国已无力抵御日本势力的侵入。

所以李鸿章乃至清廷认为引进俄国势力以制衡日本,使两强相互争夺和消耗。

1896年6月,还带着《马关条约》谈判期间日本“爱国者”留下的枪伤的李鸿章,作为清廷特使出访俄国,签下了臭名昭著的《中俄密约》。

“以夷制夷”一直是李鸿章一生和列强周旋的基本策略。

然则无异于饮鸩止渴,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的朝廷。

二、各怀鬼胎,纵横捭阖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揭秘日俄战争中最血腥一幕: 争夺203高地

揭秘日俄战争中最血腥一幕: 争夺203高地

1904年2月5日,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旅顺,决定突袭驻守旅顺的俄军。

2月8日,日本舰队用鱼雷袭击了旅顺的俄军舰船,俄战列舰“列特维赞”号、“策萨列维奇”号和巡洋舰“帕拉达”号遭到重创。

揭开了日俄旅顺争夺战的序幕。

为了抵抗日军,俄军在旅顺设置了东、西、中三条防线,猴石山(因海拔高度203米,被称为203高地)是西部防线的制高点。

站在高地主峰向东南眺望,可俯瞰旅顺军港。

在日军攻打203高地之前,俄军在山上仅部署了2个炮兵连,修筑了1道步兵壕、1道散兵壕,以及数个掩体等临时工事。

5月下旬,战争金州南山战役结束后,俄军匆忙在临时工事内部署了150毫米口径加农炮、速射炮各2 门。

6月2日,俄军西伯利亚第五团进驻该阵地,指挥官是特列齐亚诺夫上校。

负责攻打203高地的是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他调集了第三军的大部分火炮,集中到高地附近。

9月17日,乃木希典命令炮兵不分昼夜连续轰击高地。

随着猛烈的爆炸声,防守203高地的俄军伤亡惨重。

19日,日军步兵向203高地发起进攻,主攻部队是第一、七师团。

不过,虽然日军攻势凶猛,但在俄军的密集火力打击下,难以建功。

另一方面,在日军发动攻击后,俄军也在不断加固203高地的工事;这些工事包括环绕2座主峰的深壕以及左峰上配备炮台。

为了解决驻军吃水问题,俄军甚至专门建了一座抽水站。

随着高地争夺战的进展,俄军不断增兵,并增调了7 门大炮和2门152毫米口径舰炮。

在死守203高地的过程中,俄军累计投入总兵力80多个连,近万人。

日军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由于久攻不下,郎自烟台到旅顺督战,乃木希典也亲至前线指挥。

日军不惜代价地在山下挖掘了一道临时战壕作为进攻依托。

到11月27日,日军将平行壕挖至距俄军环形壕约200步处。

随着黎明来临,日军280毫米榴弹炮和其他一些大口径火炮开始猛烈轰击203高地。

至17时许,俄军在高地上修筑的22个掩蔽部和西南坡上的一段胸日军第一师、加强第4预备旅墙被摧毁。

日俄战争名词解释

日俄战争名词解释

日俄战争名词解释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争。

下面对日俄战争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日俄战争:又称“日俄战争”,是指日本与俄罗斯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

该战争是为了争夺远东地区的统治权和影响力而展开的,也是亚洲历史上首次击败欧洲列强的战争之一。

2. 旅顺口:旅顺口是位于中国辽东半岛的一个自然良港,是日本海军在战争期间的重要目标之一。

日本海军以陆路和海路联合的方式攻击旅顺口,最终迫使俄罗斯守军投降。

3. 日本帝国:日本帝国是指以天皇为最高统治者的日本国家体制。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帝国派遣军队和海军进行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

4.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领土范围横跨欧亚两个大陆。

在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帝国主要和日本进行海战,并最终失败。

5. 《朴忠天备忘录》:朴忠天是日本陆军大尉,他在战争期间担任日本驻旅顺口港的联络官。

《朴忠天备忘录》是他在战后撰写的一份备忘录,详细记录了日本海军攻击旅顺口的过程。

6. 远东各国之间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的势力角逐:日俄战争之前,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成为亚洲各国势力角逐的焦点。

中国东北是清朝的领土,而朝鲜半岛则受到朝鲜王朝的控制。

战争爆发后,日本和俄罗斯都试图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在这个地区的势力。

7. 《樱花之战》:《樱花之战》是一部以日俄战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由日本作家井上靖创作。

该小说以日本海军樱花舰队的战斗为中心,生动再现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和人物的动人故事。

以上是日俄战争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这场战争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现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之一。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 承认。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 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 约》,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 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 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 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 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 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 《朴茨茅斯条约》是一个典型的帝国主义分赃条 约。
(1)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其 中任何一国“完全不受到侵略”,当英、日的 “特殊利益”受到威胁时,两国均可采取必要的 措施; (2)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作战,他方应严守中立;— 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作战,他方则应给予 军事援助,共同作战,并由两国协商后媾和。 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的,它的建 立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俄战争
远东的战火
日俄战争是指1904-1905年间 (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日本与 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 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俄国占领东北
在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同时,沙俄还单独出 兵侵占我国东北,并制造了海兰泡、江东六十四 屯等震惊中外的惨案。 从1900年7月底至10月1日,沙俄出动17万侵略军 迅速占领我国东三省全境。 1900年11月8日,沙俄强迫中国签订《奉天交地 暂且章程》,东三省名存实亡。 沙俄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对中国东北抱有同样侵 略野心的日、英、美等国的强烈不满,于是列强 围绕沙俄撤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俄国舰队向远东航行的同时,日本联合舰 队在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督促下,频繁进 行实弹射击训练。东乡认为“一门百发百 中的大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 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作好充分的 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 队。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合约》《日俄战争》是指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

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日、俄、中三方在这场战争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名称:日俄战争
地点:中国东北及黄海地区
时间:
1904年2月8日 - 1905年9
月5日
参战方:日本,俄罗斯
结果:日本获胜
参战方兵
力:400,000人(日本)
参战方兵
力:
500,000人(俄国)
伤亡情况:
88,429人战死(日本)
32,904人战死(俄国)
俄方指挥
官:
库罗帕特金,马卡洛

日方指挥
官:
大山岩,东乡平八郎
英文名称:R usso-Japanese War。

俄波战争双方指挥官是谁

俄波战争双方指挥官是谁

俄波战争双方指挥官是谁苏波战争最初的时候苏联占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可是不久之后波兰进行了反攻战争,苏联最终也没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俄波战争双方指挥官,希望你喜欢。

俄波战争双方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1918年加入苏俄共产党。

1918年参加苏军。

生于斯摩棱斯克省多罗戈布日县亚历山德罗夫斯科耶庄园(今斯摩棱斯克省萨福诺沃区斯列德涅沃村附近)。

1914年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校,获中尉军衔。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被俘,1917年逃回俄国。

十月革命后转向苏维埃政权,成了一名人民的军事家。

图哈切夫斯基是前苏联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功勋卓著的军事指挥家和理论家,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的5名将领之一。

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并且精通军事理论,被誉为“红色拿破仑”。

国内战争期间,先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工作,1918年5月起任莫斯科防区政治委员,6-12月任东方面军第1集团军司令,率部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同白卫军和捷克白匪作战。

1918年12月-1919年1月任南方面军令助理;1919年1-3月任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司令,在北顿涅茨河同哥萨克白匪作战,4-11月任第5集团军司令,协同其它集团军胜利地参加了1919年东部战线的反攻,后又参加了从高尔察克军队手中解放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等战役。

1920年1-4月,图哈切夫斯基任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同邓尼金军队作战。

1920年4月-1921年8月,对地主资产阶级波兰战争期间任西方面军司令;1921年3月,在平息喀琅施塔得叛乱时任第7集团军司令;4-5月指挥坦波夫地区的军队平息了安东诺夫叛乱。

图哈切夫斯基任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时表现出很有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在他的领导下高加索方面军取得了叶戈尔雷克斯卡亚和北高加索战役的胜利,西方面军则协同西南方面军于1920年给地主资产阶级波兰以决定性打击。

诺门罕战役的影响有哪些

诺门罕战役的影响有哪些

诺门罕战役的影响有哪些诺门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诺门罕战役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诺门罕战役的影响在这次战役中,再次充分暴露了日军各军兵种之间缺乏协调作战的致命处,日军第6集团军司令官狄州立冰将军曾担任日本驻苏联武官,他却告诉部下:“此时的苏联红军跟日俄战争时的俄军没什么区别”。

正是在日军高级军官这种片面渲染下日军根本不把苏联红军放在眼里,这也导致了他们最后的惨败。

反观苏联红军,虽然此时苏联国内的“大清洗”尚未完全结束,苏联红军的战斗力已受到严重削弱,但对日军来说还是有很强的战斗力的。

苏军在此次战役中各军兵种之间的密切配合让他们重创骄横的日军,使得日本国内狂热的对苏战争情绪被泼了冷水,促使他们立刻冷静下来。

他们认为此时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要远强于日俄战争时的沙俄军队,在对美英开战未取得胜利时不应与苏联交手。

最后,日本和苏联签定了停战协定,日本决定全力以赴对付南洋的美英等国。

这里还要说一点重要的,就是苏联在这次战役中的前线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将军。

应当说,日本发动的这次战役恰好拯救了这位在二战中名扬世界的苏联元帅。

1939年,苏联进行的“大清洗”已渐入尾声,但这场运动并没有要完全结束的迹象,仍有不少人受到株连甚至被杀害。

虽然朱可夫将军此时已是苏军中着名的将领,但是“大清洗”魔爪已向他渐渐伸了过来,一但他被治罪,恐怕是必死无疑。

日军此时发动的诺门罕战役恰好救他一命,前线形势十分危险,前线苏军迫切需要一位有能力领导他们的优秀指挥官,朱可夫就这样被派到了前线,整他的“魔手”暂时收住,等打完这一仗在治他罪。

结果,朱可夫在前线的卓越指挥使苏军大胜更使他免遭毒手,不然,苏联在二战中就不会有被誉为“胜利象征”、斯大林左膀右臂之一的朱可夫元帅了。

诺门罕战役的背景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

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俄战争的双方指挥官是谁
日本国内的进步人士也曾开展过反对日本统治集团侵略和战争政策的斗争,但是他们的力量尚不足以制止战争的爆发。

于是,日俄战争已不可避免。

下面是本人分享的日俄战争双方指挥官,一起来看看吧。

日俄战争双方指挥官
(日)大山岩、黑木为桢
(俄)马卡洛夫、库罗帕特金
日俄战争日军指挥官分别是大山岩和黒木为桢,这两个人在日本也是十分有名气的。

大山岩在日本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是帝国陆军的建造者之一,同时也是陆军中的大将,早期的时候还曾经加入过改革和维新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国家的思想和知识,这些都对他以后建立军队有着巨大影响,可以说在促进日军强大这一方面他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在日俄战争中大山岩担任进军东北的总司令,曾经多次和俄军作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而他的这次胜利也是近代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小国家对抗大国的胜利。

另一位日俄战争日军指挥官是黒木为桢,他也是日本明治时期最为出众的将领之一,他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豪爽的人,而且行动迅速果断,在日俄战争时期他担任的是军长的职位,当时日本有许多军官跟随部队到东北地区,而黒木为桢则是当中比较有名气的一个人物。

他是一个十分杰出的野战指挥官,在战争中带领士兵们多次进攻,最后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日俄战争双方兵力对比
首先从俄国陆军上来说,在战争开始之前俄国的人口达到了一亿四千多万,其中有有一百五十万左右是俄国陆军,
另外,俄国后备的兵力也在三百七十万以上。

当时,俄国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军队都在西部,而在远东则不到十万人。

在战争开始之后,俄国还曾经进行过大动员,陆续招了一百二十万的新兵。

其次,从海军方面来说,俄国具有两百多艘军舰。

而从装备上来说,俄国是非常精良的。

但是,日俄战争中的俄国指挥官却是一个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做事也比较优柔寡断。

而日本的情况和俄国有些不同,日本的人口不多,大概只有四千万左右,战争的时候可以调动的兵力大约在两百万左右,战争开始的时候日本动用的陆军只有三十七万五千人,其中只有二十五万兵力可以在外作战。

但是日本在海军方面却比俄国出众,在战争前日本拥有的军舰数目为八十艘,其中许多都是新型的装备,不仅性能非常好,而且规格也是全部统一的。

日本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们国家的兵役制度可以让他们随时都能召集一批后备军。

通过日俄战争实力对比可以发现,虽然俄国在军队数量上优于日本,但是在装备上和日本还是有些许的差距,再加上指挥者的失误,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日俄战争双方作战计划
沙皇政府历来把远东看作次要战场,俄军总参谋部迟迟没有制订统一的对日作战计划。

最早的计划是由黑龙江沿岸军区和俄国驻辽东地面部队的参谋部制订的,1901年经沙皇批准,1903年访问日本以后,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库罗帕特金大将作出结论:“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而我们只需要14天的时间就能够在满洲集结40万大军,这已经是击败日本陆军所需数量的三倍了。

所以说将来要发生的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军事散步更为合适”。

虽然他认为一个俄国士兵能够对付三个日本士兵,但他还是计划采用三倍于日
本陆军的兵力,虽然他认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只是一次“军事散步”,可他的作战计划却是以现有兵力坚持6个月的防御作战,直到集结足够的兵力之后进行反攻,在日本登陆,击溃其本土部队,平定人民的反抗,占领都城,生擒日皇”。

太平洋海军作战计划是由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的参谋部制订的。

计划规定俄国海军在远东的主要任务是:依托旅顺,控制黄海和朝鲜海峡;不允许日本陆军在朝鲜西海岸登陆;转移日本海军部分兵力对主战场的注意,并从海参崴方向采取辅助作战行动,借以防止日军在黑龙江口沿岸登陆。

计划强调一切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持久保存海军力量,无论如何不采取冒险行动”。

这也是一个消极保守的计划,而且与地面作战计划没有联系。

日军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是利用俄方准备不足,以突然袭击首先歼灭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权,保障陆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并占领旅顺口。

尔后集中地面部队主力,力争在俄国增援部队到达远东之前,歼灭俄军于辽阳、奉天地区。

这是一个积极进攻、速战速决的计划,但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